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64008A - 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64008A
CN114364008A CN202011092147.XA CN202011092147A CN114364008A CN 114364008 A CN114364008 A CN 114364008A CN 202011092147 A CN202011092147 A CN 202011092147A CN 114364008 A CN114364008 A CN 1143640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ation mode
synchronization sequence
target cell
group identifier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9214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64008B (zh
Inventor
侯利明
缪德山
康绍莉
韩波
秦海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9214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640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64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40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640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40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案为:检测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其中,所述下行同步序列包括主同步序列PSS和辅同步序列SSS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检测到的所述下行同步序列,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本申请提出的一种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不再依赖盲检作为确定极化方式的唯一方法,能够根据检测到的PSS和SSS中的至少一个,在不增加系统额外序列开销的情况下,确定极化方式,提高了极化方式的确定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主要依赖对通道序列进行盲检的方式来实现极化方式的确定。然而,这种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一方面增加了地面终端设备检测序列过程中的复杂度,不利于终端设备成本的降低;另一方面,在接收到的序列受到反射、散射等作用时,势必造成极化方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终端对极化方式做出误判,进而导致下行接收性能大幅降低,同时也会对上行正常信号造成干扰。因此,如何提高极化方式的确定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已成为了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检测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其中,所述下行同步序列包括主同步序列PSS和辅同步序列SSS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检测到的所述下行同步序列,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根据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对任一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进行配置,其中,所述下行同步序列包括主同步序列PSS和辅同步序列SSS中的至少一个;对配置的所述下行同步序列进行发送。
根据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检测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其中,所述下行同步序列包括主同步序列PSS和辅同步序列SSS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检测到的所述下行同步序列,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根据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对任一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进行配置,其中,所述下行同步序列包括主同步序列PSS和辅同步序列SSS中的至少一个;对配置的所述下行同步序列进行发送。
根据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极化方式的确定装置,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其中,所述下行同步序列包括主同步序列PSS和辅同步序列SSS中的至少一个;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所述下行同步序列,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根据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极化方式的确定装置,包括:配置单元,用于对任一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进行配置,其中,所述下行同步序列包括主同步序列PSS和辅同步序列SSS中的至少一个;发送单元,用于对配置的所述下行同步序列进行发送。
根据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可以通过网络设备获取所有小区或波束的位置,并根据所有小区或波束的位置,确定任一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进而根据极化方式,对下行同步序列进行配置,并由网络设备对配置的下行同步序列进行发送。终端设备检测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并根据检测到的下行同步序列,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由此,本申请提出的一种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不再依赖盲检作为确定极化方式的唯一方法,能够根据检测到的PSS和SSS中的至少一个,在不增加系统额外序列开销的情况下,确定极化方式,提高了极化方式的确定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第六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第七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第八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是一种采用不同频率复用方式时系统总带宽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第十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是一种多小区或波束采用相应极化复用方式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第十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第十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4是一种终端设备的框图;
图15是一种网络设备的框图;
图16是一种极化方式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另一种极化方式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又一种极化方式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其中,极化(Polarization),指的是电磁场的振动方向;根据电场矢量轨迹的特点,极化方式可以分为线极化、圆极化以及椭圆极化等极化方式。
其中,电场矢量在空间的取向固定不变时的极化方式,称为线极化(LinearPolarization)。线极化方式分为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
其中,电场矢量末端的轨迹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是一个圆时的极化方式,称为圆极化(Circle Polarization)。圆极化方式分为左旋圆极化(Left-handCircle Polarization,简称LHCP)和右旋圆极化(Right-hand Circle Polarization,简称RHCP):若极化面随时间旋转并于电磁波传播方向成右螺旋关系,则称其为右旋圆极化;若极化面随时间旋转并于电磁波传播方向成左螺旋关系,则称其为左旋圆极化。
本申请中,为了避免仅通过盲检来确定极化方式时导致的过程复杂、准确率极低,进而导致下行接收性能大幅降低,同时也会对上行正常信号造成干扰的问题,可以由终端设备根据检测到的PSS和SSS中的至少一个,在不增加系统额外序列开销的情况下,确定极化方式,提高了极化方式的确定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图1是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以终端设备作为执行主体,对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进行解释说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检测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其中,下行同步序列包括主同步序列PSS和辅同步序列SSS中的至少一个。
