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35867A - 动力电池包外壳及其制造工艺 - Google Patents

动力电池包外壳及其制造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35867A
CN114335867A CN202111679559.8A CN202111679559A CN114335867A CN 114335867 A CN114335867 A CN 114335867A CN 202111679559 A CN202111679559 A CN 202111679559A CN 114335867 A CN114335867 A CN 1143358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power battery
battery pack
shell
n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7955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恩东
张明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afu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7955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358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35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358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外壳及其制造工艺,该动力电池包外壳包括至少两个子壳体,各子壳体均具有连接端面,并且,至少一个封闭连接端面向内凹陷形成避让槽;其中,两个子壳体的连接端面进行连接以使避让槽围合形成避让空间,在避让空间内设置限位结构,以及,至少一个子壳体上开设有与限位结构相对应的连接孔结构。本申请在保证了各子壳体连接处的强度的同时,在连接处设置了与连接孔结构相对的限位结构,便于动力电池包外壳的装配。本申请的动力电池包外壳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加工难度更低。

Description

动力电池包外壳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外壳以及该动力电池包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汽车因对大气环境污染小、使能源多样化的特点,倍受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发展越来越迅猛。电池包壳体是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系统的主要载体,其主要作用是为电池包内部的各系统元件提供安装结构,并对各元器件起到保护作用。此外,电池包壳体也作为电池包系统中的主要结构部件,承载整个电池包系统后与车身安装配合,满足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电能的使用要求。
然而,在制造大规格的电池包时,由其电池包外壳的截面尺寸超出了常规挤压设备的极限,要么制造出更大规格的挤压设备,要么采用焊接等连接方式将小规格的电池包外壳组装在一起,然而,当采用组装的形式进行制造时,两个电池包外壳的连接处因缺少与外设结构或车辆连接的连接位而加大了制造难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外壳,旨在解决大规格的动力电池包外壳制造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外壳,包括至少两个子壳体,各所述子壳体均具有用于连接的且封闭的连接端面,并且,至少一个所述封闭连接端面向内凹陷形成避让槽;
其中,两个所述子壳体的所述连接端面进行连接以使所述避让槽围合形成避让空间,在所述避让空间内设置供螺钉连接的限位结构,以及,至少一个所述子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结构相对应的连接孔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动力电池包外壳采用多个子壳体连接形成的,这样,可通过常规的挤压设备就可制造,同时,在相邻两个子壳体的连接处形成避让空间,并且,该避让空间内设置限位结构,以满足动力电池包外壳的连接处设置螺钉以供连接的需求。具体地,在至少一个子壳体的连接端面处内凹形成避让槽,当两个子壳体的连接端面相对接时,避让槽的内壁与连接端面围合形成容置限位结构的避让空间,或者,两个避让槽的内壁围合形成容置限位结构的避让空间,同时,在至少一个子壳体上开设有与限位结构相对应的连接孔结构。这样,在保证了各子壳体连接处的强度的同时,在连接处设置了与连接孔结构相对的限位结构,便于动力电池包外壳的装配。本申请的动力电池包外壳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加工难度更低。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为螺母托结构,所述螺母托结构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子壳体的所述避让槽的内壁上;
或者,所述螺母托结构设于另一个所述子壳体的所述连接端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母托结构焊接连接于所述避让槽内,并且,所述避让槽的底壁焊接连接于所述螺母托结构;或者,所述避让槽的至少两个侧壁焊接连接于所述螺母托结构;或者,所述避让槽的底壁和相对的两个侧壁焊接连接于所述螺母托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为至少一个螺母结构,所述螺母结构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子壳体的所述避让槽的内壁上;
或者,所述螺母结构设于另一个所述子壳体的所述连接端面上;
