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35386B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35386B
CN114335386B CN202111642613.1A CN202111642613A CN114335386B CN 114335386 B CN114335386 B CN 114335386B CN 202111642613 A CN202111642613 A CN 202111642613A CN 114335386 B CN114335386 B CN 1143353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refractive index
layer
sub
organic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426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35386A (zh
Inventor
董丹
符鞠建
陈海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4261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353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35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353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353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353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单元;第一无机层,第一无机层包括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的折射率为n1,沿第一方向上,第一部分与发光单元不交叠;第一有机层,第一部分和第一有机层直接接触,第一有机层的折射率为n2,|n2‑n1|<0.1;其中,第一方向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通过设置第一有机层折射率和第一无机层的第一部分折射率的差值在0.1范围内,避免第一有机层和第一分部之间折射率差异较大而导致的显示面板反射率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人们对显示质量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有高屏占比的全面屏越来越受欢迎。全面屏的显示面板中由于不同区域的透光率不同,导致不同区域的显示效果不同,降低了观看体验。
如何确保全面屏显示面板各个区域的显示效果一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设置相接触的第一有机层折射率和第一无机层的第一部分折射率的差值在0.1范围内,避免第一有机层和第一分部之间折射率差值较大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发光单元;
第一无机层,所述第一无机层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折射率为n1,沿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发光单元不交叠;
第一有机层,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有机层直接接触,所述第一有机层的折射率为n2,|n2-n1|<0.1;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
又一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所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单元;第一无机层,第一无机层包括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的折射率为n1,沿第一方向上,第一部分与发光单元不交叠。第一有机层,第一部分和第一有机层直接接触,第一有机层的折射率为n2,|n2-n1|<0.1。通过调节沿第一方向上与发光单元不交叠的第一部分的折射率,保证第一部分与其直接接触的第一有机膜层的折射率的差值在0.1范围内,降低第一部分的折射率与第一有机膜层折射率的差异,避免第一有机层和第一分部之间界面处折射率差值较大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提升观看体验。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N-N’向的一种剖面图;
图4是图2中N-N’向的又一种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M-M’向的一种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中M-M’向的又一种剖面图;
图9是图5中M-M’向的又一种剖面图;
图10是图5中M-M’向的又一种剖面图;
图11是图5中M-M’向的又一种剖面图;
图12是图5中M-M’向的又一种剖面图;
图13是图5中M-M’向的又一种剖面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本发明中能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本发明意在覆盖落入所对应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及其等同物范围内的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实施方式,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相关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结合图1所示,图1是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100,显示面板100包括层叠设置的无机层01、有机层02和发光单元03,无机层01包括第一部分011,沿垂直显示面板100的方向上,第一部分011和发光单元02无交叠。