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83170B - 一种厨房排油烟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厨房排油烟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83170B
CN114383170B CN202210093517.4A CN202210093517A CN114383170B CN 114383170 B CN114383170 B CN 114383170B CN 202210093517 A CN202210093517 A CN 202210093517A CN 114383170 B CN114383170 B CN 1143831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shell
air
fresh air
cavity
smo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935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83170A (zh
Inventor
孙鸿昌
俞晓静
王洪明
王奎之
费喆
朱绍伟
李瑞杰
武旭
王志国
单明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Dawei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Dawei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Dawei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Dawei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9351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831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83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83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831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831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20Removing cooking fumes
    • F24C15/203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厨房排油烟热回收装置,属于厨房空调换气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排油烟罩和换热机箱,排油烟罩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内壳体和外壳体形成容纳新风的缓冲腔,内壳体下方设置有进烟口,进烟口处覆盖有过滤网,内壳体上方开口设置;换热机箱设置在排油烟罩上方,换热机箱内部设置有隔板,以使得换热机箱内部形成出烟腔和新风腔,出烟腔的输入端与内壳体上方的开口连通,出烟腔的输出端开设有排烟口,排烟口与排烟管道连通,新风腔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通过进风管道与室外空气连通,缓冲腔与新风腔连通,并开设有出风口。该装置通过出烟腔和新风腔,利用烟气中的热量对进入室内的新风进行预热,使得进入室内的新风温度适宜,节省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厨房排油烟热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厨房排油烟热回收装置,属于厨房空调换气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过调研分析厨房排油烟系统存在的普遍问题及现状,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发现厨房排油烟系统在运行时通常会带走大量的热量,而冬季在补充新风时,如不做预热处理舒适性会极大降低。因此,集中回收油烟中的热量以加热送入室内的新风,是提升绿色居住建筑厨房排油烟系统性能的有效举措,对实际的厨房排油烟系统有现实指导意义。
我国是建造大国,但是在建筑设计初期并没有注重低碳思想的引入,所以在建筑设计和使用的过程中造成了较大的资源浪费,没有达到环保低碳的效果。随着建筑设计中低碳理念的推行,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而且还可以更大限度的节省能源的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厨房排油烟热回收装置,该装置通过换热机箱内部形成的出烟腔和新风腔,可有效利用烟气中的热量,能够对进入室内的新风进行预热,使得进入室内的新风温度适宜,节省资源。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厨房排油烟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油烟罩,所述排油烟罩包括内壳体和套设在所述内壳体外侧的外壳体,所述内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的下端和上端均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形成容纳新风的缓冲腔,所述内壳体下方设置有进烟口,所述进烟口处覆盖有过滤网,所述内壳体上方开口设置;