终端等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试图接入某个小区或波束时,需要对该小区(Cell)或波束(Wave Beam)的下行同步序列进行检测,以获取试图接入的小区或波束对应的下行同步序列。本申请实施例中,将试图接入的小区或波束称为目标小区或者目标波束。
本申请实施例中,下行同步序列可以包括主同步序列(Primary SynchronizationSignal,简称PSS)和辅同步序列(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简称SSS)中的至少一个。其中,PSS和/或SSS,能够表征不同的极化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发送发送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以指示小区或波束的极化信息。
S102、根据检测到的下行同步序列,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PSS和/或SSS能够指示目标小区或目标波束的极化方式,因此,对检测到的下行同步序列进行解码,根据解码结果确定出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检测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其中,下行同步序列包括主同步序列PSS和辅同步序列SSS中的至少一个,然后根据检测到的下行同步序列,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不再依赖盲检作为确定极化方式的唯一方法,能够根据检测到的PSS和SSS中的至少一个,在不增加系统额外序列开销的情况下,确定极化方式,提高了极化方式的确定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下行同步序列中可能包括不同的同步序列,例如,下行同步序列包括PSS和SSS、下行同步序列仅包括PSS、下行同步序列仅包括SSS。本申请中,终端设备能够针对下行同步序列中包括的不同同步序列,确定匹配的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的确定策略。
针对下行同步序列包括PSS和SSS,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步骤S102中根据检测到的下行同步序列,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01、对PSS进行解码,以获取PSS所传输的目标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内标识。
由于PSS用于传输组内标识(
Figure BDA0002722478260000051
),因此,本申请中,通过对PSS进行解码,即可获取到PSS所传输的目标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内标识。
可选地,UE可以使用指定的逻辑根序列(Root Index U)对PSS进行解码,直至其中一个逻辑根序列成功对PSS进行解码为止,以获取PSS所传输的目标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内标识。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于对PSS进行解码的具体方式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
S202、对SSS进行解码,以获取SSS所传输的目标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标识。
由于SSS用于传输组标识(
Figure BDA0002722478260000052
),因此,本申请中,通过对SSS进行解码,即可获取到SSS所传输的目标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标识。其中,SSS是由PSS提供的加扰序列进行加扰的,因此需要在对PSS完成解码的基础上,对SSS进行解码;本申请中对于对SSS进行解码的具体方式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
S203、根据组内标识和组标识,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可以根据组内标识的取值和组标识的取值的奇偶性,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步骤S203中根据组内标识和组标识,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01、若组内标识的取值和组标识的取值均为奇数或者均为偶数,则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为第一极化方式。
可选地,若组内标识的取值和组标识的取值均为奇数,则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为第一极化方式;若组内标识的取值和组标识的取值均为偶数,则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为第一极化方式。
S302、若组内标识的取值和组标识的取值互为奇偶,则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为第二极化方式。
可选地,若组内标识的取值为奇数,且组标识的取值为偶数,则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为第二极化方式;若组内标识的取值为偶数,且组标识的取值为奇数,则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为第二极化方式。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步骤S203中根据组内标识和组标识,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01、根据组内标识和组标识,获取目标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
其中,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fier,简称PCI),指的是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终端设备区分不同小区的无线信号依据。
在LTE小区搜索流程中,通过检索PSS和SSS,能够确定PCI。其中,PSS的组内标识共有0、1、和2,共3种可能性、SSS的组标识共有高达168种可能性。此种情况下,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2722478260000061
将PSS和SSS结合,能够确定504个不同的PCI。
进一步地,根据组内标识和组标识的取值的奇偶性,可以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的奇偶性。
可选地,若组内标识和组标识的取值均为奇数或者均为偶数,此时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为偶数。例如,组内标识的取值为1、组标识的取值为3,此时组内标识和组标识的取值均为奇数,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2722478260000062
将PSS和SSS结合,确定的PCI的取值为10,即言,PCI的取值为偶数。又例如,组内标识的取值为2、组标识的取值为4,此时,组内标识和组标识的取值均为奇数,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2722478260000063
将PSS和SSS结合,确定的PCI的取值为14,即言,PCI的取值为偶数。
可选地,若组内标识和组标识的取值互为奇偶,此时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为奇数。例如,组内标识的取值为1、组标识的取值为2,此时组内标识和组标识的取值互为奇偶,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2722478260000064
将PSS和SSS结合,确定的PCI的取值为7,即言,PCI的取值为奇数。又例如,组内标识的取值为2、组标识的取值为3,此时组内标识和组标识的取值互为奇偶,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2722478260000071
将PSS和SSS结合,确定的PCI的取值为11,即言,PCI的取值为奇数。
S402、若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为偶数,则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为第一极化方式。
S403、若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为奇数,则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为第二极化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目标小区或波束对应的PCI后,可以以其取值的奇偶性作为依据,对PCI进行分组。若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为偶数,则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为第一极化方式;若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为奇数,则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为第二极化方式。
其中,前述第一极化方式可以为LHCP,也可以为RHCP,且第一极化方式与第二极化方式相反。
针对下行同步序列包括PSS,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步骤S102中根据检测到的下行同步序列,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501、对PSS进行解码,以获取PSS所传输的目标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内标识。
