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90480A - 网络节点及其状态的调整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网络节点及其状态的调整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90480A
CN114390480A CN202011141867.0A CN202011141867A CN114390480A CN 114390480 A CN114390480 A CN 114390480A CN 202011141867 A CN202011141867 A CN 202011141867A CN 114390480 A CN114390480 A CN 1143904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node
control information
state
wak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418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化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4186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904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90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904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in-vehicl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一种网络节点及其状态的调整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控制信息;当所述控制信息中包括唤醒指示信息时,基于所述唤醒指示信息,进行状态调整;其中,网络节点的状态包括:休眠状态及唤醒状态。采用上述方案,有利于降低终端的功耗。

Description

网络节点及其状态的调整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络节点及其状态的调整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车载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中,支持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Reception,DRX)机制,通过为终端配置DRX周期,来实现节能。
DRX周期通常由激活期(On Duration)及休眠期组成。在激活期内,终端可以监听物理控制信息,在休眠期内,终端不监听控制信息,以节省功耗。
然而,对于DRX机制,无论DRX周期的激活期内是否存在数据传输,终端均需在DRX周期内的整个激活期内监听PDCCH,故仍会带来较大的终端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有利于降低终端的功耗。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节点状态的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控制信息;
当所述控制信息中包括唤醒指示信息时,基于所述唤醒指示信息,进行状态调整;
其中,网络节点的状态包括:休眠状态及唤醒状态。
可选地,所述状态调整,包括任意一种:
从唤醒状态调整至休眠状态;
从休眠状态调整至唤醒状态;
保持唤醒状态;
保持休眠状态。
可选地,所述控制信息为专用控制信息。
可选地,所述控制信息为公共控制信息或用户组控制信息。
可选地,所述唤醒指示信息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以上。
可选地,所述两个以上唤醒指示信息中,至少一个所述唤醒指示信息用于所述网络节点。
可选地,所述控制信息中的循环校验加扰序列为高层信令配置的专用序列。
可选地,所述控制信息还包括预留比特,所述预留比特用于控制所述控制信息的第一总比特数目和其他控制信息的第二总比特数目,以使得所述第一总比特数目与所述第二总比特数目保持一致。
可选地,所述控制信息,还包括:
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控制信息是否包括所述唤醒指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网络节点状态的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中包括唤醒指示信息时,通过所述唤醒指示信息控制目标网络节点进行状态调整;其中,所述网络节点的状态包括:休眠状态及唤醒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包括:
接收单元,适于接收控制信息;
状态调整单元,适于当所述控制信息中包括唤醒指示信息时,基于所述唤醒指示信息,进行状态调整;
其中,网络节点的状态包括:休眠状态及唤醒状态。
可选地,所述状态调整单元对所述网络节点状态调整,包括任意一种:
从唤醒状态调整至休眠状态;
从休眠状态调整至唤醒状态;
保持唤醒状态;
保持休眠状态。
可选地,所述控制信息为专用控制信息。
可选地,所述控制信息为公共控制信息或用户组控制信息。
可选地,所述唤醒指示信息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以上。
可选地,所述两个以上唤醒指示信息中,至少一个所述唤醒指示信息用于所述网络节点。
可选地,所述控制信息中的循环校验加扰序列为高层信令配置的专用序列。
可选地,所述控制信息还包括预留比特,所述预留比特用于控制所述控制信息的第一总比特数目和其他控制信息的第二总比特数目,以使得所述第一总比特数目与所述第二总比特数目保持一致。
可选地,所述控制信息,还包括:
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控制信息是否包括所述唤醒指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包括:
