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32114U - 手持式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手持式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32114U
CN209032114U CN201820465593.2U CN201820465593U CN209032114U CN 209032114 U CN209032114 U CN 209032114U CN 201820465593 U CN201820465593 U CN 201820465593U CN 209032114 U CN209032114 U CN 2090321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 held
motor
held cleaner
dirt cup
cup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6559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力
戈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6559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321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321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321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式吸尘器,手持式吸尘器包括机体、电机和尘杯组件,机体具有近端和远端,远端具有进气口,近端设有手柄,手柄与预定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α满足:5°≤α≤45°,预定平面为垂直于机体纵向中心平面的竖直平面;电机设在近端,电机具有出气口,尘杯组件设在机体上且位于进气口和电机之间。当电机工作时,从进气口进入的含尘气流经尘杯组件尘气分离后,洁净的气流流经电机并由出气口送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吸尘器,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提升了用户的握持感受。

Description

手持式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背景技术
由于手持式吸尘器体型小巧、携带、使用非常方便,常用于地毯、家居、电器等的清洁。相关技术中,用户在使用手持式吸尘器时,用户的手部持握手持式吸尘器的手柄,握持感受不佳,降低了用户使用手持式吸尘器的体验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手持式吸尘器,所述手持式吸尘器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提升了用户的握持感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式吸尘器,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具有近端和远端,所述远端具有进气口,所述近端设有手柄,所述手柄与预定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所述α满足:5°≤α≤45°,所述预定平面为垂直于所述机体纵向中心平面的竖直平面;电机,所述电机设在所述近端,所述电机具有出气口;尘杯组件,所述尘杯组件设在所述机体上且位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电机之间,当所述电机工作时,从所述进气口进入的含尘气流经所述尘杯组件尘气分离后,洁净的气流流经所述电机并由所述出气口送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式吸尘器,通过在机体的近端设置手柄,便于用户通过手柄来操作手持式吸尘器;通过将手柄与预定平面之间夹角α设置为满足5°≤α≤45°,方便了用户持握手柄,同时提升了用户的手柄握持感受,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效果;同时手持式吸尘器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α进一步满足:α=2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手柄位于所述进气口的中心轴线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气口的中心轴线穿过所述手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手持式吸尘器水平放置时,在所述机体的纵向中心平面上,以所述进气口的中心轴线为横轴、以所述尘杯组件的中心轴线为纵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所述手持式吸尘器的重心落在所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四象限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过所述尘杯组件的中心且垂直于所述机体的底面的直线为所述尘杯组件的预定直线,当所述手持式吸尘器水平放置时,其中所述预定直线与所述近端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r,所述手持式吸尘器的整个机身长度为l,其中所述r、l满足:r/l≥0.