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37952A - 一种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37952A
CN114337952A CN202011059386.5A CN202011059386A CN114337952A CN 114337952 A CN114337952 A CN 114337952A CN 202011059386 A CN202011059386 A CN 202011059386A CN 114337952 A CN114337952 A CN 1143379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otiation
information
time slot
node
configu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5938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37952B (zh
Inventor
韩亚雷
李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angjiang Compu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5938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379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379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379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379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379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灵活以太网细粒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和系统。其中向协商响应节点发送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协商响应节点根据所述待切换的目标时隙信息,校对待切换的目标时隙是否处于空闲状态;若所述待切换的目标时隙被第二客户信息占用,则协商响应节点发起所述第二客户信息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在完成所述第二客户信息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后,协商发起节点重新发起第一客户信息的切换协商请求流程。本发明将时隙协商请求消息简要的划分为了校验型和协商型两类;并通过配套的分析机制,覆盖了现有技术中所涉及的客户信息和时隙之间的配合实现的功能特性。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灵活以太网细粒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灵活以太网(Flexible Ethernet,简称FlexE)是一种基于以太网的改进型网络。灵活以太网技术通过绑定一路或者多路IEEE802.3标准定义的以太网接口,并在此基础上以66b编码块为基本单元进行时隙化处理来支持多路灵活速率FlexE客户MAC的技术。
基于灵活以太网的细粒度(Fine Granularity,简称FC)客户信号,在5G或10GFlexE客户接口的基础上基于细粒度基本单元进行进一步时隙划分,每个基本单元包含24个子时隙,子时隙粒度为10M。对于5G时隙,20个基本单元组成一组复帧,共480个子时隙;对于10G时隙,40个基本单元组成一组复帧,共960个时隙。
10M粒度细粒度基于5G或10G时隙承载时,子时隙数量为480个或960个,原FlexE开销定义的时隙配置表(Calendar)格式,即每个时隙与FlexE Client的占用关系,在FlexEClient ID为12bit的基础下,480或960个时隙将占用5760或11520bit,在细粒度应用中无法在有限的开销字段中表达细粒度客户信号时隙(FC Client)和时隙的映射关系,无法满足时隙配置动态协商的需求。
鉴于此,克服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细粒度技术完成时隙配置调整的协商方法,以解决时隙数量较多时,现有时隙配置表无法表达细粒度客户信号时隙和时隙的映射关系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方法包括:
协商发起节点向协商响应节点发送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客户信息的标识和待切换的目标时隙信息;
协商响应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根据所述待切换的目标时隙信息,校对待切换的目标时隙是否处于空闲状态;
若所述待切换的目标时隙被第二客户信息占用,则协商响应节点发起所述第二客户信息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
在完成所述第二客户信息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后,协商发起节点重新发起第一客户信息的切换协商请求流程。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信链路协商的系统,系统包括协商发起节点和协商响应节点,具体的:
协商发起节点向协商响应节点发送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客户信息的标识和待切换的目标时隙信息;
协商响应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根据所述待切换的目标时隙信息,校对待切换的目标时隙是否处于空闲状态;
若所述待切换的目标时隙被第二客户信息占用,则协商响应节点发起所述第二客户信息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
在完成所述第二客户信息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后,协商发起节点重新发起第一客户信息的切换协商请求流程。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信链路协商的装置,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所述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用于完成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
发明提出了一种通信链路协商机制,将时隙协商请求消息简要的划分为了校验型和协商型两类;并通过配套的分析机制,覆盖了现有技术中所涉及的客户信息和时隙之间的配合实现的功能特性。
本发明还采用了一种改进的通信链路格式,协商发起节点和协商响应节点可利用有限的信息满足时隙配置调整协商的需求,提高灵活以太网细粒度链路管理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灵活以太网细粒度架构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链路协商方法的一种基本单元格式的灵活以太网细粒度帧结构示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链路协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链路协商方法的基于5G时隙细粒度开销承载协商信息和配置信息的数据格式示例;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链路协商方法的基于10G时隙细粒度开销承载协商信息和配置信息的数据格式示例;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链路协商方法的第一节点发起指定客户信息的校验并成功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链路协商方法的第一节点发起切换协商并成功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链路协商方法的第一节点发起指定客户信息的校验,因第二节点无对应配置,校验失败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链路协商方法的第一节点发起指定客户信息的校验或切换协商,因第二节点其他Client时隙配置与第一节点Client发送配置冲突,校验协商或切换协商失败流程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链路协商方法的第一节点发起全量配置校验并成功的流程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链路协商方法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完成时隙切换的流程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链路协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链路协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协商发起节点和协商响应节点之间的协商内容,主要被描述为“校验协商”和“切换协商”两大部分。其中,“校验协商”主要指代的是,要确认协商发起节点和协商响应节点之间是否针对同一客户信息配置有时隙,并且针对同一客户信息所配置的时隙是否相同,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也会被简称为“校验”;“切换协商”主要指代的协商发起节点要针对某一指定客户信息所配置的时隙进行切换时,才进行的过程,其中,若切换协商成功则可进一步完成对所述指定客户信息所配置的时隙进行切换,此处,用“切换协商”的表述就是为与具体的时隙切换动作(时隙切换过程)区别开来。
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还涉及冲突配置协商流程,所述冲突配置协商流程通常是在进行切换协商时,发现待切换过去的目标时隙被其它的客户信息所占用时启动的,而相应的流程结果是将占用了协商发起节点侧为指定客户信息所配置的时隙的其它的客户信息的对应时隙进行了重新配置,从而将相应冲突给予解决。
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相应校验协商和切换协商是执行最后的切换动作前的必要过程,只有在协商发起节点和协商响应节点之间的切换协商都完成时(若包含有冲突配置,则要完成相应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才进行最后的时隙切换过程(此时若因为冲突配置协商过程,有多个客户信息需要进行切换,则在最后的时隙切换过程中一起完成相应时隙切换动作)。
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相应的“第一”、“第二”或者“第n”,并不具备实质性特征限缩意义,他们的使用更多意义上为了区分不同个体对象使用,而在一个场景中,集中在一个场景中描述的“第一”、“第二”和“第n”也是出于他们的出现的先后顺序,或者为了与其关联描述的对象中的“第一”、“第二”前缀进行关联统一使用,除此以外,并不存在更多的技术限定含义。因此,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若表述的对象名称包含类似“第一”和“第二”的前缀,则表明他们有一定的个体区分表述需求,而若相应的对象名称去掉了类似“第一”和“第二”的前缀之后的表述方式,是为了表明其用于涵盖具有上述前缀的一类对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协商主要分为“校验协商”和“切换协商”,相比较“切换协商”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涉及到“切换”的具体执行过程,因此,“切换协商”所完成的功能作用是具体“切换流程”(“切换动作”)前的握手操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特定表述下为了描述上的简要,也将类似原本应该完整描述为“校验协商请求消息”的表述简称为“校验请求消息”;而由于“切换协商”是用于明确与“切换过程”或者“切换动作”区别开的,因此,并未做上述的类似“校验请求”的简化描述。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要涉及的几类协商消息,包括全量客户信号配置校验(简称为全量协商)、指定客户信号的校验协商(简称为校验协商,也被简称为校验)和指定客户信号的切换协商(简称为切换协商);其中,指定客户信号的校验协商和指定客户信号的切换协商是构成全量客户信号配置校验的手段之一,即在进行全量客户信号校验协商时,可以将相应的校验过程拆分为多个指定客户信号的校验协商和/或指定客户信号的切换协商,相比较单独的指定客户信号的校验协商和指定客户信号的切换协商而言,所述全量客户信号配置校验所包含的指定客户信号的校验协商和指定客户信号的切换协商中通常会配以全量配置校验的参数值(此处将在本发明后续配合协议展开描述的方法过程中具体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从最能体现本发明方法流程特性的切换协商类型着手,阐述相应的实现方法过程,如图1所示,方法包括:
