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28416A -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的保存目的地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的保存目的地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28416A
CN114328416A CN202111138533.2A CN202111138533A CN114328416A CN 114328416 A CN114328416 A CN 114328416A CN 202111138533 A CN202111138533 A CN 202111138533A CN 114328416 A CN114328416 A CN 1143284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nformation
folder
path
dest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385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今吉贤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328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84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8File system types
    • G06F16/185Hierarchical storage management [HSM] systems, e.g. file migration or policie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1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1File system administration, e.g. details of archiving or snapshots
    • G06F16/122File system administration, e.g. details of archiving or snapshots using management polic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6File or folder operations, e.g. details of user interfa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file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信息处理装置具备:用户路径设定部,对每个用户初始设定到存储数据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止的初始路径信息;保存文件夹路径生成部,生成表示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止的分层结构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且在该层级构造的一部分中包含初始路径信息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以及数据保存执行部,将利用所生成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输入的数据存储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中。在初始路径信息中,包含由各用户初始设定的用户固有的路径信息即自定义目的地。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的保存目的地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将输入的图像数据等信息保存于用户所期望的保存位置的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个人计算机、图像形成装置等信息处理装置中,在保存所输入的图像数据等信息的情况下,保存于用户等所指定的文件夹、预先设定的默认文件夹中。另外,在将图像数据等信息发送给服务器等其他信息处理装置的情况下,有指定发送目的地装置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来进行发送的情况。
例如,在信息处理装置和服务器之间进行文件共享或打印机共享的情况下,指定服务器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利用SMB(Server Message Block:服务器信息块)等通信协议,进行图像数据的发送。
此时,在想要发送图像数据的用户希望将服务器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指定为自己设定的特定的文件夹的情况下,用户事先设定登记或者每次发送时直接输入直到存在该文件夹的位置为止的路径信息。
此外,在日本特开2014-212453号公报中记载了如下的图像处理系统: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管理者预先输入并存储作为多个用户共同使用的路径即成为图像数据的保存目的地的文件夹的路径信息的一部分的共同路径,在用户为了从图像形成装置向文件服务器发送图像数据而选择输入了用户ID、密码和登录目的地的域的情况下,在共同路径之后,将追加了输入的用户ID和域的信息设定为保存目的地的文件夹的路径信息,在与文件服务器的连接成功的情况下,向文件服务器发送图像数据,在所设定的路径信息所示的文件夹中保存该图像数据。
发明内容
但是,如现有的信息处理装置那样,在要发送图像数据的用户发送图像数据时,每次直接输入直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位置的路径信息非常费事。
另外,由于存在直到用户指定的文件夹为止的位置的路径信息有时由层级深、非常长的字符串构成,所以误输入的可能性也高,用户的操作负担非常大。
在事先设定登记了直到用户指定的文件夹所在的位置的路径信息的情况下,虽然能够再利用该路径信息,但在多个用户使用相同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情况下,有时每个用户想要设定的路径信息不同,各用户需要分别设定登记路径信息。
另外,在现有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在利用信息处理装置的多个用户例如是属于相同部门的多个用户的情况下,尽管用户指定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本身的名字不同,但即使在直到用户指定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所在的位置为止的路径信息中,前半部分的字符串有时是共同的,各用户也需要输入包含该共同的字符串在内的路径信息的整体,设定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路径信息时的每个用户的操作负担大。
此外,在日本特开2014-212453号公报中,由于预先存储共用路径,所以能够省略存储目的地的文件夹的路径信息的一部分的输入。
但是,由于管理者设定输入共用路径部分,因此,各用户无法随意变更,用户想要发送的图像数据的存储目的地的路径信息被固定在包含用于用户认证的用户ID和域的路径信息中,因此,存在无法自由地设定输入到用户存在想要保存图像数据的文件夹的位置的路径信息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一方式考虑以上情况而完成,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在用户想要将图像数据等信息存储于期望的文件夹的情况下,能够按每个用户增加对表示存储信息的文件夹的位置的用户独自的路径信息进行设定的变型(选择数),减轻用户设定输入信息的存储位置时的操作负担。
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信息处理装置,具备用户路径设定部,对每个用户初始设定直到存储输入的数据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止的初始路径信息;保存文件夹路径生成部,生成表示直到所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止的层级构造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所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包括该层级构造的一部分中包含的所述初始路径信息;数据保存执行部,在用户输入了与该用户相关的数据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生成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将由所述用户输入的数据存储到所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中,在所述初始路径信息中,包含由各用户初始设定的用户固有的路径信息即自定义目的地。
另外,还具备用户识别信息设定部,初始设定包含用户ID的用户识别信息,所述自定义目的地中包含表示从能够确定所述初始设定的用户ID的ID文件夹到所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层级构造的路径信息。
另外,还具备系统路径设定部,作为到存储数据的所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止的路径信息,对作为与利用信息处理装置的用户共用的路径信息的系统路径信息进行初始设定,所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作为组合所述系统路径信息和所述自定义目的地的路径信息而生成。
另外,还具备操作部与显示部,使所述显示部显示以层级构造表示直到所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止的多个文件夹的关系的图解式画面,用户通过所述操作部从显示于图解式画面的多个文件夹中选择输入作为数据存储的保存位置的文件夹,对所述文件夹目的地进行初始设定。
另外,还具有存储部,预先设定有以规定的层级构造建立关联的多个文件夹,存储有由用户输入的数据的所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所述多个文件夹中的任一个文件夹。
另外,还具备通信部,经由网络向其他信息处理装置发送数据,所述其他信息处理装置具有预先设定有以规定的层级构造建立关联的多个文件夹的存储部,所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是所述其他信息处理装置的存储部中预先设定的文件夹,所述通信部指定所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作为所述输入的数据的保存目的地,将所述输入的数据发送到所述其他信息处理装置,在所述其他信息处理装置中接收到的数据被存储在所述存储部的所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中。
另外,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保存目的地管理方法,包括:用户路径设定步骤,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备预先设定有以规定的层级构造建立关联的多个文件夹的存储部,在用户选择输入了所述存储部的多个文件夹中的期望的文件夹的情况下,为了将所述选择输入的文件夹设为作为要存储输入的数据的保存位置即保存目的地文件夹,对每个用户初始设定直到所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止的初始路径信息;保存文件夹路径生成步骤,生成表示直到所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止的层级构造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所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包括该层级构造的一部分中包含的所述初始路径信息;数据保存执行步骤,在用户输入了与该用户相关的数据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生成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将由所述用户输入的数据存储到所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由于具备:用户路径设定部,针对每个用户,对直到要存储输入的数据的保存位置即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止的初始路径信息进行初始设定;以及保存文件夹路径生成部,生成表示直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止的分层结构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生成在该层级构造的一部分中包含初始路径信息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因此,在用户要将所输入的数据保存到所期望的文件夹中的情况下,针对每个用户,增加对表示保存数据的文件夹的位置的用户的路径信息进行设定的变型(选择数),能够减轻用户的对信息的保存位置进行设定输入时的操作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构成框图。
