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3049B - 机械图纸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机械图纸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73049B
CN114373049B CN202210009169.8A CN202210009169A CN114373049B CN 114373049 B CN114373049 B CN 114373049B CN 202210009169 A CN202210009169 A CN 202210009169A CN 114373049 B CN114373049 B CN 1143730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plane
trimming
target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0916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73049A (zh
Inventor
李子明
刘继东
曲玉龙
刘文举
张学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0916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730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73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30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730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30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20Editing of 3D images, e.g. changing shapes or colours, aligning objects or positioning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机械图纸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结构的三维结构模型,并加载所述三维结构模型;根据所述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在所述三维结构模型上确定工装曲面;确定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以及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基于所述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建立第一平面,并基于所述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建立第二平面;确定所述工装曲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交点,在所述工装曲面的所述交点的位置处建立基准点。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机械图纸设计的效率。

Description

机械图纸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图纸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机械技术的发展,在绘图软件中进行机械产品工程图纸的绘制是机械领域的常用方法。常用的机械产品工程图纸包括几何形状与位置公差图形(GeometricDimensioning and Tolerancing,GD&T)。GD&T图主要采用形位公差等方式来体现零部件的重要特征,是零部件加工制造和检测的重要依据,GD&T图的绘制中通常包括加工基准、尺寸公差和检测点等因素的确定。
目前GD&T图通常使用CATIA等绘图软件进行绘制,在设计图纸的基准和检测点时,需要使用多个设计工具组合实现,比如在平面上进行基准点设计需要使用到点定义、测量项、投影以及隐藏4个设计工具,这样操作过于繁琐,并且得到的基准点的坐标很大概率不是整数,从而为后续工装的设计带来麻烦,存在机械图纸设计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机械图纸设计效率的机械图纸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机械图纸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结构的三维结构模型,并加载所述三维结构模型;
根据所述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在所述三维结构模型上确定工装曲面;
确定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以及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
基于所述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建立第一平面,并基于所述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建立第二平面;
确定所述工装曲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交点,在所述工装曲面的所述交点的位置处建立基准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确定基准目标的形状及尺寸;
根据所述基准目标的形状及尺寸,在所述工装曲面上创建与所述基准目标对应的基准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工装曲面上创建与所述基准目标对应的基准面,包括:
在所述工装曲面的基准点的位置处建立所述工装曲面的切面;
以所述基准点为中心,根据所述基准目标的形状及尺寸,在所述切面上创建基准目标;
对所述基准目标的内部进行填充,得到填充后的基准目标;
将所述填充后的基准目标沿所述工装曲面的法线方向,在所述三维结构模型上向所述工装曲面上进行投影,根据投影面积在所述工装曲面上创建与所述基准目标对应的基准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并响应于修边选取操作在所述三维结构模型上选取修边,响应于型面选取操作,在所述三维结构模型上选取型面;
通过修边检测点界面获取修边检测点设置信息,并基于所述修边检测点设置信息在所述修边上确定修边检测点;
通过型面检测点界面获取型面检测点设置信息,并基于所述型面检测点设置信息在所述型面上确定型面检测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修边检测点设置信息包括第一方向、第一起始点值、第一点间距和第一目标数量,所述基于所述修边检测点设置信息在所述修边上确定修边检测点,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一起始点值,建立初始的修边平面;
从所述修边中的第一起始点值开始每隔一个第一点间距确定一个新的点,直至包括第一起始点在内的所有点的数量为第一目标数量时停止;
在每个所述新的点的位置处建立与初始的修边平面相平行的修边平面;
确定所述修边与每个修边平面相交的位置,在相交的各个位置处建立新的点,得到修边检测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型面检测点设置信息包括偏移距离、第二方向、第二起始点值、第二点间距和第二目标数量,所述基于所述型面检测点设置信息在所述型面上确定型面检测点,包括:
将所述修边沿所述型面向所述目标结构的内部平移所述偏移距离,得到一条新的曲线;
根据所述第二方向以及所述第二起始点值,建立初始的型面平面;
从所述型面中的第二起始点值开始每隔一个第二点间距确定一个新的点,直至包括第二起始点在内的所有点的数量为第二目标数量时停止;
在每个所述新的点的位置处建立与初始的型面平面相平行的型面平面;
