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26633A - 一种供料工艺自动化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供料工艺自动化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26633A
CN114326633A CN202111661783.4A CN202111661783A CN114326633A CN 114326633 A CN114326633 A CN 114326633A CN 202111661783 A CN202111661783 A CN 202111661783A CN 114326633 A CN114326633 A CN 1143266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rification
feeding
purifying
air cooling
cool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617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26633B (zh
Inventor
卢凯贤
付绍良
陈世强
梁华
马义刚
潘唐
蔡晓芸
杨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onghua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onghu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onghu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onghu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6178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266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26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66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266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66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 Meat, Egg Or Seafoo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同位素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料工艺自动化控制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工艺系统的设置;步骤2、室温净化自动化控制;步骤3、加热恒温计时自动化控制;步骤4、高温净化自动化控制;步骤5、净化判断的自动化控制;步骤6、备用自动化控制;步骤7、供料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本发明避免了供料工艺过程中的人为干预,实现了供料工艺中防人因失误,降低了供料工艺过程的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供料工艺自动化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同位素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料工艺自动化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行行业国产H燃料生产厂供料系统涉及的供料净化及判断、供料容器的加热升温、供料容器的并入、供料容器的无料判断及退出工序,均需人工来操作实现。生产线共有n个单元,用于生产周转,保障供料的连续性。
现有技术中,采用如下操作进行供料:①当供料容器连接管测量合格后,进行室温净化时,需人工手动连接净化线路进行净化;②根据净化后容器内部压力来判断室温净化是否合格;③室温净化合格后,现场手动启动加热箱进行逐步升温至50℃,恒温60h,且升温速率需≤10℃/h;④恒温结束,对该供料容器进行高温净化,1次/8h;⑤净化五次,8小时后开始对进行净化判断操作;⑥依据相关参数净化判断合格后,手动转为备用状态,备用期间,每8h对备用单元净化2min;⑦待供料系统需供料时,将备用容器并入工作;⑧供料期间根据实际情况对容器进行升温,升温至80℃;⑨供料末期进行无料判断,判断无料后,将容器退出供料,同时停止加热箱加热。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①每步工序前的检查工作均由人工来完成;②每步工序均需现场人工操作,操作复杂,人工成本高;③自动化控制水平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供料工艺自动化控制方法,避免了供料工艺过程中的人为干预,实现了供料工艺中防人因失误,降低了供料工艺过程的人工成本。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供料工艺自动化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工艺系统的设置;步骤2、室温净化自动化控制;步骤3、加热恒温计时自动化控制;步骤4、高温净化自动化控制;步骤5、净化判断的自动化控制;步骤6、备用自动化控制;步骤7、供料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所述步骤1中,供料系统包括加热箱、远传式温度传感器、供料容器、供料净化系统,加热箱温度由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和自控智能PID温控仪控制,加热箱内容器表面设有远传式温度传感器;供料容器通过净化管线与净化及判断收料容器相连,净化线入口设置电动真空耐压阀,控制供料容器的净化放料,净化干管设置调节阀,调节控制净化压力;供料容器通过供料管线与主生产线相连,供料线入口设置电动真空耐压阀,控制供料容器的供料放料,供料干管设置调节阀,调节控制供料压力;供料净化系统设置有风冷箱、电子计量秤,风冷箱为净化及判断收料容器提供低温环境、设有远传式温度传感器,电子计量秤用来在线实时监测净化及判断收料容器装量、设有远传式重量传感器;净化及判断容器进、出口设有电动真空阀,进口设置远传式真空压力表;供料单元供料电调阀前后管道设置有远传式真空压力表,根据压力变化调节阀。