在步骤201中,协商发起节点向协商响应节点发送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客户信息的标识和待切换的目标时隙信息。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所述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可以是在协商发起节点和协商响应节点之间对应有所述第一客户信息的相关数据传输发生了异常情况或者当前的时隙配置已经不能满足数据量的增加时,希望能够通过切换时隙来改善数据传输效果时进行的。
在步骤202中,协商响应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根据所述待切换的目标时隙信息,校对待切换的目标时隙是否处于空闲状态。
在步骤203中,若所述待切换的目标时隙被第二客户信息占用,则协商响应节点发起所述第二客户信息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
此处,提前结合本发明后续扩展实现方案中所呈现的协议机制来描述,此处的协商响应节点发起所述第二客户信息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具体表现为协商响应节点向协商发起节点返回第一切换协商响应消息,而与一般的切换协商响应消息不同的是,所述第一切换协商响应消息中携带的“冲突请求SR”字段的参数值为1,其含义是协商响应节点发起了指定客户信息的协商请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特指上述冲突配置协商,而在具体可行的实现方案中,所述“冲突请求SR”字段的参数值为1还可能是协商响应节点在掉电情况下主动发起指定客户信息校验请求时携带使用)。因此,结合后续扩展协议机制实现方式中,所述冲突配置协商流程可以理解为是结合步骤上下文,并配以相应的“冲突请求SR”字段的参数值为1构成的。而相应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也是对后续步骤中相应过程内容的一个集中名称表现而已。
在步骤204中,在完成所述第二客户信息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后,协商发起节点重新发起第一客户信息的切换协商请求流程。
在具体实现方式中,步骤204是可以作为可选步骤存在的,因为,作为协商响应节点在步骤201中已经获取到了对应第一客户信息的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因此,若协商响应节点对其做相应内容存储,则可以在执行完上述步骤203之后,直接完成对应第一客户信息的时隙切换协商。然而,作为更为契合实际的实现方式而言,上述步骤204是有必要进行的,这是因为在本发明后续扩展实施方式中阐述了上述冲突配置协商流程可能是一个需要较长时间的递归过程,而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也并不一定能够保证这个过程就顺利的执行完成,因此,相比较信令交互过程存在一定长度的场景,利用步骤204的即时性的“重新发起第一客户信息的切换协商请求流程”是能够提高信令处理过程中的容错率的。作为可选的实现方案,上述步骤204还可以实现为:在完成所述第二客户信息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后,协商响应节点向所述协商发起节点返回切换协商响应消息,所述切换协商响应消息中携带切换协商陈工的参数值。
在步骤205中,若所述待切换的目标时隙未被占用,则协商相应节点向协商发起节点发送第一切换协商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协商响应消息携带指示切换协商成功的参数值。
发明提出了一种通信链路切换协商机制,通过配套的分析机制,覆盖了现有技术中所涉及的客户信息和时隙之间的配合实现的功能特性。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适用的场景是小粒度的(例如10M大小的粒度),因此,无法在一个复帧内完成类似现有技术中100G速率划分为5G速率情况下,仅仅涉及20个时隙(100G/2G=20)的信息的携带的技术实现,在本发明所提出的粒度大小情况下(5000M/10M=500,排除开销帧和控制码块需要额外占用部分,实际时隙数量小于500个时隙)是无法通过单一复帧完成有效数据传输的;从而有了本发明实施例上述提出的切换协商机制,能够针对指定的客户信息进行完成切换协商,在本发明实施例后续内容中,将进一步针对第一次切换协商失败情况下,如何通过相关处理过程使得最终能够完成相应第一客户信息的切换协商过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步骤203中涉及方法内容:协商响应节点发起所述第二客户信息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相应的方法内容可以具体由以下过程完成,如图2所示,包括:
在步骤2031中,协商响应节点向协商发起节点发送第一切换协商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协商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客户信息的标识,以及协商响应节点中对应所述第二客户信息配置的时隙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协商响应节点向协商发起节点发送第一切换协商响应消息的实现方式,也可以利用校验请求消息来完成,例如在本发明后续实施例5中对应图15的信令过程图。这是因为,在进入冲突配置协商过程后,无论是进行切换协商,还是进行校验请求,对于协商响应节点来说,其结尾的动作都是要将相应发生时隙冲突的客户信息的时隙配置进行切换动作。
在步骤2032中,协商发起节点接收所述第一切换协商响应消息,向协商响应节点发送第二校验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第二校验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客户信息的标识,以及相应协商发起节点侧为所述第二客户信息所配置的时隙信息。
在步骤2033中,协商响应节点接收所述第二校验请求消息,确认所述第二校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时隙信息,在协商响应节点侧是否有被第三客户信息所占用,若未被第三客户信息占用,协商响应节点回复携带校验成功标识字的第二校验响应消息,并将协商响应节点本地的第二客户信息的时隙切换为第二校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时隙信息,从而完成冲突配置协商流程。
上述的第三客户信息与第二客户信息或者第一客户信息之间不会因为其前缀“第一”、“第二”和“第三”带来顺序特性,而仅仅是因为在文字描述的先后出现关系原因,为了进一步描述出具有三个对象主体而使用的。
在上述步骤2031-步骤2033实现过程中,尤其是在步骤2033的判断分支中,还存在一种可能的情况,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步骤2033’中,若确认所述第二校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时隙信息,在协商响应节点侧被第三客户信息所占用,则发起所述第三客户信息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具体的:
协商响应节点向协商发起节点回复的第二校验响应消息中的接收标识字段设置为指示校验成功的参数值(在本发明后续结合自定义协议机制阐述的扩展实施方式中被具体描述为接收标识RF设置为2),以及携带的冲突请求SR设置为指示进行冲突配置协商的参数值(在本发明后续结合自定义协议机制阐述的扩展实施方式中被具体描述为1),并且,相应的客户信息字段(在本发明后续结合自定义协议机制阐述的扩展实施方式中被具体描述为客户信息的配置信息CI)设置为所述第三客户信息,相应的时隙信息字段设置为协商响应节点侧配置给所述第三客户信息的时隙信息。
所述第三客户信息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具体包括:
在步骤2034’中,协商发起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校验响应消息后,向协商响应节点发送第三校验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三校验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三客户信息的标识,以及相应协商发起节点侧为所述第三客户信息所配置的时隙信息。
在步骤2035’中,协商响应节点接收所述第三校验请求消息,确认所述第三校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时隙信息,在协商响应节点侧是否有被第四客户信息所占用。
将本发明后续的协议机制改进引入到当前的方法步骤,此时的第三校验请求消息是属于冲突配置协商流程中的校验请求消息,因此,相应的校验请求消息中的冲突请求SR字段会被设置为1;而作为普通的非冲突配置协商流程中的校验请求消息,其中的冲突请求SR字段将会被设置为0。
在步骤2036’中,若未被第四客户信息所占用,则协商响应节点向协商发起节点回复第三校验响应消息;其中,第三校验响应消息中的接收标识字段设置为指示校验成功的参数值,并且,相应的客户信息字段和时隙信息字段设置为0,或者,在所述客户信息字段和时隙信息字段中携带第三客户信息以及相应第三客户信息输出口的时隙信息。
此时,在回复上述第三校验响应消息的同时,协商响应节点侧同步执行完成的动作是将本地第三客户信息的时隙切换到与所述第三校验请求消息中所携带的时隙相同的对应时隙上。上述步骤2036’中可选的是携带第三客户信息以及相应第三客户信息输出口的时隙信息,是一种更佳结合应用场景的技术实现方式,因为,在具体应用场景中,为某一客户信息所配置的时隙,在协商发起节点侧和协商响应节点侧是需要分别包含出口时隙和入口时隙的,在本发明主体内容描述中,并未去区分出口时隙和入口时隙的表述,而是将其作为协商发起节点侧作为出口时隙,协商响应节点侧作为入口时隙来默认对待。因此,为了能够达到对上述第三校验响应消息中字段内容的有效利用,在上述第三校验响应消息中的客户信息字段和时隙信息字段中携带第三客户信息以及相应第三客户信息输出口的时隙信息,便成为一种提高协商发起节点和协商响应节点之间完成各个客户信息对应时隙校对过程的有利手段之一。
在步骤2037’中,协商响应节点在本地完成所述第三客户信息的时隙切换动作,至此完成所述第三客户信息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
在上述步骤2033’-步骤2036’中描述的时隙被占用情况仅说到了第二客户信息的时隙被占用,而在实际情况中相应时隙被占用的情况可能更为复杂,即相应的时隙被占用情况可能表现出嵌套的递归特性。对应的,处理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步骤2033’-步骤2036’与步骤2031-2033之间的关系来完成处理。具体的,接下来用第n客户信息作为一系列冲突配置协商流程嵌套的案例进行相应方法内容的阐述。
协商发起节点和协商响应节点之间逐一的参照协商发起节点侧为各客户信息配置的时隙,进行与协商响应节点之间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直到协商发起节点侧为第n客户信息配置的时隙在对应协商响应节点侧未被占用,才以递归的方式逐一完成历史发起的对应各客户信息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而未完成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
