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37257A - 一种实现电压转换的电路拓扑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电压转换的电路拓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37257A
CN114337257A CN202210002861.8A CN202210002861A CN114337257A CN 114337257 A CN114337257 A CN 114337257A CN 202210002861 A CN202210002861 A CN 202210002861A CN 114337257 A CN114337257 A CN 1143372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switching
switch tube
switching tube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028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37257B (zh
Inventor
何思雨
梁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outhchip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outhchip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outhchip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outhchip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0286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372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37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372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372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372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源管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实现电压转换的电路拓扑。本发明主要是针对传统方法中由于使用的半导体器件数量太多而成本过高,从而导致无法普及到低成本充电设备的问题,提出将开关电源和开关电容器进行融合,使开关电源和开关电容器可以复用部分开关管,以减少所使用半导体器件的数量从而降低充电方案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电压转换的电路拓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源管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实现电压转换的电路拓扑。
背景技术
随着便携式设备数量的急剧增加,充电电池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电池的充放电功能,目前广泛采用的电路结构如下图1。其中由开关管(Q5和Q6),电感(L1)和电容(C1)组成的开关电源的作用是将输入电压变换成满足负载(R1)或适合给充电电池(BT1)充电的电压幅值。当满足负载供电的最低供电电压高于电池电压时,则选择开关电压的输出电压为负载的最低供电电压,并通过由开关管QT1组成的电流源给电池充电。当满足负载供电的最低供电电压低于电池电压时,则选择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高于电池电压以给电池充电,此时开关管QT1工作在直通状态。此外,由开关管(Q1,Q2,Q3,Q4)和电容(CFLY1)组成的开关电容器提供了一个高效率的快速充电路径。当电池包中的电池电压满足快速充电的电压时,开关电源停止工作,输入电压调整到合适的电压幅值,开关电容器开始工作,将输入电压的幅值转换成1/2倍并直接向电池包充电,此时的QT1工作在直通状态,电池包直接向用电单元供电。QT1除了具有上述的功能外,还可以工作在双向关断的状态,即不允许电流从任一方向流过。
随着充电电池的普遍使用,图1所示的充电方案由于使用的半导体器件数量太多而成本过高,从而导致无法普及到低成本充电设备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需要单独设计开关电源和开关电容电路,因此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将开关电源和开关电容合二为一的电压转换的电路拓扑,以此降低方案成本和开发时间。
本发明是将开关电源和开关电容器进行融合,使开关电源和开关电容器可以复用部分开关管,以减少所使用半导体器件的数量,具体的本发明提出以下三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如图2,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T1、第六开关管QT2、电容、电感和电池;其中,第一开关管Q1的一端为电路拓扑的输入端,接外部输入电压,第一开关管Q1另一端接电容的一端和第二开关管Q2的一端;第二开关管Q2的另一端分别接第三开关管Q3的一端、第五开关管QT1的一端和电感的一端,第三开关管Q3的另一端接电容的另一端和第四开关管Q4的一端,第四开关管Q4的另一端接地;电感的另一端接第六开关管QT2的一端;第五开关管QT1的另一端和第六开关管QT2的另一端接电池的正极,电池的负极接地;电感和第六开关管QT2的连接点为电路拓扑的输出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开关管Q1和第四开关管Q4的开通时间互补,第二开关管Q2和第三开关管Q3的开通时间互补。
上述方案中,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中的一个工作状态为常开,第三开关管Q3和第四开关管Q4中的一个工作状态为常开。
