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4067B - 合路器 - Google Patents

合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74067B
CN114374067B CN202210003124.XA CN202210003124A CN114374067B CN 114374067 B CN114374067 B CN 114374067B CN 202210003124 A CN202210003124 A CN 202210003124A CN 114374067 B CN114374067 B CN 1143740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iner
plug
assembly
heat
comb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0312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74067A (zh
Inventor
李帛远
万丰
赵加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0312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740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74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40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740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40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0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12Coupling devices having more than two por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合路器。所述合路器包括框体和多个合路组件,所述框体设有插接壳体,所述插接壳体的一侧面设有多个所述插接槽,使所述插接壳体的另一侧面对应于多个所述插接槽的位置形成多个凸起结构;所述合路组件的外壳设有多个插接部,每一所述合路组件的多个所述插接部与对应数量的所述插接槽一一对应插接。该合路器中的合路组件装拆方便,且加快了合路器的散热速度。

Description

合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合路器。
背景技术
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即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其中,基站中通常设置有合路器,合路器用于将多个频率的信号组合到一根馈线上,方便输入到室内系统中。然而现有的合路器的结构固定,在后期的检修和维护中,拆装繁琐,更换不便。并且合路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若不及时将内部器件产生热量及时散出,将影响合路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合路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合路器装拆繁琐,不利于后期的检修、维护和更换,以及合路器内部器件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合路器,包括框体和多个合路组件,所述框体设有插接壳体,所述插接壳体的一侧面设有多个插接槽,使所述插接壳体的另一侧面对应于多个所述插接槽的位置形成多个凸起结构;所述合路组件的外壳设有多个插接部,每一所述合路组件的多个所述插接部与对应数量的所述插接槽一一对应插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合路器,所述插接部为片状结构,多个所述插接槽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合路器,所述合路器还包括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包括多个喷头,多个所述喷头沿多个所述插接槽的排布方向分布,用于向多个所述凸起结构喷洒换热介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合路器,所述框体还设有第一隔板,所述插接壳体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形成有容置腔体,所述容置腔体用于收容所述换热介质;
所述降温组件还包括循环泵、出水管和回水管,所述出水管和所述回水管分别与所述循环泵的两端相连通,多个所述喷头连接于所述出水管,所述回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容置腔体相连通,形成所述换热介质的循环通路;
