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5818A - 一种植入器械及其装卸工具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植入器械及其装卸工具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05818A
CN114305818A CN202111450031.3A CN202111450031A CN114305818A CN 114305818 A CN114305818 A CN 114305818A CN 202111450031 A CN202111450031 A CN 202111450031A CN 114305818 A CN114305818 A CN 1143058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component
implantation instrument
lateral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500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彪
李刚
邵烨
胡炜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Diochang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Diochang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Diochang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Diochang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5003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058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05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58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入器械及其装卸工具组件,植入器械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侧向连接结构;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上设置周向限位结构;所述侧向连接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轴向限位。装卸工具组件由右端到左端依次包括旋转操作部、旋转力传递件、第一导向件。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植入器械及其装卸工具组件,可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实现各规格部件的自由组合及重复拆装,可避免医生误操作,相比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安全性更好、便捷性更强、轴向间距可调节范围更广,灵活性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植入器械及其装卸工具组件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入器械及其装卸工具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医疗介入产品中包括一体式结构和分体式结构,对于一体式结构,产品各组件之间采取轴向配合,轴向配合在植入器械收入鞘管、旋转、钢缆反方向解脱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松脱,增加了手术风险,并且在产品各组件配合过程中,无法有效实现重复拆装及个性化调整,采用的防松脱结构均通过局部变形或移位实现的,对器械产生的损坏程度均不可控,使产品失去了原本造型,并且由于植入器械的尺寸小,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局部变形或移位增加了手术操作难度,辅助工具很难对植入器械夹持到位,甚至会损坏邻近部件,根据使用者反馈,这种防解脱结构通过局部变形或移位不会得到客户采纳;对于分体式结构,产品各组件轴向装配过程中对中性比较差,产品径向方向凸出,会影响收入鞘过程。
专利CN112022246A提供了一种左心耳封堵器及其使用方法,该左心耳封堵器,包括沿轴向依次连接的锚固部、连接部以及覆盖部,其中,锚固部包括可径向收缩的第一支撑网和第一固定元件,第一支撑网外周面设置有若干用于抓持左心耳组织的锚固元件,第一固定元件与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使锚固部可单独、安置在左心耳处:覆盖部包括可径向收缩的第二支撑网和第二固定元件 ,第二固定元件装设在第二支撑网远离连接部的一端,第一固定元件和第二固定元件远离第一支撑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推送装置连接位。