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1781B - 一种全钢子午胎带束鼓及一种胎冠材料贴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钢子午胎带束鼓及一种胎冠材料贴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1781B
CN114311781B CN202210256138.2A CN202210256138A CN114311781B CN 114311781 B CN114311781 B CN 114311781B CN 202210256138 A CN202210256138 A CN 202210256138A CN 114311781 B CN114311781 B CN 1143117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um
tire
belt
plate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561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11781A (zh
Inventor
赵瑞青
岳恒崇
许延红
张玉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uasheng Rubber Co ltd
Shandong Hongsheng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uasheng Rubber Co ltd
Shandong Hongsheng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uasheng Rubber Co ltd, Shandong Hongsheng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uasheng Rub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5613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17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1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17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117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17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轮胎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全钢子午胎带束鼓及一种胎冠材料贴合方法,其中,全钢子午胎带束鼓包括:鼓轴和设于鼓轴径向外侧的鼓板,所述鼓板背离所述鼓轴的一侧用于支撑待贴合材料;所述鼓板背离所述鼓轴的一侧具有平面状态和弧面状态,在所述平面状态下,所述带束鼓被配置为用于对待加工轮胎贴合与轮胎周向呈预设夹角的第一带束层,在所述弧面状态下,所述带束鼓被配置为用于对待加工轮胎贴合与轮胎周向呈零度的第二带束层。本申请的全钢子午胎带束鼓,可利用不同形态的鼓面贴合不同角度或方位分布的带束层,可改善带束层的张力分布,从而改善轮胎使用过程中胎冠接地的受力分布,从而提高轮胎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全钢子午胎带束鼓及一种胎冠材料贴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轮胎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钢子午胎带束鼓及一种胎冠材料贴合方法。
背景技术
轮胎是装配在车辆或各种机械上用于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其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用以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随着运输行业的发展,轮胎行业也不断创新,宽行驶面低扁平比轮胎不断开发出来,宽行驶面低扁平比轮胎可以代替原来的双胎并用,其相较于双胎重量减轻,使得汽车的油耗和排放同步下降、对环境友好,具有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低的优势。然而,宽行驶面低扁平比轮胎的胎肩距胎冠中心的落差较大,相关技术中利用平面鼓带束鼓贴合带束层,制造出的轮胎的胎冠接地印痕呈现蝴蝶状,即存在胎冠接地受力不均匀、存在应力集中的问题,对轮胎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造成了打击。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全钢子午胎带束鼓及一种胎冠材料贴合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全钢子午胎带束鼓,包括:鼓轴和设于鼓轴径向外侧的鼓板,所述鼓板背离所述鼓轴的一侧用于支撑待贴合材料;所述鼓板背离所述鼓轴的一侧具有平面状态和弧面状态,在所述平面状态下,所述带束鼓被配置为用于对待加工轮胎贴合与轮胎周向呈预设夹角的第一带束层,在所述弧面状态下,所述带束鼓被配置为用于对待加工轮胎贴合与轮胎周向呈零度的第二带束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带束层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带束层的中部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带束层沿轮胎周向呈连续并列缠绕。