所述螺母结构焊接连接于所述避让槽内,并且,所述避让槽的底壁焊接连接于所述螺母结构;或者,所述避让槽的至少一个侧壁焊接连接于所述螺母托结构;或者,所述避让槽的底壁和相对的两个侧壁焊接连接于所述螺母托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子壳体的所述连接端面上均开设有所述避让槽,每个所述避让槽内设有至少一个螺母托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避让槽内设有的所述螺母托结构数量相等,并且,两个所述避让槽内的所述螺母托结构相交错焊接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电池包外壳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子壳体的所述连接端面上的凸部以及开设于所述另一所述子壳体的所述连接端面上的凹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所述子壳体开设有与所述凹部相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凸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部为齿结构,所述凹部为槽结构;或者,所述凸部为轴结构,所述凹部为孔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子壳体的所述连接端面的连接处通过焊接连接,并且,焊缝绕开所述连接孔结构。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外壳的制造工艺,其制造工艺的步骤如下:
在任意一个子壳体的连接端面上开设避让槽;
将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避让槽或连接端面上;
将两个所述子壳体的所述连接端面相对接以形成避让空间,使得所述限位结构容置在所述避让空间内;
在所述子壳体上开设连接孔结构,并且,所述连接孔结构的设置位置与所述限位机构的设置位置相对应。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动力电池包外壳的制造工艺,在任意一个子壳体的连接端面上先开设处避让槽;再将限位结构固定在避让槽内;在两个子壳体的连接端面相对接时,把限位结构则限位于避让空间内;再在子壳体上开设与限位结构相对应的连接孔结构,方便后续的连接要求。本申请的制造工艺,避免了动力电池外壳完成制造再进行加工形成连接位所引起的加工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包外壳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包外壳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包外壳的另一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包外壳的另一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包外壳的制造工艺的流程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动力电池包外壳;10、子壳体;10a、连接端面;10b、避让槽;10c、避让空间;20、限位结构;30、连接孔结构;40、连接结构;41、凸部;42、凹部;51、第一通孔;52、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外壳100,包括至少两个子壳体10。可以理解地,超大规格的动力电池包外壳100可由常规的子壳体10连接形成,因此,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壳体10来进行连接。
各子壳体10均具有用于连接的且封闭的连接端面10a。这里,连接端面10a是子壳体10的实体端面,通常,一个子壳体10具有相对的两个连接端面10a,因此,在进行组合时,可选择当前的子壳体10的任意一个连接端面10a进行连接。
并且,至少一个封闭连接端面10a向内凹陷形成避让槽10b。这里,避让槽10b的作用是用于放置限位螺钉等连接结构的部件,在连接端面10a上提前开设避让槽10b,能降低加工难度,即,当两个子壳体10相连接后,在连接处进行开设孔结构易造成连接处的结构稳定性,且加工难度更大。同理地,避让槽10b可为沿子壳体10的长度延伸的通槽,也可仅能够容置一个或多个限位结构的凹槽。
其中,两个子壳体10的连接端面10a进行连接以使避让槽10b围合形成避让空间10c,在避让空间10c内设置供螺钉连接的限位结构20,以及,至少一个子壳体10上开设有与限位结构20相对应的连接孔结构30。可以理解地,限位结构20的作用是用于与螺钉相适配,是一个螺母和限位螺母转动的限位件的组合;后者,是一个固定不动的螺母。以及,当两个子壳体10的连接处需要进行连接时,可通过螺钉穿设过连接孔结构30,然后再旋拧入限位结构20实现连接固定。
示例地,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可选择在一个连接端面10a上开设避让槽10b,而在与之连接的另一个连接端面10a上不开设避让槽10b,这样,在两个连接端面10a相对接时,避让槽10b的内壁和另一连接端面10a围合形成容置限位结构20的避让空间10c。
或者,也可选择在一个连接端面10a上开设避让槽10b,并且,在另一个连接端面10a上也开设位置相对的避让槽10b,当两个连接端面10a相对接时,该两个避让槽10b的内壁围合形成容置限位结构20的避让空间10c。
需要说明地是,两个子壳体10的连接端面10a的连接方式不局限于焊接连接,还可为其他的连接方式,例如,插接、卡接或螺纹连接等。
本申请提供的动力电池包外壳100采用多个子壳体10连接形成的,这样,可通过常规的挤压设备就可制造,同时,在相邻两个子壳体10的连接处形成避让空间10c,并且,该避让空间10c内设置限位结构20,以满足动力电池包外壳100的连接处设置螺钉以供连接的需求。具体地,在至少一个子壳体10的连接端面10a处内凹形成避让槽10b,当两个子壳体10的连接端面10a相对接时,避让槽10b的内壁与连接端面10a围合形成容置限位结构20的避让空间10c,或者,两个避让槽10b的内壁围合形成容置限位结构20的避让空间10c。这样,在保证了各子壳体10连接处的强度的同时,在连接处设置了与连接孔结构30相对的限位结构20,便于动力电池包外壳100的装配。本申请的动力电池包外壳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加工难度更低。
