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41494A - 一种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41494A
CN115941494A CN202211717735.7A CN202211717735A CN115941494A CN 115941494 A CN115941494 A CN 115941494A CN 202211717735 A CN202211717735 A CN 202211717735A CN 115941494 A CN115941494 A CN 1159414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otiation
time slot
software
signal
f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1773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坤
戚晨希
程鑫祥
胡晓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entec 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entec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entec 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entec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1773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414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414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414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方法及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FGU带宽调整过程中,通过SDK软件进行两端设备的软件协商,且并行处理多个Client时隙的协商,所述协商的信号包括时隙增大调整通告信号S、时隙调整请求信号CR和隙调整应答信号CA的协商;以及所述软件协商完成后,SDK软件触发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切换到硬件芯片进行所述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的处理。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协商交互的往来过程,并加速协商和切换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电子通信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当前在SPN(Slicing Packet Network,切片分组网)技术路线上,FlexE(FlexEthernet,灵活以太网)解决了汇聚和骨干承载网的硬管道需求,但FlexE的最小时隙颗粒度为5Gbps,而实际上接入侧业务的典型带宽需求是2Mbps~100Mbps,FlexE无法满足接入侧业务的带宽需求,因此无法做到端到端的硬管道承载。
细颗粒技术在10GE以太网物理层上定义了一种细颗粒时隙切片技术,将10GE的数据帧定义为40个fg-BU,40个fg-BU组成一个fg-BU复帧。当随着业务需求的变更,譬如业务量增大,或者视频监控变为高清摄像头等原因导致对业务带宽需求变化,需要对动态调整业务带宽。
FGU(Fine Granularity Unit,细颗粒)需要通过动态协商机制来进行带宽的调整。带宽调整利用标准中的OH(OverHead,开销)通道,通过OH通道的信息来进行协商调整。然而,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FGU标准要求每次只能调整一个Client,无法并行处理,调整效率较低;每次OH通道只能传递一个Client的一个时隙数据;用硬件的逻辑来进行处理OH信息,当OH帧格式扩展增强了一些新的字段,硬件则无法处理新字段的;OH容量有限,因此每次都是增量调整,从OH信息中无法获得对端当前的配置,容易导致不匹配而无法通包。
现有FGU技术方案中的不足归结到底,就是因为OH携带信息量太小和时隙数量太多的矛盾,所以FGU当前只能采取增量的传输手段串行协商。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方法及应用,其能够减少协商交互的往来过程,并加速协商和切换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在FGU带宽调整过程中,通过SDK软件进行两端设备的软件协商,且并行处理多个Client时隙的协商,所述协商的信号包括时隙增大调整通告信号S、时隙调整请求信号CR和隙调整应答信号CA的协商;以及所述软件协商完成后,SDK软件触发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切换到硬件芯片进行所述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的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通过SDK软件进行两端设备的软件协商,包括:同时调整多个Client时隙并保存到时隙软表,触发软件协商;一端设备发送时隙增大调整通告信号S到对端设备,所述对端设备接收信号S并返回时隙调整请求信号CR到所述设备,所述对端设备收到信号CR并返回时隙调整应答CA信号到所述设备;以及所述设备接收完成信号CA,触发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并切换到硬件芯片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切换到硬件芯片进行所述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的处理,包括:在硬件芯片中,所述设备发送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到所述对端设备,并准备切备表,所述对端设备收到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并准备切备表;所述设备发送TX时隙表到对端设备并切备表,所述对端设备收到RX时隙表并切备表;以及所述设备硬件切换完成并通知SDK软件更新TX软表,所述对端设备硬件切换完成并通知SDK软件更新RX软表。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DCN通道或GCC通道或其他ETH接口的控制VLAN来承载所述软件协商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以及协议报文通过GCC通道或其他物理通道进行报文交互。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软件协商基于两端交互协议进行扩展,并且采用TLV方式进行格式定义,其中所述两端交互协议包括LLDP协议。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并行处理多个Client时隙的协商,包括:设备通过增量协商对Client时隙协商进行并行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设备通过定期发送全量请求,获取并校验对端设备的内部时隙表的工作状态。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当中,提供了一种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装置,其包括软件协商模块和硬件协商模块。