所述合路器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板远离所述容置腔体的一侧,用于为所述第一隔板散热。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合路器,所述合路器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多个散热片,多个所述散热片连接于所述框体。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合路器,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风机和导热管,所述导热管内设有换热介质,所述导热管的一部分穿射于多个所述散热片,所述导热管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风机的进风侧。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合路器,所述合路器还包括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框体连接并盖设于所述散热组件,所述第一盖体设有网孔板。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合路器,所述框体还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多个接线头,多个所述合路组件位于所述第二隔板的一侧并分别与多个所述接线头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合路器还包括屏蔽盖,所述屏蔽盖连接于所述框体并盖设于所述第二隔板的另一侧与所述框体之间形成的区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合路器,所述合路组件包括合路模组、屏蔽环和第一外壳,所述屏蔽环套设于所述合路模组的外侧,所述第一外壳套设于所述屏蔽环的外侧,所述第一外壳设有多个所述插接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合路器,所述合路组件还包括第一压套和第二压套,所述合路模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压套相抵接,所述合路模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压套相抵接,所述屏蔽环套设于所述第一压套和所述第二压套的外侧。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合路器,所述第一压套内设有线束插接端,所述合路模组的输入端与所述线束插接端插接;
所述合路组件还包括第二接电座,所述第二接电座连接于所述第二压套,所述第二接电座的一端与所述合路模组的输出端插接,所述第二接电座的另一端用于与接线头插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合路器,所述合路器还包括滤波组件,所述滤波组件的外壳设有多个所述插接部,所述滤波组件的多个所述插接部与对应数量的所述插接槽一一对应插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合路器,所述滤波组件包括滤波模组、屏蔽套和第二外壳,所述屏蔽套套设于所述滤波模组的外侧,所述第二外壳套设于所述屏蔽套的外侧,所述第二外壳设有多个所述插接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合路器,所述合路器还包括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盖设于所述框体并位于所述合路组件远离所述插接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二盖体靠近所述合路组件的侧壁上设有压紧座,所述合路组件压紧于所述压紧座和所述插接壳体之间。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合路器,所述合路器还包括耐磨架,所述耐磨架嵌设于所述插接槽,所述耐磨架设于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插接槽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合路器,通过设置插接壳体,在插接壳体的一侧面设置多个插接槽,以在插接壳体的另一侧面形成与插接槽对应的多个凸起结构。不仅实现了合路组件与框体的插接连接,方便后期的检修、维护和更换,还能够增大合路组件与插接壳体的接触面积,使合路组件产生的热量通过插接部传导至插接壳体,并通过多个凸起结构将热量散出,凸起结构增大了插接壳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了合路器的散热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合路器在主视角度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合路器在俯视角度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合路器在仰视角度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合路器中合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合路器中滤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合路器的侧视图;
图8是图7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框体; 11、插接壳体;
12、第一隔板; 13、第二隔板;
14、第三隔板; 15、滑销; 16、通孔;
2、滤波组件; 20、插接部; 21、滤波模组;
22、屏蔽套; 23、第二外壳; 24、导热壳;
