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9728B - 一种重吊船上底部分段和舷侧分段的定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吊船上底部分段和舷侧分段的定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79728B
CN114379728B CN202111553433.6A CN202111553433A CN114379728B CN 114379728 B CN114379728 B CN 114379728B CN 202111553433 A CN202111553433 A CN 202111553433A CN 114379728 B CN114379728 B CN 1143797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positioning
bottom section
broadside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5343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79728A (zh
Inventor
王永亮
杨宏发
高攀
唐文剑
金晓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dong Zhonghua Shipbui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dong Zhonghua Shipbui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dong Zhonghua Shipbuild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dong Zhonghua Shipbui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5343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797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797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97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797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97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73/00Building or assembling vessels or marine structures, e.g. hulls or offshore platforms
    • B63B73/10Building or assembling vessels from prefabricated hull blocks, i.e. complete hull cross-s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And Safety Of Cranes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吊船上底部分段和舷侧分段的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架设全站仪对重吊船底部分段和舷侧分段数据进行检测,检测数据与理论值比较得到三维变化参考值,得出底部分段和舷侧分段的现场定位数据,再充分利用测量设备结合三维分析软件来实现重吊船底部和舷侧的定位数据检测,全站仪操作简便,测量精度高,可通过其对底部数据和舷侧分段进行现场点位采集,采集后的数据分别与底部和舷侧的理论数据匹配后,从而在现场直接判断底部数据和舷侧数据的变化情况。本发明的方法定位精度高,可以从现场直接判断底部和舷侧数据的变化情况,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安全系数。

Description

一种重吊船上底部分段和舷侧分段的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用全站仪实现重吊船底部分段和舷侧分段定位的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多用途重吊船用来装载20英尺和40英尺集装箱以及部分大型设备,货舱底部和平台需要布置诸多箱脚,而箱脚自身的尺寸精度要求极为严格且底部分段箱脚尺寸是关系到后续样箱实验能否成功的重中之重。目前船舶企业在定位时,在分段总组搭载时可通过全站仪测量即可得出分段整体数据,极大的提高分段总组搭载效率。
在重吊船舶建造中,舷侧分段上口舱口围面板高低尺寸以及支撑盒左右舷前后同步度要求极为严格,目前船舶企业采用的大多数为分段搭载现场人员攀爬上去进行高低对接错位检测、支撑盒前后方向采用全站仪无棱镜模式测量,由于分段搭载脚手不完善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舷侧分段搭载前提前将反射片进行粘贴,在分段搭载时通过全站仪测量贴片数据即可得出分段整体数据,极大的提高分段搭载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分段搭载安全隐患。
