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7475B - 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及水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及水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377475B CN114377475B CN202210094322.1A CN202210094322A CN114377475B CN 114377475 B CN114377475 B CN 114377475B CN 202210094322 A CN202210094322 A CN 202210094322A CN 114377475 B CN114377475 B CN 11437747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vity
- clear liquid
- liquid
- control valve
- clea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6/00—Filter circuits or combinations of filters with other separating devices
- B01D36/04—Combinations of filters with settling tanks
- B01D36/045—Combination of filters with centrifugal separation devic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及水处理方法,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缸体以及分隔件;缸体围设成容置空腔,分隔件容置于容置空腔内,分隔件将容置空腔分割成分离腔与清液腔,分离腔通过清液进口与清液腔连通,分离腔的底端开设有排污口;缸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料机构,进料机构与分离腔连通,混合料液通过进料机构流入分离腔;缸体的顶端设置有出液机构,出液机构与清液腔连通;水处理方法的流程为:混合料液流入分离腔‑清液与固体颗粒分离‑清液与固体颗粒分别排出容置空腔;通过设置分隔件,避免在混合料液分离时,混合料液由出液机构流出容置空腔,由此,提高了清液的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液分离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及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饮用水净化的要求是去除饮用水中的悬浮物、微生物、大分子有机物、细菌等有害污染物。
国内大部分的市政供水系统主要对自来水中的悬浮物和细菌等微生物进行处理。
然而,在自来水运输过程中还存在着铁锈及水垢等固体杂质,去除自来水中的固体杂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及水处理方法,其优点是能够去除自来水中的固体杂质,提高自来水的水质。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缸体以及分隔件;所述缸体围设成容置空腔,所述分隔件容置于所述容置空腔内,所述分隔件将所述容置空腔分割成分离腔与清液腔,所述分隔件上开设有清液进口,所述分离腔通过所述清液进口与所述清液腔连通,所述分离腔的底端开设有排污口;所述分离腔用于分离混合料液中的清液和固体颗粒;所述排污口用于将所述固体颗粒排出所述容置空腔;所述缸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与所述分离腔连通,所述混合料液通过所述进料机构流入所述分离腔;所述缸体的顶端设置有出液机构,所述出液机构与所述清液腔连通,所述清液通过所述清液腔流入所述出液机构。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固液分离装置,所述分隔件呈中空的锥体,靠近所述分隔件的大径端的外周壁与所述容置空腔的内壁连接,所述分隔件的尖端沿着所述容置空腔的延伸方向向背离所述出液机构的一端延伸,所述清液进口开设于所述分隔件的尖端,所述分离腔内的清液通过所述清液进口进入所述清液腔内。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固液分离装置,所述分隔件内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分隔件连接,所述过滤机构能够相对所述分隔件运动。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固液分离装置,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网以及填充物,所述过滤网围设成容纳腔,所述填充物填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固液分离装置,所述连接组件采用螺旋弹簧,所述过滤网的底端与所述螺旋弹簧的顶端连接,所述清液进口内设置有固定件,所述螺旋弹簧的底端与所述固定件连接。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固液分离装置,靠近所述分离腔的下端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所述分离腔的内周壁连接,所述防护罩将所述分离腔分隔成存储腔与旋离腔,所述防护罩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漏孔,多个所述漏孔绕着所述防护罩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漏孔均与所述存储腔连通,所述固体颗粒通过所述漏孔进入所述存储腔内;所述存储腔用于存储所述固体颗粒;所述旋离腔用于分离所述混合料液中的所述清液与所述固体颗粒。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固液分离装置,所述缸体的顶端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的第一端与所述清液腔连通,所述检测机构的第二端与所述出液机构通讯连接,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清液腔的压力,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传输至所述出液机构,在检测到的所述清液腔的压力值为预定压力值时,所述出液机构对所述过滤机构反冲洗。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固液分离装置,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控制阀以及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控制阀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背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通过安装管与所述清液腔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背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液机构通讯连接。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固液分离装置,所述出液机构包括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三控制阀连接,所述第三控制阀与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阀背离所述管道的一端通过出液管与所述清液腔连接。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固液分离装置的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混合料液以预设压力通过所述进料机构流入所述分离腔;