进一步地,所述鼓板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具有自然状态和伸展状态,在所述自然状态下,所述调节部支撑所述鼓板背离所述鼓轴的一侧并使其呈平面状态,在所述伸展状态下,所述调节部伸展并顶推所述鼓板背离所述鼓轴的一侧使其呈弧面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部朝向所述鼓板背离所述鼓轴的一侧呈外凸弧形,所述鼓板背离所述鼓轴的一侧具有弹性,所述调节部伸展时驱动所述鼓板背离所述鼓轴的一侧鼓起。
进一步地,所述带束鼓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鼓板背离所述鼓轴的一侧沿所述鼓轴的径向方向移动或发生形变以使其具有弧面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气缸、轴向驱动部以及径向撑杆,所述驱动气缸驱动所述轴向驱动部沿所述鼓轴的轴向方向运动,所述轴向驱动部驱动所述径向撑杆沿所述鼓轴的径向方向运动以使所述鼓板形成弧面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鼓板设有磁铁,以防止用于贴合的带束层脱落或发生位置偏移。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胎冠材料贴合方法,使用本申请的全钢子午胎带束鼓进行,包括以下步骤:调节鼓板背离鼓轴的一侧使其具有平面状态;贴合第一带束层;调节所述鼓板背离所述鼓轴的一侧使其具有弧面状态;贴合第二带束层。
进一步地,所述贴合第一带束层之前还包括:驱动所述鼓板沿所述鼓轴的径向方向运动的步骤。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申请的全钢子午胎带束鼓,鼓板用于贴合带束材料的鼓面可形成平面状态和弧面状态,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带束鼓采用平面鼓面,本申请可利用不同形态的鼓面贴合满足一定要求的带束层,以改善带束层的贴合效果,而由此制造的轮胎在使用过程中,可提升胎冠接地受力的均匀性,从而提高轮胎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本申请可利用不同形态的鼓面贴合具有不同加工要求的带束层,通过第一带束层和第二带束层复合有助于改善带束层的整体分布,改善带束层的张力分布,以解决轮胎使用过程中的胎冠存在应力集中的问题,改善胎冠接地印痕的均匀性。
2.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带束层至少覆盖第一带束层的中部区域;对于宽行驶面低扁平比轮胎的加工,当第一带束层在鼓面为平面的状态下贴合,第一带束层的张力分布容易出现两侧大、中间小的情况,而通过在鼓面为弧面的状态下继续贴合第二带束层,贴合在中部区域的第二带束层能够弥补带束层的中部区域的张力,由此可改善带束层整体的张力分布,以使轮胎使用过程中胎冠接地印痕更均匀。
3.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带束层沿轮胎周向呈连续并列缠绕;通过优化第二带束层的分布可进一步改善第二带束层的张力分布的均匀性。
4.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鼓板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调节部,调节部具有自然状态和伸展状态,在自然状态下,调节部支撑鼓板背离鼓轴的一侧并使其呈平面状态,在伸展状态下,调节部伸展并顶推鼓板背离鼓轴的一侧使其呈弧面状态;本申请可经由调节部的不同状态来调节鼓面的不同状态,可避免直接调节鼓板,并且调节部保证了对鼓面的支撑效果,可减小材料贴合过程中装置变形的风险、确保贴合的可靠性。
作为本实施方式下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调节部朝向鼓板背离鼓轴的一侧呈外凸弧形,鼓板背离鼓轴的一侧具有弹性,调节部伸展时驱动鼓板背离鼓轴的一侧鼓起;本申请将调节部设计为外凸弧形,在利用调节部调节鼓面时有利于使鼓面形成与调节部的外凸弧形相适配的弧形,使得弧面鼓面容易形成;并且本申请可根据待加工轮胎的规格将调节部设计成具有一定曲率半径的弧形,有助于提升弧面鼓面与轮胎胎冠形状匹配的吻合度,从而提升胎冠材料贴合效果,改善胎冠接地的受力均匀性。
5.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带束鼓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鼓板背离鼓轴的一侧沿鼓轴的径向方向移动或发生形变以使其具有弧面状态;本申请经由驱动机构调节鼓面的形状,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方式。
作为本实施方式下一种优选的实施例,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气缸、轴向驱动部以及径向撑杆,驱动气缸驱动轴向驱动部沿鼓轴的轴向方向运动,轴向驱动部驱动径向撑杆沿鼓轴的径向方向运动以使鼓板形成弧面状态;本申请可将驱动气缸的线性运行转化为对鼓面形状的调节,便于将弧面变形程度与气缸驱动参数对应,以使不易计算的弧面变形程度经由气缸驱动参数来确定和调控,提供了更直观的控制方式。