本发明通过锚固部、连接部以及覆盖部的具体结构以及连接关系,实现了该器械使用灵活,提升左心耳封堵器对各种形态左心耳的适应性的目的;但仍专利存在以下缺点: 1)该专利中封堵器有两种使用形式:即单独使用其锚固部,或锚固部、连接部及覆盖部三者组合使用,对于临床上一些扁平浅口形态心耳,适合双盘式封堵器,且对封堵器的总体高度有一定限制,但该专利的设计中,锚固部和覆盖部不能直接连接,必需通过连接部进行中间过渡,增加了锚固部和覆盖部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其在适用范围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2)该专利中的连接部仅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锚固部和覆盖部的组合拆卸,具有一定设计弊端:通过螺纹结构的旋转虽能实现各部件的组装,且该专利的一种实施方式通过阻力元件实现部件的相互锁紧,但给重复装卸的操作带来一困难,例如当使用者组装完成后,发现需要临时更换规格,目前的设计很难重复拆卸,或拆卸阻力大,不便于操作;3)该专利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部设有卡接元件,其一端可转动装设在连接部的球形空腔内,实现锚固部和覆盖部之间的角度调整,这种可转动方式带来的设计弊端主要有:首先,可自然转动的连接机构涉及多个零件的相互活动配合,制造难度大,且旋转角度无法精确控制,植入人体后,由于锚固部和覆盖部之间可相对旋转,在手术时使用者无法准确把握封堵器的精确释放位置,同时覆盖部极易晃动,对左心耳的封堵有效性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其次,这种可活动的设计对封堵器的疲劳性能要求极高,植入后伴随着心脏不断跳动,可活动的连接部可能引发疲劳断裂失效的风险;4)该专利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部设有弹性元件,实现锚固部和覆盖部之间可轴向伸缩或相对弯曲,这种设计有以下缺点:轴向伸缩拉伸或相对弯曲的精度无法控制,即不能定量控制轴向伸缩的尺寸,且伸缩和拉伸范围有限;5)该专利的连接部结构复杂,尤其涉及连接部中部采用弹性金属管材支撑的中空管的实施方式,由于连接单元之间存在较大缝隙,这些缝隙处可能会成为应力腐蚀发生的源头,影响封堵器的长期耐腐蚀性。
专利CN107233117B提供了一种左心耳封堵器,其包括封堵盘、固定盘以及连接装置,封堵盘用以封堵左心耳;固定盘用以将所述左心耳封堵器固定于所述左心耳上,固定盘上具有倒钩;连接装置连接所述封堵盘和所述固定盘,连接装置包括可拆卸式调节结构,可拆卸式调节结构包括第一部件及与所述第一部件分开或者合起的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能够做相对运动,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封堵盘连接,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固定盘连接。通过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可以实现对于左心耳封堵器的深度/长度的调节,从而适应深度各异的左心耳;所述可拆卸式调节结构可以选择连接不同尺寸的固定盘,以适应形状各异的左心耳。该专利虽然涉及可拆卸式左心耳封堵器,但仍存在以下缺点:1)不同尺寸固定盘为可拆卸式,虽然设计了可拆卸结构,但并未设计固定盘经重新组装后的防脱装置或结构,因此这类设计中的可拆卸即意味着可松脱,在实际使用上会造成安全隐患;2)该专利中的左心耳封堵器的各部件利用螺纹结构的相对运动来实现高度调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不具备可靠性,手术过程中伴随输送钢缆对左心耳封堵器的收释放鞘及牵拉运动,封堵器各部件之间也会随之发生旋转,造成高度调节失效,从而带来植入失败的隐患;3)高度调节件与封堵器为一体式结构,高度可条件范围有限;4)该专利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外花键结构与内花键结构之间的插入深度,或者卡和部和扣合部之间的插入深度可以调节左心耳封堵器的长度/深度,但并未解决插入后的松脱问题。
专利CN106466196A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左心耳封堵器,包括分体设置的锚定装置和密封盘,锚定装置和密封盘中的一者设有筒状的第一连接件,另一者设有与第一连接件的筒壁相配合以实现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以采用限位孔与挂钩的配合方式,也可以同时或单独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该专利提供的可分离式的左心耳封堵器,能够根据左心耳的形态调整锚定装置与密封盘之间的间距,使密封盘能完全阻隔左心房与左心耳。采用挂钩与限位孔相配合的方式,实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连接,首先在体内释放合适规格的锚定装置,使锚定装置固定在左心耳内部邻近开口的位置,然后选择合适规格的密封盘进行释放,密封盘释放过程中,挂钩伸入限位孔中,当密封盘具有脱离左心耳的趋势时,由挂钩钩住限位孔,防止脱离。该专利虽然涉及到可调距的左心耳封堵器,但仍存在以下缺点:1)连接件在收入鞘过程中存在阻力大,甚至卡鞘的情况,致使其无法使用鞘径较小的输送鞘管;2)连接件单纯依靠挂钩与限位孔相配合的结构设计,力的传递性较差;3)产品在释放中,钩刺的设计易造成缠结,甚至锚定装置和密封盘易发生脱落,进而导致无法释放,存在设计缺陷;4)连接件的设计使其在高度调节的精度上无法精确保证,5)连接件的钩刺设计易存在断裂风险,钩刺作为受力部件,在输送系统推送过程以及产品收释放鞘的过程中,会造成钩刺的断裂,导致植入失败;而植入人体后,钩刺部位由于长期受力,也易造成疲劳失效从而引发断裂。
因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植入器械及其装卸工具组件,可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实现各规格部件的自由组合及重复拆装,可避免医生误操作,相比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安全性更好、便捷性更强、轴向间距可调节范围更广,灵活性更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和其它,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根据在心脏左心耳封堵器手术应用方面的一实施例,本发明可针对结构性心脏病且需要介入治疗的患者提供一种植入器械及其装卸工具组件,可解决植入器械不同规格部件之间很难重复拆卸、拆卸阻力大、各部件之间容易松脱、不便于操作、误操作的问题,从而保证产品的安全性、便捷性、灵活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植入器械,其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侧向连接结构;