确定所述新的曲线与每个型面平面相交的位置,在相交的各个位置处建立新的点,得到型面检测点。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机械图纸设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结构的三维结构模型,并加载所述三维结构模型;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在所述三维结构模型上确定工装曲面;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以及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
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建立第一平面,并基于所述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建立第二平面;
所述建立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工装曲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交点,在所述工装曲面的所述交点的位置处建立基准点。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结构的三维结构模型,并加载所述三维结构模型;
根据所述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在所述三维结构模型上确定工装曲面;
确定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以及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
基于所述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建立第一平面,并基于所述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建立第二平面;
确定所述工装曲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交点,在所述工装曲面的所述交点的位置处建立基准点。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结构的三维结构模型,并加载所述三维结构模型;
根据所述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在所述三维结构模型上确定工装曲面;
确定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以及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
基于所述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建立第一平面,并基于所述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建立第二平面;
确定所述工装曲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交点,在所述工装曲面的所述交点的位置处建立基准点。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结构的三维结构模型,并加载所述三维结构模型;
根据所述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在所述三维结构模型上确定工装曲面;
确定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以及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
基于所述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建立第一平面,并基于所述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建立第二平面;
确定所述工装曲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交点,在所述工装曲面的所述交点的位置处建立基准点。
上述机械图纸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首先获取目标结构的三维结构模型,并对三维结构模型进行加载,这样就可以基于三维结构模型进行相关设计。然后根据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在三维结构模型上确定工装曲面,基于确定的工装曲面,确定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以及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这样,就可以确保后续建立的基准点的坐标值为整数,从而方便后续工装模型的建立。基于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建立第一平面,基于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建立第二平面,确定工装曲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交点,在工装曲面的交点的位置处建立基准点,这样可以将确定的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和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映射到相应的工装曲面上,确保在工装曲面上所取的基准点的坐标为整值。这样得到的基准点操作简单,并且得到的基准点的坐标为整值,方便在机械图纸中建立工装模型,提高了机械图纸设计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机械图纸设计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机械图纸设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a)为一个实施例中基准点设计工具的示意图;
图3(b)为一个实施例中基准点设计工具使用方式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3(c)为一个实施例中基准点设计工具使用方式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4(a)为一个实施例中12×12mm基准目标工具的示意图;
图4(b)为一个实施例中12×12mm基准目标工具的使用流程示意图;
图5(a)为一个实施例中22×22mm基准目标工具的示意图;
图5(b)为一个实施例中22×22mm基准目标工具的使用流程示意图;
图6(a)为一个实施例中通用基准目标工具的示意图;
图6(b)为一个实施例中通用基准目标工具的使用流程示意图;
图7(a)为一个实施例中修边检测点工具的示意图;
图7(b)为一个实施例中修边检测点工具的使用流程示意图;
图8(a)为一个实施例中型面检测点工具的示意图;
