CN114402222A - 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配置感知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配置感知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02222A
CN114402222A CN202080061541.9A CN202080061541A CN114402222A CN 114402222 A CN114402222 A CN 114402222A CN 202080061541 A CN202080061541 A CN 202080061541A CN 114402222 A CN114402222 A CN 1144022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ensing
perceptual
configuration
network e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615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阿里瑞扎·白野斯特
默罕默德哈迪·巴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402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22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003Bistatic radar systems; Multistatic radar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03Transmission of data between radar, sonar or lidar systems and remote stations
    • G01S7/006Transmission of data between radar, sonar or lidar systems and remote stations using shared front-end circuitry, e.g. antenna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e.g. reducing or avoiding non-intentional interference with other HF-transmitters, base station transmitter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or other radar systems, e.g. us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reduction techniques
    • G01S7/0232Avoidance by frequency multiplex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e.g. reducing or avoiding non-intentional interference with other HF-transmitters, base station transmitter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or other radar systems, e.g. us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reduction techniques
    • G01S7/0234Avoidance by code multiplex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e.g. reducing or avoiding non-intentional interference with other HF-transmitters, base station transmitter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or other radar systems, e.g. us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reduction techniques
    • G01S7/0235Avoidance by time multiplex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e.g. reducing or avoiding non-intentional interference with other HF-transmitters, base station transmitter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or other radar systems, e.g. us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reduction techniques
    • G01S7/0236Avoidance by space multi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collecting sensor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生成感知信号和感知信号配置的系统和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确定与网络实体关联的感知节点标识(identifier,ID),其中,所述感知节点ID用于确定感知信号配置,所述感知信号配置包括资源配置和符号序列,所述资源配置是从与无线通信网络关联的物理资源集中选择的。所述符号序列基于所述感知节点ID并专用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所述网络实体;根据所述感知信号配置发送感知信号。

Description

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配置感知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9月9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6/564,423、发明名称为“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配置感知信号的系统和方法(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SENSING SIGN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的美国非临时申请的利益,其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无线通信,并且在特定实施例中,涉及在无线通信网络中配置信号。
背景技术
在一些无线通信网络中,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与基站进行无线通信,以向基站发送数据和/或从基站接收数据。从UE到基站的无线通信称为上行(uplink,UL)通信,而从基站到UE的无线通信称为下行(downlink,DL)通信。从第一UE到第二UE的无线通信称为侧行链路(sidelink,SL)通信或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
当无线通信网络及其周围环境的属性已知时,无线通信有可能得到改善。
发明内容
感知信号可以用于确定无线通信网络及其周围环境的属性。这些属性可以包括UE的位置和/或速度以及阻挡通信信号的散射体的位置和/或速度。然后,可以根据这些属性配置通信信号。需要实现感知信号和通信信号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共存的感知信号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网络实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与所述网络实体关联的感知节点标识(identifier,ID),确定感知信号配置以及根据所述感知信号配置发送感知信号。所述感知信号配置包括从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关联的物理资源集中选择的资源配置以及基于所述感知节点ID并专用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所述网络实体的符号序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感知信号的反射确定对象的属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感知信号的反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另一网络实体接收与所述感知信号的反射有关的信息,其中,所述对象的属性是根据所述与所述感知信号的反射有关的信息确定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象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和至少部分阻挡通信信号的散射体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包括数据的通信信号,其中,所述通信信号是根据所述对象的属性配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使用所述物理资源集中的至少一些物理资源发送包括数据的通信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感知信号与所述通信信号具有相同的帧结构和相同的系统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感知信号与所述通信信号具有不同的帧结构和相同的系统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感知信号与所述通信信号具有不同的帧结构和不同的系统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物理资源集是第一物理资源集,所述方法还包括使用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关联的第二物理资源集中的至少一些物理资源发送包括数据的通信信号,其中,所述第二物理资源集与所述第一物理资源集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感知信号是正交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OFDM)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符号序列包括Zadoff-Chu序列,所述确定感知信号配置包括:使用所述感知节点ID作为所述Zadoff-Chu序列的根和所述Zadoff-Chu序列的相移值中的至少一个,生成所述Zadoff-Chu序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符号序列包括伪噪声(Pseudo Noise,PN)序列,所述确定感知信号配置包括使用所述感知节点ID生成所述PN序列,其中,所述感知节点ID与所述PN序列的多项式、所述PN序列的次数和所述PN序列的类型中的至少一个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符号序列还基于所述感知信号的预定波束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资源配置包括频域和时域中的至少一个中的稀疏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稀疏模式基于所述感知节点ID、所述感知信号的期望感知精度、所述感知信号的预定波束方向和所述感知信号的期望峰均功率比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感知信号配置还包括与所述感知节点ID关联的波束扫描模式,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波束扫描模式发送包括所述感知信号的多个感知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多个感知信号包括执行模拟波束赋形、数字波束赋形或混合波束赋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另一网络实体发送所述感知信号配置的至少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络实体是用户设备、基站或感知代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网络实体。所述网络实体包括:处理器,用于确定与所述网络实体关联的感知节点标识(identifier,ID);确定感知信号配置。所述感知信号配置包括从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关联的物理资源集中选择的资源配置以及基于所述感知节点ID并专用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所述网络实体的符号序列。所述网络实体还包括:发射器,用于根据所述感知信号配置发送感知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射器包括多个发射天线,所述感知信号配置还包括与多个发射天线中的至少一些天线的映射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第一网络实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第二网络实体的感知信号配置,其中,所述感知信号配置包括从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关联的物理资源集中选择的资源配置;根据所述感知信号配置确定信号配置,其中,所述信号配置至少部分避免对所述第二网络实体根据所述感知信号配置发送的感知信号产生干扰;根据所述信号配置发送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感知信号配置还包括符号序列,所述符号序列基于所述第二网络实体的感知节点标识(identifier,ID)并专用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所述第二网络实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是包括数据的通信信号或者是另一感知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感知信号配置包括从所述第二网络实体接收所述感知信号配置的至少一部分的指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感知信号配置包括根据所述第二网络实体的感知节点标识(identifier,ID)计算所述感知信号配置的至少一部分。
附图说明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及其优点,下面通过举例参考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其中:
图1是可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A、图2B和图2C分别是本发明各方面提供的示例性用户设备、基站和感知代理的框图;
图3A是本发明一方面提供的用于配置软件可配置空口的空口管理器的框图;
图3B和图3C是本发明各方面提供的示例性传输帧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各方面提供的实现感知的示例性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各方面提供的具有系数模式的多个示例性资源配置的框图;
图6是本发明各方面提供的具有感知信号的多个资源配置的物理资源集的框图;以及
图7和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出于说明性目的,下面结合附图更详细地解释具体的示例性实施例。
