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90547A - 测量配置方法、测量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测量配置方法、测量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90547A
CN114390547A CN202011112946.9A CN202011112946A CN114390547A CN 114390547 A CN114390547 A CN 114390547A CN 202011112946 A CN202011112946 A CN 202011112946A CN 114390547 A CN114390547 A CN 1143905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wnlink
measurement gap
prs
terminal
sem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1294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斌
达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1294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90547A/zh
Priority to US18/249,236 priority patent/US20230397184A1/en
Priority to EP21879542.5A priority patent/EP4231694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24125 priority patent/WO202207850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390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905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11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配置方法、测量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为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间隔Gap;其中,所述目标测量Gap为非周期测量Gap或者半持续测量Gap。本发明解决了目前针对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在测量Gap内的处理方法,还没有解决方案的问题;并且能够避免针对对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在周期测量Gap内进行处理时,可能存在无法处理,或无法满足较低定位时延的指标的问题,也即能够降低定时时延。

Description

测量配置方法、测量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配置方法、测量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PRS),只允许用户设备(UE,或者称为终端),在测量间隔(Gap)内处理周期PRS。而针对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在测量Gap内的处理方法,还没有解决方案。假如在周期性配置的测量Gap内,测量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当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没有落在周期测量Gap时间范围内时,UE无法处理下行PRS;或者由于当前的测量Gap周期性出现并且最小周期为20ms,UE需要等待测量Gap,导致定位时延受限于测量Gap的周期,无法满足较低定位时延的指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配置方法、测量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解决了目前针对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在测量Gap内的处理方法,还没有解决方案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测量配置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为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间隔Gap;其中,所述目标测量Gap为非周期测量Gap或者半持续测量Gap。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目标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测量Gap;其中,所述目标信息为终端上报的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或终端已上报数据的历史信息。
可选地,所述目标测量Gap的时间单位与所述终端上报的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相关;
所述目标测量Gap的时间单位为:子帧、时隙或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可选地,所述为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间隔Gap,包括:
发送所述目标测量间隔Gap的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
和/或,
为所述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持续时间;其中,所述目标持续时间为所述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所在的子帧、时隙或OFDM符号,所述目标持续时间包括所述目标测量Gap。
可选地,所述发送所述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包括:
通过第一信令发送所述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其中,所述第一信令为长期演进定位协议LPP信令、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的控制单元MAC-CE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
可选地,在所述目标测量Gap为非周期下行PRS的非周期测量Gap的情况下,所述发送所述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包括:
将所有下行小区的非周期下行PRS资源集的起始时刻的最小值,确定为所述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起始时刻;
将所有下行小区的非周期下行PRS资源集的结束时刻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结束时刻;
发送所述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所述第一起始时刻、所述第一结束时刻和第一持续时间中的任意两个,所述第一持续时间是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到所述第一结束时刻的持续时间长度。
可选地,所述目标测量Gap为半持续下行PRS的半持续测量Gap的情况下,所述发送所述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包括:
在一个半持续下行PRS周期内,将所有下行小区的半持续下行PRS资源集的起始时刻的最小值,确定为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起始时刻;
在所述半持续下行PRS周期内,将所有下行小区的半持续下行PRS资源集的结束时刻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结束时刻;
发送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
其中,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重复周期和一个半持续测量Gap的配置参数;
所述一个半持续测量Gap的配置参数包括:所述第二起始时刻、所述第二结束时刻和第二持续时间中的任意两个,所述第二持续时间是从所述第二起始时刻到所述第二结束时刻的持续时间长度。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二信令至所述终端;其中,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激活所述半持续测量Gap;
或者,
发送第三信令至所述终端;其中,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指示激活半持续下行PRS以及激活所述半持续测量Gap。
可选地,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相同的子帧或时隙内,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
在下行激活带宽部分,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
在相同频段的不同带宽部分,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
在不同频段内,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
其中,所述下行处理包括下行信道处理或除了下行PRS之外的下行信号的处理。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为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间隔Gap;其中,所述目标测量Gap为非周期测量Gap或者半持续测量Gap。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测量Gap;其中,所述目标信息为终端上报的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或终端已上报数据的历史信息。
可选地,所述目标测量Gap的时间单位与所述终端上报的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相关;
所述目标测量Gap的时间单位为:子帧、时隙或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发送所述目标测量间隔Gap的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
和/或,
为所述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持续时间;其中,所述目标持续时间为所述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所在的子帧、时隙或OFDM符号,所述目标持续时间包括所述目标测量Gap。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第一信令发送所述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其中,所述第一信令为长期演进定位协议LPP信令、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的控制单元MAC-CE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
可选地,在所述目标测量Gap为非周期下行PRS的非周期测量Gap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将所有下行小区的非周期下行PRS资源集的起始时刻的最小值,确定为所述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起始时刻;
将所有下行小区的非周期下行PRS资源集的结束时刻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结束时刻;
发送所述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所述第一起始时刻、所述第一结束时刻和第一持续时间中的任意两个,所述第一持续时间是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到所述第一结束时刻的持续时间长度。
可选地,所述目标测量Gap为半持续下行PRS的半持续测量Gap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一个半持续下行PRS周期内,将所有下行小区的半持续下行PRS资源集的起始时刻的最小值,确定为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起始时刻;
在所述半持续下行PRS周期内,将所有下行小区的半持续下行PRS资源集的结束时刻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结束时刻;
发送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
其中,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重复周期和一个半持续测量Gap的配置参数;
所述一个半持续测量Gap的配置参数包括:所述第二起始时刻、所述第二结束时刻和第二持续时间中的任意两个,所述第二持续时间是从所述第二起始时刻到所述第二结束时刻的持续时间长度。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发送第二信令至所述终端;其中,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激活所述半持续测量Gap;
或者,
发送第三信令至所述终端;其中,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指示激活半持续下行PRS以及激活所述半持续测量Gap。
可选地,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相同的子帧或时隙内,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
在下行激活带宽部分,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
在相同频段的不同带宽部分,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
在不同频段内,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
其中,所述下行处理包括下行信道处理或除了下行PRS之外的下行信号的处理。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为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间隔Gap;其中,所述目标测量Gap为非周期测量Gap或者半持续测量Gap。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测量配置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测量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周期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Gap;其中,所述目标测量Gap为非周期测量Gap或者半持续测量Gap;
根据所述目标测量Gap,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
可选地,所述获取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周期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Gap,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
和/或,
获取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持续时间;其中,所述目标持续时间为所述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所在的子帧、时隙或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所述目标持续时间包括所述目标测量Gap。
可选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包括:
通过第一信令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为长期演进定位协议LPP信令、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的控制单元MAC-CE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
可选地,所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非周期下行PRS的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配置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所述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起始时刻、所述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结束时刻和第一持续时间中的任意两个,所述第一持续时间是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到所述第一结束时刻的持续时间长度。