图8(b)为一个实施例中型面检测点工具的使用流程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机械图纸设计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械图纸设计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终端102通过网络与服务器104进行通信。数据存储系统可以存储服务器104需要处理的数据。数据存储系统可以集成在服务器104上,也可以放在云上或其他网络服务器上。终端102和服务器104可单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械图纸设计方法,也可协同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械图纸设计方法。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械制图设计方法主要应用于终端102为例进行说明,终端102可从本地或其他计算机设备处,或从服务器104处获取目标结构的三维结构模型,并加载三维结构模型,然后根据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在三维结构模型上确定工装曲面。根据确定的工装曲面,再确定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以及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然后基于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建立第一平面,基于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建立第二平面,最后确定工装曲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交点,并在工装曲面的交点的位置处建立基准点。其中,终端10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物联网设备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可为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车载设备等。便携式可穿戴设备可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头戴设备等。服务器104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机械图纸设计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具体可以是图1中的终端或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获取目标结构的三维结构模型,并加载三维结构模型。
其中,目标结构是需要进行工装模型建立的结构,可以是各种机械零部件。三维结构模型是用三维软件制作的目标结构的三维数字仿真模型,三维结构模型的格式可以是.stl、.igs或.stp等,本方案对此不做限制。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获取目标结构的三维结构模型,并将该三维结构模型加载到相应的制图软件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获取目标结构的三维结构模型,该三维结构模型的格式可以是.stl,在相应的制图软件中使用模型导入功能将该三维结构模型导入到制图软件中。
步骤S204,根据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在三维结构模型上确定工装曲面。
其中,工装指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辅具、钳工工具、工位器具等。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根据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在三维结构模型上确定实际工装需要接触的三维结构模型的曲面,该曲面就是工装曲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的作用是为了支撑目标结构,计算机设备根据实际工装与目标结构的接触面,在三维结构模型上将对应的接触面作为工装曲面。
步骤S206,确定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以及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
其中,第一轴向和第二轴向可以是常用的X、Y或Z坐标轴,但第一轴向与第二轴向不能同时是同一个轴向。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确定第一轴向,并确定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计算机设备确定第二轴向,并确定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确定第一轴向为X轴,并确定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为a,计算机设备确定第二轴向为Y轴,并确定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为b,a和b均为整数。
步骤S208,基于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建立第一平面,并基于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建立第二平面。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基于确定的第一轴向的以及确定的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建立第一平面,并基于确定的第二轴向以及确定的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建立第二平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确定第一轴向为X轴,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为a,那么,计算机设备在制图软件中使用基准点设计工具建立X=a的平面为第一平面。计算机设备确定第二轴向为Y轴,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为b,那么,计算机设备在制图软件中使用基准点设计工具建立Y=b的平面为第二平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确定第一轴向为X轴,第二轴向为Y轴,计算机设备在工装曲面上选取一个点A,点A的坐标为(x1,y1,z1),将点A的X轴坐标x1和Y轴坐标y1进行取整,得到对应的X1和Y1,计算机设备在制图软件中使用基准点设计工具建立X=X1的平面为第一平面,建立Y=Y1的平面为第二平面。比如,点A的坐标中,x1=5.32145,y1=6.36548,将x1和y1进行取整,得到X1=5,Y1=6,计算机设备在制图软件中使用基准点设计工具建立X=5的平面为第一平面,建立Y=6的平面为第二平面。
步骤S210,确定工装曲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交点,在工装曲面的交点的位置处建立基准点。
其中,基准点可以是指在目标结构上标记的,用于指示加工、测量或检测用的装置及器具等与目标结构发生接触位置的参照点。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建立了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后,在制图软件中可以看到工装曲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有交点,计算机设备在工装曲面的交点位置处建立一个新的点,作为基准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前述实施例所述,计算机设备建立了X=a的平面为第一平面,Y=b的平面为第二平面,结合已确定的目标结构的工装曲面,可以得到三个面的交点,根据得到的交点的坐标,在工装曲面上建立一个相同坐标的点,作为基准点。以常用的三维坐标轴——XYZ坐标轴为例,比如,确定的目标结构的工装曲面为Z=0的平面,计算机设备建立了X=0的平面为第一平面,Y=0的平面为第二平面,那么三个平面的交点就是三维坐标原点(0,0,0),计算机设备在工装曲面的(0,0,0)位置处建立一个新的点(0,0,0),作为基准点。
