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43718A - 探头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探头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43718A
CN114343718A CN202210033197.3A CN202210033197A CN114343718A CN 114343718 A CN114343718 A CN 114343718A CN 202210033197 A CN202210033197 A CN 202210033197A CN 114343718 A CN114343718 A CN 1143437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probe
state
limiting wal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3319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海亚
宋志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hengz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hengz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hengz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hengz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3319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437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43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37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08Detecting organic movements or changes, e.g. tumours, cysts, swellings
    • A61B8/0891Detecting organic movements or changes, e.g. tumours, cysts, swellings for diagnosis of blood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2Details of probe positioning or probe attachment to the patient
    • A61B8/4209Details of probe positioning or probe attachment to the patient by using holders, e.g. positioning fram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探头组件及其探头固定装置。探头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包括主体以及设于主体上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用以限制探头沿第一方向的移动;限位结构具有限位状态和非限位状态状态,且限位结构可在限位状态和非限位状态之间切换;限位结构位于限位状态时,限制探头沿第一方向移动;限位结构位于非限位状态时,允许探头沿第一方向移动。上述探头固定装置,通过固定座上限位结构由限位状态切换至非限位状态,以使得探头可沿第一方向移动,以调整探头的位置。并在调整探头的位置后,限位结构由非限位状态切换至限位状态,固定探头。该过程无需将探头固定装置从皮肤上取下,调整更加快捷,提高调整探头探测位置的效率。

Description

探头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声波探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探头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血管超声可以用来检查动脉及静脉,对于动脉来讲,通过血管超声可以检查血管管壁的厚度,是否发生了动脉硬化以及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是否存在斑块,斑块是否引起血管管腔的狭窄或闭塞,斑块出现的位置以及血管内动脉血的流动速度都可以通过超声得到明确的显示;而静脉的超声可以检查血管内是否存在血栓,血管内的瓣膜功能是否完好,有无返流现象、返流的时间以及程度,还有瓣膜损害的部位,这些都可以通过静脉的血管超声得到明确的答案,血管超声还可以探测静脉的流速是否正常,以及流速变快或流速变慢的位置。
当需要持续探测时,为了避免操作人员持续手持探头,降低人力消耗,通过探头固定装置将探头固定在待测血管的位置。具体地,探头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固定座通过粘贴的方式与皮肤固定。然而,当需要调整探头的探测位置时,只能将探头固定装置从皮肤上取下,调整位置后再安装,或更换探头固定装置后,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调整探头探测位置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探头固定装置。
一种探头固定装置,包括:
固定座,包括主体以及设于所述主体上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以限制探头沿第一方向的移动;所述限位结构具有限位状态和非限位状态状态,且所述限位结构可在限位状态和非限位状态之间切换;所述限位结构位于限位状态时,限制探头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限位结构位于非限位状态时,允许探头沿第一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固定座的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近肤侧和远肤侧;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主体的远肤侧且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墙和第二限位墙;所述第一限位墙可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限位墙的一侧弯折。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墙具有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主体的自由端;所述第一限位墙具有自由端靠近所述第二限位墙的第一状态和自由端远离所述第二限位墙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一限位墙为弹性限位墙;
所述第一限位墙可在外力的作用下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且可在弹力作用下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
