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22203A - 多联机积液排放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储存介质和多联机 - Google Patents

多联机积液排放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储存介质和多联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22203A
CN114322203A CN202111559058.6A CN202111559058A CN114322203A CN 114322203 A CN114322203 A CN 114322203A CN 202111559058 A CN202111559058 A CN 202111559058A CN 114322203 A CN114322203 A CN 1143222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oor unit
refrigerant
idl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590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小辉
王润棠
雷朋飞
宗毅
何柳全
江宗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5905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222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22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22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联机积液排放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储存介质和多联机,多联机积液排放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识别闲置室内机和工作室内机;S2:计算闲置室内机的积存冷媒质量,并计算积存冷媒质量占冷媒总质量的积存比例;S3:若积存比例大于或等于比例阈值,控制闲置室内机对应管路的控制阀开启以排放冷媒;若积存比例小于比例阈值,控制闲置室内机对应管路的控制阀保持关闭。本发明的多联机积液排放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储存介质和多联机,通过计算室内机的积存冷媒质量占冷媒总质量的积存比例,来判断是否需要排放积存的冷媒,当积存比例大于或等于比例阈值时,排出积累在闲置室内机中的冷媒,从而避免冷媒积液过多,影响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多联机积液排放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储存介质和多联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泵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联机积液排放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储存介质和多联机。
背景技术
多联机是一个热泵装置,一般具有压缩机、室外机和若干个室内机,形成一个系统,室内机、室外机具有对应的换热器和控制换热器冷媒管路的控制阀,通过控制阀的开合控制,能够实现制热、制冷、除湿等多种功能,具备多种工作模式。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室内机会在工作状态和闲置状态切换,。
在多联机热泵装置中,通常具有多个换热器,有位于室外的,也有位于室内的。在实际的使用中,这些换热器并不是全部都启动工作,存在闲置的换热器。闲置状态下的换热器,其温度相较其它工作的换热器可能偏低,而冷媒有向低温区迁移的特性,因此,冷媒会往闲置的换热器迁移冷凝成液态,形成积液。而由于系统中的冷媒的数量是固定的,当闲置换热器的冷媒积液过多,冷媒中又溶有润滑油,则会导致系统冷媒、油缺少的问题,影响热泵装置的正常工作。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闲置换热器积液过多,影响正常工作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积液排放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储存介质和多联机,其能够避免闲置换热器积液过多,确保热泵装置能够正常工作。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联机积液排放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识别闲置室内机和工作室内机;
S2:计算所述闲置室内机的积存冷媒质量,并计算所述积存冷媒质量占冷媒总质量的积存比例;
S3:若所述积存比例大于或等于比例阈值,控制所述闲置室内机对应管路的控制阀开启以排放冷媒;若所述积存比例小于比例阈值,控制所述闲置室内机对应管路的控制阀保持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2步骤中,按照以下步骤计算所述积存冷媒质量:
S21:检测预设间隔时长内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排气压力以及所述工作室内机的换热器的温度,记录所述闲置室内机的持续时长x;
S22:计算在运行时间内压缩机的平均排气温度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21
平均排气压力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22
以及所述工作室内机的换热器的平均温度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23
并通过如下公式计算运行时间内所述积存冷媒质量: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24
其中,B为时间换算常数,Kn为自然对流总换热系数;An为换热面积;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25
为运行时间内压缩机的平均排气温度;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26
为运行时间内所述工作室内机的换热器的平均温度;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27
对应平均排气压力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28
下的单位质量冷媒由气态完全液化所释放的热量;x为闲置室内机的持续时长;Gn为所述积存冷媒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比例阈值为0.2-0.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3步骤中,排放冷媒时,所述控制阀的控制步骤为:
S31:控制所述控制阀打开至预设开度;
S32:依照预设时间,控制所述控制阀逐渐减小开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时间为梯度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32步骤中,所述控制阀的开度梯度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3步骤中,排放冷媒时,所述控制阀的控制步骤还包括:
S33:检测所述闲置室内机的换热器盘管温度;
