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22410B - 变温室、温度控制方法及冰箱 - Google Patents

变温室、温度控制方法及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22410B
CN114322410B CN202111519181.5A CN202111519181A CN114322410B CN 114322410 B CN114322410 B CN 114322410B CN 202111519181 A CN202111519181 A CN 202111519181A CN 114322410 B CN114322410 B CN 1143224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air
chamber
air inlet
vari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1918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22410A (zh
Inventor
冯云凌
王铭坤
李江伟
刘洋
文翔
廖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151918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224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22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24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224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24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变温室、温度控制方法及冰箱,变温室包括调节风道,具有多个调节进风口,多个进风控制装置,设置在每个调节进风口的出口位置,其用于控制所述调节进风口是否向变温室送风。本申请通过多个调节进风口将变温室细分多个区域,独立控制间室内各区域的温度,提高各区域温度控制的精准性,从而提高间室温度均匀性,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变温室、温度控制方法及冰箱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冰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温室、温度控制方法及冰箱。
背景技术
冰箱是一种保持恒定低温的制冷设备,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用于低温保藏食物或其他物品的电器,广泛应用于生活、工业领域。在食物保鲜过程中,冰箱间室内温度均匀性非常重要。如果冰箱变温室的温度不均匀将使食物不同部分的降温速度不一致,容易导致食物(特别是肉类)产生较大的冰晶,破坏食物细胞,导致汁液流出,影响保鲜效果和食用口感。传统冰箱在进行制冷降温时,通过若干进风口向间室输入冷风,但由于每个进风口位置固定,输出风量相同,因此吹入的冷风流向恒定,离进风口位置近的地方温度会低于离进风口位置远的地方温度,造成间室内温度不均匀,不利于食物保鲜。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冰箱通过若干个进风口进行降温,由于进风口位置固定且输出风量相同,造成间室内温度不均匀,不利于食物保鲜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变温室、温度控制方法及冰箱。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变温室,包括:
调节风道,具有多个调节进风口;
多个进风控制装置,设置在每个调节进风口的出口位置,其用于控制所述调节进风口是否向变温室送风。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控制装置,包括:
控制装置、伸缩装置、可通气的穿透装置和封堵装置;
所述伸缩装置的一端与所述调节进风口连通,所述伸缩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可通气的穿透装置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中包括弹簧、电磁铁和磁铁,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电磁铁连接,所述电磁铁固定在所述调节进风口处,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磁铁连接,所述磁铁与所述伸缩装置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电磁铁在通电后产生磁性,与所述磁铁产生吸引力,所述弹簧受到所述吸引力作用收缩,带动所述伸缩装置和所述可通气的穿透装置向下运动,以使所述可通气的穿透装置穿透所述封堵装置向变温室送风;
所述电磁铁在断电后失去磁性,所述弹簧失去所述吸引力恢复形态,带动所述伸缩装置和所述可通气的穿透装置向上回弹,以使所述可通气的穿透装置从所述封堵装置弹出。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中还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用于控制电磁铁通电或断电。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装置为可伸缩软管。
进一步的,所述可通气的穿透装置为不锈钢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封堵装置为气嘴。
进一步的,所述气嘴,包括:
弹性盖,所述弹性盖包括两个门盖,在所述不锈钢气管穿透所述气嘴时,所述弹性盖的两个门盖受力向两侧打开;在所述不锈钢气管弹出所述气嘴时,所述弹性盖的两个门盖合拢关闭,在所述弹性盖关闭时,所述调节进风口的冷风不进入所述变温室。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风道,包括:
至少两个调节风道分支;
每个调节风道分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调节进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两个调节风道分支为三个调节风道分支:
每个调节风道分支上设置有三个调节进风口;
所述三个调节风道分支和每个调节风道分支上设置的三个调节进风口将变温室划分为9个进风调节区域。
进一步的,还包括:
多个区域温度传感器,所述区域传感器设置在每个进风调节区域的顶部中心位置,用于获取每个进风调节区域的温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多个区域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每个进风调节区域的温度与间室设定温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通过所述进风调节装置控制所述调节进风口是否向变温室送风。
进一步的,还包括:
间室温度传感器,所述间室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变温室的后壁上,用于获取变温室内温度;
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间室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获取变温室内温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
降温风道,所述降温风道包括两个降温风道分支;
每个降温风道分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降温进风口;
所述两个降温风道分支沿变温室侧壁外侧分布;
所述至少一个降温进风口均匀设置在变温室侧壁上,用于向变温室送风降温。
进一步的,还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降温进风口为斜向下结构进风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降温风道上的风门,所述风门与控制器电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变温室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
按预设周期获取变温室内温度和每个进风调节区域的温度;
根据每个进风调节区域的温度和变温室内温度通过进风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调节进风口是否向变温室送风。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每个进风调节区域的温度和变温室内温度通过进风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调节进风口是否向变温室送风,包括:
若对应区域的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控制进风控制装置中的继电器断电,以控制所述调节进风口不向变温室送风;
若对应区域的温度大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控制进风控制装置中的继电器通电,以控制所述调节进风口向变温室送风;
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
进一步的,还包括:
在变温室内温度小于第三温度阈值时,控制降温进风口处的风门关闭;
在变温室内温度大于第四温度阈值时,控制降温进风口处的风门开启;
在变温室内温度大于等于第三温度阈值,且,小于等于第四温度阈值时,控制降温进风口处的风门状态保持不变。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冰箱,包括:
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变温室。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温室、温度控制方法及冰箱,变温室包括调节风道,具有多个调节进风口,多个进风控制装置,设置在每个调节进风口的出口位置,其用于控制所述调节进风口是否向变温室送风,通过多个调节进风口将变温室细分多个区域,独立控制间室内各区域的温度,提高各区域温度控制的精准性,从而提高间室温度均匀性,提升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温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温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温室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风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风控制装置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风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进风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8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风控制装置中气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温室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变温室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变温室的功能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变温室,包括:
调节风道3,具有多个调节进风口1;
多个进风控制装置2,设置在每个调节进风口1的出口位置,其用于控制调节进风口1是否向变温室送风。
传统冰箱通过一条风道连接若干个进风口向间室吹入冷气,进风口通常设置在间室两侧,由于进风口的位置固定,因此吹入的冷风流向恒定,离进风口位置近的地方温度会低于离进风口位置远的地方温度,造成间室内温度不均匀,不利于食物保鲜。
本实施例中,变温室包括调节风道,具有多个调节进风口,多个进风控制装置,设置在每个调节进风口的出口位置,其用于控制所述调节进风口是否向变温室送风,通过多个调节进风口将变温室细分多个区域,独立控制间室内各区域的温度,提高各区域温度控制的精准性,从而提高间室温度均匀性,提升用户体验。
如图1~3所示,在上一实施例基础上,调节风道3,包括:
至少两个调节风道分支;
每个调节风道分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调节进风口。
本实施例中,至少两个调节风道分支为三个调节风道分支:
每个调节风道分支上设置有三个调节进风口;
三个调节风道分支和每个调节风道分支上设置的三个调节进风口将变温室划分为9个进风调节区域。
每个调节风道分支上设置有五个调节进风口;
三个调节风道分支和每个调节风道分支上设置的五个调节进风口将变温室划分为15个进风调节区域。
至少两个调节风道分支为四个调节风道分支:
每个调节风道分支上设置有五个调节进风口;
四个调节风道分支和每个调节风道分支上设置的五个调节进风口将变温室划分为20个进风调节区域。
本实施例中,将变温室进行区域划分,独立调节各区域的温度,精确控温,最终使整个间室温度均匀。
需要说明的是,进风控制装置也可以设置更多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接口,使温度控制更加细分,提高控温的精确性。