图2是在本发明中存储于存储部中的信息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3是在本发明中存储于存储部中的信息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4是在本发明中存储于存储部中的信息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5是本发明中保存文件夹的层级构造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6是显示于本发明的显示部的系统路径信息的设定画面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7是显示在本发明的显示部上的用户登录信息的输入画面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8是显示于本发明的显示部的用户认证信息的输入画面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9是本发明的显示部所显示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显示画面的一个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保存目的地信息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1是显示于本发明的显示部的系统路径信息的设定画面的其它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2是显示在本发明的显示部上的用户登录信息的输入画面的其它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3是本发明的显示部所显示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显示画面的一个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4是变更本发明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情况下的显示画面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5是本发明中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初始设定处理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6是本发明中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初始设定处理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7是本发明中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初始设定处理的其它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8是本发明中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初始设定处理的其它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9是本发明中的图像读取处理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例的记载。
另外,本发明的一方面是信息处理装置,但作为信息处理装置,有个人电脑、通信装置、显示装置、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等各种装置,以下的实施方式能够适用于这些信息处理装置的任一个。
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对输入信息处理装置中记载有图像、图形、字符等信息的文档并具有印刷等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
另外,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等的图像数据等信息被分类并保存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的存储装置的规定的保存位置(以下,称为文件夹),或者经由网络,从图像形成装置向服务器等其他信息处理装置发送,被分类保存到其他信息处理装置的规定文件夹中。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对将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数据保存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的规定的文件夹的情况进行说明。
但是,作为保存位置的文件夹不限于设定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也可以是设定在经由网络连接的服务器等其它信息处理装置的内部的文件夹。
<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
图1示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构成框图。
图像形成装置(以下,也称为MFP:Multifunction Peripheral,复合机)1是处理图像数据的装置,例如,是具备复印(copy)功能、印刷功能、原稿读取(扫描)功能、原稿编辑功能、原稿保存功能、原稿发送(传真、FAX)功能、通信功能等的电子设备。在以下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尤其是作为具备印刷功能、原稿读取(扫描)功能、原稿分类保存功能的装置进行说明,但也可以具备除此以外的功能。
在图1中,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MFP)1主要具备控制部11、操作部12、显示部13、图像处理部14、通信部18、系统路径设定部21、用户路径设定部22、保存文件夹路径生成部23、用户识别信息设定部24、数据保存执行部25、存储部50。图像处理部14主要由图像输入部15、图像形成部16、图像输出部17构成。
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存储部50中存储有由用户输入的图像数据等各种数据,但存储该图像数据等的存储部的存储区域是预先设定有以预定的层级构造而建立关联的多个文件夹的存储区域。存储有后述的用户输入的数据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该些多个文件夹中的任一个文件夹。
控制部11是控制操作部、图像处理部等的各构成要素的动作的部分,通过主要由CPU、ROM、RAM、I/O控制器、定时器等构成的微型计算机来实现。
CPU基于预先保存到ROM等的控制程序,使各硬件有机地动作,执行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图像形成功能、生成保存文件夹功能等。
另外,上述构成要素中的系统路径设定部21、用户路径设定部22、保存文件夹路径生成部23、用户识别信息设定部24是CPU基于规定的程序执行各自处理的功能块。
操作部12是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者输入信息的部分,是用于进行使图像形成装置动作的规定输入操作的输入装置。例如,作为进行字符等信息的输入、功能的选择输入的部分,使用键盘、鼠标、触摸面板等。
作为用户进行操作的键,有动作开始键、功能选择键、设定键等。用户通过进行输入例如触摸面板、读取动作的开始键的操作,从而执行复印功能、系统路径设定功能、用户登录功能等。
特别是,在系统路径设定功能中,通过进行输入触摸面板、规定的选择键的操作,进行系统路径信息(默认目的地文件夹)的设定输入等。
在用户登录功能中,通过进行输入触摸面板、规定的选择键的操作,从而进行用户ID等信息、用户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的设定输入等。
显示部13是显示信息的部分,为了向使用者通知执行各功能所需的信息、功能的执行结果等而进行显示。例如,在使用LCD、有机EL显示器等作为操作部12而使用触摸面板的情况下,显示部13和触摸面板被重叠配置。
在显示部13中,例如使用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图标、动画、动态图像等,显示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印刷等的设定项目的设定、执行原稿读取功能等所需的信息、所选择的功能的操作画面等。
特别是,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如后所述,系统路径信息的设定画面、用户注册信息的输入画面、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显示画面等显示于显示部13。
另外,如后所述,以层级构造表示直到到达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止的多个文件夹的关系的图解式画面也显示于显示部13。
该图解式画面用于对后述的自定义目的地进行初始设定。
例如,用户通过通过操作部12从显示于图解式画面的多个文件夹中选择输入作为数据存储的保存位置的文件夹,从而初始设定自定义目的地。
图像处理部14是执行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的功能即图像形成功能的部分,主要由图像输入部15、图像形成部16以及图像输出部17构成。
主要地,图像输入部15是输入规定的图像数据的部分,图像形成部16是将输入的图像数据转换为能够印刷等的信息的部分,图像输出部17是将形成的印刷信息等输出到印刷用纸等的部分。
图像输入部15是输入记载有图像、字符图形等的原稿的图像数据的部分,例如是读取载置于原稿台等的原稿的部分。
作为图像输入部15,使用读取记载有信息的原稿的扫描仪(读取装置)。
图像形成装置1为了读取原稿而具备载置原稿的原稿载置台(原稿台)、以及压住原稿的原稿盖。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也可以包括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DF:Automatic DocomentFeeder),该自动原稿输送装置载置多张原稿,且逐张地自动输送多张原稿并进行读取。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扫描仪读取记载了图像等的原稿,将原稿的图像数据(输入图像数据)存储于存储部50。
另外,在输入图像信息的方法中存在各种方法。
例如,连接USB存储器等外部存储介质的接口相当于图像输入部15。
通过将想要输入的图像信息等电子数据文件保存在USB存储器等外部存储介质中,将USB存储器等连接到USB端子等输入接口,且通过操作部12进行规定的输入操作,从而读出保存在USB存储器等中的所希望的电子数据文件,并将其作为输入文档数据存储于存储部50中。
图像形成部16例如在将输入文档数据印刷于记录介质的情况下,一般连续地实施带电、曝光、显影、转印、清洁、除电以及定影的各工序,并将输入文档数据作为图像形成于记录介质。
在显影工序中,从调色剂盒向显影装置补给调色剂,使在带电后的感光鼓的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形成与静电潜像对应的调色剂图像。形成于感光鼓的表面的调色剂图像通过转印装置被转印至记录介质上,之后,通过定影装置进行加热,从而定影于记录介质上。
另外,图像形成部16将输入文档数据转换为能够传送、显示的形式的信息。
图像输出部17是输出所形成的输入图像数据的部分,例如相当于印刷输入图像数据等信息的打印机,将读取的原稿的输入图像数据印刷于预定的印刷纸张(纸介质)。
但是,输入图像数据的输出不限于印刷,还包含已被扫描的原稿的输入图像数据的存储、已被扫描的原稿的输入图像数据的FAX发送等。