25、第一接电座; 3、合路组件; 31、合路模组;
32、屏蔽环; 33、第一外壳; 34、导热环;
35、第一压套; 36、第二压套; 37、第一旋接环;
38、第二旋接环; 39、第二接电座; 391、限位环;
41、散热片; 42、风机; 43、导热管;
44、连片; 45、支杆; 51、喷头;
52、循环泵; 53、出水管; 54、回水管;
55、主管; 61、第一盖体; 611、网孔板;
62、第二盖体; 621、压紧座; 63、屏蔽盖;
631、弧形架; 100、屏蔽区; 7、线束插接端;
8、接线头; 81、限位部; 82、旋压圈;
9、耐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是为了清楚说明产品部件进行的编号,不代表任何实质性区别。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8描述本发明的合路器。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合路器包括框体1和多个合路组件3。框体1设有插接壳体11,插接壳体11的一侧面设有多个插接槽,使插接壳体11的另一侧面对应于多个插接槽的位置形成多个凸起结构。合路组件3的外壳设有多个插接部20,每一合路组件3的多个插接部20与对应数量的插接槽一一对应插接。
其中,合路器内还设有线束,合路组件3的输入端与线束连接。进一步地,该合路器还包括滤波组件2,滤波组件2与合路组件3通过线束连接。滤波组件2与框体1的连接方式跟合路组件3与框体1的连接方式类似。即滤波组件2的外壳也设有多个插接部20,滤波组件2的多个插接部20与对应数量的插接槽一一对应插接。可选地,滤波组件2与多个合路组件3并排设置。
具体地,插接壳体11可通过连接件与框体1连接固定;或者插接壳体11嵌设于框体1,即插接壳体11与插接壳体11过盈配合连接;或者插接壳体11与框体1一体成型。插接壳体11为薄壁结构,其一侧构造有多个凹陷结构形成插接槽,另一侧构造有多个凸起结构,多个凹陷结构与多个凸起结构一一对应。滤波组件2和合路组件3分别通过插接部20与插接槽插接后,能够与插接壳体11紧密接触,通过凸起结构增大了滤波组件2和合路组件3与外界进行热交换的面积。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插接槽为不限于条形或圆形等的槽体结构。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插接槽为并列排布的条形结构。相应的,插接部20为片状结构,多个插接部20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片状结构的插接部20能够加快滤波组件2和合路组件3的外壳的散热速度。相应的,插接槽设置为与片状结构的插接部20相适配的条状槽体结构,并在插接壳体11的另一侧面形成多个并列排布的片状凸起结构,增大了凸起结构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热量的散出速度。
其中,第一方向可以为合路组件3的轴向或垂直于轴向的方向或其他方向。可选地,多个插接部20沿第一方向等间距设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合路组件3在垂直于所述轴向的方向上并列排布,即第一方向为多个合路组件3的排布方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合路器,通过设置插接壳体11,在插接壳体11的一侧面设置多个插接槽,以在插接壳体11的另一侧面形成与插接槽对应的多个凸起结构。不仅实现了合路组件3与框体1的插接连接,方便后期的检修、维护和更换,还能够增大合路组件3与插接壳体11的接触面积,使合路组件3产生的热量通过插接部20传导至插接壳体11,并通过多个凸起结构将热量散出,凸起结构增大了插接壳体11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了合路器的散热速度。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合路器还包括第二盖体62,第二盖体62盖设于框体1并位于合路组件3远离插接壳体11的一侧。第二盖体62靠近合路组件3的侧壁上设有压紧座621,合路组件3压紧于压紧座621和插接壳体11之间。
其中,在框体1内还设有滤波组件2的情况下,滤波组件2也压紧于压紧座621和插接壳体11之间。压紧座621可固定连接于第二盖体62,也可以与第二盖体62一体成型。
具体地,压紧座621靠近合路组件3的一侧构造为与滤波组件2和合路组件3的外形相适应的仿形结构。例如,滤波组件2和合路组件3的外形为圆形柱状结构,则压紧座621靠近合路组件3的一侧构造有多个弧形结构。滤波组件2和每一合路组件3分别压设于插接壳体11与一弧形结构之间。
如图2、图4和图7所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合路器还包括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多个散热片41,多个散热片41连接于框体1。具体地,多个散热片41设于插接壳体11具有凸起结构的一侧。散热片41可直接与框体1相连,也可以通过插接壳体11或其他中间部件与框体1相连。滤波组件2和合路组件3产生的热量通过框体1或插接壳体11等其他中间部件传导至散热片41,由多个散热片41将热量散出。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散热组件还包括风机42。风机42用于驱动散热片41附近的空气流通,以保证散热片41的散热效率。其中,风机42的数量可以有多个,多个风机42沿第一方向分布。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7所示,散热组件还包括导热管43,导热管43穿射于多个散热片41,导热管43内设有换热介质。导热管43的一部分穿射于多个散热片41,导热管43的另一部分位于风机42的进风侧。