本实施例中,以9个进风调节区域为例进行说明。该变温室还包括:多个区域温度传感器4,区域传感器4设置在每个进风调节区域的顶部中心位置,用于获取每个进风调节区域的温度。
一些实施例中,区域温度传感器4为热电阻传感器或者热电偶传感器。
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控制器与多个区域温度传感器4连接,用于根据每个进风调节区域的温度与间室设定温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通过进风控制装置2控制对应调节进风口是否向变温室送风。
该变温室还包括:降温风道5,降温风道包括两个降温风道分支;
每个降温风道分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降温进风口6;
两个降温风道分支沿变温室侧壁外侧分布;
至少一个降温进风口6均匀设置在变温室侧壁上,用于向变温室送风降温。
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降温进风口为斜向下结构进风口。
如图3所示,降温进风口设计为斜向下的形状,使冷气能快速下沉。
至少一个降温进风口6的数量例如为4个,变温室左侧壁上设置4个,右侧壁上设置4个,向变温室输送冷风。
间室温度传感器7,间室温度传感器7设置在变温室的后壁上,用于获取变温室内温度;
控制器还与间室温度传感器7连接,用于获取变温室内温度。
设置在降温风道5上的风门8,风门8与控制器电连接。风门8位置如图6所示,控制器还用于根据间室温度传感器7获取的变温室内温度进行风门8进行开闭操作。
本实施例中,变温室设置两条风道,一条为降温风道,位于变温室左、右两侧,用于变温室的快速降温;另一条为调节风道,位于变温室顶部,用于调节变温室的温度。变温室内有一个间室温度传感器,降温风道内设有风门,风门根据间室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反馈进行开、闭操作;变温室分为九个均匀的区域,每个进风调节区域都有一个区域温度传感器和调节进风口,调节进风口的出口处设有进风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调节进风口是否向变温室输送冷风,从而调节对应区域内的温度,提高整个间室的温度均匀性。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进风控制装置的功能结构图,如图4所示,该进风控制装置,包括:
控制装置21、伸缩装置22、可通气的穿透装置23和封堵装置;
伸缩装置22的一端与调节进风口1连通,伸缩装置22的另一端与可通气的穿透装置23连接;
如图5所示,控制装置21中包括弹簧211、电磁铁212和磁铁213,弹簧211的一端与电磁铁212连接,电磁铁212固定在调节进风口处,弹簧211的另一端与磁铁213连接,磁铁213与伸缩装置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电磁铁212在通电后产生磁性,与磁铁212产生吸引力,弹簧211受到吸引力作用收缩,带动伸缩装置22和可通气的穿透装置23向下运动,以使可通气的穿透装置23穿透封堵装置向变温室送风;
电磁铁212在断电后失去磁性,弹簧211失去吸引力恢复形态,带动伸缩装置22和可通气的穿透装置23向上回弹,以使可通气的穿透装置23从封堵装置弹出。
控制装置21中还包括继电器,继电器用于控制电磁铁212通电或断电。
如图6所示,继电器在通电时,电磁铁212与磁铁213产生吸引力,弹簧受吸引力作用收缩,带动伸缩装置22和可通气的穿透装置23向下运动,以使可通气的穿透装置23穿透封堵装置向变温室送风;
如图7所示,继电器在断电时,电磁铁212失去磁性,弹簧失去吸引力作用开始恢复形态,带动伸缩装置22和可通气的穿透装置23向上回弹,以使可通气的穿透装置23从封堵装置弹出。
伸缩装置22为可伸缩软管。
可通气的穿透装置23为不锈钢气管。
封堵装置为气嘴24。
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气嘴,包括:
弹性盖241,弹性盖241包括两个门盖,在不锈钢气管23穿透气嘴24时,弹性盖241的两个门盖受力向两侧打开;在不锈钢气管23弹出气嘴24时,弹性盖241的两个门盖合拢关闭,调节进风口1的冷风因弹性盖241阻挡而无法进入变温室。
本实施例中,进风控制装置控制各个进风调节区域是否有冷风,从而实现调节各区域温度,提高间室的温度均匀性。
图9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变温室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该变温室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
S91:按预设周期获取变温室内温度和每个进风调节区域的温度;
S92:根据每个进风调节区域的温度和变温室内温度通过进风控制装置控制调节进风口是否向变温室送风。
本实施例中,根据每个进风调节区域的温度和变温室内温度通过进风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调节进风口是否向变温室送风,包括:
若对应区域的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控制进风控制装置中的继电器断电,以控制所述调节进风口不向变温室送风;
若对应区域的温度大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控制进风控制装置中的继电器通电,以控制所述调节进风口向变温室送风;
第一温度阈值小于第二温度阈值;
第一温度阈值例如为变温室内温度T1-0.5℃;
第二温度阈值例如为变温室内温度T1+0.5℃。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
在变温室内温度小于第三温度阈值时,控制降温进风口处的风门关闭;
在变温室内温度大于第四温度阈值时,控制降温进风口处的风门开启;
在变温室内温度大于等于第三温度阈值,且,小于等于第四温度阈值时,控制降温进风口处的风门状态保持不变。
第三温度阈值例如为用户设定温度T-0.5℃;
第四温度阈值例如为用户设定温度T+0.5℃。
例如,当变温室温度高于用户设定温度T+0.5℃时,降温风道风门打开,变温室开始降温,同时区域温度传感器开始测温。当间室温度传感器反馈变温室内温度小于T-0.5℃时,降温风道风门关闭,变温室内温度上升。当温度升至T+0.5℃时,降温风道风门重新打开,周而复始,使变温室内温度温度在用户设定温度温差范围内,达到控制变温室内温度的目的。根据区域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判断各个区域温度T2是否大于变温室内温度T1+0.5℃,如果是,则通过继电器驱动不锈钢气管穿透气嘴,顶开气嘴的弹性盖,使冷气进入该区域进行降温;当该区域温度T2降低至小于T1-0.5℃时,气管拔出气嘴,弹性盖合拢,阻止冷气进入,使各个区域温度稳定在变温室内温度温差范围内,达到控制各个区域温度的目的,具体控制流程如图10所示。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的控制方法可以精确地控制变温室各区域的温度,使整个间室的温度处于较稳定、较均匀的状态,提高食物的保鲜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冰箱,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变温室。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变温室,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节风道,具有多个调节进风口;