请参考图2和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结构20为螺母托结构。这里,螺母托结构是用于固定螺母的结构,即其当中有被限位防转动的螺母。螺母托结构可采用市售产品。
当两个子壳体10中,一个子壳体10的的连接端面10a上开设避让槽10b,而另一子壳体10的连接端面10a上不开设避让槽10b时。螺母托结构可选择设于其中一个子壳体10的避让槽10b的内壁上;或者,螺母托结构设于另一个子壳体10的连接端面10a上。
而当两个子壳体10的连接端面10a均开设避让槽10b时,那么,螺母托结构可则择一地设于相应的避让槽10b内。
具体地,螺母托结构与避让槽10b的内壁连接方式不仅限于焊接连接,还可为其他连接方式。当螺母托结构焊接连接于避让槽10b内,根据实际所需的焊接强度,可做如下选择:
避让槽10b的底壁焊接连接于螺母托结构,适用于避让槽10b的槽宽大于螺母托结构的长度时。
或者,避让槽10b的至少两个侧壁焊接连接于螺母托结构。当避让槽10b的空间结构正好容置螺母托结构,因此,避让槽10b的四个侧壁中的至少两个焊接接于螺母托结构。
或者,避让槽10b的底壁和相对的两个侧壁焊接连接于螺母托结构。当避让槽10b为沿子壳体10的长度延伸的通槽,并且,避让槽10b的槽宽等于螺母托结构的长度时,螺母托结构与避让槽10b的槽壁均可连接,这样,螺母托结构的连接稳定性也更高。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限位结构20为至少一个螺母结构。这里,螺母结构是具有内螺纹的连接结构,便于与螺钉相连接,也可为市售产品。根据连接要求,可增加螺母结构的数量,例如,可在螺钉伸入连接孔结构30内的伸入方向设置至少两个螺母结构,以增加二者的连接稳定性。
当两个子壳体10中,一个子壳体10的的连接端面10a上开设避让槽10b,而另一子壳体10的连接端面10a上不开设避让槽10b时。螺母结构可选择设于其中一个子壳体10的避让槽10b的内壁上;或者,螺母结构设于另一个子壳体10的连接端面10a上。
而当两个子壳体10的连接端面10a均开设避让槽10b时,那么,螺母结构可则择一地设于相应的避让槽10b内。
具体地,螺母结构与避让槽10b的内壁连接方式不仅限于焊接连接,还可为其他连接方式。当螺母结构焊接连接于避让槽10b内,根据实际所需的焊接强度,可做如下选择:
螺母结构焊接连接于避让槽10b内,并且,避让槽10b的底壁焊接连接于螺母结构;或者,避让槽10b的至少一个侧壁焊接连接于螺母托结构;或者,避让槽10b的底壁和相对的两个侧壁焊接连接于螺母托结构。
请参考图5,优选地,两个子壳体10的连接端面10a上均开设有避让槽10b,每个避让槽10b内设有至少一个螺母托结构。这里,当两个子壳体10相对的两个连接端面10a都开设有避让槽10b,并且,两边的避让槽10b都有螺母托结构的时候,可以增加结构的整体强度。螺母托结构的数量不做限定。两边的螺母托结构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两边的螺母托结构可以交错设置也可以随机设置
优选地,螺母托结构可以左边的子壳体10的避让槽10b内设置两个,右边的子壳体10的避让槽10b内也设置两个,这样两两交错设置。当然,也可以三三交错设置等,最优选地,是每一个螺母托结构均交错设置,即左边的子壳体10的避让槽10b内设置一个,相应的右边的子壳体10的避让槽10b内也交错设置一个。请参考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动力电池包外壳100还包括连接结构40,连接结构40包括设于其中一个子壳体10的连接端面10a上的凸部41以及开设于另一子壳体10的连接端面10a上的凹部42。可以理解地,凸部41和凹部42的相适配,在两个子壳体10的连接过程中,起到定位作用,也方便焊接工艺的实施。当然,其中一个子壳体10的连接端面10a上也可均设置凸部41和凹部42,以及,在另一个子壳体10的连接端面10a上设置相对应的凹部42和凸部41。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凸部41为齿结构,凹部42为槽结构。即通过齿槽配合来实现定位连接。这里,齿结构的形状不做限定,而槽结构则与对应的齿结构再进行适配。例如,齿结构为半圆齿、方形齿等。
或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凸部41为轴结构,凹部42为孔结构。即通过孔轴配合来实现定位连接。
请参考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其中一个子壳体10开设有与凹部42相连通的第一通孔51,凸部41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51相对应的第二通孔52。可以理解地,为了进一步地提供两个子壳体10的连接稳定性,通过开设第一通孔51和与第一通孔51相对应的第二通孔52,再将螺钉穿设于第一通孔51和第二通孔52内,以保证两个子壳体10的连接稳定性。
优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两个子壳体10的连接端面10a的连接处通过焊接连接时,为了避免连接孔结构30件焊缝隔断,则焊缝绕开连接孔结构30,做避让处理。
请参考图6,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外壳100的制造工艺,其制造工艺的步骤如下:
S001、在任意一个子壳体10的连接端面10a上开设避让槽10b;
可以理解地,可以选择在一个子壳体10的连接端面10a上开设避让槽10b,也可将连接的两个子壳体10的两个连接端面10a均开设避让槽10b。
S002、将限位结构20设置在避让槽10b或连接端面10a上;
根据需求,将限位结构20设置在避让槽10b或者连接端面10a上,这里,可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S003、将两个子壳体10的连接端面10a相对接以形成避让空间10c,使得限位结构20容置在避让空间10c内;
可以理解地,避让空间10c可由两个避让槽10b的内壁围合而成,也可由一个避让槽10b的内壁和一个连接端面10a所围合形成。
S004、在子壳体10上开设连接孔结构30,并且,连接孔结构30的设置位置与限位机构的设置位置相对应。
可以理解地,在外设结构相连接或连接在车体上时,螺钉通过连接孔结构30与限位结构20相连接,这样,动力电池包外壳100在连接处也增加了连接位,并且,加工难度更低。
