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58408A - 线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线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58408A
CN114358408A CN202111644878.5A CN202111644878A CN114358408A CN 114358408 A CN114358408 A CN 114358408A CN 202111644878 A CN202111644878 A CN 202111644878A CN 114358408 A CN114358408 A CN 1143584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p
bus stop
bus
target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448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盟钊
李雨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4487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584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58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584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线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涉及智能交通领域。具体实现方案为:获取目标终端所处的当前公交站点的站点信息;在当前公交站点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一线路上发生拥堵的情况下,检查当前公交站点距离下一换乘站点之间的站点数是否小于预定站点数;在当前公交站点距离下一换乘站点之间的站点数小于预定站点数的情况下,生成包括步行至下一换乘站点,以及下一换乘站点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二线路。

Description

线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提升,普通公共交通的拥堵问题也持续突出。在相关技术中,在关于公交车的拥堵问题,通常只能通过以增加出行成本为代价被动接受交通拥堵时额外增加的耗时,或是以增加步行距离为代价主动避免选择公交车作为出行方式,上述两种方式都会造成出行成本的大幅增加。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线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线路生成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终端所处的当前公交站点的站点信息;在当前公交站点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一线路上发生拥堵的情况下,检查当前公交站点距离下一换乘站点之间的站点数是否小于预定站点数;在当前公交站点距离下一换乘站点之间的站点数小于预定站点数的情况下,生成包括步行至下一换乘站点,以及下一换乘站点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二线路。
可选的,生成包括步行至下一换乘站点,以及下一换乘站点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二线路包括:获取从当前公交站点步行到下一换乘站点的第一代价数据,以及从当前公交站点乘坐第一线路上的公交到下一换乘站点的第二代价数据;在第一代价数据小于第二代价数据的情况下,生成包括步行至下一换乘站点,以及下一换乘站点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二线路。
可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在当前公交站点距离下一换乘站点之间的站点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站点数的情况下,获取第一线路上发生拥堵的拥堵距离;在拥堵距离小于预定距离的情况下,获取躲避拥堵的下一公交站点;生成包括步行至下一公交站点,以及下一公交站点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三线路。
可选的,生成包括步行至下一公交站点,以及下一公交站点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三线路,包括:获取从当前公交站点步行到下一公交站点的第三代价数据,以及从当前公交站点乘坐第一线路上的公交到下一公交站点的第四代价数据;在第三代价数据小于第四代价数据的情况下,生成包括步行至下一公交站点,以及下一公交站点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三线路。
可选的,获取目标终端所处的当前公交站点的站点信息包括:获取从预定位置到达目标位置的多条公交线路;从多条公交线路中选择目标公交线路;获取目标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在目标公交线路中匹配出当前位置信息对应的当前公交站点,并获取当前公交站点的站点信息。
可选的,在生成包括步行至下一换乘站点,以及下一换乘站点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二线路之后,还包括:向目标终端发送提示信息,其中,提示信息用于推荐第二线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线路生成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终端所处的当前公交站点的站点信息;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当前公交站点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一线路上发生拥堵的情况下,检查当前公交站点距离下一换乘站点之间的站点数是否小于预定站点数;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在当前公交站点距离下一换乘站点之间的站点数小于预定站点数的情况下,生成包括步行至下一换乘站点,以及下一换乘站点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二线路。
可选的,第一生成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从当前公交站点步行到下一换乘站点的第一代价数据,以及从当前公交站点乘坐第一线路上的公交到下一换乘站点的第二代价数据;第一生成单元,用于在第一代价数据小于第二代价数据的情况下,生成包括步行至下一换乘站点,以及下一换乘站点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二线路。
可选的,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当前公交站点距离下一换乘站点之间的站点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站点数的情况下,获取第一线路上发生拥堵的拥堵距离;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在拥堵距离小于预定距离的情况下,获取躲避拥堵的下一公交站点;第二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包括步行至下一公交站点,以及下一公交站点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三线路。
可选的,第二生成模块包括: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从当前公交站点步行到下一公交站点的第三代价数据,以及从当前公交站点乘坐第一线路上的公交到下一公交站点的第四代价数据;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在第三代价数据小于第四代价数据的情况下,生成包括步行至下一公交站点,以及下一公交站点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三线路。
可选的,第一获取模块包括: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从预定位置到达目标位置的多条公交线路;第二确定单元,用于从多条公交线路中选择目标公交线路;第四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第一匹配单元,用于在目标公交线路中匹配出当前位置信息对应的当前公交站点,并获取当前公交站点的站点信息。