其中,导热管43包括相互连接的换热段和冷却段,冷却段位于风机42的进风侧,换热段穿射于多个散热片41。换热段内的换热介质与散热片41进行热交换,冷却段内的换热介质与其周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在风机42的作用下,可保持冷却段附近的空气持续与冷却段内的换热介质进行换热。多个风机42沿冷却段的延伸方向排布。
可选地,在合路器使用状态下,冷却段位于换热段的上方。换热段内的换热介质与散热片41换热后气化上浮到冷却段,在冷却段内与外界较低温度的空气热交换冷凝为液态,液态的换热介质又流回换热段与散热片41进行换热,如此循环以加速散热。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合路器还包括第一盖体61,第一盖体61与框体1连接并盖设于散热组件,第一盖体61设有网孔板611。
具体地,框体1包括四个侧板围设形成的外框,第一盖体61连接于该外框的一端,散热组件位于第一盖体61与框体1围设的区域内。网孔板611朝向多个散热片41。
作为一具体实施例,多个散热片41沿垂直于多个插接槽的排布方向排布。导热管43的冷却段沿散热片41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换热段分别与冷却段相连并沿冷却段的延伸方向分布。每一换热段均垂直贯穿多个散热片41,冷却段位于最外侧的散热片41的一侧。
风机42用于驱动散热片41附近的空气向网孔板611流动。在风机42的作用下,散热片41附近的被加热的空气从网孔板611排出到第一盖体61的外部,从而使热量散出至合路器外部。
如图3所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合路器还包括降温组件,降温组件包括多个喷头51,多个喷头51沿多个插接槽的排布方向分布,用于向多个凸起结构喷洒换热介质。
具体地,多个片状的插接槽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形成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片状的凸起结构,相邻的凸起结构之间形成沟槽。多个喷头51沿多个凸起结构的排布方向分布。喷头51喷出的换热介质能够从多个沟槽中流过从而带走插接壳体11的热量,达到对降温效果。其中,喷头51可通过水管和水泵与外部水源连通。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框体1还设有第一隔板12,插接壳体11与第一隔板12之间形成有容置腔体,容置腔体用于收容所述换热介质。如图3所示,降温组件还包括循环泵52、出水管53和回水管54,出水管53和回水管54分别与循环泵52的两端相连通。多个喷头51连接于出水管53,回水管54的进水口与容置腔体相连通。合路器还包括散热组件,散热组件设置于第一隔板12远离容置腔体的一侧,用于为第一隔板12散热。
具体地,框体1包括四个侧板围设形成的外框,第一隔板12连接于该外框的一端。第一隔板12可通过连接件与框体1连接固定,也可以与该外框一体成型。插接壳体11设置于该外框内,该外框与插接壳体11以及第一隔板12之间围设形成容置腔体,凸起结构位于该容置腔体内。
其中,出水管5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容置腔体内,并沿多个凸起结构的排布方向延伸。出水管53上的多个喷头51位于容置腔体内,且沿多个凸起结构的排布方向分布。出水管53上的多个喷头51喷出的换热介质能够收容于该容置腔体。回水管54的进水口位于容置腔体的底部并能够浸没于换热介质中。在循环泵52的作用下,收容于容置腔体内的换热介质通过回水管54回流到出水管53,并再次由喷头51喷出,从而形成换热介质循环通路。可选地,降温组件还包括主管55,主管55沿多个凸起结构的排布方向延伸。回水管5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回水管54沿多个凸起结构的排布方向分布,且回水管54的出口与主管55相连通。回水管54通过主管55与循环泵52相连通。
其中,循环泵52设置于插接壳体11远离容置腔体地一侧,出水管53靠近循环泵52的一端穿射于插接壳体11上部,多个回水管54间隔分布于滤波组件2和多个合路组件3之间,且回水管54远离循环泵52的一端穿射于插接壳体11的下部。如此设置可使合路器内部空间布局更为紧凑,避免循环泵52和减少回水管54对容置腔体体积的占用,有利于减小合路器的整体体积。
本实施例中的散热组件包括连接于第一隔板12的散热件,比如金属散热片或半导体制冷片等可用于将第一隔板12的热量向外界导出的散热结构。如图2、图4和图7所示,散热组件包括多个散热片41,多个散热片41间隔设置并连接于第一隔板12远离容置腔体的一侧。
本实施例通过多个喷头51向凸起结构喷射换热介质,利用换热介质及时带走合路组件3和滤波组件2产生的热量,换热介质的温度升高。与此同时,换热介质的热量通过第一隔板12传导至散热组件,由散热组件将热量散出。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散热组件还包括多个连片44,连片44连接于第一隔板12。连片44的一部分位于容置腔体内,另一部分位于容置腔体外并与导热管43相连。可选地,连片44与散热片41交叉设置,如连片44与散热片41相垂直。连片44一方面可用于支撑导热管43,另一方面可与容置腔体内的换热介质接触,以将换热介质内的热量传导至容置腔体外。
可选地,散热组件还包括多个支杆45,支杆4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隔板12,支杆4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风机42。