本申请提供的动力电池包外壳100的制造工艺,在任意一个子壳体10的连接端面10a上先开设处避让槽10b;再将限位结构20固定在避让槽10b内;在两个子壳体10的连接端面10a相对接时,把限位结构20则限位于避让空间10c内;再在子壳体10上开设与限位结构20相对应的连接孔结构30,方便后续的连接要求。本申请的制造工艺,避免了动力电池外壳完成制造再进行加工形成连接位所引起的加工困难的问题。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动力电池包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子壳体,各所述子壳体均具有用于连接的且封闭的连接端面,并且,至少一个所述封闭连接端面向内凹陷形成避让槽;
其中,两个所述子壳体的所述连接端面进行连接以使所述避让槽围合形成避让空间,在所述避让空间内设置供螺钉连接的限位结构,以及,至少一个所述子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结构相对应的连接孔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螺母托结构,所述螺母托结构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子壳体的所述避让槽的内壁上;
或者,所述螺母托结构设于另一个所述子壳体的所述连接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托结构焊接连接于所述避让槽内,并且,所述避让槽的底壁焊接连接于所述螺母托结构;或者,所述避让槽的至少两个侧壁焊接连接于所述螺母托结构;或者,所述避让槽的底壁和相对的两个侧壁焊接连接于所述螺母托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至少一个螺母结构,所述螺母结构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子壳体的所述避让槽的内壁上;
或者,所述螺母结构设于另一个所述子壳体的所述连接端面上;
所述螺母结构焊接连接于所述避让槽内,并且,所述避让槽的底壁焊接连接于所述螺母结构;或者,所述避让槽的至少一个侧壁焊接连接于所述螺母托结构;或者,所述避让槽的底壁和相对的两个侧壁焊接连接于所述螺母托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外壳,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子壳体的所述连接端面上均开设有所述避让槽,每个所述避让槽内设有至少一个螺母托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外壳,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避让槽内设有的所述螺母托结构数量相等,并且,两个所述避让槽内的所述螺母托结构相交错焊接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包外壳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子壳体的所述连接端面上的凸部以及开设于所述另一所述子壳体的所述连接端面上的凹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外壳,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子壳体开设有与所述凹部相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凸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为齿结构,所述凹部为槽结构;或者,所述凸部为轴结构,所述凹部为孔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外壳,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子壳体的所述连接端面的连接处通过焊接连接,并且,焊缝绕开所述连接孔结构。
11.一种动力电池包外壳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包外壳的制造工艺的步骤如下:
在任意一个子壳体的连接端面上开设避让槽;
将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避让槽或连接端面上;
将两个所述子壳体的所述连接端面相对接以形成避让空间,使得所述限位结构容置在所述避让空间内;
在所述子壳体上开设连接孔结构,并且,所述连接孔结构的设置位置与所述限位机构的设置位置相对应。
CN202111679559.8A 2021-12-31 2021-12-31 动力电池包外壳及其制造工艺 Pending CN1143358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9559.8A CN114335867A (zh) 2021-12-31 2021-12-31 动力电池包外壳及其制造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9559.8A CN114335867A (zh) 2021-12-31 2021-12-31 动力电池包外壳及其制造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35867A true CN114335867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23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79559.8A Pending CN114335867A (zh) 2021-12-31 2021-12-31 动力电池包外壳及其制造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3586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2794A (zh) * 2017-02-15 2017-05-10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后壳
CN207558872U (zh) * 2017-11-29 2018-06-2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包壳体和电池包
