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80547A - 一种微创法外墙保温修缮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创法外墙保温修缮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80547A
CN114380547A CN202111446950.3A CN202111446950A CN114380547A CN 114380547 A CN114380547 A CN 114380547A CN 202111446950 A CN202111446950 A CN 202111446950A CN 114380547 A CN114380547 A CN 1143805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nimally invasive
repairing
external wall
hole
mic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469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光磊
章银祥
韩丽娟
章小冬
陈向娟
刘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bmg Mortar Co ltd
Tianjin Tiany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bmg Mortar Co ltd
Tianjin Tiany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bmg Mortar Co ltd, Tianjin Tiany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bmg Mort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4695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805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80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805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 C04B28/04Portland c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74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 E04B1/76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specifically with respect to heat onl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74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 E04B1/76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specifically with respect to heat only
    • E04B1/762Exterior insulation of exterior walls
    • E04B1/7629Details of the mechanical connection of the insulation to the wal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04G23/0296Repairing or restoring faca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微创法外墙保温修缮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外墙保温缺陷位置及修缮面积,标记修缮位置;S2:根据修缮位置和面积设计微创孔和锚栓的位置、数量及分布;S3:打孔、确认修缮位置,并安装外墙锚栓,填充微膨胀胶粘剂并用配套塞堵住微创孔;S4:饰面层修复。本发明创造所述的一种微创法外墙保温修缮工艺,通过此种修缮工艺在不铲除问题保温层的基础上,在查找到保温层未粘结胶粘剂处进行微膨胀胶粘剂填充,节约了大量资源和人工,降低了修缮成本,修缮时间短,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微创法外墙保温修缮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外墙保温修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创法外墙保温修缮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外墙大多采用聚苯板(石墨聚苯板)、挤塑、岩棉板等做外保温,由于施工工艺、原材料质量、雨水渗透等因素,造成保温层与基层墙体分离、脱落,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温层与基层墙体分离、脱落问题,若果采用铲除保温层,重新做外保温的方法,维修成本高,也会对已居住群众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微创法外墙保温修缮工艺,通过此种修缮工艺在不铲除问题保温层的基础上,在查找到保温层粘剂处进行微膨胀胶粘剂填充,节约了大量资源和人工,修缮时间短,效果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微膨胀胶粘剂,包括如下成分:水泥:20%-40%;
沙子:60%-80%;
胶粉:15%-20%;
纤维素:0.1%-0.3%;
淀粉醚:0.02%-0.04%;
膨胀剂:1.5%-3%;
触变剂:0.05%-0.1%;所述触变剂为硅酸镁铝;
所述沙子为40-70目,水泥使用的是PO42.5水泥;
所述膨胀剂包括高性能膨胀剂和塑性膨胀剂,所述塑性膨胀剂的含量为为0.01-0.02%,高性能膨胀剂的含量为为1.48%-2.98%。
