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5033A - 一种信号强度调整方法、基站系统、基站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号强度调整方法、基站系统、基站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75033A
CN114375033A CN202111628290.0A CN202111628290A CN114375033A CN 114375033 A CN114375033 A CN 114375033A CN 202111628290 A CN202111628290 A CN 202111628290A CN 114375033 A CN114375033 A CN 1143750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base station
power
signal
radi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282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扬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2829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750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75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50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强度调整方法、基站系统、基站及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可以降低基站发射的信号对人体的辐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包括:检测基站周围的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然后根据检测到的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的方向,确定指定对象相对于基站的目标方向。再基于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强度,确定目标发射功率;其中,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强度与目标发射功率负相关。之后根据目标发射功率调整目标方向上的信号的发射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信号强度调整方法、基站系统、基站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信号强度调整方法、基站系统、基站及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波束赋形技术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基站可根据用户终端位置和移动业务的应用需求,基于波束赋形技术自动调整发射信号的方向。
但是基站发射的信号对人体存在一定的辐射,尤其是放置于办公桌或者床边的微基站对人体的辐射尤为明显。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强度调整方法、基站系统、基站及介质,以降低基站发射的信号对人体的辐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强度调整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基站周围的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
根据检测到的所述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的方向,确定所述指定对象相对于所述基站的目标方向;
基于所述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强度,确定目标发射功率;其中,所述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强度与所述目标发射功率负相关;
根据所述目标发射功率调整所述目标方向上的信号的发射功率。
可选的,所述检测所述基站周围的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包括:
检测所述基站周围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
筛选出信号频率属于预设频率范围的红外线,得到所述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强度,确定目标发射功率,包括:
确定所述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强度所属的目标强度等级;
根据强度等级与功率等级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强度等级对应的目标功率等级;
基于功率等级与发射功率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功率等级对应的目标发射功率。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发射功率调整所述目标方向上的信号的发射功率,包括:
将所述目标方向上的信号的发射功率调整为所述目标发射功率。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发射功率调整所述目标方向上的信号的发射功率,包括:
在所述目标方向上存在与所述基站通信的终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基站与所述终端通信所采用的当前发射功率,计算所述当前发射功率和所述目标发射功率的加权和,将所述目标方向上的信号的发射功率调整为计算得到的加权和;或者,
在所述目标方向上不存在与所述基站通信的终端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方向上的信号的发射功率调整为所述目标发射功率。
可选的,所述根据检测到的所述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的方向,确定所述指定对象相对于所述基站的目标方向,包括:
将检测到的所述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在预设坐标系上的方向,作为所述目标方向,其中,所述预设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为所述基站的中心点或者所述基站中信号天线的中心点,所述预设坐标系的X轴和Y轴与水平面平行,所述预设坐标系的Z轴与水平面垂直。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系统,包括:检测天线、赋形综合计算模块和数字波束赋形器;
所述检测天线,用于检测所述基站周围的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
所述赋形综合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天线检测到的所述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的方向,确定所述指定对象相对于所述基站的目标方向;基于所述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强度,确定目标发射功率;其中,所述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强度与所述目标发射功率负相关;
所述数字波束赋形器,用于根据所述赋形综合计算模块确定的所述目标发射功率调整所述目标方向上的信号的发射功率。
可选的,所述检测天线,具体用于检测所述基站周围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
