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9754A - 墙砖、檐口砖、连接背板、外墙体和檐口 - Google Patents

墙砖、檐口砖、连接背板、外墙体和檐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9754A
CN114319754A CN202111601359.0A CN202111601359A CN114319754A CN 114319754 A CN114319754 A CN 114319754A CN 202111601359 A CN202111601359 A CN 202111601359A CN 114319754 A CN114319754 A CN 1143197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brick
section
wall
corn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013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苗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i Rain Curtain System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yi Rain Curtain System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i Rain Curtain System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yi Rain Curtain System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0135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97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9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97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墙砖、檐口砖、连接背板、外墙体和檐口,其中,墙砖包括主体部,主体部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具有第一凹槽,第二连接端具有第二凹槽,第二连接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第二凹槽的槽壁上形成有第二导向斜面;连接背板包括基板、上翼缘和下翼缘,上翼缘远离基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翻边段,第一翻边段用以与墙砖的第一凹槽相抵接;下翼缘用于与墙砖的第二凹槽固定连接,且下翼缘远离基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翻边段,第二翻边段用以与相邻设置的墙砖内的第一翻边段相贴合,并与该墙砖的第一凹槽相抵接。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墙砖、檐口砖、连接背板、外墙体和檐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砖墙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墙砖、檐口砖、连接背板、外墙体和檐口。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建造方式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和现场湿贴作业,施工过程需要进行弹线、涂抹粘结砂浆、勾缝等操作步骤。而对于面积较大的墙面,其安装效率低,对于在现场不易处理的安装节点,例如转角部位、檐口部位,则对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高,而影响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墙砖,旨在提高安装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墙砖,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连接端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连接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壁上形成有第二导向斜面;
和/或,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构造孔,所述构造孔形成于所述主体部的表面;
和/或,所述构造孔形成于所述主体部内。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檐口砖,该檐口砖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连接端具有第二凹槽,所述主体部还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且具有第三凹槽,所述连接部设置有第三导向斜面;
和/或,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构造孔,所述构造孔形成于所述主体部的表面。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连接背板,用以连接如上所述的墙砖,或者用以连接如上所述的檐口砖,该连接背板包括:
基板,开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孔;