6.本申请的胎冠材料贴合方法,利用不同形态的鼓面贴合不同角度或方位分布的带束层,可改善带束层的贴合效果,以使制造的轮胎在使用过程中,可提升胎冠接地受力的均匀性,从而提高轮胎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利用弧面鼓面贴合的第二带束层可改善第一带束层可能存在的张力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以克服轮胎使用过程中的胎冠存在应力集中的问题,改善胎冠接地印痕的均匀性。
7.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贴合第一带束层之前还可驱动鼓板沿鼓轴的径向方向运动,以调节带束鼓的直径,以使带束鼓的直径尺寸符合待加工轮胎的尺寸,为后续贴合材料提供有利的条件。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带束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带束鼓的鼓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鼓面呈平面状态;
图3是本申请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带束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带束鼓的鼓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鼓面呈弧面状态;
图5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带束层贴合分布示意图;
图6是现有轮胎(低扁平比宽基轮胎)的接地印痕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的带束鼓制造的轮胎的接地印痕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鼓轴,11-鼓板,12-调节部,110-容纳腔,111-U形槽板,112-弹性支撑部,13-轴套,14-支撑架,15-径向导轨,16-滑座,17-轴向导轨,18-紧固件;20-驱动气缸,21-轴向驱动部,22-径向撑杆,220-配合部,221-导向套;30-磁铁;100-第一带束层,200-第二带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至图7所示,本申请的一种全钢子午胎带束鼓,包括:鼓轴10和设于鼓轴10径向外侧的鼓板11,所述鼓板11背离所述鼓轴10的一侧用于支撑待贴合材料;所述鼓板11背离所述鼓轴10的一侧具有平面状态和弧面状态,在所述平面状态下,所述带束鼓被配置为用于对待加工轮胎贴合与轮胎周向呈预设夹角的第一带束层100,在所述弧面状态下,所述带束鼓被配置为用于对待加工轮胎贴合与轮胎周向呈零度的第二带束层200。
本申请的鼓板11背离鼓轴10的一侧可称为鼓面,该鼓面的形态对所贴合的带束层的张力分布或轮胎使用过程中胎冠接地的受力分布存在影响。例如,在鼓面为平面时,所贴合的带束层所表现的张力分布可能出现两侧大、中间小(以胎冠中心作为参考点)的情况,造成的结果是轮胎使用过程中,胎冠接地受力不均匀,胎冠接地印痕呈现蝴蝶状,如图6所示,印痕S1、S2、S3分布不均匀。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可形成一种弧面鼓面,基于该鼓面贴合的带束层,可改善带束层的张力分布,从而改善胎冠的接地受力分布,使得胎冠接地印痕可呈如图7所示,即印痕S1、S2、S3分布均匀,从而优化轮胎使用的安全性以及延长其使用寿命。
其中,第一带束层100为与轮胎的周向呈预设夹角,第二带束层200为与轮胎的周向呈零度,当第二带束层200贴合于第一带束层100的外侧时,第二带束层200不仅为第一带束层100提供束紧力,还可改善第一带束层100的两侧大、中间小的张力分布,从而使带束层整体的张力分布呈现均匀化。
如图5所示,优选地,第一带束层100与轮胎的周向呈预设夹角,该预设夹角可以是10°~90°。
进一步地,第一带束层100可加工成裁断型,贴合时根据角度或方位需求依次贴合各条/各段材料。
进一步地,可根据实际需求贴合一层或多层第一带束层100。同一层的各段第一带束层100的贴合角度或方位相同。不同层的第一带束层100的贴合角度或方位可相同也可不同。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带束层200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带束层100的中部区域。
对于宽行驶面低扁平比轮胎,若仅贴合第一带束层100,容易存在带束层张力分布中间小、两侧大的问题,即第一带束层100主要提供胎冠两侧接地时的张力。当在第一带束层100的基础上贴合第二带束层200时,该第二带束层200在覆盖的中部区域便可提供胎冠中部接地时的张力,由此可弥补胎冠接地受力不均匀的问题。改善后的胎冠接地印痕呈现均匀化,如图7所示。
其中,第二带束层200至少覆盖第一带束层100的中部区域可以是指:第二带束层200仅覆盖第一带束层100的中部区域;或者,第二带束层200覆盖第一带束层100的全部区域。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带束层200也可至少覆盖第一带束层100的两侧区域。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带束层200沿轮胎周向呈连续并列缠绕。如图5所示,第二带束层200可从轮胎周向的一端A开始缠绕至轮胎周向的另一端B结束,此为缠绕一层。优选地,第二带束层200可缠绕一层或多层。