或,所述第一限位墙可在外力的作用下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且可在弹力作用下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墙具有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主体的自由端;所述第一限位墙具有自由端靠近所述第二限位墙的第一状态和自由端远离所述第二限位墙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一限位墙为弹性限位墙;所述第一限位墙可在外力的作用下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且可在弹力作用下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使得所述第一限位墙保持在第一状态的保持件。
可选地,所述第二限位墙可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限位墙的一侧弯折。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墙的远离所述第二限位墙的表面设有第一助推部,所述第二限位墙的远离所述第一限位墙的表面设有第二助推部;
且/或,所述第一限位墙具有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主体的自由端,所述第一限位墙的自由端具有防脱部。
可选地,所述固定座的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近肤侧和远肤侧;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主体的远肤侧且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墙和第二限位墙;
所述第一限位墙可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限位墙的方向倾斜或移动;且/或,所述第二限位墙可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限位墙的方向倾斜或移动。
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复位件;所述限位结构位于非限位状态时,可在所述复位件的作用下切换并保持在限位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探头组件,其包括本发明提供的探头固定装置。
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上设有刻度线,所述探头上设有与所述刻度线匹配的对位标识。
上述探头固定装置,通过固定座上限位结构由限位状态切换至非限位状态,以使得探头可沿第一方向移动,以调整探头的位置。并在调整探头的位置后,限位结构由非限位状态切换至限位状态,固定探头。该过程无需将探头固定装置从皮肤上取下,调整更加快捷,提高调整探头探测位置的效率。
上述探头组件,包括本发明提供的探头固定装置,通过固定座上限位结构由限位状态切换至非限位状态,以使得探头可沿第一方向移动,以调整探头的位置。并在调整探头的位置后,限位结构由非限位状态切换至限位状态,固定探头。该过程无需将探头固定装置从皮肤上取下,调整更加快捷,提高调整探头探测位置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探头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探头固定装置的P-P向剖视图。
图3为图1中固定座的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固定座中的限位结构处于非限位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5为探头固定安装在图2所示探头固定装置的剖视图。
图6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1中粘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皮肤粘贴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探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B的局部放大图。
100、探头固定装置;10、固定座;11、主体;111、近肤侧;113、远肤侧;13、限位结构;131、第一限位墙;132、自由端;133、第二限位墙;134、第一助推部;135、第二助推部;136、防脱部;137、刻度线;20、粘贴组件;21、皮肤粘贴层;211、过孔;213、缺口;215、粘贴分支结构;23、离型膜;231、第一区域;233、第二区域;01、探头;011、对位标识;012、卡槽;M-M、第一方向;200、探头组件;19、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通过列举具体实施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其中,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局部特征可以被放大或缩小,以更加清楚的显示局部特征的细节;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申请所属的技术领域中的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相同。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本发明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即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清楚的目的,不能理解为所指示特征的相对重要性或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若干个”的含义是至少一个,例如一个、两个、三个等;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的除外。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之上”、“上方”和“上面”、“下”、“之下”、“下方”或“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的水平高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的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的水平高度。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探头固定装置100,包括固定座10。具体地,固定座10包括主体11以及设于主体11上的限位结构13;限位结构13用以限制探头01沿第一方向M-M的移动;限位结构13具有限位状态和非限位状态状态,且限位结构13可在限位状态和非限位状态之间切换;限位结构13位于限位状态时,限制探头01沿第一方向M-M移动;限位结构13位于非限位状态时,允许探头01沿第一方向M-M移动。参图2、图3和图5,限位结构13位于限位状态;参图4,限位结构13位于非限位状态。