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控制判断是否满足净化条件,若满足条件,则进入步骤2.2;不满足条件,则暂时终止室温净化控制,条件满足后条件后进行步骤2.2;步骤2.2、控制净化调节阀为手动0%开度;1min后,控制打开净化风冷箱入口电阀与净化线电动真空耐压阀;1min后,控制净化调节阀为自动0%、控制净化干管压力为10kPa,向净化风冷箱内容器放料;步骤2.3:监测到风冷箱电子秤示数上涨16kg时,控制关闭净化线电动真空耐压阀,停止室温净化放料;时序控制1h后,控制关闭净化风冷箱入口电阀;步骤2.4:室温净化放料结束后,判断供料容器内压力是否小于等于20kPa;小于等于则室温净化合格;大于则室温净化不合格,需继续从步骤2.1开始控制室温净化,直至合格。
所述步骤2.1中,条件为所有供料单元净化电动阀为关闭,即检查净化线路未通入物料;风冷箱进出口电阀关闭,即检查净化风冷箱未收集物料,确保净化物料不会进入判断风冷箱;净化风冷箱入口压力小于2000Pa,即检查净化收料容器无漏;净化风冷箱温度在-28~-22℃,即检查净化收料容器为冷冻状态。
所述步骤3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根据加热箱内容器表面温度,由加热箱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控制加热箱的初始加热温度为30~40℃,从而保证加热箱升温速率不大于10℃/h;
步骤3.2:根据时序控制,由加热箱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分台阶将加热箱升温至50℃,升温速率为5℃/h,保证加热箱升温速率不大于10℃/h;
步骤3.3:加热箱由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控制为50℃,对加热箱内容器恒温加热60h,使容器内物料充分蒸发为气态。
所述步骤4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加热箱温度由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控制为50℃,保持对供料容器的加热;
步骤4.2:控制判断是否满足净化条件:若满足条件,则进入步骤4.3;不满足条件,则暂时终止高温净化控制工序满足后条件后进行步骤4.3;
步骤4.3:控制净化调节阀为手动0%开度,即检查关闭净化调节阀;1min后,控制打开净化风冷箱入口电阀与净化线电动真空耐压阀;1min后,控制净化调节阀为自动0%、控制净化干管压力为10kPa,向净化风冷箱内容器放料;
步骤4.4:监测到风冷箱电子秤示数上涨16kg时,控制关闭净化线电动真空耐压阀,停止高温净化放料;时序控制1h后,即净化管道内物料被收集在净化收料容器内,控制关闭净化风冷箱入口电阀;
控制每8h重复一次步骤4.2至步骤4.4,重复五次后,结束高温净化。
所述步骤4.2中,条件为所有供料单元净化电动阀为关闭,即检查净化线路未通入物料;风冷箱进出口电阀关闭,即检查净化风冷箱未收集物料,确保净化物料不会进入判断风冷箱;净化风冷箱入口压力小于2000Pa,即检查净化收料容器无漏;净化风冷箱温度在-28~-22℃,即检查净化收料容器为冷冻状态。
所述步骤5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1:加热箱温度由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控制为50℃,保持对供料容器的加热;
步骤5.2:控制判断是否满足净化判断条件:若满足条件,则进入步骤5.3;不满足条件,则暂时终止净化判断控制工序满足后条件后进行步骤5.3;
步骤5.3:控制净化调节阀为手动0%开度,即检查关闭净化调节阀;1min后,控制打开判断风冷箱入口电阀与净化线电动真空耐压阀;1min后,控制净化调节阀为自动0%、控制净化干管压力为10kPa,向判断风冷箱内容器放料;
步骤5.4:监测到风冷箱电子秤示数上涨16kg时,控制关闭净化线电动真空耐压阀,停止净化判断放料;时序控制1h后,即净化管道内物料被收集在判断收料容器内,控制关闭判断风冷箱入口电阀;
步骤5.5: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判断风冷箱在判断前后容器内的轻杂质变化量,来反推出供料容器内轻杂质体积含量是否在规定范围内;若是,则判断合格;若不是,则控制每8h重复一次步骤5.2至步骤5.5,直至判断合格。
所述步骤5.2中,条件为所有供料单元净化电动阀为关闭,即检查净化线路未通入物料;风冷箱进出口电阀关闭,即检查风冷箱未收集物料,确保判断物料不会进入净化风冷箱;判断风冷箱入口压力小于800Pa,即检查判断收料容器无漏,且无轻杂质;判断风冷箱温度在-28~-22℃,即检查判断收料容器为冷冻状态;
所述步骤6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1:加热箱温度由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控制为50℃,保持对供料容器的加热;
步骤6.2:控制判断是否满足结束备用工序:若满足条件,则结束备用控制工序;若不满足,则进行步骤6.3,控制每8h进行一次步骤6.2;
步骤6.3:控制判断是否满足净化条件;若满足条件,则进入步骤6.4;不满足条件,则暂时终止净化控制工序,满足后条件后进行步骤6.4;
步骤6.4:控制净化调节阀为手动0%开度,即检查关闭净化调节阀;1min后,控制打开净化风冷箱入口电阀与净化线电动真空耐压阀;1min后,控制净化调节阀为自动0%、控制净化干管压力为10kPa,向净化风冷箱内容器放料。
步骤6.5:2min后,控制关闭净化线电动真空耐压阀,停止净化放料;时序控制1h后,即净化管道内物料被收集在净化收料容器内,控制关闭净化风冷箱入口电阀。
