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38895B - 多站点的客运线路生成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多站点的客运线路生成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38895B CN111738895B CN202010696091.2A CN202010696091A CN111738895B CN 111738895 B CN111738895 B CN 111738895B CN 202010696091 A CN202010696091 A CN 202010696091A CN 111738895 B CN111738895 B CN 11173889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ation
- sequence
- departure
- time
- star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864 sequence align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YTPUIQCGRWDPTM-UHFFFAOYSA-N 2-acetyloxybenzoic acid;5-(2-methylpropyl)-5-prop-2-enyl-1,3-diazinane-2,4,6-trione;1,3,7-trimethylpurine-2,6-dione Chemical compound CC(=O)OC1=CC=CC=C1C(O)=O.CN1C(=O)N(C)C(=O)C2=C1N=CN2C.CC(C)CC1(CC=C)C(=O)NC(=O)NC1=O YTPUIQCGRWDPT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03 everyda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40—Business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04—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Landscapes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rketing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智能决策领域,应用于智慧交通领域,揭示了一种多站点的客运线路生成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出发站点并转至站点序列比对步骤;在选取路径上的站点数目未达到第一预定数目且可以选取到新的临时站点的情况下,执行选取临时站点步骤,并在每次执行完选取临时站点步骤后转至所述站点序列比对步骤;执行站点序列比对步骤,并在执行完站点序列比对步骤后转至所述选取临时站点步骤;执行扫描步骤,所述扫描步骤包括扫描子步骤和组成线路订单步骤。此方法可以根据乘客的出行需求动态匹配组成线路订单,满足乘客在不固定时间段的动态出行需求,减少乘客从出发乘车到上车出发的时间和距离,从而为乘客节约了乘车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能决策技术领域,应用于智慧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站点的客运线路生成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高铁、民航、网约车等多种交通出行方式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乘客的相关行为习惯和对交通服务的预期也在不断的变化,这导致现有的传统公共交通运输组织方式与乘客美好的出行期望出现了不匹配的现象。传统公共交通运输组织方式通常是在定时定点发车运输,而不考虑乘客动态和随时随地的出行需求,乘客从居住地出发到上车的整个过程耗费时间、金钱较多,乘客的出行成本较高;同时,这些市场空间也被其他不环保的交通代替,也降低了公共交通运输企业的利益。
发明内容
在智能决策和智慧交通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站点的客运线路生成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站点的客运线路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新的出行订单,获取对应的站点编号与所述出行订单中的预约出发站点编号一致的站点作为出发站点并转至所述站点序列比对步骤,所述出行订单包括预约出发时间,所述预约出发时间为第一预设时间长度的时间区间内与所述时间区间唯一对应的时间;
在各条选取路径上的站点数目未达到第一预定数目且可以选取到新的临时站点的情况下,执行选取临时站点步骤,并在每次执行完所述选取临时站点步骤后转至所述站点序列比对步骤,所述选取临近站点步骤包括:将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所述临近站点作为可中转站点,并获取与所述可中转站点间的行驶时长在第二预设时间长度内的站点作为所述可中转站点的临近站点,其中,所述选取路径为每次执行选取临近站点步骤而生成的由出发站点或者可中转站点指向该出发站点或者可中转站点的临近站点的路径连接而成的唯一路径,在同一选取路径上的各站点均为不同的站点,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
执行站点序列比对步骤,并在执行完所述站点序列比对步骤后转至所述选取临时站点步骤,所述站点序列比对步骤包括:判断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是否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并在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的情况下,在所述序列中创建与所述出行订单对应的需求,或者
在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不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目标序列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在选取路径的深度在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新建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并在所述序列中创建与所述出行订单对应的需求,其中,所述出发站点在选取路径的深度为第一预定数值,在选取路径的深度方向上的相邻两个出发站点中,第一出发站点与第二出发站点的深度之差为第二预定数值,所述第一出发站点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出发站点的深度,每一序列对应一个出发时间,所述序列为需求的集合;
执行扫描步骤,所述扫描步骤包括扫描子步骤和组成线路订单步骤,其中,所述扫描子步骤包括:对所述序列进行扫描,以判断所述序列中的需求的数量是否达到第二预定数目;所述组成线路订单步骤包括:在所述序列中需求的数量达到第二预定数目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序列中需求是否能组成线路订单,并在所述序列中需求能够组成线路订单的情况下,利用各需求组成线路订单并将所述各需求从对应的序列删除。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站点的客运线路生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当接收到新的出行订单,获取对应的站点编号与所述出行订单中的预约出发站点编号一致的站点作为出发站点并转至所述站点序列比对步骤,所述出行订单包括预约出发时间,所述预约出发时间为第一预设时间长度的时间区间内与所述时间区间唯一对应的时间;
选取模块,被配置为在各条选取路径上的站点数目未达到第一预定数目且可以选取到新的临时站点的情况下,执行选取临时站点步骤,并在每次执行完所述选取临时站点步骤后转至所述站点序列比对步骤,所述选取临近站点步骤包括:将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所述临近站点作为可中转站点,并获取与所述可中转站点间的行驶时长在第二预设时间长度内的站点作为所述可中转站点的临近站点,其中,所述选取路径为每次执行选取临近站点步骤而生成的由出发站点或者可中转站点指向该出发站点或者可中转站点的临近站点的路径连接而成的唯一路径,在同一选取路径上的各站点均为不同的站点,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
