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888A - 具有移动的无线电站的无线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具有移动的无线电站的无线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888A
CN1143888A CN95118885A CN95118885A CN1143888A CN 1143888 A CN1143888 A CN 1143888A CN 95118885 A CN95118885 A CN 95118885A CN 95118885 A CN95118885 A CN 95118885A CN 1143888 A CN1143888 A CN 11438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it
radio
concentrator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18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073C (zh
Inventor
M·贝列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ublication of CN11438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8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07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07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43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4WLL [Wireless Local Loop]; RLL [Radio Local Loo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2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and access point control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远离一个集中器(DCC)的至少一个基站(RFP1,RFP2),它是利用信道(C)连接到该集中器。所述基站预定经过无线电链路以第一速率与终端交换无线电帧,而这些无线电帧复用在利用所述信道以第二速率传送的信道帧上。根据本发明进行这个复用使得到的延迟最小、允许的传输延迟最大,因此基站的距离最大。应用:移动的无线电通信,特别是连接而无需用户线路。

Description

具有移动的无线电站的无线通信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预定从经过信道连接的一个集中器移动的至少一个无线站,所述无线站预定通过无线电链路以第一速率交换称为无线电帧的帧,所述信道预定以第二速率传送称为信道帧的帧,所述无线电帧在其上进行复用。
同样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站,它预定用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通过无线电链路以第一速率交换称为无线电帧的帧,和包括经过信道连接到所述系统的集中器的装置,同时所述信道预定以第二速率传送称为信道帧的帧,所述无线电帧在其上进行复用。
最后,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集中器,它预定用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同时经过信道连接到至少一个无线站,通过无线电链路以第一速率交换称为无线电帧的帧,同时所述信道预定以第二速率传送称为信道帧的帧,所述无线电帧在其上进行复用。
本发明对无线电通信具有重要的应用,在一些特别的应用中,无线站覆盖相当宽的地理区域。
1988年在期刊“Commutation & Transmission”nr.1出版的M.de Couesnongle,G.Floury和R.Tanguy的文章“SystèmeHerzien de raccordement d′abonnes IRT2000”中叙述了一个系统,与开头段已叙述的一致,无线站从起着集中器作用的中心无线站移动。
但是,经过信道将它们连接到一个集中器直接地与终端交换无线电帧的基站的移动提出一个特别的问题,特别在基于DECT标准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对于无线电基站覆盖相当宽地理区域的应用,例如在用户以无线方式连接到公用电信网的应用。
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无线基站的典型距离是5km(这可认为与称为无线电话接入点应用的应用相比是长距离的,无绳电话接入点应用允许行人在一个区内移动,而且对于这种应用无线基站最大要求的距离为200m)。
在长距离应用的情况下,在数据接收中传输时间可产生一定的返回延迟,和为此目的由该标准提供PECT帧的各个时隙之间的保护间隔。