可选的,上述装置还包括:提示单元,用于向目标终端发送提示信息,其中,提示信息用于推荐第二线路。
根据本公开的还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任一项上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任一项上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任一项上述的方法。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定。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线路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线路生成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线路生成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线路生成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术语说明
TopK,指在含有若干个元素的无序序列中,找出排在前K个的元素。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路生成方法,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线路生成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02,获取目标终端所处的当前公交站点的站点信息;
步骤S104,在当前公交站点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一线路上发生拥堵的情况下,检查当前公交站点距离下一换乘站点之间的站点数是否小于预定站点数;
步骤S106,在当前公交站点距离下一换乘站点之间的站点数小于预定站点数的情况下,生成包括步行至下一换乘站点,以及下一换乘站点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二线路。
通过上述处理,在获取目标终端所处的当前公交站点的站点信息后,就可以确定当前公交站点到目的地附近的目标公交站点的线路,即第一线路,在第一线路上发生拥堵的情况下,若当前公交站点距离下一换乘站点之间的站点数小于预定站点数,则生成先步行到下一换乘站点,再乘车至目标公交站点的新线路,即第二线路,也就是依据当前公交站点距离下一换乘站点之间的站点数,灵活地将当前站点更换至附近的另一乘车站点来主动躲避拥堵路段,进而解决了乘坐公交时因交通拥堵而造成出行耗时增加的问题以及因乘坐地铁而造成的步行距离过长的问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生成包括步行至下一换乘站点,以及下一换乘站点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二线路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获取从当前公交站点步行到下一换乘站点的第一代价数据,以及从当前公交站点乘坐第一线路上的公交到下一换乘站点的第二代价数据;在第一代价数据小于第二代价数据的情况下,生成包括步行至下一换乘站点,以及下一换乘站点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二线路。通过比较步行至附近的另一公交站点和继续乘坐当前线路方案的出行代价,可以清晰明了地确定两种线路方案中的优选线路,根据比较结果生成对应的线路推荐方案,就可以向用户推荐更加优质的线路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代价数据和第二代价数据可以依据多种考虑因素确定,例如,可以考虑时长的因素,可以考虑步行距离的因素,换乘次数的因素,天气的因素,身体的因素,星期的因素等。比如,可以先获取从当前公交站点步行到下一换乘站点的第一时长,以及从当前公交站点乘坐当前公交到下一换乘站点的第二时长,比较第一时长与第二时长的大小,在第一时长小于第二时长的情况下,生成该第二线路。又比如,可以先获取从当前公交站点步行到下一换乘站点的第一步长距离,以及从当前公交站点乘坐当前公交到下一换乘站点其中所包括的第二步长距离,比较第一步长距离与第二步长距离的大小,在第一步长距离小于第二步长距离的情况下,生成该第二线路。其它考虑的因素,可以采用上述类似的处理方式。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考虑上述各个因素时,可以将上述各个因素单独进行考虑,也可以将上述各个因素联合起来,得到一个联合因子,采用该联合因子来表征上述第一代价数据和第二代价数据。比如,可以分别对各个需要考虑的因子分配对应的权重,不同的权重代表不同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在将各个因素对应的情况与对应的权重相乘之后求和,得到对应的第一代价数据和第二代价数据。采用上述因素联合的处理方式,由于考虑的因素较多,而且各个不同的因素可以分配不同的权重,使得得到是否调整线路的结论也较为准确,更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而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在当前公交站点距离下一换乘站点之间的站点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站点数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多种操作,例如,可以进行以下操作:获取第一线路上发生拥堵的拥堵距离;在拥堵距离小于预定距离的情况下,获取躲避拥堵的下一公交站点;生成包括步行至下一公交站点,以及下一公交站点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三线路。根据拥堵地段与目标终端所处位置之间的距离和预定距离的对比结果,可以判断是否需要通过步行至另一公交站点的方式来躲避拥堵地段。例如,在当前公交站点距离下一换乘站点之间的站点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站点数,并且拥堵距离小于预定距离时,即通过步行一段距离可以躲避拥堵,则通过步行至另一公交站点就可以减少出行的耗时,而在当前公交站点距离下一换乘站点之间的站点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站点数,并且拥堵距离大于预定距离时,即通过步行一段距离后也无法对拥堵进行躲避,即步行一段距离也是浪费体力和时间,则可以选择继续当前线路方案既可以减少出行过程中不必要的步行距离,将当前公交站点距离下一换乘站点之间的站点数与拥堵距离和预定距离的比较结果进行结合,以此作为是否更换线路推荐方案的依据,可以使得最后生成的线路推荐方案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生成包括步行至下一公交站点,以及下一公交站点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三线路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获取从当前公交站点步行到下一公交站点的第三代价数据,以及从当前公交站点乘坐第一线路上的公交到下一公交站点的第四代价数据;在第三代价数据小于第四代价数据的情况下,生成包括步行至下一公交站点,以及下一公交站点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三线路。在拥堵距离小于预定距离时,通过比较从当前公交站点步行至下一公交站点和乘坐当前线路至下一公交站点的出行代价,可以清楚地得到两种线路方案中更为优质的线路方案,根据两种线路出行代价的对比结果生成线路推荐方案,就可以向用户提供更加省时省力的出行线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上述第三代价数据和第四代价数据与上述第一代价数据和第二代价数据的获取方式可以是类似的。例如,可以选择候选线路所考虑的各个单独的因素来确定,例如,分别单独考虑所需的时长、步行距离和换乘次数等各个因素,也可以是考虑各个因素的联合,比如,选择该候选线路所需的时长、步行距离和换乘次数等各个因素的归一化结果。通过归一化计算不同候选线路中所需的时长、步行距离和换乘次数,就可以多角度地全面评估各候选线路的优劣,进而得出更加合理的判断结果,选择更加优质的线路进行推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进行归一化计算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时长、步行距离和换乘次数,其它可以表征出行所需的相关数据也都包括在内,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获取目标终端所处的当前公交站点的站点信息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获取从预定位置到达目标位置的多条公交线路;从多条公交线路中选择目标公交线路;获取目标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在目标公交线路中匹配出当前位置信息对应的当前公交站点,并获取当前公交站点的站点信息。