由此,在本申请的带束鼓形成弧面鼓面的状态下,贴合第二带束层200,有助于改善带束层整体的张力分布情况,从而改善胎冠接地受力分布,使胎冠接地印痕呈现如图7所示的均匀化。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或图4所示,所述鼓板11设有容纳腔110,所述容纳腔110内设有调节部12,所述调节部12具有自然状态和伸展状态,在所述自然状态下,所述调节部12支撑所述鼓板11背离所述鼓轴10的一侧并使其呈平面状态,在所述伸展状态下,所述调节部12伸展并顶推所述鼓板11背离所述鼓轴10的一侧使其呈弧面状态。
具体实施时,如图2和图4所示,鼓板11例如可包括U形槽板111和设于U形槽板111上侧的弹性支撑部112,U形槽板111和弹性支撑部112之间形成容纳腔110。本申请的鼓面可以是指弹性支撑部112所形成的支撑面,通过调节弹性支撑部112的形态即可形成不同形态的鼓面。如图2中,弹性支撑部112呈平面,如图4中,弹性支撑部112呈弧面。进一步地,通过在容纳腔110内设置调节部12,一方面可利用调节部12为弹性支撑部112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另一方面为调节弹性支撑部112的形态提供了更灵活的方式。
其中,调节部12的伸展状态可以是指,调节部12的至少部分区域发生沿径向方向的移动或变形从而推动弹性支撑部112发生形变以形成弧面状态。例如,调节部12可通过膨胀变形来实现伸展。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调节部12朝向所述鼓板11背离所述鼓轴10的一侧呈外凸弧形,所述鼓板11背离所述鼓轴10的一侧具有弹性,所述调节部12伸展时驱动所述鼓板11背离所述鼓轴10的一侧鼓起。
如图4所示,调节部12伸展时其外凸弧面可顶推弹性支撑部112以使弹性支撑部112形成相匹配的弧面鼓面。基于此设计,可通过将调节部12的弧形的曲率半径设置为与待加工轮胎的胎冠的曲率半径相接近,来提高弧面鼓面与胎冠形状的吻合度,从而改善胎冠材料的贴合效果。
优选地,调节部12具有如图2或图4所示的舌形形状,并且可采用金属材质制作。弹性支撑部112例如为弹力布。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带束鼓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鼓板11背离所述鼓轴10的一侧沿所述鼓轴10的径向方向移动或发生形变以使其具有弧面状态。
具体实施时,如图1或图3所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气缸20、轴向驱动部21以及径向撑杆22,所述驱动气缸20驱动所述轴向驱动部21沿所述鼓轴10的轴向方向运动,所述轴向驱动部21驱动所述径向撑杆22沿所述鼓轴10的径向方向运动以使所述鼓板11形成弧面状态。更具体地,在设置弹性支撑部112的方案中,径向撑杆22可用于直接或间接驱动弹性支撑部112沿径向方向移动或变形,以使鼓面形成弧面状态。
在一种实施例中,带束鼓设有调节部12,调节部12设于U形槽板111和弹性支撑部112之间。径向撑杆22朝向鼓板11的一端可穿过U形槽板111以和调节部12连接。进一步地,调节部12呈如图2或图4所示的舌形形状,径向撑杆22可驱动调节部12上下移动以调节弹性支撑部112的形态从而形成弧面鼓面或平面鼓面。在该方案中,可通过设置驱动气缸20的推进量,来控制调节部12向上移动的距离,以满足轮胎生产的参数要求。
更具体地,如图1所示,径向撑杆22的下端设有与轴向驱动部21滑动配合的配合部220,轴向驱动部21设有驱动斜面,配合部220设有与驱动斜面相适配的从动斜面,轴向驱动部21沿轴向方向运动时可经由其驱动斜面推动从动斜面,从而配合部220带动径向撑杆22沿径向方向运动。
优选地,驱动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以便于计算调节部12向上移动的距离。当然,驱动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还可以是其它数值,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径向撑杆22的圆周外侧可设置导向套221,一方面可对径向撑杆22进行运动导向以防止其发生运动偏移,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强径向撑杆22的支撑强度,确保径向撑杆22的使用可靠性。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鼓板11设有磁铁30,以防止用于贴合的带束层脱落或发生位置偏移。通过磁铁30可对钢材质的带束层产生吸力,从而对带束层产生一定的限位效果,可优化带束层的贴合效果。其中,在鼓面为平面状态或弧面状态下,本申请的磁铁30均能发挥其功能,以确保带束层贴合的可靠性。优选地,在带束鼓设有调节部12和弹性支撑部112的实施例中,磁铁30可设于调节部12与弹性支撑部112之间,例如设于调节部12朝向弹性支撑部112的一侧。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的带束鼓可包括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可用于驱动鼓板11沿鼓轴10的径向方向运动以调节鼓板11的位置。该驱动机构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中用于驱动调节部12的为同一驱动机构,也可以使用额外的驱动机构。