上翼缘,连接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上翼缘远离所述基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翻边段,所述第一翻边段用以与所述墙砖的第一凹槽相抵接,或者用以与所述檐口砖的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相抵接;以及
下翼缘,连接于所述基板的另一侧,且用于与所述墙砖的第二凹槽固定连接,或者用于与所述檐口砖的第三凹槽固定连接,所述下翼缘远离所述基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翻边段,所述第二翻边段用以与相邻设置的所述墙砖内的第一翻边段相贴合,并与该墙砖的第一凹槽相抵接,或者用以与相邻设置的所述檐口砖内的第一翻边段相贴合,并与该檐口砖的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相抵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翻边段包括相连接的下折段和外翻段,所述下折段由所述第二翻边段朝远离所述上翼缘方向外翻折并延伸形成,所述下折段用以与第一翻边段相贴合,所述外翻段由所述下折段朝远离所述基板方向外翻形成,所述外翻段用以与相邻设置的所述墙砖的第一凹槽相抵接,或者用以与相邻设置的所述檐口砖的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相抵接;
所述第一翻边段由所述上翼缘朝所述下翼缘方向延伸并翻折形成,所述第一翻边段与所述下折段平行设置;
和/或,所述下翼缘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上设置有导向面。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外墙体,包括转接件和如上所述的墙砖以及如上所述的连接背板,其中,多个所述连接背板并行排布,并通过所述连接背板的基板与一所述转接件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墙砖固定于一所述连接背板,且所述墙砖的第一凹槽与所述连接背板的上翼缘的第一翻边段相抵接,且与相邻的所述连接背板的下翼缘的外翻段相抵接,所述墙砖的第二凹槽与所述连接背板的下翼缘的凸起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转接件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连接背板的连接孔对齐设置;
和/或,所述第一导向斜面形成于所述第二连接端面向所述转接件的一侧;
和/或,所述第二导向斜面与所述导向面相适配。
可选地,所述转接件包括第一转接件和第二转接件,所述第一转接件和所述第二转接件左右间隔设置;
或者,所述第一转接件和所述第二转接件上下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转接件设置有拖部;
或者,所述第一转接件和所述第二转接件相连接,且呈夹角设置。
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转接件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导向凸块和导向凹槽,所述导向凹槽形成于相邻两个所述转接件中的其中一个,所述导向凸块形成于相邻两个所述转接件中的另外一个。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檐口,包括檐口本体、如上所述的墙砖、如上所述的檐口砖以及如上所述的连接背板;
其中,一所述墙砖的第一凹槽与一所述连接背板的上翼缘的第一翻边段相抵接,且与相邻的所述连接背板的下翼缘的外翻段相抵接,第二凹槽与该连接背板的下翼缘的凸起固定连接,且该连接背板的第二翻边段伸入并抵接所述檐口砖的第一凹槽;
一所述墙砖的第一凹槽与一所述连接背板的上翼缘的第一翻边段相抵接,且与相邻的所述连接背板的下翼缘的外翻段相抵接,第二凹槽与该连接背板的下翼缘的凸起固定连接,且该连接背板的第二翻边段伸入并抵接所述檐口砖的第二凹槽;
所述檐口砖的第一凹槽与一所述连接背板的上翼缘的第一翻边段相抵接,且与伸入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二翻边段相抵接,所述檐口砖的第二凹槽与一所述连接背板的上翼缘的第一翻边段相抵接,且与伸入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二翻边段相抵接,并且,该连接背板的下翼缘的凸起与所述第三凹槽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檐口本体和所述连接背板之间连接有转接板;
所述转接板包括第一转接板和第二转接板,所述第一转接板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子转接板,且设置与所述连接背板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转接板开设有第二安装孔。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墙砖和/或檐口砖与连接背板相连,并通过转接件连接而形成模组单元,以模组单元组装形成外墙体,或者以模组单元组装形成檐口,安装简捷高效,大大提高安装效率且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减少人工成本和降低对工人具有高技术水平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墙砖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檐砖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檐口砖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连接背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墙砖和连接背板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外墙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外墙体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外墙体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相邻设置的两个转接件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檐口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檐口的侧视图;