对要求长距离无线基站的应用,在如开头段所述的系统用在无线基站和集中器之间时,提出的问题是使数据放入帧中通过信道传送的延迟最小,该信道连接该集中器和该无线基站,以到允许的传输延迟和基站的距离最大。
因此,根据本发明和如开头段中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站,它是预定与终端并以所述第一和第二速率间的速率等于D1/D2交换所述无线电帧的一个无线基站,所述无线基站和所述集中器包括装置,用于:
读出包含在所接收的无线电帧中的比特,
在预定用于编码操作数据的一组信道帧的D2比特、无线电帧的D1比特和D2-D1比特中分配,
在该无线电帧的下一比特未完全被读出时,在该无线电帧的一比特后插入所述操作数据的一个码比特。
在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例中,当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电通信系统是基于TDMA型(时分多址)结构的,根据该结构,无线电帧的每个时隙被指定给特定的无线电链路,当从该集中器向该无线基站传输时,所述操作数据特别包括特定无线电链路的控制数据,同时所述基站和所述集中器包括用于最后插入相应于时隙K的无线电链路的控制数据到相应于时隙K-2的信道帧的分组中的装置。
因此,无线电链路的控制数据事先被发送到无线站,以致对于所接收无线电帧的比特无线电传输,该合成器具有足够时间(至少一个时隙)准备它本身(锁定到用于传输的载波频率,选择天线)。这个实施例在无线基站提供使用较慢因而较便宜的合成器的优点。
在特别有利的实施例中,因而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电基站包括两个合成器,它们交替地工作以便处理所述时隙。
交替使用两个合成器处理连续的时隙,使它能够使用较慢的因而便宜的合成器,同时允许使用具有不同载频的用于传输(传输或接收)的连续时隙。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从下面对照所述的实施例将清楚了。
图1图解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
图2是表示无线基站和集中器之间互连的图,
图3-A表示DECT帧,
图3-B表示信道帧的一部分,
图3-C以图表示1.152Mb/s的无线电帧(DECT帧)复用在2.048Mb/s的信道帧(电缆帧)上,
图4-A和4-B表示由集中器与基站之间的定时的移位产生的滑动的校正,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集中器的帧控制模块的图,和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基站的帧控制模块的图。
在下面的叙述中,将公开基于DECT标准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但是实际上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其它类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为了便于理解公开内容,可能时在下面使用的标记是DECT标准符号。
图1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一方面,它包括安装在两个楼房B1和B2中的两个固定终端CTA1和CTA2,每个终端具有天线A1和A2,并且分别接到话音传输设备(例如传真电话)E1与E2和E3。终端PP1和PP2是专用于数据传递的固定终端,而且安装在楼房B3中和分别有天线A3和A4。终端PP1支持1SDN业务和终端PP2是预定接到以太网型的无线局域数据网的以太网适配器。最后,终端PP3是支持话音业务的便携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电通信系统进一步包括两个无线基站RFP1和RFP2(无线电固定部分),分别安装在铁塔Q1和Q2的顶部,和通过电缆C一方面经过接口I1A和I2而且另一方面经过I1B和I2接到DCC集中器(DECT群集控制器)。DCC集中器还经过网络接口模块I3接到网络RX,对于话音传输应用,网络RX例如是一个公共交换网,而对于数据传送应用,它是以太网型的网络。
因此一方面在无线基站RFP1和终端CTA1、PP1和PP2之间,另一方面在无线基站RFP2和终端CTA2及PP3之间建立通信。
在继续叙述前,看来需要回顾DECT标准的基本操作方式。如图3-A中所示的,DECT标准(ETSI的ETS300 175-2)提供每个DECT帧分为24时隙,每个时隙10ms。其速率为1.152Mb/s,这意味着每个时隙相应于480比特。各个DECT分组结构由标明P00,P32和P80的标准规定的。它们分别包含96比特,424比特和904比特,以致DECT帧的时隙包括一个分组P00,一个P32分组和半个P80分组,56比特的保护时间留作由于在传递DECT P32和P80分组的时隙中的传输的延迟。每个DECT分组有一个同步字段,后接一个数据字段,该字段包含用于数据保护的冗余比特。
DECT帧的任何时隙可用于传输和接收。在话音应用的情况下,就交换数据的量来说认为是对称的,人们更喜欢使用P32分组,和每个通信一般占用两个时隙;第一时间涉及从基站到固定终端的通信,而第二时隙在该帧中晚了5ms,它传送相反方向的信息。另一方面,对于数据传送应用,它产生较高的速率和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对称的,一般可能使用P32或P80分组,和在传输和接收时每个通信可包含任何数量的时隙。