本文中提出的实施例表示信息足以实践请求保护的主题,并说明了实践这种主题的方法。根据附图阅读以下描述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所请求保护的主题的概念,并会认识到这些概念的应用在本文中并没有特别提及。应当理解,这些概念和应用在本发明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之内。
此外,应当理解,本文公开的执行指令的任何模块、组件或设备可以包括或以其它方式访问一个或多个非瞬时性计算机/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介质用于存储信息,例如计算机/处理器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和/或其它数据。非瞬时性计算机/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的示例的非详尽列表包括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数字视频光盘或数字多功能光盘(即DVD)、蓝光TM等光盘,或其它光存储器,在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介质,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闪存或其它存储技术。任何这些非瞬时性计算机/处理器存储介质可以是一种设备的一部分,也可以由一种设备访问或连接。用于实现本文描述的应用或模块的计算机/处理器可读/可执行指令可以由这种非瞬时性计算机/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或以其它方式保存。
本发明的一些方面涉及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感知,感知使得网络确定关于周围环境的信息。例如,感知可以确定环境中一个或多个对象的位置和/或速度。这些对象可以包括网络内进行通信的网络实体和有可能中断网络通信的散射体。感知的一个好处是,网络可以根据当前环境的测量属性配置网络实体之间的通信信号。
举例来说,当网络已知发射器、目标接收器和任何潜在散射体的位置时,网络可以确定从发射器到目标接收器的避开散射体的路径(trajectory)。根据该路径,网络可以配置合适的通信信号向接收器发送。波束赋形是一种可以用于沿着特定路径引导信号的方法。当以相对较高的精度确定到目标接收器的路径时,可以实现窄波束赋形,从而与该接收器进行通信。窄波束赋形可以提高接收器的接收功率,并减少对网络中其它接收器的干扰。知道目标接收器的速度还可以使得网络预测目标接收器的下一位置,并相应地配置到达该接收器的下一通信信号。
一种感知方法是雷达。雷达以前一直用于军事应用和汽车行业,通常的目的是检测某些对象的距离、速度和/或形状。在现有技术中,雷达一直作为独立应用实现。
在发射雷达信号之后,可以接收和测量该雷达信号从对象上的反射。这些反射可以指示对象的某些属性,这些属性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对象的距离、位置、形状和速度。对象的距离(例如,从雷达信号的接收器到该对象的距离)可以根据雷达信号的飞行时间和/或通过调频来确定。对象的位置可以根据对象的距离以及发射和/或接收雷达信号的方向来确定。例如,波束赋形可以用于在特定方向上发射雷达信号。对象的速度可以根据随时间发生的对象位置变化和/或根据接收到的雷达信号的多普勒频偏(Doppler shift)来确定。
雷达系统可以是单站和/或双站。在单站雷达中,雷达信号的发射器也用于接收雷达信号的反射。在双站雷达中,雷达信号的发射器与雷达信号的反射的接收器不同。
雷达信号的距离分辨率和速度分辨率存在基本范围,具体取决于雷达信号的传输时间(Tw)、带宽(BW)和载波频率(fc)。无论雷达信号使用何种波形和传输方案,这些基本范围都存在。距离分辨率(ΔR)和速度分辨率(Δv)的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527392610000041
Figure BDA0003527392610000042
在上述公式1和公式2中,c0表示光速。基于这些公式,为了提高距离分辨率,需要更大的带宽,而为了提高速度分辨率,需要更长的传输时间和/或更高的载波频率。
感知代理是网络中可以协助感知操作的节点。这些节点可以是专门只用于感知操作的独立节点,也可以是同时进行感知操作和无线传输的其它节点(例如,发射接收点(transmit receive point,TRP)或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在感知代理作为独立节点实现的情况下,感知可以在一些对应的TRP附近实现,以确保TRP和目标之间的距离与感知代理和目标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从而简化距离估计。另一个需要考虑的条件是,感知代理和TRP在时间和频率上同步(例如,通过访问相同的时钟进行时间同步)。
本发明的一些方面涉及感知和无线通信的集成。例如,无线通信网络可以配置和实现感知信号和通信信号。感知信号或感知参考信号用于确定环境属性,而且不携带任何用于通信的信息或数据;而通信信号是携带网络实体之间信息或数据的信号。实现感知和通信操作的一个可能好处是,网络可以根据通过感知确定的信息配置通信信号。这就是感知辅助通信(sensing-assisted communications)。例如,感知可以确定目标接收器的位置,并对该接收器启用窄波束赋形。还考虑了通信辅助感知(communication-assistedsensing)。感知信号和通信信号可以使用相同的硬件和/或相同的波形来实现,以便以集成的方式操作。
从无线接入节点(radio access node,RAN)的角度设想了感知信号的配置和设计。在无线通信网络中配置感知信号的一个难题是实现感知信号和通信信号的共存。感知信号应该配置为使得由一个网络实体执行的感知操作不会显著降低其它网络实体的通信性能或感知性能。举例来说,应该抑制感知信号和通信信号之间的干扰。
图1、图2A、图2B和图2C示出了可以实现本发明任一或所有方面的网络和设备的示例。
图1示出了示例性通信系统100。一般而言,系统100使得多个无线元件或多个有线元件能够传输数据和其它内容。系统100的目的可以是通过广播、窄播、用户设备到用户设备等提供内容(语音、数据、视频、文本)。系统100可以通过共享带宽等资源进行高效操作。
在该示例中,通信系统100包括电子设备(electronic device,ED)110a至110c、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120a和120b、感知代理122、核心网130、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140、互联网150和其它网络160。虽然图1示出了一定数量的这些组件或元件,但是系统100中可以包括任意合适数量的这些组件或元件。
ED 110a至110c用于在系统100中进行操作和/或通信。例如,ED 110a至110c用于通过无线通信信道进行发送和/或接收。ED 110a至110c表示任何适合无线操作的终端用户设备,并且可以包括如下设备(或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userdevice)、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WTRU)、移动站、移动用户单元、蜂窝电话、站点(station,STA)、机器类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计算机、触摸板、无线传感器或消费型电子设备。
图1中的RAN 120a和120b分别包括基站170a和170b。基站170a和170b都用于与ED110a至110c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无线连接,以便能够接入任何其它基站170a和170b、核心网130、PSTN 140、互联网150和/或其它网络160。例如,基站170a和170b可以包括(或可以是)几种熟知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Node-B(NodeB)、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odeB)、家庭基站(Home eNodeB)、gNodeB、发射接收点(transmit receive point,TRP)、站点控制器、接入点(access point,AP)或无线路由器。任何ED 110a至110c可以可选地或另外用于与任何其它基站170a和170b、互联网150、核心网130、PSTN 140、其它网络160或上述任意组合进行连接、接入或通信。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RAN,例如RAN 120b,其中,对应的基站170b如图所示通过互联网150接入核心网130。
ED 110a至110c以及基站170a和170b中的任一个或所有可以是系统100中的感知节点。感知节点是通过发送和/或接收感知信号来执行感知的网络实体。一些感知节点是执行通信和感知的通信设备。但是,一些感知节点不执行通信,而是专用于感知。感知代理122是专用于感知的感知节点的一个示例。与ED 110a至110c以及基站170a和170b不同,感知代理122不发送或不接收通信信号。然而,这并不排除感知代理122在通信系统100内传输配置信息、感知信息或其它信息。感知代理122与核心网130进行通信,以与通信系统100中的其余设备进行信息通信。举例来说,感知代理122可以确定ED 110a的位置,并通过核心网130将该信息发送到基站170a。虽然图1中只示出了一个感知代理122,但通信系统100中可以实现任意数量的感知代理。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感知代理可以在RAN 120a和120b侧实现。
ED 110a至110c、基站170a和170b以及感知代理122都是通信实体的示例,这些通信实体可以用于实现本文描述的部分或全部功能和/或实施例。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基站170a是RAN 120a的一部分,RAN 120a可以包括其它基站、一个或多个基站控制器(basestation controller,BSC)、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中继节点、元件和/或设备。任何基站170a和170b可以是如图所示的单独元件,也可以是分布在对应RAN中的多个元件,等等。同样地,基站170b是RAN 120b的一部分,RAN 120b可以包括其它基站、元件和/或设备。基站170a和170b都在某个地理区域(region/area)(有时称为“小区”或“覆盖区域”)内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小区可以进一步被划分为小区扇区(sector),而基站170a和170b可以使用多个收发器向多个扇区提供服务,等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存在无线接入技术支持的已建立的微微小区或毫微微小区。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非共址收发器可以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等用于每个小区。所示的RAN 120a和120b的数量只是示例性的。设计通信系统100时可以设想任意数量的RAN。
基站170a和170b使用射频(radio frequency,RF)、微波、红外线(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链路,通过一个或多个空口190与ED 110a至110c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通信。空口190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无线接入技术。例如,通信系统100可以在空口190中实现一种或多种正交或非正交信道接入方法,例如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ccess,FDMA)、正交FDMA(orthogonal FDMA,OFDMA)或单载波FDMA(single-carrier FDMA,SC-FDMA)。另外,通信系统100可以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和/或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模式下工作。
基站170a和170b可以实现通用移动通讯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陆地无线接入(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Access,UTRA)以使用宽带CDMA(wideband CDMA,WCDMA)建立空口190。在这种情况下,基站170a和170b可以实现高速分组接入(High Speed Packet Access,HSPA)、演进的HPSA(Evolved HPSA,HSPA+)等协议,其中,HSPA+可选地包括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Downlink Packet Access,HSDPA)和/或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Uplink PacketAccess,HSUPA)。可选地,基站170a和170b可以使用LTE、LTE-A和/或LTE-B与演进型UTMS陆地无线接入(Evolved UTM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建立空口190。可以设想,通信系统100可以使用多信道接入功能,包括上文描述的那些方案。用于实现空口的其它无线技术包括IEEE 802.11、802.15、802.16、CDMA2000、CDMA2000 1X、CDMA2000 EV-DO、IS-2000、IS-95、IS-856、GSM、EDGE和GERAN。当然,可以使用其它多址接入方案和无线协议。
RAN 120a和120b与核心网130进行通信,以便向ED 110a至110c提供各种服务,例如语音、数据和其它服务。RAN 120a和120b和/或核心网130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其它RAN(未示出)进行直接或间接通信,这些RAN可以或可以不直接由核心网130服务,并且可以或可以不使用与RAN 120a和/或RAN 120b相同的无线接入技术。核心网130还可以用作(i)RAN120a和120b之间和/或ED 110a至110c之间以及(ii)其它网络(例如,PSTN 140、互联网150和其它网络160)之间的网关接入。
ED 110a至110c使用射频(radio frequency,RF)、微波、红外线(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链路,通过一个或多个侧行链路(sidelink,SL)空口180相互通信。SL空口180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无线接入技术。SL空口180可以基本上类似于ED 110a至110c与基站170a至170c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通信的空口190,也可以基本上不同于空口190。例如,通信系统100可以在SL空口180中实现一种或多种信道接入方法,例如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正交FDMA(orthogonal FDMA,OFDMA)或单载波FDMA(single-carrier FDMA,SC-FDMA)。在一些实施例中,SL空口180可以至少部分地在未经许可频谱上实现。另外,SL空口180可以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和/或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模式下工作。
ED 110a至110c中的部分或全部可以包括使用不同无线技术和/或协议通过不同无线链路与不同无线网络进行通信的功能。ED可以通过有线通信信道与服务提供商或交换机(未示出)以及与互联网150进行通信,而不是进行无线通信(或者另外进行无线通信)。PSTN 140可以包括用于提供传统电话业务(plain old telephone service,POTS)的电路交换电话网络。互联网150可以包括计算机网络和/或子网(内网),并包括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等协议。ED 110a至110c可以是能够根据多种无线接入技术进行操作的多模设备,并包括支持多种无线接入技术所需的多个收发器。