其中,n为自然数,协商发起节点侧为第n-1客户信息配置的时隙在对应协商响应节点侧被相应第n客户信息所占用。依次类推,协商发起节点侧为第n-2客户信息配置的时隙在对应协商响应节点侧被相应第n-1客户信息所占用,直到协商发起节点侧为第一客户信息配置的时隙在对应协商响应节点侧被相应第二客户信息所占用;而上述客户信息配置的时隙层层被占用的技术特性,即对应上述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嵌套的技术表述,而相应的逐一通过冲突配置协商完成时隙切换的过程,即为相应的递归解嵌套的方法过程。
其中,所述以递归的方式逐一完成历史进行了冲突配置协商流程而未完成切换协商过程的客户信息,具体包括:
在完成第n客户信息的时隙的切换协商过程后,再执行第n-1客户信息的时隙的切换协商过程,并依次执行下去直到完成第一客户信息的时隙的切换协商过程。此处体现的是,根据校验客户信息及其配置的时隙的先后顺序,在寻找到协商响应节点侧时隙空闲,可供第n客户信息的时隙切换时,将所述第n客户信的时隙切换过去后,原本对应第n-1客户信息在协商发起节点侧配置的时隙,才能够在协商响应节点侧处于空闲状态,可供所述第n-1客户信息完成相应的时隙切换,依次类推,由前一个客户信息完成时隙切换后空闲出来的时隙供下一个客户信息完成时隙切换,并最终完成第一客户信息的时隙的切换协商过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步骤2031-步骤2033阐述了上述步骤203中所涉及的完成所述第二客户信息对应的时隙,而为了更清楚的阐述步骤203的完整实现,结合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扩展方案实现方式,其中,完成所述第二客户信息对应的时隙的切换后,进一步完成所述第一客户信息对应的时隙的切换协商过程,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
在步骤301中,协商发起节点在接收到第二客户信息的时隙的切换成功的第二切换协商响应消息。
在步骤302中,协商发起节点向所述协商响应节点发送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客户信息的标识和待切换的目标时隙信息。
此处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但是,作为一种实现场景可能性而言,此处的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可以认为是在完成了上述的第二切换协商请求消息之后执行的,而在更为复杂的实现场景中,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客户信息的时隙的切换成功的第二切换协商响应消息之前,进行过多少次时隙切换协商请求消息则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在步骤303中,若协商发起节点在接收到的第一切换协商响应消息中携带的接收标识为切换协商成功,则执行完成相应的切换过程。
其中,在完成所述切换协商和/或冲突配置协商流程后,执行涉及切换协商的各个客户信息的时隙切换过程,如图5,具体包括:
在步骤3031中,协商发起节点向协商响应节点发送时隙配置切换请求消息;其中,所述时隙配置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协商发起节点侧总的客户信息数量和总的客户信息占用的时隙信息。
在步骤3032中,协商响应节点接收所述时隙配置切换请求消息,向所述协商发起节点返回时隙配置切换响应消息;其中,所述时隙配置切换响应消息中携带切换后的协商响应节点侧总的客户信息数量和总的客户信息占用的时隙信息。
在步骤3033中,协商发起节点接收到所述配置切换响应消息后,向所述协商响应节点发送切换生效消息,并在预定时间完成协商发起节点本地的时隙配置切换。
在步骤3034中,协商响应节点接收所述切换生效消息,在预定时间完成协商响应节点本地的时隙配置切换。所述的预定时间为:立即切换;或者在下一个复帧开始时完成切换。
所述执行完成相应的时隙切换过程,是在完成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客户信息的,一条或者多条切换协商流程后,并且完成对应备用时隙配置表内容修改后,进行的一次时隙切换动作。
其中,所述总的客户信息数量和总的客户信息占用的时隙信息,被携带在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的客户信息字段和时隙信息字段,具体的:
若协商请求TF字段和接收标识字段都为第一指定值(在本发明后续基于自定义协议机制表现而言,是将协商请求TF和接收标识RF均设置为0),则表明相应的客户信息字段和时隙信息字段被复用携带总的客户信息数量和总的客户信息占用的时隙信息;这里所描述的总的客户信息占用的时隙信息,以480个bit所代表的480个时隙为例,相应总的客户信息占用的时隙信息会表现为480个bit位中置为1的对应时隙配置表明被客户信息占用,置为0的对应时隙配置表明目前还处于空闲,最终呈现的是所有客户信息占用这480个时隙的总体情况。
若协商请求TF字段和协商响应RF字段被赋值为第二指定值或者第三指定值(在自定义协议机制中相应第二指定值和第三指定值被表现为1和2),则表明相应的客户信息字段和时隙信息字段携带的是相应的客户信息和时隙信息。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为了进一步阐述清楚如何在以太网的细粒度FC客户信号场景中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过程,还给予了一种自定义协议机制的配套优选实现方式。
在以太网的细粒度FC客户信号中,需要在5G或10G FlexE客户接口的基础上基于细粒度基本单元进行进一步时隙划分,每个基本单元包含24个子时隙,子时隙粒度为10M。对于5G时隙,20个基本单元组成一组复帧,共480个子时隙;对于10G时隙,40个基本单元组成一组复帧,共960个时隙。
为此,本发明优选实现方案中提出的自定义协议机制,包括协商信息和配置信息,其中,协商信息包括全量配置指示FC、最后一个待协商客户信息指示LC、协商请求TF、协商响应RF、冲突请求SR、全量客户信息校验请求FR中的一项或者多项;配置信息包括客户信息的配置信息CI和时隙配置信息TS。需要指出的上述配置参数在所述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第一切换协商响应消息、第二校验请求消息、第二校验响应消息、全量客户信号配置校验消息、第二切换协商请求消息、第二切换协商响应消息、第三校验请求消息、第三校验响应消息等等中均会按照指定格式携带。
接下来,对上述个字段的功能定义逐一展开阐述如下:
全量配置指示(Full Cfg,简称FC;为了与以太网的细粒度FC区别开,后续描述会以全量配置指示FC进行),为0表示全量配置校验无效,仅协商当前第一协商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客户信号标识的配置;为1表示全量配置校验有效,此时协商全部客户信息配置;
最后一个待协商客户信息指示(Last Client,简称LC),为1时表明当前第一协商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是全量配置校验中的最后一个客户信号对象,为0表示还未抵达待校验客户信号对象中的最后一个;(在具体实现方案中此处的最后一个待协商客户信息指示LC通常作为可选项被配置,但是由于其仅占用一个bit位,并且可以带来全量配置校验结束协商的友好性提升)。
协商请求(TX Flag,简称TF),表示协商发起节点状态,为0表示空闲(在本发明后面实施例将进一步阐述其为0时与另一个字段协商响应RFRF构成组合,从而表征更为特殊的含义),为1表示指定客户信息的校验请求,为2表示指定客户信号的切换协商;
协商响应(RX Flag,简称RF),表示协商响应节点状态,为0表示空闲(在本发明后面实施例将进一步阐述其为0时与另一个字段协商请求TF构成组合,从而表征更为特殊的含义),为1表示校验协商成功,为2表示切换协商成功,为3表示校验协商或切换协商失败;
指定客户信息校验请求(Single Request,简称SR),为1表示协商响应节点发起指定客户信息协商请求,为0表示无效;
全量客户信息校验请求(Full Request,简称FR),为1表示协商响应节点发起全量客户信息协商请求,0表示无效;
客户信息的配置信息CI(Client info,简称CI),用于承载客户信息标识;
时隙配置信息TS(Timeslot Bitmap,简称),用于承载与所述客户信息的配置信息CI承载内容相对应的时隙信息。
接下来,结合上述的定义的协议机制,以本发明实施例应用场景会遇到典型几种协商消息类型,配合各字段组合呈现,完成相应协商消息的互通过程。将上述的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融入到一个较为完整的执行过程中来。
首先,协商发起节点向协商响应节点发送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其中,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中的全量配置指示FC为0,用于协商响应接节点明确当前接收到的消息并非是全量客户信号配置校验消息;
在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中为所述第一客户信息的校验协商时,所述全量配置指示FC设置为0、协商请求TF设置为1、协商响应RF设置为0、冲突请求SR设置为0和全量客户信息校验请求FR设置为0,相应的复帧中还携带有协商发起节点中为所述第一客户信息配置的时隙信息;其中,客户信息的配置信息CI字段中还携带有第一客户信息;时隙配置信息TS中携带协商发起节点侧为所述第一客户信息配置的时隙信息。
其次,协商响应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时,通过组织指定数量(在本发明背景技术中给予的典型实行场景对于5G时隙,20个基本单元组成一组复帧,所述指定数量为20)的开销帧还原出相应复帧,并根据复帧中携带的全量配置指示FC携带的参数值0,并且协商请求TF设置为1,确定当前的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是要对第一客户信息进行校验协商;
协商响应节点在确认自身管理客户信息中存在所述第一客户信息时,从所述复帧中相应区域提取出协商发起节点中为所述第一客户信息配置的时隙,与自身管理的第一客户信息所对应的时隙进行匹配;
若匹配相同,则在回复的全量客户信号配置校验响应消息中携带的全量配置指示FC设置为0、协商请求TF设置为1、协商响应RF设置为1、冲突请求SR设置为0,以及全量客户信息校验请求FR设置为0;
若匹配不相同,则在回复的全量客户信号配置校验响应消息中携带的全量配置指示FC设置为0、协商请求TF设置为1、协商响应RF设置为3、冲突请求SR设置为1,以及全量客户信息校验请求FR设置为0;相应复帧中用于承载时隙信息的区域,设置为0或者设置为第二客户信息所对应的时隙,并将所述第二客户信息的标识一并承载在所述全量客户信号配置校验响应消息中;其中,所述协商响应节点侧的第二客户信息占用了协商发起节点侧为第一客户信息配置的时隙。其中,设置为0的含义是,仅仅是协商响应节点侧不存在所述第一客户信息,或者,协商响应节点侧所维护的第一客户信息的时隙与协商发起节点侧所维护的第一客户信息的时隙不同,并且,相应协商发起节点侧所维护的第一客户信息的时隙
在上述基于设计的协议机制执行的消息互通过程中,为了达到与现有FlexE协议标准的兼容性,在通过20个开销帧构成一组复帧,且一个开销帧的大小为56bit的场景中,所述全量配置指示FC、协商请求TF、协商响应RF、冲突请求SR和全量客户信息校验请求FR,以及第一客户信息的标识被设置在组成复帧的第一开销帧中;其中,第一客户信息所对应的时隙信息被剩余的19个开销帧所承载。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首先从自定义协商机制开始阐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方案,并在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扩展方案中,逐步的将可配套协商机制优化的通信链路做进一步的呈现。相比较实施例1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技术核心点,并通过一种互补的方式呈现实施例1中未充分基于协议机制展示的协商场景情况,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表述的时隙协商请求消息可以理解为是实施例1中的时隙校验请求消息和时隙切换协商请求消息的统称,即时隙协商请求消息可以根据具体逻辑环境的需求被理解为所述时隙校验请求消息或者时隙切换协商请求消息。如图6所示,方法的包括:
在步骤401中,协商发起节点向协商响应节点发送第一协商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协商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一客户信息标识,以及为所述第一客户信息配置的待校验的时隙信息或者待切换的时隙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协商请求消息可以对应为实施例1中的校验请求消息和/或切换协商请求消息,具体表现为实施例1中类似第一校验请求消息、第二校验请求消息、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第二切换协商请求消息等等。
其中,所述待校验的时隙信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是以完整的时隙标识号进行表示;但是,基于本发明进一步在通信链路上的改进方案,所述时隙标识优选的是采用一种映射关系,并在相应的通信链路上以连续的单一bit位来映射成相应的时隙编号。
以480bit位为例,其可以代表480个时隙,举例如对一个第一客户信息标识的待校验的时隙信息为“100…001”,其中,除了首尾bit为1以外,其它478个bit位都为0,则其代表的含义是时隙0和时隙479被配置给所述第一客户信息标识。
在步骤402中,协商响应节点在收到所述第一协商请求消息后,完成以下分析中的至少一项或者多项,并向所述协商发起节点返回第一协商响应消息。其中,所述分析包括:
在第一协商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是待校验的时隙信息时,确认协商响应节点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客户信息标识所对应的第一客户信息,以及相应协商响应节点配置给所述第一客户信息的时隙与所述第一协商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时隙是否相同;和/或,
在第一协商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是待切换的时隙信息时,确认协商响应节点中,对应第一客户信息标识的待切换的时隙是否处于空闲状态,以及若不处于空闲状态,则确定占用相应待切换时隙的第二客户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通信链路协商机制,通过指定分析机制,覆盖了现有技术中所涉及的客户信息和时隙之间的配合实现的功能特性。相比较实施例1而言,实施例1从最具特征表现特性的切换协商作为入口逐步从方案完整性呈现,而本发明实施例将从类似全量客户信号配置校验和指定客户信号的校验协商作为切入点,进一步完善描述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架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协商请求消息具体为:全量客户信号配置校验、指定客户信号的校验协商和指定客户信号的切换协商(此处为实施例1中主体方案的内容表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方案内容,并不局限于上述类型中的特定哪一种,而作为本发明实现方式而言,指定客户信号的校验协商通常会表现为一种从属关系,服务于全量客户信号配置校验和指定客户信号的切换协商,在本发明中将通过后续各实施例对全量客户信号配置校验做相关展开表现)中的一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向所述协商发起节点返回第一协商响应消息,至少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情况一:
在确认协商响应节点中,对应第一协商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待校验的时隙或者待切换的时隙被第二客户信号占用时,向协商发起节点发送协商失败响应消息。
以实施例1中为例,若所述第一协商请求消息对应的是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则相应的发送协商失败响应消息进一步对应实施例1中的第一切换协商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协商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客户信息的标识,以及协商响应节点中对应所述第二客户信息配置的时隙信息。
情况二:
在确认协商响应节点中,协商响应节点分配给相应第一客户信息的时隙,与对应第一协商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待校验的时隙相一致时,向协商发起节点发送协商成功响应消息。
此时,所述第一协商请求消息可以对应为实施例1中的类似第二校验请求消息,而相应的协商成功响应消息则对应实施例1中的,在协商响应节点侧是否有被第三客户信息所占用,若未被第三客户信息占用情况下,协商响应节点回复携带校验成功标识字的第二校验响应消息。但是,情况二与上述实施例1中的消息想表达的有些不同,其更侧重于想表达的是由协商发起节点主动发送的校验请求消息,而在实施例1中描述的第二校验请求消息是在冲突配置协商流程中涉及的,相应的校验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协商响应节点完成相应第二客户信息的时隙切换动作。
情况三:
在确认协商响应节点中,协商响应节点中对应第一协商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待切换的时隙处于空闲状态时,向协商发起节点发送协商成功响应消息。
此时,所述第一协商请求消息可以对应为实施例1中的类似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而相应的协商成功响应消息则对应实施例1中的,在协商响应节点侧是未被第二客户信息所占用情况下,由协商响应节点回复携带切换协商成功标识字的第一切换协商响应消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认协商响应节点中,对应第一协商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待校验的时隙或者待切换的时隙被第二客户信号占用时,向协商发起节点发送协商失败响应消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协商失败消息中携带协商响应节点中发生待校验的时隙被占用的第二客户信号标识及其配套的时隙;
以便于所述协商发起节点在获取到协商失败消息中携带的所述第二客户信号标识及其配套的时隙配置信息后,与本地配置给所述第二客户信息的时隙进行匹对,根据匹对结果向协商响应节点发送第二协商请求消息,用于完成对应所述第二客户信号的时隙的配置协商。
本发明实施例此处可以套用实施例1中的步骤2031-2033的方法内容,但是,也可以采用一套的新的协商机制来完成。具体表现为:
协商发起节点向协商响应节点发送第二校验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校验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客户信息的标识,以及相应协商发起节点侧为所述第二客户信息所配置的时隙信息;协商响应节点接收所述第二校验请求消息,确认所述第二校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时隙信息,在协商响应节点侧是否有被第三客户信息所占用;若未被第三客户信息占用,协商响应节点回复携带校验成功标识字的第二校验响应消息,并将协商响应节点本地的第二客户信息的时隙切换为第二校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时隙信息,从而完成冲突配置协商流程。
此处与实施例1中表现的不同点在于,实施例1中将相应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的发起方设定为了协商响应节点,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上述可选替代方案中,则是将相应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的发起方设定为了协商发起节点,即在协商发起节点确定第一切换协商响应消息中携带切换协商失败的参数值,以及第二客户信息和协商响应节点侧配置给所述第二客户信息的时隙时,通过发送第二校验请求消息(消息中携带第二客户信息和协商发起节点侧为之配置的时隙信息)的方式,进入冲突配置协商流程。此处需要强调的是,所述冲突配置协商流程仅仅是为了对技术方案描述方案所引入的一段过程的上位表述方式,而在具体的程序实现过程中,是无需做相应环节认定的,即最终表现的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消息交互来回,而本质不同的是会通过本发明后续扩展实现方式中给与协议机制中的各个字段来表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实施例1相同协议机制来完成类型协商消息的区别和相应协商内容的完成,相应具体的协议机制使用案例件将在本发明后续实施例中具体展开描述,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上述协议机制规定的内容,具体在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应用于5G或10G FlexE客户接口中,其中,若时隙粒度设置为10M,则:
在5G FlexE客户接口中,20个开销帧组成一组复帧,相应复帧中携带480个时隙信息;在10G FlexE客户接口中,40开销帧组成一组复帧,相应复帧中携带960个时隙信息;其中,一个开销帧的大小为56bit,从所述20个或者40个开销帧的指定bit位区间,相应开辟480个或者960个bit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协商请求消息中的时隙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协商发起节点和协商响应节点可利用有限的信息满足时隙配置调整协商的需求,提高灵活以太网细粒度链路管理效率。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相比较实施例1中以切换协商作为方案阐述的切入点,以及实施例2中以核心的分析响应内容作为方案阐述的切入点不同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是以协商机制作为切入点,围绕这协商机制来阐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方法过程。方法包括在由20个开销帧组成的复帧中开辟出指定区域长度字节用于承载第一协商请求消息的相关内容,所述第一协商请求消息包括协商信息和配置信息,其中,协商信息包括全量配置指示FC、协商请求TF、协商响应RF、冲突请求SR、全量客户信息校验请求FR中的一项或者多项;配置信息包括客户信息的配置信息CI和时隙配置信息TS,具体的:
全量配置指示FC,为0表示全量配置校验无效,仅协商当前第一协商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客户信号标识的配置;为1表示全量配置校验有效,此时协商全部客户信息配置;
协商请求TF,表示协商发起节点状态,为0表示空闲,为1表示指定客户信息的校验请求,为2表示指定客户信号的切换协商;
协商响应RF,表示协商响应节点状态,为0表示空闲,为1表示校验协商成功,为2表示切换协商成功,为3表示校验协商失败或切换协商失败;
冲突请求SR,为1表示协商响应节点发起指定客户信息协商请求,为0表示无效;
全量客户信息校验请求FR,为1表示协商响应节点发起全量客户信息协商请求,为0表示无效;
客户信息的配置信息CI,用于承载客户信息标识;