所述步骤6.2中,条件为在供料状态的供料单元加热箱温度均为80℃;在供料状态的供料单元供料调节阀开度均大于30%。
所述步骤6.3中,条件为所有供料单元净化电动阀为关闭,即检查净化线路未通入物料;风冷箱进出口电阀关闭,即检查净化风冷箱未收集物料,确保净化物料不会进入判断风冷箱;净化风冷箱入口压力小于2000Pa,即检查净化收料容器无漏;净化风冷箱温度在-28~-22℃,即检查净化收料容器为冷冻状态。
所述步骤7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1:供料容器并入工作前,控制该容器净化一次,控制判断是否满足净化条件;若满足条件,则进入步骤7.2;不满足条件,则暂时终止净化控制工序,满足后条件后进行步骤7.2;
步骤7.2:控制净化调节阀为手动0%开度,即检查关闭净化调节阀;1min后,控制打开净化风冷箱入口电阀与净化线电动真空耐压阀;1min后,控制净化调节阀为自动0%、控制净化干管压力为10kPa,向净化风冷箱内容器放料;
步骤7.3:2min后,控制关闭净化线电动真空耐压阀,停止净化放料;时序控制1h后,即净化管道内物料被收集在净化收料容器内,控制关闭净化风冷箱入口电阀;
步骤7.4:控制关闭净化线电动真空耐压阀后,控制供料容器并入供料工作:控制供料调节阀设置为手动0%状态;1min后控制打开供料电动真空耐压阀;1min后控制供料电调阀设置为自动0%状态;
步骤7.5:供料过程中,加热箱温度由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分台阶控制升温至80℃:监测到供料容器压力每下降2kPa,控制升温一次,每次升温5℃;
步骤7.6:控制判断供料结束,将供料容器退出工作:判断供料调节阀前后压力一致时,控制对该供料单元进行无料判断,分台阶将供料调节阀由100%分台阶降至0%,每分钟下调10%;调节阀关闭后供料容器内的压力是否在30min内变化为0Pa;若否,则分台阶将供料调节阀由0%分台阶升至100%;若是,则判断为无料,控制关闭供料电动真空耐压阀退出供料工作,控制连通管线至净化风冷箱,收集容器;
步骤7.7:控制加热箱停止加热。
所述步骤7.1中,条件为所有供料单元净化电动阀为关闭,即检查净化线路未通入物料;风冷箱进出口电阀关闭,即检查净化风冷箱未收集物料,确保净化物料不会进入判断风冷箱;净化风冷箱入口压力小于2000Pa,即检查净化收料容器无漏;净化风冷箱温度在-28~-22℃,即检查净化收料容器为冷冻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供一种供料工艺自动化控制方法,避免了供料工艺过程中的人为干预,实现了供料工艺中防人因失误,降低了供料工艺过程的人工成本;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供料工艺自动化控制方法,提高供料工艺参数控制水平,保证了操作的正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供料工艺系统结构;
图中:1-室温净化、2-恒温计时、3-高温净化、4-净化判断、5-备用、6-供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供料工艺自动化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工艺系统的设置:供料系统为容器加热的设备,加热箱温度由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和自控智能PID温控仪控制,加热箱内容器表面设有远传式温度传感器;供料容器通过净化管线与净化及判断收料容器相连,净化线入口设置电动真空耐压阀,控制供料容器的净化放料,净化干管设置调节阀,调节控制净化压力;供料容器通过供料管线与主生产线相连,供料线入口设置电动真空耐压阀,控制供料容器的供料放料,供料干管设置调节阀,调节控制供料压力;供料净化系统设置有风冷箱、电子计量秤,风冷箱为净化及判断收料容器提供低温环境、设有远传式温度传感器,电子计量秤用来在线实时监测净化及判断收料容器装量、设有远传式重量传感器;净化及判断容器进、出口设有电动真空阀,进口设置远传式真空压力表;供料单元供料电调阀前后管道设置有远传式真空压力表,根据压力变化调节阀。
步骤2、供料容器在室温状态时,需对容器内的杂质气体进行净化,其室温净化自动化控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控制判断是否满足净化条件:所有供料单元净化电动阀为关闭,即检查净化线路未通入物料;风冷箱进出口电阀关闭,即检查净化风冷箱未收集物料,确保净化物料不会进入判断风冷箱;净化风冷箱入口压力小于2000Pa,即检查净化收料容器无漏;净化风冷箱温度在-28~-22℃,即检查净化收料容器为冷冻状态;
若满足条件,则进入步骤2.2;不满足条件,则暂时终止室温净化控制,条件满足后条件后进行步骤2.2;
步骤2.2:控制净化调节阀为手动0%开度,即检查关闭净化调节阀;1min后,控制打开净化风冷箱入口电阀与净化线电动真空耐压阀;1min后,控制净化调节阀为自动0%、控制净化干管压力为10kPa,向净化风冷箱内容器放料;
步骤2.3:监测到风冷箱电子秤示数上涨16kg时,控制关闭净化线电动真空耐压阀,停止室温净化放料;时序控制1h后,即净化管道内物料被收集在净化收料容器内,控制关闭净化风冷箱入口电阀;
步骤2.4:室温净化放料结束后,判断供料容器内压力是否小于等于20kPa;小于等于则室温净化合格;大于则室温净化不合格,需继续从步骤2.1开始控制室温净化,直至合格。
步骤3、供料容器内物料需要被加热蒸发至气态,其加热恒温计时自动化控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根据加热箱内容器表面温度,由加热箱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控制加热箱的初始加热温度为30~40℃(如容器表面温度在20~30℃时,控制加热箱的初始加热温度为30℃;容器表面温度在30~35℃时,控制加热箱的初始加热温度为35℃;容器表面温度在35~40℃时,控制加热箱的初始加热温度为40℃),从而保证加热箱升温速率不大于10℃/h;
步骤3.2:根据时序控制,由加热箱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分台阶将加热箱升温至50℃,升温速率为5℃/h,保证加热箱升温速率不大于10℃/h;