上述探头固定装置100,通过固定座10上的限位结构13由限位状态切换至非限位状态,以使得探头01可沿第一方向M-M移动,以调整探头01的位置。并在调整探头01的位置后,限位结构13由非限位状态切换至限位状态,固定探头01。该过程无需将探头固定装置100从皮肤上取下,调整更加快捷,提高调整探头01探测位置的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调整探头01探测位置的原因一般包括:当探测位置定位不准,需要调整探头01;或者,根据探测需求,需要在不同探测点进行探测。
另外,将探头固定装置100从皮肤上取下时,可能会因为探头固定装置100与皮肤的粘贴而导致皮肤的不舒适。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探头固定装置100,无需将探头固定装置100从皮肤上取下,即可沿第一方向M-M调整探头01的位置,从而避免了调整探头01位置时给皮肤造成的不适感。
再者,若将探头固定装置100从皮肤上取下,可能因为其上的粘贴层损伤而导致探头固定装置100报废,从而降低探头固定装置100的使用寿命。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探头固定装置100,在调整探头01位置时,无需将探头固定装置100从皮肤上取下,从而有效提高探头固定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探头固定装置100还包括粘贴组件20。粘贴组件20包括固定设于固定座10上的皮肤粘贴层21。
通过将探头01安装在固定座10上,并通过皮肤粘贴层21与待测血管位置的皮肤粘贴,以使得探头01与待测血管保持相对固定。故在需要探头01进行持续探测时,无需人工手持的操作,减少人力耗费;且能避免人为因素使得探头01难以相对待测血管保持固定的情况,进而能更好的保证探测结果的准确性。
可以理解的是,图5中仅示意性的给出一种探头的结构。
另外,将探头01安装至固定座10上,可以通过移动固定座10,确认探测的准确位置。进而通过皮肤粘贴层21与对应待探测位置的皮肤粘贴,实现探头01与待探测位置的皮肤保持相对固定。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皮肤粘贴层21为医用胶带层,具有较好的柔韧性,从而对待探测位置的皮肤的曲率的限定较小,提高探测的适用范围。
本实施例中,参图7和图8,皮肤粘贴层21上设有过孔211,以避免阻挡探头01发出或接收超声波信号。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过孔211偏离皮肤粘贴层21的边缘。在探测时,在探头01的工作面通常会选择涂抹超声耦合剂,以避免探头01与皮肤之间的空气阻碍超声波传入人体,增加探测的准确性。显然的,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的探头固定装置100,在探测时,超声耦合剂位于皮肤粘贴层21、探头01和皮肤围成的空间内,从而能更好的防止超声耦合剂风干。
本实施例中,固定座10与粘贴组件20通过双面胶固定粘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固定座与粘贴组件不限于通过双面胶粘贴,还可以通过其它粘合剂等方式固定。
可选地,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粘贴组件还可以与固定座可拆卸连接。从而,在粘贴组件中的皮肤粘贴层粘贴性能降低等原因而导致粘贴组件后,可以通过更换粘贴组件,使得探头固定装置可以继续使用,提高探头固定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皮肤粘贴层21的边缘具有缺口213,缺口213将皮肤粘贴层21的外侧分隔成若干个粘贴分支结构215。一方面,避免皮肤粘贴层21在弯折时出现较多的褶皱,保持皮肤粘贴层21弯折后的美观度,进一步避免因褶皱而导致的皮肤粘贴层21容易与皮肤分离的现象;另一方面,也避免因皮肤粘贴层21的弯折应力较大而使得与之接触的皮肤受到较大的拉力,进而降低对皮肤的损伤;再一方面,可以降低与皮肤的粘贴面积,进而减少因粘贴而导致的对皮肤的损伤。
本实施例中,粘贴组件20还包括与皮肤粘贴层21贴合的离型膜23,在使用时将离型膜23撕掉。在使用前,由于离型膜23的存在,可以更好的保证皮肤粘贴层21的干净卫生,进而能更好的保证皮肤粘贴层21的粘贴效果,以使得探头固定装置100能更稳固的固定在待测血管的位置。
参图7,离型膜23包括完全覆盖皮肤粘贴层21的第一区域231以及未覆盖皮肤粘贴层21的第二区域233。换言之,皮肤粘贴层21完全被离型膜23覆盖,以更好的保证皮肤粘贴层21整体的干净卫生。另外,第二区域233区域的设置,可以更好的方便操作人员将离型膜23从皮肤粘贴层21撕下。
需要说明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固定座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其能固定安装探头即可。例如,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探头容置腔无探头入口,探头由固定座的近肤侧的探测开口插入探头容置腔内。再如,在另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固定座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半体和第二半体;第一半体和第二半体围成探头容置腔;粘贴组件固定设于第一半体上。
参图3和图5,本实施例中,固定座10的近肤侧11设有凹槽19,粘贴组件20的与固定座10贴合粘贴的部分位于凹槽19内。本实施例中,凹槽19呈环状,从而避免粘贴组件20相对固定座10滑动,进而更好的保持固定座10与皮肤的固定的稳定性。
当然,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凹槽的结构不限于环状。例如,凹槽包括环状排列的若干个子凹槽。
本实施例中,固定座10的主体11包括相对设置的近肤侧111和远肤侧113。限位结构13包括设于主体11的远肤侧113且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墙131和第二限位墙133。第一限位墙131可向靠近或远离第二限位墙133的一侧弯折,第二限位墙133可向靠近或远离第一限位墙131的一侧弯折。可以理解的是,限位结构13处于限位状态时,通过第一限位墙131和第二限位墙133的夹持限制探头01沿第一方向M-M和垂直于第一方向M-M的移动。
具体地,通过第一限位墙131和第二限位墙133的弯折来调整第一限位墙131和第二限位墙133之间的空间的大小,以实现限位结构13在限位状态和非限位状态之间切换,进而可以调整探头01沿第一方向M-M的位置。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仅弯折第一限位墙131和第二限位墙133之一,来调整第一限位墙131和第二限位墙133之间的空间的大小,以实现限位结构13在限位状态和非限位状态之间切换,进而可以调整探头01沿第一方向M-M的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仅第一限位墙可弯折,第二限位墙不可弯折。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墙131具有远离固定座10的主体11的自由端132;第一限位墙131具有自由端132靠近第二限位墙133的第一状态和自由端132远离第二限位墙133的第二状态。第一限位墙131为弹性限位墙。第一限位墙131可在外力的作用下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且可在弹力作用下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限位墙131位于第一状态时,限位结构13处于限位状态,参图2、图3和图5;第一限位墙131位于第二状态时,限位结构13处于非限位状态,参图4。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外力驱使第一限位墙131弯折至第二状态,从而使得探头01可以沿第一方向M-M移动;撤销外力,第一限位墙131可在弹力作用下由第二状态切换并保持在第一状态,从而固定探头01,以使得探头01可以相对探测点固定。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指的外力,可以是探头固定装置100的其它结构作用在限位结构13上的力,也可以是操作人员直接或间接作用在限位结构13上的力。