由此,本申请可驱动鼓板11沿鼓轴10的径向方向运动来调节带束鼓的直径,以满足轮胎加工的参数要求。本申请还可通过驱动调节部12向上移动以使弹性支撑部112形成弧面鼓面来调节带束鼓的直径(这里鼓板11的U形槽板111的位置不动),并利用该弧面鼓面来改善带束层的贴合效果。优选地,在弹性支撑部112为平面状态下,有利于进行第一带束层100贴合,在弹性支撑部112为弧面状态下,有利于进行第二带束层200贴合。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或图3所示,本申请的带束鼓还包括轴套13,其套设于鼓轴10的外侧,以提供轴套13上的结构可绕鼓轴10旋转。轴套13的径向外侧设有支撑架14,该支撑架14的上端支撑鼓板11。进一步地,支撑架14的两侧设有径向导轨15,支撑架14可沿径向导轨15上下运动。进一步地,轴套13上还设有滑座16,该滑座16与支撑架14滑动配合。例如滑座16设有驱动斜面,支撑架14设有与滑座16的驱动斜面相适配的从动斜面。进一步地,滑座16可沿轴向导轨17沿轴向方向运动,例如压缩空气驱动滑座16沿轴向导轨17沿轴向方向运动,同时该滑座16推动支撑架14沿径向方向运动,从而支撑架14驱动鼓板11上下运动。进一步地,轴向导轨17可设置限位部,以限制滑座16沿轴向的运动。进一步地,限位部可通过紧固件18固定于轴向导轨17的一端,并且,限位部的固定位置可调节,以方便调节滑座16的运动行程,从而调节支撑架14沿径向方向的行程,以适应更多直径规格的轮胎加工。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胎冠材料贴合方法,可使用本申请的全钢子午胎带束鼓进行,包括以下步骤:调节鼓板11背离鼓轴10的一侧使其具有平面状态;贴合第一带束层100;调节所述鼓板11背离所述鼓轴10的一侧使其具有弧面状态;贴合第二带束层200。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胎冠材料贴合方法,利用不同形态的鼓面贴合不同角度或方位分布的带束层,一方面可加强带束层贴合的紧固效果,防止轮胎使用过程中带束材料发生较大的变形或移位,另一方面可改善带束层的张力分布,使得轮胎使用过程中胎冠接地受力分布更均匀,避免应力集中。
在确保带束层贴合效果的前提下,为进一步满足轮胎加工的参数要求,可通过调节带束鼓的直径来满足不同规格轮胎的加工要求。
在图1和图3示出的带束鼓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胎冠材料贴合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1)驱动鼓板11沿鼓轴10的径向方向运动,以调节带束鼓的直径,以符合待加工轮胎的直径要求。
(2)在弹性支撑部112呈平面状态下,贴合第一带束层100。优选地,第一带束层100为裁断型。优选地,第一带束层100与轮胎的周向呈预设夹角,该预设夹角可以是10°~90°。优选地,第一带束层100可贴合一层或多层。
(3)通过调节部12调节弹性支撑部112的形态使其形成弧面状态,在该状态下,贴合第二带束层200。优选地,第二带束层200至少覆盖第一带束层100的中部区域。优选地,第二带束层200沿轮胎周向呈连续并列缠绕。
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贴合的胎冠材料分布能够与轮胎实际轮廓的高度吻合,带束层的张力分布均匀。
进一步地,在贴合完第二带束层200之后,还可进一步贴合胎面层。
进一步地,材料贴合完成后,可使驱动机构复位,例如,使驱动气缸的泄气阀打开使气缸回缩,从而贴合动作完成。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本申请仅示出了上述实施方式,本申请的带束鼓还具有如下功能或可通过如下方式使用。在不贴合第一带束层100的情况下,仅利用弧面鼓面贴合第二带束层200。
本申请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全钢子午胎带束鼓,包括鼓轴和设于鼓轴径向外侧的鼓板,所述鼓板背离所述鼓轴的一侧用于支撑待贴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鼓板背离所述鼓轴的一侧具有平面状态和弧面状态,在所述平面状态下,所述带束鼓被配置为用于对待加工轮胎贴合与轮胎周向呈预设夹角的第一带束层,在所述弧面状态下,所述带束鼓被配置为用于对待加工轮胎贴合与轮胎周向呈零度的第二带束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钢子午胎带束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带束层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带束层的中部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全钢子午胎带束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带束层沿轮胎周向呈连续并列缠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钢子午胎带束鼓,其特征在于,