比对模块,被配置为执行站点序列比对步骤,并在执行完所述站点序列比对步骤后转至所述选取临时站点步骤,所述站点序列比对步骤包括:判断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是否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并在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的情况下,在所述序列中创建与所述出行订单对应的需求,或者
在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不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目标序列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在选取路径的深度在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新建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并在所述序列中创建与所述出行订单对应的需求,其中,所述出发站点在选取路径的深度为第一预定数值,在选取路径的深度方向上的相邻两个出发站点中,第一出发站点与第二出发站点的深度之差为第二预定数值,所述第一出发站点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出发站点的深度,每一序列对应一个出发时间,所述序列为需求的集合;
扫描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扫描步骤,所述扫描步骤包括扫描子步骤和组成线路订单步骤,其中,所述扫描子步骤包括:对所述序列进行扫描,以判断所述序列中的需求的数量是否达到第二预定数目;所述组成线路订单步骤包括:在所述序列中需求的数量达到第二预定数目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序列中需求是否能组成线路订单,并在所述序列中需求能够组成线路订单的情况下,利用各需求组成线路订单并将所述各需求从对应的序列删除。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如前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所提供的多站点的客运线路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当接收到新的出行订单,获取对应的站点编号与所述出行订单中的预约出发站点编号一致的站点作为出发站点并转至所述站点序列比对步骤,所述出行订单包括预约出发时间,所述预约出发时间为第一预设时间长度的时间区间内与所述时间区间唯一对应的时间;在各条选取路径上的站点数目未达到第一预定数目且可以选取到新的临时站点的情况下,执行选取临时站点步骤,并在每次执行完所述选取临时站点步骤后转至所述站点序列比对步骤,所述选取临近站点步骤包括:将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所述临近站点作为可中转站点,并获取与所述可中转站点间的行驶时长在第二预设时间长度内的站点作为所述可中转站点的临近站点,其中,所述选取路径为每次执行选取临近站点步骤而生成的由出发站点或者可中转站点指向该出发站点或者可中转站点的临近站点的路径连接而成的唯一路径,在同一选取路径上的各站点均为不同的站点,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执行站点序列比对步骤,并在执行完所述站点序列比对步骤后转至所述选取临时站点步骤,所述站点序列比对步骤包括:判断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是否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并在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的情况下,在所述序列中创建与所述出行订单对应的需求,或者在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不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目标序列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在选取路径的深度在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新建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并在所述序列中创建与所述出行订单对应的需求,其中,所述出发站点在选取路径的深度为第一预定数值,在选取路径的深度方向上的相邻两个出发站点中,第一出发站点与第二出发站点的深度之差为第二预定数值,所述第一出发站点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出发站点的深度,每一序列对应一个出发时间,所述序列为需求的集合;执行扫描步骤,所述扫描步骤包括扫描子步骤和组成线路订单步骤,其中,所述扫描子步骤包括:对所述序列进行扫描,以判断所述序列中的需求的数量是否达到第二预定数目;所述组成线路订单步骤包括:在所述序列中需求的数量达到第二预定数目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序列中需求是否能组成线路订单,并在所述序列中需求能够组成线路订单的情况下,利用各需求组成线路订单并将所述各需求从对应的序列删除。
此方法下,可以根据乘客的出行需求动态匹配组成线路订单,可以满足乘客在不固定时间段的动态出行需求,减少乘客从出发乘车到上车出发的时间和距离,从而为乘客节约了乘车成本,使更多的乘客愿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因此更环保,增加了运输企业的效益,兼顾了企业的组织效益和乘客的出行效益,本方案属于智慧交通领域,通过本方案能够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站点的客运线路生成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站点的客运线路生成方法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站点的客运线路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深度优先遍历算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站点的客运线路生成装置的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实现上述多站点的客运线路生成方法的电子设备示例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实现上述多站点的客运线路生成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
本公开首先提供了一种多站点的客运线路生成方法。多站点是指在客运的始发地和目的地分别有多个站点,这些站点不限于车站,可以是路口或者小区门口等各种固定地点,本公开提供的多站点的客运线路生成方法就是在始发地和目的地的站点间生成一条客运线路以进行乘客运输,这里的始发地和目的地可以是任何具有一定范围的区域,比如可以是一个地区或者城市。
在相关技术中的客运方式一般是这样的:始发地和目的地分别有一个车站,始发地车站在固定的发车时间向目的地车站发车,这种方式有以下缺陷:第一、发车时间是固定的,可不同人的出行需求时间是不同的,这往往导致乘客等车的情况出现;第二、由于车站要消耗土地等资源,因此车站的数量较少,一般位于城镇的核心地带,而乘客的居住地往往是分散的,这样就导致大量乘客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金钱等资源到达车站乘车。而本公开通过提供一种多站点的客运线路生成方法可以节约乘客从出发乘车到上车的时间和距离,从而大大降低乘客乘车成本,本方案可应用于智慧交通领域中,从而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站点的客运线路生成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请参见图1,A市和B市分别对应一个矩形,每一矩形内的圆圈为属于该矩形对应的城市的站点,比如,位于A市的矩形内的圆圈即为属于A市的站点。假如A市为始发地,B市为目的地,乘客可以选择在A市的某一站点上车,然后在B市的某一站点下车,虽然不同乘客都要从A市前往B市,但是这些乘客的具体出行需求是不同的,即不同乘客要在A市出发的站点和时间往往是不同的,而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多站点的客运线路生成方法可以根据不同乘车的出行需求高效地生成由A市前往B市的客运线路,使客运线路更合理,实现成本的降低。
本公开的实施终端可以是任何具有运算、处理以及通信功能的设备,该设备可以与外部设备相连,用于接收或者发送数据,具体可以是便携移动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也可以是固定式设备,例如,计算机设备、现场终端、台式电脑、服务器、工作站等,还可以是多个设备的集合,比如云计算的物理基础设施或者服务器集群。
