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62578B - 一种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控制器以及并网逆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控制器以及并网逆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62578B
CN114362578B CN202111655801.8A CN202111655801A CN114362578B CN 114362578 B CN114362578 B CN 114362578B CN 202111655801 A CN202111655801 A CN 202111655801A CN 114362578 B CN114362578 B CN 1143625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inverter
controller
feedforward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558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62578A (zh
Inventor
易德刚
王涛
姜国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ofarsol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ofarsol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ofarsol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ofarsol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558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625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62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2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625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25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6Power conversion electric or electronic aspect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控制器以及并网逆变器。该方法首先根据电网侧的电信号参数确定逆变器的状态,当逆变器的状态为失稳状态时,再根据电信号参数确定电压前馈控制器的前馈系数与并网电流控制器中重复控制器的控制参数,最后根据前馈系数调节电压前馈控制器,根据控制参数调节重复控制器。因此,该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会对电压前馈控制器和重复控制器进行相关控制,使得逆变器稳定,提高逆变器的稳定性,同时,相对于实时检测的方法来说,本申请只有在逆变器失稳时候才会调节相关控制器的参数,减少在并网电流侧施加的谐波扰动,进而保证良好的并网电流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控制器以及并网逆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并网逆变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控制器以及并网逆变器。
背景技术
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系统得到迅速发展,三相并网逆变器是实现新能源系统和电网能量交互端口。长距离输电线路、变压装置和并网逆变器的大规模接入均会增加电网阻抗。电网阻抗的增加会降低逆变器稳定性,甚至使并网电流产生谐振。因此,为了使得并网逆变器能够适应电网阻抗的变化并保证良好并网电流质量,需对逆变器进行有效控制,使逆变器重回稳定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控制器以及并网逆变器,其能够有效控制逆变器,提高逆变器的稳定性,并保证良好的并网电流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电网侧的电信号参数,根据所述电信号参数确定所述逆变器的状态;
当所述逆变器的状态为失稳状态时,根据所述电信号参数确定电压前馈控制器的前馈系数与并网电流控制器中重复控制器的控制参数;
根据所述前馈系数调节所述电压前馈控制器,根据所述控制参数调节所述重复控制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电信号参数确定电压前馈控制器的前馈系数与并网电流控制器中重复控制器的控制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电信号参数识别所述电网的电网阻抗;
根据所述电网阻抗、所述前馈系数以及稳定范围表确定所述控制参数和所述前馈系数,其中,所述稳定范围表为所述电网处于稳定状态时,所述电网阻抗、所述前馈系数以及所述控制参数的数值关联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参数包括超前拍数,所述根据所述电网阻抗、所述前馈系数以及稳定范围表确定所述控制参数和所述前馈系数,包括:
根据所述电网阻抗、所述前馈系数以及所述稳定范围表确定所述超前拍数的拍数区间;
根据所述超前拍数的拍数区间与第一预设阈值,确定所述超前拍数和所述前馈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超前拍数的拍数区间与第一预设阈值,确定所述超前拍数和所述前馈系数,包括:
判断所述拍数区间中的最大值与所述拍数区间中的最小值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
若是,则保持当前所述前馈系数,且所述超前拍数通过下式确定:
Figure BDA0003448266060000021