所述鼓板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具有自然状态和伸展状态,在所述自然状态下,所述调节部支撑所述鼓板背离所述鼓轴的一侧并使其呈平面状态,在所述伸展状态下,所述调节部伸展并顶推所述鼓板背离所述鼓轴的一侧使其呈弧面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钢子午胎带束鼓,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部朝向所述鼓板背离所述鼓轴的一侧呈外凸弧形,所述鼓板背离所述鼓轴的一侧具有弹性,所述调节部伸展时驱动所述鼓板背离所述鼓轴的一侧鼓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钢子午胎带束鼓,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束鼓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鼓板背离所述鼓轴的一侧沿所述鼓轴的径向方向移动或发生形变以使其具有弧面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全钢子午胎带束鼓,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气缸、轴向驱动部以及径向撑杆,所述驱动气缸驱动所述轴向驱动部沿所述鼓轴的轴向方向运动,所述轴向驱动部驱动所述径向撑杆沿所述鼓轴的径向方向运动以使所述鼓板形成弧面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钢子午胎带束鼓,其特征在于,
所述鼓板设有磁铁,以防止用于贴合的带束层脱落或发生位置偏移。
9.一种胎冠材料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全钢子午胎带束鼓进行,包括以下步骤:
调节鼓板背离鼓轴的一侧使其具有平面状态;
贴合第一带束层;
调节所述鼓板背离所述鼓轴的一侧使其具有弧面状态;
贴合第二带束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胎冠材料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贴合第一带束层之前还包括:驱动所述鼓板沿所述鼓轴的径向方向运动的步骤。
CN202210256138.2A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全钢子午胎带束鼓及一种胎冠材料贴合方法 Active CN1143117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56138.2A CN114311781B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全钢子午胎带束鼓及一种胎冠材料贴合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56138.2A CN114311781B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全钢子午胎带束鼓及一种胎冠材料贴合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1781A CN114311781A (zh) 2022-04-12
CN114311781B true CN114311781B (zh) 2022-05-20

Family

ID=81033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56138.2A Active CN114311781B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全钢子午胎带束鼓及一种胎冠材料贴合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178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78271A1 (en) * 1990-09-28 1992-04-01 Sp Reifenwerke Gmbh Method of manufacture and building drum for a tyre breaker or belt
EP1674250A1 (fr) * 2004-12-24 2006-06-28 Societe de Technologie Michelin Tambour de conformation des nappes d'armature sommet
JP2008290336A (ja) * 2007-05-24 2008-12-04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DE102011050142A1 (de) * 2011-05-05 2012-11-08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Verfahren zum Hochschlagen eines Reifenaufbauteiles auf einer Reifenaufbautrommel zur Herstellung von Reifenrohlingen
CN105718678A (zh) * 2016-01-22 2016-06-29 江苏大学 一种宽基载重子午线轮胎成型机带束鼓及设计方法
CN211031304U (zh) * 2019-07-29 2020-07-17 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 航空子午胎带束层缠绕装置及轮胎成型机
CN111674070A (zh) * 2020-06-12 2020-09-18 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轮胎成型机带束层鼓及轮胎成型方法