在现有技术中,中国发明专利201310638013.7公开了一种预先安装压力导轨架的舷侧分段合拢的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吊线锤控制两条舷侧分段半宽定位基准线之间距离,从而达到控制所述压力导轨架距船中心距离的目的,并实现两个舷侧分段的定位合拢。该方法作为常规的舷侧分段在底部分段上的合拢方法,属于分段总组的一部分,主要利用压力导轨架作为辅助。但是无法应用重吊船这个特殊的船舶建造,无法获得完美的总组定位精度,并且搭载效率偏低,无法满足现代造船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底部分段总装精度,提供了一种重吊船上底部分段和舷侧分段的定位方法。本发明的定位方法要能够实现精准定位,快速吊装,挺高定位精准度和吊装效率,加快重吊船的建造周期。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重吊船上底部分段和舷侧分段的定位方法,所述重吊船上设有底部分段和舷侧分段,所述底部分段位于船体的底部,舷侧分段对称设置在船体两侧,并且舷侧分段的底部与底部分段连接,该方法包括底部分段的定位和舷侧分段的定位两个环节,
在所述底部分段定位环节中,包括以下实现步骤:
步骤1:在底部分段的P面分段前后两拼一总组定位时,以第一个底部分段的中心线为宽度参考基准,对第二个底部分段的中心线进行数据收集,将初次采集的半宽值与理论半宽值进行比对,差值作为底部宽度变化参考值;由于底部分段的S面分段不存在中心线,则宽度方向在底部分段总组时参照向船舯一侧的箱脚直线度,初次采集半宽与理论半宽值比对,差值作为底部宽度变化参考值;
步骤2:进行底部分段总组定位,在其前后方向以大接头相邻箱脚的前后尺寸为第一基准,前后尺寸控制在±3mm,同时确保首尾端一排箱脚的直线度;
步骤3:进一步对底部分段进行总组定位,在其高度方向以底部分段的内底板厚板区域水平为基准进行水平调整;
步骤4:底部分段进行搭载前,提前架设全站仪,以船台上提前开设好的中心线为基准,在艏艉各放一点建立坐标系,然后在全站仪界面通过转换船台斜率1/20,将水平转平进行后续操作;
步骤5:对底部分段搭载进行定位,分别吊装P面分段和S面分段,先吊装带有中心线的P面分段,对内底板中心样冲进行数据采集,通过调整确保搭载后底部总段的中心与船台的中心重合;前后方向以对接处的相邻箱脚前后档距尺寸为参照;高低方向以底部分段内底板中心水平为参照;在吊装S面分段时,宽度方向以对接缝处的相邻箱脚尺寸为基准,前后方向在保证与对接处的S面分段相邻箱脚前后档距尺寸外,还要确保P/S面箱脚的直线度;
在所述舷侧分段的定位环节中,包括以下实现步骤:
步骤6:在重吊船双层底的内底板上架设全站仪,建立坐标系;
步骤7:以双层底内底板中心线为宽度参照基准线,在艏艉各放一个点,并以内底板的95#肋位作为高度基准;
步骤:8:将舷侧分段搭载到位,对舷侧艏艉反射片宽度数据进行初次采集,初次采集半宽与理论半宽值比对,差值作为舷侧宽度变化参考值;
步骤9:在舷侧分段搭载到位后,进一步对舷侧艏艉反射片高低数据进行初次采集,初次采集半宽与理论高度值比对,差值作为舷侧高低变化参考值;
步骤10:在舷侧分段搭载到位后,对舷侧艏艉支撑盒数据进行初次采集,初次采集半宽与理论前后值比对,差值作为舷侧前后变化参考值
步骤11:在各变化参考值作为定位的参考和控制标准进行吊装操作,完成底部分段和舷侧分段的定位。
在上述步骤1中,在操作时要确保底部分段的P面上靠近中心线附近一排箱脚的直线度,该排箱脚处于同一直线上,作为底部分段的S面分段中心线的参考。
在上述步骤3中,所述底部分段上的内底板厚板区域选定为9800/10200区域。9800/10200区域的含义为从中心线向左9800mm,从中心线向右10200mm的区域,该区域均为厚板,在分段定位时,参照该区域的定位水平可以保证精度。而从9800/10200区域到外板与甲板交点那块小区域是薄板区,其水平比较容易变化,难以保证精度。
在步骤5中,吊装P面分段时,高低方向以底部分段内底板中心水平为参照,同时厚板区域水平加放-5mm水平反变形。
在上述步骤5中,吊装S面分段时,高低方向厚板区域水平加放-5mm水平反变形。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重吊船上底部分段和舷侧分段的定位方法经过实践应用,取得了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重吊船上底部分段和舷侧分段的定位方法准确的体现底部分段总装精度状况,避免人工模式测量出现的数据偏差,从前后、左右和高低各方位进行数据把握,大大提高了吊装的精度,
2.本发明的重吊船上底部分段和舷侧分段的定位方法中通过全站仪监测避免了人力攀爬舷侧,使现场工作更加方便快捷,降低施工危险度。通过提前粘贴反射片,可以提高分段定位数据准确性,避免因全站仪盲扫造成数据偏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重吊船上底部分段中S面总组定位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重吊船上底部分段中S面总段搭载定位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重吊船上底部分段中P面总组定位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重吊船上底部分段中P面总段搭载定位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本发明重吊船上舷侧分段的测量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重吊船上底部分段和舷侧分段的定位方法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以求更为清楚明了地理解其结构组成和工作方式,但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是一种重吊船上底部分段和舷侧分段的定位方法,所述重吊船上设有底部分段和舷侧分段,所述底部分段位于船体的底部,舷侧分段对称设置在船体两侧,并且舷侧分段的底部与底部分段连接。本发明的方法主要是基于对全站仪的利用,精确对重吊船上底部分段和舷侧分段吊装点位,从而降低人工测量的不确定性和误差,提高吊装的精度并加快重吊船的建造速度。