CN208655740U (zh) * 2018-08-16 2019-03-26 捷伸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CN209912914U (zh) * 2019-04-30 2020-01-07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包下壳体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2928377A (zh) * 2021-02-09 2021-06-08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集成盖板及动力电池模组
CN215070279U (zh) * 2021-06-29 2021-12-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包和具有其的车辆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2794A (zh) * 2017-02-15 2017-05-10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后壳
CN207558872U (zh) * 2017-11-29 2018-06-2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包壳体和电池包
CN208655740U (zh) * 2018-08-16 2019-03-26 捷伸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CN209912914U (zh) * 2019-04-30 2020-01-07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包下壳体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2928377A (zh) * 2021-02-09 2021-06-08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集成盖板及动力电池模组
CN215070279U (zh) * 2021-06-29 2021-12-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包和具有其的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14011B1 (ko) 전극 단자 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차 전지
US10020486B2 (en) Battery pack
US9246146B2 (en) Battery pack
US5298347A (en) Battery pack
JP2018530107A (ja) 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US20140093753A1 (en) Battery pack including an electric harnes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1729447A (zh) 電池模組及包括彼之電池組
US20190207273A1 (en) Quick charge battery
JP2001313007A (ja) エネルギー密度を改善したセル構造
JP6122150B2 (ja) 新規な構造の電池モジュールアセンブリー
KR20170050508A (ko)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JP7255021B2 (ja) 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それ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パック、及び自動車
KR20170035664A (ko) 배터리 모듈,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배터리 모듈용 케이싱 제조 방법
JP2020166991A (ja) 電池パック
JPH0733370Y2 (ja) 密閉蓄電池並にその接続体
CN114335867A (zh) 动力电池包外壳及其制造工艺
WO2019225701A1 (ja) バッテリパック
JP7350975B2 (ja) コネクタモジュール、該コネクタモジュール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パック、自動車、及び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CN216085156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3905534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组的连接器构件
WO2021253355A1 (zh) 电池外壳及带有该电池外壳的电池包
EP1885010B1 (en) Battery pack with nondirectional terminal
JP2002190295A (ja) 二次電池および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CN219575876U (zh) 并联连接器及储能系统
CN220368032U (zh) 电池组件及具有其的动力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11

Address after: 518104 3rd Floor, Building A2, No. 2072, Jincheng Road, Haoxiang Community, Shaji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Dafu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3000 building 4, national financial incubation Industrial Park, 17 Yannan Road, high tech Zone, Bengbu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Dafu Technology (Anhui)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