步骤3.3:加热箱由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控制为50℃,对加热箱内容器恒温加热60h,使容器内物料充分蒸发为气态。
步骤4、供料容器内的轻杂质在恒温计时后被充分蒸发,供料容器需在50℃环境下进一步进行高温净化,其高温净化自动化控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加热箱温度由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控制为50℃,保持对供料容器的加热;
步骤4.2:控制判断是否满足净化条件:所有供料单元净化电动阀为关闭,即检查净化线路未通入物料;风冷箱进出口电阀关闭,即检查净化风冷箱未收集物料,确保净化物料不会进入判断风冷箱;净化风冷箱入口压力小于2000Pa,即检查净化收料容器无漏;净化风冷箱温度在-28~-22℃,即检查净化收料容器为冷冻状态;
若满足条件,则进入步骤4.3;不满足条件,则暂时终止高温净化控制工序满足后条件后进行步骤4.3;
步骤4.3:控制净化调节阀为手动0%开度,即检查关闭净化调节阀;1min后,控制打开净化风冷箱入口电阀与净化线电动真空耐压阀;1min后,控制净化调节阀为自动0%、控制净化干管压力为10kPa,向净化风冷箱内容器放料;
步骤4.4:监测到风冷箱电子秤示数上涨16kg时,控制关闭净化线电动真空耐压阀,停止高温净化放料;时序控制1h后,即净化管道内物料被收集在净化收料容器内,控制关闭净化风冷箱入口电阀;
控制每8h重复一次步骤4.2至步骤4.4,重复五次后,结束高温净化。
步骤5、供料容器经过高温净化后,容器内的轻杂质基本减少,需对其容器内的轻杂质进行判断,其净化判断的自动化控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1:加热箱温度由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控制为50℃,保持对供料容器的加热;
步骤5.2:控制判断是否满足净化判断条件:所有供料单元净化电动阀为关闭,即检查净化线路未通入物料;风冷箱进出口电阀关闭,即检查风冷箱未收集物料,确保判断物料不会进入净化风冷箱;判断风冷箱入口压力小于800Pa,即检查判断收料容器无漏,且无轻杂质;判断风冷箱温度在-28~-22℃,即检查判断收料容器为冷冻状态;
若满足条件,则进入步骤5.3;不满足条件,则暂时终止净化判断控制工序满足后条件后进行步骤5.3;
步骤5.3:控制净化调节阀为手动0%开度,即检查关闭净化调节阀;1min后,控制打开判断风冷箱入口电阀与净化线电动真空耐压阀;1min后,控制净化调节阀为自动0%、控制净化干管压力为10kPa,向判断风冷箱内容器放料;
步骤5.4:监测到风冷箱电子秤示数上涨16kg时,控制关闭净化线电动真空耐压阀,停止净化判断放料;时序控制1h后,即净化管道内物料被收集在判断收料容器内,控制关闭判断风冷箱入口电阀;
步骤5.5: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判断风冷箱在判断前后容器内的轻杂质变化量,来反推出供料容器内轻杂质体积含量是否在规定范围内;若是,则判断合格;
若不是,则控制每8h重复一次步骤5.2至步骤5.5,直至判断合格。
步骤6、供料容器净化判断合格后,需作为供料备用容器,备用期间需继续对其进行净化,其备用自动化控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1:加热箱温度由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控制为50℃,保持对供料容器的加热;
步骤6.2:控制判断是否满足结束备用工序:在供料状态的供料单元加热箱温度均为80℃;在供料状态的供料单元供料调节阀开度均大于30%;
若满足条件,则结束备用控制工序;若不满足,则进行步骤6.3,控制每8h进行一次步骤6.2;
步骤6.3:控制判断是否满足净化条件:所有供料单元净化电动阀为关闭,即检查净化线路未通入物料;风冷箱进出口电阀关闭,即检查净化风冷箱未收集物料,确保净化物料不会进入判断风冷箱;净化风冷箱入口压力小于2000Pa,即检查净化收料容器无漏;净化风冷箱温度在-28~-22℃,即检查净化收料容器为冷冻状态;
若满足条件,则进入步骤6.4;不满足条件,则暂时终止净化控制工序,满足后条件后进行步骤6.4;
步骤6.4:控制净化调节阀为手动0%开度,即检查关闭净化调节阀;1min后,控制打开净化风冷箱入口电阀与净化线电动真空耐压阀;1min后,控制净化调节阀为自动0%、控制净化干管压力为10kPa,向净化风冷箱内容器放料;
步骤6.5:2min后,控制关闭净化线电动真空耐压阀,停止净化放料;时序控制1h后,即净化管道内物料被收集在净化收料容器内,控制关闭净化风冷箱入口电阀。
步骤7、供料容器备用结束后,供料容器将为生产线提供供料,其供料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1:供料容器并入工作前,控制该容器净化一次,控制判断是否满足净化条件:所有供料单元净化电动阀为关闭,即检查净化线路未通入物料;风冷箱进出口电阀关闭,即检查净化风冷箱未收集物料,确保净化物料不会进入判断风冷箱;净化风冷箱入口压力小于2000Pa,即检查净化收料容器无漏;净化风冷箱温度在-28~-22℃,即检查净化收料容器为冷冻状态;
若满足条件,则进入步骤7.2;不满足条件,则暂时终止净化控制工序,满足后条件后进行步骤7.2;
步骤7.2:控制净化调节阀为手动0%开度,即检查关闭净化调节阀;1min后,控制打开净化风冷箱入口电阀与净化线电动真空耐压阀;1min后,控制净化调节阀为自动0%、控制净化干管压力为10kPa,向净化风冷箱内容器放料;
步骤7.3:2min后,控制关闭净化线电动真空耐压阀,停止净化放料;时序控制1h后,即净化管道内物料被收集在净化收料容器内,控制关闭净化风冷箱入口电阀;
步骤7.4:控制关闭净化线电动真空耐压阀后,控制供料容器并入供料工作:控制供料调节阀设置为手动0%状态;1min后控制打开供料电动真空耐压阀;1min后控制供料电调阀设置为自动0%状态;
步骤7.5:供料过程中,加热箱温度由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分台阶控制升温至80℃:监测到供料容器压力每下降2kPa,控制升温一次,每次升温5℃;