上述机械图纸设计方法,首先获取目标结构的三维结构模型,并对三维结构模型进行加载,这样就可以基于三维结构模型进行相关设计。然后根据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在三维结构模型上确定工装曲面,基于确定的工装曲面,确定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以及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这样,就可以确保后续建立的基准点的坐标值为整数,从而方便后续工装模型的建立。基于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建立第一平面,基于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建立第二平面,确定工装曲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交点,在工装曲面的交点的位置处建立基准点,这样可以将确定的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和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映射到相应的工装曲面上,确保在工装曲面上所取的基准点的坐标为整值。这样得到的基准点操作简单,并且得到的基准点的坐标为整值,方便在机械图纸中建立工装模型,提高了机械图纸设计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根据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确定基准目标的形状及尺寸;根据基准目标的形状及尺寸,在工装曲面上创建与基准目标对应的基准面。
其中,基准目标是在设定基准时,与加工、测量或检测用的装置及器具等发生接触的目标结构上的点、线或限定区域。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根据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确定与实际工装对应的基准目标的形状及尺寸,再根据确定的基准目标的形状及尺寸,在工装曲面上创建与基准目标对应的基准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为一个单面面积为p×q(单位可以是毫米)的立方块,作用为支撑目标结构,那么,计算机设备可以确定与实际工装对应的基准目标的形状尺寸是一个p×q(单位可以是毫米)的正方形。计算机设备再根据确定的基准目标的形状及尺寸,在制图软件的三维结构模型的工装曲面上创建与基准目标对应的基准面。
在上述实施例中,根据目标结构实际工装的需要,确定基准目标的形状以及尺寸,再根据基准目标的形状及尺寸,在工装曲面上创建与基准目标对应的基准面,这样根据创建的基准面,就能够在目标结构的三维结构模型中准确的建立相应的工装结构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工装曲面上创建与基准目标对应的基准面,包括:在工装曲面的基准点的位置处建立工装曲面的切面;以基准点为中心,根据基准目标的形状及尺寸,在切面上创建基准目标;对基准目标的内部进行填充,得到填充后的基准目标;将填充后的基准目标沿工装曲面的法线方向,在三维结构模型上向工装曲面上进行投影,根据投影面积在工装曲面上创建与基准目标对应的基准面。
其中,填充的作用是为了区别基准目标的实体与空间部分。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在工装曲面上已确定的基准点的位置处建立工装曲面的切面,然后以基准点为中心,根据基准目标的形状及尺寸,在建立的切面上创建基准目标,计算机设备再对基准目标进行填充,得到填充后的基准目标,将填充后的基准目标沿工装曲面在基准点的法线方向,在三维结构模型上向工装曲面上进行投影,根据投影面积在工装曲面上创建与基准目标对应的基准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若基准目标可以通过一个一定大小的正方形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得到,比如可以通过一个12×12mm的正方形按照顺时针方向进行30°旋转得到,那么,在制图软件中可以使用12×12mm的基准目标工具创建基准面。举例说明,计算机设备在工装曲面上已确定的基准点的位置处建立工装曲面的切面,然后以基准点为中心,在建立的切面上创建一个12×12mm的正方形,并将创建的正方形沿顺时针方向旋转30°,再对旋转后得到的图形内部进行填充,得到填充后的基准目标,将填充后的基准目标沿工装曲面在基准点的法线方向,在三维结构模型上向工装曲面上进行投影,投影后得到的阴影区域就是基准面的区域,可以根据投影面积在工装曲面上创建与基准目标对应的基准面。
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设定好的基准目标工具进行相应基准面的创建可以迅速在三维结构模型上得到想要的基准面,节省了大量的制图时间,提高了机械制图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根据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并响应于修边选取操作在三维结构模型上选取修边,响应于型面选取操作,在三维结构模型上选取型面;通过修边检测点界面获取修边检测点设置信息,并基于修边检测点设置信息在修边上确定修边检测点;通过型面检测点界面获取型面检测点设置信息,并基于型面检测点设置信息在型面上确定型面检测点。
其中,修边指清除工件边缘上的溢料或毛刺,本案中也可以指目标结构的边线。型面指进行修边的面,本案中也可以指目标结构上的各个曲面。修边检测点和型面检测点均用于指示目标结构进行相关测量时的测量位置。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根据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确定所需的修边,并在三维结构模型上选取相应的修边。计算机设备根据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确定所需的型面,并在三维结构模型上选取相应的型面。计算机设备通过修边检测点界面获取修边检测点的相关设置信息,并基于修边检测点的设置信息在修边上确定所需的修边检测点。计算机设备通过型面检测点界面获取型面检测点设置信息,并基于型面检测点设置信息在型面上确定型面检测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根据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确定所需的修边,比如目标结构为一个1m×0.4m×0.02m的桌板,所需的修边为一个桌板的棱边,那么在桌板的三维结构模型上选取该棱边作为所需的修边,并将该棱边所在的桌面作为型面。计算机设备通过制图软件中的修边检测点界面工具获取工程师对修边检测点的相关设置信息,修边检测点界面可以是修边检测点工具界面,计算机设备基于所获取的修边检测点的设置信息,在相应的修边上就可以确定工程师所需的修边检测点。同样,计算机设备通过制图软件中的型面检测点界面获取工程师对型面检测点的相关设置信息,型面检测点界面可以是修边检测点工具界面,计算机设备基于所获取的型面检测点设置信息在型面上就可以确定工程师所需的型面检测点。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修边检测点工具和型面检测点工具,可以同时确定多个修边检测点和多个型面检测点的位置,避免了传统机械图纸设计中,需要使用测量项、平面定义、相交以及隐藏4个设计工具才能完成在冲压件修边以及型面上的检测点设计,节省了大量的检测点设计时间,提高了机械图纸设计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修边检测点设置信息包括第一方向、第一起始点值、第一点间距和第一目标数量,基于修边检测点设置信息在修边上确定修边检测点,包括:根据第一方向以及第一起始点值,建立初始的修边平面;从修边中的第一起始点值开始每隔一个第一点间距确定一个新的点,直至包括第一起始点在内的所有点的数量为第一目标数量时停止;在每个新的点的位置处建立与初始的修边平面相平行的修边平面;确定修边与每个修边平面相交的位置,在相交的各个位置处建立新的点,得到修边检测点。
其中,第一方向是多个修边检测点整体分布的方向,其中第一方向与修边的方向不垂直,第一起始点值是第一个修边检测点的取值,第一间距是每两个修边检测点之间的距离,第一目标数量是总的修边检测点的数量。
具体地,工程师根据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在制图软件的修边检测点工具中输入修边检测点的设置信息,包括第一方向、第一起始点值、第一点间距和第一目标数量。计算机设备根据第一方向以及第一起始点值,在制图软件中建立初始的修边平面,并在制图软件中,从第一起始点值开始每隔一个第一点间距确定一个新的点,一直到包括第一起始点在内的所有点的数量达到第一目标数量时停止,然后在每个新的点的位置处建立与初始的修边平面相平行的修边平面,确定修边与每个修边平面相交的位置,在相交的各个位置处建立新的点,得到修边检测点。