所述赋形综合计算模块,还用于从所述检测天线检测的红外线中筛选出信号频率属于预设频率范围的红外线,得到所述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
可选的,所述赋形综合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强度所属的目标强度等级;
根据强度等级与功率等级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强度等级对应的目标功率等级;
基于功率等级与发射功率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功率等级对应的目标发射功率。
可选的,所述数字波束赋形器,具体用于:
将所述目标方向上的信号的发射功率调整为所述赋形综合计算模块确定的所述目标发射功率。
可选的,所述赋形综合计算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目标方向上存在与所述基站通信的终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基站与所述终端通信所采用的当前发射功率,计算所述当前发射功率和所述目标发射功率的加权和;所述数字波束赋形器,具体用于将所述目标方向上的信号的发射功率调整为所述赋形综合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加权和;或者,
所述数字波束赋形器,具体用于在所述目标方向上不存在与所述基站通信的终端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方向上的信号的发射功率调整为所述赋形综合计算模块确定的所述目标发射功率。
可选的,所述赋形综合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将检测到的所述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在预设坐标系上的方向,作为所述目标方向,其中,所述预设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为所述基站的中心点或者所述基站中信号天线的中心点,所述预设坐标系的X轴和Y轴与水平面平行,所述预设坐标系的Z轴与水平面垂直。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模拟波束赋形器和信号天线;所述数字波束赋形器与所述模拟波束赋形器通过射频RF链连接;所述数字波束赋形器,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模拟波束赋形器在所述目标方向上,按照调整后的发射功率通过所述信号天线发射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强度调整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强度调整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强度调整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强度调整方法、基站系统、基站及介质,基站基于检测到的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方向,确定指定对象相对于基站的目标方向,并基于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强度,确定目标发射功率,并基于此调整目标方向上的发射功率。由于红外线强度与目标发射功率负相关,且红外线强度越高,指定对象与基站之间的距离越近,发射功率越小,信号对指定对象的辐射越小,即本申请实施例中,人与基站越近,人所在方向的发射功率越小,信号对人体的辐射也就越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根据人与基站之间的距离,减少对信号对人体的辐射。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强度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强度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系统结构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站系统结构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结构的示例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基于本申请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目前基站仅能根据预先配置的业务规则调整基站发射的信号强度,比如,根据手机位置和移动业务的需求调整信号强度。但基站发射的信号对人体存在一定辐射,而且基站发射的信号强度越大对人体的辐射也越大。
为了降低基站发射的信号对人体的辐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强度调整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基站,其中,基站可设置于与用户距离较近的位置,例如基站可放置于办公桌上或者卧室内。相应的,该基站可以是小型基站,例如微基站。如图1所示,信号强度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检测基站周围的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
可以理解的,基站发射的信号产生的辐射可能对一些物体存在影响,将这些物体称为指定对象,本申请实施例需要降低基站发射的信号对指定对象产生的辐射。例如,指定对象包括:人、仪器和/或仪表等。
一种实现方式中,基站可配置有用于检测红外线的检测天线,基站可通过检测天线定期检测基站周围的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
S102、根据检测到的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的方向,确定指定对象相对于基站的目标方向。
一种实现方式中,基站可以将检测到的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的方向,作为目标方向。例如,基站在(x,y,z)方向上检测到人辐射的红外线,则将(x,y,z)方向作为目标方向。
S103、基于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强度,确定目标发射功率。
其中,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强度与目标发射功率负相关。
可以理解的,基站检测到的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强度越高,说明指定对象与基站之间的距离越近,基站发射的信号对指定对象的辐射越大,因此设置目标发射功率越小;相应的,基站检测到的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强度越低,说明指定对象与基站之间的距离越远,基站发射的信号对指定对象的辐射越小,即基站发射的信号对指定对象的影响较小,因此为了保证目标方向的通信稳定性,可以设置目标发射功率越大。
S104、根据目标发射功率调整目标方向上的信号的发射功率。
一种实现方式中,基站可基于波束赋形技术,通过信号天线基于目标发射功率在目标方向上发射信号。其中,波束赋形技术是一种基于天线阵列的信号预处理技术,通过调整天线阵列中每个阵元的加权系数,从而产生具有指向性的波束,该方式能够获得明显的阵列增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强度调整方法,基站基于检测到的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方向,确定指定对象相对于基站的目标方向,并基于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强度,确定目标发射功率,并基于此调整目标方向上的发射功率。由于红外线强度与目标发射功率负相关,且红外线强度越高,指定对象与基站之间的距离越近,发射功率越小,信号对指定对象的辐射越小,即本申请实施例中,人与基站越近,人所在方向的发射功率越小,信号对人体的辐射也就越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根据人与基站之间的距离,减少对信号对人体的辐射。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S101检测基站周围的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之前,需要预先完成数据建模,数据建模得到的结果可由基站的生产厂家或者运营商下发到基站。具体数据建模过程如下:
(1)建立预设坐标系。
以基站的中心点或者信号天线的中心点为坐标原点,在水平面建立X轴和Y轴,并建立垂直于水平面的Z轴,得到预设坐标系。
其中,信号天线包括多个子天线,确定信号天线在预设坐标系中的子天线方向,各子天线方向不同,子天线方向可用矢量表示。信号天线呈线性散射状,所形成的形状可以是球形或者半球形等,信号天线的中心点为球形的球心或者半球形底面圆心。
例如,参见图2,图2左边的柱状物体为基站的信号天线,信号天线被安装在固定杆上,信号天线右边的各曲线用于表示信号天线发射的信号的方向。
(2)建立检测天线与信号天线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检测天线的子天线的数量和信号天线的子天线的数量相同;且在预设坐标系中,检测天线的子天线的方向和信号天线的子天线的方向一一对应。
或者,检测天线的子天线的数量和信号天线的子天线的数量不同;且在预设坐标系中,检测天线的子天线的方向和信号天线的子天线的方向按照一定比例对应。例如,检测天线的每两个子天线的方向对应信号天线的一个子天线的方向,且相互对应的子天线方向相近。
(3)设定信号天线发射强度等级。
为基站的信号发射功率设定多个功率等级,功率等级越多,对基站的发射功率的调整精度越高,设定的功率等级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每个功率等级对应一个发射功率,且每个功率等级对应的发射功率均处于基站的最大发射功率和最小发射功率之间的功率范围内。可选的,功率等级越高,对应的发射功率越大;相应的,功率等级越低,对应的发射功率越小。
例如,发射功率与功率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一所示:
表一
发射功率(单位:瓦特(Watt,W)) 功率等级
1 第一等级
2 第二等级
3 第三等级
K 第K等级
(4)设定检测天线信号感应强度等级。
由于物体辐射的红外线强度随辐射距离增大而减小,因此基站的检测天线检测的红外线强度越高,表示红外线辐射源与基站距离越近,相应的检测天线检测的红外线强度越低,表示红外线辐射源与基站距离越远。可以预先设置多个红外线强度等级,每个红外线强度等级对应一定的红外线强度范围,且红外线强度等级越高,对应的红外线强度越高。
(5)配置信号天线发射功率的功率等级与检测天线感应红外线的强度等级的关系。
关联各功率等级与各强度等级,得到功率等级与强度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以人为例,基站接收到的人辐射的红外线强度越高,人与基站距离越近,基站发射的信号对人的辐射较高,为减少基站发射的信号对人的辐射,可以降低基站的发射功率;相反的,基站接收到的人辐射的红外线强度越低,人与基站距离越远,基站发射的信号对人的辐射较小,为提高通信质量可以适当提高基站的发射功率。
因此可以设置红外线的强度等级越高,发射功率的功率等级越低;红外线的强度等级越低,发射功率的功率等级越高。即强度等级与功率等级负相关。
例如,红外线的强度等级与基站发射功率的功率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二所示:
表二
强度等级 功率等级
第K等级 第一等级
第K-1等级 第二等级
第K-2等级 第三等级
第一等级 第K等级
(6)平衡信号天线的发射强度。
以人为例,假设人与基站距离较近,需要降低人所在方向的发射功率,但假设人所在方向上存在与基站通信的终端,发射功率过低会影响基站与该终端通信的稳定性。
为了平衡这一矛盾,可以为基于红外线强度确定的发射功率,以及基于终端位置确定的发射功率分别设置权重,并将权重记录在综合关系表中,方便后续基于这两种发射功率的权重确定发射功率。
(7)数据记录。
将红外线的强度等级与发射功率的功率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功率等级与发射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综合关系表,存储在存储器中。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S101中检测基站周围的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的方式,包括:检测基站周围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然后筛选出信号频率属于预设频率范围的红外线,得到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
其中,预设频率范围为需要降低辐射的物体辐射红外线的频率范围。例如,预设频率范围为人辐射的红外线频率范围。预设频率范围可从公开的数据源中获取,或者可预先测量获得。
可以理解的,自然界的物体均可以向周围辐射红外线,因此基站可以接收到周围各种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而由于各物体辐射红外线的频率不同,因此基站可通过红外线频率,筛选出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
采用上述方法,基站可以通过检测到的各红外线的频率,准确地筛选出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从而减少非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对于调整基站发射功率的影响。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S102根据检测到的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的方向,确定指定对象相对于基站的目标方向,可以实现为:将检测到的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在预设坐标系上的方向,作为目标方向。
其中,预设坐标系在上述数据建模过程建立,预设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为基站的中心点或者基站中信号天线的中心点,预设坐标系的X轴和Y轴与水平面平行,预设坐标系的Z轴与水平面垂直。
一种实现方式中,基站通过检测天线检测红外线,并在检测天线中,确定与检测到的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方向相同的一个子天线,之后确定该子天线在信号天线中对应的子天线,将确定的信号天线中的子天线的方向,作为目标方向。
采用上述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基于检测到的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获得指定对象相对于基站的方向,从而准确地控制指定对象所在方向的发射功率,减少对其他方向的信号收发的影响。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3,上述S103中基于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强度,确定目标发射功率的方式,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S1031、确定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强度所属的目标强度等级。
在上述数据建模过程设置了多个红外线强度范围,且每个红外线强度等级对应一定的红外线强度范围,基站可确定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强度所属的红外线强度范围,然后将确定的红外线强度范围对应的强度等级,作为目标强度等级。
S1032、根据强度等级与功率等级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强度等级对应的目标功率等级。
一种实现方式中,根据数据建模过程得到的红外线的强度等级与发射功率的功率等级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得到目标强度等级对应的目标功率等级。