图13为本发明檐口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檐口的侧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431912350000041
Figure BDA000343191235000005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墙砖100。
参照图1至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墙砖100包括主体部10,主体部10具有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2,第一连接端11具有第一凹槽11a,第二连接端12具有第二凹槽12b,第二连接端12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12a,第二凹槽12b的槽壁上形成有第二导向斜面12c。可以理解的,墙砖100为规则的形状,易于生产安装,其中,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2相对设置,便于对称作用于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2而使得墙砖100受力均匀,具体地,当墙砖100固定于墙体时,以第二连接端12靠近墙体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12a,使得墙砖100快速定位至所需贴附的墙体位置,提高安装效率,以及第二凹槽12b的槽壁上形成的第二导向斜面12c,能够使得墙砖100的安装牢固性得以提高。
进一步地,主体部1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构造孔14,如此设置,减轻了其重量,降低了造价,且相对于无构造孔14的墙砖100来说其保温隔热更高效;具体地,构造孔14可形成于主体部10的表面,即主体部10面向墙体的一侧形成至少一个构造孔14;亦或者,构造孔14形成于主体部10内,即构造孔14沿主体部10的长度方向贯穿主体部10的中部位置,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构造孔14可以既形成于主体部10的表面,同时形成于主体部10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檐口砖200。
参照图1至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檐口砖200包括主体部10,主体部10具有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2,第一连接端11具有第一凹槽11a,第二连接端12具有第二凹槽12b,主体部10还具有连接部13,连接部13位于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2之间,且具有第三凹槽13a,连接部13设置有第三导向斜面13b。可以理解的,檐口砖200为不规则的形状,例如L型砖,其中,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2相互垂直设置,第一连接端11具有第一凹槽11a,第二连接端12具有第二凹槽12b,便于檐口砖200通过第一凹槽11a和第二凹槽12b与其他墙砖100连接,而为了提高安装的牢固性,主体部10还具有连接部13,连接部13具有第三凹槽13a,且第三凹槽13a可与第一凹槽11a和第二凹槽12b中的其中一个相对设置,便于施加力于檐口砖200而提高檐口砖200的连接强度,并且,连接部13设置有第三导向斜面13b,当檐口砖200固定于檐口时,该第三导向斜面可形成避让口,避免第三连接部受到碰撞而影响檐口砖200的结构强度。本发明中第三凹槽13a与第二凹槽12b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主体部1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构造孔14,如此设置,减轻了其重量,降低了造价,且其保温隔热相对于无构造孔14的砖体来说更高效;具体地,构造孔14可形成于主体部10的表面,即主体部10面向檐口500的一侧形成至少一个构造孔14;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构造孔14可形成于主体部10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连接背板300,用以连接如上所述的墙砖100和如上所述的檐口砖200。