所述混合料液在所述分离腔内旋转、且产生离心力,以使所述清液与所述固体颗粒分离;
所述清液通过所述清液腔流入所述出液机构,所述固体颗粒通过所述排污口排出所述容置空腔。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申请提供的固液分离装置及水处理方法,其中,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缸体以及分隔件;缸体围设成容置空腔,分隔件容置于容置空腔内,分隔件将容置空腔分割成分离腔与清液腔,分隔件上开设有清液进口,分离腔通过清液进口与清液腔连通,分离腔的底端开设有排污口;分离腔用于分离混合料液中的清液和固体颗粒;排污口用于将固体颗粒排出容置空腔;缸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料机构,进料机构与分离腔连通,混合料液通过进料机构流入分离腔;缸体的顶端设置有出液机构,出液机构与清液腔连通,清液通过清液腔流入出液机构;水处理方法的流程为:混合料液流入分离腔-清液与固体颗粒分离-清液与固体颗粒分别排出容置空腔;一方面,通过设置分隔件,避免在混合料液分离时,混合料液由出液机构流出容置空腔,由此,提高了清液的质量;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分离腔,将混合料液中的固体颗粒去除,得到混合料液中的清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液分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液分离装置中分隔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可替代实施例提供的固液分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可替代实施例提供的固液分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可替代实施例提供的固液分离装置中清理组件与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可替代实施例提供的固液分离装置中清理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可替代实施例提供的固液分离装置中清理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可替代实施例提供的固液分离装置中清理部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其他可替代实施例提供的固液分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固液分离装置的水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1、固液分离装置;10、缸体;101、第一壳体;1011、第一腔室;1012、清液腔;1013、空腔;102、第二壳体;1021、第二腔室;103、容置空腔;1031、分离腔;1032、排污口;1033、手动阀;20、分隔件;201、清液进口;202、固定件;2021、固定杆;30、进料机构;301、操作阀;302、流量计;303、流量控制阀;304、第一固定管;305、第二固定管;306、进料管;307、进液管;40、出液机构;401、第二控制阀;402、第三控制阀;403、管道;404、出液管;50、过滤机构;501、过滤网;502、填充物;60、连接组件;601、螺旋弹簧;602、转轴;603、主动齿轮;604、从动齿轮;605、驱动电机;70、检测机构;701、第一控制阀;702、压力传感器;703、连接管;704、安装管;80、连通机构;801、排气管;802、进气管;803、第四控制阀;804、连通管;90、防护罩;901、漏孔;902、存储腔;100、过滤物;110、清洗组件;111、喷头;112、进水阀;113、进水管;130、清理组件;131、清理杆;1311、安装套管;1312、连接杆;1313、清理部;1314、清洁件;1315、收集槽;1316、导流槽;1317、出孔;1318、倾斜面;132、转杆;133、驱动机构;1331、主动锥齿轮;1332、从动锥齿轮;1333、控制电机;140、支架;150、回流组件;151、水质测量仪;152、阀门;153、第一回流控制阀;154、第二回流控制阀;155、第一测量管路;156、第二测量管路;157、第一回流管;158、第二回流管;159、第三回流管;160、罩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固液分离装置1,包括缸体10以及分隔件20;缸体10围设成容置空腔103,示例性的,容置空腔103的截面形状可成圆形,当然,容置空腔103的截面形状还可呈椭圆形。
其中,分隔件20容置于容置空腔103内,分隔件20将容置空腔103分割成分离腔1031与清液腔1012,分隔件20上开设有清液进口201,分离腔1031通过清液进口201与清液腔1012连通,分离腔1031的底端开设有排污口1032;分离腔1031用于分离混合料液中的清液和固体颗粒;排污口1032用于将固体颗粒排出容置空腔103;缸体10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料机构30,进料机构30与分离腔1031连通,混合料液通过进料机构30流入分离腔1031;缸体10的顶端设置有出液机构40,出液机构40与清液腔1012连通,清液通过清液腔1012流入出液机构40;通过设置分隔板,避免在混合料液分离时,混合料液由出液机构40流出容置空腔103,由此,提高了清液的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以图1所示方位为例,分离腔1031位于分隔板的下部,清液腔1012位于分隔板的上部。
具体的,缸体10包括第一壳体101以及第二壳体102,第一壳体101的一端与第二壳体102连接,第一壳体101围设成的第一腔室1011与第二壳体102围设成的第二腔室1021连通,且第一腔室1011与第二腔室1021共同构成容置空腔103。
其中,第一壳体101呈圆柱状,第二壳体102呈圆锥状,第二壳体102的大径端与第一壳体101的一端连接,第二壳体102大径端的直径与第一壳体101的直径基本一致,第一壳体101的中轴线与第二壳体102的中轴线平行,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壳体101的中轴线与第二壳体102的中轴线共线设置。
以垂直于第一壳体101的中轴线的平面为截面,示例性的,第一腔室1011的截面形状可呈圆形,当然,第一腔室1011的截面形状也可呈椭圆形。在第一腔室1011的截面形状呈圆形的可实现方式中,第一腔室1011的中轴线与第一壳体101的中轴线平行,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腔室1011的中轴线与第一壳体101的中轴线共线设置。
其中,第二腔室1021呈圆锥状,在第一腔室1011的截面形状呈圆形的可实现方式中,第一腔室1011的中轴线与第二腔室1021的中轴线共线设置。
继续参照图1和图3,分隔板容置于第一腔室1011内,分隔板将第一腔室1011分隔呈清液腔1012以及空腔1013,空腔1013与第二腔室1021连通,空腔1013与第二腔室1021共同构成分离腔1031。
