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6991A - 一种消防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防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06991A
CN114306991A CN202210039352.2A CN202210039352A CN114306991A CN 114306991 A CN114306991 A CN 114306991A CN 202210039352 A CN202210039352 A CN 202210039352A CN 114306991 A CN114306991 A CN 1143069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charging
pit
water
fire figh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393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玮
唐志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i 1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i 1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i 1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i 1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306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69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7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i.e. smartgrids as interface for battery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30/00Systems supporting specific end-user applications in the sector of transportation
    • Y04S30/10Systems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 Y04S30/12Remote or cooperative charging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消防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坑、消防监控系统和灭火系统,所述充电坑用于停放被充电单元,且所述充电坑的深度不小于所述被充电单元的高度;所述消防监控系统用于监控所述充电坑内的火情;所述灭火系统与所述消防监控系统联动控制,通过所述灭火系统向所述充电坑内注水并淹没所述被充电单元实现灭火。本申请可用于为电动车充电,充电时电动车放置于充电坑内,当消防监控系统监控到充电坑内有火情时,便可联动启动灭火系统,通过灭火系统向充电坑内注水将电动车淹没,从而实现快速灭火的功能。故,本方案具有自动监控、自动灭火的功能,且采用地坑浸没式灭火的方式,能够实现快速灭火降温、防止复燃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消防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充电消防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防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锂电池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动货车、大巴、公交、小汽车以及摩托车、三轮车等电动车技术均有了不同的应用,而电动车的普及,电动车充电引发的电池爆炸、火灾等事故越来越多,现有的电动车充电方式均较为简陋,许多人直接将电动车放置在室内或置于楼道之间,再从家庭用电线路中引出电线直接为电动车充电,充电过程中一旦发生火灾,救援不及时势必会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甚至对人的生命安全存在重大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防充电装置,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防充电装置,包括:
充电坑,所述充电坑用于停放被充电单元,且所述充电坑的深度不小于所述被充电单元的高度;
消防监控系统,所述消防监控系统用于监控所述充电坑内的火情;
灭火系统,所述灭火系统与所述消防监控系统联动控制,通过所述灭火系统向所述充电坑内注水并淹没所述被充电单元实现灭火。
可选的,所述灭火系统包括储水水箱、注水管和电磁阀,所述注水管一端连接所述储水水箱,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充电坑,所述电磁阀设置于所述注水管中,且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消防监控系统联动控制。
可选的,所述储水水箱的底部高于所述充电坑的上端面,所述注水管与所述储水水箱的底部连接。
可选的,所述灭火系统还包括进水单元,所述进水单元用于向所述储水水箱内补充消防水。