该步骤S501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20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S502、根据组内标识的取值,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组内标识的取值仅有0、1和2,共3种可能性,因此,在下行同步序列仅包括PSS时,可以根据组内标识的具体取值,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可选地,若组内标识的取值为0,则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为第一极化方式;若组内标识的取值为1,则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为第二极化方式;若组内标识的取值为2,则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为线极化方式。
其中,上述组内标识的取值与极化方式之间的匹配关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不同的组内标识的取值与极化方式之间的匹配关系不影响本申请实现的效果。
针对下行同步序列包括SSS,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步骤S102中根据检测到的下行同步序列,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601、对SSS进行解码,以获取SSS所传输的目标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标识。
该步骤S601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202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S602、对组标识的取值进行取模运算,获取组标识对应的余数。
S603、根据余数,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可选地,通过取模运算(Modulus Operation),可以获取组标识对应的余数。其中,针对不同的SSS,进行取模运算后获取到的余数可能是不同的,进而能够确定的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也更加多样。
例如,对模3干扰下的组标识的取值进行取模运算,得到的组标识对应的余数可能为0、1和2,此时,可以确定的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可能为第一极化方式、第二极化方式和线极化方式。其中,模3干扰,指的是在同频组网的情形下,若两个相邻小区或波束的PCI模3值相等,即两个相邻小区或波束的PSS相同,就说明这两个小区或波束RS(ReferenceSignal,参考信号)的位置相同,这两个小区的参考信号需要在相同的时域资源与相同的频域资源上发送,那么这两个相邻小区就会产生PCI的模3干扰。此时,PCI每间隔3个符号出现一次干扰。
又例如,对模4干扰下的组标识的取值进行取模运算,得到的组标识对应的余数可能为0、1、2和3,此时,可以确定的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可能为N个极化方式,例如LHCP、RHCP、线极化方式,以及±45°极化方式等多种极化方式。
再例如,针对5G NR(the 5th Generation New Radio)系统,可以对模30干扰下的组标识的取值进行取模运算,获取组标识对应的余数,进而可以根据余数,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更多极化方式。
其中,上述组标识的取值与极化方式之间的匹配关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不同的组标识的取值与极化方式之间的匹配关系不影响本申请实现的效果。
进一步地,在根据检测到的下行同步序列,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之后,结合极化盲检方式进行比较,确保目标小区或波束的射频通道与极化方式相匹配。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701、对目标小区或波束的射频通道进行盲检,以获取目标小区或波束的射频通道的极化方式。
S702、将射频通道的检测极化方式与极化方式进行比较,若检测极化方式与极化方式不一致,则为目标小区或波束选择与极化方式匹配的射频通道。
其中,目标小区或波束的射频通道,包括:单通道、双通道,以及多通道。本申请中,可以通过对不同射频通道的序列进行盲检,以确定匹配的射频通道。
针对单通道,此种情况下,UE仅具有一个极化通道,因此,UE可以对该射频通道的序列进行检测,并在检测到下行同步序列后,直接识别目标小区或波束的射频通道与极化方式匹配。
针对双通道,此种情况下,UE具有两个极化通道,例如LHCP和RHCP两个通道。因此,UE可以分别对前述两个射频通道的序列进行检测,若仅在从其中一个射频通道中检测到下行同步序列,则识别检测到下行同步序列的射频通道为与极化方式匹配的射频通道,进而可以选择检测到下行同步序列的射频通道作为目标小区或波束的射频通道;若在两个射频通道中均检测到了下行同步序列,则可以进一步识别两个极化通道的相关属性,例如接收功率等。可选地,可以将接收功率较大的射频通道作为与极化方式匹配的射频通道,进而可以选择接收功率较大的射频通道作为目标小区或波束的射频通道。
针对双通道,此种情况下,UE具有多个极化通道,例如LHCP、RHCP和线极化三个通道。因此,UE可以分别对前述多个射频通道的序列进行检测,若仅在从其中一个射频通道中检测到下行同步序列,则识别检测到下行同步序列的射频通道为与极化方式匹配的射频通道,进而可以选择检测到下行同步序列的射频通道作为目标小区或波束的射频通道;若在多个射频通道中均检测到了下行同步序列,则可以进一步识别多个极化通道的相关属性,例如接收功率等。可选地,可以将接收功率最大的射频通道作为与极化方式匹配的射频通道,进而可以选择接收功率最大的射频通道作为目标小区或波束的射频通道。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对目标小区或波束的射频通道进行盲检,以获取目标小区或波束的射频通道的极化方式,然后将射频通道的检测极化方式与极化方式进行比较,若检测极化方式与极化方式不一致,则为目标小区或波束选择与极化方式匹配的射频通道,确保了目标小区或波束的射频通道与极化方式相匹配,避免了仅依赖盲检结果确定极化方式导致的误判,进一步提高了极化方式的确定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一步地,终端还能够更加准确、可靠地利用目标极化方进行通道选择,进而实现节能、移动性管理等目的。
图8是根据本申请第八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以网络设备作为执行主体,对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进行解释说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801、对任一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进行配置,其中,下行同步序列包括主同步序列PSS和辅同步序列SSS中的至少一个。
在现有通信系统中,主要采用线极化方式和圆极化方式。进一步地,相较于线极化方式,圆极化方式能够有效克服法拉第效应和大气对无线信号传播的影响,提高信号传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因此,针对部分通信系统,特别是卫星通信系统,主要采用圆极化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缓解日益紧张的通信频率资源,卫星通信系统,多采用增加极化复用的频率复用方式,降低小区或波束间的干扰。举例而言,如图9所示,采用极化复用(包括LHCP和RHCP)的频率复用方式时,系统总带宽明显高于未采用极化复用的频率复用方式时的系统总带宽。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极化复用的频率复用方式,对任一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进行配置,其中,下行同步序列包括主同步序列PSS和辅同步序列SSS中的至少一个。
S802、对配置的下行同步序列进行发送。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完成对任一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进行配置后,可以通过发送信道(Broadcast Channel),将配置的下行同步序列进行发送,以实现配置的下行同步序列的传输。其中,下行同步序列在小区或波束覆盖范围内全向发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对任一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进行配置,其中,下行同步序列包括主同步序列PSS和辅同步序列SSS中的至少一个,然后对配置的下行同步序列进行发送,以使终端设备能够不再依赖盲检作为确定极化方式的唯一方法,能够根据检测到的PSS和SSS中的至少一个,在不增加系统额外序列开销的情况下,确定极化方式,提高了极化方式的确定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试图对任一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进行配置时,可以根据所有小区或波束的位置,确定任一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然后根据极化方式,对下行同步序列进行配置,以在避免小区或波束之间形成干扰的前提下,提高通信系统的频率利用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10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步骤S801中对任一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进行配置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901、获取所有小区或波束的位置,根据所有小区或波束的位置,确定任一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其中,小区的位置为区位,波束的位置为波位,根据区位或者波位,可以确定小区或波束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可以获取到如图11所示的极化复用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小区或波束2、3、5、6所用的频率相同、小区或波束1、4、7所有的频率相同;其中,3和6的极化方式为LHCP、2和5的极化方式为RHCP、1的极化方式为LHCP、4和7的极化方式为RHCP,临近或相邻小区或波束之间的极化方式不同。这样一来,通过为不同小区或波束配置不同的极化方式,以达到干扰抑制的目的,能够提高通信系统的频率利用率,使单小区或波束的可用频率带宽倍增。