软件协商模块,用于在FGU带宽调整过程中,通过SDK软件进行两端设备的软件协商,且并行处理多个Client时隙的协商,所述协商的信号包括时隙增大调整通告信号S、时隙调整请求信号CR和隙调整应答信号CA的协商。
硬件协商模块,用于所述软件协商完成后,SDK软件触发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切换到硬件芯片进行所述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的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软件协商模块还用于:同时调整多个Client时隙并保存到时隙软表,触发软件协商;一端设备发送时隙增大调整通告信号S到对端设备,所述对端设备接收信号S并返回时隙调整请求信号CR到所述设备,所述对端设备收到信号CR并返回时隙调整应答CA信号到所述设备;以及所述设备接收完成信号CA,触发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并切换到硬件芯片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软件协商模块还用于:通过DCN通道或GCC通道或其他ETH接口的控制VLAN来承载所述软件协商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以及协议报文通过GCC通道或其他物理通道进行报文交互。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软件协商模块还用于:所述软件协商基于两端交互协议进行扩展,并且采用TLV方式进行格式定义,其中所述两端交互协议包括LLDP协议。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软件协商模块还用于:设备通过增量协商对Client时隙协商进行并行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软件协商模块还用于:设备通过定期发送全量请求,获取并校验对端设备的内部时隙表的工作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硬件协商模块还用于:在硬件芯片中,所述设备发送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到所述对端设备,并准备切备表,所述对端设备收到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并准备切备表;所述设备发送TX时隙表到对端设备并切备表,所述对端设备收到RX时隙表并切备表;以及所述设备硬件切换完成并通知SDK软件更新TX软表,所述对端设备硬件切换完成并通知SDK软件更新RX软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当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当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所述的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方法及应用,其能够解决OH通道信息量小的问题,实现并行处理多个Client和时隙的协商,减少整个协商交互的往来过程,加速协商和切换效率;通过软件实现的PDU采用TLV格式定义,协商过程需要扩展新的字段时能够随时升级软件解决,无需修改芯片硬件逻辑;解决重启、异常后导致无法看到对端当前时隙工作状态的问题,通过全量PDU定期校验两端的当前全部配置状态,提高了整个FGU系统的健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方法的细粒度开销格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装置的结构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计算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介绍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在FGU带宽调整过程中,通过SDK软件进行两端设备的软件协商,且并行处理多个Client时隙的协商,所述协商的信号包括时隙增大调整通告信号S、时隙调整请求信号CR和隙调整应答信号CA的协商。
一般来说,为了保证无损调整,芯片在实现时在发送和接收两个方向上支持A/B两个内部时隙表,硬件的发送和接收按时隙表配置来进行调度。调整时首先是软件先通过OH通道进行协商,让两端设备时隙表配置同步后,再通知硬件切换A/B时隙表,从而实现无损调整。
如图2所示,时隙调整OH设置有Flag、S、C、CR、CA、Client ID、Sub-Slot ID等字段。按FGU标准定义如下,Flag:2个比特长度,00表示client ID、sub-slot ID,11表示为GCC通道;S:1个比特长度,用于时隙增大调整时下游通知上游开始调整;C:1个比特长度,用于时隙调整生效,芯片在发送C之后的下一个复帧开始用新的时隙表发送;芯片在接收到C之后的下一个复帧开始用新的时隙表接收,这样能做到两端同时切换时隙表;CR:1个比特长度,用于发送调整时隙请求,时隙分配给Client时携带client ID、时隙删除给Client时,client ID配置0;CA:1个比特长度,用于收到CR之后的调整时隙应答。
在本实施例中,同时调整多个Client时隙并保存到时隙软表,触发软件协商;一端设备发送时隙增大调整通告信号S到对端设备,所述对端设备接收信号S并返回时隙调整请求信号CR到所述设备,所述对端设备收到信号CR并返回时隙调整应答CA信号到所述设备;以及所述设备接收完成信号CA,触发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并切换到硬件芯片处理。
具体的,通过DCN通道或GCC通道或其他ETH接口的控制VLAN来承载所述软件协商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以及协议报文通过GCC通道或其他物理通道进行报文交互。
进一步地,所述软件协商基于两端交互协议进行扩展,并且采用TLV方式进行格式定义,其中所述两端交互协议包括LLDP协议。采用TLV格式能够灵活定义和升级。
在本实施例中,设备通过增量协商对Client时隙协商进行并行处理。在两端进行软件协商时采用增量协商PDU的报文格式,如所述协商的信号包括时隙增大调整通告信号S、时隙调整请求信号CR和隙调整应答信号CA的协商,皆是以增量协商PDU交互。下表为增量协商PDU格式。
Figure BDA0004027948540000071
进一步地,设备通过定期发送全量请求,获取并校验对端设备的内部时隙表的工作状态。全量协商PDU是为了解决一端重启后,无法获取对端的当前配置状态,因此设备可以在新重启后发送全量请求来获取对端当前状态。也可以周期性的发送全量请求来定期校验和对齐两端配置。如果发现本端当前配置和对端当前配置不匹配,可以触发告警或者自动做一些对齐的动作。因为全量PDU是一个辅助校验机制,并不需快速的发送,周期可以有软件触发,如1min/10min一次。