步骤7.6:控制判断供料结束,将供料容器退出工作:判断供料调节阀前后压力一致时,控制对该供料单元进行无料判断,分台阶将供料调节阀由100%分台阶降至0%,每分钟下调10%;调节阀关闭后供料容器内的压力是否在30min内变化为0Pa;若否,则分台阶将供料调节阀由0%分台阶升至100%;若是,则判断为无料,控制关闭供料电动真空耐压阀退出供料工作,控制连通管线至净化风冷箱,收集容器;
步骤7.7:控制加热箱停止加热。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4)

1.一种供料工艺自动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工艺系统的设置;步骤(2)、室温净化自动化控制;步骤(3)、加热恒温计时自动化控制;步骤(4)、高温净化自动化控制;步骤(5)、净化判断的自动化控制;步骤(6)、备用自动化控制;步骤(7)、供料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料工艺自动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供料系统包括加热箱、远传式温度传感器、供料容器、供料净化系统,加热箱温度由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和自控智能PID温控仪控制,加热箱内容器表面设有远传式温度传感器;供料容器通过净化管线与净化及判断收料容器相连,净化线入口设置电动真空耐压阀,控制供料容器的净化放料,净化干管设置调节阀,调节控制净化压力;供料容器通过供料管线与主生产线相连,供料线入口设置电动真空耐压阀,控制供料容器的供料放料,供料干管设置调节阀,调节控制供料压力;供料净化系统设置有风冷箱、电子计量秤,风冷箱为净化及判断收料容器提供低温环境、设有远传式温度传感器,电子计量秤用来在线实时监测净化及判断收料容器装量、设有远传式重量传感器;净化及判断容器进、出口设有电动真空阀,进口设置远传式真空压力表;供料单元供料电调阀前后管道设置有远传式真空压力表,根据压力变化调节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料工艺自动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控制判断是否满足净化条件,若满足条件,则进入步骤(2.2);不满足条件,则暂时终止室温净化控制,条件满足后条件后进行步骤(2.2);
步骤(2.2)、控制净化调节阀为手动0%开度;1min后,控制打开净化风冷箱入口电阀与净化线电动真空耐压阀;1min后,控制净化调节阀为自动0%、控制净化干管压力为10kPa,向净化风冷箱内容器放料;
步骤(2.3):监测到风冷箱电子秤示数上涨16kg时,控制关闭净化线电动真空耐压阀,停止室温净化放料;时序控制1h后,控制关闭净化风冷箱入口电阀;
步骤(2.4):室温净化放料结束后,判断供料容器内压力是否小于等于20kPa;小于等于则室温净化合格;大于则室温净化不合格,需继续从步骤(2.1)开始控制室温净化,直至合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供料工艺自动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1)中,条件为所有供料单元净化电动阀为关闭,即检查净化线路未通入物料;风冷箱进出口电阀关闭,即检查净化风冷箱未收集物料,确保净化物料不会进入判断风冷箱;净化风冷箱入口压力小于2000Pa,即检查净化收料容器无漏;净化风冷箱温度在-28~-22℃,即检查净化收料容器为冷冻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料工艺自动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根据加热箱内容器表面温度,由加热箱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控制加热箱的初始加热温度为30~40℃,从而保证加热箱升温速率不大于10℃/h;
步骤(3.2):根据时序控制,由加热箱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分台阶将加热箱升温至50℃,升温速率为5℃/h,保证加热箱升温速率不大于10℃/h;
步骤(3.3):加热箱由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控制为50℃,对加热箱内容器恒温加热60h,使容器内物料充分蒸发为气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料工艺自动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加热箱温度由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控制为50℃,保持对供料容器的加热;
步骤(4.2):控制判断是否满足净化条件:若满足条件,则进入步骤(4.3);不满足条件,则暂时终止高温净化控制工序满足后条件后进行步骤(4.3);
步骤(4.3):控制净化调节阀为手动0%开度,即检查关闭净化调节阀;1min后,控制打开净化风冷箱入口电阀与净化线电动真空耐压阀;1min后,控制净化调节阀为自动0%、控制净化干管压力为10kPa,向净化风冷箱内容器放料;
步骤(4.4):监测到风冷箱电子秤示数上涨16kg时,控制关闭净化线电动真空耐压阀,停止高温净化放料;时序控制1h后,即净化管道内物料被收集在净化收料容器内,控制关闭净化风冷箱入口电阀;
控制每8h重复一次步骤(4.2)至步骤(4.4),重复五次后,结束高温净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供料工艺自动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2)中,条件为所有供料单元净化电动阀为关闭,即检查净化线路未通入物料;风冷箱进出口电阀关闭,即检查净化风冷箱未收集物料,确保净化物料不会进入判断风冷箱;净化风冷箱入口压力小于2000Pa,即检查净化收料容器无漏;净化风冷箱温度在-28~-22℃,即检查净化收料容器为冷冻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料工艺自动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1):加热箱温度由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控制为50℃,保持对供料容器的加热;