例如,结合表二,假设目标强度等级为第一等级,则目标功率等级为第K等级。
S1033、基于功率等级与发射功率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功率等级对应的目标发射功率。
例如,结合表一,假设目标功率等级为第一等级,则确定目标发射功率为1W。
采用上述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按照检测到的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强度,自动确定指定对象所在方向上的发射功率,该方式可根据基站所处环境中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强度,实时调整基站的发射功率,使得波束赋形功能更加精确且更加智能化,使得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范围更广。
例如,基站被安装在办公桌或者卧室等室内场景下,人与基站距离较近时,基站检测到人辐射的红外线强度较高,可以降低人所在方向的发射功率,从而降低发出的信号对人的辐射,使得基站的运行更加绿色环保。
又例如,基站被安装在精密仪器或仪表厂附近时,基站检测到仪器或仪表辐射的红外线,可以降低仪器或仪表所在方向的发射功率,从而降低发出的信号对仪器或仪表的干扰。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S104中根据目标发射功率调整目标方向上的信号的发射功率的方式,包括以下两种:
方式一、将目标方向上的信号的发射功率调整为目标发射功率。
一种实现方式中,基站可基于波束赋形技术,通过信号天线按照目标发射功率在目标方向上发射信号。
方式二、在目标方向上存在与基站通信的终端的情况下,获取基站与终端通信所采用的当前发射功率;将目标方向上的信号的发射功率调整为当前发射功率和目标发射功率的加权和。或者,在目标方向上不存在与基站通信的终端的情况下,将目标方向上的信号的发射功率调整为目标发射功率。
一种实现方式中,在目标方向上存在与基站通信的终端的情况下,可从上述数据建模过程得到的综合关系表中,获取当前发射功率和目标发射功率各自对应的权重,然后计算当前发射功率和目标发射功率的加权和,得到计算结果。并基于波束赋形技术,通过信号天线按照计算结果在目标方向上发射信号。
或者,在目标方向上不存在与基站通信的终端的情况,基站可基于波束赋形技术,通过信号天线按照目标发射功率在目标方向上发射信号。
例如,当前发射功率为5W,目标发射功率为1W,且当前发射功率和目标发射功率的权重均为0.5,则确定目标方向上的发射功率为5×0.5+1×0.5=3W。
采用上述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平衡终端通信对于发射功率的要求,以及指定对象对于发射功率的要求,从而减少对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稳定性影响的同时,减少对指定对象的辐射。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系统,如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检测天线401、赋形综合计算模块402和数字波束赋形器403;
检测天线401,用于检测基站周围的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
赋形综合计算模块402,用于根据检测天线401检测到的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的方向,确定指定对象相对于基站的目标方向;基于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强度,确定目标发射功率;其中,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强度与目标发射功率负相关;
数字波束赋形器403,用于根据赋形综合计算模块402确定的目标发射功率调整目标方向上的信号的发射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系统,基站基于检测到的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方向,确定指定对象相对于基站的目标方向,并基于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强度,确定目标发射功率,并基于此调整目标方向上的发射功率。由于红外线强度与目标发射功率负相关,且红外线强度越高,指定对象与基站之间的距离越近,发射功率越小,信号对指定对象的辐射越小,即本申请实施例中,人与基站越近,人所在方向的发射功率越小,信号对人体的辐射也就越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根据人与基站之间的距离,减少对信号对人体的辐射。
可选的,检测天线401,具体用于检测基站周围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
赋形综合计算模块402,还用于从检测天线401检测的红外线中筛选出信号频率属于预设频率范围的红外线,得到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
可选的,赋形综合计算模块402,具体用于:
确定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强度所属的目标强度等级;
根据强度等级与功率等级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强度等级对应的目标功率等级;
基于功率等级与发射功率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功率等级对应的目标发射功率。
参见图5,基站系统还包括存储器404,强度等级与功率等级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以及功率等级与发射功率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均存储在存储器404中。
可选的,数字波束赋形器403,具体用于:
将目标方向上的信号的发射功率调整为赋形综合计算模块402确定的目标发射功率。
可选的,赋形综合计算模块402,还用于在目标方向上存在与基站通信的终端的情况下,获取基站与终端通信所采用的当前发射功率,计算当前发射功率和目标发射功率的加权和;数字波束赋形器403,具体用于将目标方向上的信号的发射功率调整为赋形综合计算模块402计算得到的加权和;或者,
数字波束赋形器403,具体用于在目标方向上不存在与基站通信的终端的情况下,将目标方向上的信号的发射功率调整为赋形综合计算模块402确定的目标发射功率。
参见图5,当前发射功率和目标发射功率各自的权重存储在存储器404中。
可选的,赋形综合计算模块402,具体用于:
将检测到的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在预设坐标系上的方向,作为目标方向,其中,预设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为基站的中心点或者基站中信号天线的中心点,预设坐标系的X轴和Y轴与水平面平行,预设坐标系的Z轴与水平面垂直。
可选的,如图5所示,该系统还包括:模拟波束赋形器406和信号天线407;数字波束赋形器403与模拟波束赋形器406通过射频(Radio Frequency,RF)链405连接;RF链405为模拟波束赋形器406的控制链路。
数字波束赋形器403,具体用于:
控制模拟波束赋形器406在目标方向上,按照调整后的发射功率通过信号天线407发射信号。
如图5所示,数字波束赋形器403和模拟波束赋形器406之间存在n个RF链405,通过每个RF链405传输一路信号,图5中仅示出两个RF链405。检测天线401存在n个子天线,图5中仅示出两个子天线。信号天线407存在n个子天线,图5中仅示出两个子天线。
本申请实施例中,数字波束赋形器403和模拟波束赋形器406除了具备上述功能外,还可以实现其本身能够实现的其他功能。例如,数字波束赋形器403还可以根据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链路质量,调整该通信链路的信噪比。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如图6所示,包括处理器601、通信接口602、存储器603和通信总线604,其中,处理器601,通信接口602,存储器603通过通信总线6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60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601,用于执行存储器6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