具体的,进料机构30设置于空腔1013靠近清液腔1012的一端的外周壁上,由此,便于混合料液沿着分离腔1031的内周壁旋转向下运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固液分离装置1的工作原理为:混合料液以一定压力和流速通过进料机构30沿空腔1013的切线方向流入空腔1013,混合料液沿着分离腔1031的中轴线做高速旋转向下运动,在旋转的过程中产生离心力,通过离心力和固体颗粒的重力作用,将固体颗粒抛出至分离腔1031的内壁上,抛出的固体颗粒沿着分离腔1031的内壁螺旋向下运动至排污口1032处,在固体颗粒堆积至一定量后,打开排污口1032,固体颗粒由排污口1032排出;其中,在后续给料的推动下,混合料液旋转向下运动,大颗粒的固体颗粒向分离腔1031的周边浓集,而小颗粒的固体颗粒则停留在分离腔1031的中轴线附近,由分离腔1031的中轴线向内壁方向固体颗粒直径越来越大,形成分层排列;随着混合料液从空腔1013向第二腔室1021运动,流动断面越来越小,靠近分离腔1031内壁处的固体颗粒收缩之下,靠近分离腔1031中轴线处的清液转而向上运动,形成内旋流,通过清液腔1012流入出液机构40。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进料机构30包括操作阀301、流量计302以及流量控制阀303,操作阀301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管304与流量计302的第一端连接,流量计302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固定管305与流量控制阀303连接,流量计302的第三端与流量控制阀303通讯连接;操作阀301通过进料管306与分离腔1031连通;通过设置流量计302,流量计302用于测量进料流量,在流量计302测得进料流量小于规定值时,流量计302将测量到的信号传送至流量控制阀303,流量控制阀303进口开大;在流量计302测得进料流量大于规定值时,流量计302将测量到的信号传送至流量控制阀303,流量控制阀303进口开小;由此,通过设置流量计302与流量控制阀303,使得进料流量保持稳定,避免进料流量过低造成混合料液在分离腔1031内不能旋流影响分离效果;同时,避免进料流量过高时混合料液在分离腔1031内旋转流速快造成混合料液中的清液随固体颗粒从排污口1032排出。
具体的,空腔1013的外周壁上开设有沿着空腔1013的径向延伸的进液孔,进液孔与空腔1013连通,进料管306沿着空腔1013的径向延伸,进料管306背离操作阀301的一端插设于进液孔内,以使进料管306与空腔1013连通。
在添加混合料液时,混合料液依次经过流量控制阀303、流量计302、操作阀301以及进料管306流入空腔1013内。
示例性的,流量计302可采用电磁流量计302,当然,流量计302也可采用涡轮流量计302或者超声流量计302。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分隔件20呈中空的锥体,靠近分隔件20的大径端的外周壁与容置空腔103的内壁连接,分隔件20的尖端沿着容置空腔103的延伸方向向背离出液机构40的一端延伸,清液进口201开设于分隔件20的尖端,分离腔1031内的清液通过清液进口201进入清液腔1012内。
具体的,分隔件20的中轴线与第一腔室1011的中轴线平行,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分隔件20的中轴线与第一腔室1011的中轴线共线设置;其中,清液进口201沿着第一腔室1011的中轴线延伸,清液进口201的中轴线与第一腔室1011的中轴线共线设置。在使用过程中,分离腔1031内分离出的清液通过清液进口201进入清液腔1012内,而后,清液腔1012内的清液流入出液机构40内。
继续参照图1,分隔件20的尖端沿着第一腔室1011的中轴线方向向下延伸,也就是说,分隔件20呈倒立的锥体。
继续参照图1和图2,为了进一步提高清液的质量,分隔件20内设置有过滤机构50,过滤机构50通过连接组件60与分隔件20连接,过滤机构50能够相对分隔件20运动;通过设置过滤机构50,在清液经过滤机构50进入清液腔1012内,过滤机构50对清液进行过滤,以去除清液中的杂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过滤机构50包括过滤网501以及填充物502,过滤网501围设成容纳腔,填充物502填设于容纳腔内;通过设置填充物,填充物用于过滤清液内的杂质,以提高清液的质量。
具体的,过滤网501呈圆锥状,过滤网501的尖端沿着第一腔室1011的中轴线方向向下延伸,过滤网501的中轴线与分隔件20的中轴线平行,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过滤网501的中轴线与分隔件20的中轴线共线设置。
其中,连接组件60采用螺旋弹簧601,过滤网50的底端与螺旋弹簧601的顶端连接,清液进口201内设置有固定件202,螺旋弹簧601的底端与固定件202连接;通过设置固定件202,由此,便于螺旋弹簧601与分隔件20连接,同时满足清液通过清液进口201出流入清液腔1012内。
具体的,螺旋弹簧601沿着第一腔室1011的中轴线方向延伸,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螺旋弹簧601的中轴线与第一腔室1011的中轴线共线设置。螺旋弹簧601的顶端与过滤网501的底端连接,螺旋弹簧601的底端与固定件202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分离腔1031内的压力大于清液腔1012内的压力,在清液腔1012内的压力值小于初始至时,过滤机构50沿着第一腔室1011的中轴线方向向上运动时,过滤机构50带动螺旋弹簧601伸长;在清液腔1012内的压力值恢复至初始值时,过滤机构50沿着第一腔室1011的中轴线方向向下运动时,过滤机构50恢复至初始状态,此时,螺旋弹簧60160自然伸长。
其中,螺旋弹簧601的顶端与过滤网501的尖端连接,螺旋弹簧601的底端与固定件202连接。
其中,固定件202包括至少两个固定杆2021,两个固定杆2021均沿着第一腔室1011的径向延伸,且两个固定杆2021的一端连接在一起,两个固定杆2021的另一端均与清液进口201的内周壁连接。
本实施例中,固定件202包括三个固定杆2021,三个固定杆2021均沿着第一腔室1011的径向延伸,三个固定杆2021的一端连接在一起构成固定件202的连接端,每相邻两个固定杆2021之间夹设预设角度,三个固定杆2021背离连接端的一端均与清液进口201的内周壁连接;其中,固定件202的连接端与清液进口201的几何中心重合设置。
在使用过程中,螺旋弹簧601的底端与固定件202的连接端连接。
示例性的,填充物502采用活性炭;当然,填充件也可采用木炭。
当然,连接组件60还可采用伸缩杆。
继续参照图3,在一个可替代的实施例中,缸体10与分隔件20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基本一致,在此对缸体10与分隔件20不予赘述,为了进一步提高清液的质量,在分隔件20内填充过滤物100。过滤物100用于过滤清液中的杂质,提高了清液的质量。示例性的,过滤物100可采用活性炭。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靠近分离腔1031的下端设置有防护罩90,防护罩90与分离腔1031的内周壁连接,防护罩90将分离腔1031分隔成存储腔902与旋离腔,防护罩90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漏孔901,多个漏孔901绕着防护罩90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漏孔901均与存储腔902连通,固体颗粒通过漏孔901进入存储腔902内;存储腔902用于存储固体颗粒;旋离腔用于分离混合料液中的清液与固体颗粒。
具体的,第二腔室1021内罩设有防护罩90,防护罩90与部分第二腔室1021共同构成存储腔902,存储腔902用于存储混合料液中分离出的固体颗粒;通过设置防护罩90,进入存储腔902中的固体颗粒不会由漏孔排出,由此,避免在混合液体旋转时,将位于排污口1032处的固体颗粒带入旋流中,由此,进一步提高了清液的质量。
示例性的,防护罩90呈中空的锥体,防护罩90的尖端沿着第二腔室1021的中轴线方向向上延伸,靠近防护罩90的大径端的外周壁与第二腔室1021的内周壁连接;其中,多个漏孔901均设置于靠近防护罩90的大径端的外周壁上,多个漏孔901均与存储腔902连通;通过设置防护罩90呈锥形,在混合料液在分离腔1031内做高速旋转运动时,固体颗粒落入防护罩90的外部,阻止位于防护罩90外部的固体颗粒跟随内旋流向上运动;同时,防护罩90外部的固体颗粒通过漏孔901进入存储腔902内,由此,避免堆积在存储腔902内的固体颗粒随着内旋流向上运动;由此,进一步提高了清液的质量。
其中,排污口1032的底端设置有手动阀1033,在固体颗粒堆积至一定量后,打开手动阀1033,以使固体颗粒由排污口1032排出至存储腔902外部。
具体的,排污口1032的中轴线与第二腔室1021的中轴线平行,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排污口1032的中轴线与第二腔室1021的中轴线共线设置。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缸体10的顶端设置有检测机构70,检测机构70的第一端与清液腔1012连通,检测机构70的第二端与出液机构40通讯连接,检测机构70用于检测清液腔1012的压力,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传输至出液机构40,在检测到的清液腔1012的压力值为预定压力值时,出液机构40对过滤机构50反冲洗;通过设置检测机构70,通过检测清液腔1012内的压力,判断填充物502内的间隙是否被杂质堵塞,进而判断是否需要对填充物502进行清洗。