可选地,所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半持续下行PRS的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配置参数;
其中,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重复周期和一个半持续测量Gap的配置参数;
所述一个半持续测量Gap的配置参数包括: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起始时刻、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结束时刻和第二持续时间中的任意两个,所述第二持续时间是从所述第二起始时刻到所述第二结束时刻的持续时间长度。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信令;其中,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激活所述半持续测量Gap;
或者,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信令;其中,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激活半持续下行PRS以及激活半持续测量Gap。
可选地,在获取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持续时间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测量Gap,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包括:
根据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确定在所述目标持续时间内,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且不接收处理下行信道或第一下行信号;
或者,
根据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确定在所述目标持续时间内,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且接收处理下行信道或第一下行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下行信号是除了下行PRS之外的下行信号。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终端定位能力信息至所述网络设备;
在获取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持续时间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测量Gap,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包括:
根据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测量Gap;
在所述目标测量Gap内,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
可选地,在所述定位测量能力信息包括:在相同的子帧或时隙内,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的情况下,所述根据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测量Gap,包括:
在相同的子帧或时隙内,终端不能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与测量Gap的配置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测量Gap;
在相同的子帧或时隙内,终端能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与测量Gap的配置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有效条件,确定所述目标测量Gap;
其中,所述下行处理包括下行信道处理或除了下行PRS之外的下行信号的处理。
可选地,所述有效条件包括:
在频分双工模式下,确定所述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所在子帧的第一有效时隙,作为所述目标测量Gap;其中,所述第一有效时隙是:在同一个时隙内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与下行信道或第一下行信号之间预留N1个OFDM符号的时隙;
在时分双工模式下,确定所述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所在时隙的第二有效时隙,作为所述目标测量Gap;其中,所述第二有效时隙是: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与下行信道或第一下行信号之间预留N1个OFDM符号的下行时隙,或者在每个下行PRS资源开始之前的上行OFDM符号之间预留N2个OFDM符号,且每个下行PRS资源结束之后的上行OFDM符号之间预留N2个OFDM符号的灵活时隙;
其中,N1、N2为大于1的正整数。
可选地,在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包括:在下行激活带宽部分、在相同频段的不同带宽部分、在不同频段内,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测量Gap,进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接收和测量,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在下行激活带宽部分、在相同频段的不同带宽部分或者在不同频段中,进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接收和测量;
其中,所述下行处理包括下行信道处理或除了下行PRS之外的下行信号的处理。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周期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Gap;其中,所述目标测量Gap为非周期测量Gap或者半持续测量Gap;
根据所述目标测量Gap,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
和/或,
获取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持续时间;其中,所述目标持续时间为所述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所在的子帧、时隙或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所述目标持续时间包括所述目标测量Gap。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第一信令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为长期演进定位协议LPP信令、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的控制单元MAC-CE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非周期下行PRS的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配置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所述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起始时刻、所述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结束时刻和第一持续时间中的任意两个,所述第一持续时间是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到所述第一结束时刻的持续时间长度。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半持续下行PRS的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配置参数;
其中,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重复周期和一个半持续测量Gap的配置参数;
所述一个半持续测量Gap的配置参数包括: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起始时刻、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结束时刻和第二持续时间中的任意两个,所述第二持续时间是从所述第二起始时刻到所述第二结束时刻的持续时间长度。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信令;其中,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激活所述半持续测量Gap;
或者,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信令;其中,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激活半持续下行PRS以及激活半持续测量Gap。
可选地,在获取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持续时间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确定在所述目标持续时间内,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且不接收处理下行信道或第一下行信号;
或者,
根据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确定在所述目标持续时间内,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且接收处理下行信道或第一下行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下行信号是除了下行PRS之外的下行信号。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发送终端定位能力信息至所述网络设备;
在获取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持续时间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测量Gap;
在所述目标测量Gap内,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
可选地,在所述定位测量能力信息包括:在相同的子帧或时隙内,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相同的子帧或时隙内,终端不能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与测量Gap的配置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测量Gap;
在相同的子帧或时隙内,终端能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与测量Gap的配置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有效条件,确定所述目标测量Gap;
其中,所述下行处理包括下行信道处理或除了下行PRS之外的下行信号的处理。
可选地,所述有效条件包括:
在频分双工模式下,确定所述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所在子帧的第一有效时隙,作为所述目标测量Gap;其中,所述第一有效时隙是:在同一个时隙内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与下行信道或第一下行信号之间预留N1个OFDM符号的时隙;
在时分双工模式下,确定所述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所在时隙的第二有效时隙,作为所述目标测量Gap;其中,所述第二有效时隙是: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与下行信道或第一下行信号之间预留N1个OFDM符号的下行时隙,或者在每个下行PRS资源开始之前的上行OFDM符号之间预留N2个OFDM符号,且每个下行PRS资源结束之后的上行OFDM符号之间预留N2个OFDM符号的灵活时隙;
其中,N1、N2为大于1的正整数。
可选地,在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包括:在下行激活带宽部分、在相同频段的不同带宽部分、在不同频段内,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在下行激活带宽部分、在相同频段的不同带宽部分或者在不同频段中,进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接收和测量;
其中,所述下行处理包括下行信道处理或除了下行PRS之外的下行信号的处理。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周期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Gap;其中,所述目标测量Gap为非周期测量Gap或者半持续测量Gap;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测量Gap,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测量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网络设备为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间隔Gap,解决了目前针对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在测量Gap内的处理方法,还没有解决方案的问题;并且能够避免针对对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在周期测量Gap内进行处理时,可能存在无法处理,或无法满足较低定位时延的指标的问题,也即能够降低定时时延。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测量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非周期测量Gap的配置参数示意图;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半持续测量Gap的配置参数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框图之一;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框图之二;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7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之一;
图8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可互换使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网的形式不限,可以是包括宏基站(Macro Base Station)、微基站(Pico Base Station)、Node B(3G移动基站)、增强型基站(eNB)、5G移动基站(gNB)、家庭增强型基站(Femto eNB或Home eNode B或Home eNB或HeNB)、中继站、接入点、RRU(Remote Radio Unit,远端射频模块)、RRH(Remote Radio Head,射频拉远头)等的接入网。用户终端可以是移动电话(或手机),或者其他能够发送或接收无线信号的设备,包括用户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装置、手持装置、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无线本地回路(WLL)站、能够将移动信号转换为WiFi信号的CPE(Customer PremiseEquipment,客户终端)或移动智能热点、智能家电、或其他不通过人的操作就能自发与移动通信网络通信的设备等。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PRS可以表示所有可用于测量到达时间(Time ofArrival,TOA)的参考信号,例如:PRS可以包括用于传统下行到达时间差(Downlink TimeDifference Of Arrival,DL-TDOA)定位的P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indic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等。
以下针对申请中的技术术语的含义进行说明:
下行PRS资源定义为一个用于下行PRS传输的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RE)集合。在时域上,该RE集合可以包含一个时隙中1个或多个连续符号。
下行PRS资源集是同一个TRP的一组下行PRS资源的集合。下行PRS资源集中的每个下行PRS资源关联到单个TRP发送的单个空间发送滤波器(即发送波束)。一个TRP可配置一个或2个下行PRS资源集。UE是否支持2个下行PRS资源集的配置取决于UE能力。
下行PRS定位频率层是一个或跨多个TRP的,具有相同SCS、CP类型、Point A、PRS带宽和起始PRB位置的下行PRS资源集的集合。
可选地,针对周期性下行PRS,下行PRS资源周期的取值范围为:{4,8,16,32,64,5,10,20,40,80,160,320,640,1280,2560,5120,10240}2μ时隙,其中,μ={0,1,2,3}分别对应于PRS子载波间隔{15,30,60,120}kHz。