在造船过程中,P是指专业术语PORT,可以理解为左边,S面则为右边面的意思,所谓左右是从中心向两边看过去。
本发明的定位方法包括底部分段的定位和舷侧分段的定位两个环节:
如图1-图4所示,在所述底部分段定位环节中,包括以下实现步骤:
步骤1:在底部分段的P面分段前后两拼一总组定位时,以第一个底部分段的中心线为宽度参考基准,对第二个底部分段的中心线进行数据收集,将初次采集的半宽值与理论半宽值进行比对,差值作为底部宽度变化参考值;由于底部分段的S面分段不存在中心线,则宽度方向在底部分段总组时参照向船舯一侧的箱脚直线度,初次采集半宽与理论半宽值比对,差值作为底部宽度变化参考值;在操作时要确保底部分段的P面上靠近中心线附近一排箱脚的直线度,该排箱脚处于同一直线上,作为底部分段的S面分段中心线的参考。
步骤2:进行底部分段总组定位,在其前后方向以大接头相邻箱脚的前后尺寸为第一基准,前后尺寸控制在±3mm,同时确保首尾端一排箱脚的直线度;
步骤3:进一步对底部分段进行总组定位,在其高度方向以底部分段的内底板厚板区域水平为基准进行水平调整;所述底部分段上的内底板厚板区域选定为9800/10200区域。9800/10200区域的含义为从中心线向左9800mm,从中心线向右10200mm的区域,该区域均为厚板,在分段定位时,参照该区域的定位水平可以保证精度。
步骤4:底部分段进行搭载前,提前架设全站仪,以船台上提前开设好的中心线为基准,在艏艉各放一点建立坐标系,然后在全站仪界面通过转换船台斜率1/20,将水平转平进行后续操作;
步骤5:对底部分段搭载进行定位,分别吊装P面分段和S面分段,先吊装带有中心线的P面分段,对内底板中心样冲进行数据采集,通过调整确保搭载后底部总段的中心与船台的中心重合;前后方向以对接处的相邻箱脚前后档距尺寸为参照;高低方向以底部分段内底板中心水平为参照;在吊装S面分段时,宽度方向以对接缝处的相邻箱脚尺寸为基准,前后方向在保证与对接处的S面分段相邻箱脚前后档距尺寸外,还要确保P/S面箱脚的直线度;在本步骤中,吊装P面分段时,高低方向以底部分段内底板中心水平为参照,同时厚板区域水平加放-5mm水平反变形。吊装S面分段时,高低方向厚板区域水平加放-5mm水平反变形。
如图5所示,在所述舷侧分段的定位环节中,包括以下实现步骤:
步骤6:在重吊船双层底的内底板上架设全站仪,建立坐标系;
步骤7:以双层底内底板中心线为宽度参照基准线,在艏艉各放一个点,并以内底板的95#肋位作为高度基准;
步骤:8:将舷侧分段搭载到位,对舷侧艏艉反射片宽度数据进行初次采集,初次采集半宽与理论半宽值比对,差值作为舷侧宽度变化参考值;
步骤9:在舷侧分段搭载到位后,进一步对舷侧艏艉反射片高低数据进行初次采集,初次采集半宽与理论高度值比对,差值作为舷侧高低变化参考值;
步骤10:在舷侧分段搭载到位后,对舷侧艏艉支撑盒数据进行初次采集,初次采集半宽与理论前后值比对,差值作为舷侧前后变化参考值;
步骤11:在各变化参考值作为定位的参考和控制标准进行吊装操作,完成底部分段和舷侧分段的定位。
在上述舷侧分/总段搭载到位后,对舷侧艏艉支撑盒数据进行初次采集,初次采集半宽与理论前后值比对,差值作为舷侧前后变化参考值,同时检测左右舷侧前后同步性,保证支撑盒左右同步性。
毫无疑问,以上只是本发明一种重吊船上底部分段和舷侧分段的定位方法的有限的实现方式,还可以有其他步骤替换和数据替代。总而言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还包括其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化和替代。

Claims (5)

1.一种重吊船上底部分段和舷侧分段的定位方法,所述重吊船上设有底部分段和舷侧分段,所述底部分段位于船体的底部,舷侧分段对称设置在船体两侧,并且舷侧分段的底部与底部分段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底部分段的定位和舷侧分段的定位两个环节,
在所述底部分段定位环节中,包括以下实现步骤:
步骤1:在底部分段的P面分段前后两拼一总组定位时,以第一个底部分段的中心线为宽度参考基准,对第二个底部分段的中心线进行数据收集,将初次采集的半宽值与理论半宽值进行比对,差值作为底部宽度变化参考值;由于底部分段的S面分段不存在中心线,则宽度方向在底部分段总组时参照向船舯一侧的箱脚直线度,初次采集半宽与理论半宽值比对,差值作为底部宽度变化参考值;
步骤2:进行底部分段总组定位,在其前后方向以大接头相邻箱脚的前后尺寸为第一基准,前后尺寸控制在±3mm,同时确保首尾端一排箱脚的直线度;
步骤3:进一步对底部分段进行总组定位,在其高度方向以底部分段的内底板厚板区域水平为基准进行水平调整;
步骤4:底部分段进行搭载前,提前架设全站仪,以船台上提前开设好的中心线为基准,在艏艉各放一点建立坐标系,然后在全站仪界面通过转换船台斜率1/20,将水平转平进行后续操作;