所述微膨胀胶粘剂的使用稠度在90-95。在电动填充时,能够方便使用。
一种微创法外墙保温修缮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外墙保温缺陷位置及修缮位置,标记修缮位置;
S2:根据修缮位置和面积设计微创孔和锚栓的位置、数量及分布;
S3:根据步骤S2的设计打微创孔,在锚栓的设计位置安装外墙锚栓,在微创孔内填充微膨胀胶粘剂,并用配套塞堵住;
S4:饰面层修复。
所述步骤S1中的确定外墙保温缺陷位置及修缮位置为先敲击大致空鼓位置,并且在大致空鼓面积,每隔若干个平方米打一个微创孔,在微创孔内使用内窥镜确定空鼓面积,进而确认修缮位置和面积所述步骤S1中的确定外墙保温缺陷位置及修缮位置为先敲击大致空鼓位置,并且在大致空鼓位置,每隔若干个平方米打一组微创孔,一组微创孔为面积1平方米,在微创孔内使用内窥镜确定空鼓面积,进而确认修缮位置和面积;
所述步骤S2设计方案为在建筑高20米以下,每平米分别设计至少5个钻孔和锚栓至少5个,微创孔为梅花状分布,每个微创孔中心距离大于270mm,小于400mm;每个锚栓位置的距离大于270mm,小于400mm;
建筑高21米-60米,每平米分别设计至少6个钻孔和锚栓至少6个,钻孔和锚栓都是梅花状分布,每个钻孔中心距离大于260mm,小于390mm,每个锚栓位置的距离大于260mm,小于390mm;
建筑高61米-100米,每平米分别设计至少7个钻孔和锚栓至少7个,钻孔和锚栓都是梅花状分布,每个钻孔中心距离大于250mm,小于380mm,每个锚栓位置的距离大于250mm,小于380mm。
因为做修缮的都是不满足现有规范强度要求的工程,先下锚栓的原因是需要锚栓辅助固定保温板和墙体的位置,以免灌注微创孔的过程中破快保温板与墙体的位置。
微创孔中心位置距建筑物边角大于300mm。建筑高度不高于20m时,单个锚栓抗拉承载力标准值≥0.6kN,建筑高度高于20m时,单个锚栓抗拉承载力标准值≥1.2kN。
建筑高于100m时,不建议使用次方法,建筑低于100m时,修缮孔一般每个面积0.06-0.07平方米,5个孔30-35%粘结率,7个孔42-49%粘结率;对于不同的高度,微创孔的数量和间距均不同,通过微创口与微膨胀胶粘接结合,能够修缮外墙建筑的保温性能,每平米大概需要5分钟,使用本发明维持时间和新建时间相同,外保温寿命15年。
所述步骤3中打孔包括钻芯设备的头部安装钻筒,采用带有钻筒的钻心设备对标记的修缮位置进行打孔,微创孔部分的外墙保温材料废料置于钻筒内,随着钻筒的收回而取出,完成打孔工作。
所述步骤3中采用电动填充设备置于对应的孔进行填充微膨胀胶粘剂10-20秒即可,然后通过配套的塞堵住对应的微创孔。
所述步骤3中的填充微膨胀胶粘剂使用的是电动填充设备,电动填充设备包括圆形罐,圆形罐下部周边由四角支撑,圆形罐的底部为倒锥形,锥口连接电动螺旋挤出泵,电动螺旋挤出泵的出管为50mm软管,软管长1-1.5米,软管的头部安装带手柄的金属头,带手柄的金属头连接有电动填缝枪圆嘴头,电动填缝枪圆嘴头大头的直径为48mm并与软管连接,小头直径为30mm。圆罐可存放25-100公斤微膨胀胶粘剂,圆罐上部无盖,便于清洗。此设备可放在吊篮上,一个人可操作,一手开泵。一手握住金属填充头,填充好可管泵。
所述配套塞的形状与孔的形状相同,配套塞的外径为钻筒的外径,高度为外墙保温板的厚度,材质为与保温板相同。
所护内窥镜为镜头边带LED灯装置。LED灯能够通过灯光照到内部的情况,确认外墙保温缺陷位置更加准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所述的一种微创法外墙保温修缮工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微创法外墙保温修缮工艺,通过此种修缮工艺在不铲除问题保温层的基础上,在查找到保温层未粘结胶粘剂处进行改良胶粘剂填充,节约了大量资源和人工,降低了修缮成本,修缮时间短,效果好。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微创法外墙保温修缮工艺,通过对胶粘剂的改良使用,把填充孔的空隙降到最近,降低冷热桥,填充料增加了抗流挂的作用及拉拔强度明显增强。
(3)本发明通过微创口与微膨胀胶粘接结合,能够修缮外墙建筑的保温性能,每平米大概需要5分钟,使用本发明维持时间和新建时间一样,外保温寿命15年。
(4)本发明先敲击,然后使用内窥镜确认,能够更加准确的确认需要修复的面积,使用的时间更短,并且准确性更高。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中的实施例1中微膨胀胶粘剂的试验参数;
图2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打孔的墙面。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
实施例1:
第一步、对墙面进行分块并标记,确定外墙保温缺陷位置和修缮位置;
第二步、确定修缮范围,修缮面积和标记修缮位置;
第三步、根据修缮位置和面积设计微创孔的位置;
第四步、根据微创孔位置设计锚栓位置和数量;
第五步、根据第四步的设计打微创孔,安装外墙锚栓;
第六步、填充微膨胀胶粘剂并用配套塞堵住微创孔;
第七步、饰面层修复。
所述步骤S1中的确定外墙保温缺陷位置及修缮位置为先敲击大致空鼓位置,并且在大致空鼓位置,每隔若干个平方米打一组微创孔,一组微创孔为面积1平方米,在微创孔内使用内窥镜确定空鼓面积,进而确认修缮位置和面积。
所述步骤S2设计方案为在建筑高18m,每平米设计5个微创孔,锚栓5个,微创孔为梅花状分布,每个微创孔中心距离为300mm,锚栓设置在微创孔内;
所述步骤3中打孔包括钻芯设备的头部安装钻筒,采用带有钻筒的钻心设备对标记的修缮位置进行打孔,微创孔部分的外墙保温材料废料置于钻筒内,随着钻筒的收回而取出,完成打孔工作。
所述步骤3中采用电动填充设备置于对应的孔进行填充微膨胀胶粘剂10-20秒即可,然后通过配套的塞堵住对应的微创孔。
所述步骤3中的填充微膨胀胶粘剂使用的是电动填充设备,电动填充设备包括圆形罐,圆形罐下部周边由四角支撑,圆形罐的底部为倒锥形,锥口连接电动螺旋挤出泵,电动螺旋挤出泵的出管为50mm软管,软管长1-1.5米,软管的头部安装带手柄的金属头,带手柄的金属头连接有电动填缝枪圆嘴头,电动填缝枪圆嘴头大头的直径为48mm并与软管连接,小头直径为30mm。圆罐可存放30-100公斤微膨胀胶粘剂,圆罐上部无盖,便于清洗。此设备可放在吊篮上,一个人可操作,一手开泵。一手握住金属填充头,填充好可管泵。
所述配套塞的形状与孔的形状相同,配套塞的外径为钻筒的外径,高度为外墙保温板的厚度,材质为与保温板相同。
所护内窥镜为镜头边带LED灯装置。