具体的,预定压力值的范围0Pa-0.5Pa,本实施例中,预定压力值为0Pa。在使用过程中,检测机构70检测到清液腔1012内的压力值为0Pa,检测机构70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至出液机构40,出液机构40对过滤机构50进行反重新,以除去填充物502间隙内的杂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检测机构70包括第一控制阀701以及压力传感器702,第一控制阀701通过连接管703与压力传感器702连接,第一控制阀701背离连接管703的一端通过安装管704与清液腔1012连接;压力传感器702背离连接管703的一端与出液机构40通讯连接;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702,压力传感器702用于检测清液腔1012内的压力。
具体的,清液腔1012的外壁上开设有测压孔,测压孔沿着第一腔室1011的中轴线方向延伸,测压孔与清液腔1012连通,安装管704沿着第一腔室1011的中轴线方向向外延伸,安装管704的一端插设于测压孔内,安装管704的另一端与第一控制阀701连接,第一控制阀701背离安装管704的一端与连接管703连接,连接管703背离第一控制阀701的一端与压力传感器702连接。
示例性的,第一控制阀701可采用手动阀,当然,第一控制阀701也可采用机械阀。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出液机构40包括第二控制阀401和第三控制阀402,第二控制阀401通过管道403与第三控制阀402连接,第三控制阀402与压力传感器702通讯连接;第二控制阀401背离管道403的一端通过出液管404与清液腔1012连接;通过设置第三控制阀402与压力传感器702通讯连接,通过第三控制阀402的开度大小以调节清液腔1012内的压力值,在清液腔1012内的压力值接近于零时,压力传感器702将检测到的压力值信号传输至第三控制阀402,第三控制阀402100%打开,出液机构40对过滤机构50进行反冲洗工作。
具体的,清液腔1012的顶端开设有出液孔,出液孔沿着第一腔室1011的中轴线方向延伸,出液孔与清液腔1012连通,出液孔的中轴线与第一腔室1011的中轴线平行,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出液孔的中轴心与第一腔室1011的中轴线共线设置。
其中,出液管404沿着第一腔室1011的中轴线方向延伸,出液管404的一端插设于出液孔内,出液管404的另一端与第二控制阀401连接,第二控制阀401背离出液管404的一端与管道403连接,管道403背离第二控制阀401的一端与第三控制阀402连接。
其中,第二控制阀401与第一控制阀701的类型基本一致,在此对第二控制阀401的类型不予赘述。
在使用过程中,在混合料液分离一段时间后,填充物502内的间隙存在杂质,以使清液腔1012内的压力值小于规定值,此时,过滤机构50在分离腔1031的压力作用下沿着第一腔室1011的中轴线方向向上运动,此时,连接组件60拉伸,压力传感器702将检测到的清液腔1012内的压力值的信号传输至第三控制阀402,第三控制阀402的开口开度增大,调节清液腔1012内压力值,以使清液腔1012内的压力值恢复至初始位置;在清液腔1012内的压力值恢复至规定值时,过滤机构50沿着第一腔室1011的中轴线方向向下运动,连接组件60回复至自然状态;在清液腔1012内的压力值接近于零时,说明填充物502内的间隙被杂质堵塞,此时,过滤机构50在分离腔1031的压力作用下沿着第一腔室1011的中轴线方向向上运动,此时,连接组件60拉伸,压力传感器702将检测到的压力值的信号传输至第三控制阀402,此时,第三控制阀402100%打开,开始对过滤机构50进行反冲洗清理工作,在水的冲力与分离腔1031内的压力作用下(水对过滤机构50起向下的作用力,分离腔1031内的压力对过滤机构50起向上的作用力),过滤机构50做上下反复运动,通过过滤机构50往复运动,过滤机构50内的杂质产生晃动,便于将杂质清洗干净,由此,提高了过滤机构50的清洗效率和清洗质量。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缸体10的外壁上设置有连通机构80,连通机构80的一端与分离腔1031连通,连通机构80的另一端与清液腔1012连通;通过设置连通机构80,由此,便于将分离腔1031内的空气排放至清液腔1012内,避免分离腔1031内的气体累积影响到混合料液的分离效果。
具体的,连通机构80设置于第一壳体101的外周壁上,且连通机构80设置于第一壳体101背离进料机构30的一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连通机构80包括排气管801、进气管802以及第四控制阀803,排气管801一端与分离腔1031连通,排气管801的另一端与第四控制阀803连接,进气管802的一端与清液腔1012连通,进气管802的另一端通过连通管804与第四控制阀803背离排气管801的一端连接。
具体的,空腔1013的外周壁上开设有排气孔,排气孔沿着第一腔室1011的径向延伸,排气孔与空腔1013连通,排气管801沿着第一腔室1011的中轴线方向延伸,排气管801的一端插设于排气孔内,排气管801的另一端与第四控制阀803连接;其中,清液腔1012的外周壁上开设有进气孔,进气孔沿着第一腔室1011的径向延伸,进气孔与清液腔1012连通,进气管802沿着第一腔室1011的径向延伸,进气管802的一端插设于进气孔内,进气管802的另一端与连通管804连接,连通管804背离进气管802的一端与第四控制阀803连接。
在标准状况下,混合料液中溶解的空气体积一定,随着分离混合料液的量增加,分离腔1031内的空气量增加,在预设时间内,为避免空气量的增加影响分离腔1031内混合料液的分离效果,需将第四控制阀803打开预定时间,将分离腔1031内的空气排放置清液腔1012内。
其中,预设时间的范围为小于等于两个小时;预定时间为小于等于一分钟。
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第一腔室1011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清洗组件110,清洗组件110用于对分离腔1031的内壁进行清洗。
其中,清洗组件110包括喷头111以及进水阀112,喷头111通过进水管113与进水阀112连接,喷头111能够相对进水管113运动,喷头111用于对分离腔1031的内壁进行清洗;通过设置喷头111能够相对缸体10运动,由此,便于对分离腔1031内壁进行全面清洗,提高了对分离腔1031内壁的清洗质量。
具体的,进水管113呈L型,第一腔室1011的外壁上开设有沿着第一腔室1011的径向延伸的安装孔,安装孔与第一腔室1011连通,进水管113的一端穿过安装孔与喷头111连接,进水管113的另一端与进水阀112连接。
示例性的,喷头111可采用摇臂喷头;在使用过程中,喷头111可以相对进水管113左右摆动,喷头111也可以相对进水管113前后摆动,由此,提高了对分离腔1031内壁的清洗质量。
当然,喷头111可采用旋转喷头,在使用过程中,喷头111能够以进水管113的竖直部的中轴线为轴线转动,由此,提高了对分离腔1031内壁的清洗质量。
为了避免分离腔1031的内壁上挂设有固体物质,影响分离效果;在固液分离装置1工作一段时间过后,关闭流量控制阀303,打开进水阀112,水流通过进水管113流入喷头112内,通过喷头111喷射至分离腔1031的内壁上,以对分离腔1031的内壁清洗。
继续参照图4至图6,另一可替代实施例提供的固液分离装置,其部件与上述实施例中的部件基本一致,在此不予赘述。
另一可替代实施例提供的固液分离装置还包括清理组件130,清理组件130的一端插设于存储腔902内,且位于防护罩90的外周壁上,清理组件130的另一端通过支架140与第二壳体102连接;清理组件130用于将位于防护罩90外壁周围的固体颗粒推至存储腔内;通过设置清理组件130,避免堆积在防护罩90周围的固体颗粒随着内旋流混入清液中,由此,提高了清液的水质质量。
其中,清理组件130包括清理杆131、转杆132以及驱动机构133,清理杆131与防护罩90相适配,清理杆131位于防护罩90的外周壁上,清理杆131的外侧壁与防护罩90的外周壁贴合,清理杆131能够相对防护罩转动,清理杆131的顶端与转杆132的底端连接,转杆132的顶端插设于驱动机构133内;驱动机构133用于驱动转杆132转动,转杆132带动清理杆131转动,以使清理杆131将位于防护罩90周边的固体颗粒推至存储腔902内;通过设置清理杆131的外侧壁与防护罩90的外周壁之间贴合,由此,提高了清理防护罩90外部的固体颗粒的效率。