可选的,所述充电坑的一侧设有导向斜坡。
可选的,还包括排水系统,所述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和排水阀,所述排水管一端连接所述充电坑的底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排水沟,所述排水阀设置于所述排水管中。
可选的,所述排水系统还包括排水泵,所述排水泵与所述排水管连接。
可选的,所述导向斜坡的上端部设有排水地漏,且所述排水地漏的高度不低于所述充电坑内的所述被充电单元。
可选的,还包括远程监控系统,所述远程监控系统与所述消防监控系统连接,通过所述远程监控系统实现远程监控所述电池地坑内的火情。
可选的,所述充电坑内具有多个充电位,相邻的两个所述充电位之间设有隔板进行阻隔。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消防充电装置,可用于为各类电动车充电,充电时电动车放置于充电坑内,当消防监控系统监控到充电坑内有火情时,便可联动启动灭火系统,通过灭火系统向充电坑内注水将电动车淹没,从而实现快速灭火的功能。故,本方案的消防充电装置具有自动监控、自动灭火的功能,且采用地坑浸没式灭火的方式,能够实现快速灭火降温、防止复燃的效果。此装置可以部署在小区、充电站等位置,设置简便灵活。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消防充电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消防充电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结构单个模块的俯视图;
图5为图3所示的结构多个模块拼接的俯视图。
图中:
1、充电坑;11、导向斜坡;12、充电位;13、隔板;2、消防监控系统;21、烟感器;22、摄像头;3、灭火系统;31、储水水箱;32、注水管;33、电磁阀;34、喷头;4、进水单元;41、进水管;42、进水阀;43、浮球;5、排水系统;51、排水管;52、排水泵;53、排水阀;54、排水地漏;55、排水沟;6、远程监控系统;7、被充电单元;8、充电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消防充电装置,可用于为各种带充电电池的产品提供充电场所,同时能够自动监控充电过程中发生的意外火情并自动扑灭,实现及时灭火,减少损失的目的。尤其的,本实施例的消防充电装置更加适用于电动车(如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电动三轮车等)的充电,因此,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主要以电动车为例对所述消防充电装置的结构及功能进行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仅局限于对电动车的充电。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消防充电装置包括:
充电坑1,所述充电坑1用于停放被充电单元7(即为电动车),且所述充电坑1的深度不小于所述被充电单元7的高度;
消防监控系统2,所述消防监控系统2用于监控所述充电坑1内的火情;
灭火系统3,所述灭火系统3与所述消防监控系统2联动控制,通过所述灭火系统3向所述充电坑1内注水并淹没所述被充电单元7实现灭火。
具体的,充电坑1内需设置用于为被充电单元7充电的充电系统8,充电时将被充电单元7与充电系统8连接,便能实现对被充电单元7的充电。结合图1,充电系统8需距离充电坑1坑底一定距离,从而保证起火时充电系统8不易被烧毁,同时注水时充电系统8不会被淹水而损坏。作为可实现的方式,可于充电坑1内设置用于安装充电系统8的立柱,亦可于位于充电坑1一侧的墙体上设置所述充电系统8,从而实现充电系统8的高位安装。
本实施例设置充电坑1的目的在于充电时可以将被充电单元7置于具有一定容腔的充电坑1中,充电坑1内可灌注消防水,当发生火灾时,通过灭火系统3直接将充电坑1内注水可快速将被充电单元7淹没,从而实现快速灭火的功能,同时,由于被充电单元7被浸没在水中,外界环境温度低,且氧气被隔绝,从而杜绝了被充电单元7复燃的可能。其中,充电坑1的深度需不小于被充电单元7的高度,方能保证注水时能够将被充电单元7的整个被充电单元7淹没。
为实现自动监控火情自动灭火的功能,本实施例设置了消防监控系统2,具体的,消防监控系统2至少需包括有用于接收监控信息并发出相应控制指令的控制主板以及用于获取环境信息的感应装置,工作时感应装置通过光、烟或温度等信息监控充电坑1内的信息并反馈给控制主板,控制主板根据获取的环境信息判断是否有火情发生,当判断发生火情时立即向灭火系统3发生启动灭火指令进行灭火工作。
其中,消防监控系统2的感应装置优选为烟感器21和/或摄像头22,烟感监控和摄像监控均为现有技术中较为成熟稳定的火情监控装置,当烟感器21感应到烟雾时可判断为有火情发生,或,当摄像头22采集视频或图像后发生至控制主板,控制主板分析出视频或图像中有烟雾或明火时可判断为有火情发生。同时,此系统还可提供配套APP,下载相应APP的情况下可实时将火情推送至电动车主手机。结合图1,充电坑1一侧的墙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充电系统8的充电箱,为便于消防监控系统2的安装,优选的,消防监控系统2的控制主板同样设置于该充电箱中,而烟感器21和/或摄像头22设置于充电箱外壁。
为进一步确保电路安全,为防止电路被烧坏或浸水漏电,当启动灭火系统3时,充电系统8的电路立即自动断电,从而避免电路短路而造成进一步的损失。
关于本实施例的灭火系统3,作为较佳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灭火系统3包括储水水箱31、注水管32和电磁阀33,所述注水管32一端连接所述储水水箱31,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充电坑1,所述电磁阀33设置于所述注水管32中,且所述电磁阀33与所述消防监控系统2联动控制。