如图1和图7所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框体1还设有第二隔板13,第二隔板13上设有多个接线头8,多个合路组件3位于第二隔板13的一侧并分别与多个接线头8一一对应连接。该合路器还包括屏蔽盖63,屏蔽盖63连接于框体1并盖设于第二隔板13的另一侧与框体1之间形成的区域。其中,第二隔板13的另一侧与框体1之间形成接线区,屏蔽盖63盖设于接线区,用于对接线区进行电磁屏蔽。可选地,每相邻两个接线头8之间设有第三隔板14,以提高框体1的结构强度。
具体地,框体1包括四个侧板围设形成的外框,第二隔板13设置于该外框内,将外框内部分隔为两个区域。第二隔板13和第三隔板14均可通过连接件与框体1固定或者与框体1一体成型。其中,接线头8的一端、合路组件3和滤波组件2位于第二隔板13的一侧,接线头8的另一端位于第二隔板13的另一侧。
其中,在框体1内还设有滤波组件2的情况下,滤波组件2也位于第二隔板13的一侧并与接线头8对应连接。
进一步地,第三隔板14也采用电磁屏蔽结构,多个第三隔板14将接线区分隔为多个屏蔽区100,将滤波组件2和多个合路组件3对应的连接的接线头8设置于单独的屏蔽区100内,减少接线头8处各路信号之间的干扰。
其中,如图1所示,接线头8包括接线头本体,接线头本体上设有限位部81和旋压圈82,限位部81和旋压圈82分别位于第二隔板13的两侧。具体地,接线头本体穿射于第二隔板13,限位部81位于第二隔板13靠近合路组件3的一侧,旋压圈82位于第二隔板13远离合路组件3的一侧。旋压圈82螺纹连接于接线头本体,第二隔板13夹置于限位部81和旋压圈82之间。
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8所示,框体1的侧壁上设有滑销15,屏蔽盖63对应于滑销15设有弧形架631,滑销15可滑动设置于弧形架631。具体地,屏蔽盖63的两端分别设有弧形架631,框体1两侧分别设有滑销15,两个弧形架631与两个滑销15一一对应设置。弧形架631的一端与弧形架631固定连接,弧形架631设有弧形滑槽,滑销15穿射于弧形架631的弧形滑槽内。弧形滑槽的一端靠近屏蔽盖63,另一端远离屏蔽盖63。在屏蔽盖63处于关闭状态时,滑销15位于弧形滑槽的一端;在屏蔽盖63打开到最大角度时,滑销15位于弧形滑槽的另一端。
屏蔽盖63与框体1可拆卸连接比如卡接配合,当需要对接线头8进行检修或维护时,可从框体1上拆下屏蔽盖63,并使屏蔽盖63沿弧形架631的弧形方向向外侧滑动。与此同时,滑销15从弧形滑槽的一端滑动到另一端,屏蔽盖63的打开角度达到最大,形成较大的开口,便于合路器接线。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框体1上设有多个通孔16,多个通孔16与多个接线头8一一对应设置。通孔16用于供外部线缆通过以与接线头8连接。其中,多个通孔16设置于外框的一个侧板上,并与接线头8的插接端相对设置。屏蔽盖63位通孔16的轴线方向的一侧。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合路组件3包括合路模组31、屏蔽环32和第一外壳33。屏蔽环32套设于合路模组31的外侧,第一外壳33套设于屏蔽环32的外侧,第一外壳33设有多个所述插接部20。本实施例通过在合路模组31的外周设置屏蔽环32以减少外部信号对合路模组31内信号的干扰。可选地,第一外壳33的外侧壁上设置多个片状结构的插接部20,多个插接部20并列排布并与插接壳体11上的多个插接槽对应插接。屏蔽环32为环形高导热电磁屏蔽屏蔽结构。
进一步地,合路组件3还包括第一压套35和第二压套36。合路模组31的一端与第一压套35相抵接,合路模组31的另一端与第二压套36相抵接。即合路模组31的两端夹置于第一压套35和第二压套36之间。屏蔽环32套设于第一压套35和第二压套36的外侧。合路模组31、第一压套35、第二压套36和屏蔽环32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合路组件3还包括导热环34,导热环34设置于合路模组31和屏蔽环32之间。导热环34的内侧壁与合路模组31的外侧壁接触连接,屏蔽环32与导热环34的外侧壁接触连接。导热环34将合路模组31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屏蔽环32,然后经屏蔽环32传导至第一外壳33,最后通过第一外壳33上的多个插接部20传导至插接壳体11。其中,合路模组31和导热环34的一端与第一压套35相抵接,合路模组31和导热环34的另一端与第二压套36相抵接。屏蔽环32套设于第一压套35、导热环34和第二压套36的外侧。具体地,合路模组31与导热环34的两端齐平设置,合路模组31与导热环34夹置于第一压套35和第二压套36之间,以便组装合路组件3时,保证导热环34的内侧壁与合路模组31的外侧壁完全接触配合。
进一步地,合路组件3还包括第一旋接环37和第二旋接环38。第一旋接环37螺纹套接于第一压套35,第二旋接环38螺纹套接于第二压套36。导热环34的一端与第一旋接环37相抵接,导热环34的另一端与第二旋接环38相抵接。屏蔽环32套接于第一旋接环37、导热环34和第二旋接环38的外侧。
具体地,第一旋接环37的外周侧设有第一限位部,第二旋接环38的外周侧设有第二限位部,屏蔽环32的内侧壁设有第三限位部。屏蔽环32的一端与第一限位部相抵接,屏蔽环32的第三限位部与第二旋接环38的第二限位部相抵接。
进一步地,第一压套35内设有线束插接端7,该线束插接端7连接于线束,合路模组31的一端与第一压套35内的线束插接端7插接。具体地,线束贯穿插接于第一压套35,且线束插接端7位于第一压套35内。