最后,目前指定给DECT系统的频谱有10个载波。
图2给出各具有一个时钟HR和HL的无线基站RFP1和集中器DCC之间接口的图示。它们各经过表示为I1a和I2的物理界面模块分别接到具有速率2.048Mb/s的电缆C,这是根据CCITT建议G703。这些G703接口模块例如是利用西门子公司的IPAT2,电路实现的。基站RFP1的接口模块I1a连接到帧控制模块RFC,它本身接到包括一个合成器S的无线收发信机R,在这个实施例中,合成器是由交替地工作的两个合成器S1和S2构成的。帧控制模块RFC(远端帧控制器)的作用是:
在传输时,复用经无线接收机R接收的1.152Mb/s的DECT帧,为预定由电缆C发送的2.048Mb/s的帧,然后按照HDB3码编码这样得到的帧,
而在接收时,解码从帧控制器DCC接收的帧,然后去复用2.048Mb/s的帧,以便得到相应的DECT帧,然后传送到无线发射机R。
类似地,集中器DCC的接口模块I2接到用于控制DECT帧的模块BMC(脉冲串方式控制器)。帧控制模块LFC的作用是:
在接收时,解码在接口I2收到的数据和去复用2.048Mb/s的帧为1.152Mb/s的DECT帧,
在发送时,复用来自模块BMC的接收的DECT帧为2.048Mb/s的帧,然后按照码HDB3编码后者的帧。
模块BMC例如在由菲利浦半导体公司制造的电路PCD504X的基础上提供。这个电路的主要功能如下:
复用和去复用1.152Mb/s的DECT帧(就是说,大体上,从同步字段恢复DECT分组,复用该数据,计算在这些数据中的循环冗余度,和存储模块LFC的接收数据),
控制DECT协议的MAC层(就是说,大体上为建立、保持和清除信道)。
图5以更详细的方式叙述帧控制模块LFC。一方面,这样的模块包括:
一个同步恢复电路L10,在其输入端接收由模块BMC发送的、预定给无线基站的、标明TDECTD的DECT帧(符号D表示是一个下行帧,就是说,由集中器发送到基站),
一个电路L30,它是由三个计数器构成的时基:一个比特计数器,一个时隙计数器和一个帧计数器。这个电路在第一输入端接收时钟信号CLK,它相应于由模块BMC所加的时隙同步和帧同步,和在第二输入端接收来自电路L10的比特同步信号,
一个存储器L20,预定用于存储标明ISD的信令数据,这数据是由模块BMC发送给它的,将在下面的公开内容中叙述。信令数据的发送根据在该帧中目前时隙的数量;因此存储器L20读出电路L30的时隙计数以确定所发送的数据,
一个复用电路L40,用于复用由存储器L20所加的信令数据和复用由电路L10所加的TDECTD帧。电路L40读出电路L30的计数器,以便接连地定位信令数据和DECT帧的比特在电缆帧中的适当位置。在下面的叙述中将更详细地说明这个复用功能。最后电路L40产生一个电缆帧TCD,它在电缆C上被发送、预定给该基站。
另一方面,模块LFC包括:
一个同步恢复与去复用电路L70,它在一个输入端接收来自该无线基站的电缆帧TCA(符号A表示它是由基站发送到集中器的上行帧),
一个电路L31,它响应由电路L70发送的时钟信号,产生一个时基。它个电路L31由三个计数器构成:一个比特计数器,一个时隙计数器和一个帧计数器,
一个存储器L21,预定用于输入由电路L70发送的信令数据ISA,该信令数据将在下面叙述。存储器L21读出电路L31的时隙计数器,以便识别接收的数据,
一个存储器L60,它记录由电路L70发送的TDECTA帧,以便发送该帧到模块BMC。
最后,图5中所示的模块LFC包括一个电路L50,它是由一个返回延迟计数器构成的。一方面,这个电路可以进入电路L30的时隙计数器的状态初始化其返回延迟计数器,另一方面,它可进入电路L31的时隙计数器的状态停止其返回延迟计数器。这个电路的作用在下面的叙述中说明。
图6表示RFC帧控制模块。一方面,这种模块包括:
一个同步恢复与去复用电路R70,它在一个输入端接收来自集中器的电缆帧TCD
一个电路R31,它响应由电路R70发送的时钟信号产生一个时基。这个R31电路由三个计数器构成:一个比特计数器、一个时隙计数器和一个帧计数器,
一个存储器R21,预定用于记录由电路R70发送的信令数据ISD,在下面将进行说明。为了识别接收的数据,存储器R21读电路R31的时隙计数器,
一个存储器R60,它记录由电路R70发送的TDECTDD帧,以便发送该帧到无线基站的无线电收发信机。
一方面,模块RFC包括:
一个同步恢复电路R10,它在一个输入端接收由一个终端发送并且预定发送到集中器的标明TDECTA的DECT帧,
一个电路R30,它是在三个计数器的基础上构成的时基:一个比特计数器、一个时隙计数器和一个帧计数器。这个电路在第一输入端接收时钟信号,该时钟信号相应于由电路R31发送的时隙同步和帧同步,和在第二输入端接收来自电路R10的一个比特同步信号。
一个存储器R20,用于记录标明ISA的信令数据,该信令数据是在来自该终端的接收的TDECTA的基础上和在来自集中器的接收的TCD的基础上产生的,在下面将进行叙述。该信令数据根据在该帧中目前时隙数被发送;因此存储器R20读电路R30的时隙计数器确定哪个数据被发送,
一个复用电路R40,用于复用由存储器R20所加的信令数据和复用由电路R10所加的TDECTA帧。这个电路R40该电路R30的计数器,以便接连地定位信令数据和DECT帧的比特在该电缆帧中的适当位置。这个复用功能将在下面更详细地说明。最后电路R40产生在电缆C上发送到集中器的电缆帧TCA