其中,Pmax为所述拍数区间中的最大值,Pmin为所述拍数区间中的最小值,P为所述超前拍数;
若否,则将当前的所述前馈系数减少第二预设阈值以获取新的所述前馈系数,重新根据所述电网阻抗、新的所述前馈系数以及所述稳定范围表确定所述超前拍数的所述拍数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参数包括控制器增益,所述根据所述电网阻抗、所述前馈系数以及稳定范围表确定所述控制参数和所述前馈系数,包括:
根据所述电网阻抗、所述前馈系数以及所述稳定范围表通过遍历方式确定所述控制器增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信号参数包括电流参数,所述根据所述电信号参数确定所述逆变器的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电流参数,获取所述电流参数的时域标准差、电流谐波含量以及电流基波有效值;
根据所述时域标准差、所述电流谐波含量以及所述电流基波有效值获取系统状态值;
根据所述系统状态值与第三预设阈值,确定所述逆变器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系统状态值与第三预设阈值,确定所述逆变器的状态,包括:
若所述系统状态值大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逆变器的状态为所述失稳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电信号参数确定所述逆变器的状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电信号参数通过平均滤波器滤波。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和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上所述的电网阻抗自适应的三相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控制方法。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逆变器,包括如上所述的控制器。
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首先根据电网侧的电信号参数确定逆变器的状态,当逆变器的状态为失稳状态时,再根据电信号参数确定电压前馈控制器的前馈系数与并网电流控制器中重复控制器的控制参数,最后根据前馈系数调节电压前馈控制器,根据控制参数调节重复控制器。因此,该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会对电压前馈控制器和重复控制器进行相关控制,使得逆变器稳定,提高逆变器的稳定性,同时,相对于实时检测的方法来说,本申请只有在逆变器失稳时候才会调节相关控制器的参数,减少在并网电流侧施加的谐波扰动,进而保证良好的并网电流质量。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是图2中步骤S202的流程图;
图4是图3中步骤S2022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框图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网电压前馈量控制框图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一种三相并网电流控制器框图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应用环境,如图1所示,该方法应用于三相三电平并网逆变器,其输入电压源为电池Vbus,经过三相桥臂(A相桥臂、B相桥臂以及C相桥臂),转换电流,每个桥臂由四个开关管T1、T2、T3、T4以及两个二极管D1、D2组成,Cp-Cn为母线电容,逆变侧滤波电感为电感L1,网侧电感为电感L2,C1-C3均为滤波电容,Vga-Vgb代表三相电网电压,Lg代表电网阻抗。
当并网逆变器失稳时,需要对该并网逆变器进行控制,提高其稳定性,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获取电网侧的电信号参数,根据所述电信号参数确定所述逆变器的状态;
电网侧的电信号参数可以为电网侧的电网电压,电网电流或者流经电感的电流等,通过上述电信号参数确定逆变器的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信号参数包括电流参数,可以根据电网侧电流确定逆变器状态,具体地,首先根据所述电流参数,获取所述电流参数的时域标准差、电流谐波含量以及电流基波有效值,再根据所述时域标准差、所述电流谐波含量以及所述电流基波有效值获取系统状态值,最后根据所述系统状态值与第三预设阈值,确定所述逆变器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计算电流时域标准差之前,先将电网侧电流通过滑动平均滤波器进行滤波,具体地,首先实时采样三相电网电流,将其经过坐标变换后,得到d轴分量Id和q轴分量Iq,再将三相d/q轴电流滑动平均滤波,得到三相d/q轴平均电流为Idavg和Iqavg,再根据Idavg和Iqavg计算电流时域标准差、电流谐波含量、电流基波有效值以及系统状态值,进而确定逆变器的状态。
其中,电流参数的时域标准差可以通过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3448266060000061
其中,Si为时域标准差,T为采样周期,Id为三相d轴电流,Iavg为周期平均电流。
电流基波有效值可以通过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3448266060000062
其中,Irms1为电流基波有效值,Idavg为三相d轴平均电流,Iqavg为三相q轴平均电流。
电流谐波含量可以通过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3448266060000063
其中,Thd为电流谐波含量,Irms为电流有效值,Irms1为电流基波有效值,电流谐波含量也称为电流总谐波畸变率。
最后,通过相关函数计算系统状态值:
X=f(Irms1,Si,Thd) (4)