举例说明,以三维坐标轴为例,假如修边是一条在XOY面且与Y轴不平行的曲线,第一方向为X轴方向,第一起始点是1mm,第一间距是2mm,第一目标数量是10个,那么计算机设备在制图软件中建立x=1mm的平面为初始的修边平面。并在制图软件中,从第一起始点值x=1mm开始,每隔2mm确定一个新的点,一直到确定的点的数量为10个(包含第一起始点),分别为x=1mm,3mm,5mm,…,19mm。计算机设备再建立x=3mm,5mm,…,19mm的平面,作为修边平面,每个修边平面均与修边有一个交点,在各个交点处建立一个新的点,即为修边检测点。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制图软件中使用设定好的修边检测点工具,可以迅速且精确的在三维结构模型上的修边上获取到多个所需的修边检测点,从而避免了重复多次创建单个修边检测点的操作,节省了精准制图的时间,提高了机械图纸设计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型面检测点设置信息包括偏移距离、第二方向、第二起始点值、第二点间距和第二目标数量,基于型面检测点设置信息在型面上确定型面检测点,包括:将修边沿型面向目标结构的内部平移偏移距离,得到一条新的曲线;根据第二方向以及第二起始点值,建立初始的型面平面;从型面中的第二起始点值开始每隔一个第二点间距确定一个新的点,直至包括第二起始点在内的所有点的数量为第二目标数量时停止;在每个新的点的位置处建立与初始的型面平面相平行的型面平面;确定新的曲线与每个型面平面相交的位置,在相交的各个位置处建立新的点,得到型面检测点。
其中,偏移距离确定了修边向目标结构内部平移的距离,第二方向是多个型面检测点整体分布的方向,其中第二方向与修边的方向不垂直,第二起始点值是第一个型面检测点的取值,第二间距是每两个型面检测点之间的距离,第二目标数量是总的型面检测点的数量。
具体地,工程师根据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在制图软件的型面检测点工具中输入型面检测点的设置信息,包括偏移距离、第二方向、第二起始点值、第二点间距和第二目标数量。计算机设备首先将修边沿型面向目标结构的内部平移偏移距离,得到一条新的曲线,这条新的曲线位于型面内,然后根据第二方向以及第二起始点值,在制图软件中建立初始的型面平面,并在制图软件中,从第二起始点值开始每隔一个第二点间距确定一个新的点,一直到包括第二起始点在内的所有点的数量达到第二目标数量时停止,然后在每个新的点的位置处建立与初始的型面平面相平行的型面平面,确定新的曲线与每个型面平面相交的位置,在相交的各个位置处建立新的点,得到型面检测点。
举例说明,如前述举例所述,仍然以三维坐标轴为例,假如修边是一条在XOY面且与Y轴不平行的曲线,型面在XOY面内,偏移距离为3mm,第二方向为X轴方向,第二起始点是1mm,第二间距是2mm,第二目标数量是10个,那么计算机设备将修边沿型面向目标结构的内部(假如是沿Y轴的正方向)平移偏移距离3mm,得到一条新的曲线,这条新的曲线位于型面内。计算机设备在制图软件中建立x=1mm的平面为初始的型面平面。并在制图软件中,从第二起始点值x=1mm开始,每隔2mm确定一个新的点,一直到确定的点的数量为10个(包含第二起始点),分别为x=1mm,3mm,5mm,…,19mm。计算机设备再建立x=3mm,5mm,…,19mm的平面,作为型面平面,每个型面平面均与新的曲线有一个交点,在各个交点处建立一个新的点,即为型面检测点。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制图软件中使用设定好的型面检测点工具,可以迅速且精确的在三维结构模型上的型面上获取到多个所需的型面检测点,从而避免了重复多次创建单个型面检测点的操作,节省了精准制图的时间,提高了机械图纸设计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在目标结构的三维结构模型的工装曲面中确定基准点的方式有两种,两种方式均可以通过如图3(a)所示的基准点设计工具实现。方式一中,如图3(b)所示,计算机设备确定第一轴向是X轴,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为a,第二轴向是Y轴,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为b,计算机设备直接在基准点设计工具的对应位置处输入第一整数取值和第二整数取值,通过点击基准点设计工具中的“确定”,计算机设备就可以分别建立X=a以及Y=b的平面,并结合确定的工装曲面,建立三个面的交点,在交点的位置处建立新的点,这个新的点就是基准点。方式二中,如图3(c)所示,计算机设备首先在工装曲面上创建一个点,这个点的坐标可以呈现在如图3(a)所示的基准点设计工具中,然后通过点击相应第一轴向和第二轴向后面的“取整”,可以将创建的点的相应轴向的值进行取整,比如将第一轴向X轴的第一整数取值为a,将第二轴向Y轴的第二整数取值为b,再点击基准点设计工具中的“确定”,计算机设备就可以分别建立X=a以及Y=b的平面,并结合所创建的点所在的曲面,建立三个面的交点,在交点的位置处建立新的点,这个新的点就是基准点。在确定了目标结构的基准点之后,可以根据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确定基准目标的形状及尺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需的基准目标的形状尺寸是一个12×12mm的正方形,那么,可以使用如图4(a)所示的12×12mm基准目标工具,输入相应的参数,包括曲面、基准点、旋转以及填充等,然后点击“确定”进行运算得到。完整的操作流程如图4(b)所示,输入的信息包括:选取基准目标所接触的目标结构的曲面、选取曲面上的基准点、输入或者选择旋转角度,以及选择填充图案,相关信息输入完成后,点击“确定”后,计算机设备将在基准点的位置创建曲面的切面,并以基准点为中心,在切面上创建一个12×12mm的矩形,如图4(b)的401所示,计算机设备再根据输入的旋转角度,将401所示的矩形进行设定角度的旋转,然后再根据输入的填充图案,对旋转后的图形的内部进行填充,最后将填充后的图形沿曲面基准点法线的方向向曲面投影,得到与基准目标对应的基准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需的基准目标的形状尺寸是一个22×22mm的正方形,且正方形的内部挖去一个圆形的空间,那么,可以使用如图5(a)所示的22×22mm基准目标工具,输入相应的参数,包括曲面、基准点、孔径、旋转以及填充等,然后点击“确定”进行运算得到。完整的操作流程如图5(b)所示,输入的信息包括:选取基准目标所接触的目标结构的曲面、选取曲面上的基准点、输入孔径、输入或选择旋转角度,以及选择填充图案,相关信息输入完成后,点击“确定”后,计算机设备将在基准点的位置创建曲面的切面,并以基准点为中心,在切面上创建一个外部图形为22×22mm的矩形,内部图形为直径为输入孔径的圆,如图5(b)的501所示,计算机设备再根据输入的旋转角度,将501所示的图形进行设定角度的旋转,然后再根据输入的填充图案,对旋转后的图形的内部进行填充,最后将填充后的图形沿曲面基准点法线的方向向曲面投影,得到与基准目标对应的基准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所需的基准目标无法用图4(a)和图5(a)所示的基准目标工具设置得到,那么可以用图6(a)所示的通用基准目标工具进行设置,通用基准目标工具所需的输入参数包括曲面、基准点、外图类型、外图尺寸、内图类型、内图尺寸、旋转以及填充等,然后点击“确定”进行运算得到。完整的操作流程如图6(b)所示,输入以上信息后,计算机设备同样在基准点的位置创建曲面的切面,并以基准点为中心,在切面上创建输入条件要求的图形,再根据输入的旋转角度,将图形进行设定角度的旋转,然后再根据输入的填充图案,对旋转后的图形的内部进行填充,最后将填充后的图形沿曲面基准点法线的方向向曲面投影,得到与基准目标对应的基准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a)所示为修边检测点工具,可以在修边检测点工具中输入相应的参数,包括修边、起点(第一方向和第一起始点值)、点间距(第一点间距)和点数量(第一目标数量),然后点击“确定”进行运算得到。完整的操作流程如图7(b)所示,输入以上信息,计算机设备根据选择的第一方向和输入的起点,创建起始的修边平面,再结合输入的点间距、输入的点数量以及选取的修边,以起始的修边平面为基准,每隔一个点间距值创建一个新的平行平面,直到包括起始的修边平面在内的平面数量达到输入的点数量,得到的每个平面与修边都有一个交点,在交点位置处创建新的点,作为修边检测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a)所示为型面检测点工具,可以在型面检测点工具中输入相应的参数,包括型面、修边、偏移距离、起点(第二方向和第二起始点值)、点间距(第二点间距)和点数量(第二目标数量),然后点击“确定”进行运算得到。