换热机箱,所述换热机箱设置在所述排油烟罩上方,所述换热机箱内部设置有隔板,以使得所述换热机箱内部形成出烟腔和新风腔,所述出烟腔内设置有排烟机,所述出烟腔的输入端与所述内壳体上方的开口连通,所述出烟腔的输出端开设有排烟口,所述排烟口与排烟管道连通,所述新风腔内设置有送风机,所述新风腔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通过进风管道与室外空气连通,所述缓冲腔与所述新风腔连通,并开设有出风口。
可选地,所述隔板包括多个水平设置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第一挡板的周向与所述换热机箱的内侧壁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挡板之间通过第二挡板连接,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移动滑轨,所述第二挡板能够沿所述移动滑轨进行移动。
可选地,所述换热机箱内的最下方的所述第一挡板上开设有新风转接口和烟气转接口,所述新风转接口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上方,并靠近所述外壳体的侧壁,所述烟气转接口设置在所述内壳体上方,并靠近所述内壳体的侧壁,所述新风腔和缓冲腔通过所述新风转接口连通,所述内壳体和出烟腔通过所述烟气转接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靠近所述新风转接口的一侧,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远离所述新风转接口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缓冲腔内设置有多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自内壳体的一端水平延伸内壳体的另一端,多个所述导流板均匀分布在所述缓冲腔内。
可选地,所述内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轮盒,所述缓冲腔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轮盒,所述第一转轮盒和所述第二转轮盒内放置转轮。
可选地,所述内壳体上开设有第一传输口和第二传输口,所述第一传输口的开口面积与所述第一转轮盒的径向横截面面积相等,所述第二传输口的开口面积与所述第二转轮盒的径向横截面面积相等,所述第一转轮盒能够通过所述第一传输口自所述内壳体进入至所述缓冲腔内,所述第二转轮盒能够通过所述第二传输口自所述缓冲腔进入至所述内壳体内。
可选地,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第一转轮盒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第二转轮盒连接。
可选地,所述新风腔内还设置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呈盘状或螺旋状。
可选地,所述进风管道内设置有多孔过滤板,所述多孔过滤板倾斜设置。
本申请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1.本申请所提供的厨房排油烟热回收装置,新风腔内的新风和出烟腔内的烟气,能够通过隔板进行热量交换,以利用烟气的热量来加热新风,使得进入室内的新风温度适宜,无需设置额外的加热器对新风进行加热,充分利用烟气资源,节省该装置的运行成本。
2.本申请所提供的厨房排油烟热回收装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设置能够根据室外温度调节新风腔和出烟腔的容积,提高该装置对烟气热量的利用效率,减少烟气中热量资源的浪费。
3.本申请所提供的厨房排油烟热回收装置,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设置提高了该装置的普适性,可适用于任何季节及满足不同国家用户的需求。
4.本申请所提供的厨房排油烟热回收装置,第一转轮盒和第二转轮盒内的转轮能够对烟气进行除湿和对新风进行加湿,进一步提高对烟气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厨房排油烟热回收装置的一种侧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厨房排油烟热回收装置的另一种侧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排油烟罩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排油烟罩的侧截面示意图;
部件和附图标记列表:
10、内壳体;11、外壳体;12、导流板;13、缓冲腔、14、进烟口;15、第一出风口;16、第二出风口;17、第一转轮盒;18、第二转轮盒;20、新风腔;21、进风口;22、送风机;23、进风管道;24、新风转接口;25、第一挡板;26、第二挡板;27、通气孔;30、出烟腔;31、排烟口;32、排烟机;33、排烟管道;34、烟气转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是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参考图1-4,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厨房排油烟热回收装置,包括:排油烟罩,排油烟罩包括内壳体10和套设在内壳体10外侧的外壳体11,内壳体10与下壳体的下端和上端均通过连接板连接,内壳体10和外壳体11形成容纳新风的缓冲腔13,内壳体10下方设置有进烟口14,进烟口14处覆盖有过滤网,内壳体10上方开口设置;换热机箱,换热机箱设置在排油烟罩上方,换热机箱内部设置有隔板,以使得换热机箱内部形成出烟腔30和新风腔20,出烟腔30内设置有排烟机32,出烟腔30的输入端与内壳体10上方的开口连通,出烟腔30的输出端开设有排烟口31,排烟口31与排烟管道33连通,新风腔20内设置有送风机22,新风腔20开设有进风口21,进风口21通过进风管道23与室外空气连通,缓冲腔13与新风腔20连通,并开设有出风口。