例如,将读取到的原稿的输入图像数据存储到USB存储器等外部的存储介质中、经由因特网等网络向其他信息处理装置、服务器发送输入图像数据、将输入图像数据分类保存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的特定的保存文件夹中、分类保存在其他信息处理装置、服务器的特定的保存文件夹中的情形也相当于图像输出。
通信部18是经由网络发送图像数据等信息的部分,对其他信息处理装置、服务器发送接收数据。
例如,接收从个人计算机、便携终端、服务器等信息处理装置传送来的电子数据文件。
另外,将在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生成的输入图像数据传送至与图像形成装置1连接的外部存储装置(USB存储器等),或者经由网络发送到输入了原稿的用户拥有的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等信息处理装置。
另外,在通过通信部18将图像数据等发送到其他信息处理装置的情况下,其他信息处理装置也具有预先存储有与规定的层次结构建立关联的多个文件夹的存储部,存储有输入的图像数据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其他信息处理装置的存储部预先设定的文件夹。
在这种情况下,通信部18指定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作为输入的图像数据的保存目的地,将输入的图像数据等发送至其它信息处理装置。
从图像形成装置发送并在其它信息处理装置接收的图像数据存储在设定于其它信息处理装置的存储部的多个文件夹中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中。
作为网络,可以使用互联网等广域通信网、LAN等现有的所有通信网,并且通信方式也可以使用有线通信以及无线通信中的任一种。
系统路径设定部21是将系统路径信息初始设定为直到作为要存储数据的保存位置即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路径信息的部分。
系统路径信息是对利用图像形成装置的所有用户通用的初始路径信息,是表示所有用户都能用作直到保存位置的文件夹为止的层级路径的信息。
将系统路径信息也称为系统默认或默认目的地文件夹路径。
使用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值)作为表示保存所输入的图像数据的文件夹的位置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
例如,在仅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成为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的情况、组合了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和后述的自定义目的地的路径信息设定为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
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例如如图3所示那样设定为“A株式会社/A事业部/A部”。
在此,如后所述,符号“/”表示文件夹的层级构造的层级的划分,“A株式会社”为最上层的文件夹,“A事业部”表示“A株式会社”的下方的文件夹,“A部”表示“A事业部”的下方的文件夹。
系统路径信息的设定原则上由图像形成装置的管理负责人进行。例如,如后所述,使系统路径信息的设定画面显示,管理负责人直接输入构成系统路径信息的字符串。
或者,为了使输入操作容易,使图像形成装置的保存文件夹的层级构造使用图标等进行图解式显示,通过选择输入所希望的文件夹的图标来设定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
但是,系统路径信息也可以在利用图像形成装置的多个用户的同意之下,由取得了权限的用户进行设定。
关于系统路径信息的具体例,使用后述的图3、图6等进行说明。
用户路径设定部22是对每个用户初始设定到作为要存储输入的数据的保存位置的直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止的初始路径信息的部分。
具体而言,对每个用户设定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该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表示用户到预先决定的直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止的层级构造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是在用户存储向图像形成装置输入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设定到想要存储该图像数据的直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止的路径信息的初始值的信息。
如后所述,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为用户登录信息的输入画面显示后由用户或管理负责人选择输入。
将用户想要存储图像数据的保存位置的文件夹称为保存目的地文件夹,将示出直到该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止的层级构造的路径信息称为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或保存路径信息。
利用用户选择输入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后述的保存文件夹路径生成部23生成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保存路径信息)。
另外,在输入了与用户相关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原则上,通过该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确定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中存储与输入的用户相关的图像数据。
例如,作为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也可以仅选择上述的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值)。
如后所述,在仅选择了系统路径信息作为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的情况下,由系统路径信息中设定的路径确定的文件夹生成为保存目的地文件夹,成为图像数据的保存目的地。
或者,作为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也可以选择由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和用户ID构成的信息。
用户ID是初始设定的用户识别信息之一,在存储部预先设定的多个文件夹中包含能够确定用户ID的ID文件夹。
如后所述,在选择由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和用户ID构成的信息作为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的情况下,通过在系统路径信息中追加用户ID的路径确定的文件夹(ID文件夹)生成为保存目的地文件夹,成为图像数据的保存目的地。
另外,作为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也可以选择由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和用户初始路径信息(自定义目的地)构成的信息。
用户初始路径信息(自定义目的地)是由各用户初始设定的用户固有的路径信息。
作为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在选择了用户初始路径信息(自定义目的地)的情况下,该自定义目的地包含在直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初始路径信息中。
另外,也可以在自定义目的地中设定表示从能够确定初始设定的用户ID的ID文件夹直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层级构造的路径信息。
如后所述,当选择由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地址)和用户初始路径信息(定制地址)构成的信息作为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时,由在系统路径信息中追加了自定义目的地的路径确定的文件夹生成为保存目的地文件夹,成为图像数据的保存目的地。
使用后述的图7等对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的选择输入的具体例进行说明。
保存文件夹路径生成部23是利用用户选择输入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生成表示直到存储用户想要保存的数据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止的分层结构的路径信息(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的部分。在本发明的一方面中,特别是在其层级构造的一部分中生成包含由用户路径设定部22初始设定的初始路径信息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
通过该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确定存储用户想要保存的图像数据的文件夹的位置。
例如,在用户选择输入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仅由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构成的情况下,生成系统路径信息作为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
另外,在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是由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和用户初始路径信息(自定义目的地)构成的信息的情况下,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作为将系统路径信息和自定义目的地组合而得到的路径信息而生成。
用户识别信息设定部24是对包含用户ID的用户识别信息进行初始设定的部分。
用户识别信息是用于识别利用图像形成装置的用户并进行用户的认证处理的信息,例如包括用户名、用户ID、密码等信息。
用户识别信息作为后述的用户登录信息之一被存储。
在用户想要利用图像形成装置执行图像读取功能、复印功能等的情况下,首先,输入与在初始设定中存储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同的用户识别信息(例如,用户ID和密码),执行用户认证处理。在用户认证处理中,核对存储的用户识别信息和输入的用户识别信息,在用户认证成功的情况下,成为能够执行复印功能等的状态。
数据保存执行部25是执行将所输入的数据存储到规定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中的处理的部分。
特别是,在用户将与该用户相关的数据输入至图像形成装置时,利用由保存文件夹路径生成部23生成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将用户输入的数据存储至保存目的地文件夹。
例如,将用户通过扫描器读取的图像数据保存在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中,该保存目的地文件夹是由根据用户对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设定的路径信息而生成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确定的。
存储部50是存储为了执行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各功能而需要的信息、程序的部分,其使用ROM、RAM、闪存等半导体存储元件、HDD、SSD等存储装置、其他存储介质。在存储部50中存储有例如输入图像数据51、用户登录信息52、系统路径信息53、用户路径设定信息54、保存目的地信息55等。图2至图4与图10中示出存储于存储部50的信息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输入图像数据51)