若所述系统状态值X大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Xth,则确定所述逆变器的状态为所述失稳状态。其中,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功率等级下,第三预设阈值的数值不同,其可以通过实验获得,也可以根据需要而设置。
S202、当所述逆变器的状态为失稳状态时,根据所述电信号参数确定电压前馈控制器的前馈系数与并网电流控制器中重复控制器的控制参数;
当逆变器的状态为失稳状态时,需对控制逆变器的控制器参数进行调节,以使逆变器恢复到稳定状态。具体地,可对PI控制器、电压前馈控制器、并网电流控制器以及谐振控制器等进行参数调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电压前馈控制器的前馈系数与并网电流控制器中重复控制器的控制参数进行调节。
根据电信号参数确定电压前馈控制器的前馈系数和重复控制器的控制参数的最优组合,具体地,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步骤S202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步骤S202包括:
S2021、根据所述电信号参数识别所述电网的电网阻抗;
电网阻抗的识别可使用多种方法,例如注入电谐波方法,最小二乘法以及无功电流扰动法等,本发明实施例使用无功电流扰动法,因此在识别电网阻抗时,不会向电网中注入谐波。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仅在逆变器失稳时候,才会识别电网的电网阻抗,不会实时检测电网阻抗,减少对并网电流侧施加的无功或者谐波扰动,进而保证良性的并网电流质量。
S2022、根据所述电网阻抗、所述前馈系数以及稳定范围表确定所述控制参数和所述前馈系数,其中,所述稳定范围表为所述电网处于稳定状态时,所述电网阻抗、所述前馈系数以及所述控制参数的数值关联表。
稳定范围表为离线、预先设置的表格,当电网处于稳定状态时,检测电网的电网阻抗、电压前馈控制器的前馈系数以及重复控制器的控制参数,并一一对应记录,制成稳定范围表。也可以通过仿真计算不同电网阻抗参数下,前馈系数和控制参数的稳定区间而获得。当需要对逆变器进行控制时,通过电网阻抗、当前的前馈系数在稳定范围表中查找能够使得逆变器状态稳定下来的控制参数和前馈系数。
根据电网阻抗、当前的前馈系数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在稳定范围表中查找合适的控制参数和前馈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参数包括控制器增益,根据所述电网阻抗、所述前馈系数以及所述稳定范围表通过遍历方式确定所述控制器增益。遍历获取控制器增益,并在仿真系统进行仿真实验,并一一记录。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节前馈系数和控制器增益使得系统稳定,提供系统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重复控制器增益越小,系统越稳定,但重复控制器增益较小的,谐波抑制效果不好,因此,为了保证谐波抑制效果,可通过调节重复控制器的超前拍数使得系统稳定,并保证谐波抑制效果。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2022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步骤S2022包括:
S20221、根据所述电网阻抗、所述前馈系数以及所述稳定范围表确定所述超前拍数的拍数区间;
S20222、根据所述超前拍数的拍数区间与第一预设阈值,确定所述超前拍数和所述前馈系数。
所述控制参数包括超前拍数,通过电网阻抗、当前的前馈系数在稳定范围表中查找获取对应的超前拍数的拍数区间,再根据获取到的拍数区间与第一预设阈值,确定超前拍数和新的前馈系数。具体地,判断所述拍数区间中的最大值与所述拍数区间中的最小值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若是,则保持当前所述前馈系数,且所述超前拍数通过下式确定:
Figure BDA0003448266060000081
其中,Pmax为所述拍数区间中的最大值,Pmin为所述拍数区间中的最小值,P为所述超前拍数,若否,则将当前的所述前馈系数减少第二预设阈值以获取新的所述前馈系数,重新根据所述电网阻抗、新的所述前馈系数以及所述稳定范围表确定所述超前拍数的所述拍数区间,并再根据所述超前拍数的拍数区间与第一预设阈值,确定所述超前拍数和所述前馈系数。
其中,拍数区间代表能使系统稳定的参数范围,若拍数区间较小,则代表系统比较容易失稳,能保证系统稳定的参数范围较小,因此,在拍数区间较小时,可以再重新调整前馈系数和超前拍数,使得稳定范围更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而第一预设阈值用于表征拍数区间的大小,其根据需要而设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预设阈值为2。第二预设阈值用于表征每次前馈系数的调整幅度,其可以根据需要而设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预设阈值为0.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电压前馈控制器的前馈系数和重复控制器的超前拍数进行调节,在使得系统稳定的前提下,还能保证谐波抑制效果,进而保证良好的并网电流质量。
S203、根据所述前馈系数调节所述电压前馈控制器,根据所述控制参数调节所述重复控制器。
将新的前馈系数和新的控制参数更新到电压前馈控制器和重复控制器,使得电压前馈控制器和重复控制器对并网逆变器实现更好地控制,使其稳定下来。
综上所述,该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首先根据电网侧的电信号参数确定逆变器的状态,当逆变器的状态为失稳状态时,再根据电信号参数确定电压前馈控制器的前馈系数与并网电流控制器中重复控制器的控制参数,最后根据前馈系数调节电压前馈控制器,根据控制参数调节重复控制器。因此,该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会对电压前馈控制器和重复控制器进行相关控制,使得逆变器稳定,提高逆变器的稳定性,同时,相对于实时检测的方法来说,本申请只有在逆变器失稳时候才会调节相关控制器的参数,减少在并网电流侧施加的谐波扰动,进而保证良好的并网电流质量。