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上设置周向限位结构;所述侧向连接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轴向限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组件包括三维立体的网状结构,所述第二组件包括支架结构或网状结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周向限位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定位凸台、以及与所述定位凸台相匹配的定位凹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凸台关于所述植入器械中轴线呈非中心对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凸台位于所述第一组件远端区域的周向外侧,所述定位凹槽周向位于所述第二组件近端区域;或者,所述第一组件远端区域的周向内侧设置有轴向槽,所述第二组件的轴向内侧设有与所述轴向槽配合的所述定位凸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向连接结构包括中间连接件、一个或多个第一组侧向孔、以及与所述第一组侧向孔相配合的第二组侧向孔;所述第一组侧向孔、所述第二组侧向孔形成径向配合区域;所述径向配合区域包括第一尺寸孔、第二尺寸孔;所述的第一尺寸孔和第二尺寸孔尺寸不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向连接结构包括中间连接件、一个或多个第一组侧向孔、以及与所述第一组侧向孔相配合的第二组侧向孔;所述第一组侧向孔沿轴向排布于所述第一组件的远端区域,所述第二组侧向孔沿轴向排布于所述第二组件的近端区域;所述第一组件、所述第二组件经所述周向限位结构限位后,所述第一组侧向孔、所述第二组侧向孔形成径向配合区域;所述中间连接件通入并连接于所述径向配合区域完成轴向定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组件的远端区域为柱形体或多面体,所述第二组件的近端区域为与所述柱形体或所述多面体配合的腔室结构,所述柱形体或所述多面体轴向通入所述腔室结构,并实现周向定位后,所述第一组侧向孔、所述第二组侧向孔形成径向配合区域。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连接件设有轴向通孔,其包括固定连接部、限位件、第二导向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中间连接件的右端;或者,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固定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导向件之间;所述径向配合区域的右端区域与所述固定连接部右端区域形成配合连接结构,所述配合连接结构包括螺纹、卡扣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中间连接件的右端时,所述限位件紧抵所述第一组件或所述第二组件的右端区域。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固定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导向件之间时,所述径向配合区域由右端到左端依次包括第一尺寸孔、第二尺寸孔;所述第一尺寸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尺寸孔的孔径,使得所述第一尺寸孔与所述第二尺寸孔之间形成限位部;所述第一尺寸孔、所述第二尺寸孔均为通孔;或者,所述第一尺寸孔为通孔,所述第二尺寸孔为盲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植入器械的装卸工具组件,所述工具组件由右端到左端依次包括旋转操作部、旋转力传递件、第一导向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力传递件为一字型结构或十字型结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操作部内设有弹性组件,所述第一导向件抵靠所述盲孔的左端时,所述弹性组件使得所述中间连接件继续向左端移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向件左端设有防脱结构,所述中间连接件预装在所述工具组件上时,所述防脱结构防止所述中间连接件脱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尺寸孔为通孔时,所述第一导向件的左端由右端向左端通入所述第一尺寸孔并到达所述第二尺寸孔的左端区域或左端区域外,此时所述第二导向件的左端与所述第二尺寸孔的右端配合,操作所述工具组件带动所述第二导向件继续向左端移动,同时,所述旋转操作部通过所述旋转力传递件带动所述中间连接件周向旋转形成所述配合连接结构后,所述限位件紧抵所述限位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凸台位于所述第一组件远端区域的周向外侧时,所述定位凸台到所述植入器械中轴线的最外围尺寸L1,所述第二组件的内径L2,所述第一组件到所述植入器械中轴线的最外围尺寸L3满足数学关系:L2< L1≤L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尺寸孔为通孔时,所述第一导向件的轴向长度L4,所述第一尺寸孔的轴向长度L5,所述第二导向件的轴向长度L6,所述第一导向件的外径D1,所述第二导向件的外径D2,所述第一尺寸孔的内径D3,所述第二尺寸孔的内径D4,所述限位件的外径D5满足数学关系:L4>L5,L6>L5;D1<D2≤D4<D3;D4<D5<D3;D3≤2D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尺寸孔为盲孔时,所述第一导向件的轴向长度L01,所述第一尺寸孔的轴向长度L02,所述第二导向件的轴向长度L03,所述第二尺寸孔的轴向长度L04,所述限位件的轴向长度L05满足数学关系:L01+L03≤L04,L05<L0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工具组件与所述中间连接件通过所述旋转力传递件形成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旋转操作部左端区域的径向尺寸向靠近所述第一导向件的方向减少。