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43494B - 尘仓、扫地机器人及集尘站 - Google Patents

尘仓、扫地机器人及集尘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43494B
CN114343494B CN202111676817.7A CN202111676817A CN114343494B CN 114343494 B CN114343494 B CN 114343494B CN 202111676817 A CN202111676817 A CN 202111676817A CN 114343494 B CN114343494 B CN 1143434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dust bin
air
dispers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768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43494A (zh
Inventor
罗林斌
华锦峰
杨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3iroboti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3iroboti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3irobotix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3irobotix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7681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434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434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34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434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34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24Floor-sweeping machines, motor-driv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13Contaminants collecting devices, i.e. hoppers, tank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91Storing or park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therefor; Means allowing transport of the machine when it is not being used

Landscapes

  • Electric Suction Cleaners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尘仓、扫地机器人及集尘站,属于智能扫地机器人技术领域。尘仓上设有清理端以及与尘仓活动连接的分散装置,清理端包括进气口,分散装置包括分散板以及开设在分散板上的分散孔,分散板遮盖进气口,以便进气口处的气流穿过分散孔进行分散,以清洁尘仓的每个角落。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在尘仓内设置分散装置,且分散装置遮盖在进气口上,从而当进气口处的气流通过分散装置时,分散装置能够将气流分为多股,且多股气流的方向互不相同,以实现气流向尘仓的各个角落流动,用于清理尘仓内的死角,实现对尘仓整体的清理。

Description

尘仓、扫地机器人及集尘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尘仓、扫地机器人及集尘站,属于智能扫地机器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扫地机器人能够实现自主清洁,减轻人们做家务的负担,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但由于扫地机器人本身体积的原因,其内部用于容纳灰尘的尘盒容量有限。在尘盒满了以后需要人弯腰拿取尘盒进行清理。这样既制约了扫地机器人的自主清理时间,又增加了人为干预的次数。
基于上述问题,设计出了与扫地机器人配套设置的集尘站,集尘站内设有风机,当扫地机器人执行完清洁工作后,自动返回集尘站,尘盒排尘口与集尘站抽尘口对接,尘盒入风口与集尘站排风口对接,集尘站的风机排出的气流经过扫地机尘盒,给尘盒内的灰尘施加一定的动能,使灰尘漂浮起来后,再从排尘口被抽进集尘站内,依靠集尘站的风机转动产生的风压,抽走扫地机尘盒内的垃圾。但传统的集尘站在工作时,扫地机器人尘盒内存在死角,导致集尘器无法直接将尘盒清理干净,严重影响扫地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现有尘盒提出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尘仓、扫地机器人及集尘站,在扫地机器人的尘仓内设置分散气流的分散装置,以解决集尘站在清理尘仓时,尘仓存在死角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尘仓,所述尘仓上设有清理端以及与所述尘仓活动连接的分散装置,所述清理端包括进气口,所述分散装置包括分散板以及开设在所述分散板上的分散孔,所述分散板遮盖所述进气口,以便所述进气口处的气流穿过所述分散孔进行分散,以清洁所述尘仓的每个角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散板呈弧形设置,所述分散孔设有多个,且在所述分散板上均匀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散装置还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件和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与所述分散板一体设置,所述支撑件自所述密封板的底部向外延伸,且该支撑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分散板的延伸方向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尘仓的侧壁上开设有收容槽,所述支撑件部分收容在所述收容槽内并能够在所述收容槽内转动,以将所述分散板与所述尘仓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散装置还包括转轴,所述支撑件上开设有转动孔,所述收容槽内开设有收容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转动孔和所述收容孔,以将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尘仓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散装置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转轴的外侧,所述支撑件上还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扭簧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孔,以将所述扭簧与所述支撑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尘仓的侧壁抵