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r、l进一步满足:r/l≥0.5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手持式吸尘器水平放置时,所述尘杯组件的横向长度与所述手持式吸尘器的整个机身长度之比为0.4-0.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设在所述手柄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体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尘杯组件和所述电机内部的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在从所述远端朝向所述近端的方向上位于所述尘杯组件和所述电机之间且将所述尘杯组件和所述电机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通通道竖直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体上设有过滤件,所述过滤件位于所述尘杯组件的出口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水平或倾斜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式吸尘器的纵向剖面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手持式吸尘器的纵向剖面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手持式吸尘器的纵向剖面图。
附图标记:
手持式吸尘器100、预定平面100a、预定直线100b、横轴100c、纵轴100d、
机体1、进气口10a、连通通道10c、进气管11、
电机2、电源线20、吸气口20a、出气口20b、电机本体21、电机罩22、
尘杯组件3、尘杯进气口30a、尘杯出气口30b、
杯体31、集尘腔31a、旋风分离部32、通孔32a、
过滤件4、手柄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高度”、“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式吸尘器100。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式吸尘器100,包括机体1、电机2和尘杯组件3。
机体1具有近端和远端,远端具有进气口10a,近端设有手柄5,手柄5与预定平面100a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α满足:5°≤α≤45°,预定平面100a为垂直于机体1纵向中心平面的竖直平面。电机2设在近端,电机2具有出气口20b,尘杯组件3设在机体1上且尘杯组件3位于进气口10a和电机2之间。当电机2工作时,从进气口10a进入的含尘气流经尘杯组件3尘气分离后,洁净的气流流经电机2并由出气口20b送出。
例如,如图1-图3所示,机体1的近端和远端可以前后间隔设置,近端位于远端的后侧,进气口10a贯穿机体1以使含尘气流可以通过进气口10a流入机体1内。在气流流动方向上、尘杯组件3可以位于进气口10a与电机2之间,在前后方向上、尘杯组件3可以位于进气口10a与电机2之间,使得尘杯组件3对由进气口10a流入机体1内的气流进行处理后、洁净的气流流向电机2,从而避免气流中的灰尘等附着在电机2上而影响电机2的运行、散热等,起到了保护电机2的作用,提升了电机2的使用可靠性。
具体地,尘杯组件3上形成有尘杯进气口30a和尘杯出气口30b,电机2的一端可以形成有吸气口20a、出气口20b可以位于电机2的另一端,其中,尘杯进气口30a与进气口10a连通、尘杯出气口30b与吸气口20a连通,从而电机2运行以在吸气口20a处产生负压,由于吸气口20a通过尘杯出气口30b、尘杯进气口30a与进气口10a连通,从而含尘气流可以通过进气口10a被吸入机体1内,并依次经过尘杯进气口30a、尘杯出气口30b、吸气口20a,最终洁净的气流可以通过出气口20b排出。其中,含尘气流可以在尘杯组件3内实现尘气分离,分离后的灰尘等异物被收集在尘杯组件3内、分离后的空气依次通过尘杯出气口30b、吸气口20a和出气口20b送出。
如图1-图3所示,手柄5设在机体1上以便于用户通过手部持握手柄5来操作例如移动手持式吸尘器100,其中手柄5与预定平面100a之间的夹角α满足5°≤α≤45°,手柄5的上端可以向前延伸,使得手柄5从上向下、自前向后延伸,方便了用户持握手柄5,同时使得用户的手部握持感受效果良好,进一步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远端”是指用户使用手持式吸尘器100时、机体1的远离用户的一端,而“近端”是指用户使用手持式吸尘器100时、机体1的靠近用户的一端;电机2上的出气口20b可以是整个手持式吸尘器100的出气口,也可以仅是电机2的出气口、而非整个手持式吸尘器100的出气口;“手柄5”是指狭义上的手柄5,具体而言,手柄5为用户使用手持式吸尘器100时、用户握持的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式吸尘器100,通过在机体1的近端设置手柄5,便于用户通过手柄5来操作手持式吸尘器100;通过将手柄5与预定平面100a之间夹角α设置为满足5°≤α≤45°,方便了用户持握手柄5,同时提升了用户的手柄5握持感受,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效果;同时手持式吸尘器100的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α进一步满足:α=22°,从而进一步保证了用户的手柄5持握感受,保证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手柄5位于进气口10a的中心轴线的下方。