第二种实现方式,如图4,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5、第六开关管Q6、第七开关管Q7、第八开关管Q8、第九开关管QT1、第十开关管QT2、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电感和电池;其中,第一开关管Q1的一端和第五开关管Q5的一端为电路拓扑的输入端,接外部输入电压,第一开关管Q1的另一端接第一电容的一端和第二开关管Q2的一端,第五开关管Q5另一端接第二电容的一端和第六开关管Q6的一端;第二开关管Q2的另一端分别接第三开关管Q3的一端、第九开关管QT1的一端、第十开关管QT2的一端和电池的正极,电池的负极接地,第六开关管Q6的另一端分别接第九开关管QT1的另一端、第七开关管Q7的一端和电感的一端;第三开关管Q3的另一端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第四开关管Q4的一端,第七开关管Q7的另一端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第八开关管Q8的一端;第四开关管Q4的另一端和第八开关管Q8的另一端接地;电感的另一端接第十开关管QT2的一端;电感和第十开关管QT2的连接点为电路拓扑的输出端。
第三种实现方式,如图5,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5、第六开关管Q6、第七开关管QT1、第八开关管QT2、电容、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和电池;其中,第一开关管Q1的一端接电池的正极,电池的负极接地,第一开关管Q1另一端接电容的一端和第二开关管Q2的一端;第二开关管Q2的另一端分别接第三开关管Q3的一端、第七开关管QT1的一端和第一电感的一端,第三开关管Q3的另一端接电容的另一端和第四开关管Q4的一端,第四开关管Q4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接第七开关管QT1的另一端和第八开关管QT2的一端;第八开关管QT2的另一端接第二电感的一端,第二电感的另一端接第五开关管Q5的一端和第六开关管Q6的一端;第五开关管Q5的另一端为电路拓扑的输入端,接外部输入电压,第六开关管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感和第八开关管QT2的连接点为电路拓扑的输出端。
在上述的几种方案中,采用的开关管QT1和关管QT2均具备双向关闭的功能,即电流不能从任一方向流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开关电源和开关电容器进行融合,使开关电源和开关电容器可以复用部分开关管,以减少所使用半导体器件的数量从而降低充电方案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电压变换电路的拓扑结构。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电压变换电路的拓扑结构。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电压变换电路的拓扑结构。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电压变换电路的拓扑结构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示意。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三种电压变换电路的拓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2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电压变换电路包括开关管(Q1,Q2,Q3,Q4),电容(CFLY1)和电感(L1)组成了电压变换电路。开关管QT1和QT2组成了充电路径选择电路。
当满足负载供电的最低供电电压高于电池电压时,电路工作在开关电源状态,工作方法至少有两种:1.Q1和Q2中一个开关管保持开通,另一个开关管在开通和关闭两种状态中随时间切换。Q3和Q4中一个开关管保持开通,另一个开关管在开通和关闭两种状态中随时间切换。且Q1/Q2/Q3/Q4中随时间切换开通状态的两个开关管工作在互补的状态,例如随时间切换的开关状态的开关管为Q1和Q4,保持开通状态的为Q2和Q3,Q1开通的时候Q4关闭,Q1关闭的时候Q4开通。并且通过L1和C1的滤波给负载提供一个稳定的电压,同时通过开关管QT2给电池BT1充电,开关管QT1保持双向关闭;2.Q1和Q4工作在互补状态,Q2和Q3工作在互补状态,并且通过L1和C1的滤波给负载提供一个稳定的电压,同时通过开关管QT2给电池BT1充电,开关管QT1保持双向关闭。
当满足负载供电的最低供电电压低于电池电压时,电路工作在开关电容器状态,其工作方法为:Q1和Q4工作在互补状态,Q2和Q3工作在互补状态,同时开关管QT1和QT2都保持开通给电池并且给负载供电。
进一步的,在图2的基础上并联一组功率变换电路以增大输出功率。其中Q5/Q6/Q7/Q8分别与Q1/Q2/Q3/Q4的工作状态相同,如图3所示。
进一步的,在图3的基础上将开关QT1连接在Q2和Q3的连接处与Q6和Q7的连接处,如图4所示。当电路工作在开关电源状态时,QT1处于双向关闭状态。当电路工作在开关电容状态时,QT1处于直通状态。
进一步的,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电池电压有可能会降低,例如放电电压范围从3.2V~4.2V降低到2.6V~3.6V。本发明所示的电路同样可以用来解决电池放电电压范围降低的问题。如图5所示,开关管(Q5和Q6)和电感L2组成了开关电源电路,用于给电池充电。图4中的电池BT1具有降低的放电电压范围。
当满足负载供电的最低供电电压低于1/2Vin时,由开关管(Q1/Q2/Q3/Q4)组成的电路工作在开关电容器状态,开关管QT1和QT2保持双向导通给负载供电。当满足负载供电的最低供电电压高于1/2Vin时,由开关管(Q1/Q2/Q3/Q4)组成的电路工作在开关电源状态,开关管QT1保持双向关闭,QT2保持双向导通给负载供电。当给电池充电时,由开关管(Q1/Q2/Q3/Q4)组成的电路工作在开关电容器状态,开关管QT1和QT2保持双向导通给电池充电。

Claims (10)