其中,对于无机层01和有机层02与发光单元03膜层位置关系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发光单元02位于无机层01、有机层02靠近显示面板100的出光面的一侧;当环境光(图1实线箭头所示)射入显示面板内时,由于第一部分011和发光单元02无交叠,且无机层01折射率和有机层02折射率的差异较大,会导致第一部分011与有机层02界面处的反射率较高,影响显示效果。第二种:发光单元02位于无机层01、有机层02远离显示面板100的出光面的一侧。发光单元03发出的显示光线(图1中虚线箭头所示)射出显示面板100时,由于第一部分011折射率和有机层02折射率的差异较大,会导致第一部分011与有机层02界面处的反射率较高,影响显示光线的透过率,导致降低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也即无论无机层01和有机层02相对于发光单元03的位置,均会存在由于无机层01折射率和有机层02折射率的差异较大,影响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关于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实施例,下文将详述。
请结合图2至图4所示,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N-N’向的一种剖面图,图4是图2中N-N’向的又一种剖面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包括:发光单元P;第一无机层10,第一无机层10包括第一部分11,第一部分11的折射率为n1,沿第一方向X上,第一部分11与发光单元P不交叠;第一有机层20,第一部分11和第一有机层20直接接触,第一有机层20的折射率为n2,|n2-n1|<0.1;其中,第一方向X垂直于显示面板200所在平面。
其中,沿第一方向X上,第一部分11与发光单元P不交叠,不限于第一部分11和发光单元P完全不交叠,继续结合图3所示,图3仅示意出沿第二方向Y,第一部分11的宽度为w1,相邻发光单元P之间的间隙为w2,w1<w2。还可以结合图4所示,图4仅示意出设置w1=w2,也即沿第一方向X,第一部分11的两侧边缘与相邻发光单元P的侧边抵接,对于第一部分11的具体面积不做限定,只要保证沿第一方向X上,第一部分11与发光单元P不交叠即可,下文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包括沿第一方向X相邻设置的第一无机层10和第一有机层20,沿第一方向X上,第一部分11与发光单元P不交叠,由于一般情况下,无机层的折射率一般为1.46左右,有机层的折射率一般为1.8左右,使得第一无机层10的折射率和第一有机层20折射率差值较大,导致显示面板200中第一部分11位置处的显示效果与发光单元P位置处的显示效果不一致,影响了显示面板显示效果均一性的问题,降低了观看体验。进而可以通过调节第一部分11的折射率n1,保证第一部分11的折射率n1与其相接触的第一有机层20的折射率n2的差值在0.1的范围内,尽量降低第一部分11的折射率n1和第一有机层20的折射率n2的差异,从而降低第一部分11和第一有机层20的界面处由于折射率差值较大导致降低显示面板200显示效果的问题,提升观看体验。
其中,图3仅以第一有机层20位于发光单元P和第一无机层10之间为例,但并不限制于此,也可以设置第一无机层10位于第一有机层20和发光单元P之间。同时本发明对第一部分11的折射率n1和第一有机层20的折射率n2的具体数值不做限定,以及第一部分11的折射率n1和第一有机层20的折射率n2的大小关系不做限定,只要满足|n2-n1|<0.1即可。
进一步,当第一部分11和第一有机层20折射率较高的膜层位于更靠近显示面板200的出光面的一侧,环境光属于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若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则无折射,全部光线均返回光密介质,进而导致第一部分11和第一有机层20界面处的反射率较高。进而可以通过调节第一部分11的折射率n1,保证第一部分11的折射率n1与其相接触的第一有机层20的折射率n2的差值在0.1的范围内,尽量降低第一部分11的折射率n1和第一有机层20的折射率n2的差异,从而解决第一部分11和第一有机层20的界面处由于折射率差值较大导致的反射率较高的问题,降低显示面板200的反射率,提升显示面板200的显示效果。以及当第一部分11和第一有机层20折射率较低的膜层位于更靠近显示面板200的出光面的一侧,显示面板200中的显示光线属于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若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则无折射,全部光线均返回光密介质,进而导致第一部分11和第一有机层20界面处的透光率较低,影响显示效果。进而可以通过调节第一部分11的折射率n1,保证第一部分11的折射率n1与其相接触的第一有机层20的折射率n2的差值在0.1的范围内,尽量降低第一部分11的折射率n1和第一有机层20的折射率n2的差异,从而解决第一部分11和第一有机层20的界面处由于折射率差值较大导致降低显示光线透过率的问题,提升显示面板200的显示效果。其中,本发明对第一无机层10和第一有机层20的具体性质不做限定,只要位于显示面板200内相接触的无机层和有机层即可。例如,第一无机层10可以为绝缘层,第一有机层20可以为平坦化层,显示面板200沿第一方向X上,在发光单元P和阵列层(图中未示出)之间设有平坦化层,用于起到平坦化阵列层的作用,一般平坦化层的材质为有机材料,而阵列层靠近平坦化层的一侧包括绝缘层,用于隔绝阵列层中各个电极,防止短路的问题,一般绝缘层的材质为无机材料,在平坦化层和绝缘层之间也会发生全反射的问题,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可以有效降低发生全反射的几率,有效降低显示面板200的反射率。上述仅以第一无机层10可以为绝缘层,第一有机层20可以为平坦化为例,但并不限制于此,其他情况下文详细阐述。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结合图5至图7所示,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M-M’向的一种剖面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还包括第一显示区AA1和围绕第一显示区AA1的第二显示区AA2,第一显示区AA1的透过率大于第二显示区AA2的透过率;沿第一方向X上,第一部分11位于第一显示区AA1内。