其中,NR PRS配置和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配置相互独立,即NR PRS的配置不受BWP配置带宽的约束。同一个下行PRS定位频率层的所有下行PRS资源集具有相同的下行PRS带宽和起始PRB值。下行PRS起始PRB参数的颗粒度为1,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2176。下行PRS带宽配置的颗粒度是4PRB,最大值取决于UE向网络上报的UE处理下行PRS带宽能力,且下行PRS带宽不小于24PRB。
其中,当UE没有配置测量Gap时,UE不期望进行PRS接收和测量的处理。当配置了测量Gap时,UE可在配置的测量Gap内,测量已激活下行BWP内、与激活下行BWP子载波间隔相同或不相同的PRS资源,或测量已激活下行BWP之外(包括同频或异频)的下行PRS资源。UE根据需要,通过RRC信令申请测量间隙Gap。在测量间隙内,UE不处理其他下行物理信道和信号。
其中,针对周期性下行PRS,定义了两种类型的测量Gap:基于UE(Per-UE)的测量Gap和基于频率范围(Freqeuncy Range,FR)(Per-FR)的测量Gap,并且给出了24种测量Gap图样的测量Gap长度(Measurement Gap Length,MGL)和测量Gap重复周期(MeasurementGap Repetition Period,MGRP),如下表1所示。其中,所有的测量Gap都是周期性配置的。
表1:
Figure BDA0002729190190000141
Figure BDA0002729190190000151
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量配置方法,解决了目前针对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在测量Gap内的处理方法,还没有解决方案的问题。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量配置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为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间隔Gap。
其中,所述目标测量Gap为非周期测量Gap或者半持续测量Gap。
可选地,针对非周期下行PRS的目标测量Gap为非周期测量Gap,针对半持续测量Gap的目标测量Gap为半持续测量Gap。
可选地,对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测量Gap可以是专用于定位的测量Gap,即与用于其它用途的当前的测量Gap占用不同的时间资源;也可以是和当前的测量Gap复用相同的时间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网络设备为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间隔Gap,解决了目前针对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在测量Gap内的处理方法,还没有解决方案的问题;并且能够避免针对对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在周期测量Gap内进行处理时,可能存在无法处理,或无法满足较低定位时延的指标的问题,也即能够降低定时时延。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目标消息信息,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目标测量Gap;其中,所述目标消息信息为终端上报的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或终端已上报数据的历史信息。也即网络设备可以选择/自主选择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Gap。
例如:网络设备可以选择显示和/或隐式的方法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Gap,如网络设备根据终端上报的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选择显示和/或隐式的方法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Gap。
可选地,所述目标测量Gap的时间单位与所述终端上报的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相关;所述目标测量Gap的时间单位为:子帧、时隙或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OFDM)符号。例如:根据终端定位测量能力等级与目标测量Gap的时间单位的对应关系,确定终端上报的终端定位测量能力等级对应的目标测量Gap的时间单位。
可选地,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相同的子帧或时隙内,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
在下行激活带宽部分,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
在相同频段的不同带宽部分,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
在不同频段内,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
其中,所述下行处理包括下行信道处理或除了下行PRS之外的下行信号的处理。
可选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等级与目标测量Gap的时间单位的对应关系也可以参见隐式配置目标测量Gap的实施例中,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与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
又例如:网络设备可以自主选择显示和/或隐式的方法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Gap,如网络设备根据终端已上报数据的历史信息,自主选择显示和/或隐式的方法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Gap。
可选地,所述步骤11可以具体包括:发送所述目标测量间隔Gap的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和/或,为所述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持续时间;其中,所述目标持续时间为所述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所在的子帧、时隙或OFDM符号,所述目标持续时间包括所述目标测量Gap。
例如: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显式的方式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Gap,并发送所述目标测量间隔Gap的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以通知UE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Gap。
可选地,所述发送所述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的步骤,可以具体包括:通过第一信令发送所述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可以为:长期演进定位协议(LTE Positioning Protocol,LPP)信令、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的控制单元(Medium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CE)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DCI)信令。
可选地,在所述目标测量Gap为非周期下行PRS的非周期测量Gap的情况下,所述发送所述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包括:
将所有下行小区的非周期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资源集的起始时刻的最小值,确定为所述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起始时刻;
将所有下行小区的非周期下行PRS资源集的结束时刻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结束时刻;
发送所述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所述第一起始时刻、所述第一结束时刻和第一持续时间中的任意两个,所述第一持续时间是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到所述第一结束时刻的持续时间长度,如第一持续时间L1=T2-T1;其中,T2为第一起始时刻,T1为第一起始时刻。
例如:网络设备一共配置了N个发送和接收点(Transmit and Receive Point,TRP),每个TRP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下行PRS资源集;T1表示非周期测量Gap起始时刻,T2表示非周期测量Gap结束时刻,L1表示非周期测量Gap的持续时间。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显式信令通知T1、T2和L1中的任意两个值。可选地,显式信令可以是LPP信令、RRC信令、MAC-CE信令或者DCI信令。
其中,T1=min{T1(TRP#1),T1(TRP#2),…,T1(TRP#N)};即T1为所有下行小区的非周期下行PRS资源集的起始时刻的最小值。
T2=max{T2(TRP#1),T2(TRP#2),…,T2(TRP#N)};即T2为所有下行小区的非周期下行PRS资源集的结束时刻的最大值。
L=T2-T1。
其中,T1、T2和L的时间单位可以是子帧或者时隙或者OFDM符号。子帧的优点在于绝对时间,由于PRS周期的单位是子帧,可以保证一致;时隙的优点在于PRS资源和PRS资源集的时域映射是以时隙为基本单位;OFDM符号的优点在于颗粒度较小,占用的时频资源开销较小。
如图2所示,采用时隙为单位,一共配置了N个TRP,每个TRP包含1个下行PRS资源集,每个下行PRS资源集包含4个下行PRS资源,每个下行PRS资源包含6个OFDM符号,所有TRP的下行PRS资源集之间采用连续的时隙分配,即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方式。因此,每个下行PRS资源集占用2个连续的时隙。N个TRP一共占用2N个连续的下行时隙,即L1=2N。
可选地,所述目标测量Gap为半持续下行PRS的半持续测量Gap的情况下,所述发送所述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的步骤,可以包括:
在一个半持续下行PRS周期内,将所有下行小区的半持续下行PRS资源集的起始时刻的最小值,确定为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起始时刻;
在所述半持续下行PRS周期内,将所有下行小区的半持续下行PRS资源集的结束时刻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结束时刻;
发送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
其中,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重复周期和一个半持续测量Gap的配置参数;所述一个半持续测量Gap的配置参数包括:所述第二起始时刻、所述第二结束时刻和第二持续时间中的任意两个,所述第二持续时间是从所述第二起始时刻到所述第二结束时刻的持续时间长度,如第二持续时间L2=T2-T1;其中,T1为第二起始时刻,T2为第一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半持续下行PRS的半持续测量Gap的重复周期等于或者大于半持续下行PRS的重复周期。
可选地,在所述目标测量Gap为半持续下行PRS的半持续测量Gap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二信令至所述终端;其中,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激活所述半持续测量Gap;或者,发送第三信令至所述终端;其中,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指示激活半持续下行PRS以及激活所述半持续测量Gap。
可选地,针对半持续测量Gap,当半持续下行PRS去激活时,自动失效。
例如:一共配置了N个TRP,不同TRP的下行PRS资源集之间采用TDM复用方式,T1表示半持续测量Gap起始时刻,T2表示半持续测量Gap的结束时刻,L2表示半持续测量Gap在一个周期内的持续时间,P表示半持续测量Gap的重复周期。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显式信令通知T1、T2和L2之间的任意两个,以及P。可选地,显式信令可以是LPP信令、RRC信令、MAC-CE信令或者DCI信令。
其中,T1=min{T1(TRP#1),T1(TRP#2),…,T1(TRP#N)};即T1是在一个半持续下行PRS周期内,所有下行小区的半持续下行PRS资源集的起始时刻的最小值。
T2=max{T2(TRP#1),T2(TRP#2),…,T2(TRP#N)};即T2是在所述半持续下行PRS周期内,所有下行小区的半持续下行PRS资源集的结束时刻的最大值。
L2=T2-T1;T3=T1+P;T4=T2+P。
其中,T3为下一个重复周期的半持续测量Gap的起始时刻,T4为下一个重复周期的半持续测量Gap的结束时刻。T1、T2、T3、T4、L2和P的时间单位可以是子帧或者时隙或者OFDM符号(具体可以根据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确定)。
如图3所示,采用时隙为单位,一共配置了N个TRP,每个TRP包含1个下行PRS资源集,每个下行PRS资源集包含4个下行PRS资源,每个下行PRS资源包含6个OFDM符号,所有TRP的下行PRS资源集之间采用连续的时隙分配,即TDM复用方式。因此,每个下行PRS资源集占用2个连续的时隙。N个TRP一共占用2N个连续的下行时隙,即L=2N。半持续下行PRS重复两次,P=8N。
又例如: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隐式配置的方式,为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Gap。即网络设备不通过显式信令配置UE的定位测量Gap,而是在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者半持续下行PRS所在的时域资源(或者称为目标持续时间,如非周期下行PRS或者半持续下行PRS所在的子帧、时隙或者OFDM符号),终端通过协议预定义方式,默认进行下行定位信号接收和测量处理。
可选地,UE可以根据其向网络设备上报的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选择在隐式的配置方式确定的定位测量Gap内,选择下面两种方式之一进行处理:
方式1:UE只能进行定位测量操作,不能接收处理下行信道和第一下行信号。
方式2:UE既可以进行定位测量操作,也可以接收处理下行物理信道和第一下行信号。
其中,第一下行信息号是除了下行PRS之外的下行信号。
可选地,上述方式1和方式2可以通过协议预定义,或者高层信令通知。
其中,UE定位测量能力等级与UE定位测量能力(如在相同的子帧/时隙内,UE能否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的能力)和起始时刻T1、持续时间L和结束时刻T2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2所示,其中,N表示配置的TRP个数。
表2:
Figure BDA0002729190190000201
Figure BDA0002729190190000211
可选地,针对上述UE定位测量能力等级为等级4和等级5的有效时隙和有效条件判断规则如表3所示。其中,N1和N2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表3:
Figure BDA0002729190190000212
可选地,上述表2和表3可以通过协议预定义,或者高层信令通知。
可选地,在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包括:在下行激活带宽部分、在相同频段的不同带宽部分、在不同频段内,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的情况下,终端可以根据表4所示的UE定位测量能力等级与针对带宽的UE定位测量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目标测量Gap内,进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接收和测量。
表4:
Figure BDA0002729190190000221
又例如: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显式配置和隐式配置的方式,为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者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Gap。
当通过显式配置和隐式配置的方式确定的目标测量Gap不一致时,可以采用显式配置的方式确定的目标测量Gap,或者也可以采用隐式配置的方式确定的目标测量Gap;其可由协议约定。
可选地,可以约定显式配置的方式具有较高的优先级,即当通过显式配置和隐式配置的方式确定的目标测量Gap不一致时,以显式配置的方式确定的目标测量Gap为准。
以上就本发明的测量配置方法做出介绍,下面本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对其对应的网络设备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地,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400,包括:
配置模块410,用于为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间隔Gap;其中,所述目标测量Gap为非周期测量Gap或者半持续测量Gap。
可选地,所述网络设备400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测量Gap;其中,所述目标信息为终端上报的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或终端已上报数据的历史信息。
可选地,所述目标测量Gap的时间单位与所述终端上报的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相关;
所述目标测量Gap的时间单位为:子帧、时隙或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可选地,所述配置模块410包括:
发送子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目标测量间隔Gap的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
和/或,
配置子模块,用于为所述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持续时间;其中,所述目标持续时间为所述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所在的子帧、时隙或OFDM符号,所述目标持续时间包括所述目标测量Gap。
可选地,所述发送子模块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第一信令发送所述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其中,所述第一信令为长期演进定位协议LPP信令、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的控制单元MAC-CE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
可选地,在所述目标测量Gap为非周期下行PRS的非周期测量Gap的情况下,所述发送子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将所有下行小区的非周期下行PRS资源集的起始时刻的最小值,确定为所述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起始时刻;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将所有下行小区的非周期下行PRS资源集的结束时刻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结束时刻;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所述第一起始时刻、所述第一结束时刻和第一持续时间中的任意两个,所述第一持续时间是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到所述第一结束时刻的持续时间长度。
可选地,所述目标测量Gap为半持续下行PRS的半持续测量Gap的情况下,所述发送子模块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一个半持续下行PRS周期内,将所有下行小区的半持续下行PRS资源集的起始时刻的最小值,确定为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起始时刻;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半持续下行PRS周期内,将所有下行小区的半持续下行PRS资源集的结束时刻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结束时刻;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
其中,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重复周期和一个半持续测量Gap的配置参数;
所述一个半持续测量Gap的配置参数包括:所述第二起始时刻、所述第二结束时刻和第二持续时间中的任意两个,所述第二持续时间是从所述第二起始时刻到所述第二结束时刻的持续时间长度。
可选地,所述网络设备400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二信令至所述终端;其中,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激活所述半持续测量Gap;
或者,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三信令至所述终端;其中,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指示激活半持续下行PRS以及激活所述半持续测量Gap。
可选地,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相同的子帧或时隙内,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
在下行激活带宽部分,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
在相同频段的不同带宽部分,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
在不同频段内,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
其中,所述下行处理包括下行信道处理或除了下行PRS之外的下行信号的处理。
本发明的网络设备实施例是与上述方法的实施例对应的,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手段均适用于该网络设备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上述方案中的网络设备400,通过网络设备为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间隔Gap,解决了目前针对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在测量Gap内的处理方法,还没有解决方案的问题;并且能够避免针对对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在周期测量Gap内进行处理时,可能存在无法处理,或无法满足较低定位时延的指标的问题,也即能够降低定时时延。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500,通过总线接口与所述处理器500相连接的存储器520,以及通过总线接口与处理器500相连接的收发机510;所述存储器520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通过所述收发机510发送数据信息或者导频,还通过所述收发机510接收上行控制信道;当处理器500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520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时,实现如下的功能。
可选地,处理器500用于读取存储器5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为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间隔Gap;其中,所述目标测量Gap为非周期测量Gap或者半持续测量Gap。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500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测量Gap;其中,所述目标信息为终端上报的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或终端已上报数据的历史信息。
可选地,所述目标测量Gap的时间单位与所述终端上报的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相关;
所述目标测量Gap的时间单位为:子帧、时隙或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500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发送所述目标测量间隔Gap的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
和/或,
为所述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持续时间;其中,所述目标持续时间为所述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所在的子帧、时隙或OFDM符号,所述目标持续时间包括所述目标测量Gap。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500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第一信令发送所述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其中,所述第一信令为长期演进定位协议LPP信令、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的控制单元MAC-CE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
可选地,在所述目标测量Gap为非周期下行PRS的非周期测量Gap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500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将所有下行小区的非周期下行PRS资源集的起始时刻的最小值,确定为所述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起始时刻;
将所有下行小区的非周期下行PRS资源集的结束时刻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结束时刻;
发送所述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所述第一起始时刻、所述第一结束时刻和第一持续时间中的任意两个,所述第一持续时间是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到所述第一结束时刻的持续时间长度。
可选地,所述目标测量Gap为半持续下行PRS的半持续测量Gap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500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一个半持续下行PRS周期内,将所有下行小区的半持续下行PRS资源集的起始时刻的最小值,确定为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起始时刻;
在所述半持续下行PRS周期内,将所有下行小区的半持续下行PRS资源集的结束时刻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结束时刻;
发送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
其中,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重复周期和一个半持续测量Gap的配置参数;
所述一个半持续测量Gap的配置参数包括:所述第二起始时刻、所述第二结束时刻和第二持续时间中的任意两个,所述第二持续时间是从所述第二起始时刻到所述第二结束时刻的持续时间长度。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500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发送第二信令至所述终端;其中,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激活所述半持续测量Gap;
或者,
发送第三信令至所述终端;其中,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指示激活半持续下行PRS以及激活所述半持续测量Gap。
可选地,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相同的子帧或时隙内,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
在下行激活带宽部分,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
在相同频段的不同带宽部分,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
在不同频段内,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
其中,所述下行处理包括下行信道处理或除了下行PRS之外的下行信号的处理。
收发机510,用于在处理器5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5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5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5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5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5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520可以存储处理器5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示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程序包括执行上述方法的部分或者全部步骤的指令;且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测量配置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以上从网络设备侧介绍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测量配置方法,下面将结合附图对终端侧的测量方法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量方法,包括:
步骤61:获取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周期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Gap。
其中,所述目标测量Gap为非周期测量Gap或者半持续测量Gap。
可选地,针对非周期下行PRS的目标测量Gap为非周期测量Gap,针对半持续测量Gap的目标测量Gap为半持续测量Gap。
可选地,对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测量Gap可以是专用于定位的测量Gap,即与用于其它用途的当前的测量Gap占用不同的时间资源;也可以是和当前的测量Gap复用相同的时间资源。
步骤62:根据所述目标测量Gap,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网络设备为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间隔Gap,从而终端可以根据网络设备配置的非周期测量Gap或半持续测量Gap内,进行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接收和处理,解决了目前针对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在测量Gap内的处理方法,还没有解决方案的问题;并且能够避免针对对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在周期测量Gap内进行处理时,可能存在无法处理,或无法满足较低定位时延的指标的问题,也即能够降低定时时延。
可选地,所述获取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周期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Gap的步骤,可以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和/或,获取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持续时间;其中,所述目标持续时间为所述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所在的子帧、时隙或OFDM符号,所述目标持续时间包括所述目标测量Gap。
其中,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即接收网络设备通过显式配置的方式,为终端配置的目标测量Gap。具体的,网络设备通过显示配置的方式为终端配置目标测量Gap的配置方法可参见网络设备侧的实施例,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的步骤,可以包括:
通过第一信令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其中,所述第一信令可以为LPP信令、RRC信令、MAC-CE信令或者DCI信令。
例如:针对非周期下行PRS,所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的步骤,可以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非周期下行PRS的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配置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所述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起始时刻、所述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结束时刻和第一持续时间中的任意两个,所述第一持续时间是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到所述第一结束时刻的持续时间长度。