1.一种实现电压转换的电路拓扑,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T1)、第六开关管(QT2)、电容、电感和电池;其特征在于,第一开关管(Q1)的一端为电路拓扑的输入端,接外部输入电压,第一开关管(Q1)另一端接电容的一端和第二开关管(Q2)的一端;第二开关管(Q2)的另一端分别接第三开关管(Q3)的一端、第五开关管(QT1)的一端和电感的一端,第三开关管(Q3)的另一端接电容的另一端和第四开关管(Q4)的一端,第四开关管(Q4)的另一端接地;电感的另一端接第六开关管(QT2)的一端;第五开关管(QT1)的另一端和第六开关管(QT2)的另一端接电池的正极,电池的负极接地;电感和第六开关管(QT2)的连接点为电路拓扑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实现电压转换的电路拓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开关管(QT1)具有双向关闭的功能,即电流不能从任一方向流过。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实现电压转换的电路拓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开关管(QT2)具有双向关闭的功能,即电流不能从任一方向流过。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实现电压转换的电路拓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Q1)和第四开关管(Q4)的开通时间互补,第二开关管(Q2)和第三开关管(Q3)的开通时间互补。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实现电压转换的电路拓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中的一个工作状态为常开,第二开关管(Q2)和第四开关管(Q4)中的一个工作状态为常开。
6.一种实现电压转换的电路拓扑,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5)、第六开关管(Q6)、第七开关管(Q7)、第八开关管(Q8)、第九开关管(QT1)、第十开关管(QT2)、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电感和电池;其中,第一开关管(Q1)的一端和第五开关管(Q5)的一端为电路拓扑的输入端,接外部输入电压,第一开关管(Q1)的另一端接第一电容的一端和第二开关管(Q2)的一端,第五开关管(Q5)另一端接第二电容的一端和第六开关管(Q6)的一端;第二开关管(Q2)的另一端分别接第三开关管(Q3)的一端、第九开关管(QT1)的一端、第十开关管(QT2)的一端和电池的正极,电池的负极接地,第六开关管(Q6)的另一端分别接第九开关管(QT1)的另一端、第七开关管(Q7)的一端和电感的一端;第三开关管(Q3)的另一端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第四开关管Q4的一端,第七开关管Q7的另一端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第八开关管Q8的一端;第四开关管Q4的另一端和第八开关管Q8的另一端接地;电感的另一端接第十开关管(QT2)的一端;电感和第十开关管(QT2)的连接点为电路拓扑的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实现电压转换的电路拓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开关管(QT1)具有双向关闭的功能,即电流不能从任一方向流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实现电压转换的电路拓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开关管(QT2)具有双向关闭的功能,即电流不能从任一方向流过。
9.一种实现电压转换的电路拓扑,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5)、第六开关管(Q6)、第七开关管(QT1)、第八开关管(QT2)、电容、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和电池;其特征在于,第一开关管(Q1)的一端接电池的正极,电池的负极接地,第一开关管(Q1)另一端接电容的一端和第二开关管(Q2)的一端;第二开关管(Q2)的另一端分别接第三开关管(Q3)的一端、第七开关管(QT1)的一端和第一电感的一端,第三开关管(Q3)的另一端接电容的另一端和第四开关管(Q4)的一端,第四开关管(Q4)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接第七开关管(QT1)的另一端和第八开关管(QT2)的一端;第八开关管(QT2)的另一端接第二电感的一端,第二电感的另一端接第五开关管(Q5)的一端和第六开关管(Q6)的一端;第五开关管(Q5)的另一端为电路拓扑的输入端,接外部输入电压,第六开关管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感和第八开关管(QT2)的连接点为电路拓扑的输出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一种实现电压转换的电路拓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开关管(QT1)和第八开关管(QT2)具备双向关闭的功能,即电流不能从任一方向流过。
CN202210002861.8A 2022-01-04 2022-01-04 一种实现电压转换的电路拓扑 Active CN1143372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02861.8A CN114337257B (zh) 2022-01-04 2022-01-04 一种实现电压转换的电路拓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02861.8A CN114337257B (zh) 2022-01-04 2022-01-04 一种实现电压转换的电路拓扑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37257A true CN114337257A (zh) 2022-04-12
CN114337257B CN114337257B (zh) 2023-09-15

Family