例如,在图2和图3的示例中,进气口10a的中心轴线可以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手柄5位于进气口10a的中心轴线的下方,从而手持式吸尘器100的结构布局合理,进一步保证了手持式吸尘器100的持握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气口10a的中心轴线穿过手柄5。例如,如图1所示,进气口10a的中心轴线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进气口10a与手柄5可以前后正对设置,在上下方向上、进气口10a的中心轴线位于手柄5上端和手柄5下端之间,便于用于通过持握手柄5来操作手持式吸尘器100,以使进气口10a朝向待清洁表面设置,从而保证手持式吸尘器100的操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手持式吸尘器100水平放置时,在机体1的纵向中心平面上,以进气口10a的中心轴线为横轴100c、以尘杯组件3的中心轴线为纵轴100d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手持式吸尘器100的重心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四象限内。例如,如图1-图2所示,尘杯组件3可以竖直布置,即尘杯组件3的中心轴线竖直延伸;手持式吸尘器100水平放置,手持式吸尘器100的长度可以大于手持式吸尘器100的高度。横轴100c可以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沿横轴100c的延伸方向、向后为横轴100c的正方向,沿横轴100c的延伸方向、向前为横轴100c的负方向,纵轴100d可以沿上下方向竖直延伸,沿纵轴100d的延伸方向、向上为纵轴100d的正方向,沿纵轴100d的延伸方向、向下为纵轴100d的负方向,横轴100c与纵轴100d相互垂直且有公共点O,从而横轴100c和纵轴100d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横轴100c和纵轴100d的公共点O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手持式吸尘器100的重心落在上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四象限内,即手持式吸尘器100的重心位于其后下部,此时手持式吸尘器100的重心与手柄5之间的距离较小,从而达到省力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手持式吸尘器100的持握舒适性。
如图3所示,当尘杯组件3水平布置时,尘杯组件3的中心轴线是指尘杯组件3的竖直中心轴线,此时当手持式吸尘器100水平放置时,在机体1的纵向中心平面上,以进气口10a的中心轴线为横轴100c、以尘杯组件3的竖直中心轴线为纵轴100d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手持式吸尘器100的重心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四象限内,同样达到省力的效果,提升了持握舒适性。其中,尘杯组件3的竖直中心轴线经过尘杯组件3的中心、且与水平面垂直。
可以理解的是,尘杯组件3还可以倾斜布置,使得当进气口10a的中心轴线沿水平方向前后延伸时、尘杯组件3的中心轴线与进气口10a的中心轴线无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此时在机体1的纵向中心平面上、进气口10a的中心轴线可以与尘杯组件3的中心线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当手持式吸尘器100水平放置时、手持式吸尘器100的重心落在上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四象限内。其中,尘杯组件3的中心线经过尘杯组件3的中心、且与进气口10a的中心轴线垂直。
具体地,用户的手部持握手柄5来操作手持式吸尘器100时,手持式吸尘器100通过手柄5与用户的手部之间可以形成杠杆,其中用户手部的一部分与手柄5之间接触以形成杠杆的支点、用户手部的另一部分与手柄5之间相互作用使得用户手部对手柄5产生有动力,该动力的作用线与上述支点之间的距离为动力臂,手持式吸尘器100的重力为阻力,而该阻力的作用线与上述支点之间的距离为阻力臂。由于手持式吸尘器100的重心与手柄5之间的距离较小,使得阻力臂较小,从而减小了动力的大小,起到了省力的作用,提升了持握舒适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手持式吸尘器100的长度”是指手持式吸尘器100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手持式吸尘器100的高度”是指手持式吸尘器100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过尘杯组件3的中心且垂直于机体1的底面的直线为尘杯组件3的预定直线100b,当手持式吸尘器100水平放置时,其中预定直线100b与近端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r,手持式吸尘器100的整个机身长度为l,其中r、l满足:r/l≥0.5。例如,如图1-图3所示,手持式吸尘器100水平放置,且机体1的远端和近端可以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在前后方向上、预定直线100b与近端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r,在前后方向上、手持式吸尘器100的整个机身长度为l,其中r、l满足r/l≥0.5,从而保证了在前后方向上、预定直线100b与近端的端面之间具有足够的距离,方便了手柄5与电机2的布置。