S34:所述闲置室内机的换热器盘管温度与压缩机排气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闲置室内机对应管路的控制阀关闭。
一种多联机的控制装置,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闲置室内机和工作室内机;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闲置室内机的积存冷媒质量,并计算所述积存冷媒质量占冷媒总质量的积存比例;以及
阀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积存比例大于或等于比例阈值时,控制所述闲置室内机对应管路的控制阀开启以排放冷媒;还用于在所述积存比例小于比例阈值时,控制所述闲置室内机对应管路的控制阀保持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模块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检测预设间隔时长内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排气压力以及所述工作室内机的换热器的温度,还用于记录所述闲置室内机的持续时长x;
比例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在运行时间内压缩机的平均排气温度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31
平均排气压力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32
以及所述工作室内机的换热器的平均温度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33
还用于通过如下公式计算运行时间内所述积存冷媒质量: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34
其中,B为时间换算常数,Kn为自然对流总换热系数;An为换热面积;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35
为运行时间内压缩机的平均排气温度;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36
为运行时间内所述工作室内机的换热器的平均温度;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37
对应平均排气压力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38
下的单位质量冷媒由气态完全液化所释放的热量;x为闲置室内机的持续时长;Gn为所述积存冷媒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控制模块在排放冷媒时,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控制阀打开至预设开度;依照预设时间,控制所述控制阀逐渐减小开度。
一种储存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多联机积液排放控制方法的步骤。
一种多联机,包括压缩机、室外机和若干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可在闲置状态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还包括处理器和储存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并将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传输给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算机程序指令执行所述的多联机积液排放控制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多联机积液排放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储存介质和多联机,通过计算室内机的积存冷媒质量占冷媒总质量的积存比例,来判断是否需要排放积存的冷媒,当积存比例大于或等于比例阈值时,打开闲置室内机对应管路的控制阀,以排出积累在闲置室内机中的冷媒,从而避免冷媒积液过多,影响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多联机积液排放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多联机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识别模块;
2-计算模块;21-数据获取模块;21-比例计算模块;
3-阀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附图中各处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发明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发明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联机积液排放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识别闲置室内机和工作室内机。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对应的室内机的状态不同,或为工作状态,或为闲置状态,将处于工作状态的室内机称为工作室内机,将处于闲置状态的室内机称为闲置室内机。由于冷媒的积存发生在闲置室内机中,因此需要识别出闲置室内机和工作室内机,以便于计算冷媒的积存量。
S2:计算所述闲置室内机的积存冷媒质量,并计算所述积存冷媒质量占冷媒总质量的积存比例。当积存冷媒质量较少时,其不会影响多联机的正常工作;但是当积存冷媒质量较多时,则会会影响多联机的正常工作,因此,通过计算出闲置室内机的积存冷媒质量占冷媒总质量的积存比例,可以判断当前的积存冷媒质量是否会影响多联机的正常工作。
具体地,所述S2步骤中,按照以下步骤计算所述积存冷媒质量:
S21:检测预设间隔时长内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排气压力以及所述工作室内机的换热器的温度,记录所述闲置室内机的持续时长x。即每隔预设间隔时长,都对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排气压力和作室内机的换热器的温度进行检测,记录这些数据的变化。此外,也记录下闲置室内机的持续时长x,在室内机切换为闲置状态后就进行计时,获得该持续时长x,最终通过x获得压缩机的平均排气温度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41
平均排气压力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42
以及所述工作室内机的换热器的平均温度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43
例如在切换为闲置状态后进行计时,持续时长x为1小时,在这期间每隔5s或10s(即预设间隔时长为5s或10s),检测一次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排气压力以及所述工作室内机的换热器的温度,最后计算出这1个小时内的压缩机的平均排气温度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44
平均排气压力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45
以及所述工作室内机的换热器的平均温度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46
对应地,压缩机的排气口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各个室内机的换热器设有温度传感器。还设有对应的计时器。