步骤(5.2):控制判断是否满足净化判断条件:若满足条件,则进入步骤(5.3);不满足条件,则暂时终止净化判断控制工序满足后条件后进行步骤(5.3);
步骤(5.3):控制净化调节阀为手动0%开度,即检查关闭净化调节阀;1min后,控制打开判断风冷箱入口电阀与净化线电动真空耐压阀;1min后,控制净化调节阀为自动0%、控制净化干管压力为10kPa,向判断风冷箱内容器放料;
步骤(5.4):监测到风冷箱电子秤示数上涨16kg时,控制关闭净化线电动真空耐压阀,停止净化判断放料;时序控制1h后,即净化管道内物料被收集在判断收料容器内,控制关闭判断风冷箱入口电阀;
步骤(5.5):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判断风冷箱在判断前后容器内的轻杂质变化量,来反推出供料容器内轻杂质体积含量是否在规定范围内;若是,则判断合格;若不是,则控制每8h重复一次步骤(5.2)至步骤(5.5),直至判断合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供料工艺自动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2)中,条件为所有供料单元净化电动阀为关闭,即检查净化线路未通入物料;风冷箱进出口电阀关闭,即检查风冷箱未收集物料,确保判断物料不会进入净化风冷箱;判断风冷箱入口压力小于800Pa,即检查判断收料容器无漏,且无轻杂质;判断风冷箱温度在-28~-22℃,即检查判断收料容器为冷冻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料工艺自动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1):加热箱温度由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控制为50℃,保持对供料容器的加热;
步骤(6.2:控制判断是否满足结束备用工序:若满足条件,则结束备用控制工序;若不满足,则进行步骤(6.3),控制每8h进行一次步骤(6.2);
步骤(6.3):控制判断是否满足净化条件;若满足条件,则进入步骤(6.4);不满足条件,则暂时终止净化控制工序,满足后条件后进行步骤(6.4);
步骤(6.4):控制净化调节阀为手动0%开度,即检查关闭净化调节阀;1min后,控制打开净化风冷箱入口电阀与净化线电动真空耐压阀;1min后,控制净化调节阀为自动0%、控制净化干管压力为10kPa,向净化风冷箱内容器放料。
步骤(6.5):2min后,控制关闭净化线电动真空耐压阀,停止净化放料;时序控制1h后,即净化管道内物料被收集在净化收料容器内,控制关闭净化风冷箱入口电阀。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供料工艺自动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2)中,条件为在供料状态的供料单元加热箱温度均为80℃;在供料状态的供料单元供料调节阀开度均大于30%。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供料工艺自动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3)中,条件为所有供料单元净化电动阀为关闭,即检查净化线路未通入物料;风冷箱进出口电阀关闭,即检查净化风冷箱未收集物料,确保净化物料不会进入判断风冷箱;净化风冷箱入口压力小于2000Pa,即检查净化收料容器无漏;净化风冷箱温度在-28~-22℃,即检查净化收料容器为冷冻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料工艺自动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1):供料容器并入工作前,控制该容器净化一次,控制判断是否满足净化条件;若满足条件,则进入步骤(7.2);不满足条件,则暂时终止净化控制工序,满足后条件后进行步骤(7.2);
步骤(7.2):控制净化调节阀为手动0%开度,即检查关闭净化调节阀;1min后,控制打开净化风冷箱入口电阀与净化线电动真空耐压阀;1min后,控制净化调节阀为自动0%、控制净化干管压力为10kPa,向净化风冷箱内容器放料;
步骤(7.3):2min后,控制关闭净化线电动真空耐压阀,停止净化放料;时序控制1h后,即净化管道内物料被收集在净化收料容器内,控制关闭净化风冷箱入口电阀;
步骤(7.4):控制关闭净化线电动真空耐压阀后,控制供料容器并入供料工作:控制供料调节阀设置为手动0%状态;1min后控制打开供料电动真空耐压阀;1min 后控制供料电调阀设置为自动0%状态;
步骤(7.5):供料过程中,加热箱温度由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分台阶控制升温至80℃:监测到供料容器压力每下降2kPa,控制升温一次,每次升温5℃;
步骤(7.6):控制判断供料结束,将供料容器退出工作:判断供料调节阀前后压力一致时,控制对该供料单元进行无料判断,分台阶将供料调节阀由100%分台阶降至0%,每分钟下调10%;调节阀关闭后供料容器内的压力是否在30min内变化为0Pa;若否,则分台阶将供料调节阀由0%分台阶升至100%;若是,则判断为无料,控制关闭供料电动真空耐压阀退出供料工作,控制连通管线至净化风冷箱,收集容器;
步骤(7.7):控制加热箱停止加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供料工艺自动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1)中,条件为所有供料单元净化电动阀为关闭,即检查净化线路未通入物料;风冷箱进出口电阀关闭,即检查净化风冷箱未收集物料,确保净化物料不会进入判断风冷箱;净化风冷箱入口压力小于2000Pa,即检查净化收料容器无漏;净化风冷箱温度在-28~-22℃,即检查净化收料容器为冷冻状态。