可选地,本公开的实施终端可以为服务器或者云计算的物理基础设施。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站点的客运线路生成方法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系统架构包括服务器210、多个用户终端220。各用户终端与服务器210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信链路相连,因此,它们可以向服务器210发送数据,也可以接收来自服务器210的数据。在图2实施例中,服务器210为实施终端。当本公开提供的方法应用于图2所示的系统架构中时,一个具体过程可以是这样的:某一城市内包括预定的多个站点,各操作用户终端的用户分别位于该城市的不同位置,这使得对于不同用户来说,离用户最近的站点很可能是不同的,各用户通过操作用户终端向服务器210提交出行订单,服务器210通过计算生成客运线路,并向各用户返回与各用户对应的有关客运线路的信息,从而满足用户的出行需求。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站点的客运线路生成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多站点的客运线路生成方法可以由服务器执行,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0,当接收到新的出行订单,获取对应的站点编号与所述出行订单中的预约出发站点编号一致的站点作为出发站点并转至所述站点序列比对步骤。
所述出行订单包括预约出发时间,所述预约出发时间为第一预设时间长度的时间区间内与所述时间区间唯一对应的时间。
预约出发时间为第一预设时间长度的时间区间内与所述时间区间唯一对应的时间可以这样理解,比如,第一预设时间长度为30分钟,那么第一预设时间长度的时间区间可以为8:30-9:00, 预约出发时间可以是30分钟内第一分钟(8:30),也可以是30分钟内位于中间的一分钟(8:45),只要与该时间区间唯一对应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310可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当接收到新的出行订单,根据所述出行订单的预约出发时间确定对应的第二预设时间长度;获取对应的站点编号与所述出行订单中的预约出发站点编号一致的站点作为出发站点并转至所述站点序列比对步骤。
站点对应站点编号,出行订单包括预约出发站点编号,当两者一致时即将该站点作为出发站点。
本实施例的好处是,通过根据出行订单的预约出发时间设置不同的第二预设时间长度,使得每天不同时间段可以根据各时间段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第二预设时间长度,从而更好地满足客运的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出行订单的预约出发时间确定对应的第二预设时间长度,包括:将每天划分为多个时间区间;建立时间区间与第二预设时间长度对应关系表;利用所述出行订单的预约出发时间所属的时间区间,通过查询所述时间区间与第二预设时间长度对应关系表确定与所述出行订单的预约出发时间对应的第二预设时间长度。比如,可以将每天划分为(8:00,20:00]和(20:00,8:00]两个时间区间,分别对应的第二预设时间长度为30分钟和50分钟,那么接收到出行订单的预约出发时间为21:00时,对应的第二预设时间长度即为50分钟,这样当在晚上订单数量减少时可以通过增加第二预设时间长度来适当提高组单的数量。
步骤320,在各条选取路径上的站点数目未达到第一预定数目且可以选取到新的临时站点的情况下,执行选取临时站点步骤,并在每次执行完所述选取临时站点步骤后转至所述站点序列比对步骤,所述选取临近站点步骤包括:将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所述临近站点作为可中转站点,并获取与所述可中转站点间的行驶时长在第二预设时间长度内的站点作为所述可中转站点的临近站点。
其中,所述选取路径为每次执行选取临近站点步骤而生成的由出发站点或者可中转站点指向该出发站点或者可中转站点的临近站点的路径连接而成的唯一路径,在同一选取路径上的各站点均为不同的站点,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
对于一条选取路径来说,只要该条选取路径上的站点数目未达到第一预定数目且可以选取到新的临时站点,就可以执行选取临时站点步骤。站点间的行驶时长为客运线路上的客运车辆从一个站点抵达另一个站点时,客运车辆行驶所消耗的时间。当获取到临时节点后会转至站点序列比对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与所述可中转站点间的行驶时长在第二预设时间长度内的站点作为所述可中转站点的临近站点,包括:获取包括多个站点的站点集合,所述站点包括站点的位置信息;针对每一站点,通过调用预设的接口利用各站点的位置信息获取该站点与所述站点集合中该站点之外的每一站点之间的行驶时长;针对每一站点,在所述站点集合中获取与该站点之间的行驶时长小于第二预设时间长度的站点作为该站点的临近站点;将各站点及对应的临近站点存储至数据库中;通过查询所述数据库,获取所述可中转站点的临近站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选取临近站点步骤利用深度优先遍历算法迭代地执行。
深度优先遍历算法利用回溯的方式选取临近站点,从而将以出发站点为起始点的所有临近站点遍历。请参见图4所示,假如B站点为A站点的临近站点,C站点为B站点的临近站点,D站点为A站点的另一个临近站点,那么若采用深度优先遍历算法选取临近站点,将沿着1-2-3的选取顺序依次遍历A、B、C、D四个站点。A->B->C即为一个选取路径,A->D也是一个选取路径,采用深度优先遍历算法的好处是编码易实现。
步骤330,执行站点序列比对步骤,并在执行完所述站点序列比对步骤后转至所述选取临时站点步骤,所述站点序列比对步骤包括:判断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是否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并在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的情况下,在所述序列中创建与所述出行订单对应的需求,或者
在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不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目标序列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在选取路径的深度在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新建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并在所述序列中创建与所述出行订单对应的需求。
其中,所述出发站点在选取路径的深度为第一预定数值,在选取路径的深度方向上的相邻两个出发站点中,第一出发站点与第二出发站点的深度之差为第二预定数值,所述第一出发站点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出发站点的深度,每一序列对应一个出发时间,所述序列为需求的集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发站点在选取路径的深度为1,在获取出发站点时建立站点计数器并将所述站点计数器的站点计数置为1,每当在所述选取路径的深度方向上选取一个临近站点时所述站点计数器加1,所述判断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是否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包括:
在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包括的各序列中,获取与各序列对应的出发时间;
基于所述出发时间和所述站点计数利用如下公式确定各出发时间对应的计算结果:
TP = TA +(C-1)* T * X,
其中,站点计数为C,时间向量为X,X为1或-1,TA为各序列对应的出发时间,TP为所述计算结果,T为第三预设时间长度,所述第三预设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长度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
若存在对应的所述计算结果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一致的序列,则确定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否则确定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不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