通过从预定位置到达目标位置的多条公交线路中选择目标公交线路,可以由用户自主选择公交线路,保留了可供用户选择的空间,增加了线路方案推荐的灵活性。另外,根据目标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即用户所在的当前位置信息),从目标公交线路中匹配当前公交站点并获取当前公交站点的站点信息,由于用户所在当前位置信息可以进行实时确定,因此,能够实时地根据用户所在的当前位置信息,以及用户选择的目标公交线路准确地获取用户当前所处位置附近可搭乘的公交站点,进而快速、准确地生成第一线路推荐方案。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生成包括步行至下一换乘站点,以及下一换乘站点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二线路之后,为及时地提醒用户变更线路,因而可以实时地向目标终端发送提示信息,其中,提示信息用于推荐第二线路。通过向目标终端发送提示信息,可以根据当前线路上的拥堵情况实时地更新线路推荐方案,随时提醒用户更换线路以避免因交通拥堵造成出行时间的大幅增加。
基于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例,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可选实施方式。
由于近年来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成为了日常生活中规避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出行方式。其中,由于受建设周期、建设成本的影响,公交车系统的轨道交通覆盖范围依然有效,公交车也仍是用户重要的出行方式之一。
然而,公交车系统一般并没有专用的轨道,与小汽车共享相同的道路段,也容易受到交通拥堵的影响。因此,其运行时间也极度不稳定性,成为大众用户普遍诟病的问题。
在相关技术中并没有针对公共交通路线规划的躲避拥堵产品。用户在面临拥堵问题时,一般只有两种办法:
(1)被动的接受;
(2)主动的规避,在初始规划阶段,主动选择地铁线路,以规避交通拥堵问题。
然而,上述两种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被动的接受:用户不得不承受交通拥堵带来的耗时大幅增加,带来出行成本的提升;
(2)主动的规避:受轨道交通覆盖的影响,一般会带来步行距离的大幅增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可选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主动躲避拥堵的公共交通路线规划系统,来满足用户躲避拥堵的需求。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线路生成方法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具体过程如下:
(1)基于当前时间的路线推荐
基于当前出发时间,完成公交路线的召回和排序,包括:
路线召回:基于当前时间,在有向带权图上进行搜索,完成TopK路线的召回,供后续排序模块的使用;
路线排序:基于TopK路线,采用排序模块进行排序,完成Top5路线的推荐。
(2)用户位置的实时获取与匹配
定位更新:在用户发起公交导航的条件下,实时回传用户当前位置;
位置匹配:基于当前回传位置,将其匹配到用户所选择的路线上,获取用户所处当前站点信息。
(3)动态推荐策略的触发
拥堵信息校验:以(2)匹配的用户所位于站点,检查前方是否发生拥堵。若未发生拥堵,跳转到(2);若发生拥堵,则继续下一步;
到站数据计算:若当前位置,距离下一段换乘站少于3站(对应于上述预定站点数),则跳转到(4)中的局部动态推荐,进行动态推荐策略;若当前位置距离下一段换乘大于3站,则继续下一步;
拥堵距离计算:当前拥堵点,面临的拥堵距离大于1km(对应于上述预定距离),则跳转回(2);若当前位置,面临拥堵距离小于1km,则继续下一步;
替换方案计算:从当前拥堵点开始,继续向前前进1km,找到可以躲避当前拥堵点的下一个公交站,并发起二次算路请求,进入(4)中的替换线路推荐。
(4)动态推荐方案的生成
局部动态推荐:分别计算下车步行至换乘站,和继续乘坐当前线路的代价。若下车步行至换乘站更优,则生成局部动态路线的推荐;
替换线路推荐:分别计算下车前行1km,与继续乘坐当前线路的代价。若下车步行,寻找下一个乘车站更优,则生成躲避拥堵替换线路的推荐。
通过上述躲避拥堵路线推荐方法,可以解决交通拥堵场景下,普通公交线路的时间大幅增加问题,满足用户出行的要求。此外,还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在道路拥堵情况下乘坐公交,用户出行耗时增加的问题,同时,由于只包含地铁的路线,一般步行距离较长,而公交方案中一般步行距离较短,所以还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选择地铁路线步行距离较长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线路生成装置,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线路生成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31,第一确定模块32和第一生成模块33,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第一获取模块31,用于获取目标终端所处的当前公交站点的站点信息;第一确定模块32,连接至上述第一获取模块31,用于在当前公交站点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一线路上发生拥堵的情况下,检查当前公交站点距离下一换乘站点之间的站点数是否小于预定站点数;第一生成模块33,连接至上述第一确定模块32,用于在当前公交站点距离下一换乘站点之间的站点数小于预定站点数的情况下,生成包括步行至下一换乘站点,以及下一换乘站点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二线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第一生成模块33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从当前公交站点步行到下一换乘站点的第一代价数据,以及从当前公交站点乘坐第一线路上的公交到下一换乘站点的第二代价数据;第一生成单元,用于在第一代价数据小于第二代价数据的情况下,生成包括步行至下一换乘站点,以及下一换乘站点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二线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当前公交站点距离下一换乘站点之间的站点数大于或等于预定站点数的情况下,获取第一线路上发生拥堵的拥堵距离;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在拥堵距离小于预定距离的情况下,获取躲避拥堵的下一公交站点;第二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包括步行至下一公交站点,以及下一公交站点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三线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第二生成模块包括: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从当前公交站点步行到下一公交站点的第三代价数据,以及从当前公交站点乘坐第一线路上的公交到下一公交站点的第四代价数据;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在第三代价数据小于第四代价数据的情况下,生成包括步行至下一公交站点,以及下一公交站点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三线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第一获取模块31包括: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从预定位置到达目标位置的多条公交线路;第二确定单元,用于从多条公交线路中选择目标公交线路;第四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第一匹配单元,用于在目标公交线路中匹配出当前位置信息对应的当前公交站点,并获取当前公交站点的站点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上述装置还包括:提示单元,用于向目标终端发送提示信息,其中,提示信息用于推荐第二线路。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涉及的用户个人信息的获取,存储和应用等,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且不违背公序良俗。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图4示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电子设备400的示意性框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公开的实现。