参照图4至1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连接背板300包括基板20、上翼缘21以及下翼缘23,基板20开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孔20a;上翼缘21连接于基板20的一侧,上翼缘21远离基板2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翻边段22,第一翻边段22用以与墙砖100的第一凹槽11a相抵接,或者用以与檐口砖200的第一凹槽11a或第二凹槽12b相抵接;下翼缘23连接于基板20的另一侧,且用于与墙砖100的第二凹槽12b固定连接,或者用于与檐口砖200的第三凹槽13a固定连接,下翼缘23远离基板2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翻边段24,第二翻边段24用以与相邻设置的墙砖100内的第一翻边段22相贴合,并与该墙砖100的第一凹槽11a相抵接,或者用以与相邻设置的檐口砖200内的第一翻边段22相贴合,并与该檐口砖200的第一凹槽11a或第二凹槽12b相抵接。
也即,如图4至图6所示,当连接背板300将墙砖100固定于墙体时,相连接的基板20、上翼缘21和下翼缘23相连接,并围合成用以固定墙砖100的安装槽,其中,墙砖100具有第一凹槽11a和第二凹槽12b,上翼缘21远离基板2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翻边段22,第一翻边段22由上翼缘21翻边垂直下折形成,其下折角度大于或等于90°,便于第一翻边段22伸入第一凹槽11a内,并与第一凹槽11a的槽壁相贴合,使得墙砖100的第一连接端11固定于连接背板300;下翼缘23则与墙砖100的第二凹槽12b相固定,可通过例如凹凸镶嵌或卡扣连接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以将墙砖100嵌固于安装槽内,进而提高墙砖100安装于墙体的便利性。
进一步地,下翼缘23远离基板2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翻边段24,第二翻边段24由下翼缘23朝远离上翼缘21方向外翻折并延伸形成,其下折角度大于或等于90°,便于第二翻边段24伸入与之相邻的墙砖100的第一凹槽11a内,且第二翻边段24与该第一凹槽11a内的第一翻边段22相紧贴,并且与该第一凹槽11a的槽壁相抵接,进而相邻设置的两个连接背板300能够于同一墙砖100的第一凹槽11a内相固定,既提高相邻设置的两个连接背板300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于一第一凹槽11a内的第一翻边段22和第二翻边段24相互抵压施力,进一步提高墙砖100的安装稳固性。
如图11至图14,当连接背板300将檐口砖200固定于檐口500时,由于檐口砖200为L型结构,进而需要两个连接背板300来提高檐口砖200安装的稳定性,其中,当檐口砖200的第二连接端12连接于檐口500的下表面时,檐口砖200具有第一凹槽11a、第二凹槽12b、第三凹槽13a,且第一凹槽11a和第二凹槽12b相互垂直设置,第三凹槽13a位于第一凹槽11a和第二凹槽12b之间,并与第二凹槽12b相对设置;上翼缘21远离基板2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翻边段22,第一翻边段22由上翼缘21翻边垂直下折形成,其下折角度大于或等于90°,便于第一翻边段22伸入第一凹槽11a内,并与第一凹槽11a的槽壁相贴合,使得檐口砖200的第一连接端11固定于连接背板300;同样地,也便于第一翻边段22伸入第二凹槽12b内,并与第二凹槽12b的槽壁相贴合,使得檐口砖200的第二连接端12固定于连接背板300;进一步地,由于两个连接背板300垂直设置,以及檐口砖200的第二连接端12连接檐口500的下表面,即需要对第二连接端12施加向上的拉力,使得檐口砖200能够牢固安装于檐口500,因此与第一连接端11固定的连接背板300可以只包括上翼缘21和基板20,也可包括上翼缘21、基板20和下翼缘23,此时下翼缘23可卡设于形成于檐口砖200表面的构造孔14内;与第二连接端12固定的连接背板300则包括上翼缘21、基板20和下翼缘23,此时下翼缘23与檐口砖200的第三凹槽13a固定连接,可通过例如凹凸镶嵌或卡扣连接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以施加力于檐口砖200的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端12,进而提供向上的拉力给檐口砖200,提高檐口砖200安装的稳定性。
参照图4,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翻边段24包括相连接的下折段25和外翻段26,下折段25由第二翻边段24朝远离上翼缘21方向外翻折并延伸形成,下折段25用以与第一翻边段22相贴合,外翻段26由下折段25朝远离基板20方向外翻形成,外翻段26用以与相邻设置的墙砖100的第一凹槽11a相抵接,或者用以与相邻设置的檐口砖200的第一凹槽11a或第二凹槽12b相抵接;进一步地,第一翻边段22由上翼缘21朝下翼缘23方向延伸并翻折形成,第一翻边段22与下折段25平行设置。
也即,当第二翻边段24伸入与之相邻的墙砖100的第一凹槽11a内,或者当第二翻边段24伸入与之相邻的檐口砖200的第二凹槽12b内,又或者当第二翻边段24伸入与之相邻的檐口砖200的第三凹槽13a内时,由于下折段25与第一翻边段22平行设置,使得下折段25能够较好地贴合凹槽内的第一翻边段22,进一步压紧墙砖100于连接背板300,或者压紧檐口砖200于连接背板300,提高连接的稳固性;而由下折段25外翻形成的外翻段26则抵接该凹槽内的槽壁,即同时施加力于凹槽的槽壁和下折段25,进一步提高安装的稳固性。
参照图4和图5,在一实施例中,下翼缘23设置有凸起27,凸起27上设置有导向面27a。如此设置,当墙砖100安装于连接背板300时,能够加快墙砖100安装效率,以及提高墙砖100的安装稳固性。即当墙砖100安装于连接背板300,先将上翼缘21卡入该墙砖100的第一凹槽11a,施加力于主体部10而使得墙砖100绕上翼缘21与第一凹槽11a的连接点转动,由于墙砖100的第二连接端12靠近连接背板3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12a,通过第一导向斜面12a挤压凸起27的导向面27a,墙砖100能够顺利将第二凹槽12b卡入凸起27,且由于第二凹槽12b的槽壁上形成有第二导向斜面12c,通过第二导向斜面12c和导向面27a相配合,进一步限制墙砖100脱离连接背板300,以及提高下翼缘23与第二连接端12的连接强度,从而实现墙砖100与连接背板300的安装。