进一步地,r、l进一步满足:r/l≥0.56,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在前后方向上、预定直线100b与近端的端面之间具有足够的距离,进一步方便了手柄5与电机2的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手持式吸尘器100水平放置时,尘杯组件3的横向长度与手持式吸尘器100的整个机身长度之比为0.4-0.6。例如,如图1-图3所示,手持式吸尘器100水平放置,且机体1的远端和近端可以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尘杯组件3可以竖直放置,即尘杯组件3的中心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尘杯组件3的横向长度为s,在前后方向上、手持式吸尘器100的整个机身长度为l,其中s、l满足0.4≤s/l≤0.6,使得手持式吸尘器100的整体布局合理,具有良好的美观性,可以实现手持式吸尘器100轻量化、小型化的设计需求以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及市场需求。
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当手持式吸尘器100水平放置在支撑面上时,尘杯组件3的下端面与支撑面接触以支撑手持式吸尘器100,而尘杯组件3的横向长度s与手持式吸尘器100的整个机身长度l之间满足0.4≤s/l≤0.6,使得尘杯组件3与支撑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保证了手持式吸尘器100水平放置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电机2设在手柄5的下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手持式吸尘器100的整个机身长度,节省了手持式吸尘器100的占用空间,便于手持式吸尘器100的携带、使用及收纳。例如,如图1所示,手柄5的上端可以与机体1的上部相连,手柄5的下端可以与电机2的一端相连,电机2的另一端可以与机体1的下部相连,从而机体1、手柄5和电机2之间共同限定出足够的持握空间,以便于用户手部持握手柄5。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电机2与手柄5还可以在上下方向上大致平齐设置,此时电机2可以与手柄5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使得电机2与手柄5之间限定出持握空间,以便于用户手部持握手柄5,其中手柄5的上端可以与机体1的上部相连,手柄5的下端可以与电机2的一端相连,电机2的另一端可以与机体1的上部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机体1上设有用于连通尘杯组件3和电机2内部的连通通道10c,连通通道10c在从远端朝向近端的方向上位于尘杯组件3和电机2之间且连通通道10c将尘杯组件3和电机2隔开。例如,如图1和图3所示,连通通道10c的一端可以与尘杯出气口30b连通、连通通道10c的另一端可以与吸气口20a连通,从而自尘杯组件3内流出的空气可以流入连通通道10c内,并通过连通通道10c流入电机2内部;在前后方向上、连通通道10c位于尘杯组件3和电机2之间以将尘杯组件3和电机2隔开,保证空气在手持式吸尘器100内顺畅流动,以实现手持式吸尘器100的清洁功能。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连通通道10c与尘杯组件3的内部之间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是间接连通,只需保证尘杯组件3内的气流可以流至连通通道10c内即可。当连通通道10c与尘杯组件3的内部之间直接连通时,连通通道10c的上述一端可以与尘杯出气口30b直接连通,也就是说,自尘杯出气口30b流出的气流可以直接流入连通通道10c内;当连通通道10c与尘杯组件3的内部之间间接连通时,连通通道10c的上述一端可以与尘杯出气口30b间接连通,也就是说,自尘杯出气口30b流出的气流首先流入机体1内的其他通道后、然后再流入连通通道10c内。
同样,连通通道10c与电机2的内部之间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是间接连通,只需保证连通通道10c内的气流可以流至电机2内即可。当连通通道10c与电机2的内部之间直接连通时,连通通道10c的上述另一端可以与吸气口20a直接连通,也就是说,自连通通道10c流出的气流可以直接通过吸气口20a流入电机2内;当连通通道10c与电机2的内部之间间接连通时,连通通道10c的上述另一端可以与吸气口20a间接连通,也就是说,自连通通道10c流出的气流首先流入机体1内的其他流道后、然后再通过吸气口20a流入电机2内。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连通通道10c竖直布置,且连通通道10c大致沿直线延伸,从而在保证空气流动顺畅的前提下、减小了手持式吸尘器100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节省了手持式吸尘器100的占用空间,方便了手持式吸尘器100的携带、收纳。
可以理解的是,连通通道10c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设置连通通道10c的布置方式及延伸方式,例如,连通通道10c还可以倾斜布置,或者连通通道10c沿曲线延伸。