在防护罩90呈中空的锥体的可实现方式中,清理杆131沿着防护罩的母线方向延伸,转杆132沿着第二腔室1021的中轴线方向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转杆132的中轴线与第二腔室1021的中轴线共线设置,转杆132位于防护罩90的尖端,转杆132的底端与防护罩90的尖端间隔预设距离,转杆132的底端与清理杆131的顶端连接,转杆132的顶端与驱动机构133连接。
在使用过程中,驱动机构133驱动转杆132转动,转杆132转动带动清理杆131沿着防护罩90的周向转动,清理杆131推动防护罩90周边的固定颗粒,以使固定颗粒通过任一漏孔901进入存储腔902内。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33包括主动锥齿轮1331、从动锥齿轮1332以及控制电机1333,主动锥齿轮1331与从动锥齿轮1332均容置于第二腔室1021内,主动锥齿轮1331与从动锥齿轮1332相啮合,主动锥齿轮1331的中轴线与从动锥齿轮1332的中轴线垂直设置,主动锥齿轮1331的中轴线沿着第二腔室1021的径向延伸,从动锥齿轮1332的中轴线与第二腔室1021的中轴线平行,转杆132背离清理杆131的一端插设于从动锥齿轮1332内,控制电机1333的输出端穿过第二壳体102插设于主动锥齿轮1331内。
在使用过程中,控制电机1333驱动主动锥齿轮1331转动,主动锥齿轮1331带动从动锥齿轮1332转动,从动锥齿轮1332带动转杆132转动,转杆132带动清理杆131沿着防护罩90的周向转动,清理杆131将防护罩90周边的固体颗粒推至存储腔902内。
其中,控制电机1333的壳体与支架140连接,支架140背离控制电机1333的一端与第二壳体102连接。
具体的,支架140包括水平板、竖直板以及支撑板,水平板的一端与竖直板连接,水平板的另一端与第二壳体102连接,支撑板设置于竖直板背离水平板的的一端,控制电机1333设置于支撑板上。
其中,支撑板与水平板平行,通过设置支撑板,由此,便于控制电机1333的固定。
继续参照图6,本实施例中,清理杆131包括安装套管1311、连接杆1312、清理部1313以及清洁件1314,其中,连接杆1312的一端与安装套管1311的外周壁连接,连接杆1312的另一端与清理部1313连接;清洁件1314设置于清理部1313朝向防护罩90的一侧,清洁件1314背离清理部1313的一侧与防护罩90的外周壁贴合。
具体的,安装套管1311沿着第二腔室1021的中轴线方向延伸,其中,清理部1313呈长方体状,清理部1313沿着防护罩90的母线方向向下延伸,连接杆1312呈圆弧状,连接杆1312相背离防护罩90的一侧凸起,由此,便于清理部1313沿着防护罩90的母线方向延伸。
其中,清洁件1314可采用橡胶皮,清洁件1314也可采用毛刷,本示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使用过程中,安装套管1311位于防护罩90的尖端,转杆132的底端插设于安装套管1311内,清洁件1314位于防护罩90的外周壁上,清节件1314用于将防护罩90周边的固体颗粒推至存储腔902内。
继续参照图7和图8,在清洁件采用橡胶皮的可实现方式中,清理部1313的一侧开设有收集槽1315,收集槽1315沿着清理部1313的长度延伸,收集槽1315的底壁(即收集槽1315朝向防护罩90的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倾斜面1318,通过设置倾斜面1318,由此,便于固定在防护罩90的外周壁上的固体颗粒铲入收集槽1315内,便于固体颗粒的收集与清理。
具体的,以图7所示方位为例,清理部1313的右侧开设有收集槽1315。
其中,为了便于收集槽1315内的固体颗粒进入存储腔902内,靠近收集槽1315的底端的底壁上开设有出孔1317,出孔1317沿着收集槽1315的宽度方向延伸、且贯穿收集槽1315的底壁,出孔1317与收集槽1315连通,出孔1317与漏孔901对应连通。
在使用过程中,清理杆131转动过程中,位于防护罩90的外周壁上的固体颗粒铲入收集槽1315内,位于收集槽1315内的固体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收集槽1315的延伸方向向下运动,在清理部1313转动至一定位置时,出孔1317与该处的漏孔901连通,位于收集槽1315内的固定颗粒依次通过出孔1317和漏孔进入存储腔902内。
进一步地,在清理杆131转动过程中,为了避免位于收集槽1315内的固体颗粒流出,收集槽1315的底壁上开设有导流槽1316,导流槽1316沿着清理部1313的长度方向延伸,出孔1317与导流槽1316连通,由此,清理部1313将位于防护罩90的外周壁上的固体颗粒铲入导流槽1316内,位于导流槽1316内的固体颗粒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至导流槽1316的底端,位于导流槽1316内的固体颗粒依次通过出孔1317和漏孔901进入存储腔902内。
继续参照图4,另一可替代实施例提供的固液分离装置还包括回流组件150,回流组件150的一端与出液机构40连通,回流组件150的另一端与进料机构30连通,回流组件150用于将水质检测不合格的清液回流至进料机构30内,以对水质检测不合格的清液再次进行过滤,由此,提高了清水的质量。
具体的,回流组件150的一端与管道403连通,回流组件150的另一端与进料机构连通30连通;在使用过程中,在检测出管道403内的清液的水质不合格时,第三控制阀403关闭,清液由回流组件150流入进料机构30,通过进料机构30流入分离腔1031,以对水质不合格的清液再次进行过滤。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回流组件150包括水质测量仪151、阀门152、第一回流控制阀153以及第二回流控制阀154,水质测量仪151通过第一测量管路155与阀门152连接,阀门152背离测量管路的一端通过第二测量管路156与管道403连接,第一回流控制阀153与第二回流控制阀154均与水质测量仪151通讯连接,水质测量仪151用于对管道403内的清液的水质进行检测;第一回流控制阀153的一端通过第一回流管157与管道403连通,第一回流控制阀15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回流管158与第二回流控制阀154连接,第二回流控制阀154背离第二回流管158的一端通过第三回流管159与进料机构30连通。
其中,第三回流管159背离第二回流控制阀154的一端与进液管307连通。
在使用过程中,在水质测量仪151检测到管道403内的清液质量不合格时,第三控制阀402关闭,水质测量仪151将信号输送至第一回流控制阀153与第二回流控制阀154,第一回流控制阀153与第二回流控制阀154均打开,此时,管道403内的清液经第一回流管157、第一回流控制阀153、第二回流管158、第二回流控制阀154以及第三回流管159流入进料机构30,通过进料机构30在此进入分离腔1031内进行分离过滤。
在水质测量仪151检测到管道403内的清液质量合格时,第一回流控制阀153与第二回流控制阀154均处于关闭状态,第三控制阀402处于开启状态,清液经第三控制阀402流出。
其中,阀门152可采用手动阀门152,当然,阀门152还可采用其他类型的阀门152,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对过滤机构50的清洗质量,清液腔1012内设置有用于增大反冲洗水流的断面积的罩体160,罩体160围设成容置通道,罩体160的一端插设于出液孔内,容置通道与出液孔连通。
其中,罩体160呈漏斗状,罩体160的小径端插设于出液孔内,罩体160的大径端位于清液腔1012内,容置通道的中轴线与出液孔的中轴心平行,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容置通道的中轴线与出液孔的中轴线共线设置;在使用过程中,在出液机构40对过滤机构50进行反冲洗清理工作时,水流通过,出液管404流入罩体160内,水流的断面积增大,以便增大对过滤机构50的冲洗面积,进而提高过滤机构50的清洗质量。
继续参照图9,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例中,缸体10、分隔件20以及过滤机构50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基本一致,在此对缸体10、分隔件20以及过滤机构50不予赘述。其中连接组件的结构不同,在此对连接组件60进行描述。