所述在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不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目标序列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在选取路径的深度在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新建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包括:
在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不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目标序列的情况下,将所述站点计数作为选取路径的深度,利用如下公式计算要新建的序列对应的出发时间,并新建与所述出发时间对应的序列:
TC = TB+(C-1)* T * X,
其中,站点计数为C,时间向量为X,X为1或-1,TB为所述预约出发时间,TC为要新建的序列对应的出发时间,T为第三预设时间长度,所述第三预设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长度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
比如,接收到9:00在A站点下的订单,即预约出发时间为9:00,第三预设时间长度为30分钟,那么若B站点为A站点的临近站点,在B站点的站点计数为2,那么在B站点中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应当对应的出发时间为9:00-(2-1)*30(分钟)*1=8:30或者9:00-(2-1)*30(分钟)*(-1)=9:30,即当B站点中存在对应的出发时间为8:30或者9:30的序列时,确定该序列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
由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长度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故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为第一预设时间长度≥第三预设时间长度≥第二预设时间长度。
比如,第一预设时间长度、第三预设时间长度、第二预设时间长度可以均为30分钟。
步骤340,执行扫描步骤,所述扫描步骤包括扫描子步骤和组成线路订单步骤,其中,所述扫描子步骤包括:对所述序列进行扫描,以判断所述序列中的需求的数量是否达到第二预定数目;所述组成线路订单步骤包括:在所述序列中需求的数量达到第二预定数目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序列中需求是否能组成线路订单,并在所述序列中需求能够组成线路订单的情况下,利用各需求组成线路订单并将所述各需求从对应的序列删除。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应于上述实施例,在执行扫描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针对每一序列,对该序列中的各需求按照各需求在加入该序列时的站点计数和各需求对应的出发站点进行分组;
所述组成线路订单步骤包括:在所述序列中需求的数量达到第二预定数目的情况下,对所述序列中各分组包括的需求的数量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选取排序在最前的一个分组内的需求,并判断该分组内的需求的数量是否达到第二预定数目,并将该分组标记为已选取;如果是,则判断该分组内的需求是否能组成线路订单,并在该分组内的需求能够组成线路订单的情况下,利用各需求组成线路订单并将所述各需求从对应的序列删除;如果否,则转至分组需求选取子步骤;执行分组需求选取子步骤,直至所有已选取的需求能组成线路订单或者不再有未被标记为已选取的分组或者不再有对应的站点计数及出发站点均与被标记为已选取的分组不同的分组,所述分组需求选取子步骤包括:按照所述排序,每次选取一个未被标记为已选取且对应的站点计数及出发站点均与被标记为已选取的分组不同的分组内的需求,并判断所有已选取的需求是否能组成线路订单,并在该分组内的需求能够组成线路订单的情况下,利用各需求组成线路订单并将所述各需求从对应的序列删除。
以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和第二预设时间长度均为30分钟为例,假如共有A、B、C三个站点,A、B以及B、C互为临近站点,那么,若分别接收到出发站点为A、C两个站点且预约出发时间均为9:00的订单,那么这两个订单对应的需求都将加入至B站点的8:30以及9:30的序列中,并且每一序列都有对应的站点计数为2的分组,而这两个订单对应的需求由于不能同时出发抵达B站点,因此,这两个需求不可能组成线路订单。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序列中的需求按照站点计数和出发站点进行分组,可以在组成线路订单之前将不可能组成线路订单的需求排除掉,减少了组成线路订单所需的任务量,提高了组单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需求包括出发站点,所述判断所述序列中需求是否能组成线路订单,包括:每次在所述序列中选取一组第二预定数目个需求,判断该组第二预定数目个需求对应的出发站点是否可以在同一线路订单中依次抵达;如果是,则判断所述序列中需求能组成线路订单;若所述序列中所有组需求对应的出发站点均不可以在同一线路订单中依次抵达,则判断所述序列中需求不能组成线路订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需求包括出发时间、出发站点和抵达站点,所述在所述序列中需求能够组成线路订单的情况下,利用各需求组成线路订单,包括:
对各个能够组成同一线路订单的需求按照出发时间从小到大的顺序对对应的出发站点依次排序,作为要组成的线路订单中出发站点的顺序;在各个能够组成同一线路订单的需求中,获取所述出发时间最晚的需求所包括的出发站点,作为最晚出发站点;获取各个能够组成同一线路订单的需求所包括的抵达站点;确定各抵达站点与所述最晚出发站点之间的距离;对各抵达站点按照所述距离从小到大进行排序,作为要组成的线路订单中抵达站点的顺序;按照所述要组成的线路订单中出发站点的顺序以及所述要组成的线路订单中抵达站点的顺序,对各出发站点和抵达站点进行排序,以组成线路订单。
比如,假如出发站点的顺序为A->B->C,C是最晚出发站点,那么若在三个抵达站点E、F、D中,三个抵达站点与最晚出发站点C之间的距离从小到大依次为D、E、F,那么,最终组成的线路订单中各站点的排序为A->B->C->D->E->F。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扫描步骤每隔预定时间段执行一次,所述出行订单以及所述需求还包括需求人数,所述扫描子步骤进一步包括:对各序列进行扫描,以判断各序列中的需求的数量是否达到第二预定数目,并将对应的需求的数量达到第二预定数目的序列作为待组单序列;若所述待组单序列的数量大于1,则针对每一待组单序列,确定该待组单序列的需求对应的需求人数之和;对各待组单序列对应的需求人数之和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所述执行所述组成线路订单步骤,包括:按照所述排序对各待组单序列依次执行所述组成线路订单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在组成线路订单时考虑了需求人数的多少,使得对应的需求人数较多的待组单序列可以优先组成线路订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扫描步骤每隔预定时间段执行一次,所述出行订单以及所述需求还包括下单时间,所述扫描子步骤进一步包括:对各序列进行扫描,以判断各序列中的需求的数量是否达到第二预定数目,并将对应的需求的数量达到第二预定数目的序列作为待组单序列;若所述待组单序列的数量大于1,则针对各待组单序列中每一需求确定当前时间与该需求的下单时间的时间差;基于各待组单序列的各需求对应的时间差对各待组单序列进行排序;所述执行所述组成线路订单步骤,包括:按照所述排序对各待组单序列依次执行所述组成线路订单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各待组单序列的各需求对应的时间差对各待组单序列进行排序,包括:
针对每一待组单序列,确定该待组单序列的各需求对应的时间差的平均值;对各待组单序列按照所平均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了待组单序列的各需求的平均等待时间,使得平均等待时间较长的需求可以优先被处理,提高了组单的公平性。