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板收容在所述进气口内,并与所述进气口密封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尘仓还包括集尘口、活动遮盖所述集尘口的挡板以及突起,所述突起设于所述密封板和所述挡板之间,所述突起配置为在清理所述尘仓时能够改变流经所述突起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使得所述挡板保持遮盖所述集尘口的状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前述的尘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集尘站,所述集尘站与前述的扫地机器人配套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尘站包括风筒和管路,所述管路包括主动管和从动管,所述风筒内的气流通过所述主动管传输至所述扫地机器人,待气流穿过所述扫地机器人后再通过所述从动管循环至所述风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尘站还包括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分别与所述从动管和所述风筒连接,用于过滤所述从动管中的气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尘仓内设置分散装置,且分散装置遮盖在进气口上,从而当进气口处的气流通过分散装置时,分散装置能够将气流分为多股,且多股气流的方向互不相同,以实现气流向尘仓的各个角落流动,用于清理尘仓内的死角,实现对尘仓整体的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集尘站及其配套的扫地机器人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风筒、收纳盒、管路和集尘底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中风筒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风筒的爆炸图。
图5是图3中风筒的另一角度的爆炸图。
图6是图5中顶盖的立体图。
图7是图6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4中旋涡装置的立体图。
图9是图8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4中主体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图2中管路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中管路的爆炸图。
图13是图12中连接管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图12中集合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15是图12中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立体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17是图2中集尘底座的局部放大图。
图18是图1中扫地机器人的爆炸图。
图19是图14中尘仓的爆炸图。
图20是图15中分散装置的立体图。
图21是图16中分散装置的爆炸图。
图22是图18中尘仓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23是图22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24是图19中尘仓的第一状态剖面图。
图25是图19中尘仓的第二状态剖面图。
图26是图25所示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集尘站100以及与集尘站100配套设置的扫地机器人102,扫地机器人102用于清理地面的垃圾,集尘站100用于对扫地机器人102进行充电、清理尘仓3以及清洁拖把等,也就是说,扫地机器人102与集尘站100为可拆卸连接,当扫地机器人102检测到电量不足或尘仓3内的垃圾太多时,扫地机器人102自动返回集尘站100,与集尘站100连接,通过集尘站100对扫地机器人102进行充电以及清理尘仓3内的杂物,充电完成并且尘仓3清理干净后,扫地机器人102自动离开集尘站100,对地面继续进行清理。
因集尘站100的具体结构、扫地机器人102的具体结构、集尘站100与扫地机器人102的充电结构、集尘站100与扫地机器人102的清洗结构以及集尘站100与扫地机器人102的触发结构可根据现有技术进行设计,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本申请的主要改进点在于集尘站100快速、高效的清理扫地机器人102的尘仓3,故以下说明书部分将对集尘站100清理扫地机器人102的尘仓3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2所示,集尘站100包括收纳盒104、清洁装置101以及集尘底座103,收纳盒104与清洁装置101均收容在集尘站100内,用于对扫地机器人102内部的尘仓3进行清洁,其中,清洁装置101包括风筒2和管路1,收纳盒104与风筒2并排设置在集尘站100的顶部,风筒2和收纳盒104与集尘底座103之间通过管路1连接。集尘底座103设于集尘站100的底部,且呈斜坡式设计,用于供扫地机器人102驶入或驶出集尘站100。风筒2与集尘底座103相对设置,且风筒2与集尘底座103之间形成有收容扫地机器人102的空间,扫地机器人102从集尘底座103上驶入该空间,以在该空间内完成充电以及清理尘仓3等工作,也就是说,管路1用于风筒2和扫地机器人102之间传输气流。
收纳盒104包括连接孔104b和过滤件104a,收纳盒104分别与管路1和风筒2连接,具体的,连接孔104b与管路1连接,以将管路1中的气流输出至收纳盒104中,气流穿过过滤件104a向外界流出,以将气流中的杂物留在收纳盒104中,实现对气流的清洁。本实施例中,收纳盒104的其它结构可根据现有技术进行设计,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3至图10所示,风筒2用于形成气流或提高气流流动的速度,风筒2包括顶盖21、旋涡装置22、主体23、集气件24和底盖25,其中,旋涡装置22分别与顶盖21和主体23连接,主体23的另一端分别与集气件24和底盖25连接;气流自顶盖21和旋涡装置22进入风筒2,经过顶盖21和旋涡装置22后流入主体23,主体23对气流进行加速,通过集气件24对加速后的气流进行聚集,并通过底盖25向外界输出,以得到速度快、凝聚力高、冲击力强的气流,该气流通过管路1传输至扫地机器人102,以实现对扫地机器人102进行清理。
本申请中,风筒2为圆柱形设计,顶盖21、主体23和底盖25共同围设形成椭圆形的收容空间,以将组成风筒2的其他部件收容在该收容空间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风筒2的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例如圆形、椭圆形或长方体形等,此处不作任何限制。
本实施例中,旋涡装置22用于提高气流的强度,减少气流在传输过程中发生的损耗,进一步提高了气流的清洁能力,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旋涡装置22或使用其它装置替代旋涡装置22,只要能够实现避免气流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提高气流的清洁能力即可,此处不作任何限制。
请参阅图6和图7所示,顶盖21呈圆形设计,包括端板212、卡合件211和密封槽213,其中,端板212呈方形,自顶盖21的圆心向外延伸;卡合件211设于顶盖21的内侧,且呈螺旋状设置,也就是说,卡合件211置于顶盖21与旋涡装置22之间;密封槽213设于顶盖21的内侧,且呈圆形设置,且密封槽213自顶盖21的下表面向主体23方向进行延伸,顶盖21的边缘侧壁的高度、旋涡凸条211的高度以及密封槽213的高度均相同,且顶盖21的边缘侧壁、旋涡凸条211和密封槽213远离顶盖21的一端部分向外凸起,以形成凸形结构2111。