可选地,针对半持续下行PRS,所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的步骤,可以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半持续下行PRS的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配置参数;其中,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重复周期和一个半持续测量Gap的配置参数;所述一个半持续测量Gap的配置参数包括: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起始时刻、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结束时刻和第二持续时间中的任意两个,所述第二持续时间是从所述第二起始时刻到所述第二结束时刻的持续时间长度。
可选地,针对半持续下行PRS,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信令;其中,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激活所述半持续测量Gap;或者,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信令;其中,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激活半持续下行PRS以及激活半持续测量Gap。
可选地,在获取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持续时间,即网络设备通过隐式配置的方式为终端配置目标测量Gap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测量Gap,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方式1:根据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确定在所述目标持续时间内,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且不接收处理下行信道或第一下行信号;
方式2:根据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确定在所述目标持续时间内,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且接收处理下行信道或第一下行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下行信号是除了下行PRS之外的下行信号。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发送终端定位能力信息至所述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相同的子帧或时隙内,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
在下行激活带宽部分,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
在相同频段的不同带宽部分,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
在不同频段内,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
其中,所述下行处理包括下行信道处理或除了下行PRS之外的下行信号的处理。
其中,终端可以直接向服务基站发送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或者终端首先向本地管理功能(Loc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LMF)发送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然后LMF转发给服务基站。同时,服务基站还需要获取所有非服务基站的下行PRS配置信息。
可选地,服务基站获取所有非服务基站的下行PRS配置信息,包括:
非服务基站把该小区的下行PRS配置信息发送给LMF,LMF再转发给服务基站;
或者,
非服务基站和服务基站之间通过Xn接口直接交互下行PRS配置信息。
例如:在网络设备通过隐式配置的方式为终端配置目标测量Gap的情况下,终端根据其向网络设备上报的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在确定的目标测量Gap内,选择上述方式1和方式2中的一个方式进行处理。
可选地,上述方式1和方式2可以通过协议预定义,或者通过高层信令通知。
可选地,在获取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持续时间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测量Gap,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的步骤,可以包括:
根据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测量Gap;
在所述目标测量Gap内,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
也就是说,在网络设备通过隐式配置的方式为终端配置目标测量Gap的情况下,终端可以根据协议约定,在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持续时间内确定目标测量Gap,以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处理。
可选地,在所述定位测量能力信息包括:在相同的子帧或时隙内,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的情况下,所述根据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测量Gap的步骤,可以包括:
在相同的子帧或时隙内,终端不能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与测量Gap的配置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测量Gap;
在相同的子帧或时隙内,终端能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与测量Gap的配置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有效条件,确定所述目标测量Gap;
其中,所述下行处理包括下行信道处理或除了下行PRS之外的下行信号的处理。
可选地,所述有效条件包括:
在频分双工模式下,确定所述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所在子帧的第一有效时隙,作为所述目标测量Gap;其中,所述第一有效时隙是:在同一个时隙内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与下行信道或第一下行信号之间预留N1个OFDM符号的时隙;
在时分双工模式下,确定所述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所在时隙的第二有效时隙,作为所述目标测量Gap;其中,所述第二有效时隙是: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与下行信道或第一下行信号之间预留N1个OFDM符号的下行时隙,或者在每个下行PRS资源开始之前的上行OFDM符号之间预留N2个OFDM符号,且每个下行PRS资源结束之后的上行OFDM符号之间预留N2个OFDM符号的灵活时隙;
其中,N1、N2为大于1的正整数。
具体的,终端侧根据协议约定,在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持续时间内确定目标测量Gap的规则可参见上述表2和表3,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包括:在下行激活带宽部分、在相同频段的不同带宽部分、在不同频段内,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测量Gap,进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接收和测量,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在下行激活带宽部分、在相同频段的不同带宽部分或者在不同频段中,进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接收和测量;
其中,所述下行处理包括下行信道处理或除了下行PRS之外的下行信号的处理。
具体的,终端侧根据协议约定,在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持续时间内,进行下行PRS接收和处理的规则可参见上述表4,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实施例分别就本发明的测量方法做出介绍,下面本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对其对应的终端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700,包括:
获取模块710,用于获取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周期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Gap;其中,所述目标测量Gap为非周期测量Gap或者半持续测量Gap;
处理模块720,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测量Gap,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710包括:
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
和/或,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持续时间;其中,所述目标持续时间为所述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所在的子帧、时隙或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所述目标持续时间包括所述目标测量Gap。
可选地,所述接收子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通过第一信令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为长期演进定位协议LPP信令、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的控制单元MAC-CE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
可选地,所述接收子模块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非周期下行PRS的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配置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所述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起始时刻、所述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结束时刻和第一持续时间中的任意两个,所述第一持续时间是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到所述第一结束时刻的持续时间长度。
可选地,所述接收子模块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半持续下行PRS的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配置参数;
其中,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重复周期和一个半持续测量Gap的配置参数;
所述一个半持续测量Gap的配置参数包括: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起始时刻、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结束时刻和第二持续时间中的任意两个,所述第二持续时间是从所述第二起始时刻到所述第二结束时刻的持续时间长度。
可选地,所述终端700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信令;其中,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激活所述半持续测量Gap;
或者,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信令;其中,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激活半持续下行PRS以及激活半持续测量Gap。
可选地,在获取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持续时间的情况下,所述处理模块720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确定在所述目标持续时间内,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且不接收处理下行信道或第一下行信号;
或者,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确定在所述目标持续时间内,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且接收处理下行信道或第一下行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下行信号是除了下行PRS之外的下行信号。
可选地,所述终端700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终端定位能力信息至所述网络设备;
在获取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持续时间的情况下,所述处理模块720包括: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测量Gap;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测量Gap内,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
可选地,在所述定位测量能力信息包括:在相同的子帧或时隙内,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的情况下,所述第三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相同的子帧或时隙内,终端不能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与测量Gap的配置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测量Gap;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相同的子帧或时隙内,终端能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与测量Gap的配置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有效条件,确定所述目标测量Gap;
其中,所述下行处理包括下行信道处理或除了下行PRS之外的下行信号的处理。
可选地,所述有效条件包括:
在频分双工模式下,确定所述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所在子帧的第一有效时隙,作为所述目标测量Gap;其中,所述第一有效时隙是:在同一个时隙内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与下行信道或第一下行信号之间预留N1个OFDM符号的时隙;
在时分双工模式下,确定所述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所在时隙的第二有效时隙,作为所述目标测量Gap;其中,所述第二有效时隙是: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与下行信道或第一下行信号之间预留N1个OFDM符号的下行时隙,或者在每个下行PRS资源开始之前的上行OFDM符号之间预留N2个OFDM符号,且每个下行PRS资源结束之后的上行OFDM符号之间预留N2个OFDM符号的灵活时隙;
其中,N1、N2为大于1的正整数。
可选地,在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包括:在下行激活带宽部分、在相同频段的不同带宽部分、在不同频段内,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的情况下,所述处理模块720包括: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在下行激活带宽部分、在相同频段的不同带宽部分或者在不同频段中,进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接收和测量;
其中,所述下行处理包括下行信道处理或除了下行PRS之外的下行信号的处理。