上述电子设备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用于上述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信号强度调整方法的步骤。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信号强度调整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信号强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基站周围的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
根据检测到的所述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的方向,确定所述指定对象相对于所述基站的目标方向;
基于所述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强度,确定目标发射功率;其中,所述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强度与所述目标发射功率负相关;
根据所述目标发射功率调整所述目标方向上的信号的发射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基站周围的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包括:
检测所述基站周围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
筛选出信号频率属于预设频率范围的红外线,得到所述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强度,确定目标发射功率,包括:
确定所述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强度所属的目标强度等级;
根据强度等级与功率等级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强度等级对应的目标功率等级;
基于功率等级与发射功率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功率等级对应的目标发射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发射功率调整所述目标方向上的信号的发射功率,包括:
将所述目标方向上的信号的发射功率调整为所述目标发射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发射功率调整所述目标方向上的信号的发射功率,包括:
在所述目标方向上存在与所述基站通信的终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基站与所述终端通信所采用的当前发射功率,计算所述当前发射功率和所述目标发射功率的加权和,将所述目标方向上的信号的发射功率调整为计算得到的加权和;或者,
在所述目标方向上不存在与所述基站通信的终端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方向上的信号的发射功率调整为所述目标发射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检测到的所述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的方向,确定所述指定对象相对于所述基站的目标方向,包括:
将检测到的所述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在预设坐标系上的方向,作为所述目标方向,其中,所述预设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为所述基站的中心点或者所述基站中信号天线的中心点,所述预设坐标系的X轴和Y轴与水平面平行,所述预设坐标系的Z轴与水平面垂直。
7.一种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天线、赋形综合计算模块和数字波束赋形器;
所述检测天线,用于检测所述基站周围的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
所述赋形综合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天线检测到的所述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的方向,确定所述指定对象相对于所述基站的目标方向;基于所述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强度,确定目标发射功率;其中,所述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强度与所述目标发射功率负相关;
所述数字波束赋形器,用于根据所述赋形综合计算模块确定的所述目标发射功率调整所述目标方向上的信号的发射功率。
8.根据所述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天线,具体用于检测所述基站周围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
所述赋形综合计算模块,还用于从所述检测天线检测的红外线中筛选出信号频率属于预设频率范围的红外线,得到所述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赋形综合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强度所属的目标强度等级;
根据强度等级与功率等级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强度等级对应的目标功率等级;
基于功率等级与发射功率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功率等级对应的目标发射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波束赋形器,具体用于:
将所述目标方向上的信号的发射功率调整为所述赋形综合计算模块确定的所述目标发射功率。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赋形综合计算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目标方向上存在与所述基站通信的终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基站与所述终端通信所采用的当前发射功率,计算所述当前发射功率和所述目标发射功率的加权和;所述数字波束赋形器,具体用于将所述目标方向上的信号的发射功率调整为所述赋形综合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加权和;或者,
所述数字波束赋形器,具体用于在所述目标方向上不存在与所述基站通信的终端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方向上的信号的发射功率调整为所述赋形综合计算模块确定的所述目标发射功率。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赋形综合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将检测到的所述指定对象辐射的红外线在预设坐标系上的方向,作为所述目标方向,其中,所述预设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为所述基站的中心点或者所述基站中信号天线的中心点,所述预设坐标系的X轴和Y轴与水平面平行,所述预设坐标系的Z轴与水平面垂直。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模拟波束赋形器和信号天线;所述数字波束赋形器与所述模拟波束赋形器通过射频RF链连接;所述数字波束赋形器,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模拟波束赋形器在所述目标方向上,按照调整后的发射功率通过所述信号天线发射信号。