该装置下,新风自进风口21、进风管道23后进入新风腔20,烟气自进烟口14进入内壳体10内,最后流经出烟腔30、排烟口31和排烟管道33后流出,新风腔20内的新风和出烟腔30内的烟气,能够通过隔板进行热量交换,以利用烟气的热量来加热新风,使得进入室内的新风温度适宜,无需设置额外的加热器对新风进行加热,充分利用烟气资源,节省该装置的运行成本。并且设置的缓冲腔13,一是能够对进入室内的新风进行缓冲,稳定进风口21处的进风量,二是能够缓冲腔13内的新风能够进一步与内壳体10内的烟气进行接触,初始进入内壳体10的烟气较高,可对新风进一步加热,提高新风的温度及温度的一致性。
具体的,新风腔20和缓冲腔13的连通,可以是通过外接管道进行连接,也可以是在新风腔20和缓冲腔13之间设置夹层,通过在夹层上设置开口实现,只要是能够实现将新风腔20内的新风传输至缓冲腔13即可。
具体的,出烟腔30和内壳体10连通,自进烟口14进入内壳体10内的烟气则全部会流至出烟腔30内,内壳体10与出烟腔30的连通,可以是在内壳体10上方的开口直接与出烟腔30连通,也可以在内壳体10和出烟腔30之间设置夹层,通过在夹层上开设开口实现连通。
具体的,内壳体10与外壳体11的连接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可以为一体式固定连接,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只要能够将内壳体10和外壳体11连接在一起即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隔板包括多个水平设置第一挡板25,第一挡板25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27,第一挡板25的周向与换热机箱的内侧壁连接,相邻两个第一挡板25之间通过第二挡板26连接,第一挡板25上设置有移动滑轨,第二挡板26能够沿移动滑轨进行移动。由于我国气候四季分明,室外的空气温度随之进行变化,设置的第二挡板26沿第一挡板25上的移动滑轨进行运动,能够调节出烟腔30和新风腔20的容积,例如冬季时,室外温度较低时,能够增大出烟腔30的容积,减小新风腔20的容积,以使得较多的烟气对新风进行加热,确保进入室内的新风温度适宜;例如春秋季时,室外温度不是很低,可以增大新风腔20的容积,减少出烟腔30的容积,同样使得新风处于一个适宜的温度;并且第二挡板26可以交错排列,设置为图2的形式,该设置下能够增加新风与烟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烟气对新风的加热效率。上述第一挡板25和第二挡板26的设置能够根据室外温度调节新风腔20和出烟腔30的容积,提高该装置对烟气热量的利用效率,减少烟气中热量资源的浪费。
具体的,烟气或新风在第一挡板25上的通气孔27处流通,该通气孔27的大小及数量不做具体限定,当通气孔27为较大孔时,能够提高新风或烟气的通过效率,适用于换气需求较大的场所,当通气孔27的数量设置较小时,通气孔27设置能够对新风或烟气进行过滤,还能够延长新风在新风腔20的停留时间,以及延长烟气在出烟腔30的停留时间,使得新风与烟气充分进行交换。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换热机箱内的最下方的第一挡板25上开设有新风转接口24和烟气转接口34,新风转接口24设置在外壳体11上方,并靠近外壳体11的侧壁,烟气转接口34设置在内壳体10上方,并靠近内壳体10的侧壁,新风腔20和缓冲腔13通过新风转接口24连通,内壳体10和出烟腔30通过烟气转接口34连通。新风转接口24与烟气转接口34相对设置,能够使得新风腔20内的新风顺利流至缓冲腔13内,内壳体10内的烟气顺利流至出烟腔30内,该设置下无需设置额外的管道即能够将新风和烟气进行传输,提高该装置的一体性。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15和第二出风口16,第一出风口15设置在靠近新风转接口24的一侧,第二出风口16设置在远离新风转接口24的一侧。第一出风口15和第二出风口16可以同时打开,保证进风量,也可以根据实际对新风的需求只打开任意一个,例如夏季时,不需要对新风进行加热,则可只打开靠近新风转接口24的第一出风口15,新风在缓冲腔13内的停留时间较短,则新风避免与烟气进行热量交换,通入的则是清洁且低温的空气,冬季需要对新风进行加热时,则可只打开远离新风转接口24的第二出风口16,新风在缓冲腔13内将会停留一段时间,缓冲腔13内的新风与内壳体10的烟气进一步进行热量交换,提高新风的温度,通入的则是清洁且温度适宜的空气,在春秋季节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打开第一出风口15和/或第二出风口16。上述设置提高了该装置的普适性,可适用于任何季节及满足不同国家用户的需求。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参考图1和图4,缓冲腔13内设置有多个导流板12,导流板12自内壳体10的一端水平延伸内壳体10的另一端,多个导流板12均匀分布在缓冲腔13内。