为了更好地描述该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请参阅图5-8,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框图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网电压前馈量控制框图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相并网电流控制器框图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现结合图5-8,该并网控制过程描述如下:
三相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由三相并网电流控制环节2、参数控制环节3以及调制环节4组成,其中三相并网电流控制环节2由电压前馈控制器21和并网电流控制器22组成,参数控制环节3由参数自适应调节器31、电网阻抗识别单元32以及逆变器状态识别单元33组成,调制环节4由调制策略单元41组成。电压前馈控制器21可以控制电网前馈量的大小,用于抵消电网谐波的影响。并网电流控制器22用于跟踪电流给定,控制电网电流波形。参数自适应调节器31用于根据系统状态、电网阻抗大小计算调整合适的控制器参数,从而适应电网阻抗的变化。调制环节4用于根据控制量得到合适的三相调制波并发出驱动PWM信号。
三相电网电压经过坐标变化得到d轴Vsd和q轴分量Vsq,Vsd和Vsq为所述电压前馈控制器21的输入信号,所述电压前馈控制包含比例通道和滤波加比例通道,两个通道的比例系数分别为kfd和(1-kfd),Vsd和Vsq分别经过两个通道后叠加得到电压前馈控制器21的输出,即前馈控制量Vfd和Vfq。
所述并网电流控制器22由重复控制器201和PI控制器202重复控制器201组成,重复控制器201增益为kr,超前拍数为P,并网电流控制器22的输出Vd/Vq与Vfd、Vfq叠加得到调制波d、q轴分量Vrd和Vrq。Vrd和Vrq送入所述调制策略单元41产生三相调制波并产生PWM输出。
因此,首先三相采样电流经过d/q轴转换,得到三相d/q轴电流Id/Iq,逆变器状态识别单元33将三相d/q轴电流Id/Iq经过滑动平均滤波器获得平均值Idavg/Iqavg,再根据三相d/q轴电流Id/Iq和平均值Idavg/Iqavg实时计算电流的时域标准差Si、电流谐波含量Thd、电流基波有效值Irms1。Si、Thd、Irms1经过运算获得系统状态值X,若状态值X>Xth,确定系统此时处于失稳状态,逆变器状态识别单元33激活电网阻抗识别单元32;
电网阻抗识别单元32在接收到系统失稳状态信号后会启动阻抗识别算法,用于估算出电网阻抗Zg。所述参数自适应调节器31在接收到电网阻抗信息和系统状态失稳信号后开始调节控制器参数,根据电网阻抗值和当前的前馈系数值Kfd查稳定范围表得到重复控制器201超前拍数范围为Pmin~Pmax,若Pmin~Pmax范围较小(Pmax-Pmin≤2),则将前馈系数Kfd减去0.1后,获得新的前馈系数Kfd,再根据新的前馈系数Kfd重新查表获取重复控制器201超前拍数Pmin~Pmax。若Pmin~Pmax范围较大(Pmax-Pmin>2),则保持当前的前馈系数Kfd,P取值为Pmin~Pmax的中间值,最后更新超前拍数P和前馈系数Kfd。
综上所述,该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首先根据电网侧的电信号参数确定逆变器的状态,当逆变器的状态为失稳状态时,再根据电信号参数确定电压前馈控制器的前馈系数与并网电流控制器中重复控制器的控制参数,最后根据前馈系数调节电压前馈控制器,根据控制参数调节重复控制器。因此,该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会对电压前馈控制器和重复控制器进行相关控制,使得逆变器稳定,提高逆变器的稳定性,同时,相对于实时检测的方法来说,本申请只有在逆变器失稳时候才会调节相关控制器的参数,减少在并网电流侧施加的谐波扰动,进而保证良好的并网电流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压前馈控制器21、并网电流控制器22、参数自适应调节器31、电网阻抗识别单元32以及逆变器状态识别单元33、调制策略单元41均可以为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单片机、ARM(Acorn RISC Machine)或者这些部件的任何组合。还有,电压前馈控制器21、并网电流控制器22、参数自适应调节器31、电网阻抗识别单元32以及逆变器状态识别单元33、调制策略单元41还可以是任何传统处理器、控制装置、微控制装置或状态机。电压前馈控制器21、并网电流控制器22、参数自适应调节器31、电网阻抗识别单元32以及逆变器状态识别单元33、调制策略单元41也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和/或任何其它这种配置。
请参阅图9,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控制器9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1以及存储器92。其中,图9中以一个处理器91为例。
处理器91和存储器92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9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92作为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易失性软件程序、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9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92中的非易失性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装置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以及上述装置实施例的各个模块或单元的功能。