步骤5:对底部分段搭载进行定位,分别吊装P面分段和S面分段,先吊装带有中心线的P面分段,对内底板中心样冲进行数据采集,通过调整确保搭载后底部总段的中心与船台的中心重合;前后方向以对接处的相邻箱脚前后档距尺寸为参照;高低方向以底部分段内底板中心水平为参照;在吊装S面分段时,宽度方向以对接缝处的相邻箱脚尺寸为基准,前后方向在保证与对接处的S面分段相邻箱脚前后档距尺寸外,还要确保P/S面箱脚的直线度;
在所述舷侧分段的定位环节中,包括以下实现步骤:
步骤6:在重吊船双层底的内底板上架设全站仪,建立坐标系;
步骤7:以双层底内底板中心线为宽度参照基准线,在艏艉各放一个点,并以内底板的95#肋位作为高度基准;
步骤:8:将舷侧分段搭载到位,对舷侧艏艉反射片宽度数据进行初次采集,初次采集半宽与理论半宽值比对,差值作为舷侧宽度变化参考值;
步骤9:在舷侧分段搭载到位后,进一步对舷侧艏艉反射片高低数据进行初次采集,初次采集半宽与理论高度值比对,差值作为舷侧高低变化参考值;
步骤10:在舷侧分段搭载到位后,对舷侧艏艉支撑盒数据进行初次采集,初次采集半宽与理论前后值比对,差值作为舷侧前后变化参考值
步骤11:在各变化参考值作为定位的参考和控制标准进行吊装操作,完成底部分段和舷侧分段的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吊船上底部分段的舷侧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在操作时要确保底部分段的P面上靠近中心线附近一排箱脚的直线度,该排箱脚处于同一直线上,作为底部分段的S面分段中心线的参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吊船上底部分段的舷侧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底部分段上的内底板厚板区域选定为9800/10200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吊船上底部分段的舷侧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吊装P面分段时,高低方向以底部分段内底板中心水平为参照,同时厚板区域水平加放-5mm水平反变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吊船上底部分段的舷侧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吊装S面分段时,高低方向厚板区域水平加放-5mm水平反变形。
CN202111553433.6A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重吊船上底部分段和舷侧分段的定位方法 Active CN1143797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3433.6A CN114379728B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重吊船上底部分段和舷侧分段的定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3433.6A CN114379728B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重吊船上底部分段和舷侧分段的定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9728A CN114379728A (zh) 2022-04-22
CN114379728B true CN114379728B (zh) 2024-03-26

Family

ID=81198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53433.6A Active CN114379728B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重吊船上底部分段和舷侧分段的定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797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0266B (zh) * 2022-07-07 2023-06-16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船体舷侧双斜切分段卧式总组搭载精度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79143A (ja) * 2008-01-30 2009-08-1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船舶の燃料油タンク
WO2016192646A1 (zh) * 2015-06-03 2016-12-08 中国葛洲坝集团机电建设有限公司 垂直升船机大型承船厢安装方法及安装定位辅助工装装置
CN107554692A (zh) * 2017-08-21 2018-01-09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舷侧结构体的搭载方法
CN109625171A (zh) * 2018-10-31 2019-04-16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底部分段总组及后续吊装方法