14.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2111628290.0A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信号强度调整方法、基站系统、基站及介质 Pending CN1143750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8290.0A CN114375033A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信号强度调整方法、基站系统、基站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8290.0A CN114375033A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信号强度调整方法、基站系统、基站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5033A true CN114375033A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42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28290.0A Pending CN114375033A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信号强度调整方法、基站系统、基站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7503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66085A (zh) * 2023-03-03 2023-05-26 福建万芯科技有限公司 基站的离网光储供电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57657A1 (en) * 2011-04-06 2012-10-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mission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4808866A (zh) * 2015-04-02 2015-07-29 创维光电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红外触摸屏及其精度控制方法
CN105307248A (zh) * 2015-10-10 2016-02-03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射频发射功率调整的方法及系统
CN112485779A (zh) * 2020-11-13 2021-03-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雷达功率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57657A1 (en) * 2011-04-06 2012-10-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mission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4808866A (zh) * 2015-04-02 2015-07-29 创维光电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红外触摸屏及其精度控制方法
CN105307248A (zh) * 2015-10-10 2016-02-03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射频发射功率调整的方法及系统
CN112485779A (zh) * 2020-11-13 2021-03-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雷达功率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66085A (zh) * 2023-03-03 2023-05-26 福建万芯科技有限公司 基站的离网光储供电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6166085B (zh) * 2023-03-03 2023-09-08 福建万芯科技有限公司 基站的离网光储供电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42798B (zh) 使用中场天线方向图测试天线阵列的方法和系统
CN106712864B (zh) 一种智能天线性能测试及优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07181543A (zh) 一种基于传播模型和位置指纹的三维室内无源定位方法
CN106358291B (zh) 一种基于信号强度的三边测量定位方法
CN108769902B (zh) 目标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7016303B2 (ja) 放射電力推定方法
WO2020020251A1 (zh) 一种电磁辐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KR20180059094A (ko) 비콘 기반 실내 측위에서의 rssi 보정 방법 및 시스템
WO2021022479A1 (zh) 波束赋形方法、装置、无线接入网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75033A (zh) 一种信号强度调整方法、基站系统、基站及介质
CN110858781B (zh) 毫米波信号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9150263B (zh) 一种基于多探头暗室的三维信道重建的方法及装置
US1146311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alibration method of electronic device
WO2021145353A1 (ja) 基地局、情報処理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Bock et al. Assignment of transmitter powers by linear programming
CN108832944A (zh) 功率补偿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JP3645073B2 (ja) 無線端末機の電磁界環境特性評価システム
CN117176224A (zh) 自适应波束赋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20493B (zh) 室内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JP2015010838A (ja) 位置推定システム及び位置推定方法
CN110708702A (zh) 信号传播模型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Lembo et al. Enhancing WiFi RSS fingerprint positioning accuracy: lobe-forming in radiation pattern enabled by an air-gap
CN112740739B (zh) 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Matsumoto et al. An approach to introducing interference aggregation effect into the emission-limit-setting model for radio protection
CN107396377B (zh) 一种评估天线波束赋形提升无线通信容量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