下表为全量协商PDU请求和全量协商PDU回应。通过全量协商PDU机制,解决了因为重启或者异常导致无法看到对端当前时隙工作状态的问题。全量协商能够定期获取并校验对端A/B表的工作状态,增强FGU系统健壮性的机制。
Figure DA00040279485433571095
Figure BDA0004027948540000072
在原有技术下,每次只能带宽切换只能调整一个Client带宽,不能并行调整效率较低,若有100个Client待调整,则时隙调度的A/B表需要切换100次。每次OH通道只能传递一个Client的一个时隙数据,效率低,若一个Client要分配960个时隙,则在一个方向上需要进行960次发送和接收。而在本实施方式下,通过软件协商,避免了OH通道中信息量小的限制。假设15个时隙的调整,原来需要协商30次CR/CA握手,现仅需2次CR/CA握手。如果考虑到大批量配置,如960个时隙,100个Client的情况,整个协商交互过程将大大简化。
在步骤S102中,所述软件协商完成后,SDK软件触发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切换到硬件芯片进行所述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的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从FGU的整个协商过程来看,因为时隙生效指示C处理涉及到硬件同步处理,必须由硬件完成。因此在进行软件协商后,需要切换到硬件芯片进行处理。
具体的,在硬件芯片中,在复帧周期MFI=0时,所述设备发送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到所述对端设备,并准备切备表,所述对端设备收到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并准备切备表;在下一个复帧周期MFI=0时,所述设备发送TX时隙表到对端设备并切备表,所述对端设备收到RX时隙表并切备表;以及所述设备硬件切换完成并通知SDK软件更新TX软表,所述对端设备硬件切换完成并通知SDK软件更新RX软表。
如图3所示,以具体实例来介绍本发明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具体流程。假设Client 1新增时隙[1-2],Client 2新增时隙[105-114],Client 3新增时隙[202-204],则需要对Client 1,2,3进行带宽调整。
时隙调整信息保存到时隙软表中,一端设备Switch B触发软件协商,设备B发送时隙增大调整通告信号S到对端设备Switch A。设备A接收信号S并返回时隙调整请求信号CR到设备B,所述信号CR包括调整Client 1,2,3的请求,设备B收到信号CR并返回时隙调整应答CA信号到设备A。原来Client1,2,3共需做6次A/B表切换,通过软件协商统一协商完成后只需要2次A/B表切换。对于上面3个client协商的例子,交互过程的信号S的PDU例示如下:
Type=增量 Length S 0
交互过程中的信号CR,信号CA的PDU例示如下:
Figure BDA0004027948540000091
设备A接收完成信号CA,触发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并切换到芯片处理。在复帧周期MFI=0时,设备A发送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到设备B,并准备切备表,设备B收到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并准备切备表。在下一个复帧周期MFI=0时,设备A发送TX时隙表到设备B并切备表,设备B收到RX时隙表并切备表。设备A通知SDK软件更新TX软表,设备B通知SDK软件更新RX软表。若是设备Switch A触发软件协商流程与上述相似,只是发送和接收的对象调换,流程不变。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方法及应用,其能够解决OH通道信息量小的问题,实现并行处理多个Client和时隙的协商,减少整个协商交互的往来过程,加速协商和切换效率;通过软件实现的PDU采用TLV格式定义,协商过程需要扩展新的字段时能够随时升级软件解决,无需修改芯片硬件逻辑;解决重启、异常后导致无法看到对端当前时隙工作状态的问题,通过全量PDU定期校验两端的当前全部配置状态,提高了整个FGU系统的健壮性。
如图4所示,介绍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装置。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装置包括软件协商模块401和硬件协商模块402。
软件协商模块401,用于在FGU带宽调整过程中,通过SDK软件进行两端设备的软件协商,且并行处理多个Client时隙的协商,所述协商的信号包括时隙增大调整通告信号S、时隙调整请求信号CR和隙调整应答信号CA的协商。
硬件协商模块402,用于所述软件协商完成后,SDK软件触发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切换到硬件芯片进行所述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的处理。
软件协商模块401还用于:同时调整多个Client时隙并保存到时隙软表,触发软件协商;一端设备发送时隙增大调整通告信号S到对端设备,所述对端设备接收信号S并返回时隙调整请求信号CR到所述设备,所述对端设备收到信号CR并返回时隙调整应答CA信号到所述设备;以及所述设备接收完成信号CA,触发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并切换到硬件芯片处理。
软件协商模块401还用于:通过DCN通道或GCC通道或其他ETH接口的控制VLAN来承载所述软件协商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以及协议报文通过GCC通道或其他物理通道进行报文交互。
软件协商模块401还用于:所述软件协商基于两端交互协议进行扩展,并且采用TLV方式进行格式定义,其中所述两端交互协议包括LLDP协议。
软件协商模块401还用于:设备通过增量协商对Client时隙协商进行并行处理。
软件协商模块401还用于:设备通过定期发送全量请求,获取并校验对端设备的内部时隙表的工作状态。
硬件协商模块402还用于:在硬件芯片中,所述设备发送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到所述对端设备,并准备切备表,所述对端设备收到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并准备切备表;所述设备发送TX时隙表到对端设备并切备表,所述对端设备收到RX时隙表并切备表;以及所述设备硬件切换完成并通知SDK软件更新TX软表,所述对端设备硬件切换完成并通知SDK软件更新RX软表。
图5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用于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计算设备50的硬件结构图。如图5所示,计算设备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存储器502(例如非易失性存储器)、内存503和通信接口504,并且至少一个处理器501、存储器502、内存503和通信接口504经由总线505连接在一起。至少一个处理器501执行在存储器502中存储或编码的至少一个计算机可读指令。