同理的,如图12和图1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当檐口砖200安装于连接背板300时,即连接背板300连接檐口砖200的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端12时,上翼缘21卡入该檐口砖200的第二凹槽12b,此时下翼缘23上形成的凸起27卡入第三凹槽13a内,进而提供拉力给檐口砖200,从而实现檐口砖200与连接背板300的安装,以及提高檐口砖200安装的稳定性。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外墙体400,该外墙体400包括转接件30、墙砖100和连接背板300,该外墙体4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外墙体4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参照图5至图6,多个连接背板300并行排布,并通过连接背板300的基板20与一转接件30固定连接,多个墙砖100固定于一连接背板300,且墙砖100的第一凹槽11a与连接背板300的上翼缘21的第一翻边段22相抵接,且与相邻的连接背板300的下翼缘23的外翻段26相抵接,墙砖100的第二凹槽12b与连接背板300的下翼缘23的凸起27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一转接件30上并行排布有多个连接背板300,一连接背板300上连接多个墙砖100,形成一模组单元,而外墙体400则由多个模组单元构成,也即各模组单元可以在质量可控的工厂进行预先组装,到施工现场后工人直接安装模组单元即可,安装简捷高效,大大提高安装效率。其中,墙砖100、连接背板300、转接件30均可预先在工厂进行加工,提高施工效率。
具体地,相邻设置的连接背板300通过将各自的第一翻边段22和第二翻边段24伸入同一墙砖100的第一凹槽11a,实现连接背板300沿垂直方向的安装,快速便捷,同时,由于第二翻边段24的下折段25抵压第一翻边段22,外翻段26抵接第一凹槽11a的槽壁,有利于墙砖100的稳定安装,以及提高外墙体400的防水性。
参照图6至图8,在一实施例中,转接件30开设有定位孔30a,定位孔30a与连接背板300的连接孔20a对齐设置,使得转接件30和连接背板300可以通过例如螺栓等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亦或者,通过粘接材料连接转接件30和连接背板300,其中定位孔30a和连接孔20a的设置能够增大粘接材料与转接件30以及连接背板300的接触面积,提高转接件30和连接背板300的连接强度,粘结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水泥砂浆、粘结砂浆。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转接件30和背板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实现连接。具体地,转接件30为金属材料。
参照图5,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斜面12a形成于第二连接端12面向转接件30的一侧,即第一导向斜面12a形成于第二连接端12面向基板20的一侧,如此设置,有利于墙砖100在安装过程中,通过第一导向斜面12a和下翼缘23的凸起27的导向面27a相抵压,提高安装效率。
参照图5,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导向斜面12c与导向面27a相适配,如此,当凸起27嵌设于第二凹槽12b内时,第二导向斜面12c与导向面27a相抵接,能够进一步提高墙砖100与连接背板300的连接强度。
参照图6,在一实施例中,转接件30包括第一转接件31和第二转接件32,第一转接件31和第二转接件32左右间隔设置;即,多个连接背板300由上至下并行排布,而第一转接件31和第二转接件32结构相同或相似,并分别连接于连接背板300的两个端部,使得连接背板300两端受力均匀,延长寿命;当然第一转接件31和第二转接件32是由连接背板300的长度所影响,当连接背板300较短时,转接件30只包括第一转接件31或第二转接件32;当连接背板300较长时,转接件30可包括第一转接件31和第二转接件32,甚至包括第三转接件30、第四转接件30等等。
参照图7,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转接件31和第二转接件32上下间隔设置,且第二转接件32设置有拖部33;即,多个连接背板300由左至右并行排布,而第一转接件31和第二转接件32结构相同或相似,并分别连接于连接背板300的两个端部,使得连接背板300两端受力均匀,延长寿命;其中,第二转接件32设置有拖部33,该拖部33用以支撑墙砖100,避免墙砖100因重力作用而沿连接背板300滑动,并脱离连接背板300。
参照图8,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转接件31和第二转接件32相连接,且呈夹角设置;即,位于墙体的转角位置的墙砖100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其中,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可为一体结构,或者采用切角方式切割形成,为了将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固定于墙体的转角位置,此时两个连接背板300呈夹角设置,因而通过呈夹角设置的第一转接件31和第二转接件32进行连接,实现墙体转角位置墙砖100的安装;夹角的大小根据墙体的结构进行设置。