存储器9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9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9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处理器91。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所述程序指令/模块存储在所述存储器92中,当被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91执行时,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例如图9中的一个处理器91,可使得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例如图9中的一个处理器91,可使得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控制器执行时,使所述控制器执行任一项所述的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无人机执行时,可使所述无人机执行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该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首先根据电网侧的电信号参数确定逆变器的状态,当逆变器的状态为失稳状态时,再根据电信号参数确定电压前馈控制器的前馈系数与并网电流控制器中重复控制器的控制参数,最后根据前馈系数调节电压前馈控制器,根据控制参数调节重复控制器。因此,该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会对电压前馈控制器和重复控制器进行相关控制,使得逆变器稳定,提高逆变器的稳定性,同时,相对于实时检测的方法来说,本申请只有在逆变器失稳时候才会调节相关控制器的参数,减少在并网电流侧施加的谐波扰动,进而保证良好的并网电流质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电网侧的电信号参数,根据所述电信号参数确定所述逆变器的状态;
当所述逆变器的状态为失稳状态时,根据所述电信号参数确定电压前馈控制器的前馈系数与并网电流控制器中重复控制器的控制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电信号参数识别所述电网的电网阻抗;
根据所述电网阻抗、所述前馈系数以及稳定范围表确定控制参数和所述前馈系数,其中,所述稳定范围表为所述电网处于稳定状态时,所述电网阻抗、所述前馈系数以及所述控制参数的数值关联表;
所述控制参数包括超前拍数,所述根据所述电网阻抗、所述前馈系数以及稳定范围表确定控制参数和所述前馈系数,包括:
根据所述电网阻抗、所述前馈系数以及所述稳定范围表确定所述超前拍数的拍数区间;
判断所述拍数区间中的最大值与所述拍数区间中的最小值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若是,则保持当前所述前馈系数,且所述超前拍数通过下式确定:
Figure 887249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Pmax为所述拍数区间中的最大值,Pmin为所述拍数区间中的最小值,P为所述超前拍数;
若否,则将当前的所述前馈系数减少第二预设阈值以获取新的所述前馈系数,重新根据所述电网阻抗、新的所述前馈系数以及所述稳定范围表确定所述超前拍数的所述拍数区间;
根据所述前馈系数调节所述电压前馈控制器,根据所述控制参数调节所述重复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参数还包括控制器增益,所述根据所述电网阻抗、所述前馈系数以及稳定范围表确定所述控制参数和所述前馈系数,还包括:
根据所述电网阻抗、所述前馈系数以及所述稳定范围表通过遍历方式确定所述控制器增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信号参数包括电流参数,所述根据所述电信号参数确定所述逆变器的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电流参数,获取所述电流参数的时域标准差、电流谐波含量以及电流基波有效值;
根据所述时域标准差、所述电流谐波含量以及所述电流基波有效值获取系统状态值;
根据所述系统状态值与第三预设阈值,确定所述逆变器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系统状态值与第三预设阈值,确定所述逆变器的状态,包括:
若所述系统状态值大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逆变器的状态为所述失稳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电信号参数确定所述逆变器的状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电信号参数通过平均滤波器滤波。
6.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和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
7.一种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器。
CN202111655801.8A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控制器以及并网逆变器 Active CN1143625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5801.8A CN114362578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控制器以及并网逆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5801.8A CN114362578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控制器以及并网逆变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2578A CN114362578A (zh) 2022-04-15
CN114362578B true CN114362578B (zh) 2022-07-29

Family