请参阅图8和图9所示,旋涡装置22包括底板221、旋涡隔板222、分隔板223、侧壁224、第一隔音装置225和通孔226,其中,通孔226开设于底板221的中心位置,且贯穿底板221,以将旋涡装置22的气流向主体23传输;旋涡隔板222、分隔板223以及侧壁224均与底板221固定连接,且自底板221向顶盖21方向延伸,旋涡隔板222、分隔板223和侧壁224自底板221的圆心处向外依次排布;第一隔音装置225设于分隔板223与侧壁224之间,以减少旋涡装置22在运行时产生的噪音;旋涡隔板222、侧壁224和分隔板223的延伸高度相同,且侧壁224、分隔板223和旋涡隔板223远离底板221的一端向内凹陷形成凹形结构2221。
本实施例中,旋涡隔板222、分隔板223和侧壁224均与底板221固定连接且垂直于底板221,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旋涡隔板222、分隔板223和侧壁224与底板221可以为其他角度连接,只要实现旋涡隔板222、分隔板223和侧壁224与底板221之间固定连接即可,对连接的角度不作任何限制。
侧壁224和分隔板223均呈圆形设置,侧壁224与分隔板223同心设置,且分隔板223的直径小于侧壁224的直径,分隔板223与底板221固定连接,侧壁224与底板221边缘固定连接,侧壁224和分隔板223在同一位置处设有开口,且侧壁224自开口处向远离通孔226方向延伸。
旋涡隔板222呈螺旋状设置,旋涡隔板222的一端与侧壁224和分隔板223连接,另一端与通孔226相切,以将开口与通孔226旋涡连接。
分隔板223设于侧壁224和旋涡隔板222之间,侧壁224和分隔板223之间形成第一收容空间228,第一隔音装置225收容在该第一收容空间228内;旋涡隔板222与分隔板223之间形成通道229,该通道229连接开口和通孔226,用于将来自开口的气流传输至通孔226,以增强气流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侧壁224和旋涡隔板222之间有间隙,分隔板223设于侧壁224和旋涡隔板222之间,用于分隔侧壁224与旋涡装置22之间的间隙,以在侧壁224与分隔板223之间收容第一隔音装置225,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第一隔音装置225,或将第一隔音装置225设置在侧壁224远离通孔226的一侧;也可以不设置分隔板223,即不设置第一隔音装置225,旋涡隔板222与侧壁224之间形成通道229,此处不作任何限制。
本实施例中,旋涡隔板222设有一个,且旋涡隔板222旋转一圈,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旋涡隔板222的数量和旋转圈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旋涡隔板222可以设为多个,旋涡隔板222的旋转圈数可以设为多圈,此处不对旋涡隔板222的数量和旋转圈数作任何限制。
底板221呈圆形板状设置,底板221与开口对应的位置向远离通孔226方向延伸,且底板221与开口对应的延伸与侧壁224在该处的延伸相对应,底板221延伸的长度与侧壁224延伸的长度相同,且延伸后的侧壁224与底板221固定连接以形成凹槽,气流自凹槽进入旋涡装置22。
本实施例中,卡合件211为旋涡凸条,且旋涡凸条211自顶盖的内侧朝向所述旋涡隔板突伸,顶盖21的边缘侧壁、旋涡凸条211以及密封槽213的高度相同,用于分别与侧壁224、旋涡隔板222和分隔板223的顶部抵接;顶盖21的边缘侧壁、旋涡凸条211以及密封槽213远离顶盖21的一端为凸形结构2111,用于分别与侧壁224、旋涡隔板222和分隔板223顶部的凹形结构2221相配合,也就是说,凸形结构2111嵌入凹形结构2221内,以实现顶盖21与旋涡装置22的嵌合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顶盖21的边缘侧壁、卡合件211以及密封槽213的高度可以不相同,只要能够实现顶盖21与旋涡装置22的抵接即可,顶盖21的边缘侧壁、卡合件211以及密封槽213远离顶盖21的一端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例如:将凸形结构2111替换为凸块,凹形结构2221替换为卡爪,通过卡爪与凸块相配合,实现顶盖21与旋涡装置22连接;还可以将凸形结构2111和凹形结构2221的位置互换,实现顶盖21与旋涡装置22连接;也可以不设置凸形结构2111和凹形结构2221,顶盖21与旋涡装置22通过连接胶或连接件连接。只要能够实现顶盖21与旋涡装置22的连接即可,此处不作任何限制。
顶盖21与旋涡装置22连接,卡合件211与旋涡隔板222抵接,密封槽213与分隔板223抵接,顶盖21的边缘侧壁与侧壁224抵接,且凸形结构2111与凹形结构2221相嵌合,实现卡合件211与旋涡隔板222的连接,用于将通道229以及第一收容空间228密封,实现气流在经过旋涡装置22时避免分散,具体为:卡合件211与旋涡隔板222抵接,故由卡合件211与旋涡隔板222围设形成的通道229也呈螺旋状,气流在通过通道229到达通孔226时,气流呈旋转状,旋转状的气流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易被分散,可以大幅度提高气流的冲击力度,也就是说,旋涡装置22通过旋转气流,提高了气流的强度,使气流的冲击力更强;进一步的,第一隔音装置225密封在第一收容空间228内,实现减弱气流在经过旋涡装置22时产生的声音;端板212的位置与开口的位置相对应,且端板212与开口处的侧壁224连接,顶盖21或旋涡装置22上设有进气端227(若实施例中未设有旋涡装置22,则进气端227设于顶盖21上,若实施例中设有旋涡装置22,则进气端227设于旋涡装置22上),具体的:进气端227通过开口处的底板221、侧壁224与端板212共同围设而成,外部的气流通过进气端227进入旋涡装置22的通道229,经过通道229后穿过通孔226流入主体23(即,若实施例中未设置旋涡装置22,气流穿过进气端227后进入主体23)。
请参阅图10所示,主体23包括第一筒壁231、第二筒壁232、支撑板233、电机234、进风格栅235、隔震件236、第二隔音装置239以及发热元件(未图示),其中,第二筒壁232套设在第一筒壁231的外侧,第二隔音装置239设于第一筒壁231和第二筒壁232之间,以减弱风筒2在运行时产生的噪音;支撑板233设于主体23远离顶盖21的一侧,且支撑板233与主体23固定连接,具体的,支撑板233连接第一筒壁231和第二筒壁232,以固定第一筒壁231和第二筒壁232的相对位置,进风格栅235与第一筒壁231连接,以对进入第一筒壁231的气流进行过滤,第二筒壁232与旋涡装置22连接,以实现旋涡装置22和主体23之间的连接;电机234与支撑板233通过隔震件236连接,以减少电机234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发热元件收容在第一筒壁231内,用于产生热量,以实现风筒2向外传输的气流带有热量(即热气流)。
本实施例中,第一筒壁231和第二筒壁232均呈空心圆柱形设计,第一筒壁231的直径小于第二筒壁232的直径,且第一筒壁231和第二筒壁232的圆心轴重合,也就是说,第一筒壁231和第二筒壁232为同心圆柱,且第一筒壁231收容在第二筒壁232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筒壁231和第二筒壁232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例如上下两端开口的空心椭圆形以及空心长方体形;也可以仅设置第二侧壁224,此处不作任何限制。
支撑板233呈圆形板状设置,支撑板233分别与第一筒壁231和第二筒壁232的底部连接,且支撑板233分别与第一筒壁231的底部边缘和第二筒壁232的底部边缘固定连接,支撑板233上开设有若干孔洞以供气流通过支撑板233。
第二隔音装置239用于减少风筒2产生的噪音向外传输,第一筒壁231、第二筒壁232与部分支撑板233共同围设形成第二收容空间238,第二隔音装置239收容于第二收容空间238内。