时隙配置信息TS,用于承载与所述客户信息的配置信息CI承载内容相对应的时隙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了一种改进的通信链路格式,协商发起节点和协商响应节点可利用有限的信息满足时隙配置调整协商的需求,提高灵活以太网细粒度链路管理效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在全量校验协商过程中,让协商响应节点能够明确的知晓当前的全量校验协商消息是否是最后一条,存在一种优选的实现方案,所述第一协商请求消息中还包括最后一个待协商客户信息指示LC,为1时表明当前第一协商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是全量配置校验中的最后一个客户信号对象,为0表示还未抵达待校验客户信号对象中的最后一个。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就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方式而言,若协议机制中不携带所述最后一个待协商客户信息指示LC,则可以采用一种计时器超时的方式来确认已经完成全量配置校验过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协商请求消息为指定客户信号的校验协商时,其中,所述指定客户信号为第一客户信息,则所述全量配置指示FC设置为0、协商请求TF设置为1、协商响应RF设置为0、冲突请求SR设置为0、全量客户信息校验请求FR设置为0,相应的复帧中还携带有协商发起节点中为所述第一客户信息配置的时隙信息;其中,客户信息的配置信息CI字段中还携带有第一客户信息;时隙配置信息TS中携带协商发起节点侧为所述第一客户信息配置的时隙信息。此处,补充说明的是,在全量校验协商消息的配套字段内容设置方式,与所述指定客户信号的配置校验存在较大的相似性,若是针对第一客户信息的全量校验协商消息,借鉴实施例2中给予的实例内容,相应字段的参数值被配置为:全量配置指示FC设置为1、协商请求TF设置为1、协商响应RF设置为0、冲突请求SR设置为0、全量客户信息校验请求FR设置为0。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上述的指定客户信号的配置校验与全量客户信号配置校验在单一时隙协商请求消息中的表现也就是全量客户信号配置校验过程中会将全量配置指示FC设置1,并且是全程保持;若进一步消息中还携带最后一个待协商客户信息指示LC的话,没有到最后一个待协商客户信息时,相应的LC设置为0,而在抵达最后一个待协商客户信息时,相应的LC设置为1。
协商响应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协商请求消息时,通过组织指定数量的开销帧还原出相应复帧,并根据复帧中携带的全量配置指示FC设置为0,并且协商请求TF设置为1,确定当前的第一协商请求消息是要进行指定客户信号的校验协商;
协商响应节点在确认自身管理客户信息中存在所述第一客户信息时,从所述复帧中相应区域提取出协商发起节点中为所述第一客户信息配置的时隙,与自身管理的第一客户信息所对应的时隙进行匹配;
若匹配相同,则在回复的第一协商响应消息中携带的全量配置指示FC设置为0、协商请求TF设置为1、协商响应RF设置为1、冲突请求SR设置为0,以及全量客户信息校验请求FR设置为0;
若匹配不相同,则在回复的第一协商响应消息中携带的全量配置指示FC设置为0、协商请求TF设置为1、协商响应RF设置为3、冲突请求SR设置为1,以及全量客户信息校验请求FR设置为0;相应复帧中用于承载时隙信息的区域,设置为0或者设置为第二客户信息所对应的时隙,并将所述第二客户信息的标识一并承载在所述第一协商响应消息中;其中,所述协商响应节点侧的第二客户信息占用了协商发起节点侧为第一客户信息配置的时隙。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协商请求消息为指定客户信号的切换协商时,其中,所述指定客户信号为第一客户信息,则所述全量配置指示FC设置为0、协商请求TF设置为2、协商响应RF设置为0、冲突请求SR设置为0、全量客户信息校验请求FR设置为0,相应的复帧中还携带有协商发起节点中为所述第一客户信息配置的待切换的时隙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协商响应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协商请求消息时,通过组织指定数量的开销帧还原出相应复帧,并根据复帧中携带的全量配置指示FC设置为0,并且协商请求TF设置为2,确定当前的第一协商请求消息是要进行指定客户信号的切换协商;
协商响应节点在确认自身管理客户信息中存在所述第一客户信息时,从所述复帧中相应区域提取出协商发起节点中为所述第一客户信息配置的时隙,与自身管理的第一客户信息所对应的时隙进行匹配;
若匹配相同,则在回复的第一协商响应消息中携带的全量配置指示FC设置为0、协商请求TF设置为2、协商响应RF设置为2、冲突请求SR设置为0,以及全量客户信息校验请求FR设置为0;
若匹配不相同,则在回复的第一协商响应消息中携带的全量配置指示FC设置为0、协商请求TF设置为2、协商响应RF设置为3、冲突请求SR设置为1,以及全量客户信息校验请求FR设置为0;相应复帧中用于承载时隙信息的区域,设置为第二客户信息所对应的时隙,并将所述第二客户信息的标识一并承载在所述第一协商响应消息中;其中,所述第二客户信息占用了所述第一客户信息配置的待切换的时隙。
若协商发起节点接收到的时隙协商响应消息中携带协商响应RF为3,表明校验失败或者切换协商失败的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协商发起节点根据冲突请求SR的参数值,来确定针对时隙协商响应消息中携带的第二客户信息和对应待切换的目标时隙,进行本地的时隙校验,并根据本地的校验结果向协商响应节点发送第二协商请求消息,用于完成对应所述第二客户信号的配置切换。由此,可以提现本发明自定义协议机制的灵活性,即所述冲突请求SR的引入,可以让协商响应节点从被动校验和被动切换,转换为主动进行切换协商的角色,这种方式尤其适用于协商发起节点和协商响应节点之间时隙有较多盈余的情况,因为这个时候,由协商响应节点所指定的待切换的目标时隙会发生被其他客户信息占用的概率较低。
若协商发起节点接收到的时隙协商响应消息或者时隙协商请求消息中携带全量客户信息校验请求FR为1,表明协商响应放请求进行全量客户信息的校验,所述方法还包括:
协商发起节点按照指定顺序,依次提取出自身维护的客户信息和配置给相应客户信息的时隙;
逐一的将提取出的客户信息和配置给相应客户信息的时隙,携带在各时隙协商请求消息中发送给协商响应节点,相应时隙协商请求消息中的全量配置指示FC被置为1。
所述时隙协商请求消息中携带全量客户信息校验请求FR为1,是在所述协商响应节点掉电重启、指定时长内出现数据错误次数超过设定值、连续两个客户信息校验出现错误、连续两次客户信息协商过程出现错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情况发生时进行的。
在通过20个开销帧构成一组复帧,且一个开销帧的大小为56bit的场景中,所述全量配置指示FC、协商请求TF、协商响应RF、冲突请求SR和全量客户信息校验请求FR,以及第一客户信息的标识被设置在组成复帧的第一开销帧中;其中,第一客户信息所对应的时隙信息被剩余的19个开销帧所承载。
方法还包括:切换请求标记CR为1,且协商请求TF和协商响应RF均为0时,客户信息的配置信息CI字段被复用为携带协商发起节点中客户信息的总数,相应的时隙信息字段则被复用为携带全量配置信息;
切换请求标记CR为0,且TF或RF不为0时,客户信息的配置信息CI字段中携带的为指定客户信息的标识内容,相应的时隙信息字段携带配置给所述指定客户信息的标识的时隙信息。相应的字段大小和关系可以参考图10和图11所示的用于描述字段特性的表格。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适用于图7所示的一种灵活以太网细粒度的网络架构中。该网络架构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在本发明具体方法流程中被简称为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其还对应于上述实施例1-3中所描述的协商发起节点和协商响应节点,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之所以被描述为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还想表达的意思是,在具体应用场景中,协商发起节点和协商响应节点两者身份并非是严格意义上固定的,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相应的角色身份可以互相转换)。
网络设备(例如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等)是具备灵活以太网细粒度数据收发功能的设备,例如支持灵活以太网细粒度功能的路由器、交换机等。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具有至少一条以太网物理链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部分描述将跟贴近FlexE协议中的表述方式,类似上述个实施例中的客户信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被表述为FlexE协议中的Client表述方式。
细粒度到FlexE的承载采用两级映射的方式实现,图8是一种基本单元格式的灵活以太网细粒度帧结构示例图,每个5G通道内采用基本单元结构发送信息。一个基本单元包含24个时隙,每个时隙可以独立划分给一个细粒度Client使用。20个基本单元组成一组复帧。基于10G通道承载细粒度时,一个基本单元仍包含24个时隙,40个基本单元组成一组复帧。每个基本单元开销为56bit,一个开销复帧共1120bit数据,需包含管理通道、CRC校验、保留字段等数据。原FlexE标准定义的Client Calendar A/B表的方式,即各时隙被Client占用关系表,占用的数据过多,无法在细粒度有限的开销字段中表达细粒度通道和时隙的映射关系,不能满足细粒度时隙配置动态协商的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链路的协商方法,相比较实施例1-实施例3不同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侧重通过一个流程图表现出较为完整的协商过程,并在协商过程中将实施例3中协议机制融入进来,呈现出复杂而又逻辑上严谨的方法过程,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出口时隙和入口时隙的技术概念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被表述为发送端和接收端,参见图9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第二节点设置协商信息:全量配置校验或指定配置校验或切换协商,发送给第一节点;。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也可以是第一节点根据配置,向第二节点发起全量配置校验或指定配置校验或切换协商。
步骤502:第一节点判断时隙协商请求消息的协商类型。当协商类型为客户信号的校验协商或指定客户信号的切换协商时,执行步骤303,当协商类型为全量客户信号校验协商时,执行步骤504。这里是指作为协商发起方的第一节点对自己所要发起的协商类型进行确认。
步骤503:第一节点设置协商信息:全量配置指示FC为0,表明全量配置校验无效,执行步骤508。
步骤504:第一节点设置协商信息:全量配置指示FC为1,表明全量配置校验有效。
步骤505:第一节点判断当前待协商Client是否为最后一个,即通过最后一个待协商Client指示LC是否为1来进行判断。若是1则为最后一个,则执行步骤507,若为0则不是最后一个,执行步骤506。
步骤506:第一节点设置协商信息:最后一个待协商Client指示设置为0,表明无效,执行步骤508。
步骤507:第一节点设置协商信息:最后一个待协商Client指示设置为1,表面是最后一个Client的协商。
步骤508:第一节点设置协商信息:协商请求TF为1,表明是针对指定客户信息的的指定客户信号的校验协商,配置信息中的时隙配置信息TS为本节点待校验Client当前发送时隙配置信息。
步骤509:第二节点查找本节点对应Client是否存在。若存在,执行步骤510。若不存在,执行步骤524。
步骤510:第二节点判断收到的第一节点Client发送的时隙配置信息TS和本节点对应Client接收时隙配置信息TS是否一致。不一致时,执行步骤511,一致时,执行步骤514。
步骤511:第二节点判断不一致时隙是否被其他Client占用;若被占用,执行步骤512,若未被占用,执行步骤513。
步骤512:第二节点设置协商信息:协商响应RF配置为3,表明校验失败,协商请求TF设置为1,表明当前消息为指定客户信号的校验协商,配置信息中的客户信息的配置信息CI为本节点所述其他Client配置,发送给第一节点。
步骤513:第二节点将本节点对应Client时隙配置写入时隙配置信息TS。
步骤514:第二节点设置协商信息:协商响应RF为校验协商成功,发送给第一节点。
步骤515:第一节点判断本次协商是否为冲突配置校验;若是,执行步骤518,若否,执行步骤516。
步骤516:第一节点判断本次协商是否全量客户信号配置校验;若是,执行步骤517,若否,执行步骤519。
步骤517:第一节点判断本次协商是否全量客户信号配置校验最后一条Client校验;若是,协商流程结束,若否,执行步骤504。
步骤518:第一节点判断上次协商流程,为指定客户信号的校验协商时,执行步骤503,为指定客户信号的切换协商时,执行步骤519。
步骤519:第一节点设置协商信息:协商请求TF为2,表明是指定客户信号的切换协商,配置信息为本节点待协商Client目标发送时隙配置,发送给第二节点。