可选地,手柄5直线或曲线延伸,使得手柄5具有良好的多样性,从而提升了手持式吸尘器100的适用性。例如,在图2和图3的示例中,手柄5沿直线延伸,此时手柄5的延伸方向与预定平面100a之间的夹角α满足5°≤α≤45°;又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手柄5沿曲线延伸,该曲线可以朝向远离远端的方向凸出,以便于用户手部握持,此时手柄5的延伸方向与预定平面100a之间的夹角α也满足5°≤α≤45°,或者,上述曲线上任意一点处的切线与预定平面100a之间的夹角α满足5°≤α≤45°。其中,手柄5可以沿弧线延伸,保证手持式吸尘器100的整体美观性,同时保证用户的持握舒适性;手柄5上可以包覆有软胶,以进一步增强手持式吸尘器100的持握感。
可以理解的是,当手柄5沿直线延伸时,手柄5可以被构造成活动手柄5,也就是说,手柄5可活动地设在机体1上,例如,手柄5可以与机体1可枢转地相连,使得手柄5的延伸方向与预定平面100a之间的夹角α在5°~45°(包括端点值)范围内可变动,从而不同的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转动手柄5至合适的角度以更好地保证不同用户的握持感受,进而进一步提升了手持式吸尘器100的适用性。其中,手柄5的上端可以与机体1可枢转地相连,或者手柄5的下端与机体1可枢转地相连,但不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尘杯组件3包括杯体31和设在杯体31内的旋风分离部32,旋风分离部32的外表面与杯体31的内壁面彼此间隔开,且旋风分离部32的外周面上形成有贯通的多个通孔32a,从进气口10a进入的含尘气流适于切向地进入到杯体31内并在杯体31内尘气分离后,洁净的气流通过多个通孔32a流向电机2。例如,如图1-图3所示,杯体31可以大致形成为筒状结构,杯体31的底部可以限定出集尘腔31a,尘杯进气口30a和尘杯出气口30b可以形成在杯体31上;旋风分离部32可以设在杯体31一侧的侧壁上、并朝向杯体31的另一侧延伸。手持式吸尘器100运行时,从进气口10a进入的含尘气流适于切向地进入到杯体31内并沿杯体31的内周壁旋转流动,实现了尘、气的旋风分离,保证了尘气分离效率,分离后的灰尘等聚集在集尘腔31a内,而分离后的空气通过多个通孔32a流至旋风分离部32内,旋风分离部32可以对分离后的空气进行过滤,提升了尘气分离效率,最后洁净的空气可以通过尘杯出气口30b流至电机2内并通过出气口20b排出。
可以理解的是,通孔32a可以形成为圆形孔、多边形孔等;杯体31和旋风分离部32可以同轴设置、也可以不同轴设置;旋风分离部32可以横向设置、也可以纵向设置,例如,在图3的示例中,旋风分离部32横向设置,此时旋风分离部32的中心轴线沿水平方向前后延伸,又例如,在图1和图2的示例中,旋风分离部32竖向设置,此时旋风分离部32的中心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
可选地,机体1上设有过滤件4,过滤件4位于尘杯组件3的出口处,从而过滤件4可以对流经尘杯出气口30b的空气进行进一步的过滤,保证手持式吸尘器100的分离效率,从而保证手持式吸尘器100的清洁效率。例如,如图1-图3所示,机体1内可以限定出容纳空间,过滤件4置于容纳空间内以覆盖尘杯出气口30b,容纳空间与尘杯出气口30b、吸气口20a分别连通,且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容纳空间可以位于尘杯出气口30b和吸气口20a之间。由此,通过在机体1内限定容纳空间以容纳过滤件4,便于过滤件4的布置。其中,过滤件4可以完全填充容纳空间(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也可以未完全填充容纳空间(例如,如图3所示);过滤件4可选为HEPA(海帕)过滤件或过滤棉。
当然,过滤件4还可以设在尘杯组件3上,此时过滤件4可以位于尘杯组件3内以邻近尘杯出气口30b设置,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过滤件4位于尘杯出气口30b的上游,同样可以对流经尘杯出气口30b的空气进行进一步的过滤,保证手持式吸尘器100的清洁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电机2水平或倾斜布置,从而电机2布置灵活,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布置电机2,使得手持式吸尘器100的整体布局较为灵活,提升了手持式吸尘器100的适用性。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电机2水平布置,也就是说,电机2的中心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此时电机2的中心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吸气口20a可以形成在电机2的前端,出气口20b可以形成在电机2的后端。又例如,在图2和图3的示例中,电机2倾斜布置,也就是说,电机2的中心轴线倾斜延伸,此时电机2的中心轴线可以自上向下、由前向后倾斜延伸,吸气口20a可以形成在电机2的上端,出气口20b可以形成在电机2的下端。
可以理解的是,电机2还可以竖直布置,也就是说,电机2的中心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式吸尘器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下面参考图1-图3以三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式吸尘器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手持式吸尘器100包括机体1、电机2和尘杯组件3。