其中,连接组件60包括转轴602、齿轮组以及驱动电机605,转轴602与齿轮组件均容置于清液腔内,转轴602的底端与过滤网的顶端连接,转轴602的顶端插设于齿轮组件内;驱动电机605设置于缸体的外部,驱动电机605的输出端穿过缸体插设于齿轮组件内,驱动电机605用于驱动齿轮组件转动,齿轮组件通过转轴602带动过滤机构转动;在对过滤机构进行反冲洗时,驱动电机605启动,驱动电机605通过齿轮组与转轴602带动过滤机构转动,由此,提高了过滤机构的清洁质量。
具体的,转轴602沿着第一腔室1011的中轴线方向延伸,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转轴602的中轴线与第一腔室1011的中轴线共线设置,转轴602的底端与过滤网的顶端连接,其中,转轴602的中轴线与过滤网的中轴线平行,在本实施例中,转轴602的中轴线与过滤网501的中轴线共线设置。
其中,齿轮组包括主动齿轮603与从动齿轮604,主动齿轮603的中轴线与从动齿轮604的中轴线均与第一腔室1011的中轴线平行,主动齿轮603与从动齿轮604相啮合,转轴602背离过滤网501的一端插设于从动齿轮604内,驱动电机605的输出端穿过缸体插设于主动齿轮603内。
在对过滤机构50进行反冲洗时,压力传感器702检测到清液腔1012内的压力值接近于零时,此时,关闭流量控制阀303,压力传感器702将检测到的压力值信号传送至第三控制阀402,第三控制阀402100%打开,出液机构40对过滤机构50进行反冲洗,此时,驱动电机605开启,驱动电机605带动主动齿轮603转动,主动齿轮603带动从动齿轮604转动,从动齿轮604带动转轴602转动,转轴602带动过滤机构转动,通过过滤机构转动,以使填充物502内的杂质产生晃动,由此,便于将填充物502内的杂质冲洗干净,提高过滤机构50的清洗质量。
继续参照图1和图10,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固液分离装置1的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混合料液以预设压力通过进料机构30流入分离腔1031。
其中,混合料液以预设压力和流速通过进料机构30沿着空腔1013的切线方向流入分离腔1031内,混合料液遇到分离腔1031的内壁后做旋转向下的运动。
具体的,混合料液以预设压力和流速依次通过流量控制阀303、流量计302以及操作阀301沿着空腔1013的切线方向流入空腔1013内。
其中,预设压力的范围为0.5公斤/厘米-2.5公斤/厘米;流速的范围为5m/s-12m/s。
S102、混合料液在分离腔1031内旋转、且产生离心力,以使清液与固体颗粒分离。
具体的,混合料液绕着容置空腔103的中轴线做高速旋转向下的运动,在高速旋转时产生离心力,混合料液中的各物质所受的离心力不同,固体颗粒粒径大的所受的离心力大,且能够克服水的阻力向分离腔1031的内壁运动,固体颗粒在离心力与自身重力的共同作用下沿着分离腔1031的内壁座旋转向下的运动,粒径小的颗粒以及清液所受离心力小,粒径小的颗粒与清液在容置空腔103的中轴线附近做旋转运动。
在后续给料的推动下,混合料液继续做旋转向下运动,粒径大的固体颗粒继续向分离腔1031的内壁浓集,而粒径小的颗粒及清液均位于容置空腔103的中轴线附近,由分离腔1031的中轴线向内壁方向固体颗粒粒径越来越大,形成分层排列。
随着混合料液从空腔1013向第二腔室1021运动,流动断面越来越小,靠近分离腔1031内壁处的固体颗粒收缩之下,靠近分离腔1031中轴线处的粒径小的颗粒及清液转而向上运动,形成内旋流,清液及粒径小的颗粒通过清液清液腔1012;粒径大的固体颗粒继续沿着分离腔1031的内壁旋转向下运动,形成外旋流,固体颗粒通过漏孔901进入存储腔902内。
其中,混合料液中溶解有一定体积的空气,随着分离混合料液的量增加,分离腔1031内的空气量增加,在预设时间内,为避免空气量的增加影响分离腔1031内混合料液的分离效果,将第四控制阀803打开预定时间,将分离腔1031内的空气排放置清液腔1012内,而后关闭第四控制阀803,在此过程中,无需关闭流量控制阀303。
S103、清液通过清液腔1012流入出液机构40,固体颗粒通过排污口1032排出容置空腔103。
具体的,S103包括:
S1031、清液及粒径小的颗粒通过清液进口201进入过滤机构50,过滤机构50将粒径小的颗粒过滤掉,而后,清液经过过滤机构50进入清液腔1012内,清液腔1012内的清液通过出液孔流入出液机构40内。
S1032、固体颗粒在存储腔902内存储一定量后,将手动阀1033打开,固体颗粒由排污口1032排出至存储腔902外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在清液通过清液腔1012流入出液机构40,固体颗粒通过排污口1032排出容置空腔103之后,还包括:对过滤机构50进行清洗。
其中,压力传感器702用于对清液腔1012内的压力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清洗腔内的压力值的信号传输至第三控制阀402,通过调节第三控制阀402的开度大小,以对清液腔1012的压力值进行调接。
具体的,在清液腔1012的压力值小于规定值时,过滤机构50在分离腔1031的压力作用下沿着第一腔室1011的中轴线方向向上运动,此时,连接组件60拉伸,压力传感器702将检测到的清液腔1012内的压力值的信号传输至第三控制阀402,第三控制阀402的开度增大;在清液腔1012内的压力值恢复至规定值时,过滤机构50沿着第一腔室1011的中轴线方向向下运动,连接组件60回复至自然状态。
在清液腔1012内的压力值接近于零时,说明填充物502内的间隙被杂质堵塞,此时,关闭流量控制阀303,过滤机构50在分离腔1031的压力作用下沿着第一腔室1011的中轴线方向向上运动,此时,连接组件60拉伸;与此同时,压力传感器702将检测到的压力值的信号传输至第三控制阀402,此时,第三控制阀402100%打开,开始对过滤机构50进行反冲洗清理工作,水的冲力与分离腔1031内的压力作用下(水对过滤机构50起向下的作用力,分离腔1031内的压力对过滤机构50起向上的作用力),过滤机构50做上下反复运动,同时在螺旋弹簧601在拉伸或收缩时,过滤机构50会产生晃动,以使过滤机构50内存留的杂质产生晃动,由此,便于过滤机构50中杂质的清除,提高了过滤机构50的清洗效率和清洗质量;通过压力传感器702检测清液腔1012内的压力值,在压力值恢复至规定值后,停止反冲洗,第三控制阀402的开口大小调整至初始状态,过滤机构50沿着第一腔室1011的中轴线方向向下运动,连接组件60回复至自然状态。
本申请提供的固液分离装置1及水处理方法,其中,固液分离装置1包括缸体10以及分隔件20;缸体10围设成容置空腔103,分隔件20容置于容置空腔103内,分隔件20将容置空腔103分割成分离腔1031与清液腔1012,分隔件20上开设有清液进口201,分离腔1031通过清液进口201与清液腔1012连通,分离腔1031的底端开设有排污口1032;分离腔1031用于分离混合料液中的清液和固体颗粒;排污口1032用于将固体颗粒排出容置空腔103;缸体10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料机构30,进料机构30与分离腔1031连通,混合料液通过进料机构30流入分离腔1031;缸体10的顶端设置有出液机构40,出液机构40与清液腔1012连通,清液通过清液腔1012流入出液机构40;水处理方法的流程为:混合料液流入分离腔1031-清液与固体颗粒分离-清液与固体颗粒分别排出容置空腔103;一方面,通过设置分隔件20,避免在混合料液分离时,混合料液由出液机构40流出容置空腔103,由此,提高了清液的质量;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分离腔1031,将混合料液中的固体颗粒去除,得到混合料液中的清液。
本发明提供的固液分离装置1,具有如下优点:该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便于操作。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5)
1.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以及分隔件;
所述缸体围设成容置空腔,所述分隔件容置于所述容置空腔内,所述分隔件将所述容置空腔分割成分离腔与清液腔,所述分隔件上开设有清液进口,所述分离腔通过所述清液进口与所述清液腔连通,所述分离腔的底端开设有排污口;
所述分离腔用于分离混合料液中的清液和固体颗粒;