相应的,第二限位墙133与第一限位墙131的设置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墙131的远离第二限位墙133的表面设有第一助推部134,第二限位墙133的远离第一限位墙131的表面设有第二助推部135。从而,便于操作人员推动第一限位墙131弯折。
具体地,参图2和图3,第一助推部134位于第一限位墙131的靠近自由端132的位置,第二助推部135位于与第一助推部134相对的位置,从而便于推动第一限位墙131和第二限位墙133的弯折。
本实施例中,第一助推部134沿第一方向M-M的长度与第一限位墙131的对应位置沿第一方向M-M的长度相同。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一助推部134的长度也可以大于或小于第一限位墙131的对应位置沿第一方向M-M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第一助推部134与第一限位墙131垂直。可选地,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一助推部134与第一限位墙131的夹角为锐角,第一助推部134由根部起的延伸方向远离第一限位墙131的根部,从而更便于推动第一限位墙131的弯折。
本实施例中,第二助推部135与第一助推部134的设置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二助推部的设置也可以与第一助推部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当仅第一限位墙可弯折,第二限位墙不可弯折时,同样可以在第二限位墙上设置第二助推部,操作人员手动施加外力在第一限位墙的第一助推部上时,可以同时将手支撑在第二助推部上,增加操作人员的舒适度。
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墙131的自由端132具有防脱部136。从而防止探头01从第一限位墙131和第二限位墙133之间滑脱,以更好的实现对探头01的固定。
本实施例中,防脱部136与第一限位墙131一体成型。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防脱部与第一限位墙还可以分别是单独的原件,防脱部与第一限位墙固定连接。
具体的,参图5,探头01上设有与防脱部136匹配的卡槽012。第一限位墙位于第一状态时,防脱部136卡入卡槽012内,从而能更好的放置探头01滑脱。
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墙上也设有防脱部。可以理解的是,在可行的实施例中,可以仅在第一限位墙或第二限位墙上设置防脱部。
可选地,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墙的自由端设有可拆卸的防脱件,即通过防脱件实现探头固定装置100中防脱部136的功能。从而,将防脱件拆卸,可以将探头插设于第一限位墙和第二限位墙之间;再将防脱件安装,可以防止探头从第一限位墙和第二限位墙之间滑脱。
可选地,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墙和第二限位墙之间设有可开合的防脱门,且防脱门设于靠近第一限位墙的自由端的位置。从而,将防脱门打开,可以将探头插设于第一限位墙和第二限位墙之间;再将防脱门闭合,可以防止探头从第一限位墙和第二限位墙之间滑脱。具体的,防脱门可以是平开门、弹簧门、推拉门、折叠门、卷帘门等。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墙可在外力的作用下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且可在弹力作用下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即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第一限位墙保持在第二状态,限位结构处于非限位状态。换言之,需要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一限位墙保持在第一状态,进而使得限位结构处于限位状态。
本实施例中,固定座10上设有刻度线137,以方便的辨识探头01沿第一方向M-M的位置。从而,在需要再次对该位置的血管进行探测时,可以快速的将探头01移动至其沿第一方向M-M的位置。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刻度线137设于第一限位墙131和第二限位墙133上。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刻度线137还可以仅设于第一限位墙131上,或设于第二限位墙133上,或设于固定座10的主体11上。简而言之,能通过刻度线137辨识探头01沿第一方向M-M的位置即可。
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墙131和第二限位墙133均切换至第二状态时,探头01可从固定座10上取下。从而,当暂时不需要探头01进行探测时,可以将探头01从探头固定装置100上取下,而探头固定装置100还可以保持固定在待测位置处。待需要探测时,再将探头01固定设于探头固定装置100的固定座10上。探头固定装置100可以较长时间的保持与待测位置皮肤的接触,降低探头固定装置100从皮肤上取下的次数,从而避免探头固定装置100因多次取下而损伤的情况,进而提高探头固定装置100的使用寿命。另外,降低探头固定装置100从皮肤上取下的次数,也有效减少了因探头固定装置100从皮肤上取下而导致的皮肤不适感的次数。
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墙可在外力的作用下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且可在弹力作用下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即在第一限位墙不受外力时,处于第二状态。此时,限位结构处于非限位状态。换言之,需要在外力的作用下保持第一限位墙处于第一状态,即需要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得限位结构处于非限位状态。
可选地,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限位结构还包括使得第一限位墙保持在第一状态的保持件。例如,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保持件一端与主体铰接,另一端可在第一限位墙弯折至第一状态时,与第一限位墙铰接。从而使得第一限位墙保持在第一状态。亦或者,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保持件一端与第一限位墙铰接,另一端可在第一限位墙弯折至第一状态时与第二限位墙铰接。