S902、根据极化方式,对下行同步序列进行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下行同步序列中可以包括不同的同步序列,例如,下行同步序列包括PSS和SSS、下行同步序列仅包括PSS、下行同步序列仅包括SSS。本申请中,能够针对极化方式以及下行同步序列中包括的不同同步序列,动态地确定匹配的下行同步序列的配置策略。
针对下行同步序列包括PSS和SSS,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1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步骤S902中根据极化方式,对下行同步序列进行配置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01、若极化方式为第一极化方式,则配置PSS所传输的任一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内标识的取值和SSS所传输的任一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标识的取值均为奇数或者均为偶数。
可选地,若极化方式为第一极化方式,则网络设备可以配置组内标识的取值和组标识的取值均为奇数或者均为偶数。相应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组内标识的取值和组标识的取值均为奇数或者均为偶数,则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为第一极化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试图配置组内标识的取值和组标识的取值的奇偶性时,可以预先将SSS的所有可能的取值进行分组,分为奇数组和偶数组。然后再根据极化方式确定PCI的取值的奇偶性,然后根据PCI的取值的奇偶性以及PSS的三种可能的取值(0、1和2),从SSS的奇数组或者偶数组中选取一个取值进行配置。
可选地,若极化方式为第一极化方式,且PSS的取值为0,此种情况下,可以从SSS的偶数组中选取一个取值进行配置;若极化方式为第一极化方式,且PSS的取值为1,此种情况下,可以从SSS的奇数组中选取一个取值进行配置;若极化方式为第一极化方式,且PSS的取值为2,此种情况下,可以从SSS的偶数组中选取一个取值进行配置。
S1002、若极化方式为第二极化方式,则配置组内标识的取值和组标识的取值互为奇偶。
可选地,若极化方式为第二极化方式,则配置组内标识的取值和组标识的取值互为奇偶,即配置组内标识的取值为奇数,且组标识的取值的为偶数,或者配置组内标识的取值为偶数,且组标识的取值的为奇数。相应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组内标识的取值和组标识的取值互为奇偶,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为第二极化方式。
可选地,若极化方式为第二极化方式,且PSS的取值为0,此种情况下,可以从SSS的奇数组中选取一个取值进行配置;若极化方式为第二极化方式,且PSS的取值为1,此种情况下,可以从SSS的偶数组中选取一个取值进行配置;若极化方式为第二极化方式,且PSS的取值为2,此种情况下,可以从SSS的奇数组中选取一个取值进行配置。
针对下行同步序列包括PSS,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任一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配置PSS所传输的任一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内标识的取值。相应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组内标识的取值,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可选地,若极化方式为第一极化方式,则配置组内标识的取值为0;若极化方式为第二极化方式,则配置组内标识的取值为1;若极化方式为第三极化方式,则配置组内标识的取值为2。其中,第一极化方式可以为LHCP、第二极化方式为RHCP、第三极化方式为线极化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第一极化方式还可以为RHCP、线极化方式等其他极化方式,且第一极化方式、第二极化方式和第三极化方式均不相同。
其中,上述组内标识的取值与极化方式之间的匹配关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不同的组内标识的取值与极化方式之间的匹配关系不影响本申请实现的效果。
针对下行同步序列包括SSS,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所述任一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配置所述SSS所传输的所述任一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标识的取值。相应地,终端设备可以对组标识的取值进行取模运算,获取组标识对应的余数,然后根据余数,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不同的SSS,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也是更加多样的。例如,极化方式可以为LHCP、RHCP、线极化方式以及±45°极化方式等多种极化方式。相应地,若极化方式为LHCP,则配置组标识的取值为0;若极化方式为RHCP,则配置组标识的取值为1;若极化方式为线极化方式,则配置组标识的取值为3;若极化方式为±45°极化方式,则配置组标识的取值为3。其中,上述组标识的取值与极化方式之间的匹配关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不同的组标识的取值与极化方式之间的匹配关系不影响本申请实现的效果。例如,若极化方式为第一极化方式,也可以配置组标识的取值为1、2或者3等。
图13是根据本申请第十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以极化方式的完整确定过程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进行解释说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01、网络设备获取所有小区或波束的位置,根据所有小区或波束的位置,确定所述任一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S1102、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极化方式,对所述下行同步序列进行配置。
S1103、网络设备对配置的所述下行同步序列进行发送。
S1104、终端设备检测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
S1105、终端设备根据检测到的所述下行同步序列,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出的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可以运用于多种通信系统场景中。特别地,针对卫星通信系统,可以不再依赖盲检作为确定极化方式的唯一方法,能够根据检测到的PSS和SSS中的至少一个,在不增加系统额外序列开销的情况下,确定极化方式,提高了极化方式的确定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其中,卫星通信系统,指的是地球上(包括地面、水面和低层大气中)的无线电通信站之间和用人造卫星作中继站而进行的通信。它具有通信容量大、距离远、覆盖面积广、组网灵活等优点。卫星通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通信卫星、地球站、监测管理系统、卫星测控系统。卫星通信系统从地球站向空间卫星接收和发送信号。典型的电视卫星接收来自基站的信号,把它向大量的接收站广播。向卫星发送的信号称为“上行链路”,从卫星接收的信号称为“下行链路”。
其中,由于圆极化方式在穿过雨雾层和电离层时,引入的损耗较小,也不存在线极化方式所面临的极化面旋转的问题,因此,卫星通信系统主要采用圆极化方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可以通过网络设备获取所有小区或波束的位置,并根据所有小区或波束的位置,确定任一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进而根据极化方式,对下行同步序列进行配置,并由网络设备对配置的下行同步序列进行发送。终端设备检测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并根据检测到的下行同步序列,确定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由此,本申请提出的一种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不再依赖盲检作为确定极化方式的唯一方法,能够根据检测到的PSS和SSS中的至少一个,在不增加系统额外序列开销的情况下,确定极化方式,提高了极化方式的确定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网络设备一般为基站。基站可以包括多个为终端提供服务的小区。根据具体应用场合不同,基站又可以称为接入点,或者可以是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或者其它名称。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分组进行相互更换,作为无线终端设备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网际协议(IP)通信网络。网络设备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基站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或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网络设备(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带宽码分多址接入(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网络设备(Node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的演进型网络设备(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5G网络架构(next generation system)中的5G基站(gNB),也可以是家庭演进基站(Home evolved Node B,HeNB)、中继节点(relaynode)、家庭基站(femto)、微微基站(pico)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