所述排污口用于将所述固体颗粒排出所述容置空腔;
所述缸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与所述分离腔连通,所述混合料液通过所述进料机构流入所述分离腔;
所述缸体的顶端设置有出液机构,所述出液机构与所述清液腔连通,所述清液通过所述清液腔流入所述出液机构;
所述分隔件呈中空的锥体,靠近所述分隔件的大径端的外周壁与所述容置空腔的内壁连接,所述分隔件的尖端沿着所述容置空腔的延伸方向向背离所述出液机构的一端延伸,所述清液进口开设于所述分隔件的尖端,所述分离腔内的清液通过所述清液进口进入所述清液腔内;
所述分隔件内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分隔件连接,所述过滤机构能够相对所述分隔件运动;
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网以及填充物,所述过滤网围设成容纳腔,所述填充物填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所述连接组件采用螺旋弹簧,所述过滤网的底端与所述螺旋弹簧的顶端连接,所述清液进口内设置有固定件,所述螺旋弹簧的底端与所述固定件连接;
过滤网呈圆锥状,过滤网的尖端沿着第一腔室的中轴线方向向下延伸,过滤网的中轴线与分隔件的中轴线平行;
固定件包括至少两个固定杆,两个固定杆均沿着第一腔室的径向延伸,且两个固定杆的一端连接在一起,两个固定杆的另一端均与清液进口的内周壁连接;
靠近所述分离腔的下端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所述分离腔的内周壁连接,所述防护罩将所述分离腔分隔成存储腔与旋离腔,所述防护罩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漏孔,多个所述漏孔绕着所述防护罩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漏孔均与所述存储腔连通,所述固体颗粒通过所述漏孔进入所述存储腔内;
所述存储腔用于存储所述固体颗粒;
所述旋离腔用于分离所述混合料液中的所述清液与所述固体颗粒;
还包括清理组件,清理组件的一端插设于存储腔内,且位于防护罩的外周壁上,清理组件的另一端通过支架与第二壳体连接;清理组件用于将位于防护罩外壁周围的固体颗粒推至存储腔内;
清理组件包括清理杆、转杆以及驱动机构,清理杆与防护罩相适配,清理杆位于防护罩的外周壁上,清理杆的外侧壁与防护罩的外周壁贴合,清理杆能够相对防护罩转动,清理杆的顶端与转杆的底端连接,转杆的顶端插设于驱动机构内;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清理杆转动,以使清理杆将位于防护罩周边的固体颗粒推至存储腔内;
清理杆包括安装套管、连接杆、清理部以及清洁件,其中,连接杆的一端与安装套管的外周壁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清理部连接;清洁件设置于清理部朝向防护罩的一侧,清洁件背离清理部的一侧与防护罩的外周壁贴合;
清理部的一侧开设有收集槽,收集槽沿着清理部的长度延伸,收集槽的底壁上设置有倾斜面;
靠近收集槽的底端的底壁上开设有出孔,出孔沿着收集槽的宽度方向延伸、且贯穿收集槽的底壁,出孔与收集槽连通,出孔与漏孔对应连通;
收集槽的底壁上开设有导流槽,导流槽沿着清理部的长度方向延伸,出孔与导流槽连通,清理部将位于防护罩的外周壁上的固体颗粒铲入导流槽内,位于导流槽内的固体颗粒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至导流槽的底端,位于导流槽内的固体颗粒依次通过出孔和漏孔进入存储腔内;
驱动机构包括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以及控制电机,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均容置于第二腔室内,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相啮合,主动锥齿轮的中轴线与从动锥齿轮的中轴线垂直设置,主动锥齿轮的中轴线沿着第二腔室的径向延伸,从动锥齿轮的中轴线与第二腔室的中轴线平行,转杆背离清理杆的一端插设于从动锥齿轮内,控制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第二壳体插设于主动锥齿轮内;
进料机构包括操作阀、流量计以及流量控制阀,操作阀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管与流量计的第一端连接,流量计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固定管与流量控制阀连接,流量计的第三端与流量控制阀通讯连接;操作阀通过进料管与分离腔连通,流量计用于测量进料流量,在流量计测得进料流量小于规定值时,流量计将测量到的信号传送至流量控制阀,流量控制阀进口开大;在流量计测得进料流量大于规定值时,流量计将测量到的信号传送至流量控制阀,流量控制阀进口开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的顶端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的第一端与所述清液腔连通,所述检测机构的第二端与所述出液机构通讯连接,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清液腔的压力,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传输至所述出液机构,在检测到的所述清液腔的压力值为预定压力值时,所述出液机构对所述过滤机构反冲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控制阀以及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控制阀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背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通过安装管与所述清液腔连接;
所述压力传感器背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液机构通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机构包括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三控制阀连接,所述第三控制阀与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阀背离所述管道的一端通过出液管与所述清液腔连接。
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的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混合料液以预设压力通过所述进料机构流入所述分离腔;
所述混合料液在所述分离腔内旋转、且产生离心力,以使所述清液与所述固体颗粒分离;
所述清液通过所述清液腔流入所述出液机构,所述固体颗粒通过所述排污口排出所述容置空腔;
所述清液通过所述清液腔流入所述出液机构,所述固体颗粒通过所述排污口排出所述容置空腔,包括:
清液及粒径小的颗粒通过清液进口进入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将粒径小的颗粒过滤掉,清液经过过滤机构进入清液腔内,清液腔内的清液通过出液孔流入出液机构内;
固体颗粒在存储腔内存储一定量后,将手动阀打开,固体颗粒由排污口排出至存储腔外部;
对过滤机构进行清洗;
在固液分离装置工作一段时间过后,关闭流量控制阀,打开进水阀,水流通过进水管流入喷头内,通过喷头喷射至分离腔的内壁上,以对分离腔的内壁清洗;