所使用的现有保温板质量合格,每个保温板粘接率不足50%,每张保温板的面积为1.2*0.6=0.72㎡,如果对整个板进行修缮,每个孔填充后的胶粘剂面积为直径0.3到0.4米,直径按0.3米计算6个孔的粘结面积为0.42㎡,粘结率59%,每个孔的填充时间在20-30秒,速度快,修缮后的粘结效果更好。
其中,配套的塞的形状与孔的形状相同,配套塞的外径为钻筒的外径,高度为外墙保温板的厚度,材质为与保温板相同。
膨胀剂一:北京万图命科技有限公司,塑性膨胀剂型号:TSP-25。
膨胀剂二:天津宏盛建材外加剂厂,高性能混凝土膨胀剂,硫铝酸钙-氧化钙类。
淀粉醚:山东一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羟丙基淀粉醚,型号:TY-30,粘度6000mpas。
触变剂:广东龙湖科技有限公司,型号:602,硅酸镁铝类。
其中,微膨胀胶粘剂包括:
P042.5水泥:20%,
40-70目沙子:60%,
胶粉:15%,
纤维素:1.8%,
淀粉醚:0.03%,
第一膨胀剂:1.58%,第二膨胀剂:0.02%;
触变剂:0.08%。
如图1所示为使用该方法的性能参数和指标,通过图1能够看出粘胶剂的拉伸性能和粘结强度均能符合标准,并且能够具有一定的效果。
通过图1能够看出:普通胶粘剂填充后拉拔强度0.5兆帕,不满足相关标准0.6兆帕要求,改良后微膨胀胶粘剂的拉拔强度1.0兆帕,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增强作用明显。
其中,饰面层修补填充口时可采用抗裂修补胶浆,其耐碱玻璃纤维的添加量为0.1%-1%。
以石墨聚苯板外保温系统为例,如果采用全部拆除重新施工的方法,每平米拆除的费约为30元左右,重新施工每平米120元左右,总修缮费用为每平米150元左右。
采用灌注法修缮,修缮费用为每平米50-60元左右。节省费用为每平米90-100元左右。每栋楼按10000平米计算,每栋楼可节省100万左右修缮费用。修缮项目大多是10-100栋楼,每个项目可节省1000万以上的维修费用。嫩巩固节省大量的成本,并且效果能够得到保证。
施工时间:开孔:2秒;灌注:10秒;饰面修复5秒,每平米大概需要5分钟,使用本发明维持时间和新建时间一样,外保温寿命15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微膨胀胶粘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成分:
水泥:20%-40%;
沙子:60%-80%;
胶粉:15%-20%;
纤维素:0.1%-0.3%;
淀粉醚:0.02%-0.04%;
膨胀剂:1.5%-3%;
触变剂:0.05%-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膨胀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膨胀胶粘剂的使用稠度在90-95s/mm;
所述触变剂为硅酸镁铝;
所述膨胀剂包括高性能膨胀剂和塑性膨胀剂,所述塑性膨胀剂的含量为为0.01-0.02%,高性能膨胀剂的含量为为1.48%-2.98%;
所述沙子为40-7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微膨胀胶粘剂的一种微创法外墙保温修缮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外墙保温缺陷位置及修缮位置,标记修缮位置;
S2:根据修缮位置和面积设计微创孔和锚栓的位置、数量及分布;
S3:根据步骤S2的设计打微创孔,在锚栓的设计位置安装外墙锚栓,在微创孔内填充微膨胀胶粘剂,并用配套塞堵住;
S4:饰面层修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创法外墙保温修缮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确定外墙保温缺陷位置及修缮位置为先敲击大致空鼓位置,并且在大致空鼓位置,每隔若干个平方米打一组微创孔,一组微创孔为面积1平方米,在微创孔内使用内窥镜确定空鼓面积,进而确认修缮位置和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创法外墙保温修缮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设计方案为在建筑高20米以下,每平米分别设计至少5个钻孔和锚栓至少5个,微创孔为梅花状分布,每个微创孔中心距离大于270mm,小于400mm;每个锚栓位置的距离大于270mm,小于400mm;
建筑高21米-60米,每平米分别设计至少6个钻孔和锚栓至少6个,钻孔和锚栓都是梅花状分布,每个钻孔中心距离大于260mm,小于390mm,每个锚栓位置的距离大于260mm,小于390mm;
建筑高61米-100米,每平米分别设计至少7个钻孔和锚栓至少7个,钻孔和锚栓都是梅花状分布,每个钻孔中心距离大于250mm,小于380mm,每个锚栓位置的距离大于250mm,小于38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创法外墙保温修缮工艺,其特征在于:微创孔中心位置距建筑物边角大于300mm,建筑高度不高于20m时,单个锚栓抗拉承载力不下于0.6kN,建筑高度高于20m时,单个锚栓抗拉承载力不小于1.2kN。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创法外墙保温修缮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打孔包括钻芯设备的头部安装钻筒,采用带有钻筒的钻心设备对标记的修缮位置进行打孔,微创孔部分的外墙保温材料废料置于钻筒内,随着钻筒的收回而取出,完成打孔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创法外墙保温修缮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采用电动填充设备置于对应的孔进行填充微膨胀胶粘剂10-20秒即可,然后通过配套的塞堵住对应的微创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微创法外墙保温修缮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填充微膨胀胶粘剂使用的是电动填充设备,电动填充设备包括圆形罐,圆形罐下部周边由四角支撑,圆形罐的底部为倒锥形,锥口连接电动螺旋挤出泵,电动螺旋挤出泵的出管为50mm软管,软管长1-1.5米,软管的另一头部安装带手柄的金属头上,带手柄的金属头连接有电动填缝枪圆嘴头,电动填缝枪圆嘴头大头的直径为48mm并与软管连接,小头直径为30mm。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创法外墙保温修缮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套塞的形状与孔的形状相同,配套塞的外径为钻筒的外径,高度为外墙保温板的厚度,材质与保温板相同。