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植入器械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中间组件、中间连接件;所述第一组件与所述中间组件、所述第二组件与所述中间组件之间均设有相互配合的周向限位结构;所述第一组件与所述中间组件、所述第二组件与所述中间组件均与所述中间连接件形成相互配合的侧向连接结构,所述周向限位结构、所述侧向连接结构均为可拆卸连接结构;其中,所述周向限位结构使得所述第一组件与所述中间组件、所述第二组件与所述中间组件滑动配合或周向旋转实现快速定位后,所述第一组件、所述第二组件、所述中间组件处于待装配状态;所述工具组件带动所述中间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组件、所述第二组件、所述中间组件装配形成所述侧向连接结构后,所述中间连接件部分或全部内置于所述第一组件或所述第二组件或所述中间组件内;可通过更换不同高度规格的中间组件,可调节第一组件、第二组件之间的距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柱形体、所述腔室结构均为旋转体结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组侧向孔、第二组侧向孔与植入器械中轴线具有一定的夹角。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组件的多根金属丝由近端向远端汇集成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端与所述柱形体或所述多面体近端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尺寸孔右端区域设有内螺纹,所述固定连接部右端区域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内螺纹、外螺纹的圈数均至少为两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操作部由右端到左端依次包括旋转抵触件、手持件、配合件;所述配合件的左端区域为弧状结构,其径向尺寸向远离所述手持件的方向减少;所述固定连接部右端设有轴向开槽;所述第一导向件通入所述中间连接件的轴向通孔并带动部分所述旋转力传递件轴向插入所述开槽,使得所述旋转力传递件带动所述中间连接件周向旋转。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所述植入器械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中间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组件与所述第二组件之间的中间组件;所述中间连接件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一组件的远端区域沿轴向设有第一组侧向孔,所述第二组件的近端区域沿轴向设有第二组侧向孔,所述中间组件的近端区域设有与所述第一组侧向孔配合的第三组侧向孔,所述中间组件的远端区域设有与所述第二组侧向孔配合的第四组侧向孔;所述第一组件、所述第二组件、所述中间组件互相配合后,此时所述第一组侧向孔、所述第三组侧向孔对应径向重叠配合形成第一径向配合区域,所述第二组侧向孔、所述第四组侧向孔对应径向重叠配合形成第二径向配合区域;所述工具组件带动所述中间连接件通入并连接于所述第一径向配合区域、所述第二径向配合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植入器械可经导管装载进入体内,所述导管的直径在14F以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腔室结构的壁厚h满足数学关系:0.1mm≤h≤0.3m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中间连接件与第一组件、第二组件通过螺纹连接、卡扣连接形成可拆卸连接结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中间连接件的左端面或右端面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形成限位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周向限位结构位于侧向连接结构的近端区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至少包含以下所列:
1.目前,大部分医疗介入产品均为一体式结构和分体式结构,对于一体式结构,产品各组件之间采用轴向配合连接方式,这种连接方式无法实现拆装及个性化调整, 并且各组件之间的产品规格不能根据患者解剖学形态进行有效更换,很难重复拆卸,各组件占用空间体积大,不便于操作,各组件之间容易松脱,很容易导致医生误操作,从而造成安全隐患,对于分体式结构,产品各组件轴向装配过程中对中性比较差,产品径向方向凸出,会影响收入鞘过程;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植入器械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侧向连接结构;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上设置周向限位结构;所述侧向连接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轴向限位;装卸工具组件由右端到左端依次包括旋转操作部、旋转力传递件、第一导向件;结构简单,植入器械占用鞘管空间小,可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实现植入器械各规格部件的自由组合及重复拆装,拆装快捷方便,减少了手术过程中的干涉因素,手术操作视野广阔,操作空间大,避免了医生误操作,提高了手术安全性,相比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安全性更好、便捷性更强、轴向间距可调节范围更广,灵活性更高。