当本公开提供的多站点的客运线路生成方法在实际应用时,一个具体例子可以上表所示。假如共包括A、B、C三个站点,对于三个站点中的任一站点来说,其他两个站点都是该站点的临近站点,行驶时长都在30分钟内,每一站点在初始时均未包括序列,第三预设时间长度也为30分钟;若按照订单号1、2、3的先后顺序依次接收到三个订单后,对应的始发站,即出发站点分别为A、B、C,订单号1、2、3三个订单的预计出发时间依次是5:30、6:00以及5:00,那么在各站点生成序列并将需求加入序列的一个过程可以是:
首先接收到始发站为A、订单号为1、预计出发时间为5:30的需求,首先在A站点进行判断,此时A站点没有序列,因此确认A站点没有匹配的序列,新建一个对应的出发时间为5:30的序列,并将订单号为1的订单对应的需求加入到出发时间为5:30的序列。然后,对于A-B-C的选取路径,获取到A站点的临近站点为B站点,确认B站点也没有匹配的序列,那么在B站点分别创建对应的出发时间为5:00和6:00的两个序列,然后将订单号为1的订单对应的需求分别加入至这两个序列;然后,获取到B站点的临近站点为C站点,确认C站点也没有匹配的序列,那么在C站点分别创建对应的出发时间为4:30和6:30的两个序列,然后将订单号为1的订单对应的需求分别加入至这两个序列。接着,对于A-C-B的选取路径,先获取到A站点的临近站点为C站点,确认C站点没有匹配的序列,那么在C站点分别创建对应的出发时间为5:00和6:00的两个序列,然后将订单号为1的订单对应的需求分别加入至这两个序列;然后,获取到C站点的临近站点为B站点,确认B站点也没有匹配的序列,那么在B站点分别创建对应的出发时间为4:30和6:30的两个序列,然后将订单号为1的订单对应的需求分别加入至这两个序列。
当再次接收到始发站为B、订单号为2、预计出发时间为6:00的需求后,由于AB、BC、CA互为临近站点,那么将分别在B-C-A和B-A-C的选取路径的站点包括的序列上进行加入序列和新建序列的判断,比如,当在B站点进行判断时,由于之前在针对订单号为1的需求进行遍历时已经在B站点建立了一个对应的出发时间为6:00的序列,那么,此时会将订单号为1、预计出发时间为6:00的需求直接加入至该序列;关于订单号为2和3的需求执行选取临时站点步骤的过程,将按照前述的方式依次进行,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多站点的客运线路生成装置,以下是本公开的装置实施例。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站点的客运线路生成装置的框图。如图5所示,装置500包括:
获取模块510,被配置为当接收到新的出行订单,获取对应的站点编号与所述出行订单中的预约出发站点编号一致的站点作为出发站点并转至所述站点序列比对步骤,所述出行订单包括预约出发时间,所述预约出发时间为第一预设时间长度的时间区间内与所述时间区间唯一对应的时间;
选取模块520,被配置为在各条选取路径上的站点数目未达到第一预定数目且可以选取到新的临时站点的情况下,执行选取临时站点步骤,并在每次执行完所述选取临时站点步骤后转至所述站点序列比对步骤,所述选取临近站点步骤包括:将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所述临近站点作为可中转站点,并获取与所述可中转站点间的行驶时长在第二预设时间长度内的站点作为所述可中转站点的临近站点,其中,所述选取路径为每次执行选取临近站点步骤而生成的由出发站点或者可中转站点指向该出发站点或者可中转站点的临近站点的路径连接而成的唯一路径,在同一选取路径上的各站点均为不同的站点,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
比对模块530,被配置为执行站点序列比对步骤,并在执行完所述站点序列比对步骤后转至所述选取临时站点步骤,所述站点序列比对步骤包括:判断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是否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并在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的情况下,在所述序列中创建与所述出行订单对应的需求,或者
在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不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目标序列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在选取路径的深度在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新建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并在所述序列中创建与所述出行订单对应的需求,其中,所述出发站点在选取路径的深度为第一预定数值,在选取路径的深度方向上的相邻两个出发站点中,第一出发站点与第二出发站点的深度之差为第二预定数值,所述第一出发站点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出发站点的深度,每一序列对应一个出发时间,所述序列为需求的集合;
扫描模块540,被配置为执行扫描步骤,所述扫描步骤包括扫描子步骤和组成线路订单步骤,其中,所述扫描子步骤包括:对所述序列进行扫描,以判断所述序列中的需求的数量是否达到第二预定数目;所述组成线路订单步骤包括:在所述序列中需求的数量达到第二预定数目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序列中需求是否能组成线路订单,并在所述序列中需求能够组成线路订单的情况下,利用各需求组成线路订单并将所述各需求从对应的序列删除。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电子设备。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下面参照图6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600。图6显示的电子设备6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6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6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6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6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620和处理单元610)的总线630。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6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6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实施例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存储单元6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6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6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623。存储单元6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625的程序/实用工具624,这样的程序模块62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6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电子设备6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8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6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6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6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6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6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660通过总线630与电子设备6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6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参考图7所示,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7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此外,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执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9)