在清液腔内的压力值接近于零时,填充物内的间隙被杂质堵塞,关闭流量控制阀,过滤机构在分离腔的压力作用下沿着第一腔室的中轴线方向向上运动,连接组件拉伸;压力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压力值的信号传输至第三控制阀,第三控制阀100%打开,开始对过滤机构进行反冲洗清理工作,水的冲力与分离腔内的压力作用下,过滤机构做上下反复运动,同时在螺旋弹簧在拉伸或收缩时,过滤机构会产生晃动,以使过滤机构内存留的杂质产生晃动,便于过滤机构中杂质的清除,提高了过滤机构的清洗效率和清洗质量;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清液腔内的压力值,在压力值恢复至规定值后,停止反冲洗,第三控制阀的开口大小调整至初始状态,过滤机构沿着第一腔室的中轴线方向向下运动,连接组件回复至自然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94322.1A CN114377475B (zh) | 2022-01-26 | 2022-01-26 | 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及水处理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94322.1A CN114377475B (zh) | 2022-01-26 | 2022-01-26 | 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及水处理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77475A CN114377475A (zh) | 2022-04-22 |
CN114377475B true CN114377475B (zh) | 2023-01-17 |
Family
ID=81203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094322.1A Active CN114377475B (zh) | 2022-01-26 | 2022-01-26 | 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及水处理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377475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262568A (en) * | 1963-12-23 | 1966-07-26 |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 Automatic filter mechanism for drycleaner |
US6709575B1 (en) * | 2000-12-21 | 2004-03-23 | Nelson Industries, Inc. | Extended life combination filter |
CA2402036A1 (en) * | 2001-09-10 | 2003-03-10 | Gurunathan Lakshman | Liquid and solid particle separating device |
JP4633502B2 (ja) * | 2005-03-02 | 2011-02-16 |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ントテクノロジー | 砂分離洗浄装置 |
JP5854822B2 (ja) * | 2011-12-26 | 2016-02-09 | 水ing株式会社 | 揚砂輸送装置 |
CN202860280U (zh) * | 2012-11-09 | 2013-04-10 | 成都市飞龙水处理技术研究所 | 一种具有中置净化筒的全自动旋流除砂净水器 |
CN103182220B (zh) * | 2013-03-28 | 2016-03-16 | 卢普伦 | 一种旋流逆向过滤器 |
CN203264447U (zh) * | 2013-05-30 | 2013-11-06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煤泥水过滤装置 |
DE202016103608U1 (de) * | 2016-07-06 | 2016-08-22 | Nordson Corporation | Filtervorrichtung und Reinigungseinrichtung zum Entfernen von Schmutzpartikeln von einem Filterelement einer Filtervorrichtung Filtervorrichtung und Reinigungseinrichtung zum Entfernen von Schmutzpartikeln von einem Filterelement einer Filtervorrichtung |
CN206902002U (zh) * | 2017-06-27 | 2018-01-19 | 陈竺立 | 一种高含固率污泥毛发纤维过滤切割装置 |
CN211706150U (zh) * | 2019-12-20 | 2020-10-20 | 济南乾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防堵机构的工业污水处理装置 |
CN215560734U (zh) * | 2021-09-27 | 2022-01-18 | 高盈(东莞)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塑料电镀的药水回笼装置 |
-
2022
- 2022-01-26 CN CN202210094322.1A patent/CN114377475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77475A (zh) | 2022-04-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110521B1 (en) | Filtration assembly for gradually screening of fine and coarse particles in a single operational unit | |
US5863443A (en) | In-line agricultural water filter with diverter tube and flush valve | |
CN102580388B (zh) | 一种自洁抽吸式过滤器 | |
CN110237598B (zh) | 一种可在线检测水质的废水处理装置 | |
CN101829448A (zh) | 一种旋转式陶瓷净水器 | |
CN109883764A (zh) | 一种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水质采样系统 | |
CN116966661A (zh) | 一种环保型水利工程用过滤装置 | |
CN105771516B (zh) | 一种离心气道式气体净化机 | |
CN109351037A (zh) | 多功能固液或粉尘分离机 | |
CN109464830A (zh) |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 |
CN114377475B (zh) | 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及水处理方法 | |
CN116391666A (zh) | 一种鱼缸水循环鱼便过滤装置 | |
CN208878056U (zh) | 一种压力式自清洗过滤装置 | |
CN207689187U (zh) | 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水质采样系统 | |
KR100721258B1 (ko) | 원심력과 필터를 이용한 이물질 여과장치 | |
CN211724858U (zh) | 污水过滤装置及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 |
CN110002620B (zh) | 旋流过滤器 | |
CN116099261B (zh) | 一种净水器 | |
CN208815647U (zh) |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水利管道 | |
CN209820845U (zh) | 水质监测站的水样预处理装置 | |
CN208911591U (zh) | 一种立式海水自动过滤装置 | |
CN218740640U (zh) | 一种旋转式污水分离装置 | |
CN216426808U (zh) | 一种新型微纳米气泡释放器 | |
CN213725275U (zh) | 一种砂水分离池 | |
CN209405812U (zh) | 多功能固液或粉尘分离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