多个进风控制装置,设置在每个调节进风口的出口位置,其用于控制所述调节进风口是否向变温室送风;
所述进风控制装置,包括:
控制装置、伸缩装置、可通气的穿透装置和封堵装置;
所述伸缩装置的一端与所述调节进风口连通,所述伸缩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可通气的穿透装置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中包括弹簧、电磁铁和磁铁,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电磁铁连接,所述电磁铁固定在所述调节进风口处,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磁铁连接,所述磁铁与所述伸缩装置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电磁铁在通电后产生磁性,与所述磁铁产生吸引力,所述弹簧受到所述吸引力作用收缩,带动所述伸缩装置和所述可通气的穿透装置向下运动,以使所述可通气的穿透装置穿透所述封堵装置向变温室送风;
所述电磁铁在断电后失去磁性,所述弹簧失去所述吸引力恢复形态,带动所述伸缩装置和所述可通气的穿透装置向上回弹,以使所述可通气的穿透装置从所述封堵装置弹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中还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铁通电或断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为可伸缩软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通气的穿透装置为不锈钢气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装置为气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嘴,包括:
弹性盖,所述弹性盖包括两个门盖,在所述不锈钢气管穿透所述气嘴时,所述弹性盖的两个门盖受力向两侧打开;在所述不锈钢气管弹出所述气嘴时,所述弹性盖的两个门盖合拢关闭,在所述弹性盖关闭时,所述调节进风口的冷风不进入所述变温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风道,包括:
至少两个调节风道分支;
每个调节风道分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调节进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调节风道分支为三个调节风道分支:
每个调节风道分支上设置有三个调节进风口;
所述三个调节风道分支和每个调节风道分支上设置的三个调节进风口将变温室划分为9个进风调节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温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区域温度传感器,所述多个区域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每个进风调节区域的顶部中心位置,用于获取每个进风调节区域的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温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多个区域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每个进风调节区域的温度与间室设定温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通过所述进风控制装置 控制所述调节进风口是否向变温室送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温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间室温度传感器,所述间室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变温室的后壁上,用于获取变温室内温度;
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间室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获取变温室内温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温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降温风道,所述降温风道包括两个降温风道分支;
每个降温风道分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降温进风口;
所述两个降温风道分支沿变温室侧壁外侧分布;
所述至少一个降温进风口均匀设置在变温室侧壁上,用于向变温室送风降温。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变温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降温进风口为斜向下结构进风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变温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降温风道上的风门,所述风门与控制器电连接。
15.一种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温室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预设周期获取变温室内温度和每个进风调节区域的温度;
根据每个进风调节区域的温度和变温室内温度通过进风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调节进风口是否向变温室送风。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变温室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进风调节区域的温度和变温室内温度通过进风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调节进风口是否向变温室送风,包括:
若对应区域的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控制进风控制装置中的继电器断电,以控制所述调节进风口不向变温室送风;