发送单元,适于发送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控制信息中包括唤醒指示信息时,通过所述唤醒指示信息控制目标网络节点进行状态调整;所述网络节点的状态包括:休眠状态及唤醒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节点,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任一种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任一种所述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接收控制信息,当控制信息内包括唤醒指示信息时,目标网络节点可以基于唤醒指示信息进行状态的调整。由于控制信息可以基于数据传输情况生成,故通过控制信息可以灵活调整目标网络节点的状态,从而可以实现有数据传输时及时唤醒网络节点,而无数据传输时使得目标网络节点休眠,有利于降低目标网络节点的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网络节点状态的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网络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的车载短距离无线通信标准中,支持DRX机制,以降低终端功耗。但对于DRX机制,无论DRX周期的激活期内是否存在数据传输,终端仍需在DRX周期内的激活期监听控制信息,故仍会带来较大的终端功耗。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节点状态的调整方法,在控制信息内包括唤醒指示信息时,网络节点可以基于唤醒指示信息进行状态的调整。由于控制信息可以基于数据传输情况生成,故通过控制信息可以灵活调整网络节点的状态,从而可以实现有数据传输时及时唤醒网络节点,而无数据传输时使得网络节点休眠,有利于降低网络节点的功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详细地说明。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节点状态的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接收控制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了更加清楚地进行方案描述,将接收控制信息的网络节点作为目标网络节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信息中包括唤醒指示信息,所述唤醒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网络节点进行状态调整。所述目标网络节点为接收所述控制信息的部分目标网络节点或全部目标网络节点。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网络节点的状态包括:唤醒状态及休眠状态。所述唤醒状态是指:在配置的DRX监听周期(drx-Period)内的监听持续时间内(on-period)进行监听控制信息,或者启动监听持续时间计数器。所述休眠状态是指:在配置的DRX监听周期内的监听持续时间内(on-period)不进行监听控制信息,或者不启动监听持续时间计数器。
目标网络节点进行状态调整,可以包括以下任意一种调整方式:
从唤醒状态调整至休眠状态;
从休眠状态调整至唤醒状态;
保持唤醒状态;
保持休眠状态。
具体地,当所述唤醒指示信息指示目标网络节点调整至休眠状态时,具体可以指示目标网络节点在本DRX周期为休眠状态,或者从本DRX周期开始为休眠状态,也可以指示目标网络节点在下一个DRX周期为休眠状态,或者从下一个DRX周期开始为休眠状态。
当所述唤醒指示信息指示目标网络节点调整至唤醒状态时,具体可以指示目标网络节点在本DRX周期为唤醒状态,或者从本DRX周期开始为唤醒状态,也可以指示目标网络节点在下一个DRX周期为唤醒状态,或者从下一个DRX周期为唤醒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唤醒指示信息具体指示目标网络节点在本DRX周期还是在下一个DRX周期进行状态调整,可以通过协议约定或者默认的方式实现。比如,只要目标网络节点从控制信息中获取到相应的唤醒指示信息,即可默认为是在本DRX周期进行状态调整,而无需在唤醒指示信息中设置具体状态调整时间。
现有的车载短距离通信系统中,无论是否有数据传输,目标网络节点均需要在DRX监听周期的激活期内醒来进行控制信息监听。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节点状态的调整方法,通过在控制信息中设置唤醒指示信息,由唤醒指示信息指示目标网络节点进行状态调整,由此可以更灵活地调整目标网络节点的状态,按需唤醒或休眠。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信息可以为专用控制信息,即所述控制信息仅对应一个目标网络节点。发送所述控制信息的网络节点,仅将该控制信息发送给唯一对应的目标网络节点。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信息可以为公共控制信息或用户组控制信息,能够接收公共控制信息或用户组控制信息的目标网络节点,可以均基于所述控制信息进行状态调整。
无论所述控制信息为专用控制信息,还是公共控制信息或用户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所述控制信息是否包括所述唤醒指示信息。目标网络节点在解码得到第一指示信息后,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控制信息不包括唤醒指示信息,则即可判定当前无需进行状态调整,也就无需进一步解码去获取唤醒指示信息,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功耗。
在具体实施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占用所述控制信息中一个或多个比特位,通过所占用的比特位对应的不同比特值,来指示所述控制信息是否包括所述唤醒指示信息。当控制信息包括唤醒指示信息时,目标网络节点接收到所述控制信息后,可以执行步骤12,否则不进行状态调整。
当所述控制信息为专用控制信息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在所述控制信息中设置唤醒指示信息。