步骤520:第二节点判断收到的第一节点Client发送时隙配置和本节点其他Client接收时隙配置是否冲突;若是,执行步骤521,若否,执行步骤522。
步骤521:第二节点设置协商信息:协商响应RF配置为3,表明校验失败,冲突请求SR有效,配置信息为本节点所述其他Client配置,发送给第一节点,执行步骤502。
步骤522:第二节点将接收到的目标时隙配置写入本节点接收备用时隙配置表。
步骤523:第二节点设置协商信息:协商响应RF配置为1,表明切换协商成功,发送给第一节点,协商结束。
步骤524:第二节点设置协商信息:协商响应RF配置3,表明校验失败,配置信息为全零,发送给第一节点。第二节点保存相关配置信息。
步骤525:第二节点是否接受对应Client配置;若是,执行步骤526,若否,流程结束。
步骤526:第二节点根据保存的所述配置信息完成接收端时隙配置;向第一节点通告所述client配置校验成功,协商结束。
所述流程同时适用于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即第二节点也可依据所述流程向第一节点发起所述通信链路协商流程。
图9所述协商方法中,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相互发送的协商信息和配置信息示例说明如下:
所述协商信息包含:
全量配置指示FC,为0表示无效,即仅协商当前Client配置,为1表示有效,即协商全部Client配置。
最后一个待协商Client指示LC,仅FC为1时生效,为0表示无效,即当前协商Client非最后一个,为1表示有效,及当前协商Client为最后一个。
协商请求TF,表示协商发起节点状态,为0表示空闲或Calendar配置表(即时隙配置表)执行切换流程状态,为1表示指定客户信息的切换请求,为2表示切换协商请求。
协商响应RF,表示协商响应节点状态,为0表示空闲或Calendar配置表执行切换流程状态,为1表示校验协商成功,为2表示切换协商成功,3表示校验协商或切换协商失败。
冲突请求SR,为1表示协商响应节点发起指定Client协商请求,0表示无效。
全量Client校验请求FR,为1表示协商响应节点发起全量Client协商请求,0表示无效。
所述配置信息包含:
客户信息的配置信息CI,TF和RF均为0时,表示本节点5G或10G通道内细粒度Client总数,TF或RF不为0时,表示Client ID信息。
时隙配置信息TS,位图格式指示时隙占用情况,比特M值为1表示时隙M被占用,值为0表示时隙M未被占用,M为0到(时隙配置信息位宽-1)的任意整数,如0b1100表示时隙2和时隙3被占用。TF和RF均为0时,表示本节点5G或10G通道内全部时隙的占用情况,TF或RF不为0时,表示Clientinfo指示的Client占用的时隙。
应理解,所述协商信息和配置信息示例,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各信息与数据取值可以有多种对应关系,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实施例5:
图10和图11是图9所述协商方法中,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通过开销相互发送协商信息和配置信息的数据格式示例,其中全量配置指示占1比特,最后一个待协商Client指示占1比特,协商请求TF占2比特,协商响应RF占2比特,冲突请求SR占1比特,全部Client校验请求占1比特,客户信息的配置信息CI占12比特。
图10为基于5G通道细粒度开销承载协商信息和配置信息的数据格式示例,开销复帧包含20个开销帧,时隙位图共480个比特。
图11为基于10G通道细粒度开销承载协商信息和配置信息的数据格式示例,开销复帧包含40个开销帧,时隙位图共960个比特,末尾20比特为保留字段。
应理解,图10和图11所述协商信息和配置信息数据格式示例,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可通过其他格式及其他路径承载所述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图12至图16是对图9所述流程实现方式的详细说明。在相应具体展开描述内容中,配套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客户信息被表征为Client,而相应的客户信息标识被表征为Clientinfo(图中简写为CI),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出口时隙和入口时隙的技术概念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被表述为发送端和接收端,其他配套的简写对象可以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涉及的协议机制改进中查找到,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其中A、B、C为指示Client ID的正整数,N为指示Client总数的正整数;M、X、Y、Z、I、J、K、L为指示时隙配置的正整数。
图12为第一节点发起指定客户信息的校验并成功的流程示意图。第一节点依据当前发送配置设置TF=1,Clientinfo=A,时隙配置为X,发送给第二节点。第二节点依据接收配置判断本节点存在Client A条目,对Client A做配置校验,时隙配置与X相同,或者不同但X未和其他Client时隙配置冲突,并将时隙配置X写入Client A接收工作时隙配置表,校验成功,向第一节点回复RF=1,Clientinfo=A,时隙配置为第二节点发送配置Y。
图13为第一节点发起切换协商并成功的流程示意图。第一节点根据目标发送配置设置TF=2,Client info=A,时隙配置为Z,发送给第二节点。第二节点依据本节点接收配置对收到的配置信息做校验,判断未与本节点其他Client时隙配置冲突,将时隙配置Z写入Client A接收备用时隙配置表,向第一节点回复RF=2,Clientinfo=A,时隙配置为第二节点发送配置Y。
图14为第一节点发起指定客户信息的校验,因第二节点无对应配置,校验失败流程示意图。第一节点依据当前发送配置设置TF=1,Clientinfo=A,时隙配置为X,发送给第二节点。第二节点依据接收配置判断本节点不存在Client A条目,向第一节点回复RF=3,Client info=0,时隙配置为0,表示因本节点无对应Client配置,协商失败。第二节点从管控系统接收到Client A条目配置后,向第一节点发送RF=1,Client info=A。第一节点根据收到的信息确定当前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结束,第二节点侧的Client A的配置时隙已经切换到X上了。
图15为第一节点发起指定客户信息的校验或切换协商,因第二节点其他Client时隙配置与第一节点Client A的发送配置冲突,校验协商或切换协商失败流程示意图。指定客户信息的校验流程中,第一节点依据当前发送配置设置TF=1,Clientinfo=A,时隙配置为X;切换协商流程中,第一节点依据目标发送配置设置TF=2,Clientinfo=A,时隙配置为Z,发送给第二节点。第二节点依据接收配置判断本节点Client B时隙配置I与第一节点Client A发送时隙配置冲突。第二节发起Client B校验请求,向第一节点回复RF=3,SR=1,Clientinfo=B,时隙配置为I。
第一节点收到所述信息后,发起客户信息为Client B的指定客户信息的校验流程。第一节点根据当前发送配置设置TF=1,Clientinfo=B,时隙配置为J,发送给第二节点,第二节点将时隙配置J写入Client B接收工作时隙配置表,并向第一节点发送配置设置RF=1,Clientinfo=B,SR=0,表明第二节点侧已经将相应的Client B的时隙切换到了配置时隙J上了。此时,由于Client B时隙配置I与第一节点Client A发送时隙配置冲突被解决了,重新执行Client A指定客户信息的校验或切换协商流程。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14和图15中,在最后消息中仅携带了CI而没有标明TS,这是因为在有RF=1表征协商成功的情况下,相应的TS字段携带内容关系已经不大,若想要有效利用,就如实施例1中描述的,可以在相应过程用于完成第二节点
图16为第一节点发起全量配置校验并成功的流程示意图。第二节点在节点重启等配置恢复场景下,接收全部M条Client配置后,发起全量Client校验请求,设置FR=1,Clientinfo=N,时隙配置为全部时隙占用配置M,发送给第一节点。第一节点根据接收FR=1,或者本节点重启等配置恢复场景下,发起全量配置校验,依次对本节点各Client执行指定客户信息的校验流程。
以第一节点共3条Client A、ClientB和ClientC为例,第一节点依据当前发送配置设置FC=1,LC=0,TF=1,Clientinfo=A,时隙配置为X,发送给第二节点。第二节点依据接收配置判断本节点存在Client A条目,对Client A做配置校验,时隙配置与X相同,或者不同但X未和其他Client时隙配置冲突,并将时隙配置X写入Client A接收工作时隙配置表,校验成功,向第一节点回复RF=1,FR=1,Clientinfo=A,时隙配置为第二节点发送配置Y。
第一节点依据当前发送配置设置FC=1,LC=0,TF=1,Clientinfo=B,时隙配置为I,发送给第二节点。第二节点依据接收配置判断本节点存在Client B条目,对Client B做配置校验,时隙配置与X相同,或者不同但X未和其他Client时隙配置冲突,并将时隙配置I写入Client B接收工作时隙配置表,校验成功,向第一节点回复RF=1,FR=1,Clientinfo=B,时隙配置为第二节点发送配置J。
第一节点依据当前发送配置设置FC=1,LC=1,TF=1,Clientinfo=C,时隙配置为I,发送给第二节点,当前Client C为最后一条待校验条目。第二节点依据接收配置判断本节点存在Client B条目,对Client B做配置校验,时隙配置与X相同,或者不同但X未和其他Client时隙配置冲突,并将时隙配置I写入Client B接收工作时隙配置表,校验成功,向第一节点回复RF=1,FR=0,Clientinfo=B,时隙配置为第二节点发送配置J。
如图17所示,协商流程结束后,第一节点设置切换信息,向第二节点发起配置切换流程,所述切换信息包括:时隙配置切换请求:CR(Calendar Request);时隙配置切换响应:CA(Calendar Acknowledge);时隙配置使用指示:C(Calendarinuse)。时隙配置使用指示C的取值为0代表A配置表,取值为1代表B配置表。以第一节点发送端和第二节点接收端当前配置均使用A配置表为例,当前CR=CA=C=0。两节点完成切换协商后,第一节点发送端和第二节点接收端B配置表已更新为目标配置,第一节点发起时隙配置表切换流程,设置CR=1,TF=0,CI=N,TS=M,其中CR=1表示请求切换到时隙配置表B,N为Client总数,M为第一节点所有Client发送时隙配置合集;第二节点接收到所述信息后,向第一节点回复CA=1,RF=0,CI=N,TS=O,其中CA=1表示确认可以切换到时隙配置表B,O为第二节点所有Client发送时隙配置合集;第一节点接收到所述信息后,向第二节点发送CR=1,C=1,TF=0,CI=N,TS=M,表示切换到时隙配置表B,完成配置切换流程。反之,若当前配置使用B配置表,目标配置使用A配置表,则可将所述CR,CA,C由1改为0完成所述配置切换流程。
应理解,所述全量配置校验流程示例中,客户信息Client的总数为3,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Client总数还可以为其他正整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实施例6: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链路协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8的第一通信链路协商装置1200包括:
发送模块1210,用于选取与第二通信链路协商装置相连的接口,将所述协商信息和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二通信链路协商装置。其中,第二通信链路协商装置可以理解为是结构与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协商装置相同或相似的装置。
接收模块1220,用于从与第二通信链路协商装置相连的接口接收并提取所述协商信息和配置信息。
配置模块1230,用于根据本装置发送配置生成所述配置信息,根据所述接收配置信息查找本装置Client条目(即客户信息)是否存在,根据所述接收配置信息判断是否与本装置其他Client时隙配置冲突,根据所述接收配置信息配置本装置接收工作时隙配置表或备用时隙配置表。