进风格栅235用于拦截气流中的杂质,进风格栅235设于旋涡装置22和第一筒壁231之间,且进风格栅235与第一筒壁231连接,气流穿过进风格栅235进入第一筒壁231内。
本申请中,进风格栅235可按照现有技术进行设计,本申请在此处不做详细的描述,只要能够实现气流通过进风格栅235即可,此处不做任何限制。
电机234用于形成气流或增加气流的流速,电机234收容在主体23内,具体的,电机234设于第一筒壁231内,电机234设于进风格栅235和支撑板233之间,且与支撑板233通过连接件(未图示)进行连接,以将电机234固定在支撑板233上。气流通过进风格栅235后进入电机234,电机234转动增加气流的流速,气流经过电机234后从支撑板233上的孔洞内流出。
本申请中,电机234的结构可根据现有技术进行设置,只要能够实现气流通过电机234时,能够增加气流的速度即可,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隔震件236设于电机234与支撑板233之间,用于减弱电机234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
发热元件与进风格栅235贴合设置,以在风筒2运行的时候用于产生热量,通过气流将热量带离风筒2,具体为:风筒2内的气流穿过进风格栅235,以携带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向外传输。
本实施例中,发热元件与进风格栅235贴合设置,发热元件产生热量,并通过气流将热量带出风筒2,也就是说,风筒2产生的气流为热气流,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发热元件可以设置在风筒2内的其他位置,也可以不设置加热组件,此处不作任何限制。
在另一实施例中,发热元件为电机234,电机234运行时产生热量,气流通过电机234时,将热量带出风筒2,也就是说,气流可以为电机234降温,增加了电机234的使用寿命,同时,风筒2产生的气流为热气流,以对扫地机器人102进行烘干。
集气件24远离进气端227设置,且集气件24呈圆形,集气件24自上而下向内凹陷呈椭圆状,以汇集从第一筒壁231中输出的气流,集气件24连接在第一筒壁231远离旋涡装置22的一端,通过集气件24与第一筒壁231密封,实现将电机234加速的气流进行汇集,提高气流的流速以及冲击强度。
风筒2设有出气端241,出气端241开设于集气件24上,出气端241贯穿集气件24且向远离旋涡装置22的方向延伸,具体的,出气端241呈管状设置,自集气件24向下延伸,以将风筒2内的气体向外传输,也就是说,主体23内的气流经过集气件24的汇集后通过出气端241向外部传输。
底盖25连接在第二筒壁232远离旋涡装置22的一端,实现第二筒壁232与底盖25的密封,进一步的,实现风筒2的整体密封,避免气流在经过风筒2时发生分散。底盖25与出气端241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供出气端241穿过的盖孔251,盖孔251与出气端241的位置相对应,安装时,出气端241穿过盖孔251与管路1连接,实现将风筒2产生或加速的气流传输给管路1。
风筒2的进气端227与收纳盒104的过滤件104a连接,收纳盒104内的气流穿过过滤件104a并通过进气端227进入风筒2,气流通过进气端227后进入通道229并沿通道229行进,随后穿过旋涡装置22的通孔226流入进风格栅235,随后流入第一筒壁231内,经过电机234的驱动,使气流的流速加快,并将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与气流融合,形成热气流,随后气流穿过支撑板233的孔洞,经过集气件24的汇聚,最后经过出气端241向外输出具有速度快、凝聚力高、冲击力强的气流。
本实施例中,风筒2与集尘站100之间设置有第三隔音装置(未图示),以隔绝风筒2在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风筒2和集尘站100之间可以不设置第三隔音装置,此处不做任何限制。
请参阅图11至图16所示,管路1包括主动管11、从动管12、第一风道13、第二风道14、集合管15、突块17以及密封件18,其中,主动管11和从动管12独立设置,气流通过主动管11和从动管12进行传输,具体的,主动管11用于将风筒2产生的气流传输至扫地机器人102,从动管12用于将穿过扫地机器人102的气流传输至风筒2,以实现通过气流清理扫地机器人102的杂物;主动管11与第一风道13通过集合管15连接;从动管12与第二风道14也通过集合管15连接;第一风道13和第二风道14通过密封件18与扫地机器人102连接;管路1的部分外侧壁224向外延伸形成突块17,突块17上开设有安装孔106,通过连接件穿过安装孔106以将管路1与集尘站100固定连接;主动管11和从动管12呈曲折设置。
请参阅图12所示,主动管11和从动管12均包括水平管111、竖直管112和连接管16,其中,水平管111垂直于竖直管112且通过连接管16与竖直管112连接,水平管111平行于集尘底座103设置,竖直管112垂直于集尘底座103设置,水平管111和竖直管112的相互连接以形成主动管11和从动管12,主动管11和从动管12通过水平管111和竖直管112的多种组合方式,以形成主动管11和从动管12的弯曲形状。水平管111和竖直管112均为中空的管状结构,气流通过该中空结构进行传输,以减少气流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连接管16设在水平管111和竖直管112的曲折处,用于改变气流的行进方向,连接管16呈曲线形设置,以实现气流在管路1内的流畅传输。
本实施例中,水平管111和竖直管112呈垂直连接,且水平管111平行于集尘底座103设置,竖直管112垂直于集尘底座103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水平管111和竖直管112的连接方式进行设置,水平管111和竖直管112的连接方式不局限与垂直设置,可以为其他角度设置;当然,水平管111与集尘底座103之间也可以呈其他角度设置,不局限于水平管111平行于集尘底座103;竖直管112与集尘底座103之间也可以呈其他角度设置,不局限于竖直管112垂直于集尘底座103,只要实现气流通过水平管111和竖直管112进行传输即可,此处不作任何限制。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水平管111包括方形水平管111b和圆形水平管111a,具体的,方形水平管111b的一端呈方形,另一端呈圆形设置,且方形的一端缓慢收缩呈圆形,以与圆形的一端连接;圆形水平管111a的两端均为圆形设置,以实现水平管111适应不同的管路1,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水平管111可以仅设置为圆形水平管111a或方形水平管111b,水平管111的形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三角形,多边形等,此处不作任何限制。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竖直管112为圆形竖直管112,即竖直管112两端的开口均为圆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竖直管112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他形状,例如方形、三角形或多边形以及多种形状的组合,此处对竖直管112的形状不作任何限制。