以所述控制信息总长度为59比特为例,所述59比特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设置:
30比特:共包括5个半持续调度数据信息传输资源配置指示信息;每个半持续调度数据信息传输资源配置指示信息共6比特,其中前5比特是半持续调度数据信息传输资源配置标识,第6比特是该资源配置的激活或者去激活指示。当所述第6比特的比特值为1时,指示激活该资源配置,当所述第6比特的比特值为0时,指示是去激活该资源配置。
X1比特:作为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控制信息是否包括唤醒指示信息。
X2比特:作为填充信息,该X2比特的比特值为0,X1+X2=5。
24比特:作为循环校验比特,并包括半持续调度数据信息传输资源激活去激活信息物理层标识掩码。
在一实施例中,X1=1,可以在X1比特的取值为1时,指示此控制信息包括唤醒指示信息,在X1比特的取值为0时,指示所述控制信息不包括唤醒指示信息;或者,在X1比特的取值为1时,指示此控制信息不包括唤醒指示信息,当X1比特的取值为0时,指示所述控制信息包括唤醒指示信息。
另一个实施例中,X1=2,可以在X1比特的比特值11时,指示此控制信息包括唤醒指示信息,而在X1比特的比特值不为11时,指示此控制信息不包括唤醒指示信息。
若所述控制信息中的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包括唤醒指示信息时,可以通过协议预先约定或者默认的方式,将X2比特中的预设数量个比特作为唤醒指示信息,比如,可以将X2比特的第一比特或者最后一个比特,作为唤醒指示信息,而X2比特中的其他比特为填充信息,比特为0。
当所述控制信息为公共控制信息或用户组控制信息时,所述控制信息中唤醒指示信息的数量可以仅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以上。当所述公共控制信息或用户组控制信息中唤醒指示信息的数量仅为一个时,基于所述唤醒指示信息进行状态调整的目标网络节点可以仅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以上。
当公共控制信息或用户组控制信息中唤醒指示信息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所述两个以上的唤醒指示信息分别对应不同的目标网络节点。此时,各唤醒指示信息对应的目标网络节点均可以基于相应的唤醒指示信息,进行状态调整,此时无需为各目标网络节点设置专用的控制信息,降低开销。并且,通过公共控制信息或用户组控制信息,可以一次性调整多个目标网络节点的状态,这在具有用户组特性的车载场景中,可以有效降低调整多个目标网络节点状态时所需的功耗。比如,通过控制信息可以同时唤醒同一车辆内的多个终端,由此无须逐个唤醒,可以有效降低资源开销。
具体地,所述控制信息中唤醒指示信息的数量为M个,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若每个唤醒指示信息的长度为1比特,则唤醒指示信息的总长度为M比特。此时,长度为N比特的控制信息中,除所述唤醒指示信息占用的比特外,可以设置剩余比特均为填充比特及循环校验比特中的至少一种。长度为M比特的唤醒指示信息具体内容为:唤醒指示信息,唤醒指示信息,唤醒指示信息,……,唤醒指示信息。相应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可以为填充比特中预设数量个比特,也可以为循环校验比特中预设数量个比特。
在具体实施中,当M>1时,目标网络节点可以根据高层信令配置,获知自己对应的唤醒指示信息在控制信息中的位置。比如,控制信息中长度为M比特的唤醒指示信息具体取值如下:001010101111,每个唤醒指示信息的长度默认为1比特。此时,若目标网络节点T的高层信令配置其对应的唤醒指示信息,为控制信息的第2个唤醒指示信息,则目标网络节点T对应的唤醒指示信息的取值为0。
当M=1时,以长度为58比特的控制信息为例,除其中1比特作为唤醒指示信息外,33比特可以作为填充比特,取值为0,而最后24比特为循环校验比特。
在具体实施中,当控制信息中唤醒指示信息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多个唤醒指示信息中,每个唤醒指示信息可以分别对应不同的目标网络节点,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唤醒指示信息对应同一目标网络节点。也就是说,所述两个以上唤醒指示信息中,至少一个唤醒指示信息用于同一目标网络节点,由此在对同一目标网络节点进行多次状态调整时,无须分别通过不同的控制信向该目标网络节点分别发送唤醒指示信息,而仅通过同一控制信息,即可实现对该目标网络节点的多次状态调整,故可以进一步降低目标网络节点的功耗。
以网络节点T为例,接收到的控制信中包括4个唤醒指示信息,其中,第1个及第2个唤醒指示信息均用于网络节点T,也就是均用于网络节点T进行状态调整。比如,第1个唤醒指示信息是用于指示网络节点T在本DRX周期保持唤醒状态,第2个唤醒指示信息是用于指示网络节点T在下一DRX周期从唤醒状态调整至休眠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控制信息为公共控制信息或用户组控制信息时,若用于指示所述控制信息是否包括所述唤醒指示信息的第一指示信息,设置在循环校验比特中的预设数量个比特时,所述控制信息中的循环校验加扰序列可以为高层信令配置的专用序列。接收所述控制信息的目标网络节点可以预先获知该专用序列,并利用该专用序列对控制信息中的循环校验比特进行解扰,进而获得循环校验比特的具体取值信息,由此可以获知此控制信息是否包括唤醒指示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控制信息为公共控制信息或用户组控制信息时,所述控制信息还包括预留比特,所述预留比特用于控制所述控制信息的第一总比特数目和其他控制信息的第二总比特数目,以使得所述第一总比特数目与所述第二总比特数目保持一致。
在具体实施中,目标网络节点可以接收到多个具有不同功能的控制信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对于包括唤醒指示信息的控制信息,可以设置相应的预留比特,使得包括唤醒指示信息的控制信息和其他功能的控制信息的比特数目一致,由此可以降低该目标网络节点在接收各个控制信息时的盲检次数,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功耗。