输入图像数据51如上述那样为由图像输入部15输入的图像数据。
输入图像数据51例如存储在设定于构成图像形成装置的存储部50的硬盘(HDD)的保存文件夹中,但当用户初始设定了直到保存图像数据的发送目的地为止的路径信息(保存发送目的地文件夹路径)时,将图像数据存储至通过该路径信息确定位置的保存发送目的地文件夹中。
图5中示出硬盘(HDD)中设定的保存文件夹的层级构造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如图5所示,多个保存文件夹具有分层的关系性而预先设定。例如,最上级的层的文件夹是“A株式会社”,在其下方的第二级的层的文件夹中设定“A事业部”、“B事业部”、“C事业部”等。
此外,第三层的文件夹包括“A部”、“B部”、“C部”等,并且在其下方的第四层的文件夹中,设置属于每个部的每个用户的ID文件夹的“ID001”、“ID002”、“ID003”等。
可以对ID文件夹的文件夹名赋予用户ID,但也可以赋予用户名等能够确定用户的信息。
另外,在各用户的ID文件夹的下级的层级,由用户独自设定的文件夹例如标注文件的分类名来设定。
在图5中,用户ID在ID001的用户的“ID001”文件夹正下方的第五层的文件夹中设定“裁决书”、“计划书”、“周报”等,此外,在位于“裁决书”文件夹之下的第六个层的文件夹中设定“已盖章”、“盖章前”、“草稿”等。
在以下的实施例中,为了表示文件夹的层级构造,作为层级的划分,使用符号“/”,以“(文件夹名1)/(文件夹名2)/(文件夹名3)/(文件夹名4)”这样的表达形式表示文件夹的层级构造。
此外,作为层级的划分的符号“/”的左边的文件夹是上位文件夹,并且符号“/”的右边的文件夹表示下位文件夹。
但是,作为层级的划分,也可以使用其他记号,表示文件夹的层级构造的形式也未必以上述的表现形式表示,只要使用所使用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服务器等统一的表现形式即可,决定并使用相同公司、组织统一的表现形式即可。
另外,图5示出的保存文件夹的层级构造用于说明以下的实施例,并不限定于该层级构造和文件夹名。
通过设置有图像形成装置的公司、部门等,设定独自的层次结构和文件夹名即可。
另外,文件夹名中除了用户ID、文件的分类名以外,也可以使用用户独自定义的任意的字符串。
(用户登录信息52)
用户登录信息52是关于利用图像形成装置的用户的信息,由用户输入。
图2示出用户登录信息52的一实施例。
在图2的用户登录信息52中,示出了包括用户名、用户ID、密码、用户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用户初始路径信息(自定义目的地)的信息。
其中,用户名、用户ID、密码是识别用户的信息(用户识别信息),例如,用户ID、密码在用户想要利用图像形成装置时被利用在用户认证处理中。
作为识别用户的信息(用户识别信息),也可以存储除此以外的个人信息。
用户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是用户用于对要存储图像数据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位置进行初始设定的信息,在图2中示出了后述的用户路径设定信息54的选择编号。
用户初始路径信息(自定义目的地)是表示用户设定输入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位置(路径信息)的信息,在进行用户登录信息52的初始设定时,由用户输入。
根据用户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和用户初始路径信息,决定直到用户指定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止的路径信息(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
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如后述的图4所示,用户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设为由四种信息构成的信息,由用户选择输入四种信息中的任一个。
例如,如图4、图7所示,用户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为仅由选择编号1的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构成的信息、由选择编号2的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和用户ID构成的信息、由选择编号3的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和自定义目的地构成的信息、仅由选择编号4的自定义目的地构成的信息四种。
在图2的用户登录信息52中示出了五个用户登录信息,例如,用户名为US003的用户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被设定为1,未设定用户初始路径信息(自定义目的地)。
由此,用户名为US003的用户设定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意味着仅根据系统路径信息而生成。
另外,用户名为US004的用户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被设定为2,未设定用户初始路径信息(自定义目的地)。
由此,用户名为US004的用户设定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意味着由作为组合系统路径信息和用户ID(ID004)而生成。在该情况下,假定预先存在对文件夹名赋予了用户ID的ID文件夹。
另外,用户名为US001的用户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被设定为3,用户初始路径信息(自定义目的地)被设定为“/ID001/裁决书/已盖章”。
由此,用户名为US001的用户设定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意味着由作为组合系统路径信息和自定义目的地而生成。
另外,用户名为US005的用户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被设定为4,在用户初始路径信息(自定义目的地)中设定“A株式会社/A事业部/A部/ID005/周报”。
由此,用户名为US005的用户设定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意味着仅由自定义目的地而生成。
用户登录信息52使显示部13显示用户注册信息52的输入画面,用户输入。
图7示出显示于显示部13的用户注册信息的输入画面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在图7中,设置有用户识别信息的输入栏、用户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的选择栏(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的选择)以及自定义目的地的输入栏。
在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的选择栏中显示“使用系统默认”等上述四种路径候补的信息,在各信息的左侧显示有选择输入用的〇标记。
通过选择输入该〇标记,选择希望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
在图7的输入画面中,用户在显示用户识别信息(用户名、用户ID、密码)的右边的横框内分别输入用户名、用户ID、密码。
并且,在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的选择栏中选择输入希望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对应的○标记。
并且,在选择了“系统默认+自定义目的地”或者“定制目的地”的情况下,用户在自定义目的地的输入栏输入路径信息。
但是,由于有时也会存在作为自定义目的地的路径信息的字符串较长的情况,所以例如也可以使图5所示的保存文件夹的层级构造的图解式画面显示,通过选择输入自定义目的地的最下级的层级的文件夹的位置来输入定制目的地。自定义目的地的最下层的文件夹的位置成为存储图像数据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
由此,能够容易地输入自定义目的地,能够防止误输入。
在图7中,作为用户登录信息52,示出了输入了用户识别信息的“US001、ID001、ABC”的输入、“系统默认+自定义目的地”的选择输入以及作为自定义目的地的“/ID001/已裁决/已盖章”的状态。
此处,“已盖章”的名称的文件夹成为存储用户输入的图像数据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
另外,当用户实际利用图像形成装置执行期望的功能,输入图像数据并将其存储在期望的文件夹中时,在执行功能之前,优选在图像形成装置中进行用户的认证处理。
在用户的认证处理中,例如使用作为用户登录信息而存储的用户ID和密码即可。
在图8中示出显示于显示部的用户认证信息的输入画面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此处,作为用户认证信息,示出了在用户ID输入“ID001”,在密码输入“ABC”的状态。
之后,通过选择输入“登录”这样的显示区域,将输入的用户ID和密码与已经存储的用户登录信息中的用户ID和密码进行比较,从而进行用户认证。
在用户认证成功之后,可以使用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
(系统路径信息53)
系统路径信息53如上所述是由系统路径设定部21设定的信息。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53设定利用图像形成装置的多个用户常用作图像数据的保存目的地的路径信息的共用的路径,例如,可以按公司的每个特定的部门预先设定。
图3表示系统路径信息53的一个实施例。
在图3中,示出了5个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53。
在图3中,例如,第一个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的“A株式会社/A事业部/A部”是将属于“A部”的用户到保存图像数据的文件夹为止的共用的路径预先设定的初始的系统路径信息。另外,第二个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的“A株式会社/B事业部”是将属于“B事业部”的用户保存图像数据的文件夹为止的共用的路径预先设定的初始的系统路径信息。
如上所述,在用户选择了包括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的选择编号作为用户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的情况下,系统路径信息用于该用户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
在仅设定存储一个系统路径信息53的情况下,使用该系统路径信息。
但是,如图3所示,设定存储了多个系统路径信息53的情况下,则使用用户从多个系统路径信息中选择输入的一个系统路径信息。
系统路径信息53使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的设定画面显示于显示部13,由管理负责人输入。
图6示出显示于显示部的系统路径信息的设定画面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在图6中,将管理负责人想要设定的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输入已显示默认文件夹路径的右横框内。
在图6中,示出了输入了“A株式会社/A事业部/A部”作为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的状态。
但是,由于有时也会存在作为系统路径信息的字符串较长的情况,所以例如也可以使图5所示的保存文件夹的层级构造的图解式画面显示,通过选择输入自定义目的地的最下级的层级的文件夹的位置来输入自定义目的地。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系统路径信息的输入,能够防止误输入。
(用户路径设定信息54)
用户路径设定信息54预先存储与用户可选择的多个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相当的信息。
如上所述,利用与用户选择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的选择编号相关联的信息,生成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
图4表示用户路径设定信息54的一个实施例。