本发明的终端实施例是与上述方法的实施例对应的,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手段均适用于该终端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该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700,通过网络设备为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间隔Gap,从而终端可以根据网络设备配置的非周期测量Gap或半持续测量Gap内,进行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接收和处理,解决了目前针对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在测量Gap内的处理方法,还没有解决方案的问题;并且能够避免针对对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在周期测量Gap内进行处理时,可能存在无法处理,或无法满足较低定位时延的指标的问题,也即能够降低定时时延。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81,以及通过总线接口82与所述处理器81相连接的存储器83,所述存储器83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8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当处理器81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83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时,执行下列过程。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81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周期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Gap;其中,所述目标测量Gap为非周期测量Gap或者半持续测量Gap;
根据所述目标测量Gap,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81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
和/或,
获取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持续时间;其中,所述目标持续时间为所述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所在的子帧、时隙或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所述目标持续时间包括所述目标测量Gap。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81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第一信令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为长期演进定位协议LPP信令、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的控制单元MAC-CE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81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非周期下行PRS的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配置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所述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起始时刻、所述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结束时刻和第一持续时间中的任意两个,所述第一持续时间是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到所述第一结束时刻的持续时间长度。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81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半持续下行PRS的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配置参数;
其中,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重复周期和一个半持续测量Gap的配置参数;
所述一个半持续测量Gap的配置参数包括: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起始时刻、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结束时刻和第二持续时间中的任意两个,所述第二持续时间是从所述第二起始时刻到所述第二结束时刻的持续时间长度。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81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信令;其中,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激活所述半持续测量Gap;
或者,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信令;其中,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激活半持续下行PRS以及激活半持续测量Gap。
可选地,在获取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持续时间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81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确定在所述目标持续时间内,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且不接收处理下行信道或第一下行信号;
或者,
根据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确定在所述目标持续时间内,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且接收处理下行信道或第一下行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下行信号是除了下行PRS之外的下行信号。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81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发送终端定位能力信息至所述网络设备;
在获取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持续时间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测量Gap;
在所述目标测量Gap内,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
可选地,在所述定位测量能力信息包括:在相同的子帧或时隙内,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81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相同的子帧或时隙内,终端不能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与测量Gap的配置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测量Gap;
在相同的子帧或时隙内,终端能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与测量Gap的配置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有效条件,确定所述目标测量Gap;
其中,所述下行处理包括下行信道处理或除了下行PRS之外的下行信号的处理。
可选地,所述有效条件包括:
在频分双工模式下,确定所述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所在子帧的第一有效时隙,作为所述目标测量Gap;其中,所述第一有效时隙是:在同一个时隙内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与下行信道或第一下行信号之间预留N1个OFDM符号的时隙;
在时分双工模式下,确定所述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所在时隙的第二有效时隙,作为所述目标测量Gap;其中,所述第二有效时隙是: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与下行信道或第一下行信号之间预留N1个OFDM符号的下行时隙,或者在每个下行PRS资源开始之前的上行OFDM符号之间预留N2个OFDM符号,且每个下行PRS资源结束之后的上行OFDM符号之间预留N2个OFDM符号的灵活时隙;
其中,N1、N2为大于1的正整数。
可选地,在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包括:在下行激活带宽部分、在相同频段的不同带宽部分、在不同频段内,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81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在下行激活带宽部分、在相同频段的不同带宽部分或者在不同频段中,进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接收和测量;
其中,所述下行处理包括下行信道处理或除了下行PRS之外的下行信号的处理。
其中,收发机84与总线接口82连接,用于在处理器81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8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8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84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终端,用户接口85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处理器8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83可以存储处理器8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示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程序包括执行上述方法的部分或者全部步骤的指令;且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测量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基于网络设备侧和终端侧对本发明的上述方法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网络设备(以下以服务基站为例)采用显式信令方式向终端通知非周期或半持续下行PRS的定位测量Gap。其中,N=8。
针对UE侧的执行过程如下:
步骤1、UE向服务基站上报UE定位测量能力信息。
步骤2、UE接收服务基站发送的非周期/半持续定位测量Gap的显式配置参数。
步骤3、UE根据上述步骤2获得的显式配置参数,分别进行对应处理。
例如:针对显式配置的定位测量Gap,UE在显式配置参数所指示的定位测量Gap,进行下行PRS接收和测量处理,获得定位测量量。
步骤4、UE向网络上报定位测量量,或者基于该定位测量量进行UE位置解算。
针对服务基站侧的执行步骤如下:
步骤1、服务基站根据UE上报的UE定位测量能力信息选择显式方法配置非周期/半持续的定位测量Gap。
例如:针对非周期下行PRS,定位测量Gap是非周期的,并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定义配置参数。
非周期定位测量Gap的起始时刻T1为网络配置的所有下行小区的非周期下行PRS资源集的起始时刻的最小值;非周期的定位测量Gap的结束时刻T2为网络配置的所有下行小区的非周期下行PRS资源集的结束时刻的最大值;非周期的定位测量Gap的持续时间L1=T2-T1。
例如:一共配置了N=8个TRP,T1表示非周期定位测量Gap起始时刻,T2表示非周期定位测量Gap结束时刻,L1表示非周期定位测量Gap的持续时间。
其中,服务基站通过显式信令通知T1、T2和L1之间的任意两个值。显式信令可以是LPP信令、RRC信令、MAC-CE或者DCI信令。
其中,T1=min{T1(TRP#1),T1(TRP#2),…,T1(TRP#8)}=T1(TRP#1);
T2=max{T2(TRP#1),T2(TRP#2),…,T2(TRP#8)}=T2(TRP#8);
L1=T2-T1=T2(TRP#8)-T1(TRP#1)。
其中,T1、T2和L1的时间单位可以是子帧或者时隙或者OFDM符号。
示例1:针对室内工厂(InF)场景,最大TRP间隔为300米,传输时延为1微秒(us),在OFDM符号的CP范围(针对SCS=15KHz,CP长度为4.6us/5.2us)之内。可参见图2所示,采用时隙为单位,一共配置N=8个TRP,每个TRP包含1个下行PRS资源集,每个下行PRS资源集包含4个下行PRS资源,每个下行PRS资源包含6个OFDM符号,所有TRP的下行PRS资源集之间采用连续的时隙分配,即TDM复用方式。因此,每个下行PRS资源集占用2个连续的时隙。8个TRP一共占用16个连续的下行时隙,即L=2N=2*8=16。
又例如:针对半持续定位测量Gap,半持续的定位测量Gap的重复周期等于或者大于半持续下行PRS的重复周期。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说的半持续的定位测量Gap的重复周期等于半持续下行PRS的重复周期,可以是指半持续的定位测量Gap的重复周期与半持续下行PRS的重复周期相同,或者两者为整数倍关系。
针对半持续下行PRS的定位测量Gap,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定义配置参数:在一个半持续下行PRS周期内,半持续的定位测量Gap的起始时刻T1为网络配置的所有下行小区的半持续下行PRS资源集的起始时刻的最小值;半持续的定位测量Gap的结束时刻T2为网络配置的所有下行小区的半持续下行PRS资源集的结束时刻的最大值;半持续的定位测量Gap的持续时间L2=T2-T1。
例如:一共配置了8个TRP,不同TRP的下行PRS资源集之间采用TDM复用方式,T1表示半持续定位测量Gap起始时刻,T2表示半持续定位测量Gap的结束时刻,L2表示半持续定位测量Gap在一个周期内的持续时间,P表示半持续定位测量Gap的重复周期。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显式信令通知T1、T2和L2之间的任意两个值,以及P。显式信令可以是LPP信令、RRC信令、MAC-CE或者DCI信令。
可参见图3所示,采用时隙为单位,一共配置了8个TRP,每个TRP包含1个下行PRS资源集,每个下行PRS资源集包含4个下行PRS资源,每个下行PRS资源包含6个OFDM符号,所有TRP的下行PRS资源集之间采用连续的时隙分配,即TDM复用方式。因此,每个下行PRS资源集占用2个连续的时隙。N个TRP一共占用2N个连续的下行时隙,即L=2N。半持续下行PRS重复两次,P=8*8=64。
其中,T1=min{T1(TRP#1),T1(TRP#2),…,T1(TRP#8)}=T1(TRP#1);
T2=max{T2(TRP#1),T2(TRP#2),…,T2(TRP#8)}=T1(TRP#1);
L=T2-T1=6;
T3=T1+P=T1+64;
T4=T2+P=T2+64。
步骤2、服务基站把非周期/半持续定位测量Gap的配置参数通过信令通知给UE。该信令可以是RRC信令、MAC-CE信令或者DCI信令。
其中,针对半持续定位测量Gap,当半持续定位PRS去激活时,自动失效。
步骤3、服务基站向UE发送非周期/半持续下行PRS。
实施例二:网络设备(如服务基站)采用显式结合隐式信令方式向终端通知非周期或半持续下行PRS的定位测量Gap。
针对终端侧的执行步骤如下:
步骤1、UE向服务基站上报UE定位测量能力信息。
步骤2、UE接收服务基站发送的非周期/半持续定位测量Gap的显式配置参数,以及UE通过协议预定义方式获得非周期定位测量Gap的隐式配置参数。
步骤3、UE根据上述步骤2获得的配置参数,进行处理。
例如:针对显式配置的定位测量Gap,UE在显式配置参数所指示的定位测量Gap,进行下行PRS接收和测量处理,获得定位测量量。针对隐式配置的定位测量Gap,UE根据预定义规则,在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所在的子帧、时隙或者OFDM符号,默认进行下行定位信号接收和测量处理,获得定位测量量。
可选地,在通过显式结合隐式配置的方式中,可以是其中某些参数显示配置,另外一些参数协议预定义(即隐式配置)。
步骤4、UE向网络上报定位测量量,或者基于该定位测量量进行UE位置解算。
针对服务基站侧的执行步骤如下:
步骤1、服务基站根据UE上报的UE定位能力选择或者自主选择显示和隐式方法配置非周期的定位测量Gap。
例如:针对显式结合隐式配置的方法,首先进入步骤1.2,然后进入步骤1.1,如果隐式配置方法的参数和显式配置方法的参数冲突,则以显示配置的参数为准。
步骤1.1、显式配置方法: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1.2、隐式配置方法:隐式配置定位测量Gap,即协议不通过显式信令通知UE的定位测量Gap,而是在配置非周期/半持续下行PRS所在的子帧、时隙或者OFDM符号,通过协议预定义方式默认进行下行定位信号接收和测量处理。
UE根据自身上报给网络的UE定位测量能力,选择在隐式的定位测量Gap内,选择下面方式1处理。
方式1:UE只能进行定位测量操作,不能接收处理其它下行信道/信号。其中,UE定位测量能力等级,与UE定位测量能力和起始时刻T1、持续时间L和结束时刻T2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上述表2所示。其中,N=4。
其中,表2中等级4和等级5的有效时隙和有效条件判断规则如表3所示。其中,N1和N2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例如:N1=2,N2=2。
UE定位测量能力等级与针对带宽的UE定位测量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4所示。
其中,上述方式和表格可以通过协议预定义,或者高层信令通知。
步骤2、服务基站把非周期定位测量Gap的配置参数通过信令通知给UE。该信令可以是RRC信令、MAC-CE信令或者DCI信令。