如图4所示,设备400包括计算单元4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40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4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40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403中,还可存储设备4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计算单元401、ROM 402以及RAM 403通过总线4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405也连接至总线404。
设备40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405,包括:输入单元40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40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40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40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409允许设备40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计算单元40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计算单元401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计算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计算单元401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线路生成方法。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线路生成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机器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单元40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402和/或通信单元40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设备400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 403并由计算单元40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线路生成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计算单元40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线路生成方法。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芯片上系统的系统(SOC)、负载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程序代码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或控制器,使得程序代码当由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服务器可以是云服务器,也可以为分布式系统的服务器,或者是结合了区块链的服务器。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公开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线路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终端所处的当前公交站点的站点信息;
在所述当前公交站点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一线路上发生拥堵的情况下,检查所述当前公交站点距离下一换乘站点之间的站点数是否小于预定站点数;
在所述当前公交站点距离下一换乘站点之间的站点数小于所述预定站点数的情况下,生成包括步行至所述下一换乘站点,以及所述下一换乘站点到所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二线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成包括步行至所述下一换乘站点,以及所述下一换乘站点到所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二线路包括:
获取从所述当前公交站点步行到所述下一换乘站点的第一代价数据,以及从所述当前公交站点乘坐所述第一线路上的公交到所述下一换乘站点的第二代价数据;
在所述第一代价数据小于所述第二代价数据的情况下,生成包括步行至所述下一换乘站点,以及所述下一换乘站点到所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二线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当前公交站点距离下一换乘站点之间的站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站点数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线路上发生拥堵的拥堵距离;
在所述拥堵距离小于预定距离的情况下,获取躲避所述拥堵的下一公交站点;
生成包括步行至所述下一公交站点,以及所述下一公交站点到所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三线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成包括步行至所述下一公交站点,以及所述下一公交站点到所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三线路,包括:
获取从所述当前公交站点步行到所述下一公交站点的第三代价数据,以及从所述当前公交站点乘坐所述第一线路上的公交到所述下一公交站点的第四代价数据;
在所述第三代价数据小于所述第四代价数据的情况下,生成包括步行至所述下一公交站点,以及所述下一公交站点到所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三线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取目标终端所处的当前公交站点的站点信息包括:
获取从预定位置到达目标位置的多条公交线路;
从所述多条公交线路中选择目标公交线路;
获取所述目标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
在所述目标公交线路中匹配出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对应的所述当前公交站点,并获取所述当前公交站点的站点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生成包括步行至所述下一换乘站点,以及所述下一换乘站点到所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二线路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推荐所述第二线路。