2.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周向限位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定位凸台、以及与所述定位凸台相匹配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台关于所述植入器械中轴线呈非中心对称;所述径向配合区域由右端到左端依次包括第一尺寸孔、第二尺寸孔;所述侧向连接结构包括中间连接件、一个或多个第一组侧向孔、以及与所述第一组侧向孔相配合的第二组侧向孔;所述第一组侧向孔、所述第二组侧向孔形成径向配合区域;所述径向配合区域包括第一尺寸孔、第二尺寸孔;所述的第一尺寸孔和第二尺寸孔尺寸不同;所述第一尺寸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尺寸孔的孔径,所述第一导向件的左端由右端向左端通入所述第一尺寸孔并到达所述第二尺寸孔的左端区域或左端区域外,此时所述第二导向件的左端与所述第二尺寸孔的右端配合,操作所述工具组件带动所述第二导向件继续向左端移动,同时,所述旋转操作部通过所述旋转力传递件带动所述中间连接件周向旋转形成所述配合连接结构后,所述限位件紧抵所述限位部,这样设计可保证第一组件、第二组件的配合位置、方向实现准确定位,方便快捷,使得第一组侧向孔、第二组侧向孔中的第一尺寸孔、第二尺寸孔能够快速实现配合,避免出现二者多次重复组装、定位效果差的问题整个过程中,第一导向件、第二导向件为中间连接件装载进入径向配合区域提供了导向定位作用,操作简便快捷。
3.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工具组件与所述中间连接件通过所述旋转力传递件形成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旋转操作部左端区域的径向尺寸向靠近所述第一导向件的方向减少;并且,所述旋转力传递件为一字型结构或十字型结构,这样设计既可以保证操作者在植入器械附近操作时,避免工具组件碰到植入器械,又能保证操作者在旋转操作部方便拿捏拆装工具,避免出现手术失误。
4.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力传递件的最大尺寸小于所述外螺纹的最小外围尺寸;这样设计可以保证旋转力传递件或者多棱锥结构在旋转前进时触碰到外螺纹,避免外螺纹和内螺纹配合失效的可能。
5.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操作部内设有弹性组件,所述第一导向件抵靠所述盲孔的左端时,所述弹性组件使得所述中间连接件继续沿轴向向左端移动,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a~1d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工具组件装配植入器械的整体状态示意图。
图2a~2d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工具组件装配植入器械的剖面图。
图3a~3d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植入器械中第二尺寸孔为盲孔的状态示意图。
图3e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工具组件上带有弹性组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4a~4d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植入器械中定位凸台和定位凹槽配合的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多种实施例中第一导向件左端设有防脱结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6a~6b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中间组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7a~7b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工具组件装配植入器械的状态示意图。
图7c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植入器械的状态示意图。
图8a~8b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限位件位于固定连接部与第二导向件之间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9a~9c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限位件位于中间连接件右端的状态示意图。
图10a~10c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第一组件包括三维立体的网状结构,第二组件包括支架结构或网状结构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植入器械,11-第一组件,111-第一组侧向孔,112-柱形体,113-定位凸台,114-第一连接件,12-第二组件,121-第二组侧向孔,122-腔室结构,123-定位凹槽,13-中间组件,131-第三组侧向孔,132-第四组侧向孔,2-径向配合区域,21-第一尺寸孔,211-内螺纹,22-第二尺寸孔,23-限位部,24-第一径向配合区域,25-第二径向配合区域,3-中间连接件,31-固定连接部,311-外螺纹,312-开槽,32-限位件,33-第二导向件,4-工具组件,41-旋转操作部,411-旋转抵触件,412-手持件,413-配合件,42-旋转力传递件,43-第一导向件,5-防脱结构,6-弹性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中近端是指沿植入器械释放方向接近手术操作者的一端,远端是指沿植入器械释放方向远离手术操作者的一端;本发明中左端是指沿植入器械释放方向手术操作者的左端,右端是指沿植入器械释放方向手术操作者的右端。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如图1a~1d和图2a~2d所示,一种植入器械1,其包括第一组件11、第二组件12、侧向连接结构;所述第一组件11和所述第二组件12上设置周向限位结构;所述侧向连接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一组件11和所述第二组件12轴向限位。