机体1具有近端和远端,手持式吸尘器100水平放置时、近端和远端可以前后间隔设置,远端设有进气管11,进气管11设在机体1的上部,进气管11的前端具有进气口10a,进气口10a的中心轴线与手持式吸尘器100的底面平行;近端设有手柄5,手柄5与进气管11前后正对设置,手柄5沿曲线延伸,该曲线向后凸出且该曲线上任意一点处的切线与预定平面100a之间的夹角α满足5°≤α≤45°,预定平面100a为垂直于机体1纵向中心平面的竖直平面,其中手柄5的上端与机体1的上部相连且手柄5的上端与机体1的上端面平齐,使得进气口10a的中心轴线自前向后水平穿过手柄5。
电机2水平设在近端且电机2位于手柄5的下方,电机2包括电机本体21和电机罩22,电机罩22罩设在电机本体21外,以降低电机本体21运行时向外传递的噪音,手柄5的下端与电机罩22的后部相连,电机罩22上穿设有电源线20,电源线20的一端可以与外界电源相连、电源线20的另一端可以与电机本体21相连,以对电机本体21进行供电。电机2具有吸气口20a和出气口20b,吸气口20a形成在电机罩22的前端,出气口20b形成在电机罩22的后端,吸气口20a和出气口20b的开口方向均沿电机2的轴向设置,也就是说,吸气口20a和出气口20b处的气流沿电机2的轴向流动,其中,出气口20b形成为整个手持式吸尘器100的出气口。
尘杯组件3设在机体1的下部,且在前后方向上、尘杯组件3位于进气口10a和电机2之间,在气流流动方向上、尘杯组件3位于进气口10a和电机2之间。尘杯组件3包括杯体31和设在杯体31内的旋风分离部32,杯体31大致形成为底部封闭的筒状结构且杯体31纵向放置,即杯体31的中心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杯体31的底部限定出集尘腔31a以便于灰尘的收集,杯体31上形成有尘杯进气口30a和尘杯出气口30b,尘杯进气口30a位于杯体31的侧壁上,尘杯出气口30b位于杯体31的顶壁上;旋风分离部32大致形成为底部封闭的筒状结构且旋风分离部32与杯体31同轴设置,旋风分离部32的上端与杯体31的顶壁相连且旋风分离部32与尘杯出气口30b上下正对设置,旋风分离部32的外表面与杯体31的内周壁彼此间隔开,旋风分离部32的外周面上形成有贯通的多个通孔32a,每个通孔32a均形成为圆形孔。从进气口10a进入的含尘气流适于通过尘杯进气口30a切向地进入到杯体31内并沿杯体31的内周壁旋转流动,使得含尘气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实现尘气的分离,分离后的灰尘等聚集在集尘腔31a内,而分离后的空气通过多个通孔32a流至旋风分离部32内,最后洁净的空气可以通过尘杯出气口30b流至电机罩22内并通过出气口20b向后排出。
机体1内限定出容纳空间和连通通道10c,容纳空间位于尘杯组件31和连通通道10c的上方以使容纳空间与尘杯出气口30b上下相对设置,且容纳空间与尘杯出气口30b连通,容纳空间内设有过滤件4,过滤件4完全填充容纳空间且过滤件4覆盖尘杯出气口30b;在前后方向上、连通通道10c位于尘杯组件3和电机2之间以将尘杯组件3和电机2隔开,连通通道10c竖直布置,在气流流动的方向上、连通通道10c位于容纳空间的下游且连通通道10c的上端与容纳空间连通、连通通道10c的下端与吸气口20a连通,也就是说,连通通道10c的上端通过容纳空间与尘杯组件3内部连通、连通通道10c的下端与电机2内部直接连通,从而自尘杯出气口30b流出的气流首先流至容纳空间内以被过滤件4过滤,而后洁净的气流流至连通通道10c内,并通过吸气口20a向后流入电机罩22内。
其中,杯体31的下端面与电机罩22的下端面平齐,连通通道10c的底壁略高于杯体31的下端面,使得手持式吸尘器100水平放置在支撑面上时、杯体31的下端面和电机罩22的下端面与支撑面相接触以支撑整个手持式吸尘器100,保证了手持式吸尘器100水平放置的稳定性。
当手持式吸尘器100水平放置时,在机体1的纵向中心平面上,以进气口10a的中心轴线为横轴100c、以尘杯组件3的中心轴线为纵轴100d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沿横轴100c的延伸方向、向后为横轴100c的正方向,沿横轴100c的延伸方向、向前为横轴100c的负方向,沿纵轴100d的延伸方向、向上为纵轴100d的正方向,沿纵轴100d的延伸方向、向下为纵轴100d的负方向,手持式吸尘器100的重心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四象限内。
如图1所示,过尘杯组件3的中心且垂直于机体1的底面的直线为尘杯组件3的预定直线100b,当手持式吸尘器100水平放置时,预定直线100b与近端的端面之间的距离r与手持式吸尘器100前后方向的整个机身长度l之间满足r/l≥0.5,尘杯组件3的横向长度为s与手持式吸尘器100的整个机身长度l之间满足0.4≤s/l≤0.6。由于尘杯组件3纵向放置,使得预定直线100b与纵轴100d重合。
当电机本体21工作时,进气口10a处产生负压,含尘气流通过依次进气口10a和尘杯进气口30a切向流入杯体31内并沿杯体31的内周壁旋转流动,使得含尘气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实现尘气的分离,分离后的灰尘等向下聚集在集尘腔31a内,而分离后的空气通过多个通孔32a流至旋风分离部32内,并由尘杯出气口30b向上流入容纳空间内,使得过滤件4对空气进行再次过滤,而后洁净的空气沿连通通道10c向下流动、并通过吸气口20a向后流入电机罩22内,最终空气通过出气口20b向后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式吸尘器100,整体布局合理、美观,同时提升了用户握持感受,具有良好的持握舒适性、达到省力的效果,可以满足轻量化、小型化的设计需求。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大致相同,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之处在于:手柄5沿直线延伸且手柄5位于进气口10a的中心轴线的下方;电机2倾斜布置。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手柄5由前向后、从上向下倾斜延伸,手柄5的延伸方向与预定平面100a之间的夹角α满足5°≤α≤45°。机体1上未设置连通通道10c,电机2可以邻近尘杯组件3设置,使得容纳空间分别与尘杯出气口30b、吸气口20a连通,过滤件4覆盖尘杯出气口30b和吸气口20a。