东家室外空气寒冷,为了提高对新风的加热效果,因此第一出风口15处于关闭,第二出风口16处于打开状态,该设置下,自新风转接口24进入的新风达到至缓冲腔13的一侧后,在导流板12的引导下,新风均匀的流过缓冲腔13,被内壳体10内的烟气加热至适宜的温度,最后经第二出风口16流出,导流板12既能够对新风进行导流,还能够提高新风的加热效果。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外壳体11采用岩棉夹心保温钢板,便于对新风进行保温,内壳体10采用传热较好的材质,例如铝合金等传热较好的金属材料。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挡板25之间的间距为5-45cm,优选为10-20cm,该设置下能够增加新风或烟气分别在新风腔20或出烟腔30内的停留时间,并且便于安装。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换热机箱内侧壁上设置有卡块,第一档板通过卡块可拆卸连接在换热机箱内,第一挡板25的周向设置有弹性密封材料,能够提高第一挡板25与换热机箱之间的密封性,第二挡板26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接触相邻的两个第一挡板25,因此第二挡板26的周向也设置有弹性密封材料,能够提高第二挡板26与第一挡板25和换热机箱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新风腔20和出烟腔30连通,使得烟气污染新风。
具体的,第二挡板26在移动滑轨上的移动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是根据季节变化,人工推动第二挡板26来移动滑轨上运动,还可以是在换热机箱上设置控制臂,控制臂推动第二挡板26在移动滑轨上移动,还可以是通过在第二挡板26和移动滑轨之间设置电磁部件,通过电磁控制使得第二挡板26在移动滑轨上移动,上述方式均可调节出烟腔30和新风腔20的容积,以提高该装置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内壳体10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轮盒17,缓冲腔13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轮盒18,第一转轮盒17和第二转轮盒18内放置转轮。一般烟气的含水量较高,内壳体10内部设置的第一转轮盒17内的转轮能够对烟气中的水分进行吸收,达到降低烟气湿度的目的,而第二转轮盒18内的转轮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对新风进行除湿或加湿。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转轮盒17和第二转轮盒18内还可放置增香颗粒,第二转轮盒18内的增香颗粒能够对新风进行增香,提高进入室内新风的清新程度,进而提升用户的感官感受。第一转轮盒17内的增香颗粒能够对烟气进行除杂和增香,达到净化烟气的目的。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内壳体10上开设有第一传输口和第二传输口,第一传输口的开口面积与第一转轮盒17的径向横截面面积相等,第二传输口的开口面积与第二转轮盒18的径向横截面面积相等,第一转轮盒17能够通过第一传输口自内壳体10进入至缓冲腔13内,第二转轮盒18能够通过第二传输口自缓冲腔13进入至内壳体10内。由于该烟气的余热利用通常是在冬季,空气较为干燥,该设置下,第一转轮盒17和第二转轮盒18能够互换,因此在吸收烟气的水分后的第一转轮盒17在进入缓冲腔13后,能够对新风加湿,第二转轮盒18进入内壳体10内进行吸湿,第一转轮盒17和第二转轮盒18内的转轮能够对烟气进行除湿和对新风进行加湿,进一步提高对烟气的利用率。通过设置的第一传输口和第二传输口分别为第一转轮盒17和第二转轮盒18的移动提供传输路径,避免第一转轮盒17和第二转轮盒18出现运动偏移而产生刚性碰撞,提高该装置的安全性,并且第一传输口和第二传输口能够分别对第一转轮盒17和第二转轮盒18起到限位作用,提高第一转轮盒17和第二转轮盒18的稳定性,避免新风或烟气风力过大,造成第一转轮盒17和第二转轮盒18的移位。
具体的,进烟口14处的过滤网能够对进入内壳体10的烟气进行过滤,还可在内壳体10内设置过滤组件,以保证对烟气的过滤效果,避免内壳体10内的烟气污染第一转轮盒17和第二转轮盒18内的转轮。
具体的,转轮的材质不做具体限定,可以为硅胶、分子筛或其他具有吸湿性的高分子材料。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转轮盒17和第二转轮盒18至少为两个,该设置下,将转轮均匀放置在第一转轮盒17和第二转轮盒18内,能够增加转轮与新风或再烟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对转轮对新风的加湿效率,以及提高内壳体10内转轮的吸湿效率,节约运行成本。