请参阅图13和图14所示,连接管16为弯管,且包括第一连接端161和第二连接端162,第一连接端161和第二连接端162均自连接管16向外延伸,不同的是,连接管16一端的外侧壁224向内侧壁224收缩以形成第一连接端161,连接管16另一端的内侧壁224向外侧壁224扩张以形成第二连接端162,具体的,第一连接端161外侧壁224的直径小于连接管16的直径,以收容在水平管111或竖直管112内,第二连接端162外侧壁224的直径大于连接管16的直径,以水平管111或竖直管112收容在第二连接端162内,在与其他管件连接时,第一连接端161收容在其他管件内,第二连接端162套设在其他管件上,以实现连接管16与其他管件的快速连接。第一连接端161和第二连接端162设于连接管16的两端连接处,用于与其他管件连接,实现连接管16和其他管件的快速密封连接,避免气流在经过连接管16时泄露。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161和第二连接端162分别设于连接管16的两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管16上可以仅设置第一连接端161或第二连接端162,或者不设置第一连接端161和第二连接端162,只要能够实现连接管16与其他管件的连接即可,此处不作任何限制。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161和第二连接端162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或方形,以与其他不同形状的管件实现密封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管16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可以仅设置为圆形或仅设置为方形,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此处不作任何限制。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连接管16的外形为弧形的管状结构,优选的,连接管16的弧度为90°,用于改变气流的传输方向,具体的:连接管16呈中空的弧形结构,以减少气流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保持气流穿过管路1后的强度,也就是说,连接管16的进口的延伸方向和出口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即,进口和出口分别开设在弧形的两个直角边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管16可以呈其他角度的弧形或曲线形设置,只要实现气流通过连接管16改变气流的传输方向即可,本申请对连接管16的形状以及弯曲角度不作任何限制。
本申请中,集合管15的结构与连接管16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连接管16的截面为圆形,且外形为弧形结构,集合管15的截面为方形,且外形为直角扇形,集合管15的第一连接端161和第二连接端162均为方形设置,分别设在直角扇形的两个直角边,实现与其它管件的快速密封连接。
请参阅图15和图16所示,第一风道13和第二风道14均呈收缩状的空心长方体形设计,且第一风道13的长度小于第二风道14的长度,具体的,第一风道13和第二风道14其中一端截面的尺寸大于或小于另一端截面的尺寸,以实现对气流的汇聚。
第二风道14上开设有从动孔141,从动孔141的开设方向垂直于第二风道14,且从动孔141贯穿第二风道14的侧壁224且向外延伸,以实现从动孔141内的气流通过第二风道14流出。
第一风道13与第二风道14并排连接且互不相通,第一风道13的长度小于第二风道14,从动孔141开设在第二风道14较第一风道13延长部分的上表面。主动孔131开设在第一风道13的上表面,具体的:第一风道13的楞角处开设有主动孔131,主动孔131贯穿第一风道13的楞角且向外延伸,以将第一风道13内的气流向外输出,主动孔131的形状为方形,具体的,主动孔131与从动孔141并列设置在第二风道14的上表面,且从动孔141的开口方向与主动孔131的开口方向相同,且从动孔141与主动孔131并列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且主动孔131的顶部边缘与从动孔141的顶部边缘在同一水平面内,不同的是,从动孔141贯穿第一风道13,主动孔131仅设在第二风道14的上表面并未贯穿第二风道14,即,主动孔131与第二风道14互不相通,也就是说,主动孔131传输第一风道13内的气流,从动孔141传输第二风道14内的气流,主动孔131设在第二风道14的上表面,以与从动孔141并列设置,但主动孔131未贯穿第二风道14,以实现第一风道13和第二风道14内的气流分别通过主动孔131和从动孔141进行传输。
本实施例中,第二风道14的长度大于第一风道13的长度,主动孔131和从动孔141并列设置,且均与第一风道13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主动孔131和从动孔141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第一风道13的长度可以等于第二风道14的长度,主动孔131可以开设在第一风道13上并贯穿第一风道13,只要实现第一风道13和第二风道14内的气流分别通过主动孔131和从动孔141与外界进行传输即可,此处不作任何限制。
密封件18的形状与主动孔131和从动孔141的形状相同,在连接时,主动孔131和从动孔141分别通过密封件18与扫地机器人102连接,以实现扫地机器人102与主动孔131和从动孔141的密封连接。
第一风道13和第二风道14远离主动孔131和从动孔141的一端分别与集合管15连接,通过集合管15改变第一风道13和第二风道14内气流的行进方向,具体的,集合管15设有两个,且两个集合管15中气流的行进方向相反,以改变第一风道13和第二风道14内气流的行进方向,也就是说,两个集合管15的一端并列设置分别与第一风道13和第二风道14连接,另一端分别向两个方向延伸,以改变气流的行进方向,且两个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两个集合管15的一端分别与第一风道13和第二风道14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主动管11和从动管12连接,具体的:主动管11的一端通过集合管15与第一风道13连接,另一端与风筒2的出气端241连接;从动管12的一端通过集合管15与第二风道14连接,另一端与收纳盒104的连接孔104b连接,以实现风筒2内的气流通过主动管11传输至第一风道13,第二风道14内的气流通过从动管12传输至收纳盒104。
本实施例中,水平管111设有5个,竖直管112设有3个,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申请对水平管111和竖直管112的数量不作任何限制。
请参阅图17所示,集尘底座103上开设有第一穿孔103a和第二穿孔103b,第一穿孔103a与主动孔131相对应,且第一穿孔103a的大小及形状与主动孔131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第二穿孔103b与从动孔141相对应,且第二穿孔103b的大小及形状与从动孔141的大小和形状相同,主动孔131和从动孔141分别收容在第一穿孔103a和第二穿孔103b内。
请参阅图18至图23所示,本申请中,主要针对扫地机器人102的尘仓3进行改进,故,以下说明书内容仅对尘仓3进行描述,扫地机器人102的其他结构可以根据现有技术进行设计,此处不作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8和图19并结合图24和图25所示,扫地机器人102包括尘仓3和尘仓盖32,其中,尘仓3设有清理端4、分散装置5、活动装置6和集尘端7,具体的,尘仓3设于扫地机器人102的底部并通过尘仓盖32对尘仓3进行密封,以形成一个密闭的收容空间,以收容扫地机器人102清理的杂物;清理端4开设在尘仓3上,具体为:清理端4开设在尘仓盖32上并贯穿该尘仓盖32,且清理端4包括进气口41和出气口42。分散装置5收容在尘仓3内,并与尘仓3的侧壁224活动连接,分散装置5罩设在进气口41上,以对进气口41处的气流进行分散,分散后的气流可以吹向尘仓3的每个角落,以实现对尘仓3每个角落的清洁。活动装置6收容在尘仓3内,且与尘仓3的内壁活动连接,活动装置6罩设在出气口42上,尘仓3内的气流通过活动装置6流向出气口42,以清理尘仓3内的杂物。集尘端7设于尘仓3的侧壁上,尘仓3通过集尘端7与扫地机器人102连接,扫地机器人102在清理地面杂物时,会直接通过清理装置(未图示)将杂物沿集尘端7输送到尘仓3内,并将该杂物储存在尘仓3内。