电机2位于容纳空间的下方且在上下方向上、电机2与手柄5大致平齐设置,手柄5的上端与机体1相连、手柄5的下端与电机罩22相连,电机2的中心轴线自上向下、由前向后倾斜延伸,吸气口20a形成在电机罩22的上端,出气口20b形成在电机罩22的下端。当电机本体21工作时,进气口10a处产生负压,含尘气流通过依次进气口10a和尘杯进气口30a切向流入杯体31内并沿杯体31的内周壁旋转流动,使得含尘气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实现尘气的分离,分离后的灰尘等向下聚集在集尘腔31a内,而分离后的空气通过多个通孔32a流至旋风分离部32内,并由尘杯出气口30b向上流入容纳空间内,使得过滤件4对空气进行再次过滤,而后洁净的空气通过吸气口20a向下流入电机罩22内,最终空气通过出气口20b向下、向后倾斜排出。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结构大致相同,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之处在于:旋风分离部32横向设置;机体1上形成有连通通道10c,在前后方向上、连通通道10c位于尘杯组件3和电机2之间以将尘杯组件3和电机2隔开。
具体地,如图3所示,尘杯组件3水平布置,使得旋风分离部32的中心轴线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且旋风分离部32的后端与杯体31的侧壁相连,以使旋风分离部32与尘杯出气口30b前后正对设置,此时尘杯组件3的上述中心轴线是指尘杯组件3的竖直中心轴线。其中,尘杯进气口30a形成在杯体31的顶壁上,旋风分离部32上端通孔32a形成为方形孔;旋风分离部32位于杯体31内的上部,使得旋风分离部32与杯体31底部的集尘腔31a之间的距离较大,避免气流将集尘腔31a内的灰尘等卷入至旋风分离部32上,保证了尘杯组件3的分离效率。
连通通道10c竖直布置,在气流流动的方向上、连通通道10c位于容纳空间的上游且连通通道10c的上端向上延伸至容纳空间内以与容纳空间连通、连通通道10c的下端与尘杯出气口30b连通,从而自尘杯出气口30b流出的气流通过连通通道10c流至容纳空间内以被过滤件4过滤,而后洁净的气流通过吸气口20a向后流入电机罩22内。其中,在前后方向上、连通通道10c大致位于容纳空间的中部,以保证过滤件4的过滤效果,当然,在前后方向上、连通通道10c大致位于容纳空间的前部或后部,而连通通道10c和吸气口20a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关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设置,例如连通通道10c可以位于吸气口20a的前侧(例如,如图3所示),连通通道10c也可以位于吸气口20a的后侧(图未示出)。其中,过滤件4未完全填充容纳空间。
其中,过滤件4置于容纳空间的底部,连通通道10c的上端向上延伸至超过过滤件4的上表面,从而气流自流通通道10c流出后、可以在容纳空间内进行一定的整流,以便于气流更均匀地流向整个过滤件4,进而保证过滤件4的过滤效果,避免仅由过滤件4的局部对气流进行过滤。
当电机本体21工作时,进气口10a处产生负压,含尘气流通过依次进气口10a和尘杯进气口30a切向流入杯体31内并沿杯体31的内周壁旋转流动,使得含尘气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实现尘气的分离,分离后的灰尘等向下聚集在集尘腔31a内,而分离后的空气通过多个通孔32a流至旋风分离部32内,并由尘杯出气口30b向后流入连通通道10c内,并沿连通通道10c向上流至容纳空间内,使得过滤件4对空气进行再次过滤,而后洁净的空气通过吸气口20a向下流入电机罩22内,最终空气通过出气口20b向下、向后倾斜排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具有近端和远端,所述远端具有进气口,所述近端设有手柄,所述手柄与预定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所述α满足:5°≤α≤45°,所述预定平面为垂直于所述机体纵向中心平面的竖直平面;
电机,所述电机设在所述近端,所述电机具有出气口;
尘杯组件,所述尘杯组件非水平布置在所述机体上且位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电机之间,
当所述电机工作时,从所述进气口进入的含尘气流经所述尘杯组件尘气分离后,洁净的气流流经所述电机并由所述出气口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α进一步满足:α=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位于所述进气口的中心轴线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的中心轴线穿过所述手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手持式吸尘器水平放置时,在所述机体的纵向中心平面上,以所述进气口的中心轴线为横轴、以所述尘杯组件的中心轴线为纵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所述手持式吸尘器的重心落在所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四象限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过所述尘杯组件的中心且垂直于所述机体的底面的直线为所述尘杯组件的预定直线,