CN112936940A (zh) * 2021-03-31 2021-06-11 萨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带束鼓、轮胎成型机及胎面组件成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78271A1 (en) * 1990-09-28 1992-04-01 Sp Reifenwerke Gmbh Method of manufacture and building drum for a tyre breaker or belt
DE4030747A1 (de) * 1990-09-28 1992-04-02 Sp Reifenwerke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guertelanordnung fuer einen fahrzeugreifen
EP1674250A1 (fr) * 2004-12-24 2006-06-28 Societe de Technologie Michelin Tambour de conformation des nappes d'armature sommet
JP2008290336A (ja) * 2007-05-24 2008-12-04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DE102011050142A1 (de) * 2011-05-05 2012-11-08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Verfahren zum Hochschlagen eines Reifenaufbauteiles auf einer Reifenaufbautrommel zur Herstellung von Reifenrohlingen
CN105718678A (zh) * 2016-01-22 2016-06-29 江苏大学 一种宽基载重子午线轮胎成型机带束鼓及设计方法
CN211031304U (zh) * 2019-07-29 2020-07-17 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 航空子午胎带束层缠绕装置及轮胎成型机
CN111674070A (zh) * 2020-06-12 2020-09-18 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轮胎成型机带束层鼓及轮胎成型方法
CN112936940A (zh) * 2021-03-31 2021-06-11 萨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带束鼓、轮胎成型机及胎面组件成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1781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634266B1 (en) Contoured tire building drum and method of building an extended mobility tire
US7581577B2 (en) Low noise pneumatic tire
CN1158196C (zh) 具有改进的轮胎结构的车轮的轮胎
CN1151933C (zh) 轮胎监视单元的结构支撑系统及其附装方法
US9834040B2 (en) Structurally supported tire
CN1185115C (zh) 结构支撑的弹性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US20060027310A1 (en) Shaping drum having rotary under-heel gripping means
US20060180259A1 (en) Pneumatic tire
US9849721B2 (en) Structurally supported tire
US20180326796A1 (en) Tire with pre-stressed toroidal element
CN107020886A (zh) 具有短程线帘布层的无胎圈式非充气轮胎
CN114311781B (zh) 一种全钢子午胎带束鼓及一种胎冠材料贴合方法
RU2006143669A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шины
EP1142695A3 (en) Method of producing pneumatic tires
JPH0558119A (ja)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EP0273558B1 (en) Heavy duty radial tire
WO2018063867A1 (en) Wheel with bead locks
CN109421300B (zh) 成型轮胎的方法
CN113226783A (zh) 轮胎、车辆供电装置以及移动体
CN212555141U (zh) 一种新型轮胎成型机带束层鼓
CN217777861U (zh) 一种全钢子午胎带束鼓
EP0397380B1 (en) Radial tyre
JP421887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07156293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EP3199373A2 (en) Structurally supported ti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