若对应区域的温度大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控制进风控制装置中的继电器通电,以控制所述调节进风口向变温室送风;
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变温室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变温室内温度小于第三温度阈值时,控制降温进风口处的风门关闭;
在变温室内温度大于第四温度阈值时,控制降温进风口处的风门开启;
在变温室内温度大于等于第三温度阈值,且,小于等于第四温度阈值时,控制降温进风口处的风门状态保持不变。
18.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变温室。
CN202111519181.5A 2021-12-13 2021-12-13 变温室、温度控制方法及冰箱 Active CN1143224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9181.5A CN114322410B (zh) 2021-12-13 2021-12-13 变温室、温度控制方法及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9181.5A CN114322410B (zh) 2021-12-13 2021-12-13 变温室、温度控制方法及冰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2410A CN114322410A (zh) 2022-04-12
CN114322410B true CN114322410B (zh) 2022-12-23

Family

ID=81050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19181.5A Active CN114322410B (zh) 2021-12-13 2021-12-13 变温室、温度控制方法及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2241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22252A (en) * 1995-10-13 1998-03-03 Lg Electronics, Inc. Cooling air distribution apparatus for refrigerator
CN1987307B (zh) * 2005-12-23 2011-02-02 海尔集团公司 风冷式温控冰箱的自动调温抽屉
CN2881468Y (zh) * 2006-01-18 2007-03-21 海尔集团公司 风冷式温控冰箱的自动调温抽屉
CN106196841B (zh) * 2015-09-22 2018-05-29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CN108931089B (zh) * 2018-03-30 2021-06-22 重庆海尔制冷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
CN112013601B (zh) * 2019-05-31 2022-04-29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3048697A (zh) * 2021-03-31 2021-06-29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风冷冰箱
CN113701435B (zh) * 2021-09-18 2022-06-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间室进风结构、冰箱及冰箱温度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2410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50969B (zh) 冰箱
US6802369B2 (en) Refrigerator quick chill and thaw control methods and apparatus
WO2016173226A1 (zh) 一种冷冻冷藏装置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US8117853B2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 refrigerator unit and/or freezer unit as well as a refrigerator unit and/or freezer unit operated using such a method
KR940009644A (ko) 냉장고의 온도조절 방법 및 장치
EP2142864B1 (en) A refrigerator and a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4879984B (zh) 冰箱
CN106016964B (zh) 一种多风门风冷冰箱的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冰箱
EP2926675B1 (en) Thawing appliance
CN105698484B (zh) 一种单系统风冷冰箱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冰箱
KR102418005B1 (ko)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8870858A (zh) 风冷冰箱控制方法、风冷冰箱的控制装置及风冷冰箱
CN112503838B (zh) 一种冷藏室内恒温专区及其控制方法
CN203534028U (zh) 冰箱
CN105241153A (zh) 冰箱间室及具有其的冰箱
CN104792089A (zh) 冰箱
CN113218135A (zh) 风冷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14322410B (zh) 变温室、温度控制方法及冰箱
CN107726711B (zh) 冰箱的化霜控制方法与冰箱
CN107763943B (zh) 冰箱的化霜控制方法与冰箱
AU2016250363A1 (en) Cooling device with multiple temperature zones
CN109751815A (zh) 对开门冰箱
US11639823B2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 lighting assembly in a refrigerator appliance
JPH05141843A (ja) 冷凍冷蔵庫
CN114279138B (zh) 变温室、温度控制方法及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