应该理解,在存储器502中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执行时使得至少一个处理器501进行本说明书的各个实施例中以上结合图1-5描述的各种操作和功能。
在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中,计算设备5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工作站、桌面型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移动计算设备、智能电话、平板计算机、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手持装置、消息收发设备、可佩戴计算设备、消费电子设备等等。
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比如机器可读介质的程序产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具有指令(即,上述以软件形式实现的元素),该指令当被机器执行时,使得机器执行本说明书的各个实施例中以上结合图1-5描述的各种操作和功能。具体地,可以提供配有可读存储介质的系统或者装置,在该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着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代码,且使该系统或者装置的计算机或处理器读出并执行存储在该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方法及应用,其能够解决OH通道信息量小的问题,实现并行处理多个Client和时隙的协商,减少整个协商交互的往来过程,加速协商和切换效率;通过软件实现的PDU采用TLV格式定义,协商过程需要扩展新的字段时能够随时升级软件解决,无需修改芯片硬件逻辑;解决重启、异常后导致无法看到对端当前时隙工作状态的问题,通过全量PDU定期校验两端的当前全部配置状态,提高了整个FGU系统的健壮性。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FGU带宽调整过程中,通过SDK软件进行两端设备的软件协商,且并行处理多个Client时隙的协商,所述协商的信号包括时隙增大调整通告信号S、时隙调整请求信号CR和隙调整应答信号CA的协商;以及
所述软件协商完成后,SDK软件触发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切换到硬件芯片进行所述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的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SDK软件进行两端设备的软件协商,包括:
同时调整多个Client时隙并保存到时隙软表,触发软件协商;
一端设备发送时隙增大调整通告信号S到对端设备,所述对端设备接收信号S并返回时隙调整请求信号CR到所述设备,所述对端设备收到信号CR并返回时隙调整应答CA信号到所述设备;以及
所述设备接收完成信号CA,触发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并切换到硬件芯片处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到硬件芯片进行所述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的处理,包括:
在硬件芯片中,所述设备发送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到所述对端设备,并准备切备表,所述对端设备收到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并准备切备表;
所述设备发送TX时隙表到对端设备并切备表,所述对端设备收到RX时隙表并切备表;以及
所述设备硬件切换完成并通知SDK软件更新TX软表,所述对端设备硬件切换完成并通知SDK软件更新RX软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DCN通道或GCC通道或其他ETH接口的控制VLAN来承载所述软件协商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以及
协议报文通过GCC通道或其他物理通道进行报文交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软件协商基于两端交互协议进行扩展,并且采用TLV方式进行格式定义,其中所述两端交互协议包括LLDP协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行处理多个Client时隙的协商,包括:
设备通过增量协商对Client时隙协商进行并行处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备通过定期发送全量请求,获取并校验对端设备的内部时隙表的工作状态。
8.一种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软件协商模块,用于在FGU带宽调整过程中,通过SDK软件进行两端设备的软件协商,且并行处理多个Client时隙的协商,所述协商的信号包括时隙增大调整通告信号S、时隙调整请求信号CR和隙调整应答信号CA的协商;以及
硬件协商模块,用于所述软件协商完成后,SDK软件触发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切换到硬件芯片进行所述时隙生效指示信号C的处理。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方法的步骤。
CN202211717735.7A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方法及应用 Pending CN1159414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17735.7A CN115941494A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方法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17735.7A CN115941494A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41494A true CN115941494A (zh) 2023-04-07

Family

ID=86557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17735.7A Pending CN115941494A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41494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71251A1 (en) * 2010-04-30 2011-11-03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Access control in modules for software development