为了便于相邻两个转接件30之间的连接,参照图7和图9,在一实施例中,相邻两个转接件30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其中,连接结构包括导向凸块34a和导向凹槽34b,导向凹槽34b形成于相邻两个转接件30中的其中一个,导向凸块34a形成于相邻两个转接件30中的另外一个。也即,当上下设置的两个转接件30进行对位并连接时,一转接件3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凸块34a和导向凹槽34b;在另一实施例中,当上下设置的两个转接件30进行对位并连接时,一转接件30的同一侧形成有导向凸块34a,另一转接件30的同一侧形成有与之相适配的导向凹槽34b,便于相邻两个转接件30之间的连接,以及转接件30的量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一转接件3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凸块34a和导向凹槽34b,且其同一侧形成有导向凸块34a和导向凹槽34b中二者中的一个,实现上下方位、左右方位的定位和连接。具体地,如图10所示,其结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弧形、梯形、三角形。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相邻的两个墙砖100之间还设置有嵌缝砂浆600,嵌缝砂浆600具有微弹性,能够适应结构变形,提高外墙体400的结构强度和寿命。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檐口500,该檐口500包括檐口本体、墙砖100、檐口砖200以及连接背板300,该檐口5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檐口5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其中,一墙砖100的第一凹槽11a与一连接背板300的上翼缘21的第一翻边段22相抵接,且与相邻的连接背板300的下翼缘23的外翻段26相抵接,第二凹槽12b与该连接背板300的下翼缘23的凸起27固定连接,且该连接背板300的第二翻边段24伸入并抵接檐口砖200的第一凹槽11a;
一墙砖100的第一凹槽11a与一连接背板300的上翼缘21的第一翻边段22相抵接,且与相邻的连接背板300的下翼缘23的外翻段26相抵接,第二凹槽12b与该连接背板300的下翼缘23的凸起27固定连接,且该连接背板300的第二翻边段24伸入并抵接檐口砖200的第二凹槽12b;
檐口砖200的第一凹槽11a与一连接背板300的上翼缘21的第一翻边段22相抵接,且与伸入第一凹槽11a的第二翻边段24相抵接,檐口砖200的第二凹槽12b与一连接背板300的上翼缘21的第一翻边段22相抵接,且与伸入第二凹槽12b的第二翻边段24相抵接,并且,该连接背板300的下翼缘23的凸起27与第三凹槽13a固定连接;如此设置,使得檐口砖200包覆于檐口本体表面,进而对檐口本体进行保护。
参照图13至14,在一实施例中,檐口本体和连接背板300之间连接有转接板42。具体地,转接板42包括第一转接板43和第二转接板44,第一转接板43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子转接板43a,且设置与连接背板300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43b,第二转接板44开设有第二安装孔44a,便于转接板42与墙砖100和檐口砖200,以及檐口本体之间的连接,并且,通过墙砖100、檐口砖200以及连接背板300、转接板42相连接而形成一模组单元,其安装简捷高效,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1至12所示,檐口本体和连接背板300之间连接有横梁40,具体的,该横梁40上垂直设置有加强肋41,连接背板300直接固定在横梁40和连接肋41上,也可理解为,转接板42形成于横梁40和加强肋41,其中横梁40和加强肋41起到的连接效果与转接板42的连接效果一致,进而,墙砖100和檐口砖200通过连接背板300相连接并固定于檐口本体上,提高墙砖100和檐口砖200的连接强度,避免墙砖100和檐口砖200发生脱落等情况,以及安装便捷高效,提高安装效率。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墙砖100和/或檐口砖200与连接背板300相连,并通过转接件30连接而形成模组单元,以模组单元组装形成外墙体400,或者以模组单元组装形成檐口500,安装简捷高效,大大提高安装效率且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减少人工成本和降低对工人具有高技术水平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墙砖,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连接端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连接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壁上形成有第二导向斜面;
和/或,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构造孔,所述构造孔形成于所述主体部的表面;
和/或,所述构造孔形成于所述主体部内。
2.一种檐口砖,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连接端具有第二凹槽,所述主体部还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且具有第三凹槽,所述连接部设置有第三导向斜面;
和/或,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构造孔,所述构造孔形成于所述主体部的表面。