本实施例中,如图10a~10c所示,所述第一组件11包括三维立体的网状结构,所述第二组件12包括支架结构或网状结构,所述第一组件11包括三维立体的网状结构,所述第二组件12包括支架结构或网状结构。
本实施例中,如图2a~2d和图4a~4d所示,所述周向限位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定位凸台113、以及与所述定位凸台113相匹配的定位凹槽123。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凸台113关于所述植入器械1中轴线呈非中心对称。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凸台113位于所述第一组件11远端区域的周向外侧,所述定位凹槽123周向位于所述第二组件12近端区域。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凸台113到所述植入器械1中轴线的最外围尺寸L1,所述第二组件12的内径L2,所述第一组件11到所述植入器械1中轴线的最外围尺寸L3满足数学关系:L2< L1≤L3,这样设计可以保证第一组件11与第二组件12配合过程中,定位凸台113能够准确和定位凹槽123实现有效配合,避免收放鞘时定位凸台113刮蹭鞘管壁。
本实施例中,所述侧向连接结构包括中间连接件3、一个或多个第一组侧向孔111、以及与所述第一组侧向孔111相配合的第二组侧向孔121;所述第一组侧向孔111、所述第二组侧向孔121形成径向配合区域2;所述径向配合区域2包括第一尺寸孔21、第二尺寸孔22;所述的第一尺寸孔21和第二尺寸孔22尺寸不同。
本实施例中,如图1a~1d所示,所述侧向连接结构包括中间连接件3、一个或多个第一组侧向孔111、以及与所述第一组侧向孔111相配合的第二组侧向孔121;所述第一组侧向孔111沿轴向排布于所述第一组件11的远端区域,所述第二组侧向孔121沿轴向排布于所述第二组件12的近端区域;所述第一组件11、所述第二组件12经所述周向限位结构限位后,所述第一组侧向孔111、所述第二组侧向孔121形成径向配合区域;所述中间连接件3通入并连接于所述径向配合区域2完成轴向定位。
本实施例中,如图1a~1d所示,所述第一组件11的远端区域为柱形体112,所述第二组件12的近端区域为与所述柱形体112配合的腔室结构122,所述柱形体112轴向通入所述腔室结构122并实现周向定位后,所述第一组侧向孔111、所述第二组侧向孔121形成所述径向配合区域2。
本实施例中,如图1a和图2a所示,所述中间连接件3设有轴向通孔,其包括固定连接部31、限位件32、第二导向件33,所述限位件32位于所述固定连接部31与所述第二导向件33之间;所述径向配合区域2的右端区域与所述固定连接部31右端区域形成配合连接结构,所述配合连接结构包括螺纹、卡扣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8a~8b所示,所述限位件32位于所述固定连接部31与所述第二导向件33之间。
本实施例中,如图1b和图2a所示,径向配合区域2的右端区域设有内螺纹211,固定连接部31右端区域设有与内螺纹211配合的外螺纹311,内螺纹211、外螺纹311的圈数均至少为两圈。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9a~9c所示,中间连接件3设有轴向通孔,其包括固定连接部31、限位件32、第二导向件33,所述限位件32位于所述中间连接件3的右端,限位件32紧抵所述第二组件12的右端区域。
本实施例中,如图1a~1d所示,所述工具组件4由右端到左端依次包括旋转操作部41、旋转力传递件42、第一导向件43,所述工具组件4与所述中间连接件3通过所述旋转力传递件42形成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旋转操作部41左端区域的径向尺寸向靠近所述第一导向件43的方向减少;并且,所述旋转力传递件42为一字型结构。
本实施例中,如图1a~1d所示,所述旋转操作部41由右端到左端依次包括旋转旋转抵触件411、手持件412、配合件413;所述配合件413的左端区域为弧状结构,其径向尺寸向远离所述手持件412的方向减少;所述固定连接部31右端设有轴向开槽312;所述第一导向件43通入所述中间连接件3的轴向通孔并带动部分所述旋转力传递件42轴向插入所述开槽312,使得所述旋转力传递件42带动所述中间连接件3周向旋转。
本实施例中,如图1a所示,所述限位件32位于所述固定连接部31与所述第二导向件33之间时, 所述径向配合区域2由右端到左端依次包括第一尺寸孔21、第二尺寸孔22;所述第一尺寸孔21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尺寸孔22的孔径,使得所述第一尺寸孔21与所述第二尺寸孔22之间形成限位部23;所述第一尺寸孔21、所述第二尺寸孔22均为通孔。
本实施例中,如图2a~2d所示,所述第二尺寸孔22为轴向通孔时,所述第一导向件43的左端在所述工具组件4的带动下由右端向左端通入所述第一尺寸孔21并到达所述第二尺寸孔22的左端区域或左端区域外,此时所述第二导向件33的左端与所述第二尺寸孔22的右端配合,操作所述工具组件4带动所述第二导向件33继续向左端移动,同时,所述旋转操作部41通过所述旋转力传递件42带动所述中间连接件3周向旋转形成所述配合连接结构后,所述限位件32紧抵所述限位部23;其中,所述第一导向件43的轴向长度L4, 所述第一尺寸孔21的轴向长度L5,所述第二导向件33的轴向长度L6,所述第一导向件43的外径D1,所述第二导向件33的外径D2,所述第一尺寸孔21的内径D3,所述第二尺寸孔22的内径D4,所述限位件32的外径D5满足数学关系:L4>L5,L6>L5;D1<D2≤D4<D3;D4<D5<D3;D3≤2D4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导向件43左端设有防脱结构5,所述中间连接件3预装在所述工具组件4上时,所述防脱结构5防止所述中间连接件3脱落。