在图4中,示出了相当于四种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的信息,用户能够从这些四种选择模式(变型)中选择期望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
在图4中,用户路径设定信息54由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用户ID以及用户初始路径信息(自定义目的地)构成,按每个选择编号表示有无利用的信息的组合。用“○”和“×”表示组合的有无。
例如,在选择编号1中,意味着仅利用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不利用用户ID和用户初始路径信息(自定义目的地)。
即,在选择选择编号1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的情况下,仅利用系统默认生成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
此外,在选择编号2中,意味着利用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和用户ID,不利用用户初始路径信息(自定义目的地)。
在选择选择编号2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的情况下,利用系统默认和用户ID生成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
在该情况下,在图5所示的保存文件夹的层级构造中,生成在系统默认的路径信息之后追加了用户ID的路径,作为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
此外,在选择编号3中,意味着利用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和用户初始路径信息(自定义目的地),不利用用户ID。
在选择选择编号3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的情况下,利用系统默认和自定义目的地生成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
在该情况下,在图5所示的保存文件夹的层级构造中,生成在系统默认的路径信息之后追加了自定义目的地的路径,作为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
此外,在选择编号4中,意味着仅利用用户初始路径信息(自定义目的地),不利用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和用户ID。
在选择选择编号4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的情况下,利用用户输入的自定义目的地生成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
在该情况下,在图5所示的保存文件夹的层级构造中,生成仅由自定义目的地构成的路径作为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
通过预先设定图4所示那样的用户路径设定信息54,用户选择所希望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的选择编号,能够设定用户希望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不仅可以利用固定的系统路径信息、用户ID的路径信息,而且可以增加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的变型(选择数)。
此外,用户路径设定信息54不限于图4所示的四种,也可以考虑保存文件夹的层级构造、文件夹名等,预先设定其他种类的信息。
(保存目的地信息55)
保存目的地信息55是存储由保存文件夹路径生成部23生成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的信息。
图10示出保存目的地信息的一个实施例的说明图。
在图10的保存目的地信息55中,示出了按选择的每个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生成的保存目的地信息的实施例。
在图10中,作为保存目的地信息55,示出了由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和保存目的地文件夹构成的信息。
在此,假设所选择的系统默认是“A株式会社/A事业部/A部”,作为用户输入的用户初始路径信息的自定义目的地是“/ID001/裁决书/已盖章”,用户ID是“ID001”。
在图10中,在由用户选择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仅为“系统默认”的情况下,例如,作为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设定作为系统默认的“A株式会社/A事业部/A部”,实际存储图像数据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A部”的名称的文件夹。
在图10中,在由用户选择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是“系统默认和用户ID”的情况下,例如,设定将“A株式会社/A事业部/A部”和用户ID的“ID001”组合的路径信息作为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实际存储图像数据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成为“ID001”的名称的ID文件夹。
在图10中,在由用户选择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是“系统默认和自定义目的地”的情况下,例如,设定将“A株式会社/A事业部/A部”与自定义目的地的“ID001/裁决书/已盖章”组合的路径信息作为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图像数据实际存储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已盖章”的名称的文件夹。
另外,在图10中,在由用户选择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仅为“自定义目的地”的情况下,例如,在用户输入了“A株式会社/A事业部/A部/ID001/裁决书/已盖章”作为自定义目的地的情况下,该自定义目的地被设定为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实际存储图像数据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已盖章”这样的名称的文件夹。
但是,在图10的保存目的地信息55中,为了进行说明,示出了由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和保存目的地文件夹构成的信息,但由于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能够确定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名字,所以在保存目的地信息55中仅存储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即可。
图9示出显示于显示部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显示画面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在图9中,显示了在图7的用户注册信息的输入画面中选择“系统默认+自定义目的地”时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
在此,系统默认为“A株式会社/A事业部/A部”,自定义目的地为“/ID001/裁决书/已盖章”,组合该系统默认和自定义目的地而制作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为“A株式会社/A事业部/A部/ID001/裁决书/已盖章”。
在该显示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指定了用户期望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情况下,例如,用户通过选择输入“扫描”的显示区域来开始原稿的读取处理。
<保存文件夹的初始设定处理的实施例>
(实施例1:存储的系统默认为1个的情况)
在此,对存储的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为一个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初始设定保存目的地文件夹,有系统路径信息的设定请求和用户登录信息的设定请求。
作为原则,管理负责人进行系统路径信息的设定请求,各用户进行用户登录信息的设定请求。
图15和图16示出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初始设定处理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在图15的步骤S1中,控制部11检查是否输入了系统路径信息的设定请求,在接收到系统路径信息的设定请求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在不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5。
在图15的步骤S5中,控制部11检查是否输入了用户登录信息的设定请求,在进行了用户登录信息的设定请求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6,在不是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1。
在步骤S2中,在显示部13显示系统路径信息的设定画面。在此,例如显示图6所示那样的显示画面。
管理负责人向系统路径信息的设定画面的规定的输入框内输入系统路径信息。
系统路径信息可以直接输入字符串,也可以图解式显示图5那样的保存文件夹的层级构造,选择输入想要作为系统路径信息的最下层的文件夹。通过该选择输入,使到最下层的文件夹为止的路径信息显示在系统路径信息系统的输入框内。
如果输入结束,则管理负责人选择输入未图示的设定结束键、设定结束的显示区域。
在步骤S3中,在有系统路径信息的输入且输入结束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否则,重复步骤S3。
在步骤S4中,将所输入的系统路径信息53存储于存储部50。之后,返回到步骤S1。
在图15中,假设仅设定并存储一个系统路径信息。
在步骤S6中,在显示部13显示用户登录信息的输入画面。在此,例如显示图7所示那样的显示画面。
用户在用户登录信息的输入画面的规定框内输入用户识别信息(用户名、用户ID、密码)。
进而,从四个选项中选择用户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
在图7中,示出了选择了“系统默认+自定义目的地”的状态。
此外,在“系统默认+自定义目的地”的右侧定制地址的输入框内,除了系统默认部分以外,输入到想要存储图像数据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止的路径信息。
自定义目的地可以直接输入字符串,也可以图解式显示图5那样的保存文件夹的层级构造,选择输入想要作为自定义目的地的最下层的文件夹。通过该选择输入,使得除了系统默认部分之外的路径信息显示在自定义目的地的输入框内。
同样,在选择第4个“自定义目的地”的情况下,也在“自定义目的地”的右侧定制目的地的输入框内输入直到想要存储图像数据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止的路径信息。
在该情况下,由于不采用系统默认,因此输入从最上位的文件夹至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路径信息。
如果输入结束,则选择输入未图示的设定结束键、设定结束的显示区域。
步骤S7中,检查输入了用户识别信息(用户名、用户ID、密码)。在步骤S8中,检查选择输入的用户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在需要的情况下,检查输入的自定义目的地。
在步骤S9中,在用户识别信息和用户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的输入结束而用户登录信息的输入项目全部已输入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否则返回步骤S7,等待用户输入用户登录信息。
在步骤S10中,将所输入的用户登录信息52存储于存储部50。然后,进入图16的步骤S21。
在图16的步骤S21中,从存储部50读出用户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