ID=81103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55801.8A Active CN114362578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控制器以及并网逆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625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26817B (zh) * 2023-06-26 2023-09-12 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逆变器并联零序环流抑制方法、装置及逆变器并联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92718A (ja) * 2006-10-04 2008-04-17 Meidensha Corp 電圧型pwmインバータ
CN106208142A (zh) * 2016-08-26 2016-12-07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lcl型并网逆变器重复双闭环控制方法
JP2019193494A (ja) * 2018-04-27 2019-10-31 学校法人同志社 系統連系インバータシステムの制御系の設計方法
CN112636348A (zh) * 2020-12-10 2021-04-09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模块化三相电流型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70160B2 (en) * 2013-12-04 2016-02-23 Liebert Corporation Repetitive servomechanism controller for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92718A (ja) * 2006-10-04 2008-04-17 Meidensha Corp 電圧型pwmインバータ
CN106208142A (zh) * 2016-08-26 2016-12-07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lcl型并网逆变器重复双闭环控制方法
JP2019193494A (ja) * 2018-04-27 2019-10-31 学校法人同志社 系統連系インバータシステムの制御系の設計方法
CN112636348A (zh) * 2020-12-10 2021-04-09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模块化三相电流型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2578A (zh) 2022-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7133B (zh) 单相单级光伏逆变器的电流控制方法及电流控制系统
CN103812135B (zh) 提高lcl型并网逆变器对弱电网适应能力的控制方法
CN106877401B (zh) 自适应提高弱电网条件下lcl型并网逆变器系统稳定性方法
CN112886847B (zh) 一种基于阻抗分析法的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设计方法
CN104716668A (zh) 提高lcl型并网逆变器对电网适应性的前馈控制方法
CN113991755B (zh) 一种新能源发电单元自同步电压源控制方法
CN114362578B (zh) 一种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控制器以及并网逆变器
CN106655213A (zh) 一种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方法
CN114024309A (zh) 孤岛微电网系统及其交互振荡抑制方法、系统
CN113839388A (zh) 一种基于混合负载的有源电力滤波器电流双环控制方法
KR20150045223A (ko) 백스테핑 적응 제어 방법을 이용한 권선형 유도발전기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16094025A (zh) 一种含跟网型和构网型变流器功率系统暂态稳定分析方法
Kumar et al. Experimental prototype of a novel feed forward compensation for DC‐link voltage stabilization in grid‐tied PV system
CN107069748B (zh) 采用最小电流注入法的动态电压恢复器补偿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829505A (zh) 一种考虑有功与无功耦合特性的调频控制方法和调频控制器
CN116260189A (zh) 一种风电变流器并网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Zhang et al. An active high frequency damping scheme for the current control of L filter-based grid-connected inverter
CN113904383A (zh) 基于多重谐振控制器的参考值前馈自适应逆变器控制系统
CN113224793A (zh) 微电网多逆变器并联自适应谐波阻抗重塑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171331B (zh) 一种基于逆变器等效阻抗的电压动态补偿方法
Ling et al. An impedance reshaping control strategy to enhance adaptability to grid for grid-connected inverters
CN114362180B (zh) 一种lcl型并网逆变器补偿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设备
CN107390067B (zh) 一种基于电流内环控制的微电网孤岛判断方法和装置
CN117200229B (zh) 用于提升并网逆变器小干扰稳定性的矢量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12583044B (zh) 一种三电平并网变换器的自适应电流分岔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