3.一种连接背板,用以连接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砖,或者用以连接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檐口砖,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开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孔;
上翼缘,连接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上翼缘远离所述基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翻边段,所述第一翻边段用以与所述墙砖的第一凹槽相抵接,或者用以与所述檐口砖的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相抵接;以及
下翼缘,连接于所述基板的另一侧,且用于与所述墙砖的第二凹槽固定连接,或者用于与所述檐口砖的第三凹槽固定连接,所述下翼缘远离所述基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翻边段,所述第二翻边段用以与相邻设置的所述墙砖内的第一翻边段相贴合,并与该墙砖的第一凹槽相抵接,或者用以与相邻设置的所述檐口砖内的第一翻边段相贴合,并与该檐口砖的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相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边段包括相连接的下折段和外翻段,所述下折段由所述第二翻边段朝远离所述上翼缘方向外翻折并延伸形成,所述下折段用以与第一翻边段相贴合,所述外翻段由所述下折段朝远离所述基板方向外翻形成,所述外翻段用以与相邻设置的所述墙砖的第一凹槽相抵接,或者用以与相邻设置的所述檐口砖的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相抵接;
所述第一翻边段由所述上翼缘朝所述下翼缘方向延伸并翻折形成,所述第一翻边段与所述下折段平行设置;
和/或,所述下翼缘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上设置有导向面。
5.一种外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件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砖以及如权利要求3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背板,其中,多个所述连接背板并行排布,并通过所述连接背板的基板与一所述转接件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墙砖固定于一所述连接背板,且所述墙砖的第一凹槽与所述连接背板的上翼缘的第一翻边段相抵接,且与相邻的所述连接背板的下翼缘的外翻段相抵接,所述墙砖的第二凹槽与所述连接背板的下翼缘的凸起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连接背板的连接孔对齐设置;
和/或,所述第一导向斜面形成于所述第二连接端面向所述转接件的一侧;
和/或,所述第二导向斜面与所述导向面相适配。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包括第一转接件和第二转接件,所述第一转接件和所述第二转接件左右间隔设置;
或者,所述第一转接件和所述第二转接件上下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转接件设置有拖部;
或者,所述第一转接件和所述第二转接件相连接,且呈夹角设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墙体,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转接件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导向凸块和导向凹槽,所述导向凹槽形成于相邻两个所述转接件中的其中一个,所述导向凸块形成于相邻两个所述转接件中的另外一个。
9.一种檐口,其特征在于,包括檐口本体、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砖、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檐口砖以及如权利要求3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背板;
其中,一所述墙砖的第一凹槽与一所述连接背板的上翼缘的第一翻边段相抵接,且与相邻的所述连接背板的下翼缘的外翻段相抵接,第二凹槽与该连接背板的下翼缘的凸起固定连接,且该连接背板的第二翻边段伸入并抵接所述檐口砖的第一凹槽;
一所述墙砖的第一凹槽与一所述连接背板的上翼缘的第一翻边段相抵接,且与相邻的所述连接背板的下翼缘的外翻段相抵接,第二凹槽与该连接背板的下翼缘的凸起固定连接,且该连接背板的第二翻边段伸入并抵接所述檐口砖的第二凹槽;
所述檐口砖的第一凹槽与一所述连接背板的上翼缘的第一翻边段相抵接,且与伸入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二翻边段相抵接,所述檐口砖的第二凹槽与一所述连接背板的上翼缘的第一翻边段相抵接,且与伸入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二翻边段相抵接,并且,该连接背板的下翼缘的凸起与所述第三凹槽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檐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檐口本体和所述连接背板之间连接有转接板;
所述转接板包括第一转接板和第二转接板,所述第一转接板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子转接板,且设置与所述连接背板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转接板开设有第二安装孔。