基站与终端设备之间可以各自使用一或多根天线进行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 Output,MIMO)传输,MIMO传输可以是单用户MIMO(Single User MIMO,SU-MIMO)或多用户MIMO(Multiple User MIMO,MU-MIMO)。根据根天线组合的形态和数量,MIMO传输可以是2D-MIMO、3D-MIMO、FD-MIMO或massive-MIMO,也可以是分集传输或预编码传输或波束赋形传输等。
需要说明的是,区别于一般蜂窝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中,卫星可以作为终端和基站的转发环节;或者是卫星作为基站或基站的一部分,终端直接与卫星进行数据交互。其中,一般卫星通信系统中,地面基站被称为信关站。
图14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4所示,该终端设备1000,包括:存储器110,收发机120,处理器130。其中:
存储器11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收发机120,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
处理器130,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检测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其中,所述下行同步序列包括主同步序列PSS和辅同步序列SSS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检测到的所述下行同步序列,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若所述下行同步序列包括所述PSS和所述SSS,则所述处理器130,还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对所述PSS进行解码,以获取所述PSS所传输的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内标识;对所述SSS进行解码,以获取所述SSS所传输的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标识;根据所述组内标识和所述组标识,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30,还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若所述组内标识的取值和所述组标识的取值均为奇数或者均为偶数,则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为第一极化方式;若所述组内标识的取值和所述组标识的取值互为奇偶,则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为第二极化方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30,还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根据所述组内标识和所述组标识,获取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若所述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为偶数,则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为第一极化方式;若所述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为奇数,则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为第二极化方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若所述下行同步序列为所述PSS,则所述处理器130,还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对所述PSS进行解码,以获取所述PSS所传输的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内标识;根据所述组内标识的取值,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若所述下行同步序列为所述SSS,则所述处理器130,还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对所述SSS进行解码,以获取所述SSS所传输的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标识;对所述组标识的取值进行取模运算,获取所述组标识对应的余数;根据所述余数,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30,还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在根据检测到的所述下行同步序列,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之后,对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射频通道进行盲检,以获取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射频通道的极化方式;将所述射频通道的检测极化方式与所述极化方式进行比较,若所述检测极化方式与所述极化方式不一致,则为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选择与所述极化方式匹配的射频通道。
图15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5所示,该网络设备2000,包括:存储器210,收发机220,处理器230。其中:
存储器21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收发机220,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
处理器230,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对任一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进行配置,其中,所述下行同步序列包括主同步序列PSS和辅同步序列SSS中的至少一个;对配置的所述下行同步序列进行发送。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230,还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获取所有小区或波束的位置,根据所有小区或波束的位置,确定所述任一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根据所述极化方式,对所述下行同步序列进行配置。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若所述下行同步序列包括主同步序列PSS和辅同步序列SSS,所述处理器230,还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若所述极化方式为第一极化方式,则配置所述PSS所传输的所述任一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内标识的取值和所述SSS所传输的所述任一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标识的取值均为奇数或者均为偶数;若所述极化方式为第二极化方式,则配置所述组内标识的取值和所述组标识的取值互为奇偶。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若所述下行同步序列为所述PSS,则所述处理器230,还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根据所述任一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配置所述PSS所传输的所述任一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内标识的取值。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若所述下行同步序列为所述SSS,则所述处理器230,还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根据所述任一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配置所述SSS所传输的所述任一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标识的取值。
与上述几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相对应,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极化方式的确定装置,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化方式的确定装置与上述几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相对应,因此在一种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的实施方式也适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极化方式的确定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细描述。
图16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极化方式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6所示,该极化方式的确定装置3000,包括:检测单元310和确定单元320。其中:
检测单元310,用于检测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其中,所述下行同步序列包括主同步序列PSS和辅同步序列SSS中的至少一个;