在这个实施例中,用于连接基站到集中器的信道是2.048Mb/s电缆。但是,可替代地,也可使用其它类型的信道。
正如由电路L40和R40所实现的,图3-C叙述复用1.152Mb/s的DECT帧为2.048Mb/s电缆帧。这两个速率之间的比率D1/D2(DECT帧速率比电缆帧速度)等于9/16,电缆帧的16比特相应于DECT帧的9比特。在图3-C中彼此的顶部表示电缆帧的16比特(标明1至9和A至G)的组P2和DECT帧的9比特)(标明1至9)的组P1。指向离开组P1的每个比特的箭头表示读该比特完成的时刻,就是说,该比特可用的时刻。比特A至G用于编码操作数据,在下面将进行说明。
为了使帧延迟最小,因而允许的返回传输延迟最大,DECT比特在它们可用的时刻被插入该电缆帧中。
因此,如图3-C中所示的,一旦该比特已变为可用时,在组P2中发送该比特1。当比特1被发送时,比特2还未可用。因此在组P2中的第二位置是发送比特A。在传输比特A期间比特2是可用的,因此可在之后在组P2的第三位置发送。在传输比特2的结尾,比特3未可用,而在组P2的第四位置中是发送比特B。在传输比特B期间比特3可用,因此可在之后在组P2的第五位置中发送。对于比特C,4,D和5可按照同样的理由,因此它们分别在组P2的第六、第七、第八和第九位置发送。在传输比特5的结尾,比特6可用。因此立即在第十位置发送它。那么,对于随后的比特E,7,F,8,G和9也采用前面的理由,它们分别在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和第十六位置发送。
因此,DECT帧的9比特1至9和预定用于编码操作数据的7比特A至G分散在电缆帧的16比特组中,这是在比特1至9之后当下一比特不可用时,也就是说在它未被读出时,接连地插入7比特A至G的一个比特。
在电缆帧的16比特的每组P2中发送的7比特A至G在传输DECT时隙期间以两个不同的方式使用:
一方面,它们用于编码标明SW的时隙同步字,根据是偶数或奇数时隙(0011011或1100100)它有两个不同的值。这个同步字由电路L40和R40控制。
另一方面,它们用于编码在每组P2的前4比特A至D中编码的信令数据IS,接着3比特E至G构成保护前4数据比特A至D的汉明码类型的循环冗余码。这些信令数据由以下构成:
操作与维护数据OM,
无线电链路的控制数据IC,
时隙数N。
时隙数N是每个时隙发送的模24的数(因为每个DECT帧有24时隙),以便保证无线基站与集中器之间的帧同步。该数分别由电路L30和R30加在电路L40和R40。该数的编码在电缆帧的2P2组中进行(5比特是确定需要的,和每个P2组使它能够传送4操作数据比特)。
现在叙述在电缆帧中发送的操作与维护数据OM和控制数据IC,在称为下行传输的从集中器到无线基站的传输情况和称为上行传输的从无线基站到集中器进行传输的情况之间区别开。在公开的内容中通过举例仅仅说明对于实现本发明是主要的或者特别有意义的一些数据。无需观察也可发送其它数据。
在下行传输的情况下,操作与维护数据OM由电路L20发送到电路L40,和通过从无线基站及集中器来的启动/备用命令特别地形成,每个编码为1比特,对于启动或备用方式的决定由模块BMC进行。因此这些操作与维护数据的编码是在电缆帧的1组P2中进行。
在上行传输的情况下,操作与维护数据OM是由以下数据构成的:
对于被编码为4比特每个时隙,由无线电链路接收的信号的平均电平;在接收信号的基础上这个信息被取样和输入存储器R20,它将该信息加到电路R40,
在至少一些时隙发送的各种数据;它们涉及由无线基站发送的和预定由模块LFC传送到模块BMC进行处理的告警。这些不同的数据以下述方式发送:
两比特指示在最后一秒期间下行电缆传输的质量,也就是说,相对于两个阈值识别的行误码率:10-5和10-3。在这里,接收的差错分组通过变化3个循环冗余比特E至G进行检测。因此对于一秒的持续期间,也就是100DECT帧,因此对于128000分组P2,通过递增电路R31的12比特计数器对它们计数。这两比特使它能够指示该计数器的值是高于128,在1和128之间或者为0。它们由电路R31发送到存储器R20。这些操作与维护数据使它能够触发维护动作,例如,无线基站和/或集中器到备用方式的呼叫可由模块BMC命令,
两比特分别指示帧失步和时隙失步,它们由电路R31发送到电路R30,
如在下面可看到的,标明D的两比特用于校正滑动,它可能在基站和集中器的时钟HR和HL之间的比特电平出现。
IC无线电链路控制数据仅在下行传输的情况下发送并且由模块BMC加到存储器L20。这些数据特别是由以下构成的:
在该时隙(P00,P32或P80)中传送的分组类型;这个信息编码为2比特,
编码为1比特的传输方向(接收或发送)。当然,虽然这个信息可从对称应用诸如话音传送应用的帧中的时隙位置直接地得到,对于不对称的应用,特别是对于文传送应用是不相同的,它必须能够在发送或接收方式中使用该帧的任何时隙,
编码为1比特的时隙的工作或不工作状况,这使它能够指示对于发送通信该时隙是否使用,
由于该标准根据无线基站提供天线分集接收机制,可使用的天线数;这个信息编码为1比特,
由于该标准提供十个载频,用于该链路的载频数;这个数量编码为4比特,
和一比特,当它对时隙K是工作时,指示时隙K+2被认为是双时隙,也就是说,时隙K+2发送的无线电链路的控制数据在下一时隙K+3仍然有效。这个比特使它能够以P80格式的分组发送,由要求比话音传送应用特别对于数据传送应用更高的速率的应用标准规定。
因此这些数据的编码在电缆帧的3P2组中进行。但是,在这方面这些数据是紧急数据,它们及时到达无线基站,以至在DECT帧由无线基站收到时,无线电发射机R的合成器准备好传输。因此,有关时隙K的无线电链路控制数据与有关时隙K-2的操作维护数据一起发送。这个特性使它能够保护该系统的操作,即使所用的合成器是慢合成器。这个特性使它特别能够在无线基站使用两个慢合成器S1和S2,对于发送连续时隙它们以交替方式工作。