步骤12,当所述控制信息中包括唤醒指示信息时,基于所述唤醒指示信息,进行状态调整。
其中,网络节点的状态包括:休眠状态及唤醒状态。
在具体实施中,目标网络节点在接收到控制信息后,可以基于自身的实现,决定是否调整自身的状态。也就是说,目标网络节点在接收到控制信息后,即便收到唤醒指示信息,目标网络节点也可以不执行状态调整操作。
在具体实施中,目标网络节点在基于唤醒指示信息的取值进行状态调整时,若所述唤醒指示信息取值为0时,表示需要调整为唤醒状态,而在唤醒指示信息取值为1时,表示需要调整为休眠状态;或者,若所述唤醒指示信息取值为0时,表示需要调整为休眠状态,而在唤醒指示信息取值为1时,表示需要调整为唤醒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目标网络节点具体如何进行状态调整,还需要结合自身当前的状态进行确定。比如,当目标网络节点自身当前的状态为休眠状态,而唤醒指示信息指示需要调整为唤醒状态时,实际的状态调整方式应为从休眠状态调整至唤醒状态,而若目标网络节点自身当前的状态为唤醒状态,则实际的状态调整方式应为保持唤醒状态。同样地,当目标网络节点自身当前的状态为唤醒状态,而唤醒指示信息指示需要调整为唤醒状态时,实际的状态调整方式应为保持唤醒状态,而若目标网络节点自身当前的状态为休眠状态,则实际的状态调整方式应为从休眠状态调整至唤醒状态。
在具体实施中,当目标网络节点需要从休眠状态调整至唤醒状态时,可以执行相应的唤醒操作,比如,在下一个配置的DRX监听周期内的监听持续时间内进行监听控制信息。
当目标网络节点判定需要从休眠状态调整至唤醒状态时,则可以下一个配置的DRX监听周期内的监听持续时间内不进行监听控制信息,来进入睡眠状态。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节点状态的调整方法,通过设置控制信息,可以灵活地调整目标网络节点的状态,由此可以进一步降低目标网络节点的功耗。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现本发明,以下对图1中示出方法对应的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节点20,所述网络节点20包括:接收单元21及状态调整单元22。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21,适于接收控制信息;
所述状态调整单元22,适于当所述控制信息中包括唤醒指示信息时,基于所述唤醒指示信息,进行状态调整;
其中,网络节点的状态包括:休眠状态及唤醒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状态调整单元22对所述网络节点20的状态调整,包括任意一种:
从唤醒状态调整至休眠状态;
从休眠状态调整至唤醒状态;
保持唤醒状态;
保持休眠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信息为专用控制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信息为公共控制信息或用户组控制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唤醒指示信息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两个以上唤醒指示信息中,至少一个所述唤醒指示信息用于所述网络节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信息中的循环校验加扰序列为高层信令配置的专用序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信息还包括预留比特,所述预留比特用于控制所述控制信息的第一总比特数目和其他控制信息的第二总比特数目,以使得所述第一总比特数目与所述第二总比特数目保持一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信息,还包括:
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控制信息是否包括所述唤醒指示信息。
关于接收单元21及状态调整单元22,具体可以参照上述关于步骤11及12的描述进行实施,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网络节点状态的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发送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控制信息中包括唤醒指示信息时,通过所述唤醒指示信息控制目标网络节点进行状态调整;其中,所述网络节点的状态包括:休眠状态及唤醒状态。
在具体实施中,网络节点可以基于数据传输情况生成所述控制信息,比如,在有数据需要传输时,通过所述控制信息中的唤醒指示信息,指示目标网络节点调整至唤醒状态,而在无数据需要传输时,通过所述控制信息中的唤醒指示信息,指示目标网络节点调整至休眠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降低功耗,所述控制信息中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所述控制信息是否包括所述唤醒指示信息。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指示信息中指示控制信息中不包括唤醒指示信息时,所述控制信息中可以不包括唤醒指示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关于所述控制信息中唤醒指示信息具体如何设置,以及目标状态节点如何基于唤醒指示信息进行状态调整,可以参照上述关于步骤11及12的描述进行实施,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可以包括发送单元(未示出)。所述发送单元适于发送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中包括唤醒指示信息时,通过所述唤醒指示信息控制目标网络节点进行状态调整;所述网络节点的状态包括:休眠状态及唤醒状态。