进一步地,合路组件3还包括第二接电座39,第二接电座39连接于第二压套36。第二接电座39的一端与合路模组31的另一端插接,第二接电座39的另一端用于与接线头插接。可选地,第二接电座39贯穿插接于第二压套36。第二接电座39一端位于第二压套36内并与合路模组31的另一端插接,第二接电座39的另一端位于第二压套36外,用于与接线头8插接。本实施例通过将合路模组31两端分别与线束和第二接电座39插接连接,可方便合路模组31的安装和拆卸。
可选地,第二接电座39设有限位环391,第二压套36的内侧壁设有限位部,限位环391通过该限位部限位于第二压套36内。
安装合路组件3时,可先将合路模组31的一端与第一压套35内的线束插接端7插接并使合路模组与第一压套35相抵,将第一旋接环37套接于第一压套35;然后将导热环34套设导合路模组31的外侧并与第一压套35相抵;然后将第二接电座39与合路模组31的另一端插接,并使第二压套36与合路模组31和导热环34相抵;然后将第二旋接环38套接于第二压套36并与导热环34相抵;然后将屏蔽环32套设于第一旋接环37、导热环34和第二旋接环38外侧;最后将第一外壳33套接于屏蔽环32的外侧。拆卸合路组件3的步骤可依上述步骤反向操作,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和图6所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滤波组件2包括滤波模组21、屏蔽套22和第二外壳23。屏蔽套22套设于滤波模组21的外侧,第二外壳23套设于屏蔽套22的外侧。第二外壳23设有多个所述插接部20。本实施例通过在滤波模组21的外周设置屏蔽套22以减少外部信号对滤波模组21内信号的干扰。可选地,第二外壳23的外侧壁上设置多个片状结构的插接部20,多个插接部20并列排布并与插接壳体11上的多个插接槽对应插接。屏蔽套22为环形高导热电磁屏蔽屏蔽结构。
进一步地,滤波组件2还包括导热壳24,导热壳24设置于滤波模组21和屏蔽套22之间。导热壳24的内侧壁与滤波模组21的外侧壁接触连接,屏蔽套22与导热壳24的外侧壁接触连接。导热壳24将滤波模组21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屏蔽套22,然后经屏蔽套22传导至第二外壳23,最后通过第二外壳23上的多个插接部20传导至插接壳体11。
可选地,导热壳24的外侧壁设有容置槽,屏蔽套22和第二外壳23均设置于容置槽内,使导热壳24、屏蔽套22和第二外壳23形成一个整体部件,减少零散部件的数量。
进一步地,滤波模组21的一端与另一线束插接端7插接。进一步地,滤波组件2还包括第一接电座25。第一接电座25的一端与滤波模组21的一端插接,第一接电座25的另一端用于与接线头8插接。本实施例将滤波模组21的两端分别与线束和第一接电座25插接连接,可方便滤波模组21的安装和拆卸。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合路器还包括耐磨架9,耐磨架9嵌设于插接槽,耐磨架9设于插接部20与插接槽之间。具体的,耐磨架9可设置为与插接壳体11共形的薄壁结构。耐磨架9的一侧嵌设于插接槽,即耐磨架9与插接壳体11过盈配合连接。滤波组件2和合路组件3的插接部20均插设于耐磨架9。耐磨架9可供滤波组件2和合路组件3的多次拔插,避免对插接壳体11造成磨损。
进一步地,耐磨架9用于与插接部20接触的侧面,和/或,耐磨架9用于与插接槽接触的侧面设置成为凹凸面,比如波纹状表面,如此可提高耐磨架9的导热能力,以使滤波组件2和合路组件3的热量快速通过耐磨架9传导至插接壳体11,进而传导至容置腔体内的换热介质内。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风机42、循环泵52、滤波组件2和合路组件3分别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及外部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合路器,结构设计合理,滤波组件2和合路组件3与框体1插接配合,装拆方便,可实现快速拔插。滤波组件2和合路组件3各自的结构设计灵活,可与线束和接线头8进行快速拔插。在后期的检修和维护中,滤波组件2和合路组件3拆装快捷,更换方便。通过设置耐磨架9,有利于延长滤波组件2和合路组件3的拔插寿命。该合路器中的合路组件3和滤波组件2分别设置了屏蔽结构,各路信号之间的屏蔽效果好,避免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保证合路后的信号效果。该合路器通过设置降温组件,配合合路组件3和滤波组件2与插接壳体11的插接结构的设计,利用降温组件的多个喷头51向插接壳体11上的凸起结构喷淋换热介质,实现对滤波组件2和合路组件3的快速降温。然后,通过散热组件将容置腔体内的换热介质的温度散出到合路器外,具备高效的降温散热能力。散热组件的散热片41中还设置导热管43,以形成集热结构,加快了散热组件的散热速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合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降温组件、散热组件多个合路组件,所述框体设有插接壳体和第一隔板,所述插接壳体的一侧面设有多个插接槽,使所述插接壳体的另一侧面对应于多个所述插接槽的位置形成多个凸起结构;所述合路组件的外壳设有多个插接部,每一所述合路组件的多个所述插接部与对应数量的所述插接槽一一对应插接;