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包括第一显示区AA1和围绕第一显示区AA1的第二显示区AA2,第一显示区AA1用于设置摄像头等光学部件,第一显示区AA1为了保证其拍照效果,需要提高第一显示区AA1的透过率,第一显示区AA1的透过率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提高,第一种,继续结合图5所示,可以通过降低发光单元P的密度的方式提高透过率,第二种,继续结合图7所示,可以通过减小发光单元P面积的方式提高透过率,无论哪一种设置方式均会实现增大透过率的同时导致加剧第一部分11与和第一有机层20的界面处的反射情况,使得第一部分11与和第一有机层20的界面处的反射率高达45.3%,在显示面板200进行显示时,这部分反射光会降低显示画面的对比度,影响第一显示区AA1的显示效果,为了保证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的显示效果保持一致,进而需设置第一显示区AA1内的第一无机层10包括第一部分11,通过调节第一部分11的折射率n1,保证第一分部11的折射率n1与第一有机层20的折射率n2差值小于0.1,降低第一分部11和第一有机层20界面处的反射率,此时第一显示区AA1的反射率可以下降至44.8%,降低反射率对第一显示区AA1显示效果的影响,使得第一显示区AA1的显示显示效果和第二显示区AA2的显示效果保持一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结合图5和图8所示,图8是图5中M-M’向的又一种剖面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阵列层30,阵列层30包括像素驱动电路31;第一有机层20位于阵列层30远离发光单元P的一侧;第一无机层10位于第一有机层20远离发光单元P的一侧,n2>n1。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中还包括阵列层30,通过阵列层30中的像素驱动电路31驱动各个发光单元P,实现显示面板200显示,第一有机层20位于阵列层30远离发光单元P的一侧,阵列层30可以制作在第一有机层20上,第一有机层20起到支撑的作用,本发明对第一有机层的材料不做限定,可以为聚酰亚胺,但不局限于此。第一无机层10位于第一有机层20远离阵列层30的一侧,第一无机层10可以阻隔杂质离子对有源层的影响,起到提升像素驱动电路的稳定性的效果。并且由于第一有机层20位于第一无机层10靠近阵列层30的一侧,有机层的折射率一般大于无机层的折射率,在|n2-n1|<0.1的基础上,设置n2>n1,可以在实现提高显示面板200显示效果的基础上,便于第一部分11和第一有机层20材料的选取。同时,设置第一无机层10的折射率n1小于第一有机层20的折射率n2,当显示光线由第一无机层10射入至第一有机层20时,属于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不会发生全反射,显示光线由第一无机层10射入至第一有机层20时在界面处全反射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显示光线的透过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结合图5和图9所示,图9是图5中M-M’向的又一种剖面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第二有机层40,第二有机层40位于第一无机层10远离第一有机层20的一侧;第二有机层40的折射率为n3,n3<n1。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还包括第二有机层40,第二有机层40位于第一无机层10远离第一有机层20的一侧,在第一有机层20折射率n2大于第一部分11折射率n1的基础上,设置第二有机层40的折射率n2小于第一部分11的折射率n1,也即沿环境光射入的方向,第一有机层20、第一部分11和第二有机层20的折射率依次降低,环境光相当于通过具有梯度渐变折射率的介质,有利于增加第一显示区AA1的光线透过率和降低第一显示区AA1的光线反射率,满足第一显示区AA1对光线的需求,保证其拍照效果和显示效果。并且由于环境光由第一部分11射入第二有机层20,也即光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不会发生全反射,可以完全避免在第一部分11和第二有机层40界面处发生全发射的问题,降低显示面板200的反射率。同时,为保证第二有机层40的折射率n3小于第一部分11的折射率n1,需设置第二有机层40的折射率n3较小,也即间接减少第二有机层40与原理第一无机层10一侧空气界面之间折射率的差异,降低第二有机层40与空气界面处的反射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结合图5和图10所示,图10是图5中M-M’向的又一种剖面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色阻层50,色阻层50包括多个色阻单元51,色阻层50位于发光单元P靠近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一侧;沿第一方向X上,第一部分11和色阻单元51无交叠。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中还包括色阻层,色阻层位于发光单元P远离第一无机层10的一侧,色阻层50包括多个颜色不同的色阻单元51,可以包括红色色阻单元、蓝色色阻单元和绿色色阻单元,使得发光单元P提供的光线通过不同颜色的色阻后,可以实现显示面板200的彩色化目的。其中,沿第一方向X上,第一部分11和色阻单元51无交叠,导致第一部分11光线反射的情况较为严重,进而通过调节第一部分11的折射率n1,保证第一部分11的折射率与其相接触的第一有机层20的折射率n2的差值在0.1的范围内,使得第一部分11的折射率与其相接触的第一有机层20的折射率n2相近,从而降低第一部分11和第一有机层20的界面处发生全反射的情况,降低的第一部分11和第一有机层20的界面处的反射率,降低显示面板200的反射率。