步骤3、服务基站向UE发送非周期/半持续下行PRS。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网络设备为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间隔Gap,解决了目前针对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在测量Gap内的处理方法,还没有解决方案的问题;并且能够避免针对对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在周期测量Gap内进行处理时,可能存在无法处理,或无法满足较低定位时延的指标的问题,也即能够降低定时时延。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并且,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照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够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的全部或者任何步骤或者部件,可以在任何计算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等)或者计算装置的网络中,以硬件、固件、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加以实现,这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说明的情况下运用他们的基本编程技能就能实现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在任何计算装置上运行一个程序或者一组程序来实现。所述计算装置可以是公知的通用装置。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也可以仅仅通过提供包含实现所述方法或者装置的程序代码的程序产品来实现。也就是说,这样的程序产品也构成本发明,并且存储有这样的程序产品的存储介质也构成本发明。显然,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公知的存储介质或者将来所开发出来的任何存储介质。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并且,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照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2)

1.一种测量配置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为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间隔Gap;其中,所述目标测量Gap为非周期测量Gap或者半持续测量Ga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目标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测量Gap;其中,所述目标信息为终端上报的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或终端已上报数据的历史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测量Gap的时间单位与所述终端上报的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相关;
所述目标测量Gap的时间单位为:子帧、时隙或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间隔Gap,包括:
发送所述目标测量间隔Gap的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
和/或,
为所述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持续时间;其中,所述目标持续时间为所述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所在的子帧、时隙或OFDM符号,所述目标持续时间包括所述目标测量Gap。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量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所述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包括:
通过第一信令发送所述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其中,所述第一信令为长期演进定位协议LPP信令、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的控制单元MAC-CE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量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测量Gap为非周期下行PRS的非周期测量Gap的情况下,所述发送所述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包括:
将所有下行小区的非周期下行PRS资源集的起始时刻的最小值,确定为所述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起始时刻;
将所有下行小区的非周期下行PRS资源集的结束时刻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结束时刻;
发送所述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所述第一起始时刻、所述第一结束时刻和第一持续时间中的任意两个,所述第一持续时间是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到所述第一结束时刻的持续时间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量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测量Gap为半持续下行PRS的半持续测量Gap的情况下,所述发送所述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包括:
在一个半持续下行PRS周期内,将所有下行小区的半持续下行PRS资源集的起始时刻的最小值,确定为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起始时刻;
在所述半持续下行PRS周期内,将所有下行小区的半持续下行PRS资源集的结束时刻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结束时刻;
发送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
其中,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重复周期和一个半持续测量Gap的配置参数;
所述一个半持续测量Gap的配置参数包括:所述第二起始时刻、所述第二结束时刻和第二持续时间中的任意两个,所述第二持续时间是从所述第二起始时刻到所述第二结束时刻的持续时间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相同的子帧或时隙内,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
在下行激活带宽部分,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
在相同频段的不同带宽部分,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
在不同频段内,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
其中,所述下行处理包括下行信道处理或除了下行PRS之外的下行信号的处理。
9.一种测量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周期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Gap;其中,所述目标测量Gap为非周期测量Gap或者半持续测量Gap;
根据所述目标测量Gap,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周期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Gap,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
和/或,
获取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持续时间;其中,所述目标持续时间为所述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所在的子帧、时隙或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所述目标持续时间包括所述目标测量Gap。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包括:
通过第一信令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为长期演进定位协议LPP信令、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的控制单元MAC-CE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非周期下行PRS的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配置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所述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起始时刻、所述非周期测量Gap的第一结束时刻和第一持续时间中的任意两个,所述第一持续时间是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到所述第一结束时刻的持续时间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半持续下行PRS的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配置参数;
其中,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包括: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重复周期和一个半持续测量Gap的配置参数;
所述一个半持续测量Gap的配置参数包括: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起始时刻、所述半持续测量Gap的第二结束时刻和第二持续时间中的任意两个,所述第二持续时间是从所述第二起始时刻到所述第二结束时刻的持续时间长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持续时间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测量Gap,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包括:
根据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确定在所述目标持续时间内,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且不接收处理下行信道或第一下行信号;
或者,
根据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确定在所述目标持续时间内,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且接收处理下行信道或第一下行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下行信号是除了下行PRS之外的下行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终端定位能力信息至所述网络设备;
在获取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持续时间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测量Gap,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包括:
根据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测量Gap;
在所述目标测量Gap内,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测量能力信息包括:在相同的子帧或时隙内,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的情况下,所述根据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测量Gap,包括:
在相同的子帧或时隙内,终端不能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与测量Gap的配置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测量Gap;
在相同的子帧或时隙内,终端能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与测量Gap的配置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有效条件,确定所述目标测量Gap;
其中,所述下行处理包括下行信道处理或除了下行PRS之外的下行信号的处理。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条件包括:
在频分双工模式下,确定所述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所在子帧的第一有效时隙,作为所述目标测量Gap;其中,所述第一有效时隙是:在同一个时隙内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与下行信道或第一下行信号之间预留N1个OFDM符号的时隙;
在时分双工模式下,确定所述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所在时隙的第二有效时隙,作为所述目标测量Gap;其中,所述第二有效时隙是: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与下行信道或第一下行信号之间预留N1个OFDM符号的下行时隙,或者在每个下行PRS资源开始之前的上行OFDM符号之间预留N2个OFDM符号,且每个下行PRS资源结束之后的上行OFDM符号之间预留N2个OFDM符号的灵活时隙;
其中,N1、N2为大于1的正整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包括:在下行激活带宽部分、在相同频段的不同带宽部分、在不同频段内,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测量Gap,进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接收和测量,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在下行激活带宽部分、在相同频段的不同带宽部分或者在不同频段中,进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接收和测量;
其中,所述下行处理包括下行信道处理或除了下行PRS之外的下行信号的处理。
19.一种网络设备,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为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间隔Gap;其中,所述目标测量Gap为非周期测量Gap或者半持续测量Gap。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测量Gap;其中,所述目标信息为终端上报的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或终端已上报数据的历史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发送所述目标测量间隔Gap的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
和/或,
为所述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持续时间;其中,所述目标持续时间为所述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所在的子帧、时隙或OFDM符号,所述目标持续时间包括所述目标测量Gap。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第一信令发送所述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至所述终端;其中,所述第一信令为长期演进定位协议LPP信令、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的控制单元MAC-CE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
23.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为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间隔Gap;其中,所述目标测量Gap为非周期测量Gap或者半持续测量Gap。
24.一种终端,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周期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Gap;其中,所述目标测量Gap为非周期测量Gap或者半持续测量Gap;