CN111776164A (zh) * 2020-05-22 2020-10-16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舷侧外板片体高精度快速定位方法
CN113401308A (zh) * 2021-05-21 2021-09-17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大线型分段总组精度控制方法
CN113581408A (zh) * 2021-08-11 2021-11-02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总段划分方法
WO2021218202A1 (zh) * 2020-04-28 2021-11-04 江苏扬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锚台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79143A (ja) * 2008-01-30 2009-08-1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船舶の燃料油タンク
WO2016192646A1 (zh) * 2015-06-03 2016-12-08 中国葛洲坝集团机电建设有限公司 垂直升船机大型承船厢安装方法及安装定位辅助工装装置
CN107554692A (zh) * 2017-08-21 2018-01-09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舷侧结构体的搭载方法
CN109625171A (zh) * 2018-10-31 2019-04-16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底部分段总组及后续吊装方法
WO2021218202A1 (zh) * 2020-04-28 2021-11-04 江苏扬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锚台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CN111776164A (zh) * 2020-05-22 2020-10-16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舷侧外板片体高精度快速定位方法
CN113401308A (zh) * 2021-05-21 2021-09-17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大线型分段总组精度控制方法
CN113581408A (zh) * 2021-08-11 2021-11-02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总段划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多用途船舷部分段制造工艺研究;郑向宇;尚朝阳;;船舶标准化工程师(第03期);全文 *
大型船舶结构吊装数值模拟研究;王铭;鞠理杨;刘建峰;王岳;蒋志勇;;船舶与海洋工程(第05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9728A (zh) 2022-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94723B (zh) 一种锚链筒和锚台制作安装方法
CN111703554A (zh) 一种化学品船u型总段总组与搭载精度控制方法
CN102490864B (zh) 一种半船水下合拢方法
CN109895945A (zh) 一种矿砂船舷侧总段的纵横舱壁预组装方法
CN101337574B (zh) 大型舰船艉门传输系统的安装方法
CN114379728B (zh) 一种重吊船上底部分段和舷侧分段的定位方法
CN110158634B (zh) 用于海上风电钢管桩带锤立桩沉桩的施工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13911284A (zh) 一种化学品船上p型总段总组与搭载的精度控制方法
CN111661274B (zh) 一种大型集装箱船绑扎桥改装工艺
CN110341878A (zh) 一种艉封板铰链的安装方法
CN110104121B (zh) 活动甲板的安装方法
CN106006408A (zh) 一种大型船体艉机舱总段的整体运输吊装方法
CN114228943B (zh) 一种船舶单壳体总段在码头精确定位方法
CN114275118B (zh) 一种开体船舶落墩拉靠方法
CN111422327A (zh) 一种船舶坞墩横纵拉线定位布置方法
CN113928504A (zh) 一种轴舵一体式分段建造工艺
CN110789684A (zh) 一种大型甲板机械本体基座的装配方法
CN112550593B (zh) 一种可用于双舵系反态总组快速定位的方法
CN108382528A (zh) 一种客滚船舶倾斜试验的方法
CN114455026B (zh) 一种船体分段船台大合拢方法
CN110979595B (zh) 一种海损船修复方法
CN115752406A (zh) 一种非平行双轴线定位方法
CN213508515U (zh) 内河大型围堰依托船舶整体拼装结构
NO139999B (no) Jigg.
CN114411800A (zh) 一种基于浮式稳桩平台的钢管桩施工系统及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