CN113568777A (zh) * 2021-09-27 2021-10-29 新华三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故障处理方法、装置、网络芯片、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42743A1 (zh) * 2020-08-31 2022-03-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337952A (zh) * 2020-09-30 2022-04-12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和系统
CN114449589A (zh) * 2021-12-31 2022-05-06 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时隙资源预留系统及方法
CN114816370A (zh) * 2022-06-29 2022-07-29 广州易方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iOS端SDK静态库进行任意细粒度拆分的方法
CN114915366A (zh) * 2021-02-10 2022-08-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和芯片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71251A1 (en) * 2010-04-30 2011-11-03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Access control in modules for software development
WO2022042743A1 (zh) * 2020-08-31 2022-03-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337952A (zh) * 2020-09-30 2022-04-12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链路协商的方法和系统
CN114915366A (zh) * 2021-02-10 2022-08-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和芯片系统
CN113568777A (zh) * 2021-09-27 2021-10-29 新华三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故障处理方法、装置、网络芯片、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49589A (zh) * 2021-12-31 2022-05-06 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时隙资源预留系统及方法
CN114816370A (zh) * 2022-06-29 2022-07-29 广州易方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iOS端SDK静态库进行任意细粒度拆分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兴蜀, 沈昌祥, 赵泽良, 戴宗坤: "利用SOCKSv5协议构建网络边界安全框架", 计算机应用, no. 06, 28 June 2002 (2002-06-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11933A1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phy in flexe group, relate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1552721B2 (en) Clock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A82269C2 (uk) Спосіб передачі пакетів даних у безпровідній системі зв'язку (варіанти) та пристрій для його здійснення (варіанти)
CN103442391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用户终端、系统
EP2928108B1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lane auto-negotiation over reduced lane media
CN107465613B (zh) 链路聚合接口通信状态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1050403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18121154A1 (zh) 一种迷你时隙配置及使用方法及智能终端
WO2022042743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881955A (zh) 一种实现分布式节点设备视频同步输出的方法及系统
EP3737148A1 (en) Bandwidth adjust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9056815A1 (zh) 资源块组的划分方法和用户终端
CN108811052B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接收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US11799576B2 (en) Data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FlexE switching system
CN115941494A (zh) 一种细粒度切片时隙协商的方法及应用
CN102316002B (zh) 配置虚拟局域网的方法和装置
US9866243B2 (en)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codeword synchroniz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EP3823212A1 (en) Link capacity adjustment method and device
US11750310B2 (en) Clock synchronization packet exchan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2247490A1 (zh) 带宽调整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1356233A (zh) 一种时隙聚合、时隙聚合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381334B2 (en) Servi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024350B (zh) 一种动态时间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2533154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312476A (zh) 一种业务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