当所述手持式吸尘器水平放置时,其中所述预定直线与所述近端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r,所述手持式吸尘器的整个机身长度为l,其中所述r、l满足:r/l≥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r、l进一步满足:r/l≥0.5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手持式吸尘器水平放置时,所述尘杯组件的横向长度与所述手持式吸尘器的整个机身长度之比为0.4-0.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设在所述手柄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尘杯组件和所述电机内部的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在从所述远端朝向所述近端的方向上位于所述尘杯组件和所述电机之间且将所述尘杯组件和所述电机隔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竖直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设有过滤件,所述过滤件位于所述尘杯组件的出口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水平或倾斜布置。
CN201820465593.2U 2018-04-03 2018-04-03 手持式吸尘器 Active CN2090321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65593.2U CN209032114U (zh) 2018-04-03 2018-04-03 手持式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65593.2U CN209032114U (zh) 2018-04-03 2018-04-03 手持式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32114U true CN209032114U (zh) 2019-06-28

Family

ID=67027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65593.2U Active CN209032114U (zh) 2018-04-03 2018-04-03 手持式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321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3494A (zh) * 2021-12-31 2022-04-15 深圳市杉川机器人有限公司 尘仓、扫地机器人及集尘站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3494A (zh) * 2021-12-31 2022-04-15 深圳市杉川机器人有限公司 尘仓、扫地机器人及集尘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19107A (en) Handheld cleaning appliance
AU2006201983B2 (en) Multi-cyclone dust separating apparatus
US7655058B2 (en) Cyclonic vacuum cleaner
CN101108106B (zh) 真空吸尘器的集尘单元
WO2017181484A1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102858218B (zh) 灰尘分离收集装置和电动真空吸尘器
CN209186546U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209032114U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205458413U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208510931U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109674395A (zh) 过滤组件及吸尘器
JP2014128393A (ja) 電気掃除機、および塵埃分離装置
CN209059042U (zh) 真空吸尘器
CN208598270U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CN208784588U (zh) 电动装置
CN206934050U (zh) 用于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尘杯组件和吸尘器
CN205458415U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101530308B (zh) 吸尘器旋风分离器灰尘排出口
CN208973655U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208784594U (zh) 清洁机器
CN208864193U (zh) 手持充电吸尘器
CN208659154U (zh) 清洁机器
CN208435452U (zh) 电动吸尘器
CN207118870U (zh) 一种双吸管立式吸尘器
CN209285356U (zh) 手持式吸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