CN202111446950.3A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微创法外墙保温修缮工艺 Pending CN1143805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6950.3A CN114380547A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微创法外墙保温修缮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6950.3A CN114380547A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微创法外墙保温修缮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80547A true CN114380547A (zh) 2022-04-22

Family

ID=81195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46950.3A Pending CN114380547A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微创法外墙保温修缮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80547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01058A (ja) * 2000-12-28 2002-07-16 Toagosei Co Ltd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の補修用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る補修工法
CN109356395A (zh) * 2018-09-03 2019-02-19 天津禾盛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灌注砂浆法外墙保温修缮工艺
CN111777389A (zh) * 2020-06-29 2020-10-16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一种速凝可调型水泥基水下抗分散超快硬注浆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01058A (ja) * 2000-12-28 2002-07-16 Toagosei Co Ltd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の補修用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る補修工法
CN109356395A (zh) * 2018-09-03 2019-02-19 天津禾盛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灌注砂浆法外墙保温修缮工艺
CN111777389A (zh) * 2020-06-29 2020-10-16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一种速凝可调型水泥基水下抗分散超快硬注浆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2260B (zh) 一种泡沫混凝土复合装甲保温墙体及施工方法
CN106245804B (zh) 后置结构保温一体化建筑
CN103174226A (zh) 机械锚固网格加强筋无机改性泡沫保温板的外保温墙体
CN103835505B (zh) 外墙复合保温板施工方法
CN109057385B (zh) 一种空鼓内外墙瓷砖、石材的注入口固定销部分注浆修缮工法
CN113235807A (zh) 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墙体及其施工工艺
CN111946124A (zh) 用于筒仓的型材组合架及用其制作竖井结构筒仓的方法
CN102587542A (zh)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备墙体的方法
CN101319522A (zh) 外墙外保温饰面一体化系统及其生产与安装方法
CN107035143A (zh) 保温模板一体化板在飘窗板处安装模板支架及其加固方法
CN112160452A (zh) 一种外墙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356395A (zh) 一种灌注砂浆法外墙保温修缮工艺
CN114380547A (zh) 一种微创法外墙保温修缮工艺
CN107237492A (zh) 定型圆柱形模板的安装方法
CN102182312A (zh) 装甲泡沫混凝土保温墙体的施工方法
CN204001270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墙与砌体墙连接结构
CN206448386U (zh) 一种轻质保温墙体构造
CN101424117A (zh) 石膏保温板及其与建筑主体结构的连接方法
CN213741745U (zh) 一种外墙保温结构
CN2637599Y (zh) 一种外墙聚氨酯硬泡外保温复合墙体
CN103532079A (zh) 一种复合材料电缆沟盖板
CN111535484B (zh) 具有内外模的整体喷筑墙体构造
CN204960298U (zh) 一种ymq一体化保温模板
CN211597821U (zh) 一种混凝土用裂缝修补装置
CN211143821U (zh) 一种外墙瓷砖防脱落整体修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