其中,显示面板200还包括黑矩阵BM,黑矩阵BM位于相邻色阻单元51之间,黑矩阵BM可以增加显示画面的对比度,防止相邻色阻单元51之间的混色。由于第一显示区AA1为了保证其拍照效果,需要提高其透过率以满足拍照的进光量,在色阻单元51和黑矩阵BM之间还包括透光部T,由于透光部T并未设置色阻单元51或者黑矩阵BM等膜层,经过透光部T的光线的数量较多,导致透光部T对应的第一无机层10位置处反射情况较为严重,进而可以设置沿第一方向X,第一部分11和透光部T至少部分交叠,降低透光部T对应位置处的反射率。由于黑矩阵BM对应的区域属于遮光区域,光线会被黑矩阵BM遮挡,对于黑矩阵BM对应位置处的第一无机层10可以设置第一部分11,也可以不设置第一部分11。由于黑矩阵BM位于透光部T之间,透光部T对应位置处需设置第一部分11,设置黑矩阵BM对应位置处也设置第一部分11,也即沿第一方向X,第一部分11分别和黑矩阵BM和透光部T至少部分交叠,可以简化第一无机层10的工艺制程。在此基础上,当限定透光部T面积占比是0.507时,第一分部11和第一有机层20界面处的反射率可由9.02%下降至8.31%,反射率相对降低了8%,也即可以调节第一部分11的折射率n1,有效降低第一部分11和第一有机层20界面处的反射率,从而降低显示面板200的反射率,提高显示面板200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继续结合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中第一无机层10还包括第二部分12,沿第二方向Y上,第二部分12和第一部分11相邻;沿第一方向X上,第二部分12和发光单元P至少部分交叠,第二部分12的折射率为n4,n1>n4;其中,第二方向平行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在第一无机层10还包括与第一部分11相邻设置的第二部分12,也即第一无机层10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其中,沿第一方向X上,第一部分11和发光单元P无交叠,第二部分12和发光单元P至少部分交叠,且第二部分12的折射率n4小于第一部分11的折射率n1,通过设置第一部分11的折射率n1大于第二部分12的折射率n4,降低第一部分11折射率n1和第一有机层20折射率n2之间的差异,降低的第一部分11和第一有机层20的界面处的反射率,降低显示面板200的反射率。同时由于无机层材料的特征,无机层的折射率和致密度相关,近似成反比,当设置第二部分12的折射率n4小于第一部分11的折射率n1时,第二部分12的致密度会大于第一部分11的致密度,通过设置第二分部12的致密度大于第一部分11的致密度,可以更为有效地阻隔杂质离子对有源层的影响,提升像素驱动电路的稳定性。设置第一无机层10包括不同材料的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可以既满足与降低第一部分11位置处的反射率,还可以满足第二部分12位置处对钝化效果的需求,提高显示面板200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结合图5和图11所示,图11是图5中M-M’向的又一种剖面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沿第二方向上,第一部分11包括第一子部11a和第二子部11b,第二子部11b位于第一子部11a和第二部分12之间,第一子部11a的折射率为n11,第二子部11b的折射率为n12;其中,n11>n12>n4。
其中,本发明对第一子部11a的折射率n11、第二子部11b的折射率n12和第二分部12折射率的折射率n4的具体数值不做限定,只要保证,n11>n12>n4范围内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中第一部分11包括第一子部11a和第二子部11b,第二子部11b位于第一子部11a和第二部分12之间,由于第一部分11和第一有机层20界面处的反射率大于第二部分12和第一有机层20界面处的反射率,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反射情况差异较大,进而设置第一部分11靠近第二部分12一侧的第二子部11b的折射率位于第二分部12和远离第二部分12一侧的第一子部11a的折射率之间,使得第二分部12、第二子部11b和第一子部11a呈现一个折射率渐变的情况,第二子部11b起到过渡的效果,避免第一子部11a和第二部分12反射率差异较大、以及避免第一子部11a和第二部分12钝化效果差异较大,更有利于改善显示效果,提升用户观看体验。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中,沿第一方向X,第二子部11b远离第一子部11a的一侧可以与发光单元P的边缘具有一定间隙,也可以设置沿第一方向X上,第二子部11b远离第一子部11a的一侧可以与发光单元P的边缘抵接,但不限于于此,由于第二子部11b的折射率n12小于第一子部11a折射率n11,也即第二子部11b致密度会大于第一子部11a,第二子部11b的钝化效果较好,也可以设置第二子部11b外扩一些至与发光单元P在第一方向X上交叠,既不会明显影响阵列层30中像素驱动电路的稳定性,又可以降低制作第一无机层10时的精度的需求,便于降低工艺制程的难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继续结合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沿第二子部11b指向第一子部11a的方向上,第二子部11b的折射率逐渐增高。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中设置沿第二子部11b指向第一子部11a的方向上,第二子部11b的折射率逐渐增高,在第二部分12和第一子部11a之间设有一个过渡区,通过调节第二子部11b的折射率,实现第二部分12指向第一子部11a的方向上,第一无机层10和第一有机层20的界面反射率逐渐减低,以及沿第一子部11a指向第二部分12的方向上,第一无机层10的致密度逐渐增大,钝化效果逐渐增强,避免第一子部11a和第二部分12折射率、致密度差异较大,更有利于改善显示效果,提升用户观看体验。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继续结合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第二子部11b的材质包括SiOxNy;其中,沿第二子部11b指向第一子部11a的方向上,y/x逐渐增大,x和y均为自然数。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中第一无机层10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第一部分包括靠近第二部分12的第二子部11b和远离第二部分12的第一子部11a,第二部分12的材质可以为二氧化硅(SiO2),第一子部11a的材质可以为氮氧化硅(SiON),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硅的折射率为1.46左右,氮氧化硅的折射率为1.78,第一有机层20的折射率为1.8左右,保证第一子部11a的折射率n11和第一有机层20折射率n2之间的差值在0.1范围内,第一子部11a相对于第二部分12的材质可以有效缩小和第一有机层20折射率之间的差值,降低第一子部11a和第一有机层20界面处的反射率,降低显示面板200的反射率。