确定单元320,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所述下行同步序列,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确定单元320,用于若所述下行同步序列包括所述PSS和所述SSS,则所述根据检测到的所述下行同步序列,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包括:对所述PSS进行解码,以获取所述PSS所传输的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内标识;对所述SSS进行解码,以获取所述SSS所传输的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标识;根据所述组内标识和所述组标识,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确定单元320,用于根据所述组内标识和所述组标识,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包括:若所述组内标识的取值和所述组标识的取值均为奇数或者均为偶数,则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为第一极化方式;若所述组内标识的取值和所述组标识的取值互为奇偶,则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为第二极化方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确定单元320,用于根据所述组内标识和所述组标识,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包括:根据所述组内标识和所述组标识,获取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若所述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为偶数,则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为第一极化方式;若所述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为奇数,则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为第二极化方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确定单元320,用于若所述下行同步序列为所述PSS,则所述根据检测到的所述下行同步序列,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包括:对所述PSS进行解码,以获取所述PSS所传输的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内标识;根据所述组内标识的取值,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确定单元320,用于若所述下行同步序列为所述SSS,则所述根据检测到的所述下行同步序列,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包括:对所述SSS进行解码,以获取所述SSS所传输的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标识;对所述组标识的取值进行取模运算,获取所述组标识对应的余数;根据所述余数,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本申请提出的极化方式的确定装置,还包括:选择单元330,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所述下行同步序列,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之后,还包括:对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射频通道进行盲检,以获取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射频通道的极化方式;将所述射频通道的检测极化方式与所述极化方式进行比较,若所述检测极化方式与所述极化方式不一致,则为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选择与所述极化方式匹配的射频通道。
图18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极化方式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8所示,该极化方式的确定装置4000,包括:配置单元410和发送单元420。其中:
配置单元410,用于对任一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进行配置,其中,所述下行同步序列包括主同步序列PSS和辅同步序列SSS中的至少一个;
发送单元420,用于对配置的所述下行同步序列进行发送。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配置单元410,用于对任一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进行配置,包括:获取所有小区或波束的位置,根据所有小区或波束的位置,确定所述任一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根据所述极化方式,对所述下行同步序列进行配置。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配置单元410,用于若所述下行同步序列包括主同步序列PSS和辅同步序列SSS,所述根据所述极化方式,对所述下行同步序列进行配置,包括:若所述极化方式为第一极化方式,则配置所述PSS所传输的所述任一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内标识的取值和所述SSS所传输的所述任一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标识的取值均为奇数或者均为偶数;若所述极化方式为第二极化方式,则配置所述组内标识的取值和所述组标识的取值互为奇偶。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配置单元410,用于若所述下行同步序列为所述PSS,则所述对任一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进行配置,包括:根据所述任一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配置所述PSS所传输的所述任一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内标识的取值。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配置单元410,用于若所述下行同步序列为所述SSS,则所述对任一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进行配置,包括:根据所述任一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配置所述SSS所传输的所述任一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标识的取值。
其中,方法和装置是基于同一申请构思的,由于方法和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和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该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或者,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本申请第二方面所述的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
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处理器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数据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性存储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磁光盘(MO)等)、光学存储器(例如CD、DVD、BD、HVD等)、以及半导体存储器(例如ROM、EPROM、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NANDFLASH)、固态硬盘(SSD))等。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申请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7)

1.一种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检测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其中,所述下行同步序列包括主同步序列PSS和辅同步序列SSS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检测到的所述下行同步序列,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下行同步序列包括所述PSS和所述SSS,则所述根据检测到的所述下行同步序列,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包括:
对所述PSS进行解码,以获取所述PSS所传输的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内标识;
对所述SSS进行解码,以获取所述SSS所传输的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标识;
根据所述组内标识和所述组标识,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组内标识和所述组标识,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包括:
若所述组内标识的取值和所述组标识的取值均为奇数或者均为偶数,则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为第一极化方式;