已经说明了P2组的结构和编码为7比特A至G的数据特性,现在借助图3-B叙述电缆帧的格式。
电缆帧由接连的P2组构成;在图3-B中表示标明0至159的160个这样的组;它们相应于图3-A中所示的DECT帧的时隙0,1和2。包括480比特的DECT帧的每个时隙,53 P2组和3DECT比特对于它们的编码是需要的。因此电缆帧的组结构等于DECT帧160组的时隙结构,也就是说,每三个时隙,因此构成53-53-54组循环。对于在该时隙开始前的最后完成组中的每个时隙发送时隙同步字SW,也就是说在组52,105和159中发送。因此同步字使它能够找回时隙同步,而对时隙0没有任何移位,对于时隙1移位3DECT比特和对于时隙2移位6DECT比特。
另一方面,接着这个同步字的两组,也就是组0和1,53和54,106和107用于发送时隙数N,在这个例子中也就是0,1和2。接着这个时隙数的组用于发送下行或上行操作与维护数据0 M1(比特D除外)。在这里所述的例子中,这个传输需要两组,组2和3,55和56,108和109。当发送与前面所述的不同的操作与维护数据时需要附加的组。但是,重要的是要注意,对于上行传输,在时隙K期间发送的4比特指示由无线链路接收的信号平均电平与时隙K-2收到的信号的平均电平有关。由无线电接收机R引起的延迟和将信息放入帧中需要的延迟得到这个延迟,该无线电接收机取样接收信号。
对于下行传输,分别与时隙2,3和4有关的IC无线电链路控制数据在时隙1,2和3同步字之前的三个组中发送,也就是在组49至51,102至104,156至158。当然,必须事先发送无线电链路数据,以便在它接收DECT帧时无线电接收机R准备好传输。
最后,对于上行传输,分别发送两比特D,接着是在组4,57和110中的其它操作与维护数据。
这两比特D的作用如下。标准G703不提供在电缆任一端的两件设备之间的时钟信号传输的接线。因此基站的时钟HR与集中器的时钟HL无关,以至它对于后者时钟提供一个频移。
对于上行传输,重要的是通过传输和放入帧,使用锁相环PLL的常规方法滤除在比特电平引入的抖动,而不产生显著的延迟。因此由无线基站从终端接收的数据利用基站的本地时钟HR进行取样。这个问题对于其频率低得多的帧和时隙时钟不会出现,而且无线基站可从集中器收到的数据恢复。不同地表达,对于上行传输,基站的时钟HR因此是比特级的主时钟并且从属于时隙和帧级的集中器时钟。
由无线基站发送的比特长度不相应于所需的集中器取样比特长度,因此在一定时间期间之后,集中器计数比已由无线基端发送的更多或更少比特。只要滑动仍小于P2组这种在比特级的移位可被容许,因为在集中器中帧同步恢复和时隙同步恢复的机制在P2组级下未达到。举例来说,当认为集中器和基站的时钟工作在相应频率18.432MHz和18.432±50.10-6MHz时,很可能出现的频移低于1000Hz,因此10ms(DECT帧的持续时间)10比特。每帧分组相应于16比特,一个校正每个DECT帧也就是每5ms进行两次,使得它能够保证低于半个组的滑动。
根据本发明,以下面的方式进行校正:无线基站比较来自集中器的其发送时刻与接收时刻,并由此得此两时钟之间的滑动。例如,对于时隙11和23的每半帧,无线基站决定:
如果没有滑动(D=00),或者以正常方式发送第54组的周期53,53,54,
或者如果与基站比较该集中器至少提前半组(D=10),则只发送53组,
或者如果它至少落后半组(D=01),则发送一个附加的第55组,
和随后在这个校正之前的时隙中发送在两比特D中编码的、所进行的校正类型。
图4-表示在无线基站的时钟HR的频率高于集中器的时钟HL,因此,与基站相比该集中器延迟半组的情况下进行的校正。在这种情况下,发送附加组55,在下一周期53-53-54的结尾,也就是说,在时隙CR5传输的结尾,位移被补偿了。
类似地,图4B表示在无线基站的时钟HR的频率低于集中器的时钟HL的频率,因此集中器超前基站半组的情况下进行的校正。时隙CR2的组54由基站吸收(Swallow),以致在下一周期53-53-54的结尾,也就是说,在时隙CR5传输的结尾,位移被补偿了。
这些比特D还由集中器用于计算称为在电缆上的返回延迟的幅度,而且这使它能够估计连接集中器到无线基站的电缆长度。
由集中器进行的这个返回延迟的计算特别重要,因为这使它能够校准连接到该集中器的各个无线基站的时钟信号。当然,这些站到集中器一般具有不同的距离,因此由集中器发送的帧由于传播以不同的延迟到达那里。当一个终端改变其无线基站时,这或者涉及已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个小区的一个移动终端,或者涉及由DECT标准规定的终端之间改变信道的机制的情况已触发,与新基站的帧及时隙的同步是不需要的,以至这个改变对用户变为明显的。因此,重要的是,在帧传输前,集中器可校正在每个基站的接收时刻的差。这个校正是这样进行的:按照到那个特定站的返回延迟的变化提前预定给每个无线基站的传输时刻:站越远的,越早发送这些帧。
为了计算这个延迟,在发送给定时隙时,通常起动包含在电路L50中的计数器,而当收到所述时隙时停止该计数器。但是,这个计算方式不考虑无线基站的时钟与该集中器的时钟间的可能滑动。实际上,如果对于包括53或55组而不是54组的时隙进行这个操作,它将被改变。因此,根据本发明,提供了校正根据D的变化而停止所述计数器的时刻。因此,以如下方式表示返回延迟DAR:
DAR=TA+X-TL式中:如果D=10,X=T,如果D=01,X=-T和如果D=00,X=0
T等于P2组的传输时间,
TL是所述计数器起动的时刻,
TA是所述计数器停止的时刻。