本实施例中,所述柱形体112、所述腔室结构122均为旋转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第一组侧向孔111、第二组侧向孔121与植入器械1中轴线具有一定的夹角。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件11的多根金属丝由近端向远端汇集成第一连接件114,所述第一连接件114远端与所述柱形体112近端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植入器械1可经导管装载进入体内,所述导管的直径在14F以内。
本实施例中,腔室结构122的壁厚h满足数学关系:0.1mm≤h≤0.3mm。
本实施例中,工具组件4装配植入器械1时,如图1b所示,周向限位结构位于侧向连接结构的近端区域。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中,如图3a~3d所示,所述第一尺寸孔21为通孔,所述第二尺寸孔22为轴向盲孔。
本实施例中,如图3a~3d所示,所述第二尺寸孔22为轴向盲孔时,所述工具组件4带动所述中间连接件3通入并连接于所述径向配合区域2时,所述第一导向件43的远端穿过所述第一尺寸孔21并到达所述第二尺寸孔22的近端;其中,所述第一导向件43的轴向长度L01, 所述第一尺寸孔21的轴向长度L02,所述第二导向件33的轴向长度L03,所述第二尺寸孔22的轴向长度L04,所述限位件32的轴向长度L05满足数学关系:L01+L03≤L04,L05<L02
本实施例中,如图3e所示,所述旋转操作部41内设有弹性组件6,所述第一导向件43抵靠所述盲孔的左端时,所述弹性组件6使得所述中间连接件3继续沿轴向向左端移动。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中,如图6a~6b和图7a~7c所示,一种可快速重复拆装的植入器械1及其工具组件4,包括,植入器械1、用于重复拆装所述植入器械1的工具组件4,所述植入器械1包括第一组件11、第二组件12、中间组件13、中间连接件3;所述第一组件11与所述中间组件13、所述第二组件12与所述中间组件13之间均设有相互配合的周向限位结构;所述第一组件11与所述中间组件13、所述第二组件12与所述中间组件13均与所述中间连接件3形成相互配合的侧向连接结构,所述周向限位结构、所述侧向连接结构均为可拆卸连接结构;其中,所述周向限位结构使得所述第一组件11与所述中间组件13、所述第二组件12与所述中间组件13滑动配合或周向旋转实现快速定位后,所述第一组件11、所述第二组件12、所述中间组件13处于待装配状态;所述工具组件4带动所述中间连接件3与所述第一组件11、所述第二组件12、所述中间组件13装配形成所述侧向连接结构后,所述中间连接件3部分或全部内置于所述第一组件11或所述第二组件12或所述中间组件13内。
本实施例中,如图6a~6b和图7a~7c所示,所述植入器械1包括第一组件11、第二组件12、中间连接件3、位于所述第一组件11与所述第二组件12之间的中间组件13;所述中间连接件3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一组件11的远端区域沿轴向设有第一组侧向孔111,所述第二组件12的近端区域沿轴向设有第二组侧向孔121,所述中间组件13的近端区域设有与所述第一组侧向孔111配合的第三组侧向孔131,所述中间组件13的远端区域设有与所述第二组侧向孔121配合的第四组侧向孔132;所述第一组件11、所述第二组件12、所述中间组件13互相配合后,此时所述第一组侧向孔111、所述第三组侧向孔131对应径向重叠配合形成第一径向配合区域24,所述第二组侧向孔121、所述第四组侧向孔132对应径向重叠配合形成第二径向配合区域25;所述工具组件4带动所述中间连接件3通入并连接于所述第一径向配合区域24、所述第二径向配合区25。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可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5)

1.一种植入器械,其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侧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上设置周向限位结构;所述侧向连接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轴向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入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包括三维立体的网状结构,所述第二组件包括支架结构或网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入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限位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定位凸台、以及与所述定位凸台相匹配的定位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植入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台关于所述植入器械中轴线呈非中心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植入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台位于所述第一组件远端区域的周向外侧,所述定位凹槽周向位于所述第二组件近端区域;或者,所述第一组件远端区域的周向内侧设置有轴向槽,所述第二组件的轴向内侧设有与所述轴向槽配合的所述定位凸台。