进而可以设置位于第二部分12和第一子部11a之间的第二子部11b的材质为SiOxNy;且沿第二子部11b指向第一子部11a的方向上,y/x逐渐增大,也即越靠近第一子部11a的第二子部11b的材质中N的含量越高,O的含量越低,越靠近第二部分12的第二子部11b的材质中N的含量越低,O的含量越高,使得沿第二子部11b指向第一子部11a的方向上,第二子部11b的折射率逐渐增高,避免第一子部11a和第二部分12折射率、致密度差异较大,更有利于改善显示效果,提升用户观看体验。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结合图5、图12和图13所示,图12是图5中M-M’向的又一种剖面图,图13是图5中M-M’向的又一种剖面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阴极层60,阴极层60位于发光单元P靠近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一侧,阴极层60包括第一开口部61;像素定义层70,像素定义层70包括多个像素开口区71和像素间隔区72;沿第一方向X上,第一开口部61和像素间隔区72至少部分交叠;或者,像素间隔区72包括第二开口部721,沿第一方向X上,第一开口部61和第二开口部721至少部交叠。
可以理解的是,继续结合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还包括阴极层60,阴极层60位于发光单元P靠近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一侧,阴极层60包括第一开口部61,像素定义层70,像素定义层70包括多个像素开口区71和像素间隔区72;沿第一方向X上,第一开口部61和像素间隔区72至少部分交叠。为了降低显示面板200的反射率,可以设置阴极层60图案化,在像素间隔区72对应位置处的阴极层60设置第一开口部61,可以通过第一开口部61有效降低阴极层60对光线的反射,进一步,设置沿第一方向X上,第一开口部61和第一分部11至少部分交叠,可以有效降低显示面板200的反射率,提高显示面板200的显示效果。其中,阴极层60靠近色阻层50的一侧还包括阴极封装层62,可以同步图案化阴极封装层62,设置阴极封装层62包括开口区(图中未示出),且开口区与第一开口区61在第一方向X上至少部分交叠,用于进一步降低显示面板200的反射率,提高显示面板200的显示效果。
继续结合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还包括阴极层60,阴极层60位于发光单元P靠近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一侧,阴极层60包括第一开口部61,像素定义层70,像素定义层70包括多个像素开口区71和像素间隔区72,像素间隔区72包括第二开口部721,沿第一方向X上,第一开口部61和第二开口部721至少部交叠。为了降低显示面板200的反射率,可以设置阴极层60和像素定义层70图案化,沿第一方向X上,第一开口部61、第二开口部721和第一部分11至少部交叠,可以实现第一分部11和第一有机层20界面处的反射率由44.8%下降至16.4%,有效降低显示面板200的反射率,提高显示面板200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继续结合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沿第一方向X,第一无机层10的厚度为d,400nm≤d≤800nm。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中沿第一方向X,第一无机层10的厚度为d,当第一无机层10的厚度d<400nm时,第一无机层10的厚度较薄,导致第一无机层10对杂质离子的阻隔能力不够,无法有效的阻隔杂质离子,影响像素驱动电路的稳定性,降低显示面板200的显示性能。当第一无机层10的厚度d>800nm时,第一无机层10的厚度较厚,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影响显示面板200的轻薄化。由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设置第一无机层10的厚度范围在400nm和800nm之间,既可以保证第一无机层10对杂质离子的阻隔效果,保证显示面板200的显示性能,又可以避免资源浪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300,包括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结合图14所示,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显示装置300包括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图14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300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300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穿戴设备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300,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的有益效果,具体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装置的具体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单元;第一无机层,第一无机层包括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的折射率为n1,沿第一方向上,第一部分与发光单元不交叠。第一有机层,第一部分和第一有机层直接接触,第一有机层的折射率为n2,|n2-n1|<0.1。通过调节沿第一方向上与发光单元不交叠的第一部分的折射率,保证第一部分与其直接接触的第一有机膜层的折射率的差值在0.1范围内,降低第一部分的折射率与第一有机膜层折射率的差异,避免第一有机层和第一分部之间界面处折射率差值较大而导致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提升观看体验。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1)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光单元;