具体的,第一转轮盒17和第二转轮盒18的排列方式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可以第一转轮盒17和第二转轮盒18分布为多列,多列的第一转轮盒17和第二转轮盒18并排设置,也可以是所有的第一转轮盒17相邻排列,所有的第二转轮盒18相邻排列;另外,第一转轮盒17和第二转轮盒18还可以并为一列,第一转轮盒17和第二转轮盒18间隔设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转轮盒17与第二转轮盒18交错并列设置。由于第一转轮盒17和第二转轮盒18均至少为两个,该设置下相邻两个第一转轮盒17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转轮盒18,相邻两个第二转轮盒18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转轮盒17,能够使得相邻的第一转轮盒17或相邻的第二转轮盒18之间留有空隙,可以使得新风或烟气短暂停留并进行缓冲,提高对烟气的除湿效率和对新风的加湿效率,还能提高该装置新风送风风量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外壳体1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图1和图2中未视出),第一伸缩杆与第一转轮盒17连接,第二伸缩杆与第二转轮盒18连接。该设置下通过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伸出与缩回,能够提高第一转轮盒17和第二转轮盒18的互换效率。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新风腔20内还设置有冷凝器,冷凝器呈盘状或螺旋状。该设置的冷凝器能够对新风进行冷却,此情况下适用于夏季,既能降低进入室内的新风的温度,还能够将新风含有的冷量传递给烟气,进而降低烟气的温度,避免过高的烟气直接排放至室外,从而污染环境,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进风管道23内设置有多孔过滤板,多孔过滤板倾斜设置。设置的多孔过滤板能够对新风进行过滤,提高新风的清洁度,倾斜设置的多孔过滤板能够增大过滤板与新风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对新风的过滤效果;同时,多孔过滤板能够对进风管道23内的新风进行拦截,提高新风在进风管道23的滞留时间,进一步降低新风内的污染物及杂质。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厨房排油烟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油烟罩,所述排油烟罩包括内壳体和套设在所述内壳体外侧的外壳体,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的下端和上端均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形成容纳新风的缓冲腔,所述内壳体下方设置有进烟口,所述进烟口处覆盖有过滤网,所述内壳体上方开口设置;
换热机箱,所述换热机箱设置在所述排油烟罩上方,所述换热机箱内部设置有隔板,以使得所述换热机箱内部形成出烟腔和新风腔,所述出烟腔内设置有排烟机,所述出烟腔的输入端与所述内壳体上方的开口连通,所述出烟腔的输出端开设有排烟口,所述排烟口与排烟管道连通,所述新风腔内设置有送风机,所述新风腔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通过进风管道与室外空气连通,所述缓冲腔与所述新风腔连通,并开设有出风口;
所述隔板包括多个水平设置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第一挡板的周向与所述换热机箱的内侧壁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挡板之间通过第二挡板连接,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移动滑轨,所述第二挡板能够沿所述移动滑轨进行移动;
所述换热机箱内的最下方的所述第一挡板上开设有新风转接口和烟气转接口,所述新风转接口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上方,并靠近所述外壳体的侧壁,所述烟气转接口设置在所述内壳体上方,并靠近所述内壳体的侧壁,所述新风腔和缓冲腔通过所述新风转接口连通,所述内壳体和出烟腔通过所述烟气转接口连通;
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靠近所述新风转接口的一侧,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远离所述新风转接口的一侧;
所述缓冲腔内设置有多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自内壳体的一端水平延伸内壳体的另一端,多个所述导流板均匀分布在所述缓冲腔内;
所述内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轮盒,所述缓冲腔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轮盒,所述第一转轮盒和所述第二转轮盒内放置转轮;
所述内壳体上开设有第一传输口和第二传输口,所述第一传输口的开口面积与所述第一转轮盒的径向横截面面积相等,所述第二传输口的开口面积与所述第二转轮盒的径向横截面面积相等,所述第一转轮盒能够通过所述第一传输口自所述内壳体进入至所述缓冲腔内,所述第二转轮盒能够通过所述第二传输口自所述缓冲腔进入至所述内壳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排油烟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第一转轮盒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第二转轮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厨房排油烟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腔内还设置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呈盘状或螺旋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厨房排油烟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内设置有多孔过滤板,所述多孔过滤板倾斜设置。