虽然本发明根据特定的实施例已叙述了,显而易见,这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可特别地适用于DECT系统之外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站可由电缆之外的装置并以这里所用的速率之外的其它速率中继。

Claims (9)

1.一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预定从一个集中器移动的至少一个无线站,它经过信道(C)连接到该集中器,所述无线站预定通过无线电链路以第一速率交换称为无线电帧的帧,和所述信道预定以第二速率传送称为信道帧的帧,所述无线电帧复用在该信道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站(RFP1,RFP2),它是预定与终端(CTA1,CTA2,PP1,PP2,PP3)并以所述第一和第二速率间的比率等于D1/D2交换所述无线电帧,所述无线基站(RFP1,RFP2)和所述集中器(DCC)包括装置,用于:
读出包含在接收的无线电帧中的比特,
在预定用于编码操作数据的一组信道帧的D2比特、无线电帧的D1比特和D2-D1比特中分配,
在该无线电帧的下一比特未完全被读出时,在该无线电帧的一比特后插入所述操作数据的一个码比特。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数据特别是:
用于无线基站(RFP1,RFP2)和集中器(DCC)同步的同步数据(SW),
操作与维护数据(OM),
和在从集中器(DCC)到基站(RFP1,RFP2)传输的情况下,有关的无线电链路的控制数据(IC)。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和基于TDMA型(时分多址)结构,根据它,无线电帧的每个时隙指定给一条特定的无线电链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基站和所述集中器包括用于插入相应于在最后的时隙K的无线电链路的控制数据到相应于时隙K-2的信道帧的组中的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基站包括至少两个合成器,它们交替地工作处理所述时隙。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之一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时钟(HR)的基站,它相对于该集中器的时钟(HL)自由地振荡,包括装置,用于:
有规则地估计所述时钟之间的偏移,
如果该集中器的时钟相对于该基站的时钟落后至少半组,则发送附加的D2比特组,和如果这个时钟超前至少半组,则吸收一组,以便校正所述偏移,
发送操作与维护数据(D)到该集中器,向它指示发送的组数。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基于TDMA型的结构,按照该结构,无线电帧被再分为时隙,其特征在于该集中器包括装置(L50),用于处理在该信道(DAR)上的称为返回延迟的幅度,在由该集中器从所述时隙的接收时刻分开的在该信道上的时隙的传输时刻的基础上计算,同时考虑所述偏移的任何可能的校正。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之一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操作数据包括冗余数据,使它能够检测差错分组的接收,和在于该无线基站包括装置,用于根据接收的差错组数处理称为信道差错率的操作与维护数据,和用于有规则地发送这个操作与维护数据到该集中器。
8.一种预定用于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站,利用无线电链路以第一速率交换称为无线电帧的帧,和包括用于经过信道接到所述系统的集中器的装置,而所述信道预定以第二速率传送称为信道帧的帧,所述无线电帧复用在该信道帧上,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第二速率间的比率等于D1/D2时,所述无线电站是预定与终端交换这些帧的一个基站,所述基站和所述集中器包括装置,用于:
读出包含在接收的无线电帧中的比特,
在预定用于编码操作数据的一组信道帧的D2比特、无线电帧的D1比特和D2-D1比特中分配,
在该无线电帧的下一比特未完全被读出时,在该无线电帧的一比特后插入所述操作数据的一个码比特。
9.一种预定用于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集中器,在经过信道连接到至少一个无线站,利用无线电链路以第一速率交换称为无线电帧的帧,同时所述信道预定以第二速率传送称为信道帧的帧,所述无线电帧复用在该信道帧上,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和第二速率间的比率等于D1/D2时,所述无线站是预定与终端交换这些帧的一个基站,所述基站和所述集中器包括装置,用于:
读出包含在接收的无线电帧中的比特,
在预定用于编码操作数据的一组信道帧的D2比特、无线电帧的D1比特和D2-D1比特中分配,
在该无线电帧的下一比特未完全被读出时,在该无线电帧的一比特后插入所述操作数据的一个码比特。