第一无机层,所述第一无机层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折射率为n1,沿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发光单元不交叠;
第一有机层,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有机层直接接触,所述第一有机层的折射率为n2,|n2-n1|<0.1;
第二有机层,所述第二有机层位于所述第一无机层远离所述第一有机层的一侧,所述第二有机层的折射率为n3,n3<n1;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显示区和围绕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过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过率;
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阵列层,所述阵列层包括像素驱动电路;
所述第一有机层位于所述阵列层远离所述发光单元的一侧;
所述第一无机层位于所述第一有机层远离所述发光单元的一侧,n2>n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色阻层,所述色阻层包括多个色阻单元,所述色阻层位于所述发光单元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一侧;
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色阻单元无交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机层还包括第二部分,沿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一部分相邻;
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发光单元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二部分的折射率为n4,n1>n4;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二子部位于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所述第一子部的折射率为n11,所述第二子部的折射率为n12;
其中,n11>n12>n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子部指向所述第一子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子部的折射率逐渐增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部的材质包括SiOxNy
其中,沿所述第二子部指向所述第一子部的方向上,y/x逐渐增大,x和y均为自然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阴极层,所述阴极层位于所述发光单元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一侧,所述阴极层包括第一开口部;
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多个像素开口区和像素间隔区;
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开口部和所述像素间隔区至少部分交叠;
或者,所述像素间隔区包括第二开口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开口部和所述第二开口部至少部交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无机层的厚度为d,400nm≤d≤800nm。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1642613.1A 2021-12-29 2021-12-29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3353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2613.1A CN114335386B (zh) 2021-12-29 2021-12-29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2613.1A CN114335386B (zh) 2021-12-29 2021-12-29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35386A CN114335386A (zh) 2022-04-12
CN114335386B true CN114335386B (zh) 2024-01-30

Family

ID=81016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42613.1A Active CN114335386B (zh) 2021-12-29 2021-12-29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353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7076A (zh) * 2022-08-18 2022-10-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79085U (zh) * 2014-11-26 2015-02-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5575997A (zh) * 2014-10-30 2016-05-1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基板和透明显示设备
CN105594304A (zh) * 2013-08-01 2016-05-18 株式会社日本有机雷特显示器 有机发光元件、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6098696A (zh) * 2015-04-30 2016-11-09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装置及具有其的显示面板