CN202210093517.4A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厨房排油烟热回收装置 Active CN1143831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93517.4A CN114383170B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厨房排油烟热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93517.4A CN114383170B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厨房排油烟热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83170A CN114383170A (zh) 2022-04-22
CN114383170B true CN114383170B (zh) 2023-02-10

Family

ID=81204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93517.4A Active CN114383170B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厨房排油烟热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8317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29409B2 (ja) * 2006-02-10 2011-07-20 新日本空調株式会社 デシカント換気装置
US20100243228A1 (en) * 2009-03-31 2010-09-30 Price Richard J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ffect Heat Transfer
US20130052936A1 (en) * 2011-08-31 2013-02-28 John C. Jordan Heating and cooling ventilation system
JP2018025104A (ja) * 2016-08-08 2018-02-15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熱交換システム
CN106813348A (zh) * 2017-03-30 2017-06-09 沈阳师范大学 一种节能、环保的厨房补充新风装置
CN208720312U (zh) * 2018-08-16 2019-04-09 山东美诺邦马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废热回收及补风功能的被动房住宅排油烟机
CN212512643U (zh) * 2020-05-14 2021-02-09 武汉方特工业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交换面积可变的上升管换热器
CN214619652U (zh) * 2021-03-24 2021-11-05 无锡丰禾新能源有限公司 生物质锅炉余热回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83170A (zh) 2022-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7885B (zh) 带自动吸尘的双转轮式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机组
WO2012037890A1 (zh) 吸油烟机或者空调吸油烟机
CN204574262U (zh) 新风空调
CN207797321U (zh) 一种空气净化空调新风机
CN108397838B (zh) 一种除湿循环方法
CN210135642U (zh) 一种空调器
CN203489417U (zh) 转轮式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组
WO2012013132A1 (zh) 含环形风机的空气集流罩式吸油烟机或空调吸油烟机
CN114383170B (zh) 一种厨房排油烟热回收装置
CN201906551U (zh) 一种除湿机
CN204830084U (zh) 回收厨房油烟热能的换热器
CN207815516U (zh) 家用壁挂式空调器
CN2881419Y (zh) 贯流式环保节能空气调节器
CN100529643C (zh) 转轮式全热交换装置
CN214791691U (zh) 房屋节能通风系统
CN205026870U (zh) 一种全热交换新风系统
CN210128426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4087697A (zh) 一种绿色建筑用室内通风智能调节设备
CN201233069Y (zh) 一种带热回收的空调器
CN207922478U (zh) 一种新风机组
CN202494182U (zh) 热回收空气处理机组
CN207088915U (zh) 一种顶置纯电动空调机组
CN212585052U (zh) 太阳能空气调节系统
CN104141989A (zh) 家用新风节能换气热回收式中央空调一体机
CN217785401U (zh) 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