根据所述目标测量Gap,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
和/或,
获取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持续时间;其中,所述目标持续时间为所述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所在的子帧、时隙或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所述目标持续时间包括所述目标测量Gap。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第一信令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测量Gap的配置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为长期演进定位协议LPP信令、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的控制单元MAC-CE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持续时间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确定在所述目标持续时间内,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且不接收处理下行信道或第一下行信号;
或者,
根据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确定在所述目标持续时间内,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且接收处理下行信道或第一下行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下行信号是除了下行PRS之外的下行信号。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发送终端定位能力信息至所述网络设备;
在获取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持续时间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测量Gap;
在所述目标测量Gap内,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测量能力信息包括:在相同的子帧或时隙内,终端能否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相同的子帧或时隙内,终端不能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与测量Gap的配置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测量Gap;
在相同的子帧或时隙内,终端能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和下行处理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终端定位测量能力信息与测量Gap的配置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有效条件,确定所述目标测量Gap;
其中,所述下行处理包括下行信道处理或除了下行PRS之外的下行信号的处理。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条件包括:
在频分双工模式下,确定所述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所在子帧的第一有效时隙,作为所述目标测量Gap;其中,所述第一有效时隙是:在同一个时隙内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与下行信道或第一下行信号之间预留N1个OFDM符号的时隙;
在时分双工模式下,确定所述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所在时隙的第二有效时隙,作为所述目标测量Gap;其中,所述第二有效时隙是:非周期下行PRS或半持续下行PRS,与下行信道或第一下行信号之间预留N1个OFDM符号的下行时隙,或者在每个下行PRS资源开始之前的上行OFDM符号之间预留N2个OFDM符号,且每个下行PRS资源结束之后的上行OFDM符号之间预留N2个OFDM符号的灵活时隙;
其中,N1、N2为大于1的正整数。
3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周期下行定位参考信号PRS或半持续下行PRS的目标测量Gap;其中,所述目标测量Gap为非周期测量Gap或者半持续测量Gap;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测量Gap,进行下行PRS的接收和测量。
32.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测量配置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测量方法的步骤。
CN202011112946.9A 2020-10-16 2020-10-16 测量配置方法、测量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Pending CN1143905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12946.9A CN114390547A (zh) 2020-10-16 2020-10-16 测量配置方法、测量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US18/249,236 US20230397184A1 (en) 2020-10-16 2021-10-15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method, measurement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EP21879542.5A EP4231694A4 (en) 2020-10-16 2021-10-15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METHOD, MEASUREMENT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PCT/CN2021/124125 WO2022078501A1 (zh) 2020-10-16 2021-10-15 测量配置方法、测量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12946.9A CN114390547A (zh) 2020-10-16 2020-10-16 测量配置方法、测量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90547A true CN114390547A (zh) 2022-04-22

Family

ID=81194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12946.9A Pending CN114390547A (zh) 2020-10-16 2020-10-16 测量配置方法、测量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97184A1 (zh)
EP (1) EP4231694A4 (zh)
CN (1) CN114390547A (zh)
WO (1) WO2022078501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048027A1 (en) * 2015-04-08 2017-02-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ricsson (Publ) Measurement gap configuration
CN106664591A (zh) * 2015-03-26 2017-05-10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用于确定位置的测量结果的方法及其设备
US20190052996A1 (en) * 2017-08-10 2019-0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vision and use of gaps for reference signal time difference measurements
CN109788497A (zh) * 2017-11-10 2019-05-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测量间隔的指示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WO2020066103A1 (ja) * 2018-09-27 2020-04-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基地局、端末装置、測位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20200154449A1 (en) * 2018-11-12 2020-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an overlap between a set of resources allocated to a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and a set of resources allocated to a physical channel
CN111465101A (zh) * 2019-01-18 2020-07-28 株式会社Kt 在新无线电中执行定位的装置和方法
WO2020191646A1 (en) * 2019-03-27 2020-10-01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Wireless positioning measurement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64591A (zh) * 2015-03-26 2017-05-10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用于确定位置的测量结果的方法及其设备
US20170048027A1 (en) * 2015-04-08 2017-02-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ricsson (Publ) Measurement gap configuration
US20190052996A1 (en) * 2017-08-10 2019-0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vision and use of gaps for reference signal time difference measurements
CN109788497A (zh) * 2017-11-10 2019-05-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测量间隔的指示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WO2020066103A1 (ja) * 2018-09-27 2020-04-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基地局、端末装置、測位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20200154449A1 (en) * 2018-11-12 2020-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an overlap between a set of resources allocated to a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and a set of resources allocated to a physical channel
CN111465101A (zh) * 2019-01-18 2020-07-28 株式会社Kt 在新无线电中执行定位的装置和方法
WO2020191646A1 (en) * 2019-03-27 2020-10-01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Wireless positioning measurement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PPLE: "On new positioning measurement gaps", 3GPP TSG-RAN4 MEETING #96-E R4-2009913, pages 1 - 5 *
INTEL CORPORATION: "R4-2000389 \"Further Discussion on NR PRS RSTD Requirements for UE\"", 3GPP TSG_RAN\\WG4_RADIO, no. 4, pages 1 - 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tential Enhancements for NR Rel-17 Positioning", 3GPP TSG RAN WG1 #102-E R1-2006810, 28 August 2020 (2020-08-28), pages 1 - 21 *
VIVO: "Discussion on potential positioning enhancements", 3GPP TSG RAN WG1 #102-E R1-2005381, 28 August 2020 (2020-08-28), pages 1 - 2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31694A1 (en) 2023-08-23
US20230397184A1 (en) 2023-12-07
WO2022078501A1 (zh) 2022-04-21
EP4231694A4 (en) 2024-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8248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resource set configuration for common control
KR102603689B1 (ko) 랜덤 액세스 방법, 네트워크 노드 및 사용자 장치
US11153774B2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system
JP7374221B2 (ja) 通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20061747A (ja) 動的ul/dl構成を備えたlte tddのためのチャネル状態情報の構成、測定、及びレポート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9845370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JP2020533833A (ja) リソース場所を示し、それを受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デバイス、装置、および記憶媒体
KR20230164194A (ko) 랜덤 액세스 방법, 네트워크 노드 및 사용자 장치
KR20210122793A (ko) 자원 구성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3836578A1 (en) Direct link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US20220174670A1 (en) Resource Multiplex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20225333A1 (en) Resource dynamic ind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WI640215B (zh) 經由錨定載波的小區存取方法和裝置
US20220174660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KR20180081549A (ko) 네트워크 노드, 무선 디바이스, 방법들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들
JP2020519168A (ja) リソース指示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21510241A (ja) 端末、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方法
CN110474750A (zh) 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JP2022549556A (ja) 通信方法、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0139238B (zh) 信息发送方法及终端
CN114390547A (zh) 测量配置方法、测量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14520987A (zh) Iab节点的冲突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029464A1 (zh) 用于灵活双工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1543101A (zh) 用于剩余最小系统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US1195680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resour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