CN202111661783.4A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供料工艺自动化控制方法 Active CN1143266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1783.4A CN114326633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供料工艺自动化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1783.4A CN114326633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供料工艺自动化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6633A true CN114326633A (zh) 2022-04-12
CN114326633B CN114326633B (zh) 2024-04-09

Family

ID=81021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61783.4A Active CN114326633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供料工艺自动化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26633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11856A1 (de) * 1987-10-16 1989-04-1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thermischen Behandeln von festem Schüttgut aus Schwermetallverbindungen, insbesondere von Uran-, Plutonium- und/oder Thoriumverbindungen und Behandlungsgefäss
US5780728A (en) * 1994-04-27 1998-07-14 Fuj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Diagnosi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n evapo-purge system
US20010039501A1 (en) * 2000-04-25 2001-11-08 Diversey Lever, Inc. Method for supplying management services from a service centre for a plurality of industrial cleaning processes or machines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a plurality of industrial cleaning processes or machine
US20040162638A1 (en) * 2002-08-21 2004-08-19 Neal Solomo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rganizing groups of self-configurable mobile robotic agents in a multi-robotic system
US20100089032A1 (en) * 2007-03-02 2010-04-15 Isuzu Motors Limited Exhaust emission purification method and exhaust emission purification system
EP2216300A1 (en) * 2009-01-23 2010-08-11 Oleg Lysytchuk Method and device for water purification
CN104711030A (zh) * 2015-03-20 2015-06-17 李毅强 生物质气化炉自动给料工艺
CN105385844A (zh) * 2015-10-27 2016-03-09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焙烧脱氟装置及工艺
CN105797491A (zh) * 2016-04-06 2016-07-27 四平市东升换热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气体螺旋净化装置
WO2017067589A1 (de) * 2015-10-21 2017-04-2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automatischen konfiguration von beziehungen zwischen automatisierungsgeräten sowie automatisierungssystem
CN206545940U (zh) * 2017-03-08 2017-10-10 辽宁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 垃圾场焚烧锅炉的烟气净化系统
CN109499089A (zh) * 2018-10-31 2019-03-22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将固态六氟化铀转化为气态六氟化铀的装置
CN208985000U (zh) * 2018-10-11 2019-06-14 中核新能核工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铀浓缩厂供料用加热蒸发装置的控制装置
CN112709284A (zh) * 2020-12-29 2021-04-27 四川红华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离心工厂供水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11856A1 (de) * 1987-10-16 1989-04-1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thermischen Behandeln von festem Schüttgut aus Schwermetallverbindungen, insbesondere von Uran-, Plutonium- und/oder Thoriumverbindungen und Behandlungsgefäss