ID=81022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02861.8A Active CN114337257B (zh) 2022-01-04 2022-01-04 一种实现电压转换的电路拓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3725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161976A1 (en) * 2018-11-15 2020-05-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combination power supply circuit and charging architecture
US20210083573A1 (en) * 2019-09-18 2021-03-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stant gate-to-source-voltage-driving driver architecture for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CN112751372A (zh) * 2019-10-29 2021-05-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充电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3507149A (zh) * 2021-06-29 2021-10-15 珠海智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模式充电电路及充电方法
CN113595177A (zh) * 2021-07-12 2021-11-02 南京矽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模式充电电路、系统及充电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161976A1 (en) * 2018-11-15 2020-05-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combination power supply circuit and charging architecture
CN113273070A (zh) * 2018-11-15 2021-08-1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自适应组合电源电路和充电架构
US20210083573A1 (en) * 2019-09-18 2021-03-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stant gate-to-source-voltage-driving driver architecture for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CN112751372A (zh) * 2019-10-29 2021-05-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充电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3507149A (zh) * 2021-06-29 2021-10-15 珠海智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模式充电电路及充电方法
CN113595177A (zh) * 2021-07-12 2021-11-02 南京矽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模式充电电路、系统及充电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37257B (zh) 2023-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55260B (zh) 用于锂离子蓄电池充放电的变换控制器及变换控制方法
CN108092512A (zh) 一种多工况高增益多端口dc/dc变换器
CN102969917A (zh) 一种应用于储能系统的双向升降压直流变换器
CN210041650U (zh) 一种非隔离型高增益三端口变换器
CN112737328B (zh) 一种非隔离型高增益三端口变换器
CN102751876A (zh) 一种隔离型基于三端口功率变换器的新能源供电设备
CN216699827U (zh) 一种高增益双开关耦合电感dc-dc变换器
CN112803768B (zh) 一种三端口高增益直流变换器
CN216625586U (zh) 一种宽范围输入非隔离三端口dc-dc变换器
CN114094684B (zh) 一种用于给电池充电的架构
CN114337257B (zh) 一种实现电压转换的电路拓扑
CN215934729U (zh) 一种新型宽输入范围三端口变换器
CN202798466U (zh) 一种隔离型基于三端口功率变换器的新能源供电设备
CN115549270A (zh) 一种超级电容器由锂电池耦合的电力调频电路
CN209948707U (zh) 一种双向主动均衡电路
CN114337256A (zh) 一种实现电压转换的电路拓扑
CN114499183A (zh) 一种宽范围输入非隔离三端口dc-dc变换器
CN207530710U (zh) 一种高效率串联混合型多端口dc/dc变换器
CN101854115B (zh) 防止电流反抽的保持时间电路和功率变换器
US11569739B2 (en) Three-port converter with wide input rang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6111817B (zh) 一种适用于升降压拓扑的自举电路以及储能电源
CN220527874U (zh) 一种零待机功耗使能控制电路及双向隔离变换器
CN102624078A (zh) 一种直流双路输入的供电切换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CN212435362U (zh) 一种供电装置及其系统
CN217445060U (zh) 一种用于高效储能的双向限流转压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