具体的,储水水箱31内可存储消防用水,当消防监控系统2监控到有火情发生时,立即向电磁阀33发送开闸指令,电磁阀33打开后储水水箱31内存储的消防水通过注水管32流入充电坑1内进行灭火。优选的,在充电坑1内设置有与注水管32相连的喷头34,喷头34朝向被充电单元7,利用喷头34可增大灭火时喷水的扬程和喷水面积,在水位尚未能够浸没被充电单元7时,喷头34向被充电单元7喷水可快速抑制火势的蔓延。
故,利用储水水箱31的储水功能,能够保证备用消防水的充足,确保一旦发生火灾时,储水水箱31能够第一时间提供消防用水,提高消防系统的安全性能。
作为另一种可行方式,亦可不设置储水水箱31,直接将注水管32与市政的消防管道或自来水管道连接即可。在正常情况下,此种情况一般能够提供足够的消防用水,但是尚存在市政断水缺水时无法提供消防用水的风险。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水箱31的底部高于所述充电坑1的上端面,所述注水管32与所述储水水箱31的底部连接。
具体的,储水水箱31的底部高于充电坑1的上端面,表示储水水箱31的底部至少高于被充电单元7,打开电磁阀33后,利用储水水箱31内消防水自身重力作用,便可通过注水管32自动向充电坑1内注水,且储水水箱31内的存水都能够经注水管32排出,确保注水后充电坑1内的水位深度能够达到淹没被充电单元7的要求。
故,本实施例通过将储水水箱31高位安装的方式,巧妙利用重力作用实现自动注水,从而无需在注水管32中连接水泵,既简化了装置结构,又避免了受水泵工作的稳定性因素的影响。优选的,参照图1,在充电坑1的一侧设置有一高墙,高墙的内侧设置所述充电系统8以及所述消防监控系统2等单元,而储水水箱31设置于高墙背离充电系统8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灭火系统3还包括进水单元4,所述进水单元4用于向所述储水水箱31内补充消防水。
具体的,初次安装后或灭火后储水水箱31内的水位较低,此时利用进水单元4可实现自动向储水水箱31内加水,以保证储水水箱31内的备用消防水的充足。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水单元包括进水管41和进水阀42,进水管41可与市政自来水管道连接,进水阀42设置于进水管41中,且进水阀42与浮球43联动控制,当储水水箱31内液位过低时,浮球43下降,可联动打开进水阀42,通过进水管41可向储水水箱31内注入备用水;随着储水水箱31内水位上升,浮球43不断上升,当储水水箱31内液位达到备用需求时,可联动关闭进水阀42。其中,通过浮球43连通控制进水阀42的开闭的结构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直接将现有技术结合应用。故,本实施例可实现自动控制储水水箱31内的水位的功能,确保储水水箱31内时刻存储有充足的消防用水。
关于本实施例的充电坑1,结合图1,所述充电坑1的一侧设有导向斜坡11。
具体的,通过导向斜坡11可方便被充电单元7进出充电坑1,尤其应用于电动车充电时,电动车可从导向斜坡11驶入和驶出充电坑1。优选的,导向斜坡11设置于充电坑1内远离充电系统8的一侧。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消防充电装置还包括排水系统5,所述排水系统5包括排水管51和排水阀53,所述排水管51一端连接所述充电坑1的底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排水沟55,所述排水阀53设置于所述排水管51中。
具体的,排水沟55为市政的排水管道,当充电坑1内注水扑灭火灾后,可打开排水阀53将充电坑1内的积水排出至排水沟55,方便人员进入充电坑1内抢救现场。优选的,排水阀53为电控磁阀,且其与消防监控系统2连接,当消防监控系统2监控到火情被扑灭时,可自动控制排水阀53开闸实现自动排水的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系统5还包括排水泵52,所述排水泵52与所述排水管51连接。
具体的,设置排水泵52可确保能够快速、完全将充电坑1中的积水泵送出,避免充电坑1内积水影响使用。
此外,所述导向斜坡11的上端部设有排水地漏54,且所述排水地漏54的高度不低于所述充电坑1内的被充电单元7。
具体的,当充电坑1内的水位到达排水地漏54的高度时,消防水将由排水地漏54排出至排水沟55中,从而避免充电坑1中的水位过高而溢出充电坑1外。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包括远程监控系统6,所述远程监控系统6与所述消防监控系统2连接,通过所述远程监控系统6实现远程监控所述电池地坑内的火情。
具体的,远程监控系统6可设置于保安室或设备监控房,监控人员可远程获取充电坑1内的状态,当发生意外火情,监控人员可及时获知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优选的,远程监控系统6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和警报器,当发生火情时警报器响起,及时提示监控人员有意外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坑1内具有多个充电位12,相邻的两个所述充电位12之间设有隔板13进行阻隔。