CN95118885A 1994-11-15 1995-11-15 具有移动的无线电站的无线通信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007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9413640 1994-11-15
FR9413640A FR2726958A1 (fr) 1994-11-15 1994-11-15 Systeme de radio-communication avec station radio deporte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888A true CN1143888A (zh) 1997-02-26
CN1080073C CN1080073C (zh) 2002-02-27

Family

ID=9468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188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0073C (zh) 1994-11-15 1995-11-15 具有移动的无线电站的无线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5796730A (zh)
EP (1) EP0717575B1 (zh)
JP (1) JP3793264B2 (zh)
KR (1) KR100383687B1 (zh)
CN (1) CN1080073C (zh)
DE (1) DE69528032T2 (zh)
FR (1) FR272695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2922C (zh) * 2000-05-05 2009-01-14 Ipr特许公司 基站
CN100461910C (zh) * 2003-12-10 2009-02-1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站间传输方法、无线电基站监视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40315C1 (de) * 1996-09-30 1998-02-26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ktionssteuerung in einem Zeitschlitzverfahren
US6633550B1 (en) 1997-02-20 2003-10-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dio transceiver on a chip
US6411611B1 (en) * 1998-05-18 2002-06-25 Koninklijke Phillips Electronics N.V. Communication systems,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a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data within a DECT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400578B2 (en) * 2004-12-16 2008-07-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rottling network transmissions using per-receiver bandwidth control at the application layer of the transmitting serv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96973A1 (fr) * 1974-12-31 1976-07-30 Telecommunications Sa Systeme de transmission numerique permettant le transfert de voies composantes entre voies multiplexees
FR2581493B1 (fr) * 1985-05-03 1987-07-10 Trt Telecom Radio Electr Systeme de transmission d'informations par voie multiplex
JPS62225096A (ja) * 1986-03-26 1987-10-03 Nec Corp 無線電話方式
US5511073A (en) * 1990-06-25 1996-04-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formatting of data for transmission
JP2962886B2 (ja) * 1991-07-19 1999-10-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Tdma処理装置
IT1250515B (it) * 1991-10-07 1995-04-08 Sixtel Spa Rete per area locale senza fili.