若所述组内标识的取值和所述组标识的取值互为奇偶,则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为第二极化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组内标识和所述组标识,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组内标识和所述组标识,获取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
若所述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为偶数,则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为第一极化方式;
若所述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为奇数,则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为第二极化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下行同步序列为所述PSS,则所述根据检测到的所述下行同步序列,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包括:
对所述PSS进行解码,以获取所述PSS所传输的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内标识;
根据所述组内标识的取值,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下行同步序列为所述SSS,则所述根据检测到的所述下行同步序列,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包括:
对所述SSS进行解码,以获取所述SSS所传输的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标识;
对所述组标识的取值进行取模运算,获取所述组标识对应的余数;
根据所述余数,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检测到的所述下行同步序列,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射频通道进行盲检,以获取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射频通道的极化方式;
将所述射频通道的检测极化方式与所述极化方式进行比较,若所述检测极化方式与所述极化方式不一致,则为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选择与所述极化方式匹配的射频通道。
8.一种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对任一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进行配置,其中,所述下行同步序列包括主同步序列PSS和辅同步序列SSS中的至少一个;
对配置的所述下行同步序列进行发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任一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进行配置,包括:
获取所有小区或波束的位置,根据所有小区或波束的位置,确定所述任一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根据所述极化方式,对所述下行同步序列进行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下行同步序列包括主同步序列PSS和辅同步序列SSS,所述根据所述极化方式,对所述下行同步序列进行配置,包括:
若所述极化方式为第一极化方式,则配置所述PSS所传输的所述任一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内标识的取值和所述SSS所传输的所述任一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标识的取值均为奇数或者均为偶数;
若所述极化方式为第二极化方式,则配置所述组内标识的取值和所述组标识的取值互为奇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下行同步序列为所述PSS,则所述对任一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进行配置,包括:
根据所述任一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配置所述PSS所传输的所述任一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内标识的取值。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下行同步序列为所述SSS,则所述对任一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进行配置,包括:
根据所述任一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配置所述SSS所传输的所述任一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标识的取值。
13.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检测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其中,所述下行同步序列包括主同步序列PSS和辅同步序列SSS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检测到的所述下行同步序列,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下行同步序列包括所述PSS和所述SSS,则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对所述PSS进行解码,以获取所述PSS所传输的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内标识;
对所述SSS进行解码,以获取所述SSS所传输的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标识;
根据所述组内标识和所述组标识,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若所述组内标识的取值和所述组标识的取值均为奇数或者均为偶数,则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为第一极化方式;
若所述组内标识的取值和所述组标识的取值互为奇偶,则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为第二极化方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组内标识和所述组标识,获取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
若所述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为偶数,则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为第一极化方式;
若所述物理小区标识的取值为奇数,则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为第二极化方式。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下行同步序列为所述PSS,则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对所述PSS进行解码,以获取所述PSS所传输的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内标识;
根据所述组内标识的取值,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下行同步序列为所述SSS,则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对所述SSS进行解码,以获取所述SSS所传输的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标识;
对所述组标识的取值进行取模运算,获取所述组标识对应的余数;
根据所述余数,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19.根据权利要求13-18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在根据检测到的所述下行同步序列,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之后,对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射频通道进行盲检,以获取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射频通道的极化方式;
将所述射频通道的检测极化方式与所述极化方式进行比较,若所述检测极化方式与所述极化方式不一致,则为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选择与所述极化方式匹配的射频通道。
20.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对任一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进行配置,其中,所述下行同步序列包括主同步序列PSS和辅同步序列SSS中的至少一个;
对配置的所述下行同步序列进行发送。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有小区或波束的位置,根据所有小区或波束的位置,确定所述任一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根据所述极化方式,对所述下行同步序列进行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下行同步序列包括主同步序列PSS和辅同步序列SSS,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若所述极化方式为第一极化方式,则配置所述PSS所传输的所述任一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内标识的取值和所述SSS所传输的所述任一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标识的取值均为奇数或者均为偶数;