所述降温组件包括多个喷头,多个所述喷头沿多个所述插接槽的排布方向分布,用于向多个所述凸起结构喷洒第一换热介质;所述插接壳体具有所述凸起结构的一面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形成有容置腔体,所述容置腔体用于收容所述第一换热介质,所述容置腔体和所述喷头相连通形成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循环通路;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风机、导热管和多个散热片,多个所述散热片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板且位于所述第一隔板远离所述容置腔体的一侧,用于为所述第一隔板散热;
所述导热管内设有第二换热介质,所述导热管包括相互连接的换热段和冷却段,所述换热段穿射于多个所述散热片,所述冷却段位于所述风机的进风侧,所述换热段内的所述第二换热介质能够与所述散热片换热后气化上浮到所述冷却段,在所述风机的作用下,所述冷却段内的所述第二换热介质能够冷凝为液态并回流至所述换热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为片状结构,多个所述插接槽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
所述降温组件还包括循环泵、出水管和回水管,所述出水管和所述回水管分别与所述循环泵的两端相连通,多个所述喷头连接于所述出水管,所述回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容置腔体相连通,形成所述第一换热介质的循环通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合路器还包括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框体连接并盖设于所述散热组件,所述第一盖体设有网孔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还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多个接线头,多个所述合路组件位于所述第二隔板的一侧并分别与多个所述接线头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合路器还包括屏蔽盖,所述屏蔽盖连接于所述框体并盖设于所述第二隔板的另一侧与所述框体之间形成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合路组件包括合路模组、屏蔽环和第一外壳,所述屏蔽环套设于所述合路模组的外侧,所述第一外壳套设于所述屏蔽环的外侧,所述第一外壳设有多个所述插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合路组件还包括第一压套和第二压套,所述合路模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压套相抵接,所述合路模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压套相抵接,所述屏蔽环套设于所述第一压套和所述第二压套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套内设有线束插接端,所述合路模组的输入端与所述线束插接端插接;
所述合路组件还包括第二接电座,所述第二接电座连接于所述第二压套,所述第二接电座的一端与所述合路模组的输出端插接,所述第二接电座的另一端用于与接线头插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合路器还包括滤波组件,所述滤波组件的外壳设有多个所述插接部,所述滤波组件的多个所述插接部与对应数量的所述插接槽一一对应插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组件包括滤波模组、屏蔽套和第二外壳,所述屏蔽套套设于所述滤波模组的外侧,所述第二外壳套设于所述屏蔽套的外侧,所述第二外壳设有多个所述插接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合路器还包括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盖设于所述框体并位于所述合路组件远离所述插接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二盖体靠近所述合路组件的侧壁上设有压紧座,所述合路组件压紧于所述压紧座和所述插接壳体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合路器还包括耐磨架,所述耐磨架嵌设于所述插接槽,所述耐磨架设于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插接槽之间。
CN202210003124.XA 2022-01-04 2022-01-04 合路器 Active CN1143740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03124.XA CN114374067B (zh) 2022-01-04 2022-01-04 合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03124.XA CN114374067B (zh) 2022-01-04 2022-01-04 合路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4067A CN114374067A (zh) 2022-04-19
CN114374067B true CN114374067B (zh) 2023-06-30

Family