在具体实施中,网络节点可以基于数据传输情况生成所述控制信息,比如,在有数据需要传输时,通过所述控制信息中的唤醒指示信息,指示目标网络节点调整至唤醒状态,而在无数据需要传输时,通过所述控制信息中的唤醒指示信息,指示目标网络节点调整至休眠状态。所生成的控制信息会通过所述发送单元发送至目标网络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信息中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所述控制信息是否包括所述唤醒指示信息。当然,当第一指示信息中指示控制信息中不包括唤醒指示信息时,所述控制信息中可以不包括唤醒指示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关于所述控制信息中唤醒指示信息具体如何设置,以及目标状态节点如何基于唤醒指示信息进行状态调整,可以参照上述关于步骤11及12的描述进行实施,此处不再赘述。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节点及其状态调整方法,通过生成具有唤醒指示信息的控制信息,由所述控制信息指示目标网络节点进行状态切换,可以更加灵活地调整目标网络节点的状态,有利于降低目标网络节点的功耗。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种所述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网络节点是指一台电脑或其他设备,与一个有独立地址和具有传送或接收数据功能的网络相连。节点可以是工作站、客户、网络用户或个人计算机,还可以是服务器、打印机和其他网络连接的设备。每一个工作站﹑服务器、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即拥有自己唯一网络地址的设备都是网络节点。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一种所述方法的步骤。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网络节点状态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控制信息;
当所述控制信息中包括唤醒指示信息时,基于所述唤醒指示信息,进行状态调整;
其中,网络节点的状态包括:休眠状态及唤醒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节点状态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调整,包括任意一种:
从唤醒状态调整至休眠状态;
从休眠状态调整至唤醒状态;
保持唤醒状态;
保持休眠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节点状态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息为专用控制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节点状态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息为公共控制信息或用户组控制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节点状态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指示信息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以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节点状态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以上所述唤醒指示信息中,至少一个所述唤醒指示信息用于所述网络节点。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节点状态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息中的循环校验加扰序列为高层信令配置的专用序列。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节点状态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息还包括预留比特,所述预留比特用于控制所述控制信息的第一总比特数目和其他控制信息的第二总比特数目,以使得所述第一总比特数目与所述第二总比特数目保持一致。
9.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网络节点状态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息,还包括:
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控制信息是否包括所述唤醒指示信息。
10.一种网络节点状态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中包括唤醒指示信息时,通过所述唤醒指示信息控制目标网络节点进行状态调整;其中,所述网络节点的状态包括:休眠状态及唤醒状态。
11.一种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适于接收控制信息;
状态调整单元,适于当所述控制信息中包括唤醒指示信息时,基于所述唤醒指示信息,进行状态调整;
其中,网络节点的状态包括:休眠状态及唤醒状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调整单元对所述网络节点状态调整,包括任意一种:
从唤醒状态调整至休眠状态;
从休眠状态调整至唤醒状态;
保持唤醒状态;
保持休眠状态。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息为专用控制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息为公共控制信息或用户组控制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指示信息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以上。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以上唤醒指示信息中,至少一个所述唤醒指示信息用于所述网络节点。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息中的循环校验加扰序列为高层信令配置的专用序列。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息还包括预留比特,所述预留比特用于控制所述控制信息的第一总比特数目和其他控制信息的第二总比特数目,以使得所述第一总比特数目与所述第二总比特数目保持一致。