尘仓3呈多边形设置,以收容扫地机器人102清理地面时清理到的杂物。尘仓3包括收容槽31和收容孔(未图示),收容槽31呈半圆形,且自尘仓3的内侧壁224向外侧壁224方向凹陷,收容槽31的两端开设有收容孔,且收容孔呈圆形设置,收容孔自收容槽31向收容槽31的两端延伸,即,收容孔的开设方向与收容槽3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且收容孔开设在尘仓3的侧壁224内,分散装置5收容在该收容孔内,以实现分散装置5与尘仓3活动连接。
尘仓盖32罩设在尘仓3上,以将尘仓3密封,清理端4设于尘仓盖32的中间位置处,具体的,进气口41和出气口42开设在尘仓盖32上,且贯穿尘仓盖32,进气口41内的气流进入尘仓3内,尘仓3内的气流进入出气口42,以实现进气口41和出气口42与尘仓3的气流流通,便于清理尘仓3内的杂物。
本实施例中,进气口41和出气口42并列设置且开口方向相同,以简化尘仓3内的结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进气口41和出气口42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进气口41和出气口42相对设置,或者,进气口41和出气口42的开口方向呈直角或其他角度设置,只要实现尘仓3上开设有进气口41和出气口42即可,此处不作任何限制。
请参阅图20和图21所示,分散装置5包括密封板51、分散板52、支撑件53、转轴54和扭簧55,其中,分散板52和支撑件53分别与密封板51固定连接,且分散板52和支撑件53的延伸方向相同,均自密封板51的下表面向下延伸,转轴54与支撑件53活动连接,实现支撑件53可以绕转轴54转动,扭簧55套设在转轴54上,且扭簧55的一端与支撑件53连接,实现在支撑件53转动后,通过扭簧55的弹力,使支撑件53恢复原有状态。
密封板51的大小和形状与进气口41相同,且密封板51罩设在进气口41上,密封板51可以与进气口41配合,将进气口41内的气流与尘仓3内的气流隔绝,实现封闭尘仓3的效果。
分散板52呈弧形设置且遮盖在进气口41上,且与尘仓3活动连接,分散板52上开设有多个分散孔521,且分散孔521均匀的开设在分散板52上,进气口41内的气流穿过分散孔521进行分散,使进气口41内的气流经过分散孔521后呈多股气流,且多股气流的流向互不相同,如此设置,以增大气流的扩散方向,用于清理尘仓3的死角。
分散板52与密封板51连接,当进气口41内的气流不流入尘仓3时,密封板51遮盖在进气口41上(即,密封板51呈关闭装置),以隔绝进气口41内的气流和尘仓3内的气流;当进气口41内的气流流入尘仓3时,密封板51转动开启,分散板52遮盖在进气口41上,以分散进气口41内的气流,使进气口41内的气流呈方向不同的多股气流状流入尘仓3,以对尘仓3内的死角进行清理。
本实施例中,分散孔521呈圆形且均匀的分散在分散板52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分散孔521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方形、三角形或椭圆形,分散孔521也可以不规则的分散在分散板52上,即,开设在分散板52上的分散孔521无规律可循,此处不作任何限制。
支撑件53包括转动孔531和固定孔532,转动孔531开设在支撑件53远离密封板51的一端,且贯穿支撑件53,固定孔532开设转动孔531的下方,固定孔532自支撑件53的外表面向支撑件53内部延伸。
本实施例中,支撑件53设有两个,且两个支撑件53中间有间隙,两个支撑件53上均开设在转动孔531和固定孔53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件5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此处不做限制。
支撑件53与密封板51连接,且呈挂钩状设置,具体的,支撑件53与分散板52并列设置,且支撑件53位于分散板52的弧形内。支撑件53部分收容在收容槽31内,且在收容槽31内转动,转动孔531与收容孔对应设置。
转轴54呈圆柱状,扭簧55套设在转轴54外侧。本实施例中,扭簧55设有一个,且扭簧55的一端与支撑件53连接,另一端与尘仓3的内侧壁224抵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扭簧55的数量和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只要扭簧55的一端与支撑件53连接,另一端与尘仓3的内侧壁224抵接即可,此处不作任何限制。
请参阅图22至图25所示,组装时,将扭簧55置于两个支撑件53中间的间隙内,随后将支撑件53部分收容在收容槽31内,且转动孔531和收容孔相对应,扭簧55的一端收容在固定孔532内,另一端与尘仓3的内侧壁224抵接,以实现在支撑件53转动后,扭簧55可将支撑件53恢复到原来位置,转轴54分别穿过收容孔、转动孔531和扭簧55,使扭簧55套设在转轴54的外侧,转轴54可在收容孔和转动孔531内转动,以实现支撑件53相对于尘仓3的内侧壁224转动。
也就是说,当进气口41处气流的气压高于尘仓3内的气压时,密封板51沿转轴54相对于尘仓3内侧壁224转动,从密封板51遮盖进气口41转换为分散板52遮盖进气口41,使进气口41内的气流穿过分散孔521流入尘仓3,并对尘仓3内的杂物进行清理,同时,密封板51在转动时压缩扭簧55,使扭簧55具有弹性势能;当进气口41处的气压低于尘仓3内的气压时,密封板51在扭簧55的弹性势能的作用下回转,并与进气口41连接,以隔绝进气口41和尘仓3内的气流,实现尘仓3的关闭。
使用时,分散装置5根据进气口41内气压的变化调整转动角度,当进气口41内的气压较小时,分散装置5转动的角度较小,也就是说进入尘仓3内的气流小;当进气口41内的气压大时,分散装置5转动的角度大,进入尘仓3内的气流变大,通过分散孔521分散后清理的面积变大且气流的强度增加,有利于对尘仓3内杂物的清理,综合来说,可通过控制风筒2的功率来控制进气口41处气压的大小,进而控制分散装置5转动的角度以及气流流经尘仓3内壁的面积,例如:增大风筒2的功率,使得进气口41处气压增加,分散装置5转动角度增大,分散孔521对应的尘仓3内壁的面积增加,使得气流可以接触更大面积的尘仓3侧壁,实现对尘仓3内杂物的清理。
活动装置6包括活动板61和活动件62,活动板61罩设在出气口42上,活动板61与尘仓3的内壁通过活动件62活动连接,也就是说,活动件62可以控制活动板61的开启和关闭,进而实现在扫地机器人102在清扫时,杂物收容在尘仓3内,当清理尘仓3时,活动件62控制活动板61开启,以将尘仓3内的杂物排出。具体的,活动板61的尺寸大于出气口42的尺寸,使得活动板61与尘仓3的外侧壁抵接但无法穿过出气口42进入尘仓3内部,活动件62置于活动板61和出气口42的侧壁之间,通过活动件62使得活动板61与尘仓3的侧壁抵接,在扫地机器人102清理地面杂物时,活动板61在活动件62的作用力下与尘仓3的侧壁抵接,使得出气口42呈关闭状态,以将尘仓3密封,实现扫地机器人102清理的杂物收容在尘仓3内;集尘站100清理尘仓3时,气流从进气口41进入尘仓3,尘仓3内的气压增加,当尘仓3内气压的压力大于活动件62的作用力时,活动板61相对于尘仓3转动,开启出气口42,使得尘仓3内的气流携带杂物穿过活动板61并从出气口42向外界排出,当气压平稳后,活动板61在活动件62的控制下关闭,以密闭尘仓3,避免尘仓3内的杂物外泄。
本实施例中,活动件62为弹簧,活动板61通过弹簧与尘仓3的内侧壁224连接,以实现活动板61的转动,并使活动板61回转,与尘仓3连接,以密封尘仓3,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活动装置6可以为其他形式,只要能够实现在尘仓3内气压变大时活动板61打开,气压变小时活动板61关闭即可,活动件62也可以为转轴54和扭簧55、限位结构和弹簧等,此处不作任何限制。
具体的,风筒2内的气流经过风筒2的加速并经过管路1传输至进气口41,使得进气口41处气流的气压增大,进而推动分散装置5转动,使得气流经过分散孔521进入尘仓3,分散孔521将进气口41内的气流分散为多个方向不同的小气流,多个方向不同的小气流冲击尘仓3内的杂物或侧壁,随后汇聚在远离进气口41一端的活动板61处,同时也将尘仓3内的杂物汇聚到活动板61处,活动板61处气流的气压增大并推动活动板61,使活动板61转动以打开出气口42,气流携带着杂物穿过出气口42进入管路1,实现了对尘仓3内杂物的清理。当风筒2停止工作时,进气口41处气流的气压减小,分散装置5在扭簧55的作用力下旋转并关闭进气口41,使得尘仓3内气流的气压下降,活动板61在活动件62的作用力下与尘仓3的侧壁抵接,以关闭出气口42,实现对尘仓3的封闭。