US5780728A (en) * 1994-04-27 1998-07-14 Fuj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Diagnosi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n evapo-purge system
US20010039501A1 (en) * 2000-04-25 2001-11-08 Diversey Lever, Inc. Method for supplying management services from a service centre for a plurality of industrial cleaning processes or machines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a plurality of industrial cleaning processes or machine
US20040162638A1 (en) * 2002-08-21 2004-08-19 Neal Solomo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rganizing groups of self-configurable mobile robotic agents in a multi-robotic system
US20100089032A1 (en) * 2007-03-02 2010-04-15 Isuzu Motors Limited Exhaust emission purification method and exhaust emission purification system
EP2216300A1 (en) * 2009-01-23 2010-08-11 Oleg Lysytchuk Method and device for water purification
CN104711030A (zh) * 2015-03-20 2015-06-17 李毅强 生物质气化炉自动给料工艺
WO2017067589A1 (de) * 2015-10-21 2017-04-2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automatischen konfiguration von beziehungen zwischen automatisierungsgeräten sowie automatisierungssystem
CN105385844A (zh) * 2015-10-27 2016-03-09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焙烧脱氟装置及工艺
CN105797491A (zh) * 2016-04-06 2016-07-27 四平市东升换热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气体螺旋净化装置
CN206545940U (zh) * 2017-03-08 2017-10-10 辽宁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 垃圾场焚烧锅炉的烟气净化系统
CN208985000U (zh) * 2018-10-11 2019-06-14 中核新能核工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铀浓缩厂供料用加热蒸发装置的控制装置
CN109499089A (zh) * 2018-10-31 2019-03-22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将固态六氟化铀转化为气态六氟化铀的装置
CN112709284A (zh) * 2020-12-29 2021-04-27 四川红华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离心工厂供水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6633B (zh) 202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25593B (zh) 煮糖自动控制装置
CN102564783A (zh) 太阳能热水器热性能测试系统
CN114326633A (zh) 一种供料工艺自动化控制方法
CN107934918B (zh) 一种psa制氧机的制氧控制系统
CN114427944A (zh) 一种检测气体管道严密性的方法及系统
CN205080039U (zh) 油气井管线、集气站腐蚀监测装置
CN218994653U (zh) 车载液氢供气系统测试装置
CN110940468A (zh) 一种智能化气密性检测试验台
CN217714561U (zh) 单计量35Mpa、70Mpa双枪加氢机
CN110044134B (zh) 全自动制氮机系统一键开停车控制方法
CN210030601U (zh) 一种智能化井口脱硫一体化集成装置
CN217490792U (zh) 合成炉冷凝酸全自动排酸控制系统
CN207065077U (zh) 一种水电两用型液氨汽化器
CN109799114A (zh) 一种高炉煤气综合利用工程汽水取样系统
CN216011430U (zh) 一种产品质量把控优化用空分液氮管线
CN220287158U (zh) 油井自动输油装置
CN215598966U (zh) 一种热交换器耐腐蚀试验装置及试验系统
CN111013512A (zh) 酰氯合成反应的自动控制方法
CN215523566U (zh) 一种新型节能的氨分板换机组
CN215729440U (zh) 一种储槽进液控制装置
CN220026950U (zh) 一种聚磷酸铵反应釜气化氨安全自动控制阀组及控制网
CN112657962B (zh) 一种氮气清管扫线工艺
CN215259203U (zh) 一种用于空分系统的供气装置
CN219463362U (zh) 一种氨基乙酸反应装置
CN219655850U (zh) 一种新型氩气供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