具体的,每个充电位12内可容纳一个被充电单元7,利用隔板13的阻隔作用可防止相邻的两个充电位12内的充电互相影响。且每一个充电位12对应设置有一套独立的消防监控系统2,每一个充电位12对应连接有一根注水管32和电磁阀33,从而可实现对各个充电位12进行独立的消防监控和灭火。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应用结构,参照图1-2,消防充电装置可直接与基建结构结合,即,在基建结构中开挖形成充电坑1,同时于地面上安装灭火系统3、消防监控系统2以及充电系统8等装置,并于地下埋设排水系统5。此应用方式可直接于基建上成型,装置建造成本较低,且多个相连的充电位12可共用一个储水水箱31。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应用结构,参照图3-5,消防充电装置为模块化的结构,具体的,可于车间内直接采用混凝土结构或钢板结构形成带充电坑1的充电平台,并且于该充电平台上安装消防监控系统2、灭火系统3、排水系统5、以及充电系统8等部件,使用时可直接将整个消防充电装置运输至安装场所安装固定即可。具体的,此结构中每一个模块的消防充电装置具有一个充电位12,且每一个模块的两侧分别设有隔板13,使用时将多个模块的消防充电装置并排安装即可。
综上,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消防充电装置,可用于为电动车充电,充电时电动车放置于充电坑1内,当消防监控系统2监控到充电坑1内有火情时,便可联动启动灭火系统3,通过灭火系统3向充电坑1内注水将电动车淹没,从而实现快速灭火的功能。故,本方案的消防充电装置具有自动监控、自动灭火的功能,且采用地坑浸没式灭火的方式,能够实现快速灭火降温、防止复燃的效果。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申请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消防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坑(1),所述充电坑(1)用于停放被充电单元(7),且所述充电坑(1)的深度不小于所述被充电单元(7)的高度;
消防监控系统(2),所述消防监控系统(2)用于监控所述充电坑(1)内的火情;
灭火系统(3),所述灭火系统(3)与所述消防监控系统(2)联动控制,通过所述灭火系统(3)向所述充电坑(1)内注水并淹没所述被充电单元(7)实现灭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系统(3)包括储水水箱(31)、注水管(32)和电磁阀(33),所述注水管(32)一端连接所述储水水箱(31),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充电坑(1),所述电磁阀(33)设置于所述注水管(32)中,且所述电磁阀(33)与所述消防监控系统(2)联动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防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水箱(31)的底部高于所述充电坑(1)的上端面,所述注水管(32)与所述储水水箱(31)的底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防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系统(3)还包括进水单元(4),所述进水单元(4)用于向所述储水水箱(31)内补充消防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坑(1)的一侧设有导向斜坡(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防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系统(5),所述排水系统(5)包括排水管(51)和排水阀(53),所述排水管(51)一端连接所述充电坑(1)的底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排水沟(55),所述排水阀(53)设置于所述排水管(51)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防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系统(5)还包括排水泵(52),所述排水泵(52)与所述排水管(5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防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斜坡(11)的上端部设有排水地漏(54),且所述排水地漏(54)的高度不低于所述充电坑(1)内的所述被充电单元(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远程监控系统(6),所述远程监控系统(6)与所述消防监控系统(2)连接,通过所述远程监控系统(6)实现远程监控所述电池地坑内的火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坑(1)内具有多个充电位(12),相邻的两个所述充电位(12)之间设有隔板(13)进行阻隔。
CN202210039352.2A 2022-01-04 2022-01-13 一种消防充电装置 Pending CN11430699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28760 2022-01-04