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固定座的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近肤侧和远肤侧;限位结构包括设于主体的远肤侧且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墙和第二限位墙;第一限位墙可向靠近或远离第二限位墙的方向倾斜或移动;且/或,第二限位墙可向靠近或远离第一限位墙的方向倾斜或移动。即通过第一限位墙和/或第二限位墙的倾斜或移动,使得限位结构处于非限位状态,已实现探头沿第一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可选地,限位结构还包括复位件。限位结构位于非限位状态时,可在复位件的作用下切换并保持在限位状态。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探头组件200,包括探头01以及探头固定装置100。
上述探头组件200,包括本发明提供的探头固定装置100,通过固定座上限位结构由限位状态切换至非限位状态,以使得探头01可沿第一方向移动,以调整探头01的位置。并在调整探头01的位置后,限位结构由非限位状态切换至限位状态,固定探头01。该过程无需将探头固定装置100从皮肤上取下,调整更加快捷,提高调整探头01探测位置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探头01上设有与刻度线137匹配的对位标识011,从而能够更加准确的确定探头01沿第一方向M-M的位置。再次探测该位置时,能更快速的将探头01至于该位置处。
应当理解,以上实施例均为示例性的,不用于包含权利要求所包含的所有可能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各种变形和改变。同样的,也可以对以上实施例的各个技术特征进行任意组合,以形成可能没有被明确描述的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例。因此,上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不对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探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座,包括主体以及设于所述主体上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以限制探头沿第一方向的移动;所述限位结构具有限位状态和非限位状态状态,且所述限位结构可在限位状态和非限位状态之间切换;所述限位结构位于限位状态时,限制探头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限位结构位于非限位状态时,允许探头沿第一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近肤侧和远肤侧;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主体的远肤侧且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墙和第二限位墙;所述第一限位墙可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限位墙的一侧弯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墙具有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主体的自由端;所述第一限位墙具有自由端靠近所述第二限位墙的第一状态和自由端远离所述第二限位墙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一限位墙为弹性限位墙;
所述第一限位墙可在外力的作用下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且可在弹力作用下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
或,所述第一限位墙可在外力的作用下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且可在弹力作用下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墙具有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主体的自由端;所述第一限位墙具有自由端靠近所述第二限位墙的第一状态和自由端远离所述第二限位墙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一限位墙为弹性限位墙;所述第一限位墙可在外力的作用下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且可在弹力作用下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使得所述第一限位墙保持在第一状态的保持件。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探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墙可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限位墙的一侧弯折。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所述的探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墙的远离所述第二限位墙的表面设有第一助推部,所述第二限位墙的远离所述第一限位墙的表面设有第二助推部;
且/或,所述第一限位墙具有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主体的自由端,所述第一限位墙的自由端具有防脱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近肤侧和远肤侧;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主体的远肤侧且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墙和第二限位墙;
所述第一限位墙可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限位墙的方向倾斜或移动;且/或,所述第二限位墙可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限位墙的方向倾斜或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复位件;所述限位结构位于非限位状态时,可在所述复位件的作用下切换并保持在限位状态。
9.一种探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探头以及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探头固定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探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上设有刻度线,所述探头上设有与所述刻度线匹配的对位标识。