基站170a和170b、ED 110a至110c以及感知代理122可以通过发送和/或接收感知信号(未示出)来执行或协助感知。感知信号可以用于确定通信系统100及其周围环境的属性。例如,感知信号可以用于确定ED 110a至110c的位置和/或速度。类似于空口190和/或SL空口180,感知信号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无线接入技术。在一些实施例中,感知信号占用毫米波段(也称为极高频频段)。毫米波段的可能优点包括可用于感知的带宽相对较多,以及感知信号从对象的反射更强,这是因为一些材料反射毫米波的强度比反射其它电频段的大。
图2A、图2B和图2C示出了可以实现本发明提供的各种方法和教导的示例性设备。具体地,图2A示出了示例性ED 110,图2B示出了示例性基站170,图2C示出了示例性感知代理122。系统100或任何其它合适的系统中可以使用这些组件。
如图2A所示,ED 11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200。处理单元200实现ED 110的各种处理操作。例如,处理单元200可以执行信号编码、比特加扰、数据处理、功率控制、输入/输出处理或任何其它使ED 110能够在通信系统100中操作的功能。处理单元200还可以用于实现本文详述的部分或全部功能和/或实施例。每个处理单元200包括任何合适的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操作的处理设备或计算设备。每个处理单元200可以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专用集成电路,等等。
ED 110还包括至少一个收发器202。收发器202用于对数据或其它内容进行调制,其中,数据或其它内容用于通过至少一个天线或网络接口控制器(Network InterfaceController,NIC)204进行传输。收发器202还用于对通过至少一个天线204接收的数据或其它内容进行解调。每个收发器202包括任何合适的用于生成进行无线传输或有线传输的信号和/或用于处理通过无线方式或有线方式接收的信号的结构。每个天线204包括任何合适的用于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或有线信号的结构。ED 110中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收发器202。ED 110中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天线204。虽然示出了收发器202为单独的功能单元,但收发器202还可以使用至少一个发射器和至少一个单独的接收器来实现。
ED 11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设备206或接口(例如连接到互联网150的有线接口)。输入/输出设备206可以与网络中的用户或其它设备进行交互。每个输入/输出设备206包括任何合适的用于向用户提供信息或从用户接收信息的结构,例如扬声器、麦克风、小键盘、键盘、显示器或触摸屏,包括网络接口通信。
另外,ED 110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208。存储器208存储由ED 110使用、生成或收集的指令和数据。例如,存储器208可以存储用于实现本文其它地方描述的部分或全部功能和/或实施例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200执行的软件指令或模块。每个存储器208包括任何合适的一个或多个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存储与检索设备。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类型的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硬盘、光盘、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记忆棒、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存储卡等。
如图2B所示,基站17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250、至少一个发射器252、至少一个接收器254、一个或多个天线256、至少一个存储器258以及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设备或接口266。可以使用未示出的收发器代替发射器252和接收器254。调度器253可以与处理单元250耦合。调度器253可以包括在基站170内,也可以与基站170分开操作。处理单元250实现基站170的各种处理操作,例如信号编码、比特加扰、数据处理、功率控制、输入/输出处理或任何其它功能。处理单元250还可以用于实现本文其它地方详述的部分或全部功能和/或实施例。每个处理单元250包括任何合适的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操作的处理设备或计算设备。每个处理单元250可以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专用集成电路,等等。
每个发射器252包括任何合适的用于生成向一个或多个ED或其它设备通过无线方式或有线方式发送的信号的结构。每个接收器254包括任何合适的用于处理从一个或多个ED或其它设备通过无线方式或有线方式接收的信号的结构。虽然示出了至少一个发射器252和至少一个接收器254为单独的组件,但它们可以组合为收发器。每个天线256包括任何合适的用于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或有线信号的结构。虽然这里示出了共用天线256与发射器252和接收器254都耦合,但一个或多个天线256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发射器252耦合,一个或多个单独的天线256可以与一个或多个接收器254耦合。每个存储器258包括任何合适的一个或多个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存储与检索设备,例如上文结合ED 110描述的那些设备。存储器258存储由基站170使用、生成或收集的指令和数据。例如,存储器258可以存储用于实现本文其它地方描述的部分或全部功能和/或实施例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250执行的软件指令或模块。
每个输入/输出设备266可以与网络中的用户或其它设备进行交互。每个输入/输出设备266包括任何合适的用于向用户提供信息或接收/提供用户的信息的结构,包括网络接口通信。
关于UE 110和基站170的其它详细内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因此,为了清楚起见,这里省略了这些详细内容。
如图2C所示,感知代理122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220、至少一个发射器222、至少一个接收器224、一个或多个天线226、至少一个存储器228以及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设备或接口230。可以使用未示出的收发器代替发射器222和接收器224。处理单元220实现感知代理122的各种处理操作,例如信号编码、比特加扰、数据处理、功率控制、输入/输出处理或任何其它功能。处理单元220还可以用于实现本文其它地方详述的部分或全部功能和/或实施例。每个处理单元220包括任何合适的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操作的处理设备或计算设备。每个处理单元220可以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专用集成电路,等等。
每个发射器222包括任何合适的用于生成进行无线传输的信号的结构。每个接收器224包括任何合适的用于处理通过无线方式接收的感知信号的结构。虽然示出了至少一个发射器222和至少一个接收器224为单独的组件,但它们可以组合为收发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感知代理可以只发送或接收感知信号。例如,双站感知中的情况可能就是如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感知代理只发送感知信号,而这些感知信号的反射可以由其它感知节点接收。在一些实施例中,感知代理接收感知信号的反射,但不发送感知信号。因此,一些感知代理可能只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中的一个。对于感知代理122,至少一个发射器222或至少一个接收器224可以是可选的。
每个天线226包括任何合适的用于发送和/或接收有线信号或无线信号的结构。虽然这里示出了共用天线226与发射器222和接收器224都耦合,但一个或多个天线226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发射器222耦合,一个或多个单独的天线226可以与一个或多个接收器224耦合。每个存储器228包括任何合适的一个或多个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存储与检索设备,例如上文结合ED 110描述的那些设备。存储器228存储由感知代理122使用、生成或收集的指令和数据。例如,存储器228可以存储用于实现本文其它地方描述的部分或全部功能和/或实施例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220执行的软件指令或模块。每个输入/输出设备230可以与网络中的用户或其它设备进行交互。
图3A是用于配置软件可配置空口190的空口管理器300的示意图。例如,空口管理器300可以是包括多个组件或构建块的模块,这些组件或构建块定义空口190的参数并共同指定通过空口190进行和/或接收传输的方式。空口管理器300还可以或只可以定义通信系统100中的感知信号的参数。
空口管理器300中的组件包括波形组件305、帧结构组件310、多址方案组件315、协议组件320和编码调制组件325中的至少一个。
波形组件305可以指定被发送的信号的形状和形式。波形选项可以包括正交多址波形和非正交多址波形。这些波形选项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单载波(Single-Carrier,SC)、超宽带(Ultra Wideband,UWB)、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ed,LFM)波形、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波形、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波形、滤波的OFDM(Filtered OFDM,f-OFDM)波形、时间窗OFDM波形、滤波器组多载波(Filter Bank Multicarrier,FBMC)、通用滤波多载波(Universal Filtered Multicarrier,UFMC)、通用频分复用(Generalized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GFDM)波形、小波包调制(Wavelet PacketModulation,WPM)波形、超奈奎斯特(Faster Than Nyquist,FTN)波形和低峰均功率比波形(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Waveform,PAPR WF)。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组合波形选项。LFM-OFDM波形是这种组合的一个非限制性示例。
帧结构组件310可以指定帧或帧组的配置。帧结构组件310可以指示帧或帧组的时间、频率、导频签名、代码或其它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
帧结构选项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时隙中的符号数、帧中的时隙数和每个时隙的持续时间(有时称为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或传输时间单元(transmission time unit,TTU))。帧结构组件还可以指定时隙是可配置的多级TTI、固定TTI还是可配置的单级TTI。帧结构组件还可以为不同的帧结构配置指定共存机制。
对于一些波形,例如某些基于OFDM的波形,帧结构组件还可以指定一个或多个关联的波形参数,例如子载波间隔宽度、符号持续期、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长度、信道带宽、保护频带/子载波以及采样大小和频率。
此外,帧结构组件310还可以指定帧结构是用于时分双工通信中还是用于频分双工通信中。
此外,帧结构组件310还可以为帧中的每个符号指定传输状态和/或方向。例如,每个符号可以独立地配置为下行符号、上行符号、可变符号或感知符号。感知信号可以在感知符号中发送或接收。一个示例如图3B所示,图3B示出了包括上行(U)符号、感知(S)符号和下行(D)符号的传输帧350。需要说明的是,感知符号可以配置为与上行符号和/或下行符号具有不同的系统参数(numerology)。例如,感知符号可以配置为长度比上行符号/下行符号的短。这一示例如图3C所示,图3C示出了包括上行(U)符号、感知(S)符号和下行(D)符号的传输帧360。传输帧360中的感知符号被配置为长度比传输帧350中的感知符号的短。
波形组件和帧结构组件的指定有时称为“系统参数”。因此,空口190可以包括定义子载波间隔、CP长度、符号长度、时隙长度和每时隙符号数等多个空口配置参数的系统参数组件330。
这些系统参数也称为子载波间隔配置,由于不同系统参数的子载波间隔是彼此的整数倍,而且不同系统参数的时隙长度也是彼此的整数倍,因此这些系统参数是可扩展的。多个系统参数的这种可扩展设计提供了实施优点,例如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上下文中的可扩展的总OFDM符号持续期。
帧可以使用多个可扩展系统参数中的一个或组合来配置。例如,60kHz子载波间隔的系统参数具有相对较短的OFDM符号持续期(因为OFDM符号持续期与子载波间隔成反比),这使得60kHz的系统参数特别适用于超低时延通信,例如车联网(Vehicle-to-Any,V2X)通信。适用于低时延通信的具有相对较短OFDM符号持续期的系统参数的另一示例是30kHz子载波间隔的系统参数。15kHz子载波间隔的系统参数可以与LTE兼容,也可以作为设备初始接入网络的默认系统参数。这种15kHz的系统参数也可以适用于宽带业务。7.5kHz间隔的系统参数具有相对较长的OFDM符号持续期,可能特别有利于覆盖增强和广播。这些系统参数的其它用途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或变得显而易见。在所列出的4种系统参数中,30kHz和60kHz子载波间隔的系统参数由于子载波间隔更宽,因此对多普勒扩频(快速移动条件)更稳健。还可以设想,不同的系统参数可以对其它物理层参数使用不同的值,例如相同的子载波间隔和不同的循环前缀长度。另外,子载波间隔可能取决于工作频段。例如,毫米波频率中的子载波间隔可以大于低频中的子载波间隔。
还可以设想,可以使用其它子载波间隔,例如更大或更小的子载波间隔。例如,按因子2n变化的其它子载波间隔包括120kHz和3.75kHz。
在其它示例中,可以实现更有限的可扩展性,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参数都具有大小是最小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的子载波间隔,而不一定与因子2n相关。示例包括15kHz、30kHz、45kHz、60kHz子载波间隔。
在其它示例中,可以使用不可扩展的子载波间隔,这些子载波间隔不是最小子载波间隔的全部整数倍,例如15kHz、20kHz、30kHz、60kHz。
基于OFDM的信号可以用于发送多个系统参数同时共存的信号。更具体地,可以并行生成多个子带OFDM信号,每个信号在不同的子带内,每个子带具有不同的子载波间隔(而且通常具有不同的系统参数)。多个子带信号被组合成单个信号进行传输,例如进行下行传输。可选地,多个子带信号可以从单独的发射器发出,例如进行多个电子设备(electronicdevice,ED)的上行传输,这些ED可以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