CN202111601359.0A 2021-12-24 2021-12-24 墙砖、檐口砖、连接背板、外墙体和檐口 Pending CN1143197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1359.0A CN114319754A (zh) 2021-12-24 2021-12-24 墙砖、檐口砖、连接背板、外墙体和檐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1359.0A CN114319754A (zh) 2021-12-24 2021-12-24 墙砖、檐口砖、连接背板、外墙体和檐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9754A true CN114319754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13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01359.0A Pending CN114319754A (zh) 2021-12-24 2021-12-24 墙砖、檐口砖、连接背板、外墙体和檐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975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55970A (en) * 1984-03-01 1985-10-02 Nippon Light Metal Co Wall cladding
KR20100003760A (ko) * 2008-07-02 2010-01-12 권화숙 건물 치장 패널
CN110424667A (zh) * 2019-08-13 2019-11-08 南通装配式建筑与智能结构研究院 一种用于建造建筑物的墙体饰面砖系统
CN111005521A (zh) * 2019-12-18 2020-04-14 泰一雨幕系统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覆面墙体
WO2020120940A1 (en) * 2018-12-12 2020-06-18 Shackerley (Holdings) Group Limited Tile support
KR20200106714A (ko) * 2019-03-05 2020-09-15 세라코 주식회사 배면에 결착홈이 형성된 박벽돌을 양각 테두리 돌출띠가 성형된 바탕쉬트의 걸림턱에 결합시켜서 제작된 단위 프리패브 유닛패널 및 이를 이용한 하지프레임 외벽마감공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55970A (en) * 1984-03-01 1985-10-02 Nippon Light Metal Co Wall cladding
KR20100003760A (ko) * 2008-07-02 2010-01-12 권화숙 건물 치장 패널
WO2020120940A1 (en) * 2018-12-12 2020-06-18 Shackerley (Holdings) Group Limited Tile support
KR20200106714A (ko) * 2019-03-05 2020-09-15 세라코 주식회사 배면에 결착홈이 형성된 박벽돌을 양각 테두리 돌출띠가 성형된 바탕쉬트의 걸림턱에 결합시켜서 제작된 단위 프리패브 유닛패널 및 이를 이용한 하지프레임 외벽마감공법
CN110424667A (zh) * 2019-08-13 2019-11-08 南通装配式建筑与智能结构研究院 一种用于建造建筑物的墙体饰面砖系统
CN111005521A (zh) * 2019-12-18 2020-04-14 泰一雨幕系统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覆面墙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22669B2 (en) Wooden roof truss
CN211257592U (zh) 一种光伏建筑构件及一体化光伏建筑
JP2007239446A (ja) 横葺き段付金属屋根部材
CN114319754A (zh) 墙砖、檐口砖、连接背板、外墙体和檐口
KR101142166B1 (ko) 솔라셀 설치용 구조물
CN215406985U (zh) 光伏屋顶和紧固体
CN213806320U (zh) 一种用于墙板安装的连接件
CN210917770U (zh) 装配式壁板的连接结构
CN210263703U (zh) 一种可拆卸式保温装饰一体板
JP5616554B1 (ja) 天井支持部材を備えた折板屋根構造
JP6045021B2 (ja) 屋根上設置物の取付具およびその取付具を用いた屋根上設置物の取付方法
CN212866638U (zh) 金属瓦
CN200958264Y (zh) 一种阳光板连接压条
CN111255185B (zh) 一种变截面龙骨
CN217998702U (zh) 装配式装修内实芯墙板与空芯墙板互拼铝条
CN214785037U (zh) 一种复合式轻钢结构墙体
CN216157031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覆面龙骨
CN215978130U (zh) 一种夹持装置及光伏屋面
CN216109010U (zh) 预制墙体的连接结构
CN213806113U (zh) 一种吊顶板弯折密拼的拼装式集成吊顶结构
CN216516629U (zh) 一种龙骨连接件
CN210117868U (zh) 一种用于屋檐处装饰板的安装组件
CN215926332U (zh) 可拆卸装配式墙板连接组件及连接系统
CN220848325U (zh) 一种封管梁
CN220814577U (zh) 高防水性的轻钢复合板屋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