协商模块1240,用于根据所述协商流程生成所述协商信息,发起指定客户信息的校验、发起切换协商、发起全量配置校验、应答指定客户信息的校验结果、应答目标配置校验结果、发起指定配置协商请求、发起全量配置协商请求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18所示的通信链路协商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通信链路协商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图18所示的通信链路协商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而实现。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9的通信设备可包括基于灵活以太网细粒度的网络设备1300。
优选的,所述网络设备1300可对应图18描述的灵活以太网链路管理装置1200,该网络设备1300可以执行由灵活以太网链路管理装置1200执行的操作,具体说明如下。
所述网络设备1300,用于选取与第二通信链路协商装置相连的接口,将所述协商信息和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二通信链路协商装置。
所述网络设备1300,用于从与第二通信链路协商装置相连的接口接收并提取所述协商信息和配置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1300,用于根据本装置发送配置生成所述配置信息,根据所述接收配置信息查找本装置Client条目是否存在,根据所述接收配置信息判断是否与本装置其他Client时隙配置冲突,根据所述接收配置信息配置本装置接收工作时隙配置表或备用时隙配置表。
所述网络设备1300,用于根据所述协商流程生成所述协商信息,发起指定客户信息的校验、发起切换协商、发起全量配置校验、应答指定客户信息的校验结果、应答目标配置校验结果、发起指定配置协商请求和发起全量配置协商请求终端一项或者多项。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和系统内的模块、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
协商发起节点向协商响应节点发送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客户信息的标识和待切换的目标时隙信息;
协商响应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根据所述待切换的目标时隙信息,校对待切换的目标时隙是否处于空闲状态;
若所述待切换的目标时隙被第二客户信息占用,则协商响应节点发起所述第二客户信息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
在完成所述第二客户信息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后,协商发起节点重新发起第一客户信息的切换协商请求流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客户信息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具体包括:
协商响应节点向协商发起节点发送第一切换协商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协商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客户信息的标识,以及协商响应节点中对应所述第二客户信息配置的时隙信息;
协商发起节点接收所述第一切换协商响应消息,向协商响应节点发送第二校验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校验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客户信息的标识,以及相应协商发起节点侧为所述第二客户信息所配置的时隙信息;
协商响应节点接收所述第二校验请求消息,确认所述第二校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时隙信息,在协商响应节点侧是否有被第三客户信息所占用,若未被第三客户信息占用,协商响应节点回复携带校验成功标识字的第二校验响应消息,并将协商响应节点本地的第二客户信息的时隙切换为第二校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时隙信息,从而完成冲突配置协商流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协商响应节点确认所述第二校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时隙信息,若被第三客户信息所占用,则发起第三客户的冲突配置的协商流程;在所述第三客户信息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完成后,进一步完成所述第二客户信息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所述第三客户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与第二客户信息的冲突配置流程一致,冲突配置协商对象为第三客户的时隙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协商发起节点侧为第三客户信息所配置的时隙,在协商响应节点侧还被其他客户信息所占用,所述方法包括:
协商发起节点和协商响应节点之间逐一的参照协商发起节点侧为各客户信息配置的时隙,进行与协商响应节点之间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直到协商发起节点侧为第n客户信息配置的时隙在对应协商响应节点侧未被占用,才以递归的方式逐一完成历史发起的对应各客户信息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而未完成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
其中,n为自然数,协商发起节点侧为第n-1客户信息配置的时隙在对应协商响应节点侧被相应第n客户信息所占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完成所述第二客户信息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后,协商发起节点重新发起第一客户信息的切换协商请求流程,具体包括:
协商发起节点在接收到携带校验成功标识字的第二校验响应消息后;
协商发起节点向所述协商响应节点发送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客户信息的标识和待切换的目标时隙信息;
若协商发起节点在接收到的第一切换协商响应消息中携带指示切换协商成功的参数值,则执行完成相应的时隙切换过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完成相应的时隙切换过程,具体包括:
协商发起节点向协商响应节点发送时隙配置切换请求消息;其中,所述时隙配置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协商发起节点侧总的客户信息数量和总的客户信息占用的时隙信息;
协商响应节点接收所述时隙配置切换请求消息,向所述协商发起节点返回时隙配置切换响应消息;其中,所述时隙配置切换响应消息中携带切换后的协商响应节点侧总的客户信息数量和总的客户信息占用的时隙信息;
协商发起节点接收到所述配置切换响应消息后,向所述协商响应节点发送切换生效消息,并在预定时间完成协商发起节点本地的时隙配置切换;
协商响应节点接收所述切换生效消息,在预定时间完成协商响应节点本地的时隙配置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定时间为:立即切换;或者在下一个复帧开始时完成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完成相应的时隙切换过程,是在完成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客户信息的,一条或者多条切换协商流程后,进行的一次时隙切换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还包括全量配置校验流程,所述全量配置校验流程是对协商发起节点所负责维护的所有客户信号的当前时隙配置逐一的进行校验的流程。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还包括指定客户信息的流程包括:
协商发起节点发送针对第i客户信息的校验请求消息,所述校验请求消息携带第i客户信息标识,以及协商发起节点侧为所述第i客户信息配置的时隙;其中,i为自然数;
协商响应节点接收所述校验请求消息,若协商响应节点本地存在所述第i客户信息,并且配置的时隙信息与所述校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时隙信息一致,则向协商发起节点回复携带校验成功参数值的校验响应消息;否则,向协商发起节点回复携带校验失败参数值的校验响应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1所述的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适用于FlexE细粒度的时隙切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FlexE细粒度的复帧中,携带以下信息:
切换请求标记CR、切换响应CA、切换生效C、全量请求FR、全量响应FC、最后一次客户LC、协商请求TF、协商响应RF、冲突请求SR、客户信息的配置信息CI和时隙配置信息TS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
在所述切换请求标记CR为1时,消息类型为时隙配置切换请求;在所述切换请求标记CR为0时,确定协商请求TF为1,消息类型为校验请求;在所述切换请求标记CR为0时,确定协商请求TF为2,消息类型为切换协商请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
在所述消息类型为时隙配置切换请求时,所述客户信息的配置信息CI和时隙配置信息TS分别用于携带协商发起节点侧总的客户信息数量和总的客户信息占用的时隙信息;
在所述消息类型为校验请求时,所述客户信息的配置信息CI和时隙配置信息TS分别用于携带用于校验的客户信息标识和配套的时隙信息;
在所述消息类型为切换协商请求时,所述客户信息的配置信息CI和时隙配置信息TS分别用于携带用于切换协商的客户信息标识和配套的待切换的目标时隙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隙配置信息TS的位宽与所述FlexE细粒度的时隙个数一致,其第i个bit代表该时隙i是否被占用;第i位置为1,则对应时隙被占用,第i位置为0,则对应时隙处于空闲;其中i为自然数。
17.一种通信链路协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协商发起节点和协商响应节点,具体的:
协商发起节点向协商响应节点发送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客户信息的标识和待切换的目标时隙信息;
协商响应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一切换协商请求消息,根据所述待切换的目标时隙信息,校对待切换的目标时隙是否处于空闲状态;
若所述待切换的目标时隙被第二客户信息占用,则协商响应节点发起所述第二客户信息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
在完成所述第二客户信息的冲突配置协商流程后,协商发起节点重新发起第一客户信息的切换协商请求流程。
CN202011059386.5A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43379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9386.5A CN114337952B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9386.5A CN114337952B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37952A true CN114337952A (zh) 2022-04-12
CN114337952B CN114337952B (zh) 2023-06-09

Family