使用不同的系统参数的使用可以使得空口190支持具有各种服务质量(qualityof service,QoS)要求的一组不同用例共存。这些要求可以包括不同级别的时延或可靠性容限以及不同的带宽或信令开销要求,等等。在一个示例中,基站可以向ED指示表示选定系统参数的索引或选定系统参数的单个参数(例如子载波间隔)。根据这种指示,ED可以根据其它信息确定选定系统参数中的参数,例如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候选系统参数的查找表。
继续描述空口190中的组件,多址方案组件315可以指定为一个或多个ED授权信道接入的方式。多址技术选项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定义ED如何共享公共物理信道的技术,例如,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ccess,FDMA)、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空分多址(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低密度签名多载波码分多址(Low DensitySignature Multicarrier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LDS-MC-CDMA)、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图样分割多址(Pattern Division MultipleAccess,PDMA)、格形分割多址(Lattice Partition Multiple Access,LPMA)、资源扩展多址(Resource Spread Multiple Access,RSMA)和稀疏码多址(Sparse Code MultipleAccess,SCMA)。此外,多址技术选项可以包括调度接入,非调度接入(也称为免授权接入),非正交多址接入,经由专用信道资源(即,多个ED之间不共享)、基于竞争的共享信道资源、基于非竞争的共享信道资源等的正交多址接入以及基于感知无线电的接入。
协议组件320可以指定要进行传输和/或重传的方式。传输和/或重传机制选项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指定调度数据管道大小的机制和用于传输和/或重传的信令机制。
编码调制组件325可以指定被发送的信息如何进行编码/解码和调制/解调以进行发送/接收。编码可以指差错检测和前向纠错的方法。编码选项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Turbo格码、Turbo乘积码、喷泉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和极化码。调制可以简单地指由复杂星座指定的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例如,包括调制技术和阶数,例如16QAM、64QAM等),或更具体地指各种类型的高级调制方法,例如分层调制、多维调制和低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调制。
由于空口包括多个组件或构建块,并且每个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候选技术(本文还称为空口能力选项),因此空口管理器300可以配置和存储大量不同的空口协议集。每个空口协议集定义各自的空口能力选项集。
例如,在定义各自的空口能力选项集的每个空口协议集中,为空口的每个组件或构建块选择空口能力选项。不同空口协议集都可以用于满足不同的传输要求集,包括传输内容、发送条件和接收条件。
根据一对通信发送和接收设备的传输要求,可以从空口管理器300中选择最满足传输要求的不同空口协议集中的一个空口协议集,并将该空口协议集用于这对通信发送和接收设备之间的通信。
在其它实施例中,空口管理器300可以修改或更新其组件、协议集或能力选项。例如,空口管理器300可以使用单个系统参数组件330替换波形组件305和帧结构组件310。相反,空口管理器300可以将编码调制组件325分成单独的编码组件和单独的调制组件。此外,空口管理器300是可配置的,使得应该能够使用未来开发的新的软空口配置组件。
空口管理器300还可以更新某些组件以修改任一组件的能力选项。例如,空口管理器300可以更新调制编码组件325以包括高阶调制方案。
通过更新存储的组件、协议集和候选选项,空口管理器300可以灵活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无线流量类型和服务。修改或更新组件、协议集和候选选项可以使得空口管理器300为业务类型或服务提供合适的空口协议集,而不是提供已经设想用于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broadband,eMBB)和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assive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MTC)的空口协议集。
图4是实现感知的示例性通信系统400的示意图。通信系统400包括多个发射接收点(transmit receive point,TRP)402、404和406以及多个UE 410、412、414、416、418和420。如图所示,UE 410和412为车辆,UE 414、416、418和420为手机,然而这种情况只是一个示例。
TRP 402是向UE 416发送下行(downlink,DL)信号430的基站。DL信号430是承载数据的通信信号的一个示例。TRP 402还在UE 418和420的方向上发送感知信号464。因此,TRP402参与感知并可以是感知节点。
TRP 404是从UE 414接收上行(uplink,UL)信号440的基站,并在UE 410的方向上发送感知信号460。UL信号440是携带数据的通信信号的一个示例。由于TRP 404参与感知,因此该TRP可以是感知节点和通信节点。
TRP 406在UE 420的方向上发送感知信号466,因此该TRP可以是感知节点。TRP406可以在通信系统400中发送或接收通信信号,也可以不发送或不接收通信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TRP 406可以替换为专用于感知的感知代理(sensing agent,SA),并且在通信系统400中不发送或接收任何通信信号。
UE 410、412、414、416、418和420都能够在UL、DL和/或SL上发送和接收通信信号。例如,UE 418和420通过SL信号450相互通信。UE 410、412、414、416、418和420中的至少一些也是通信系统400中的感知节点。举例来说,UE 412在UE 410的方向上发送感知信号462,因此UE 412可以是感知节点。
通信系统400中的感知节点可以实现单站感知和/或双站感知。在单站感知的情况下,感知信号的发射器还接收感知信号的反射,以确定一个或多个对象的属性。在一个示例中,TRP 404可以从UE 410接收感知信号460的反射,并有可能根据感知信号的反射确定UE410的属性。在另一个示例中,UE 412可以接收感知信号462的反射,并有可能确定UE 410的属性。
在双站感知的情况下,反射感知信号的接收器与感知信号的发射器不同。UE 410、412、414、416、418和420中的任一个或所有可以通过接收感知信号460、462、464和466的反射来参与感知。类似地,TRP 402、404和406中的任一个或所有可以接收感知信号460、462、464、466的反射。
在一个示例中,感知信号464可以从UE 420反射出去并由TRP 406接收。需要说明的是,感知信号可能不会物理上从UE反射出去,而是可以从与UE关联的对象反射出去。例如,感知信号464可以从承载UE 420的用户或车辆反射出去。TRP 406可以根据感知信号464的反射确定UE 420的某些属性,这些属性包括UE 420的距离、位置、形状和/或速度等。在一些实现方式中,TRP 406将与感知信号464的反射有关的信息发送到TRP 402和/或任何其它网络实体。与感知信号464的反射有关的信息可以包括接收反射的时间、感知信号的飞行时间(例如,如果TRP 406知道何时发送感知信号)、反射感知信号的载波频率、反射感知信号的到达角和/或感知信号的多普勒频偏(例如,如果TRP 406知道感知信号的原始载波频率)。还设想了与感知信号的反射有关的其它类型的信息。
TRP 402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与感知信号464的反射有关的信息确定UE 420的属性。如果TRP 406已经根据感知信号464的反射确定了UE 420的某些属性,例如UE 420的位置,则与感知信号464的反射有关的信息还可以或只可以包括这些属性。
在另一个示例中,感知信号462可以从UE 410反射出去并由TRP 404接收。与上面提供的示例类似,TRP 404可以根据感知信号的反射确定UE 410的属性,和/或将与感知信号的反射有关的信息发送到其它网络实体,例如UE 410和412。
在又一个示例中,感知信号466可以从UE 420反射出去并由UE 418接收。UE 418可以根据感知信号的反射确定UE 420的属性,和/或将与感知信号的反射有关的信息发送到其它网络实体,例如UE 420和/或TRP 402和406。
感知信号460、462、464和466在特定方向上发送。一般而言,感知节点可以在多个不同方向上发送多个感知信号。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感知信号的目的是感知某一区域的环境,而波束扫描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一种方法。波束扫描可以使用模拟波束赋形来执行,以使用移相器等在预定方向上形成波束。还可能使用数字波束赋形和混合波束赋形。在波束扫描期间,感知节点可以根据波束扫描模式发送多个感知信号,其中,每个感知信号在特定方向上进行波束赋形。
UE 410、412、414、416、418和420是通信系统400中的对象的示例,这些对象中的任一个或所有可以使用感知信号检测到和测量到。然而,其它类型的对象也可以使用感知信号检测到和测量到。通信系统400周围的环境可以包括反射感知信号并有可能阻挡通信信号的一个或多个散射体,但图4并未示出。例如,树和/或建筑物可以至少部分地阻挡从TRP402到UE 420的路径,并有可能阻碍TRP 402和UE 420之间的通信。这些树和/或建筑物的属性可以根据感知信号464的反射等进行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信号根据一个或多个对象的确定属性进行配置。通信信号的配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系统参数、波形、帧结构、多址方案、协议、波束赋形方向、编码方案和/或调制方案的配置。通信信号430、440和450中的任一个或所有可以根据UE 414、416、418和420的属性进行配置。在一个示例中,UE 416的位置和速度可以用于帮助确定DL信号430的合适配置。UE 416和TRP 402之间的任一散射体的属性也可以用于帮助确定DL信号430的合适配置。波束赋形可以用于将DL信号430引导至UE 416并避开任一散射体。在另一个示例中,UE 414的位置和速度可以用于帮助确定UL信号440的合适配置。UE 414和TRP404之间的任一散射体的属性也可以用于帮助确定UL信号440的合适配置。波束赋形可以用于将UL信号440引导至TRP 404并避开任一散射体。在又一个示例中,UE 418和420的位置和速度可以用于帮助确定SL信号450的合适配置。UE 418和420之间的任一散射体的属性也可以用于帮助确定SL信号450的合适配置。波束赋形可以用于将SL信号450引导至UE 418和/或420并避开任一散射体。
UE 410、412、414、416、418和420的属性还可以或只可以用于通信以外的目的。例如,UE 410和412的位置和速度可以用于自动驾驶。
感知信号460、462、464和466以及通信信号430、440个450的传输可能对通信系统400产生干扰,这可能对通信操作和感知操作带来不利影响。本发明的一些方面涉及实现感知信号和通信信号在通信网络中共存的感知信号配置。这种共存可以使用感知信号配置来实现,这些感知信号配置可以至少部分避免对通信信号和/或其它感知信号的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感知节点确定感知信号配置或感知信号配置信息,然后根据感知信号配置发送感知信号。确定感知信号配置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从另一网络实体接收感知信号配置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根据一个或多个预定属性生成感知信号配置的至少一部分。
感知信号可以在带内,还可以在带外。对于带内感知,感知信号和通信信号使用同一组物理资源发送。例如,网络实体可以同时或在不同的时间在同一频带上发送通信信号和感知信号。对于带外感知,感知信号使用与用于通信信号的物理资源集不同的物理资源集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物理资源集专用于感知。
感知信号配置可以是目标专用和/或感知节点专用。目标专用表示感知信号是配置给特定目标的。例如,这些目标可以包括UE和散射体。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目标专用感知信号提高了特定目标的感知性能。目标专用参数可以由感知节点通过测量、训练和/或根据某一期望的性能指标获得。这种期望的性能指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目标分类结果(例如,目标的移动性是低还是高)和期望的感知质量。
感知节点专用表示感知信号是配置给特定感知节点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感知节点专用感知信号提高了特定感知节点的感知性能。例如,感知节点专用感知信号配置可以基于发送和/或接收感知信号的感知节点的属性和要求。实现目标专用和/或感知节点专用感知信号配置的可能好处包括根据期望的感知质量灵活调整感知信号的配置和/或减少不同感知节点的感知信号之间的干扰。目标专用和/或感知节点专用配置可以应用于带内感知和带外感知。
一些感知节点专用感知信号配置基于并可能包括感知信号的发射器专用的唯一标识。唯一标识可以是的感知信号的发射器由接收该感知信号的其它网络实体确定。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中的任一或所有感知节点分配有相应的感知节点标识(identifier,ID)。感知节点ID是感知信号的发射器专用的唯一标识的一个示例。感知节点ID可以与小区ID和UE ID等其它网络ID相同或至少关联。可选地,感知节点ID可以独立配置。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感知节点ID至少部分由网络配置和/或分配,并且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或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控制元素(control element,CE)信令等高层信令发送到感知节点。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感知节点根据分配给该感知节点的其它网络ID确定自己的感知节点ID。感知节点还可以或只可以根据网络中其它感知节点分配到的网络ID确定它们的感知节点ID。特定感知节点的感知信号配置可以基于或映射到与该感知节点关联的感知节点ID。
下面详细论述感知信号配置中可以包括的参数。然而,这些参数通过举例提供,并不旨在限定。一般而言,感知信号配置可以包括任一参数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感知信号配置包括波形配置。根据用于感知信号的波形类型,可以设置几个可能的参数,以提高通信网络中感知信号的性能。例如,感知信号配置的系统参数可以根据所配置的波形类型设置。提高感知信号的性能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提高感知信号的距离分辨率和速度分辨率以及减少对通信信号和/或其它感知信号的干扰。
使用与通信操作和感知操作都相符的波形可以提高这两种操作的性能,并降低一些感知节点的复杂性。例如,相同的接收器可以用于接收感知信号和接收通信信号。另外,使用与通信操作和感知操作都相符的波形能够联合检测和/或处理感知信号和通信信号,以改善两种信号的检测。感知信号和通信信号还可以使用相同的帧结构和/或系统参数(例如,子载波间隔、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长度等),这也可以提高性能和降低复杂性。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波形可以用于感知信号,并可以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获得适当的感知性能。以下文献中研究了使用OFDM波形的雷达感知:
·Braun,M.、Sturm,C.和Jondral,F.K.在2010年5月华盛顿的2010年IEEE雷达会议会报的第256页至第261页上发表的“Maximum likelihood speed and distanceestimation for OFDM radar(OFDM雷达的最大似然速度和距离估计)”;
·Braun,M.、Sturm,C.、Niethammer,A.和Jondral,F.在2009年9月日本东京的第20次IEEE国际个人、室内和移动无线电通信研讨会会报的第3020页至第3024页上发表的“Parameterization of joint OFDM-based radar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forvehicular Applications(用于车载应用的联合OFDM雷达和通信系统的参数化)”;
·Donnet,B.J.和Longstaff,I.D.在2006年9月美国曼彻斯特的第三次欧洲雷达会议会报的第37页至第40页上发表的“Combining MIMO radar with OFDMcommunications(合并MIMO雷达和OFDM通信)”;
·Yang Yang和R.S.Blum在2007年1月的第1期、第43卷的IEEE航空航天与电子系统会刊的第330页至第343页上发表的“MIMO radar waveform design based on mutualinformation and minimum mean-square error estimation(基于互信息和最小均方差估计的MIMO雷达波形设计)”;
·C.Sturm和W.Wiesbeck在2011年7月的第7期、第99卷的IEEE会报的第1236页至第1259页上发表的“Waveform Design and Signal Processing Aspects for Fusion of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Radar Sensing(合并无线通信和雷达感知的波形设计和信号处理方面)”。
OFDM可以是适合于带内感知和/或带外感知的波形选择。在一些实施例中,OFDM波形用于通信信号和感知信号,以实现感知信号和通信信号的联合检测和处理。通信信号和感知信号的OFDM波形的系统参数可以相同,还可以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选择OFDM波形的系统参数以提高感知性能并减少不同感知信号之间的干扰。以感知信号配置具有循环前缀OFDM(cyclic prefix OFDM,CP-OFDM)波形为例,子载波间隔、CP长度/开销和感知时隙长度(例如,每个感知周期中包括的符号的数量以及感知周期中感知符号的配置,例如连续符号或分布式符号)是可以设置为有可能提高感知信号性能的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用于感知信号或通信信号的波形的任何特定类型或配置。例如,感知信号的波形配置可以是单载波(其中,扩频序列可以用于干扰抑制)、多载波、超宽带或调频连续波。在一些实施例中,波形配置可以是目标专用和/或感知节点专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感知信号配置包括符号序列。由于感知信号不携带任何数据,因此符号序列可以用于区分由不同感知节点发送的感知信号和/或用于减少干扰。在一些实施例中,感知信号配置中的符号序列是感知节点专用并基于该感知节点的感知节点ID。感知信号配置中的符号序列还可以或只可以是目标专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符号序列可以用于优化感知性能。例如,具有良好自相关属性的序列可以用于提高距离分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感知信号用于降低在相同资源上发送的不同符号序列之间的互相关性。随着符号序列长度的增加,符号序列的自由度数和正交符号序列的可能数量变得更大。可以为网络中的感知信号生成潜在符号序列集或池。一旦生成了符号序列池,就可以使用映射到关联感知节点的感知节点ID的种子(seed)生成或配置特定感知信号配置中的符号序列。例如,如果符号序列是Zadoff-Chu(ZC)序列,则种子值可以是ZC序列的根或相移值。又如,如果符号序列是二进制伪噪声(Pseudo Noise,PN)序列,则种子值可以与某一序列类型的生成多项式和/或次数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感知信号的符号序列基于并可能专用于该感知信号的预定波束方向。因此,不同的符号序列可以用于不同的波束方向。感知节点可以执行波束扫描以覆盖某一区域,而且感知节点在波束扫描期间发送的感知信号都可以基于波束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预测性更强的某些方向可能需要不太准确的感知(例如,在这些方向上存在固定对象,环境中的变化较小),因此可以实现较短的符号序列。其它方向可能不好预测,因此在这些方向上可以使用更长的符号序列。
在波束扫描期间使用的感知信号配置集可以称为感知图,并可以根据感知节点ID链接到公共种子。感知图可以由网络预配置,使得网络中的一些或所有感知节点都知道感知图,以改进干扰抑制。每个感知节点可以根据来自感知信号的反馈(例如,某些波束方向的可预测性的变化)更新其感知图,并可以向网络发送更新后的感知图。例如,更新后的感知图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L1信令或X2/Xn信令发送到网络。感知图的更新可以半静态地进行,使得网络开销减少。在一些实施例中,配置了所需长度的通用符号序列(例如,ZC序列),并且输入了感知节点ID以返回最终序列。
根据感知节点的功率容量和/或所使用的波形,感知信号可能需要相对较低的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为相对较低的PAPR配置符号序列。低PAPR序列可以包括ZC序列,类似于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DMRS)设计中使用的序列。低PAPR序列还可以或只可以通过计算机搜索找到。与合适的资源映射结合使用的低PAPR序列可能会导致低PAPR感知信号传输。
感知信号配置中的符号序列可以基于感知信号在带内还是在带外。带外符号序列的配置可以更加灵活,而带内感知信号与数据进行多路复用,符号序列的配置可能受到更多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感知信号符号序列的配置基于用于配置其它类型的参考信号的技术。其它类型的参考信号包括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DMRS和定位参考信号(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PRS),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感知信号配置包括资源配置、资源分配或资源映射配置。感知信号的资源配置是从与无线通信网络关联的物理资源集中选择的。如上所述,对于带内感知,这些物理资源也用于通信信号的传输;对于带外感知,这些物理资源与用于通信信号的资源不同。
感知信号的物理资源可以通过稀疏方式配置。例如,资源配置可以包括频域和时域中的至少一个中的稀疏模式。这种稀疏模式可以类似于用于信道估计等的模式。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与全模式相比,稀疏模式产生的性能损失可以忽略不计。稀疏模式的潜在好处包括可以多路复用感知信号和通信信号、同时高效检测多个感知信号以及高效联合检测感知信号和通信信号。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感知信号的稀疏模式的配置类似于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access,NoMA)中的稀疏模式的配置。关于感知信号的稀疏模式性能的更多详细内容,可以参见C.Knill、B.Schweizer、S.Sparrer、F.Roos、RobertF.H.Fischer和C.Waldschmidt在2018年7月的第7期、第66卷的IEEE微波理论与技术会刊的第3535页至第3546页上发表的“High Range and Doppler Resolution by Applicationof Compressed Sensing Using Low Baseband Bandwidth OFDM Radar(通过低基带带宽OFDM雷达应用压缩感知实现的高距离和多普勒分辨率)”。
图5为具有不同稀疏模式的多个示例性资源配置502、504和506的框图。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资源配置502、504和506各自的水平轴表示时域,而资源配置502、504和506各自的垂直轴表示频域。资源配置502、504和506分别包括从物理资源集中选择的时频资源508、510和512。资源512包括不连续资源的模式,但模式中只有3个资源被标记为避免附图中的拥塞。
可以认为资源508在频域中包括的资源(例如,物理资源块和/或子载波)比在时域中包括的资源(例如,子帧、时隙和/或符号)多。因此,资源配置502在时域中是稀疏的。可以认为资源510在时域中包括的资源比在频域中包括的资源多,因此资源配置502在频域中是稀疏的。由于资源512包括时域和频域资中的等距离模式,因此资源配置506在时域和频域中是稀疏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感知信号资源配置的稀疏模式基于发送感知信号的感知节点的感知节点ID。换句话说,感知信号的资源配置和稀疏模式可以是感知节点专用。这些感知节点专用资源配置和稀疏模式可以改进不同感知信号的干扰抑制。由于感知节点接收器可以在物理资源集中联合检测多个感知信号,因此感知节点专用资源配置和稀疏模式还可以提供更好的感知分集。然后,感知节点接收器可以从多个感知节点发出的多个感知信号中获取感知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感知信号资源配置的稀疏模式基于感知信号的期望感知质量或精度。感知精度可以是感知节点专用。例如,一些感知节点可以访问摄像机或历史感知数据,这样可以提供环境信息并降低未来感知信号的期望精度。具有不同期望感知精度的感知节点可以具有不同的资源配置和/或稀疏模式。如果测距精度很重要(例如,对于不移动的目标),则可以优选在时域中具有稀疏性,而不是在频域中具有稀疏性,如图5的资源配置502所示。如果速度精度更重要,则可以优选在频域中具有稀疏性,如图5的资源配置504所示。期望感知精度还可以或只可以是目标专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感知信号资源配置的稀疏模式基于感知信号的预定波束方向。例如,在感知节点在感知期间执行波束扫描的情况下,感知节点的感知信号资源配置可以基于每个波束方向。一些波束方向可能需要更精确的距离检测,而其它波束方向可能需要更精确的速度检测。因此,这些方向上的资源配置和稀疏模式可能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感知信号资源配置的稀疏模式基于用于感知信号的期望PAPR。可以设计资源重新配置来帮助实现低PAPR。例如,频域中的等距离稀疏模式可以用于低PAPR感知信号配置,如图5的资源配置506所示。与低PAPR序列结合使用的低PAPR稀疏模式可能会导致低PAPR感知信号传输。
图6是具有感知信号的多个资源配置602、604、606、608、610、612和614的物理资源集600的框图。在所示的示例中,资源配置602、604、606、608、610、612和614共存于物理资源集600中,不存在任何资源重叠。因此,可以减少不同感知信号之间的干扰。资源配置602、604、606、608、610、612和614具有各种稀疏模式。例如,可以认为资源配置606在时域中是稀疏的,而可以认为资源配置608在频域中是稀疏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资源配置602、604、606、608、610、612和614都基于感知节点ID、感知信号的期望感知精度、感知信号的预定波束方向和感知信号的期望峰均功率比中的至少一个。资源配置606的传输时间(Tw)和带宽(bandwidth,BW)如图6所示。可以认为物理资源集600以及资源配置602、604、606、608、610、612和614占用单个工作频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感知信号配置包括与关联感知节点的感知节点ID关联的波束扫描模式。如果波束扫描模式是通过数字波束赋形实现的,则还可以称为预编码设计。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波束扫描模式用于在某一区域中执行感知。一般来说,波束扫描可以通过模拟波束赋形(通过使用移相器)、数字波束赋形(通过预编码)或混合模拟/数字波束赋形来实现。
感知节点可以包括具有多个射频(radio frequency,RF)链和/或多个发射天线的发射器。多个发射天线可以用于执行波束扫描和/或通过模拟波束赋形、数字波束赋形或混合波束赋形提供感知分集和多路复用。波束扫描模式或感知信号配置的另一参数可以包括与至少一些发射天线的映射关系。例如,感知信号可以从多个发射天线发出,不同的增益和相位有可能应用于每个发射天线侧的感知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波束扫描模式的感兴趣区域可以表示为θ∈[θ12],其中,θ是角度方向,θ1和θ2是感兴趣区域的角度边界。波束赋形可以用于瞄准感兴趣区域内的偏离角(angle-of-departure,AoD)。根据波束扫描模式的期望分辨率(可配置),AoD向量可以定义为Θ=[θ11+Δθ,θ1+2Δθ,…,θ2],其中,Δθ表示AoD步长。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波束扫描模式可以执行增量扫描。对于增量扫描,在每个时隙t内,AoD(t)=Θ(t)。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可以执行加权波束扫描。在加权波束扫描中,一些方向比其它方向执行更多感知或扫描。假设波束扫描时隙的总数等于w,在w(t)个时隙之后,感知信号以Θ(t)的AoD进行传输,其中,w=∑t w(t)。加权波束扫描的权重向量可以通过感知节点专用方式定义。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可以针对干扰消除等某些要求定义波束扫描模式。在这些实现方式中,对于置换函数Π(.),AoD(t)=Θ(Π(t)),其中,Π(.)可以映射到关联的感知节点ID。多个感知节点的排列函数可以提前定义并由网络预配置,以减少不同感知节点之间的干扰。置换函数还可以由网络通过半静态信令或动态信令更新,并通过RRC信令、MAC-CE信令、L1信令和/或X2/Xn信令进行传输。
在通信中,多个天线可以通过增加分集(例如,增加可靠性)和/或通过复用增益(例如,增加数据传输速率)来提高通信性能。类似地,感知节点侧的多个发射天线可以用于提高感知性能或质量。根据发射天线的数量和感知节点的信号处理能力,可以在感知节点侧使用数字预编码来提供感知分集。感知信号的正交配置可以提供约NT种感知分集,其中,NT表示发射天线的数量。为了实现这种正交配置,可以在感知信号配置之上应用酉预编码矩阵,以产生映射到每个数字天线端口的多个感知信号。多种不同酉变换中的任一种可以用于此目的。酉矩阵可以是固定的通用酉预编码,或者酉矩阵可以是感知节点专用。由于发射天线的数量在不同的感知节点之间可能有所变化,因此酉矩阵的维度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可扩展酉预编码可能更可取,以节省信令,等等。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沃尔什-阿达马(Walsh-Hadamard)变换可以用作可扩展酉预编码。在一些实施例中,感知节点侧的发射天线可以分组为多个集合,而且酉预编码可以应用于集合内的天线。然后,相位翻转可以应用于不同的集合,以实现波束控制。