在获得以上的数据后,则可以根据热平衡法,闲置换热器的液体冷媒放出的热量等于换热器散出的热量,来计算出闲置室内机的积存冷媒质量。
S22:计算在运行时间内压缩机的平均排气温度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51
平均排气压力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52
以及所述工作室内机的换热器的平均温度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53
并通过如下公式计算运行时间内所述积存冷媒质量: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54
其中,B为时间换算常数,Kn为自然对流总换热系数,为已知值;An为换热面积,为换热器对应的换热面积,为已知值;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55
为运行时间内压缩机的平均排气温度;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56
为运行时间内所述工作室内机的换热器的平均温度;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57
对应平均排气压力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58
下的单位质量冷媒由气态完全液化所释放的热量,单位kJ/kg,为已知值;x为闲置室内机的持续时长,单位为h;Gn为所述积存冷媒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持续时长x为1h,所述时间换算常数B为3.6。
在计算出积存冷媒质量后,则闲置室内机的积存冷媒质量占冷媒总质量的积存比例为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59
α为积存比例,Gn为所述积存冷媒质量,G0为多联机中的冷媒总质量,为已知值。当具有多个闲置室内机时,则将全部的闲置室内机的积存冷媒质量之和与冷媒总质量来求得该积存比例。优选地,考虑实际与理论计算差异,取实际冷媒积存修正因子Z,则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510
S3:若所述积存比例大于或等于比例阈值,控制所述闲置室内机对应管路的控制阀开启以排放冷媒;若所述积存比例小于比例阈值,控制所述闲置室内机对应管路的控制阀保持关闭。即当积存比例大于或等于比例阈值,说明此时的积液量已经会影响压缩机的正常工作,因此需要控制闲置室内机对应管路的控制阀开启以排放冷媒,以避免影响压缩机的正常工作。而当积存比例小于比例阈值,说明此时的积液量还不会影响压缩机的正常工作,无需排液,保持所述闲置室内机对应管路的控制阀关闭,确保闲置室内机处于闲置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当室内机切换为闲置状态时,其控制阀就已经关闭。其中,所述比例阈值为0.2-0.4,例如0.25、0.3或0.35等。
具体地,所述S3步骤中,排放冷媒时,所述控制阀的控制步骤为:
S31:控制所述控制阀打开至预设开度,即当需要排出积液时,将控制阀打开至一定的开度,排出积液。其中,预设的开度可以是80%开度、50%开度或30%,可根据不同的设备配置进行选择。
S32:依照预设时间,控制所述控制阀逐渐减小开度。即在一开始,将控制阀的开度打开的较大,而后最近减小开度,采用这种方式控制的原因是控制阀开的大,对于压缩机能力损失就越大,开始开的比较大考虑短时间内排出闲置换热器的冷媒和油,剩余的小开度运行是保证此闲置支路管路或者弯头这些地方的冷媒能回到换热器和其它装置,同时又不产生很大的能力损失。其中,控制阀为膨胀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时间为梯度时间,即开度的控制不是连续的,而是设置了梯度时间,将一段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间点,在打开控制阀后,每到一个时间点,进行一次开度的调节,而未到时间点时,则维持原来的开度不变。同样地,所述S32步骤中,所述控制阀的开度梯度减小,即开度的减小不是连续的,而是设置了梯度开度,例如从60%开度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会切换为50%、40%、20%、10%、关闭,而不经过是慢慢的减小开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阀开大至50%开度并维持30s,然后关至15%开度维持120s,然后再关到10%维持60s,最后完全关闭。
优选地,为了避免在排出积存的冷媒时排出冷媒的量过大而导致压缩机能力损失过大,所述S3步骤中,排放冷媒时,所述控制阀的控制步骤还包括:
S33:检测所述闲置室内机的换热器盘管温度;
S34:所述闲置室内机的换热器盘管温度与压缩机排气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闲置室内机对应管路的控制阀关闭。当排出的积存冷媒过多时,闲置室内机的换热器盘管温度会过大,因此,可以通过控制该温度变化差值,来控制积存冷媒的排出量。当该差值超过预设温度阈值时,说明排出的积存冷媒的量足够了,应当立即关闭,避免排出过多的冷媒,降低压缩机的能力。
参照图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联机的控制装置,包括:
识别模块1,用于识别闲置室内机和工作室内机;
计算模块2,用于计算所述闲置室内机的积存冷媒质量,并计算所述积存冷媒质量占冷媒总质量的积存比例;以及
阀控制模块3,用于在所述积存比例大于或等于比例阈值时,控制所述闲置室内机对应管路的控制阀开启以排放冷媒;还用于在所述积存比例小于比例阈值时,控制所述闲置室内机对应管路的控制阀保持关闭。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模块2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21,用于检测预设间隔时长内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排气压力以及所述工作室内机的换热器的温度,还用于记录所述闲置室内机的持续时长x。对应地,压缩机的排气口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各个室内机的换热器设有温度传感器。还设有对应的计时器或计时模块。
比例计算模块22,用于计算在运行时间内压缩机的平均排气温度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71
平均排气压力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72
以及所述工作室内机的换热器的平均温度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73
还用于通过如下公式计算运行时间内所述积存冷媒质量: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74
其中,B为时间换算常数,Kn为自然对流总换热系数;An为换热面积;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75
为运行时间内压缩机的平均排气温度;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76
为运行时间内所述工作室内机的换热器的平均温度;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77
对应平均排气压力
Figure BDA0003419930720000078