在步骤S22至S25中,检查用户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是选择了四个选项中的哪一个。
在步骤S22中,在仅选择了“系统默认”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6,在不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3。
在步骤S23中,选择了“系统默认+用户ID”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7,否则进入步骤S24。
在步骤S24中,在选择了“系统默认+自定义目的地”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8,否则,进入步骤S25。
在步骤S25中,仅选择了“自定义目的地”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9,否则,返回到步骤S22。
在步骤S26中,将存储部50中存储的系统默认设定为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并结束处理。
在步骤S27中,将存储部50中存储的由系统默认和用户ID构成的路径设定为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并结束处理。
在步骤S28中,将存储部50中存储的由系统默认和自定义目的地构成的路径设定为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并结束处理。在步骤S29中,将存储部50中存储的自定义目的地设定为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并结束处理。
另外,虽然在图16中未图示,但也可以在设定了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之后,使已设定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显示于显示部13,使用户确认已设定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是否是用户的期望路径。
在不是用户期望的情况下,再次重新进行用户登录信息的设定即可。
设定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与用户识别信息对应起来,针对每个用户存储到存储部50。
所设定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所表示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成为进行了初始设定的用户保存图像数据时的初始的保存文件夹。以后,用户在保存输入的图像数据时,只要未明确地变更保存目的地的文件夹,该输入图像数据就被保存在用户初始设定的所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中。
如上所述,用户通过选择输入预先准备的四种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中的任一个,能够将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设定为四个中的任一个,因此,不仅是固定的系统默认或用户ID,还组合用户独自初始设定的自定义目的地,从而能够增加图像数据的保存目的地的变型(选择数)。
此外,通过预先存储用户独自设定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从而能够减少每次将使用被固定的系统默认或用户ID设定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变更为用户所期望的文件夹的频率,能够减轻设定输入图像数据的保存位置时的用户的操作负担。
而且,由于各个用户能够独自设定自定义目的地,因此,用户通过变更自定义目的地,从而能够根据图像形成装置的利用状况等,灵活且容易地将图像数据的初始保存目的地设定变更为利用频率高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等。
(实施例2:存储的系统默认为多个的情况)
在此,对存储的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为多个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图像形成装置中设定了多个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的情况下,用户从多个系统路径信息中选择期望的一个系统路径信息。
例如,如图3所示,在存储有五个系统路径信息的情况下,用户从这些系统路径信息中选择期望的系统路径信息。
图17和图18表示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初始设定处理的其它实施例的流程图。
在图17和图18中,对进行与上述的图15和图16所示的步骤相同的处理的步骤标记与图15和图16相同的编号。
在图17中,除图15的步骤S4以外,执行与步骤S1至步骤S5同样的处理。
即,在图17的步骤S1中,检查是否输入了系统路径信息的设定请求,在进行了系统路径信息的设定请求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在图17的步骤S5中,检查是否输入了用户登录信息的设定请求,在进行了用户登录信息的设定请求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6,在不是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1。
在步骤S2中,在显示部13显示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的设定画面。
管理负责人向系统路径信息的设定画面的规定的输入框内输入系统路径信息。
在向第一个输入框内输入了第一个系统路径信息之后,想要输入第二个系统路径信息的情况下,例如选择输入表示追加未图示的信息的显示区域,显示能够输入系统路径信息的第二个输入框。管理负责人向该显示的第二个输入框内输入第二个系统路径信息。
而且,在希望输入三个以上的多个系统路径信息的情况下,重复同样的操作,显示能够输入系统路径信息的新的输入框,输入多个系统路径信息。
在此,在输入了多个系统路径信息的情况下,例如显示图11所示的显示画面。
此外,同样地,系统路径信息也可以图解式显示图5那样的保存文件夹的层级构造,选择输入想要作为系统路径信息的最下层的文件夹。
如果输入结束,则管理负责人选择输入未图示的设定结束键、设定结束的显示区域。
在步骤S3中,在有系统路径信息的输入且输入结束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1,否则,重复步骤S3。
在步骤S31中,将所输入的多个系统路径信息53存储于存储部50。之后,返回到步骤S1。
在图17中,设定并存储多个系统路径信息。
在步骤S6中,在显示部13显示用户登录信息的输入画面。在此,例如显示图12所示那样的显示画面。
在图12中,与图7不同,设定有多个系统路径信息,因此,显示多个系统路径信息中用于选择期望的一个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的选择框。
用户在用户登录信息的输入画面的规定框内输入用户识别信息(用户名、用户ID、密码)。
进而,从四个选项中选择用户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另外,如果在四个选择中选择了包含“系统默认”的三个选择之一,则从上述系统路径信息的选择框中选择输入所希望的一个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
在图12中,示出了选择了“系统默认+自定义目的地”的状态。此外,在“系统默认+自定义目的地”的右侧定制地址的输入框内,除了系统默认部分以外,输入到想要存储图像数据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止的路径信息。
但是,也可以如图5那样图解式表示保存文件夹的层级构造,选择输入想要作为自定义目的地的最下层的文件夹。
同样,在选择第四个“自定义目的地”的情况下,也在“自定义目的地”的右侧定制目的地的输入框内输入直到想要存储图像数据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止的路径信息。
如果输入结束,则用户选择输入未图示的设定结束键、设定结束的显示区域。
步骤S7中,检查输入了用户识别信息(用户名、用户ID、密码)。在步骤S32中,与步骤S8同样,检查选择输入的用户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必要时,从多个“系统默认”中选择输入一个系统默认并检查输入的自定义目的地。
在步骤S9中,在用户识别信息和用户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的输入结束而用户登录信息的输入项目全部已输入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否则返回步骤S7,等待用户输入用户登录信息。
在步骤S10中,将所输入的用户登录信息52存储于存储部50。然后,进入图18的步骤S21。
在图18的步骤S21中,从存储部50读出用户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进入步骤S41。
在步骤S41中,检查所选择的用户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是否包含“系统默认”,在包含“系统默认”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2,否则进入步骤S25。
在步骤S42中,将从多个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中选择的系统默认设定为系统默认路径。
接着与图16同样地,在步骤S22至S25中,检查用户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是选择了四个选项中的哪一个。
进而,与图16同样地,在步骤S26至S29中,对应于所选择的用户的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设定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
在步骤S22中,在仅选择了“系统默认”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6,否则进入步骤S23。
在步骤S23中,选择了“系统默认+用户ID”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7,否则进入步骤S24。
在步骤S24中,在选择了“系统默认+自定义目的地”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8,否则进入步骤S25。
在步骤S25中,仅选择了“自定义目的地”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9,否则,结束处理。
在步骤S26中,将所设定的系统默认路径设定为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并结束处理。
在步骤S27中,将所设定的由系统默认和用户ID构成的路径设定为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并结束处理。
在步骤S28中,将所设定的由系统默认和自定义目的地构成的路径设定为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并结束处理。
在步骤S29中,将存储部50中存储的自定义目的地设定为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并结束处理。
此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为了让用户确认设定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也可以在显示部13显示设定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
实施例2的情况下,所设定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所表示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成为进行了初始设定的用户保存图像数据时的初始的保存文件夹。
以后,用户在保存输入的图像数据时,只要未明确地变更保存目的地的文件夹,该输入图像数据就被保存在用户初始设定的所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中。
(实施例3:变更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情况)