完整的操作流程如图8(b)所示,输入以上信息,计算机设备根据选取的型面、选取的修边以及输入的偏移距离,将修边线沿型面向目标结构实体内方向平移输入的偏移距离,从而创建出一条新的曲线,计算机设备再根据选择的第二方向和输入的起点,创建起始的型面平面,再结合输入的点间距以及输入的点数量,以起始的型面平面为基准,每隔一个点间距值创建一个新的平行平面,直到包括起始的型面平面在内的平面数量达到输入的点数量,得到的每个平面与新建的曲线都有一个交点,在交点位置处创建新的点,作为型面检测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基准点设计工具、基准目标工具、修边检测点工具以及型面检测点工具均可以通过软件编程的方式,以插件的形式嵌入到现有的开源机械绘图软件中,从而实现基准点的快速自动设计,以及基准面的自动设计生成,还可以批量设计修边检测点和型面检测点,使用者无需再借助多种工具进行繁琐的操作,就可以通过运行在绘图软件中的插件实现快速的基准点设计、基准目标设计以及检测点设计。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制图软件中,使用相关的基准点设计工具、基准目标设计工具、修边检测点工具以及型面检测点工具,可以快速准确的得到相关的基准点、基准目标、修边检测点以及型面检测点,简化了机械图纸中基准和检测点设计的操作步骤,提高了机械图纸设计的效率。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机械图纸设计方法的机械图纸设计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机械图纸设计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机械图纸设计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提供了一种机械图纸设计装置,包括:获取模块901、确定模块902和建立模块903,其中:
获取模块901,用于获取目标结构的三维结构模型,并加载三维结构模型。
确定模块902,用于根据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在三维结构模型上确定工装曲面。
确定模块902,还用于确定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以及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
建立模块903,用于基于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建立第一平面,并基于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建立第二平面。
建立模块903,还用于确定工装曲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交点,在工装曲面的交点的位置处建立基准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建立模块903,还用于根据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确定基准目标的形状及尺寸;根据基准目标的形状及尺寸,在工装曲面上创建与基准目标对应的基准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建立模块903,还用于在工装曲面的基准点的位置处建立工装曲面的切面;以基准点为中心,根据基准目标的形状及尺寸,在切面上创建基准目标;对基准目标的内部进行填充,得到填充后的基准目标;将填充后的基准目标沿工装曲面的法线方向,在三维结构模型上向工装曲面上进行投影,根据投影面积在工装曲面上创建与基准目标对应的基准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902,还用于根据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并响应于修边选取操作在三维结构模型上选取修边,响应于型面选取操作,在三维结构模型上选取型面;通过修边检测点界面获取修边检测点设置信息,并基于修边检测点设置信息在修边上确定修边检测点;通过型面检测点界面获取型面检测点设置信息,并基于型面检测点设置信息在型面上确定型面检测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902,还用于根据第一方向以及第一起始点值,建立初始的修边平面;从修边中的第一起始点值开始每隔一个第一点间距确定一个新的点,直至包括第一起始点在内的所有点的数量为第一目标数量时停止;在每个新的点的位置处建立与初始的修边平面相平行的修边平面;确定修边与每个修边平面相交的位置,在相交的各个位置处建立新的点,得到修边检测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902,还用于将修边沿型面向目标结构的内部平移偏移距离,得到一条新的曲线;根据第二方向以及第二起始点值,建立初始的型面平面;从型面中的第二起始点值开始每隔一个第二点间距确定一个新的点,直至包括第二起始点在内的所有点的数量为第二目标数量时停止;在每个新的点的位置处建立与初始的型面平面相平行的型面平面;确定新的曲线与每个型面平面相交的位置,在相交的各个位置处建立新的点,得到型面检测点。
上述机械图纸设计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或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0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目标结构的三维结构模型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机械图纸设计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目标结构的三维结构模型,并加载三维结构模型;根据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在三维结构模型上确定工装曲面;确定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以及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基于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建立第一平面,并基于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建立第二平面;确定工装曲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交点,在工装曲面的交点的位置处建立基准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确定基准目标的形状及尺寸;根据基准目标的形状及尺寸,在工装曲面上创建与基准目标对应的基准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工装曲面的基准点的位置处建立工装曲面的切面;以基准点为中心,根据基准目标的形状及尺寸,在切面上创建基准目标;对基准目标的内部进行填充,得到填充后的基准目标;将填充后的基准目标沿工装曲面的法线方向,在三维结构模型上向工装曲面上进行投影,根据投影面积在工装曲面上创建与基准目标对应的基准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并响应于修边选取操作在三维结构模型上选取修边,响应于型面选取操作,在三维结构模型上选取型面;通过修边检测点界面获取修边检测点设置信息,并基于修边检测点设置信息在修边上确定修边检测点;通过型面检测点界面获取型面检测点设置信息,并基于型面检测点设置信息在型面上确定型面检测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第一方向以及第一起始点值,建立初始的修边平面;从修边中的第一起始点值开始每隔一个第一点间距确定一个新的点,直至包括第一起始点在内的所有点的数量为第一目标数量时停止;在每个新的点的位置处建立与初始的修边平面相平行的修边平面;确定修边与每个修边平面相交的位置,在相交的各个位置处建立新的点,得到修边检测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