FR2682839B1 (fr) * 1991-10-22 1993-12-10 Dassault Automatismes Telecommun Dispositif telephonique perfectionne pour reseau de communication telephonique a postes fixes et postes autonomes.
IL104412A (en) * 1992-01-16 1996-11-14 Qualcomm Inc Method and instrument for the formation of data for transmission
DE59300269D1 (de) * 1992-03-25 1995-07-27 Ascom Business Systems Ag Nach der DECT-Norm arbeitende Schnurlos-Telefonanlage.
JP2805570B2 (ja) * 1993-02-12 1998-09-30 エヌ・ティ・ティ移動通信網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方法
DE4309848C2 (de) * 1993-03-26 1997-06-12 Siemens Ag Kommunikationssystem zum Anschluß an eine Basisstation eines mehrzellularen, drahtlosen Fernsprechsystems
JPH09501034A (ja) * 1994-02-25 1997-01-28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ツ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内の無線送信機/受信機との通信のための必要バンド幅を減らすための分散ベース局
US5568490A (en) * 1994-06-10 1996-10-22 Hughes Electronics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ferring data in a TDMA system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2922C (zh) * 2000-05-05 2009-01-14 Ipr特许公司 基站
CN100461910C (zh) * 2003-12-10 2009-02-1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站间传输方法、无线电基站监视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073C (zh) 2002-02-27
US5796730A (en) 1998-08-18
JPH08237191A (ja) 1996-09-13
EP0717575A3 (fr) 1996-10-23
KR100383687B1 (ko) 2003-07-18
DE69528032D1 (de) 2002-10-10
JP3793264B2 (ja) 2006-07-05
FR2726958A1 (fr) 1996-05-15
EP0717575A2 (fr) 1996-06-19
EP0717575B1 (fr) 2002-09-04
DE69528032T2 (de) 2003-06-05
KR960020140A (ko) 1996-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186C (zh) 在时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下行控制信号的传输控制方法
CN1855784B (zh) 基于分组的网络内的线路定时
CN1126413C (zh) 简化无线通信系统中码字的解码
CN102231723B (zh) 资源分配
CN100352310C (zh) 向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远端设备发送信息的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无线电系统和移动站
CN102025448B (zh) 通用公共无线接口业务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WO1997039551A1 (en) An improved technique for jointly performing bit synchronization and error detection in a tdm/tdma system
CN101682856B (zh) 通信系统及用户终端、基站装置、个别控制信息收发方法
SE468617B (sv) Basstation foer traadloest, digitalt telefonsystem
CN1207220A (zh) 实现多模式无线光通信的健壮方法和装置
CN1173796A (zh) 无线电话系统
EP1091514B1 (en) Minimization of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in a mobile system
CN1080073C (zh) 具有移动的无线电站的无线通信系统
US6104726A (en) Simultaneous transfer of voice and data information using multi-rate vocoder and bit control protocol
CN1232056C (zh) 在采用可变比特率的系统中健壮的帧类型保护方法与系统
CN1150704C (zh) 获取和维护系统帧号和连接帧号的方法及装置
GB2366161A (en)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timing information
CN103297370A (zh) 以太网phy至具有桥接抽头线的信道的扩展
CN1314752A (zh) 无线设备接收机本机振荡器之频率跟踪的修正方法
CN1124720C (zh) 环总线数据传送系统
CN108702260A (zh) 反馈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终端设备及接入网设备
CN1304233A (zh) 多样传输探测电路和探测方法
CN101404558A (zh) 基于ami编码的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处理装置
CN1172476C (zh) 固定用户单元
CN114846766B (zh) 基带射频接口、通信系统和信号接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