1.一种多站点的客运线路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新的出行订单,获取对应的站点编号与所述出行订单中的预约出发站点编号一致的站点作为出发站点并转至站点序列比对步骤,所述出行订单包括预约出发时间,所述预约出发时间为第一预设时间长度的时间区间内与所述时间区间唯一对应的时间;
在各条选取路径上的站点数目未达到第一预定数目且可以选取到新的临近站点的情况下,执行选取临近站点步骤,并在每次执行完所述选取临近站点步骤后转至站点序列比对步骤,所述选取临近站点步骤包括:将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所述临近站点作为可中转站点,并获取与所述可中转站点间的行驶时长在第二预设时间长度内的站点作为所述可中转站点的临近站点,其中,所述选取路径为每次执行选取临近站点步骤而生成的由出发站点或者可中转站点指向该出发站点或者可中转站点的临近站点的路径连接而成的唯一路径,在同一选取路径上的各站点均为不同的站点,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所述出发站点在选取路径的深度为1,在获取出发站点时建立站点计数器并将所述站点计数器的站点计数置为1,每当在所述选取路径的深度方向上选取一个临近站点时所述站点计数器加1;
执行站点序列比对步骤,并在执行完所述站点序列比对步骤后转至所述选取临近站点步骤,所述站点序列比对步骤包括:判断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是否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并在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的情况下,在所述序列中创建与所述出行订单对应的需求,或者
在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不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目标序列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在选取路径的深度在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新建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并在所述序列中创建与所述出行订单对应的需求,其中,所述出发站点在选取路径的深度为第一预定数值,在选取路径的深度方向上的相邻两个出发站点中,第一出发站点与第二出发站点的深度之差为第二预定数值,所述第一出发站点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出发站点的深度,每一序列对应一个出发时间,所述序列为需求的集合,所述判断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是否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包括:
在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包括的各序列中,获取与各序列对应的出发时间;
基于所述出发时间和所述站点计数利用如下公式确定各出发时间对应的计算结果:
TP = TA +(C-1)* T * X,
其中,站点计数为C,时间向量为X,X为1或-1,TA为各序列对应的出发时间,TP为所述计算结果,T为第三预设时间长度,所述第三预设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长度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
若存在对应的所述计算结果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一致的序列,则确定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否则确定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不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
所述在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不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目标序列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在选取路径的深度在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新建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包括:
在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不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目标序列的情况下,将所述站点计数作为选取路径的深度,利用如下公式计算要新建的序列对应的出发时间,并新建与所述出发时间对应的序列:
TC = TB+(C-1)* T * X,
其中,站点计数为C,时间向量为X,X为1或-1,TB为所述预约出发时间,TC为要新建的序列对应的出发时间,T为第三预设时间长度,所述第三预设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长度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
执行扫描步骤,所述扫描步骤包括扫描子步骤和组成线路订单步骤,其中,所述扫描子步骤包括:对所述序列进行扫描,以判断所述序列中的需求的数量是否达到第二预定数目;所述组成线路订单步骤包括:在所述序列中需求的数量达到第二预定数目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序列中需求是否能组成线路订单,并在所述序列中需求能够组成线路订单的情况下,利用各需求组成线路订单并将所述各需求从对应的序列删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接收到新的出行订单,获取对应的站点编号与所述出行订单中的预约出发站点编号一致的站点作为出发站点并转至站点序列比对步骤,包括:
当接收到新的出行订单,根据所述出行订单的预约出发时间确定对应的第二预设时间长度;
获取对应的站点编号与所述出行订单中的预约出发站点编号一致的站点作为出发站点并转至站点序列比对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扫描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每一序列,对该序列中的各需求按照各需求在加入该序列时的站点计数和各需求对应的出发站点进行分组;
所述组成线路订单步骤包括:
在所述序列中需求的数量达到第二预定数目的情况下,对所述序列中各分组包括的需求的数量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
选取排序在最前的一个分组内的需求,并判断该分组内的需求的数量是否达到第二预定数目,并将该分组标记为已选取;
如果是,则判断该分组内的需求是否能组成线路订单,并在该分组内的需求能够组成线路订单的情况下,利用各需求组成线路订单并将所述各需求从对应的序列删除;
如果否,则转至分组需求选取子步骤;
执行分组需求选取子步骤,直至所有已选取的需求能组成线路订单或者不再有未被标记为已选取的分组或者不再有对应的站点计数及出发站点均与被标记为已选取的分组不同的分组,所述分组需求选取子步骤包括:按照所述排序,每次选取一个未被标记为已选取且对应的站点计数及出发站点均与被标记为已选取的分组不同的分组内的需求,并判断所有已选取的需求是否能组成线路订单,并在该分组内的需求能够组成线路订单的情况下,利用各需求组成线路订单并将所述各需求从对应的序列删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求包括出发时间、出发站点和抵达站点,所述在所述序列中需求能够组成线路订单的情况下,利用各需求组成线路订单,包括:
对各个能够组成同一线路订单的需求按照出发时间从小到大的顺序对对应的出发站点依次排序,作为要组成的线路订单中出发站点的顺序;
在各个能够组成同一线路订单的需求中,获取所述出发时间最晚的需求所包括的出发站点,作为最晚出发站点;
获取各个能够组成同一线路订单的需求所包括的抵达站点;
确定各抵达站点与所述最晚出发站点之间的距离;
对各抵达站点按照所述距离从小到大进行排序,作为要组成的线路订单中抵达站点的顺序;
按照所述要组成的线路订单中出发站点的顺序以及所述要组成的线路订单中抵达站点的顺序,对各出发站点和抵达站点进行排序,以组成线路订单。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步骤每隔预定时间段执行一次,所述出行订单以及所述需求还包括需求人数,所述扫描子步骤进一步包括:
对各序列进行扫描,以判断各序列中的需求的数量是否达到第二预定数目,并将对应的需求的数量达到第二预定数目的序列作为待组单序列;
若所述待组单序列的数量大于1,则针对每一待组单序列,确定该待组单序列的需求对应的需求人数之和;
对各待组单序列对应的需求人数之和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所述执行所述组成线路订单步骤,包括:
按照所述排序对各待组单序列依次执行所述组成线路订单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步骤每隔预定时间段执行一次,所述出行订单以及所述需求还包括下单时间,所述扫描子步骤进一步包括:
对各序列进行扫描,以判断各序列中的需求的数量是否达到第二预定数目,并将对应的需求的数量达到第二预定数目的序列作为待组单序列;
若所述待组单序列的数量大于1,则针对各待组单序列中每一需求确定当前时间与该需求的下单时间的时间差;
基于各待组单序列的各需求对应的时间差对各待组单序列进行排序;
所述执行所述组成线路订单步骤,包括:
按照所述排序对各待组单序列依次执行所述组成线路订单步骤。
7.一种多站点的客运线路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当接收到新的出行订单,获取对应的站点编号与所述出行订单中的预约出发站点编号一致的站点作为出发站点并转至站点序列比对步骤,所述出行订单包括预约出发时间,所述预约出发时间为第一预设时间长度的时间区间内与所述时间区间唯一对应的时间;
选取模块,被配置为在各条选取路径上的站点数目未达到第一预定数目且可以选取到新的临近站点的情况下,执行选取临近站点步骤,并在每次执行完所述选取临近站点步骤后转至站点序列比对步骤,所述选取临近站点步骤包括:将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所述临近站点作为可中转站点,并获取与所述可中转站点间的行驶时长在第二预设时间长度内的站点作为所述可中转站点的临近站点,其中,所述选取路径为每次执行选取临近站点步骤而生成的由出发站点或者可中转站点指向该出发站点或者可中转站点的临近站点的路径连接而成的唯一路径,在同一选取路径上的各站点均为不同的站点,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所述出发站点在选取路径的深度为1,在获取出发站点时建立站点计数器并将所述站点计数器的站点计数置为1,每当在所述选取路径的深度方向上选取一个临近站点时所述站点计数器加1;
比对模块,被配置为执行站点序列比对步骤,并在执行完所述站点序列比对步骤后转至所述选取临近站点步骤,所述站点序列比对步骤包括:判断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是否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并在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的情况下,在所述序列中创建与所述出行订单对应的需求,或者
在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不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目标序列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在选取路径的深度在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新建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并在所述序列中创建与所述出行订单对应的需求,其中,所述出发站点在选取路径的深度为第一预定数值,在选取路径的深度方向上的相邻两个出发站点中,第一出发站点与第二出发站点的深度之差为第二预定数值,所述第一出发站点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出发站点的深度,每一序列对应一个出发时间,所述序列为需求的集合,所述判断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是否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包括:
在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包括的各序列中,获取与各序列对应的出发时间;
基于所述出发时间和所述站点计数利用如下公式确定各出发时间对应的计算结果:
TP = TA +(C-1)* T * X,
其中,站点计数为C,时间向量为X,X为1或-1,TA为各序列对应的出发时间,TP为所述计算结果,T为第三预设时间长度,所述第三预设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长度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
若存在对应的所述计算结果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一致的序列,则确定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否则确定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不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
所述在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不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目标序列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在选取路径的深度在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新建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序列,包括:
在所述出发站点或者最新生成的可中转站点不包括对应的出发时间与所述预约出发时间匹配的目标序列的情况下,将所述站点计数作为选取路径的深度,利用如下公式计算要新建的序列对应的出发时间,并新建与所述出发时间对应的序列:
TC = TB+(C-1)* T * X,
其中,站点计数为C,时间向量为X,X为1或-1,TB为所述预约出发时间,TC为要新建的序列对应的出发时间,T为第三预设时间长度,所述第三预设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长度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
扫描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扫描步骤,所述扫描步骤包括扫描子步骤和组成线路订单步骤,其中,所述扫描子步骤包括:对所述序列进行扫描,以判断所述序列中的需求的数量是否达到第二预定数目;所述组成线路订单步骤包括:在所述序列中需求的数量达到第二预定数目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序列中需求是否能组成线路订单,并在所述序列中需求能够组成线路订单的情况下,利用各需求组成线路订单并将所述各需求从对应的序列删除。
8.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96091.2A CN111738895B (zh) | 2020-07-20 | 2020-07-20 | 多站点的客运线路生成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96091.2A CN111738895B (zh) | 2020-07-20 | 2020-07-20 | 多站点的客运线路生成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38895A CN111738895A (zh) | 2020-10-02 |
CN111738895B true CN111738895B (zh) | 2021-01-12 |
Family
ID=72655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696091.2A Active CN111738895B (zh) | 2020-07-20 | 2020-07-20 | 多站点的客运线路生成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738895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44362A (zh) * | 2016-03-30 | 2016-08-10 | 西南交通大学 | 城市交通综合出行决策模型 |