将修边沿型面向目标结构的内部平移偏移距离,得到一条新的曲线;根据第二方向以及第二起始点值,建立初始的型面平面;从型面中的第二起始点值开始每隔一个第二点间距确定一个新的点,直至包括第二起始点在内的所有点的数量为第二目标数量时停止;在每个新的点的位置处建立与初始的型面平面相平行的型面平面;确定新的曲线与每个型面平面相交的位置,在相交的各个位置处建立新的点,得到型面检测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目标结构的三维结构模型,并加载三维结构模型;根据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在三维结构模型上确定工装曲面;确定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以及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基于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建立第一平面,并基于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建立第二平面;确定工装曲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交点,在工装曲面的交点的位置处建立基准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确定基准目标的形状及尺寸;根据基准目标的形状及尺寸,在工装曲面上创建与基准目标对应的基准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工装曲面的基准点的位置处建立工装曲面的切面;以基准点为中心,根据基准目标的形状及尺寸,在切面上创建基准目标;对基准目标的内部进行填充,得到填充后的基准目标;将填充后的基准目标沿工装曲面的法线方向,在三维结构模型上向工装曲面上进行投影,根据投影面积在工装曲面上创建与基准目标对应的基准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并响应于修边选取操作在三维结构模型上选取修边,响应于型面选取操作,在三维结构模型上选取型面;通过修边检测点界面获取修边检测点设置信息,并基于修边检测点设置信息在修边上确定修边检测点;通过型面检测点界面获取型面检测点设置信息,并基于型面检测点设置信息在型面上确定型面检测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第一方向以及第一起始点值,建立初始的修边平面;从修边中的第一起始点值开始每隔一个第一点间距确定一个新的点,直至包括第一起始点在内的所有点的数量为第一目标数量时停止;在每个新的点的位置处建立与初始的修边平面相平行的修边平面;确定修边与每个修边平面相交的位置,在相交的各个位置处建立新的点,得到修边检测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将修边沿型面向目标结构的内部平移偏移距离,得到一条新的曲线;根据第二方向以及第二起始点值,建立初始的型面平面;从型面中的第二起始点值开始每隔一个第二点间距确定一个新的点,直至包括第二起始点在内的所有点的数量为第二目标数量时停止;在每个新的点的位置处建立与初始的型面平面相平行的型面平面;确定新的曲线与每个型面平面相交的位置,在相交的各个位置处建立新的点,得到型面检测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机械图纸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结构的三维结构模型,并加载所述三维结构模型;
根据所述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在所述三维结构模型上确定工装曲面;
确定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以及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
基于所述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建立第一平面,并基于所述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建立第二平面;
确定所述工装曲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交点,在所述工装曲面的所述交点的位置处建立基准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确定基准目标的形状及尺寸;
根据所述基准目标的形状及尺寸,在所述工装曲面上创建与所述基准目标对应的基准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工装曲面上创建与所述基准目标对应的基准面,包括:
在所述工装曲面的基准点的位置处建立所述工装曲面的切面;
以所述基准点为中心,根据所述基准目标的形状及尺寸,在所述切面上创建基准目标;
对所述基准目标的内部进行填充,得到填充后的基准目标;
将所述填充后的基准目标沿所述工装曲面的法线方向,在所述三维结构模型上向所述工装曲面上进行投影,根据投影面积在所述工装曲面上创建与所述基准目标对应的基准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并响应于修边选取操作在所述三维结构模型上选取修边,响应于型面选取操作,在所述三维结构模型上选取型面;
通过修边检测点界面获取修边检测点设置信息,并基于所述修边检测点设置信息在所述修边上确定修边检测点;
通过型面检测点界面获取型面检测点设置信息,并基于所述型面检测点设置信息在所述型面上确定型面检测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边检测点设置信息包括第一方向、第一起始点值、第一点间距和第一目标数量,所述基于所述修边检测点设置信息在所述修边上确定修边检测点,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一起始点值,建立初始的修边平面;
从所述修边中的第一起始点值开始每隔一个第一点间距确定一个新的点,直至包括第一起始点在内的所有点的数量为第一目标数量时停止;
在每个所述新的点的位置处建立与初始的修边平面相平行的修边平面;
确定所述修边与每个修边平面相交的位置,在相交的各个位置处建立新的点,得到修边检测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面检测点设置信息包括偏移距离、第二方向、第二起始点值、第二点间距和第二目标数量,所述基于所述型面检测点设置信息在所述型面上确定型面检测点,包括:
将所述修边沿所述型面向所述目标结构的内部平移所述偏移距离,得到一条新的曲线;
根据所述第二方向以及所述第二起始点值,建立初始的型面平面;
从所述型面中的第二起始点值开始每隔一个第二点间距确定一个新的点,直至包括第二起始点在内的所有点的数量为第二目标数量时停止;
在每个所述新的点的位置处建立与初始的型面平面相平行的型面平面;
确定所述新的曲线与每个型面平面相交的位置,在相交的各个位置处建立新的点,得到型面检测点。
7.一种机械图纸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结构的三维结构模型,并加载所述三维结构模型;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结构的实际工装,在所述三维结构模型上确定工装曲面;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以及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
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属于第一轴向的第一整数取值建立第一平面,并基于所述属于第二轴向的第二整数取值建立第二平面;
所述建立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工装曲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交点,在所述工装曲面的所述交点的位置处建立基准点。