请参阅图24至图26所示,集尘端7包括挡板71、集尘口72和突起711,集尘口72开设在分散装置5的上方,集尘口72贯穿尘仓3的侧壁并与扫地机器人102的清理装置连接,通过清理装置将地面的杂物通过集尘口72输送到尘仓3内。
挡板71的尺寸大于集尘口72的尺寸,且挡板71的一端与尘仓3的内侧壁可转动连接,以遮盖集尘口72。具体地,挡板71设于尘仓3内并从尘仓3内遮盖集尘口72,使得在清理地面杂物时,挡板71向尘仓3内部转动,使得地面杂物可以通过集尘口72进入尘仓3;在清理尘仓3时,挡板71与尘仓3的侧壁存在部分面接触,避免气流从集尘口72处流出。
突起711自尘仓3的内侧壁向尘仓3的内部突伸,突起711设于挡板71与密封板51之间且能够与挡板71接触当不会限制挡板71的打开。具体的,在清理尘仓3时,挡板71遮盖所述集尘口72,分散装置5转动使得气流经过分散孔521进入尘仓3时,有一部分气流会不经过分散孔521而直接流入挡板71一侧,透过挡板71与尘仓3内侧壁之间的缝隙极易将挡板71掀起,从而进入扫地机器人102内部,此时突起711的设置,就能够在气流流入挡板71一侧时,控制气流优先经过突起711时改变方向,保证在清理尘仓3的过程中,挡板71始终遮盖在集尘口72上。
总的来说,集尘站100通过清洁装置101与扫地机器人102连接,并通过清洁装置101对扫地机器人102尘仓3内的杂物进行清理。当扫地机器人102需要清理尘仓3时,扫地机器人102通过集尘底座103进入集尘站100,并使进气口41和出气口42分别与主动孔131和从动孔141对应,风筒2内的气流通过主动管11传输至扫地机器人102,且气流穿过扫地机器人102并通过从动管12循环至风筒2,具体的:风筒2的出气端241通过管路1与清理端4连接,风筒2内的气流通过出气端241流入管路1并经过清理端4进入扫地机器人102的尘仓3,对尘仓3进行清洁。
集尘站100对扫地机器人102的清理步骤具体为:
①风筒2的出气端241与主动管11的一端连接,以将风筒2内的气流传输至主动管11;
②主动管11的另一端与第一风道13的一端连接,以将主动管11内的气流传输至第一风道13;
③第一风道13的另一端为主动孔131,即主动孔131设于第一风道13远离主动管11的一端,主动孔131分别与第一穿孔103a和进气口41对应设置,且主动孔131穿过第一穿孔103a与进气口41通过密封件18连接,以将第一风道13内的气流传输至尘仓3内,以实现将风筒2内的气流传输至扫地机器人102的尘仓3,并对尘仓3内的杂物进行清理,也就是说,主动管11的另一端与进气口41连接,以将出气端241的气流输送至进气口41;
④出气口42分别与第二穿孔103b和从动孔141对应设置,且从动孔141穿过第二穿孔103b与进气口41通过密封件18连接,从动孔141开设于第二风道14的一端,以将尘仓3内的气流传输至第二风道14,且此时的气流携带有尘仓3内的杂物;
⑤第二风道14的另一端与从动管12的一端连接,从动孔141设于第二风道14远离从动管12的一端,以将第二风道14内携带有杂物的气流传输至从动管12;
⑥从动管12的另一端与收纳盒104的连接孔104b连接,以将从动管12内携带有杂物的气流传输至收纳盒104;
⑦收纳盒104的过滤件104a与风筒2的进气端227连接,也就是说,从动管12的一端连接出气口42,另一端连接进气端227,以将尘仓3内携带杂物的气流输送至进气端227,从动管12中携带杂物的气流进入收纳盒104后,气流穿过过滤件104a和进气端227进入风筒2内,以实现扫地机器人102尘仓3内的气流携带杂物传输至收纳盒104内,实现了对尘仓3的清洁,进一步的,风筒2、管路1和尘仓3内的气流形成循环,气流经过风筒2时,风筒2增加了气流的强度和流速,如此循环,不断的提高气流的强度和流速,实现了通过气流将尘仓3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集尘站100和扫地机器人102通过在集尘站100内设置清洁装置101,且该清洁装置101与扫地机器人102的尘仓3连接,通过清洁装置101清理扫地机器人102的尘仓3,实现扫地机器人102可以高效的工作,避免了在杂物充满尘仓3后,需要使用者手动清理,减轻了使用者的负担。通过在风筒2内设置发热元件,用于产生热量,风筒2内的气流携带热量流入管路1并经过清理端4进入尘仓3,以实现对尘仓3进行干燥,进一步将潮湿的杂物吹干并进行清理;通过在风筒2内设置旋涡装置22,使气流经过旋涡装置22后呈旋转状,使气流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易被分散,实现了提高气流的强度,使气流的冲击力更强;通过在管路1中设置连接管,且连接管呈弧形或曲线形设置,减少了气流在改变行进方向时的损耗,同时,保持气流的流速和强度,进一步的,主动孔131和从动孔141并列设置在第二风道14的上表面,以简化集尘站100内的结构,提高了集尘站100内的空间利用率;通过在尘仓3内设置分散装置5,且分散装置5遮盖在进气口41上,当进气口41处的气流通过分散装置5时,分散装置5将气流分为多股,且多股气流的方向互不相同,以实现气流向尘仓3的各个角落流动,用于清理尘仓3内的死角,以更好的清理尘仓3。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尘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尘仓上设有清理端以及与所述尘仓活动连接的分散装置,所述清理端包括进气口,所述分散装置包括分散板以及开设在所述分散板上的分散孔,所述分散板遮盖所述进气口,以便所述进气口处的气流穿过所述分散孔进行分散,以清洁所述尘仓的每个角落;
所述分散装置还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件和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与所述分散板一体设置,所述支撑件自所述密封板的底部向外延伸,且该支撑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分散板的延伸方向相同;
所述尘仓的侧壁上开设有收容槽,所述支撑件部分收容在所述收容槽内并能够在所述收容槽内转动,以将所述分散板与所述尘仓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板呈弧形设置,所述分散孔设有多个,且在所述分散板上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装置还包括转轴,所述支撑件上开设有转动孔,所述收容槽内开设有收容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转动孔和所述收容孔,以将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尘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尘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装置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转轴的外侧,所述支撑件上还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扭簧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孔,以将所述扭簧与所述支撑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尘仓的侧壁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收容在所述进气口内,并与所述进气口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尘仓还包括集尘口、活动遮盖所述集尘口的挡板以及突起,所述突起设于所述密封板和所述挡板之间,所述突起配置为在清理所述尘仓时能够改变流经所述突起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使得所述挡板保持遮盖所述集尘口的状态。