在确定感知信号配置之后,感知信号配置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在网络实体之间传输。发送感知信号配置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包括发送具有一个或多个指示符的信令,这些指示符显式或隐式地携带感知信号参数。在网络实体之间传输感知信号配置的潜在好处包括管理不同感知节点发送的感知信号之间的干扰、减少感知信号对通信的影响以及减少通信信号对感知的影响。例如,感知节点可以将感知信号配置的至少一部分发送到另一感知节点。该感知信号配置可以由任一感知节点用来发送感知信号。不使用感知信号配置来发送感知信号的感知节点仍然可以使用感知信号配置来至少部分避免对感知信号产生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感知信号配置的参数在基站之间、UE之间和/或基站与UE之间发送。这些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
·符号序列;
·资源配置;
·波束扫描模式;
·预编码矩阵。
感知信号配置可以由感知节点通过多种不同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确定。例如,感知信号配置可以由感知节点生成,和/或由另一网络实体配置给感知节点。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在分配给特定感知节点的感知信号配置的显式指示。网络可以显式发送所有可能的感知信号配置,然后这些配置可以存储在查找表中。查找表可以包括具有不同符号序列长度、稀疏模式、时间/频率分辨率和波束扫描模式等的多个感知信号中的任一个或所有组合。映射函数可以用于输入感知节点ID、波束扫描模式和/或与期望感知性能相关的参数,并返回可以用于在查找表中定位感知信号配置的感知信号索引。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感知节点可以使用映射函数来确定感知信号索引,并使用该索引在查找表中定位感知信号配置。在其它实现方式中,感知节点可以从另一网络实体接收索引,并使用该索引在查找表中定位感知信号配置。
在存在大量可能的感知信号配置的情况下,查找表的实现和存储可能有困难或不切实际。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通用公式可以用于确定或生成感知节点的感知信号配置。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该公式输入有感知节点ID、波束扫描模式和/或与期望感知性能相关的参数,并生成感知信号配置。这种公式可以是网络中的任一或所有感知节点和/或网络实体已知的。因此,每个感知节点可以根据相同的输入参数生成相同的感知信号配置。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用于感知信号配置的公式的系数通过高层信令发送给网络实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种子值可以基于某一感知节点ID(SeID)生成,还可以基于其它参数,例如时隙索引、符号索引和波束索引。示例如下:
Figure BDA0003527392610000194
在公式3中,cinit是初始化种子,ns、l、b分别表示时隙索引、符号索引和波束索引,系数as、al、ab表示种子值与ns、l、b相关的方式。例如,如果as=0,则种子不基于时隙索引。SeID的值是从集合{0,1,…,Nseed}中选择的,K、m、k是可以选择来提供合适性能(例如,所需随机化水平)的设计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N的某一值,Nseed=2N-1。
一旦确定了种子,就可以通过根据种子设置符号序列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来确定序列中的实际符号。例如,如果伪随机序列由长度p二进制黄金序列定义,则长度为NPN的输出序列c(n)可以写为:
c(n)=(x1(n+NC)+x2(n+NC))mod 2 (公式4)
Figure BDA0003527392610000191
Figure BDA0003527392610000192
在公式4、5和6中,S1,p和S2,p表示从1到p-1的索引子集,NC是设计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序列x1(n)可以初始化为x1(0)=1和x1(n)=0,n=1,...,p-1。根据二进制展开式(cinitmod 2p)的结果,即种子值cinit,第二序列x2(n),n=0,...,p-1可以初始化为
Figure BDA0003527392610000193
举例如下:p=31,NC=1600,S1,p={3},S2,p={1,2,3}。
在又一说明性示例中,符号序列可以是长度为NZC的ZC序列,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527392610000201
在公式7中,u是序列根(是N的质数);n′=(n+Cs)mod Nzc,其中,Cs∈{0,...,NZC-1}表示循环移位的值;cf=NZC mod 2;q是整数。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Cs=cinit mod NZC,因此Cs可以映射到种子。此外,由于u=prime(cinit mod NZC),因此序列根u可以映射到种子,其中,prime(x)表示小于或等于x的最大质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感知节点是TRP,TRP的感知节点ID和/或感知信号配置从TRP发送到其它网络实体,或者由TRP从其它网络实体接收。例如,感知信号配置可以通过X2/Xn信令向/从其它网络节点(包括相邻TRP、SA等)发送。X2/Xn是网络中两个eNodeB之间的互连接口并支持控制面和用户面。感知信号配置还可以或只可以通过L1信令和/或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和MAC CE信令)向一个或多个UE发送。L1是物理层。感知信号配置可以通过显式方式或隐式方式发送。到UE的信令可以是隐式的,这是因为完整感知信号配置可能没有发送,但是可以包括关于UE应该避免用于传输以减少对感知信号产生干扰的资源(时间资源、频率资源、空间资源或码资源等)的一些指示。信令还可以包括功率控制参数。此外,到UE的信令可以包括相邻感知节点的通过X2/Xn信令接收的感知信号配置参数。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来自TRP的信令用于将UE指定为感知节点。这种信令可以包括UE的感知节点ID以及感知信号配置的至少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感知节点为UE,UE的感知节点ID和/或感知信号配置从UE发送到其它网络实体,或者由UE从其它网络实体接收。例如,UE的感知节点ID可以通过L1信令或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和MAC CE信令)从网络节点发送到UE。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感知节点ID被分配和/或预配置给UE(例如,通过高层信令),并且UE应该用作感知节点的指示由网络通过L1信令发送。这种指示的一个示例可以称为SeN_enable。到UE的信令还可以包括感知信号配置的参数,包括波束扫描模式、资源配置、符号序列、期望感知质量的一个或多个指示符(显式和/或隐式)和/或环境的一个或多个指示符(例如,基于之前测量的目标分类结果),等等。一旦UE确定了感知信号配置,感知信号配置就可以显式或隐式地发送到其它网络实体。这些其它网络实体包括相邻TRP和SA,等等。到网络实体的信令可能只包括对网络实体不明确的参数,这是因为一些参数可能已经从网络发送到U来确定感知信号配置。感知信号配置还可以或只可以通过L1信令和/或高层信令等发送到其它UE。到UE的信令可以是隐式的,这是因为完整感知信号配置可能没有发送,但是可以包括关于UE应该避免用于传输以减少干扰的资源(时间资源、频率资源、空间资源或码资源等)的一些指示。
下面参考图7和图8描述在无线通信网络中配置和实现感知信号的示例。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方法700的流程图。方法700由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网络实体执行,所述网络实体可以是UE、基站或SA,等等。方法700包括多个步骤702、704、706、708、710、712、714和716。
步骤702包括确定与所述网络实体关联的感知节点ID,步骤704包括确定感知信号配置或感知信号配置信息。所述感知信号配置包括从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关联的物理资源集中选择的资源配置以及基于所述感知节点ID并专用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所述网络实体的符号序列。因此,所述感知节点ID可以用于确定所述感知信号配置。
如上详述,步骤702和704中的“确定”操作可以包括:所述网络实体配置有所述感知节点ID和/或所述感知信号配置。例如,所述网络实体可以接收包括所述感知节点ID和/或所述感知信号配置的一个或多个指示(隐式或显式)的信令。步骤702和704中的“确定”操作还可以或只可以包括:所述网络实体生成所述感知节点ID和/或所述感知信号配置。例如,所述网络实体可以使用预配置规则或参数、查找表、期望感知精度和公式等中的一个或多个生成所述感知节点ID和/或所述感知信号配置。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资源配置包括频域和时域中的至少一个中的稀疏模式。例如,这种稀疏模式可以基于感知节点ID、所述感知信号的期望感知精度、所述感知信号的预定波束方向和所述感知信号的期望PAPR等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符号序列是或包括Zadoff-Chu序列。例如,步骤704可以包括使用所述感知节点ID作为所述Zadoff-Chu序列的根和/或所述Zadoff-Chu序列的相移值,生成所述Zadoff-Chu序列。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符号序列是或包括二进制PN序列。例如,步骤704可以包括使用所述感知节点ID生成所述PN序列,其中,所述感知节点ID与所述PN序列的多项式、所述PN序列的次数和所述PN序列的类型中的至少一个关联。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感知节点ID与某一序列类型的生成多项式和/或次数关联。
步骤706包括根据所述感知信号配置发送感知信号。可选地,所述感知信号是OFDM信号。例如,所述感知信号配置可以包括OFDM波形配置。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感知信号配置还包括与所述感知节点ID关联的波束扫描模式,还有可能包括预编码矩阵。所述波束扫描模式可以定义多个波束方向,以在所述网络实体周围的预定区域内执行感知;所述预编码矩阵可以应用于所述感知信号配置之上,以产生映射到多个发射天线的多个感知信号。因此,方法700可以包括根据所述波束扫描模式发送多个感知信号,包括在步骤706发送的所述感知信号。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多个感知信号包括执行模拟波束赋形、数字波束赋形或混合波束赋形。可选地,在步骤704中确定的所述资源配置和/或所述符号序列基于所述感知信号的预定波束方向,以便区分在不同方向上发送的不同感知信号。
步骤708是一个可选步骤,包括接收所述感知信号的反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所述网络实体发送和接收所述感知信号,因此所述网络实体执行单站感知。除步骤708之外或代替步骤708,所述网络实体可以在可选步骤710中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另一网络实体接收与所述感知信号的反射有关的信息。步骤710是双站感知的一个示例。
在步骤708和/或步骤710之后,所述网络实体可以在可选步骤712中根据所述感知信号的反射确定对象的属性。所述对象可以是UE或散射体,等等。例如,所述散射体可以通过散射、反射和/或吸收通信信号至少部分地阻挡通信信号。所述对象的属性可以包括所述对象的距离、形状、位置和/或速度,等等。
所述在步骤710中接收的与所述感知信号的反射有关的信息可以包括所述对象的属性。所述与所述感知信号的反射有关的信息还可以或只可以包括所述感知信号的飞行时间和/或所述感知信号的反射的多普勒频偏和/或所述感知信号的反射的到达角,使得所述网络实体可以确定所述属性。
可选步骤714包括发送通信信号。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信号是根据所述对象的属性配置的。在一个示例中,上面提到的对象是UE,所述UE的位置可以在步骤712中确定并可以用于配置所述发送到UE的通信信号的窄波束赋形。在另一个示例中,上面提到的对象是散射体,所述散射体的位置可以在步骤712确定并可以用于配置所述通信信号的窄波束赋形以避开所述散射体。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信号是使用从所述感知信号(例如,带内感知)的资源配置所在的资源集中选择的资源配置发送的。在其它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信号是使用从所述感知信号(例如,带外感知)的资源配置不在的资源集中选择的资源配置发送的。在任意这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感知信号可以与所述通信信号具有相同的帧结构和/或相同的系统参数,和/或与所述通信信号具有不同的帧结构和/或不同的系统参数。
步骤714是一个可选步骤,包括向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另一网络实体发送所述感知信号配置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使用L1信令、RRC信令或X2/Xn信令等等进行发送。所述另一网络实体可以是UE、基站或SA,并且可以使用所述感知信号配置来避免对所述感知信号产生干扰。
执行方法700的网络实体可以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发射器。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与所述网络实体关联的感知节点ID,并确定感知信号配置。所述发射器用于根据所述感知信号配置发送感知信号。上文参考图2A、2B和2C详细论述了处理器和发射器的示例。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射器包括多个发射天线,所述感知信号配置包括与至少一些所述发射天线的映射关系(例如,预编码矩阵)。
图8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方法800的流程图。方法800由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第一网络实体执行,并且是用于配置信号(感知信号或通信信号)的方法的一个示例,该信号至少部分避免对从第二网络实体发出的感知信号产生干扰。方法800包括多个步骤802、804和806。
步骤802包括确定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所述第二网络实体的感知信号配置。所述感知信号配置至少包括从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关联的物理资源集中选择的资源配置。可选地,所述感知信号配置包括基于所述第二网络实体的感知节点ID并专用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所述第二网络实体的符号序列。所述确定感知信号配置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二网络实体接收所述感知信号配置的至少一部分的指示。所述确定感知信号配置还可以或只可以包括根据所述第二网络实体的感知节点ID和/或所述第二网络实体的感知要求生成或计算所述感知信号配置的至少一部分。
步骤804包括根据所述感知信号配置确定信号配置,其中,所述信号配置至少部分避免对所述第二网络实体根据所述感知信号配置发送的感知信号产生干扰。然后,步骤806包括根据所述信号配置发送信号。所述信号可以是通信信号或另一感知信号。
与图7中的步骤702和704类似,步骤804中的“确定”操作可以包括:所述第一网络实体接收配置所述信号配置的信令。步骤804中的“确定”操作还可以或只可以包括:所述第一网络实体使用预配置规则或参数、查找表、期望感知精度和公式等中的一个或多个生成所述信号配置。