在此,对用户变更初始设定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情况进行说明。在使用上述那样的图7的显示画面,用户对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进行初始设定之后,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状况、保存文件夹的使用频度等发生变化,有时想要变更初始设定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在用户想要变更初始设定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情况下,例如,使显示部13显示图13所示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显示画面,变更保存目的地文件夹即可。
图13示出显示于显示部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显示画面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例如,在未图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设定画面中,用户通过选择输入表示“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读出”的显示区域,使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显示画面显示。
在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显示画面上显示用户初始设定的当前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
在图13中,作为当前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示出了在输入框内显示“A株式会社/A事业部”的状态。
此外,通过图标显示初始设定的当前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A事业部”。
在该显示状态下,例如,通过选择输入图13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的输入框,为了变更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显示图14那样的显示画面。
图14示出变更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情况下的显示画面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4中示出将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从“A事业部”变更为“周报”的情况。
例如,用户在图14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的输入框内输入“A株式会社/A事业部/A部/ID001/周报”。此时,图14中用图标显示变更后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是“周报”。
之后,为了确定变更,通过选择输入“OK”的显示区域,将保存目的地文件夹变更并存储“周报”。
或者,为了变更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也可以图解式显示图5所示那样的保存文件夹的层级构造,选择输入期望的变更后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
由此,用户能够容易地变更初始设定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
<图像读取处理的实施例>
图19示出图像读取处理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在此,如上所述,对在用户进行了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初始设定之后,在图像形成装置中读取期望的原稿并使所读取的输入图像数据存储到初始设定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处理进行说明。另外,特别说明当用户进行了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初始设定时,作为用户初始保存目的地信息,选择“系统默认+自定义目的地”,并设定输入自定义目的地的情况下的图像读取处理。
用户将要读取的原稿放置在规定的原稿载置台上,显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选择画面,选择输入表示读取请求的显示区域。在图19的步骤S51中,检查是否输入了原稿的读取请求。
在步骤S52中,在进行了原稿的读取请求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53,否则返回到步骤S51。
在步骤S53中,使显示部13显示用户认证画面。
例如,显示图8所示的用户认证画面。
用户在该用户认证画面输入用户识别信息(用户ID、密码)。在步骤S54中,检查输入了用户识别信息(用户ID、密码),在输入的情况下,在步骤S55中,执行用户认证处理。
在用户认证处理中,核对输入的用户识别信息(用户ID、密码)和存储在用户注册信息中的用户识别信息(用户ID、密码),检查是否一致。
在步骤S56中,在两者的用户识别信息一致且用户认证成功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57,否则返回步骤S53,请求用户识别信息(用户ID、密码)的再输入。
在步骤S57中,从用户登录信息52获取与输入的用户ID对应的用户初始路径信息。
例如,利用如图2所示存储的用户登录信息52,获取与输入的用户ID相关联的用户初始路径信息(自定义目的地)。
在步骤S58中,获取在存储部50中存储的系统路径信息(系统默认)53。
在步骤S59中,保存文件夹路径生成部23生成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
在此,如上所述,将获取的系统默认和自定义目的地进行组合,生成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
在步骤S60中,将生成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显示于显示部13。
例如,也可以显示图9所示那样的显示画面,使用户确认想要存储图像数据的文件夹是否为该保存目的地文件夹。
在显示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可以的情况下,用户选择输入表示读取开始的“扫描”的显示区域。
在想要将图像数据保存到与所显示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不同的文件夹中的情况下,例如,用户选择输入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的输入框的显示区域,显示上述图14那样的画面,进行变更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的处理即可。
在步骤S61中,检查是否进行了意味着读取开始的输入。
在步骤S62中,在输入了读取开始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63,否则返回到步骤S61。
在步骤S63中,执行原稿的读取处理。
由此,读取原稿并生成读取图像数据。
在步骤S64中,将生成的读取图像数据临时存储于HDD内的预定的存储区域。
在步骤S65中,将读取图像数据移动存储于由所生成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示出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并结束处理。
如上所述,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存储在由用户初始设定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中。
<其他实施例>
(其他实施例1:制作新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
在上述实施例中,预先设定具有如图5那样的层次结构的文件夹,从该文件夹中选择输入保存目的地文件夹。
但是,在想要设定用户的自定义目的地的情况等下,有时希望将新的文件夹设定为自定义目的地而不是现有的文件夹。
因此,例如,在图7的用户登录信息的输入画面中,在自定义目的地的输入栏的附近显示“生成新文件夹”这样的选择区域。
在选择了该“生成新文件夹”的情况下,也可以显示新文件夹的设定画面,并输入直到成为自定义目的地的新文件夹为止的路径信息。
在输入了包含新的文件夹的自定义目的地的情况下,在文件夹的层级构造中追加输入的新的文件夹。
另外,也可以在图7的文件夹目的地的输入栏中输入了文件夹目的地时,检查输入的文件夹目的地的路径信息,在该路径信息中包含在当前的文件夹的层级构造中未设定的新的文件夹名的情况下,可以将该新的文件夹名的文件夹追加到文件夹的层级构造中。
(其他实施例2:对其他信息处理装置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发送)如上所述,可以将读取图像数据等的输入数据从图像形成装置发送到服务器等其它信息处理装置,而不是存储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存储部设定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中,还可以将输入数据存储在预先设定于其它信息处理装置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中。这种情况下,将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替换成其他信息处理装置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即可。
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也需要知道在其它信息处理装置的存储部中设定的文件夹的层级构造,因此在连接图像形成装置和其它信息处理装置时,需要获取其它信息处理装置的存储部的文件夹的层级构造,用户需要预先对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进行初始设定。
在为了指定其他信息处理装置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作为输入的读取图像数据的保存目的地,而将读取图像数据发送给其他信息处理装置的情况下,例如与读取图像数据一起发送用户的初始设定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
在其它信息处理装置中,可以在由接收到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表示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中存储读取图像数据。
或者,当用户初始设定了其他信息处理装置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时,也可以将该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和用户名发送给其他信息处理装置,在其他信息处理装置中,将接收到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与接收到的用户名对应起来,存储为该用户初始设定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
在这种情况下,在将读取图像数据发送到其他信息处理装置时,将用户名与读取图像数据一起发送,在其他信息处理装置中,将读取图像数据存储在由与接收到的用户名相关联地存储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示出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中即可。

Claims (7)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用户路径设定部,对每个用户初始设定初始路径信息,所述初始路径信息是存储被输入的数据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止的初始路径信息;
保存文件夹路径生成部,生成表示直到所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止的层级构造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所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包括该层级构造的一部分中包含的所述初始路径信息;