7.一种线路生成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终端所处的当前公交站点的站点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当前公交站点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一线路上发生拥堵的情况下,检查所述当前公交站点距离下一换乘站点之间的站点数是否小于预定站点数;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当前公交站点距离下一换乘站点之间的站点数小于所述预定站点数的情况下,生成包括步行至所述下一换乘站点,以及所述下一换乘站点到所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二线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所述第一生成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从所述当前公交站点步行到所述下一换乘站点的第一代价数据,以及从所述当前公交站点乘坐所述第一线路上的公交到所述下一换乘站点的第二代价数据;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代价数据小于所述第二代价数据的情况下,生成包括步行至所述下一换乘站点,以及所述下一换乘站点到所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二线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当前公交站点距离下一换乘站点之间的站点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站点数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线路上发生拥堵的拥堵距离;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拥堵距离小于预定距离的情况下,获取躲避所述拥堵的下一公交站点;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包括步行至所述下一公交站点,以及所述下一公交站点到所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三线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所述第二生成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从所述当前公交站点步行到所述下一公交站点的第三代价数据,以及从所述当前公交站点乘坐所述第一线路上的公交到所述下一公交站点的第四代价数据;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代价数据小于所述第四代价数据的情况下,生成包括步行至所述下一公交站点,以及所述下一公交站点到所述目标公交站点之间的第三线路。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从预定位置到达目标位置的多条公交线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多条公交线路中选择目标公交线路;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
第一匹配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公交线路中匹配出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对应的所述当前公交站点,并获取所述当前公交站点的站点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
提示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推荐所述第二线路。
13.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644878.5A 2021-12-29 2021-12-29 线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3584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4878.5A CN114358408A (zh) 2021-12-29 2021-12-29 线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4878.5A CN114358408A (zh) 2021-12-29 2021-12-29 线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58408A true CN114358408A (zh) 2022-04-15

Family

ID=81103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44878.5A Pending CN114358408A (zh) 2021-12-29 2021-12-29 线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5840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65933B (zh) 一种推荐上车点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5902607B2 (ja) 旅行時間情報提供装置、旅行時間情報提供方法
US9594772B2 (en) Multi-modal journey planner
KR101974109B1 (ko) 출발지 위치로부터 목적지 위치로의 여정에 대한 루트 또는 루트 소요 시간을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컴퓨터 시스템
CN104715286B (zh) 确定订单起点的方法和设备
CN110909096A (zh) 推荐上车点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Qiu et al. Demi-flexible operating policies to promote the performance of public transit in low-demand areas
US927397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 plurality of trip patterns
CN113160607B (zh) 停车位导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CN114581180A (zh) 一种充电站推荐方法、充电桩状态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6326471A (zh) 一种路线推荐方法以及装置
CN114222252A (zh) 一种消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54825A (zh) 一种配送路径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99381A (zh) 用于生成路线信息的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产品
CN112541135A (zh) 信息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JP2022540458A (ja) オンライン駐車場予約方法、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格納媒体
JP6999519B2 (ja) 輸送力調整装置、輸送力調整システムおよび輸送力調整方法
CN114358408A (zh) 线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502623A1 (en) Navigation method using historical navigation data to provide geographical- and user-optimised route suggestions
CN112052276B (zh) 乘车路线的挖掘方法和装置
CN111242711A (zh) 信息提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101677B (zh) 一种公共交通出行路径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76352A (zh) 路线规划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738895B (zh) 多站点的客运线路生成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4408960A (zh) 一种交通工具停靠位置确定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