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210009169.8A 2022-01-05 2022-01-05 机械图纸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3730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09169.8A CN114373049B (zh) 2022-01-05 2022-01-05 机械图纸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09169.8A CN114373049B (zh) 2022-01-05 2022-01-05 机械图纸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3049A CN114373049A (zh) 2022-04-19
CN114373049B true CN114373049B (zh) 2024-05-03

Family

ID=81141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09169.8A Active CN114373049B (zh) 2022-01-05 2022-01-05 机械图纸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7304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8334A (zh) * 2015-04-28 2015-07-15 成都希盟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catia的铁路用简支桥梁三维模型创建方法
CN110363854A (zh) * 2019-07-18 2019-10-22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曲面模板分割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639626A (zh) * 2020-06-11 2020-09-08 深圳市泰沃德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三维点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2222702A1 (en) * 2000-11-25 2002-06-03 Infinitt Co., Ltd. 3-dimensional multiplanar reformatting system and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3-dimensional multiplanar reformatting program recorded there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8334A (zh) * 2015-04-28 2015-07-15 成都希盟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catia的铁路用简支桥梁三维模型创建方法
CN110363854A (zh) * 2019-07-18 2019-10-22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曲面模板分割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639626A (zh) * 2020-06-11 2020-09-08 深圳市泰沃德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三维点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3049A (zh) 2022-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52706A1 (en) Compression and decompression of a 3d modeled object
US9971335B2 (en) Hybrid dynamic tree data structure and accessibility mapping for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led machining path planning
JP2012238311A (ja) 三次元シーンにおけるオブジェクトの三次元モデル化アセンブリの設計
CN103197604A (zh) 基于dbf实现刀具路径自动优化的数控系统及控制方法
Dhaliwal et al. Algorithms for computing global accessibility cones
CN111444573B (zh) 船舶对称分段模型生成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
Mei et al. Collision detection for virtual machine tools and virtual robot arms using the Shared Triangles Extended Octrees method
CN115906720A (zh) 存储器的设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JP4255016B2 (ja) 3次元形状データのセル内部データへの変換方法および変換プログラム
CN109446749B (zh) 适用于船舶胎架的设计方法、系统、电子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373049B (zh) 机械图纸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10960B (zh) 零部件制造控制数据生成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0555910A (zh) 一种网格切割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184885B (zh) 一种工件坐标系的建立方法以及装置
CN108288303B (zh) 三维模型采购规格的自动校验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190392100A1 (en) Storage medium which stores instructions for a simulation method in a semiconductor design process, semiconductor design system that performs the simulation method in the semiconductor design process, and simulation method in the semiconductor design process
JP6216211B2 (ja) 3次元モデル生成装置、3次元モデル生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Hou et al. Computing the global visibility map using slice geometry for setup planning
CN112706406B (zh) 快速成型制造模型的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Lu et al. Subdivision surface-based finish machining
JP4622987B2 (ja) 工具参照面データの作成装置と作成方法
JP6813826B2 (ja) 三次元物体の形状特定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796729B (zh) 一种基于二叉树的网格划分方法
CN115063432B (zh) 对准标记图形的识别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llins et al. Intensity-Based Registration With Voxel-Based 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 for Adaptive Machin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