数据保存执行部,在用户输入了与该用户相关的数据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生成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将由所述用户输入的数据存储到所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中,
在所述初始路径信息中,包含由各用户初始设定的用户固有的路径信息即自定义目的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用户识别信息设定部,初始设定包含用户ID的用户识别信息,
所述自定义目的地中包含路径信息,所述路径信息是表示从能够确定所述初始设定的用户ID的ID文件夹到所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的层级构造的路径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系统路径设定部,作为到存储数据的所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止的路径信息,对作为与利用信息处理装置的用户共用的路径信息的系统路径信息进行初始设定,
所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作为组合所述系统路径信息和所述自定义目的地的路径信息来生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操作部与显示部,
使所述显示部显示以层级构造表示直到所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止的多个文件夹的关系的图解式画面,
用户通过所述操作部从显示于图解式画面的多个文件夹中选择输入作为数据存储的保存位置的文件夹,对所述自定义目的地进行初始设定。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存储部,预先设定有以规定的层级构造建立关联的多个文件夹,
存储有由用户输入的数据的所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所述多个文件夹中的任一个文件夹。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通信部,经由网络向其他信息处理装置发送数据,
所述其他信息处理装置具有预先设定有以规定的层级构造建立关联的多个文件夹的存储部,
所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是所述其他信息处理装置的存储部中预先设定的文件夹,
所述通信部指定所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作为所述输入的数据的保存目的地,将所述输入的数据发送到所述其他信息处理装置,在所述其他信息处理装置中接收到的数据被存储在所述存储部的所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中。
7.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保存目的地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路径设定步骤,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备预先设定有以规定的层级构造建立关联的多个文件夹的存储部,在所述存储部的多个文件夹中用户选择输入了期望的文件夹的情况下,为了将所述选择输入的文件夹设为作为要存储输入的数据的保存位置即保存目的地文件夹,对每个用户初始设定初始路径信息,所述初始路径信息是直到所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止的初始路径信息;
保存文件夹路径生成步骤,生成表示直到所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为止的层级构造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所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包括该层级构造的一部分中包含的所述初始路径信息;
数据保存执行步骤,在用户输入了与该用户相关的数据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生成的保存目的地文件夹路径,将由所述用户输入的数据存储到所述保存目的地文件夹中。
CN202111138533.2A 2020-09-28 2021-09-27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的保存目的地管理方法 Pending CN1143284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62287A JP7474169B2 (ja) 2020-09-28 2020-09-28 情報処理装置
JP2020-162287 2020-09-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8416A true CN114328416A (zh) 2022-04-12

Family

ID=80821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38533.2A Pending CN114328416A (zh) 2020-09-28 2021-09-27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的保存目的地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00711A1 (zh)
JP (1) JP7474169B2 (zh)
CN (1) CN114328416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83198A (ja) 2000-12-18 2002-06-28 Pfu Ltd データエントリー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その記録媒体
JP4706342B2 (ja) * 2005-06-09 2011-06-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ータ管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JP5199761B2 (ja) 2008-07-11 2013-05-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と画像入力装置、文書配信システムと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JP5165549B2 (ja) 2008-12-22 2013-03-21 キヤノンIt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762043B2 (en) * 2014-10-23 2020-09-01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JP6536309B2 (ja) 2014-10-23 2019-07-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54976A (ja) 2022-04-07
JP7474169B2 (ja) 2024-04-24
US20220100711A1 (en) 2022-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19276B2 (en) Electronic document management device, electronic document management method,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electronic document management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program for creating electronic document, the device having an electronic document storage unit that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boxes, wherein an access right having a different level is assigned to each of the plurality of boxes
JP507872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7644241B2 (e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the control method,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thereof
US8363242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requesting an external apparatus to transmit image data
US20080079990A1 (en) Document processing device, document processing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a computer program
JP567841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利用システム、処理条件編集方法
KR101787975B1 (ko) 정보 처리장치, 정보 처리장치의 제어방법, 및 기억매체
US2004025827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JP2009054027A (ja) 情報処理装置、表示画面カスタマイズ方法、及び表示画面カスタマイズプログラム
US20090059279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JP2010004364A (ja) 画像処理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送信装置
US20100103456A1 (en) Apparatus and system of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dium storing image processing control program
JP4577399B2 (ja) データ配信装置、データ配信方法、及びデータ配信プログラム
JP2006115482A (ja) 設定管理装置、設定管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75762A (ja) ジョブ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0124248A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並びに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08059332A (ja) 多機能装置および利用条件設定プログラム
JP2007158929A (ja) 設定管理装置及び設定管理プログラム
JP7474169B2 (ja) 情報処理装置
JP2008289130A (ja) コピーされた文書の電子的記憶及び再呼び出しが可能なコピー機
JP2007336076A (ja) 画像形成装置、情報取得方法および情報取得プログラム
JP2013156805A (ja) データ記憶制御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142921A (ja)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管理装置、アプリケーション管理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記録媒体
KR20110085783A (ko) 다큐먼트 박스에 문서를 저장하는 방법, 이를 수행하는 호스트 장치 및 화상형성장치
JP2005196334A (ja) サービス処理実行管理装置及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