CN109934380A (zh) * | 2019-01-23 | 2019-06-25 |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 基于双层规划的共享电动汽车车辆及人员调度优化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740999B2 (en) * | 2011-10-11 | 2017-08-22 | Mobiwork, Llc | Real time customer access to location, arrival and on-site time data |
CN103164751B (zh) * | 2013-01-30 | 2016-08-03 | 顾泰来 | 一种无限定站点无固定线路公共交通运营系统及运营方法 |
CN106127325A (zh) * | 2016-05-03 | 2016-11-16 | 易通创新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用户需求的动态公共交通网络系统 |
CN105930910A (zh) * | 2016-05-16 | 2016-09-07 | 江苏智通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智能手机终端的公交个性化定制系统及方法 |
US20200226519A1 (en) * | 2017-07-25 | 2020-07-16 | Arth Designbuild India Pvt.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resources in a worksite |
CN110598942B (zh) * | 2019-09-18 | 2023-10-20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考虑区域全覆盖的接驳地铁的社区公交线网与发车频率同步优化方法 |
CN111144618B (zh) * | 2019-12-04 | 2023-05-16 | 东南大学 | 一种两阶段需求响应型定制公交网络规划方法 |
CN111191817B (zh) * | 2019-12-12 | 2022-05-03 | 华侨大学 | 一种基于换乘客流量的公交线网拓扑划分方法 |
-
2020
- 2020-07-20 CN CN202010696091.2A patent/CN11173889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44362A (zh) * | 2016-03-30 | 2016-08-10 | 西南交通大学 | 城市交通综合出行决策模型 |
CN109934380A (zh) * | 2019-01-23 | 2019-06-25 |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 基于双层规划的共享电动汽车车辆及人员调度优化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大规模混载校车路径问题优化算法研究;党兰学;《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基础科学辑》;20150215;第A008-17页 * |
定制公交服务的规划方法研究;李佳玲;《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20160515;第C034-282页 * |
定制公交线路和站点规划研究;王飞;《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20170615;第C034-242页 * |
带时间窗车辆路径问题及其启发式算法研究;马华伟;《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20090515;第C034-2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38895A (zh) | 2020-10-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75066B (zh) | 用车出行行为的预测方法、装置、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 |
Hosni et al. | The shared-taxi problem: Formulation and solution methods | |
Chen et al. | Design of limited-stop bus service with capacity constraint and stochastic travel time | |
Cordeau | A branch-and-cut algorithm for the dial-a-ride problem | |
Liao et al. | An object-oriented evaluation framework for dynamic vehicle routing problems under real-time information | |
CN108921362B (zh) | 一种医药干线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9697523A (zh) | 优化收派件路径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
CN110645983A (zh) | 用于无人车的路径规划方法、装置和系统 | |
Kang et al. | Maximum-stability dispatch policy for shared autonomous vehicles | |
KR102207659B1 (ko) | 인공지능 기반의 화물운송 배차 스케쥴링 장치 | |
US11953334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hicle routing | |
Hou et al. | TASe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electric taxis with transfer-allowed rideshare | |
Li et al. | 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with time window | |
Wei et al. | Optimal integrated model for feeder transit route design and frequency‐setting problem with stop selection | |
CN112257883A (zh) | 一种联合票务确定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
Mrad et al. | Synchronous routing for personal rapid transit pods | |
Liu et al. | Heuristic approach for th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the customized bus scheduling problem | |
Lu et al. | The vehicle relocation problem with operation teams in one-way carsharing systems | |
Yu et al. | Optimal routing of multimodal mobility systems with ride‐sharing | |
Wu et al. | Customized bus scheme design of large transport terminals with jointly optimization of departure time, vehicle allocation and routing | |
Chen et al. | A model for taxi pooling with stochastic vehicle travel times | |
Wang et al. | Optimization Algorithm Design for the Taxi‐Sharing Problem and Application | |
CN111738895B (zh) | 多站点的客运线路生成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 |
Lin et al. | Bus frequency optimisation considering user behaviour based on mobile bus applications | |
Shen et al. |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approach for integrated timetabling and vehicle scheduling with uncertaint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