ID=81011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59386.5A Active CN114337952B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3795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41494A (zh) * 2022-12-29 2023-04-07 苏州盛科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62845A (ko) * 1999-12-30 2001-07-07 윤종용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단속 모드 동작의 변환을 위한시스템 및 방법
US6311226B1 (en) * 1997-08-29 2001-10-30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link name negotiation
CN102026297A (zh) * 2009-09-18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协商方法、系统和节点
WO2012135996A1 (en) * 2011-04-02 2012-10-11 Alcatel Lucent Slotted acces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control thereof
WO2016041420A1 (zh) * 2014-09-18 2016-03-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时隙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088494A1 (zh) * 2015-11-26 2017-06-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管理方法及装置
WO2017124982A1 (zh) * 2016-01-19 2017-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倒换的方法和节点
CN107204941A (zh) * 2016-03-18 2017-09-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灵活以太网路径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CN108430111A (zh) * 2018-01-26 2018-08-2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分布式tdma协议中的混合型时隙预约方法
CN109688016A (zh) * 2019-01-25 2019-04-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灵活以太网协议中切换时隙配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729588A (zh) * 2017-10-31 2019-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995588A (zh) * 2019-03-29 2019-07-0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灵活以太网链路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1526545A (zh) * 2019-02-02 2020-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11226B1 (en) * 1997-08-29 2001-10-30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link name negotiation
KR20010062845A (ko) * 1999-12-30 2001-07-07 윤종용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단속 모드 동작의 변환을 위한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2026297A (zh) * 2009-09-18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协商方法、系统和节点
WO2012135996A1 (en) * 2011-04-02 2012-10-11 Alcatel Lucent Slotted acces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control thereof
WO2016041420A1 (zh) * 2014-09-18 2016-03-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时隙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088494A1 (zh) * 2015-11-26 2017-06-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管理方法及装置
WO2017124982A1 (zh) * 2016-01-19 2017-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倒换的方法和节点
CN107204941A (zh) * 2016-03-18 2017-09-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灵活以太网路径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29588A (zh) * 2017-10-31 2019-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430111A (zh) * 2018-01-26 2018-08-2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分布式tdma协议中的混合型时隙预约方法
CN109688016A (zh) * 2019-01-25 2019-04-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灵活以太网协议中切换时隙配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0151280A1 (zh) * 2019-01-25 2020-07-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灵活以太网协议中切换时隙配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526545A (zh) * 2019-02-02 2020-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9995588A (zh) * 2019-03-29 2019-07-0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灵活以太网链路管理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陆毅等: "适用于飞行自组网的闲置时隙预约TDMA协议", 《计算机工程》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41494A (zh) * 2022-12-29 2023-04-07 苏州盛科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方法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37952B (zh) 2023-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986802B2 (ja) プロトコル高速処理方法
EP3605881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networ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JP2001326664A (ja) リング構成方法及びそのノード装置
CN107528747B (zh) 主从站通信状态的诊断方法和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979575A1 (en) Message forwarding method, system, device, node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337952A (zh) 一种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和系统
WO2023184983A1 (zh) 用于空调直连控制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JPH04213251A (ja) 通信システム
CN114040446B (zh) 一种信息间耦合校验的方法及装置
CN108062085B (zh) 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17914961A (zh) 一种工业网关及协议转换方法
EP2420936B1 (en) Protocol convers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7968738A (zh) 一种从机、通讯扩展卡及组网系统
EP2634931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3645072B (zh) 主备网关部署方法及装置
CN115334174A (zh) 一种基于Subset-037协议的多通道匹配方法及通信方法
WO2022068851A1 (zh) 辅链路资源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2134697A1 (zh) 一种接口数据的交互方法、分布式单元以及中心单元
CA1157118A (en)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code machines which are operat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a block transmission network
CN112866013B (zh) 一种网络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595670A (zh) 业务接口的创建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05813010B (zh) 基于nfc建立连接的方法、系统和nfc设备
CN107634890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7567062A (zh) 网元切换过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网元设备
US6714540B1 (en)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frame generating method, and medium on which program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s are recorde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703

Address after: 430000 No. 6, High-tech Fourth Road, Donghu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Wuhan Changjiang Comput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00 No. 6, High-tech Fourth Road, Donghu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