下的单位质量冷媒由气态完全液化所释放的热量;x为闲置室内机的持续时长;Gn为所述积存冷媒质量。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阀控制模块3在排放冷媒时,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控制阀打开至预设开度;依照预设时间,控制所述控制阀逐渐减小开度。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阀控制模块3在排放冷媒时,还用于检测所述闲置室内机的换热器盘管温度;还用于在所述闲置室内机的换热器盘管温度与压缩机排气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闲置室内机对应管路的控制阀关闭。当排出的积存冷媒过多时,闲置室内机的换热器盘管温度会过大,因此,可以通过控制该温度变化差值,来控制积存冷媒的排出量。当该差值超过预设温度阈值时,说明排出的积存冷媒的量足够了,应当立即关闭,避免排出过多的冷媒,降低压缩机的能力。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储存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多联机积液排放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来指示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联机,包括压缩机、室外机和若干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可在闲置状态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还包括处理器和储存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并将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传输给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算机程序指令执行所述的多联机积液排放控制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多联机积液排放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储存介质和多联机的其它内容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多联机积液排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识别闲置室内机和工作室内机;
S2:计算所述闲置室内机的积存冷媒质量,并计算所述积存冷媒质量占冷媒总质量的积存比例;
S3:若所述积存比例大于或等于比例阈值,控制所述闲置室内机对应管路的控制阀开启以排放冷媒;若所述积存比例小于比例阈值,控制所述闲置室内机对应管路的控制阀保持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积液排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按照以下步骤计算所述积存冷媒质量:
S21:检测预设间隔时长内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排气压力以及所述工作室内机的换热器的温度,记录所述闲置室内机的持续时长x;
S22:计算在运行时间内压缩机的平均排气温度
Figure FDA0003419930710000011
平均排气压力
Figure FDA0003419930710000012
以及所述工作室内机的换热器的平均温度
Figure FDA0003419930710000013
并通过如下公式计算运行时间内所述积存冷媒质量:
Figure FDA0003419930710000014
其中,B为时间换算常数,Kn为自然对流总换热系数;An为换热面积;
Figure FDA0003419930710000015
为运行时间内压缩机的平均排气温度;
Figure FDA0003419930710000016
为运行时间内所述工作室内机的换热器的平均温度;
Figure FDA0003419930710000017
对应平均排气压力
Figure FDA0003419930710000018
下的单位质量冷媒由气态完全液化所释放的热量;x为闲置室内机的持续时长;Gn为所述积存冷媒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积液排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阈值为0.2-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积液排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排放冷媒时,所述控制阀的控制步骤为:
S31:控制所述控制阀打开至预设开度;
S32:依照预设时间,控制所述控制阀逐渐减小开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联机积液排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间为梯度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联机积液排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2步骤中,所述控制阀的开度梯度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积液排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排放冷媒时,所述控制阀的控制步骤还包括:
S33:检测所述闲置室内机的换热器盘管温度;
S34:所述闲置室内机的换热器盘管温度与压缩机排气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闲置室内机对应管路的控制阀关闭。
8.一种多联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闲置室内机和工作室内机;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闲置室内机的积存冷媒质量,并计算所述积存冷媒质量占冷媒总质量的积存比例;以及
阀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积存比例大于或等于比例阈值时,控制所述闲置室内机对应管路的控制阀开启以排放冷媒;还用于在所述积存比例小于比例阈值时,控制所述闲置室内机对应管路的控制阀保持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联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检测预设间隔时长内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排气压力以及所述工作室内机的换热器的温度,还用于记录所述闲置室内机的持续时长x;
比例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在运行时间内压缩机的平均排气温度
Figure FDA0003419930710000021
平均排气压力
Figure FDA0003419930710000022
以及所述工作室内机的换热器的平均温度
Figure FDA0003419930710000023
还用于通过如下公式计算运行时间内所述积存冷媒质量:
Figure FDA0003419930710000024
其中,B为时间换算常数,Kn为自然对流总换热系数;An为换热面积;
Figure FDA0003419930710000025
为运行时间内压缩机的平均排气温度;
Figure FDA0003419930710000026
为运行时间内所述工作室内机的换热器的平均温度;
Figure FDA0003419930710000027
对应平均排气压力
Figure FDA0003419930710000028
下的单位质量冷媒由气态完全液化所释放的热量;x为闲置室内机的持续时长;Gn为所述积存冷媒质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联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控制模块在排放冷媒时,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控制阀打开至预设开度;依照预设时间,控制所述控制阀逐渐减小开度。