应当理解,本文提供的实施例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可以由对应的单元或模块执行。例如,信号可以由发送单元或发送模块发送。信号可以由接收单元或接收模块接收。信号可以由处理单元或处理模块处理。相应的单元/模块可以是硬件、软件或其组合。例如,上述单元/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是集成电路,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应当理解,如果这些模块是软件,则这些模块可以由处理器根据需要全部或部分检索,单独或集体检索用于处理,根据需要在一个或多个实例中检索,并且这些模块本身可以包括用于进一步部署和实例化的指令。
虽然在说明的实施例中示出了特征的组合,但并非所有特征都需要组合以实现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优点。换句话说,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设计的一种系统或方法不一定包括任一附图所示的所有特征或附图示意性所示的所有部分。此外,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选定特征可以与其它示例性实施例的选定特征组合。
虽然已参考说明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本说明书并不以限制性意义来解释。参考本说明书后,说明性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和组合以及本发明其它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附权利要求书意图涵盖任何此类修改或实施例。

Claims (27)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网络实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与所述网络实体关联的感知节点标识(identifier,ID);
确定感知信号配置,其中,所述感知信号配置包括:
从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关联的物理资源集中选择的资源配置和
基于所述感知节点ID并专用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所述网络实体的符号序列;
根据所述感知信号配置发送感知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感知信号的反射确定对象的属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感知信号的反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另一网络实体接收与所述感知信号的反射有关的信息,其中,
所述对象的属性是根据所述与所述感知信号的反射有关的信息确定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象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和至少部分阻挡通信信号的散射体中的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包括数据的通信信号,其中,所述通信信号是根据所述对象的属性配置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使用所述物理资源集中的至少一些物理资源发送包括数据的通信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信号与所述通信信号具有相同的帧结构和相同的系统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信号与所述通信信号具有不同的帧结构和相同的系统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资源集是第一物理资源集,所述方法还包括:
使用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关联的第二物理资源集中的至少一些物理资源发送包括数据的通信信号,其中,所述第二物理资源集与所述第一物理资源集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信号是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符号序列包括Zadoff-Chu序列,所述确定感知信号配置包括:
使用所述感知节点ID作为所述Zadoff-Chu序列的根和所述Zadoff-Chu序列的相移值中的至少一个,生成所述Zadoff-Chu序列。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符号序列包括伪噪声(PseudoNoise,PN)序列,所述确定感知信号配置包括使用所述感知节点ID生成所述PN序列,其中,所述感知节点ID与所述PN序列的多项式、所述PN序列的次数和所述PN序列的类型中的至少一个关联。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符号序列还基于所述感知信号的预定波束方向。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配置包括频域和时域中的至少一个中的稀疏模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疏模式基于所述感知节点ID、所述感知信号的期望感知精度、所述感知信号的预定波束方向和所述感知信号的期望峰均功率比中的至少一个。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信号配置还包括与所述感知节点ID关联的波束扫描模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波束扫描模式发送包括所述感知信号的多个感知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多个感知信号包括执行模拟波束赋形、数字波束赋形或混合波束赋形。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另一网络实体发送所述感知信号配置的至少一部分。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实体是用户设备、基站或感知代理。
21.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网络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实体包括:
处理器,用于:
确定与所述网络实体关联的感知节点标识(identifier,ID);
确定感知信号配置,其中,所述感知信号配置包括:
从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关联的物理资源集中选择的资源配置和
基于所述感知节点ID并专用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所述网络实体的符号序列;
发射器,用于:
根据所述感知信号配置发送感知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包括多个发射天线,所述感知信号配置还包括与所述多个发射天线中的至少一些天线的映射关系。
23.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第一网络实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第二网络实体的感知信号配置,其中,所述感知信号配置包括从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关联的物理资源集中选择的资源配置;
根据所述感知信号配置确定信号配置,其中,所述信号配置至少部分避免对所述第二网络实体根据所述感知信号配置发送的感知信号产生干扰;
根据所述信号配置发送信号。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信号配置还包括符号序列,所述符号序列基于所述第二网络实体的感知节点标识(identifier,ID)并专用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所述第二网络实体。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是包括数据的通信信号或者是另一感知信号。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感知信号配置包括:
从所述第二网络实体接收所述感知信号配置的至少一部分的指示。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感知信号配置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网络实体的感知节点标识(identifier,ID)计算所述感知信号配置的至少一部分。
CN202080061541.9A 2019-09-09 2020-07-14 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配置感知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1440222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564,423 US11638258B2 (en) 2019-09-09 2019-09-09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sensing sign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6/564,423 2019-09-09
PCT/CN2020/101967 WO2021047279A1 (en) 2019-09-09 2020-07-14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sensing sign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2222A true CN114402222A (zh) 2022-04-26

Family

ID=74849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61541.9A Pending CN114402222A (zh) 2019-09-09 2020-07-14 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配置感知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38258B2 (zh)
EP (1) EP4022351A4 (zh)
CN (1) CN114402222A (zh)
WO (1) WO2021047279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14339A (zh) * 2023-07-17 2023-08-18 天地信息网络研究院(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mc-cdma系统的papr抑制发射机
WO2023231842A1 (zh) * 2022-05-30 2023-12-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感知方式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3231868A1 (zh) * 2022-05-30 2023-12-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感知方式切换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236713A1 (zh) * 2022-06-10 2023-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4011413A1 (zh) * 2022-07-12 2024-01-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16343A1 (zh) * 2022-07-22 2024-01-2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接收参数调整方法、系统、装置、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4022488A1 (zh) * 2022-07-29 2024-02-01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感知信号的处理方法、装置、芯片及模组设备
WO2024060172A1 (en) * 2022-09-23 2024-03-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dication of frequency-domain compensation factors in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assisted sensing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06667B2 (en) * 2019-06-07 2021-12-21 Intel Corporation Data scrambler in extreme high throughput
US20220022056A1 (en) * 2020-07-14 2022-01-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ing base stations for air-interface-based environment sensing without user equipment assistance
US20220030440A1 (en) * 2020-07-24 2022-0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management for radio frequency sensing
CN115118402A (zh) * 2021-03-19 2022-09-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2205363A1 (en) * 2021-04-01 2022-10-06 Apple Inc. Inter-ue coordination for on-demand sensing
CN115243307A (zh) * 2021-04-23 2022-10-25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测量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网络设备
KR102301131B1 (ko) * 2021-04-29 2021-09-10 세종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빔포밍을 위한 다중 안테나 채널 추정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5442007A (zh) * 2021-06-04 2022-12-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5442006A (zh) * 2021-06-04 2022-12-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消息传输方法、信号发送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5696423A (zh) * 2021-07-31 2023-0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EP4135443A1 (en) * 2021-08-13 2023-02-15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to multiplex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 services in wireless networks