CN202210033197.3A 2022-01-12 2022-01-12 探头固定装置 Pending CN1143437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33197.3A CN114343718A (zh) 2022-01-12 2022-01-12 探头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33197.3A CN114343718A (zh) 2022-01-12 2022-01-12 探头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43718A true CN114343718A (zh) 2022-04-15

Family

ID=81109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33197.3A Pending CN114343718A (zh) 2022-01-12 2022-01-12 探头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43718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0966A (en) * 1986-10-02 1990-05-01 Hon Edward H Ultrasound transducer holder
CN102573983A (zh) * 2009-08-14 2012-07-11 伊西康内外科公司 超声外科设备和硅波导以及其使用方法
WO2018122661A1 (en) * 2016-12-27 2018-07-05 Hemonitor Medical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nd-free continuous ultrasonic monitoring
JP2018114105A (ja) * 2017-01-18 2018-07-26 帝人ファーマ株式会社 超音波トランスデューサヘッドモジュール装着具、超音波トランスデューサヘッドモジュール組立て体
US20180263597A1 (en) * 2015-09-24 2018-09-20 Medacc Holding B.V. Device for fixating a medical instrument
US20190365348A1 (en) * 2015-06-23 2019-12-05 Hemonitor Medical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nd-free continuous ultrasonic monitorin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0966A (en) * 1986-10-02 1990-05-01 Hon Edward H Ultrasound transducer holder
CN102573983A (zh) * 2009-08-14 2012-07-11 伊西康内外科公司 超声外科设备和硅波导以及其使用方法
US20190365348A1 (en) * 2015-06-23 2019-12-05 Hemonitor Medical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nd-free continuous ultrasonic monitoring
US20180263597A1 (en) * 2015-09-24 2018-09-20 Medacc Holding B.V. Device for fixating a medical instrument
WO2018122661A1 (en) * 2016-12-27 2018-07-05 Hemonitor Medical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nd-free continuous ultrasonic monitoring
JP2018114105A (ja) * 2017-01-18 2018-07-26 帝人ファーマ株式会社 超音波トランスデューサヘッドモジュール装着具、超音波トランスデューサヘッドモジュール組立て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22034B1 (en) Oximeter sensor with functional liner
US6839583B1 (en) Disposable tissue probe tip
US5916155A (en) Fetal sensor with securing balloons remote from optics
US4174816A (en) Sterile surgical cord and tube retractor
US7753902B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issue monitoring
US4920966A (en) Ultrasound transducer holder
JP4855630B2 (ja) 生命徴候をモニタする装置
US5823952A (en) Pulse oximeter sensor with differential slip coefficient
US6659941B2 (en) Balloon assisted endoscope for viewing a fetus during delivery
WO2002064035A8 (en) Device for heart measurement
DE60045163D1 (de) Gerät zur bestimmung der tiefe eines einschnittes
WO2006049571A1 (en) Method and means for measuring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the ankle
US7703334B2 (en) Bandage type sensor arrangement and carrier assembly therefo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6537223B1 (en) Probe head
CN114343718A (zh) 探头固定装置
JP5147700B2 (ja) 皮膚灌流圧の自動測定のためのシステム
CN114129184A (zh) 探头固定装置
US20160317078A1 (en) Vaginal biomechanics analyzer
JP2007190293A (ja) 体脂肪測定用電極組合せ体
US9730630B2 (en) Vaginal biomechanics analyzer
US8323206B2 (en) Mouthpiece with ejection and alignment mechanisms
US5722415A (en)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 monitor
JP2558354Y2 (ja) 体腔内検査装置の通路形成体
Neustadt et al. Diagnostic value of the left atrial pressure pulse in mitral valvular disease
JP2003522554A (ja) 多角針案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