11.一种储存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联机积液排放控制方法的步骤。
12.一种多联机,包括压缩机、室外机和若干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可在闲置状态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还包括处理器和储存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并将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传输给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算机程序指令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联机积液排放控制方法。
CN202111559058.6A 2021-12-20 2021-12-20 多联机积液排放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储存介质和多联机 Pending CN1143222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9058.6A CN114322203A (zh) 2021-12-20 2021-12-20 多联机积液排放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储存介质和多联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9058.6A CN114322203A (zh) 2021-12-20 2021-12-20 多联机积液排放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储存介质和多联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2203A true CN114322203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52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59058.6A Pending CN114322203A (zh) 2021-12-20 2021-12-20 多联机积液排放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储存介质和多联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22203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7171A (zh) * 2015-08-28 2015-12-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11023261A (zh) * 2019-12-17 2020-04-1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多联机内机噪音的方法、装置及多联机
CN111023433A (zh) * 2019-12-31 2020-04-1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欠冷媒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系统
CN113639395A (zh) * 2021-08-05 2021-11-1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多联机空调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7171A (zh) * 2015-08-28 2015-12-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11023261A (zh) * 2019-12-17 2020-04-1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多联机内机噪音的方法、装置及多联机
CN111023433A (zh) * 2019-12-31 2020-04-1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欠冷媒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系统
CN113639395A (zh) * 2021-08-05 2021-11-1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多联机空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49007B (zh) 一种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6595141B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制冷系统
CN110425112B (zh) 防压缩机液击的空调及防压缩机液击的控制方法
CN101886852B (zh) 应用过冷器的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量的控制方法
CN113203165B (zh) 一种多联空调的降噪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空调
CN112283993B (zh) 一种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制冷设备
CN113339946B (zh) 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1036842A1 (zh) 同时冷暖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WO2019037722A1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473496B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CN111306853B (zh) 一种实现连续制热的空调化霜方法及空调化霜系统
CN112539481A (zh) 室外机冷凝器、室外机及变频空调器
CN114322203A (zh) 多联机积液排放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储存介质和多联机
JPH0814628A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6317050A (ja) 冷暖同時運転型空気調和装置の制御装置
JPH07198187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0891939U (zh) 室外机冷凝器、室外机及变频空调器
JP3626517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210801719U (zh) 一种连续制热控制系统及空调设备
CN108626853B (zh) 制冷设备、运行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911253B2 (ja) 冷媒加熱式マルチ冷凍サイクル
CN211177163U (zh) 室外机冷凝器、室外机及变频空调器
KR20200126589A (ko) 응축온도 자율제어가 가능한 냉동시스템
WO2023092866A1 (zh) 冷媒循环量的调节方法及装置、制冷系统
CN218523664U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