US20230076874A1 (en) * 2021-08-30 2023-03-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ower control and beam management for communication and sensing
CN115835383A (zh) * 2021-09-14 2023-03-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方法、信号接收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3080815A1 (en) * 2021-11-08 2023-05-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Joint communication and sensing
WO2023097138A1 (en) * 2021-11-25 2023-06-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llocating resources for radar reference signals
US20230171020A1 (en) * 2021-11-30 2023-06-01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Sensing reference signal adjustments for user equipment participation
CN116321207A (zh) * 2021-12-14 2023-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3164342A1 (en) * 2022-02-24 2023-08-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Waveform for joint communications and radio frequency (rf) sensing
WO2023159423A1 (en) * 2022-02-24 2023-08-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ulti-static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
US20230327929A1 (en) * 2022-03-24 2023-10-12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Standard-Compliant Sensing Capabilities
US20230308886A1 (en) * 2022-03-28 2023-09-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sensing in cellular systems
CN116939592A (zh) * 2022-04-02 2023-10-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感知信号的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6980918A (zh) * 2022-04-15 2023-10-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感知处理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以及终端
CN116963103A (zh) * 2022-04-15 2023-10-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感知处理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以及终端
EP4266791A1 (en) * 2022-04-21 2023-10-25 Robert Bosch GmbH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to enable sensing in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17014929A (zh) * 2022-04-29 2023-1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于超带宽uwb系统感知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US20240056248A1 (en) * 2022-08-11 2024-0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s for joint communication and sensing
CN117676895A (zh) * 2022-08-12 2024-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4047514A1 (en) * 2022-08-30 2024-03-07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Configuration for radio sensing
WO2024074357A1 (en) * 2022-10-04 2024-04-11 Koninklijke Kpn N.V. Scheduling and beam management of wireless transmissions with communication payload based on sensing requiremen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5069A (zh) 2012-11-01 2013-11-27 上海物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传感网和蜂窝网融合的移动节点定位算法
WO2017196159A2 (en) * 2016-05-13 2017-11-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CN107817494A (zh) 2016-09-12 2018-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EP3503490A4 (en) * 2016-09-28 2019-08-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ENVIRONMENTAL DETEC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US10856280B2 (en) * 2017-03-15 2020-12-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esign for network coordination
CN110352363A (zh) * 2017-03-31 2019-10-18 英特尔Ip公司 设备雷达感测
US11419112B2 (en) * 2017-09-19 2022-08-16 Ntt Docomo, Inc. User device
US10939441B2 (en) 2018-01-31 2021-03-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tonomous uplink with analog beams
US11385323B2 (en) * 2018-06-25 2022-07-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ection of 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 (FMWC) waveform parameters for multi-radar coexistence
US20210168861A1 (en) * 2018-07-30 2021-06-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occupying resources in nr v2x
CN109168174B (zh) 2018-08-02 2021-09-28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利用波束特征进行移动终端定位的方法
US20210329597A1 (en) * 2018-10-29 2021-10-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resource pattern in nr v2x
EP4014654A1 (en) 2019-08-15 2022-06-22 Nokia Technologies Oy Radar operation of wireless de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90106927A (ko) * 2019-08-30 2019-09-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라이다 시스템과 이를 이용한 자율 주행 시스템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1842A1 (zh) * 2022-05-30 2023-12-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感知方式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3231868A1 (zh) * 2022-05-30 2023-12-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感知方式切换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236713A1 (zh) * 2022-06-10 2023-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4011413A1 (zh) * 2022-07-12 2024-01-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16343A1 (zh) * 2022-07-22 2024-01-2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接收参数调整方法、系统、装置、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4022488A1 (zh) * 2022-07-29 2024-02-01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感知信号的处理方法、装置、芯片及模组设备
WO2024060172A1 (en) * 2022-09-23 2024-03-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dication of frequency-domain compensation factors in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assisted sensing
CN116614339A (zh) * 2023-07-17 2023-08-18 天地信息网络研究院(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mc-cdma系统的papr抑制发射机
CN116614339B (zh) * 2023-07-17 2023-10-03 天地信息网络研究院(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mc-cdma系统的papr抑制发射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076367A1 (en) 2021-03-11
US11638258B2 (en) 2023-04-25
WO2021047279A1 (en) 2021-03-18
EP4022351A4 (en) 2022-10-19
EP4022351A1 (en) 2022-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4727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sensing sign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2104728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nsing in half duplex networks
US1189255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and sens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operating in half-duplex mode
CN108702226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测量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10999168B (zh) 用于探测参考信号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CN110999172B (zh) 对解调参考信号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联合确定
CN116235416A (zh) 用于波束测量和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268096A1 (zh) 一种信息协调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198349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medium for modulation of waveform in fractional domain for 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
CN116584059A (zh) 一种参考信号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1251857A1 (en) Beam determin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22178743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short reference symbols with a frequency domain offset
US20220407756A1 (en) Flexible reference symbol patter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P4295548A1 (en) Reference signal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24123219A1 (en) Joint communication and sensing
WO2023128845A1 (en) Synchronisation signalling
WO2023128846A1 (en) Synchronisation signalling
EP4272388A1 (en) Reference signal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23080816A1 (en) Joint communication and sensing
WO2023080814A1 (en) Joint communication and sensing
EP4338337A1 (en) Reference signal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6711226A (zh) 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随机接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