若所述极化方式为第二极化方式,则配置所述组内标识的取值和所述组标识的取值互为奇偶。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下行同步序列为所述PSS,则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任一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配置所述PSS所传输的所述任一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内标识的取值。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下行同步序列为所述SSS,则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任一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配置所述SSS所传输的所述任一小区或波束对应的组标识的取值。
25.一种极化方式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其中,所述下行同步序列包括主同步序列PSS和辅同步序列SSS中的至少一个;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所述下行同步序列,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或波束的极化方式。
26.一种极化方式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单元,用于对任一小区或波束的下行同步序列进行配置,其中,所述下行同步序列包括主同步序列PSS和辅同步序列SSS中的至少一个;
发送单元,用于对配置的所述下行同步序列进行发送。
27.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
CN202011092147.XA 2020-10-13 2020-10-13 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Active CN1143640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92147.XA CN114364008B (zh) 2020-10-13 2020-10-13 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92147.XA CN114364008B (zh) 2020-10-13 2020-10-13 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4008A true CN114364008A (zh) 2022-04-15
CN114364008B CN114364008B (zh) 2023-02-03

Family

ID=81089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92147.XA Active CN114364008B (zh) 2020-10-13 2020-10-13 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6400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77225A1 (en) * 2013-11-27 2016-09-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nding And Detec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And An Associated Information Message
US20190288818A1 (en) * 2016-11-30 2019-09-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ding scheme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00068513A1 (en) * 2017-05-02 2020-02-27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user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20091500A1 (ko) * 2018-11-02 2020-05-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 간 무선 통신에서 동기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77225A1 (en) * 2013-11-27 2016-09-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nding And Detec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And An Associated Information Message
US20190288818A1 (en) * 2016-11-30 2019-09-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ding scheme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00068513A1 (en) * 2017-05-02 2020-02-27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user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20091500A1 (ko) * 2018-11-02 2020-05-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 간 무선 통신에서 동기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4008B (zh) 2023-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76323B2 (en) Transmission of control information using more than one beam pair link
JP6419817B2 (ja) それぞれ同期信号および関連情報を送信し、検出するための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ワイヤレス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れらにおける方法
US1137470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transmission system
EP1386416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tilizing polarization reu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KR102335605B1 (ko)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단말 장비 및 네트워크 장비
EP3836654A1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an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WO2017114516A1 (zh) 一种广播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JP2020532162A (ja) 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機器
US20200344021A1 (en) Signal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US11973563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determining beamforming direction
US20230246771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EP3487139B1 (en) Downlink signal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s, sending end device, and receiving end device
WO2017067436A1 (zh) 下行同步的方法、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CN110731115A (zh) 用于参考信号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US20140254715A1 (en) Robust precoding vector switching for multiple transmitter antennas
US11212031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of a DCI
KR102474104B1 (ko) 통신 디바이스로부터의 빔 보고
JP2019530273A (ja) 情報指示装置、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14245970B (zh) 用于保护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10469223B2 (en) Wireless node, radio node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reference signal
EP3535854B1 (en) Flexible beam configurations for disparate deployment scenarios
CN114364008B (zh) 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3300439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JP2020174355A (ja) 信号伝送方法、ネットワーク装置および端末装置
EP3406032B1 (en) Cell-specific signal gene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