CN2022200287603 2022-01-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6991A true CN114306991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26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39352.2A Pending CN114306991A (zh) 2022-01-04 2022-01-13 一种消防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0699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1157A (zh) * 2022-11-01 2023-01-13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Cn) 一种沉降式电动汽车灭火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90312A (ja) * 2001-12-28 2003-07-08 Toyo System Co Ltd チャンバ空間用消火装置
JP2016225265A (ja) * 2015-06-03 2016-12-28 正樹 和田 充電池回収・運搬ボックス装置
CN207303275U (zh) * 2017-10-13 2018-05-01 重庆聚陆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灌液式消防的电池模组仓储与充放电箱体系统
CN109432637A (zh) * 2019-01-03 2019-03-08 徐涛 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的降温灭火装置
CN212667155U (zh) * 2020-07-14 2021-03-09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电动车综合停放及充电管理车棚结构
CN212880735U (zh) * 2020-05-08 2021-04-06 火币(广州)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车棚自动消防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90312A (ja) * 2001-12-28 2003-07-08 Toyo System Co Ltd チャンバ空間用消火装置
JP2016225265A (ja) * 2015-06-03 2016-12-28 正樹 和田 充電池回収・運搬ボックス装置
CN207303275U (zh) * 2017-10-13 2018-05-01 重庆聚陆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灌液式消防的电池模组仓储与充放电箱体系统
CN109432637A (zh) * 2019-01-03 2019-03-08 徐涛 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的降温灭火装置
CN212880735U (zh) * 2020-05-08 2021-04-06 火币(广州)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车棚自动消防系统
CN212667155U (zh) * 2020-07-14 2021-03-09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电动车综合停放及充电管理车棚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1157A (zh) * 2022-11-01 2023-01-13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Cn) 一种沉降式电动汽车灭火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10809B (zh) 一种具有消防功能的储能电池机柜
CN210327117U (zh) 一种具有消防系统的充电柜
TWI690350B (zh) 淹浸式電池滅火系統及其方法
CN114306991A (zh) 一种消防充电装置
CN111162348A (zh) 带有应急灭火系统的电动汽车
KR20230048258A (ko) 전기자동차 충전 중 화재감지 및 소화 시스템
KR200400410Y1 (ko) 산불 진화용 양수 장치
CN115177891A (zh) 新能源车位消防系统
CN112972934A (zh) 一种停车场自动灭火系统
CN114602092B (zh) 一种全自动消防充电装置
CN217642806U (zh) 一种防火防爆叉车电池充电柜
KR20230001501U (ko) 멀티 스테이지 에너지 스토리지 소방 시스템
CN114973516A (zh) 一种浸没倾斜式水消防充电柜
CN214848912U (zh) 一种高安全性的分布式储能电池模块
CN213941929U (zh) 锂电池储能系统的多重防护消防系统
KR102663069B1 (ko) 주차장 내 화재 전파 방지 및 소화 시스템
KR102673581B1 (ko) 전기자동차의 자동소화 방법
KR102611735B1 (ko) 전기자동차의 자동소화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기자동차의 자동소화 방법
CN117559053A (zh) 一种基坑式储能系统
CN217612605U (zh) 配置充电桩的地面停车场自动灭火装置及系统
CN220967940U (zh) 一种电动汽车换电站电池热失控处置装置
CN216507960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装置
CN217880438U (zh) 一种浸没倾斜式水消防充电柜
CN117379732A (zh) 电动汽车充电站火灾处置装置以及处置方法
KR102670457B1 (ko) 튜브형 수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주차장 소화방재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