7.一种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尘仓。
8.一种集尘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站与权利要求7所述的扫地机器人配套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尘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站包括风筒和管路,所述管路包括主动管和从动管,所述风筒内的气流通过所述主动管传输至所述扫地机器人,待气流穿过所述扫地机器人后再通过所述从动管循环至所述风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尘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站还包括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分别与所述从动管和所述风筒连接,用于过滤所述从动管中的气流。
CN202111676817.7A 2021-12-31 2021-12-31 尘仓、扫地机器人及集尘站 Active CN1143434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6817.7A CN114343494B (zh) 2021-12-31 2021-12-31 尘仓、扫地机器人及集尘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6817.7A CN114343494B (zh) 2021-12-31 2021-12-31 尘仓、扫地机器人及集尘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43494A CN114343494A (zh) 2022-04-15
CN114343494B true CN114343494B (zh) 2023-06-23

Family

ID=81106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76817.7A Active CN114343494B (zh) 2021-12-31 2021-12-31 尘仓、扫地机器人及集尘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4349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52277B2 (en) * 2003-03-13 2006-12-26 Samsung Gwangju Electronics Co., Ltd. Filter assembly for cyclone type dust collecting apparatus of a vacuum cleaner
JP2008022932A (ja) * 2006-07-19 2008-02-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掃除機
JP4886908B2 (ja) * 2011-06-24 2012-02-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JP2013132338A (ja) * 2011-12-26 2013-07-08 Panasonic Corp 電気掃除機の集塵装置及び電気掃除機
CN102525350B (zh) * 2012-02-22 2014-10-22 戴香明 真空吸尘器
JP5957699B2 (ja) * 2012-09-21 2016-07-2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US9775478B2 (en) * 2014-08-08 2017-10-03 Emerson Electric Co. Low profile filter for vacuum cleaners
CN105030121A (zh) * 2015-07-02 2015-11-11 荀阳 一种洗脸装置
CN106725110A (zh) * 2017-01-13 2017-05-31 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尘桶网罩及吸尘器
CN207205180U (zh) * 2017-09-01 2018-04-10 东营腾云精铸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半封闭式浮沙机
CN209032114U (zh) * 2018-04-03 2019-06-28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手持式吸尘器
CN211883655U (zh) * 2019-12-30 2020-11-10 尚科宁家(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尘盒、扫地机器人及清洁装置
CN212879151U (zh) * 2020-05-06 2021-04-06 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扫地机器人及扫地机器人系统
CN214259221U (zh) * 2020-11-06 2021-09-24 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扫地机器人及智能清洁系统
CN214434056U (zh) * 2020-11-23 2021-10-22 深圳乐动机器人有限公司 集尘盒、清洁机器人及清洁设备
CN113040665A (zh) * 2021-01-05 2021-06-29 广东乐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集尘不易氧化的扫地机器人系统
CN113171027A (zh) * 2021-04-02 2021-07-27 美智纵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清洁装置、尘盒组件、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43494A (zh) 2022-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5304C (zh) 一种吸尘头可转动的吸尘器
CN211883655U (zh) 一种尘盒、扫地机器人及清洁装置
CN114305227A (zh) 扫地机器人及集尘装置
CN211633144U (zh) 用于扫地机器人的集尘站
CN114343494B (zh) 尘仓、扫地机器人及集尘站
CN214208244U (zh) 智能清洁系统
CN114343491B (zh) 清洁装置及应用该清洁装置的集尘站
CN216776892U (zh) 管路及应用该管路的集尘站
CN208973659U (zh) 吸尘器
CN115153368B (zh) 集尘基站
CN216776895U (zh) 风筒
CN205548455U (zh) 一种地拖双风道结构
CN210300861U (zh) 一种集尘盒和清洁机器人
CN213309475U (zh) 扫地机器人
CN113974503A (zh) 清洁机器人及包括其的清洁系统
CN208839277U (zh) 导尘单元及过滤组件
CN208839278U (zh) 过滤组件
CN209136436U (zh) 进风机构及吸尘器
CN208957983U (zh) 导风单元及过滤组件
CN220275520U (zh) 一种过滤组件、吸尘器和清洁套装
CN220477542U (zh) 风道结构及扫地机器人
CN216823252U (zh) 扫地机器人及集尘装置
CN201067379Y (zh) 一种吸尘头可转动的吸尘器
CN217524946U (zh) 一种清洁系统
CN221105746U (zh) 集尘盒、扫地机及清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