19.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息,还包括:
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控制信息是否包括所述唤醒指示信息。
20.一种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适于发送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控制信息中包括唤醒指示信息,通过所述唤醒指示信息控制目标网络节点进行状态调整;所述网络节点的状态包括:休眠状态及唤醒状态。
21.一种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1141867.0A 2020-10-22 2020-10-22 网络节点及其状态的调整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3904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41867.0A CN114390480A (zh) 2020-10-22 2020-10-22 网络节点及其状态的调整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41867.0A CN114390480A (zh) 2020-10-22 2020-10-22 网络节点及其状态的调整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90480A true CN114390480A (zh) 2022-04-22

Family

ID=81194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41867.0A Pending CN114390480A (zh) 2020-10-22 2020-10-22 网络节点及其状态的调整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9048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23178B2 (en) Managing group messages for LTE wakeup
CN110913462B (zh) 信道的监听、节能信号的处理、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KR20220047799A (ko) 단말 전력 절약 방법, 전력 절약 장치,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저장 매체 및 전자 장치
KR102650292B1 (ko) 수신 구성 및 제어 방법, 장치, 단말, 기지국 및 저장매체
EP2050291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interim discontinuous reception/transmission
CN107770850B (zh) 唤醒方法、接收端设备和发送端设备
CN110546982A (zh) 省电方法、装置、终端、接入网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JP2012530405A (ja) ロングタームエボリューションアドバンスのキャリアアグリゲーションのための不連続受信動作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1162927B (zh) 一种以太网的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JP2010068111A (ja) 無線通信基地局、無線通信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7367061B2 (ja) ウェイクアップ信号監視指示
CN103368763A (zh) 监听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7820305B (zh) 一种传输wur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5066933A (zh) 控制信道监控的方法
CN111565443A (zh) 一种非连续接收激活状态的确定方法及终端
US10390302B2 (en) Data schedu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4080009A (zh) 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4390480A (zh) 网络节点及其状态的调整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765837B (zh) 省电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312522B (zh) 节能下行控制信道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1049629B (zh) 一种搜索空间检测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5696528B (zh) 一种5g nr系统的物理层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4257962A (zh) 网络节点及其状态的调整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4346147A1 (en) Base station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and transmission design for energy saving network
CN114765839A (zh) 资源选择方法、省电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