TW201836186A (zh) * 2017-03-22 2018-10-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有機發光元件
CN108807479A (zh) * 2018-06-08 2018-11-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696759A (zh) * 2018-12-29 2019-04-3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高穿透性液晶显示面板制造方法及其显示面板
WO2020155590A1 (zh) * 2019-01-28 2020-08-0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终端
CN214625093U (zh) * 2020-10-28 2021-11-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90421A (ko) * 2017-02-02 2018-08-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4304A (zh) * 2013-08-01 2016-05-18 株式会社日本有机雷特显示器 有机发光元件、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5575997A (zh) * 2014-10-30 2016-05-1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基板和透明显示设备
CN204179085U (zh) * 2014-11-26 2015-02-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6098696A (zh) * 2015-04-30 2016-11-09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装置及具有其的显示面板
TW201836186A (zh) * 2017-03-22 2018-10-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有機發光元件
CN108807479A (zh) * 2018-06-08 2018-11-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696759A (zh) * 2018-12-29 2019-04-3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高穿透性液晶显示面板制造方法及其显示面板
WO2020155590A1 (zh) * 2019-01-28 2020-08-0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终端
CN214625093U (zh) * 2020-10-28 2021-11-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35386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19453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3629208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459076B (zh) 顯示裝置
US20150060827A1 (en) Display device
US10522602B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656492B (zh) 带干涉型滤光片层的基板及使用该基板的显示装置
CN113764602A (zh) 显示装置
CN111564571B (zh) 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04086108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9638055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US20230037592A1 (en)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928148A (zh)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US10168569B2 (en) Display device, adhesive-layer-including light-diffusion memb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light-diffusion member
CN114335386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928144A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KR102643383B1 (ko) 액정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차량용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2216211B (zh)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CN11598891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03838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11011584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256312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44706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13675248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816682A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1725276A (zh) 发光器件、显示装置及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