ID=81141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03124.XA Active CN114374067B (zh) 2022-01-04 2022-01-04 合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7406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847820U (zh) * 2016-06-30 2016-12-28 南昌威尔汽车燃油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的电气设备柜散热结构
CN107846830A (zh) * 2017-12-19 2018-03-27 成都芯通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模块散热结构及机箱
CN212457523U (zh) * 2020-06-30 2021-02-02 贵州凯宏汇达冷却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散热的冷凝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93328B1 (en) * 2008-06-12 2019-11-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power semiconductor circuit device
JP3151869U (ja) * 2009-04-27 2009-07-09 信睿企業有限公司 放熱モジュールのヒートシンク固着構造
CN201797688U (zh) * 2010-08-10 2011-04-13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控制器的组合式散热装置
CN203722973U (zh) * 2013-09-24 2014-07-16 东莞市兆科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屏蔽电磁波的高热传导性散热片
CN211017332U (zh) * 2019-11-27 2020-07-14 抚州市骏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滤波器壳体散热结构
CN212783716U (zh) * 2020-07-13 2021-03-23 菲比斯微波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波导双工器
CN214562730U (zh) * 2020-12-29 2021-11-02 河北德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配件用注塑模具的冷却机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847820U (zh) * 2016-06-30 2016-12-28 南昌威尔汽车燃油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的电气设备柜散热结构
CN107846830A (zh) * 2017-12-19 2018-03-27 成都芯通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模块散热结构及机箱
CN212457523U (zh) * 2020-06-30 2021-02-02 贵州凯宏汇达冷却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散热的冷凝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4067A (zh) 2022-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73508A (en) Focused CPU air cooling system including high efficiency heat exchanger
CN211959897U (zh) 一种散热机柜
CN111683482A (zh) 一种机载液冷型侦察干扰一体化装置
CN112783298A (zh) 一种风冷散热的模块化加固计算机
CN114374067B (zh) 合路器
CN213603033U (zh) 一种电源转换器的冷却装置及电源转换器
CN112423569A (zh) 一种电源转换器的冷却装置及电源转换器
CN107223009B (zh) 一种电源模块及其散热系统
CN216982363U (zh) 液冷式散热模块
CN115515408A (zh) 一种中央控制器和汽车
CN213692640U (zh) 冷却系统和光纤激光器
TWI727840B (zh) 電連接器
CN115065878A (zh) 一种无线数据终端
CN114710939A (zh) 一种网关验证装置
CN210608899U (zh) 变流器功率单元
CN209895255U (zh) 一种风液混合散热机箱
CN215872455U (zh) 一种用于电力作业现场监管的智能终端
CN219679064U (zh) 一种防干扰散热结构及超声波装置
CN219019407U (zh) 一种远端射频模块
CN217608171U (zh) 一种散热结构
CN219513465U (zh) 一种集线器
CN220023402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无线网桥
CN220190118U (zh) 微型激光器及便携式激光清洗设备
CN219536108U (zh) 一种通讯网络用的隔尘交换机
CN214381547U (zh) 一种差分过孔高频高速线路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