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植入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连接结构包括中间连接件、一个或多个第一组侧向孔、以及与所述第一组侧向孔相配合的第二组侧向孔;所述第一组侧向孔、所述第二组侧向孔形成径向配合区域;所述径向配合区域包括第一尺寸孔、第二尺寸孔;所述的第一尺寸孔和第二尺寸孔尺寸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植入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侧向孔沿轴向排布于所述第一组件的远端区域,所述第二组侧向孔沿轴向排布于所述第二组件的近端区域;所述第一组件、所述第二组件经所述周向限位结构限位后,所述第一组侧向孔、所述第二组侧向孔形成径向配合区域;所述中间连接件通入并连接于所述径向配合区域完成轴向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入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的远端区域为柱形体或多面体,所述第二组件的近端区域为与所述柱形体或所述多面体配合的腔室结构,所述柱形体或所述多面体轴向通入所述腔室结构,并实现周向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植入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件设有轴向通孔,其包括固定连接部、限位件、第二导向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中间连接件的右端;或者,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固定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导向件之间;所述径向配合区域的右端区域与所述固定连接部右端区域形成配合连接结构,所述配合连接结构包括螺纹、卡扣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中间连接件的右端时,所述限位件紧抵所述第一组件或所述第二组件的右端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植入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固定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导向件之间时,所述径向配合区域由右端到左端依次包括第一尺寸孔、第二尺寸孔;所述第一尺寸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尺寸孔的孔径,使得所述第一尺寸孔与所述第二尺寸孔之间形成限位部;所述第一尺寸孔、所述第二尺寸孔均为通孔;或者,所述第一尺寸孔为通孔,所述第二尺寸孔为盲孔。
11.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植入器械的装卸工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组件由右端到左端依次包括旋转操作部、旋转力传递件、第一导向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植入器械的装卸工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力传递件为一字型结构或十字型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植入器械的装卸工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操作部内设有弹性组件,所述第一导向件抵靠在盲孔的左端时,所述弹性组件使得所述中间连接件继续向左端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植入器械的装卸工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件左端设有防脱结构,所述中间连接件预装在所述工具组件上时,所述防脱结构防止所述中间连接件脱落。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植入器械的装卸工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尺寸孔为通孔时,所述第一导向件的左端由右端向左端通入所述第一尺寸孔并到达所述第二尺寸孔的左端区域或左端区域外,此时所述第二导向件的左端与所述第二尺寸孔的右端配合,操作所述工具组件带动所述第二导向件继续向左端移动,同时,所述旋转操作部通过所述旋转力传递件带动所述中间连接件周向旋转形成所述配合连接结构后,所述限位件紧抵所述限位部。
CN202111450031.3A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植入器械及其装卸工具组件 Pending CN1143058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0031.3A CN114305818A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植入器械及其装卸工具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0031.3A CN114305818A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植入器械及其装卸工具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5818A true CN114305818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48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50031.3A Pending CN114305818A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植入器械及其装卸工具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0581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79414B2 (en) Active drive for robotic catheter manipulators
US11517717B2 (en) Active drives for robotic catheter manipulators
JP5409655B2 (ja) 操向可能チューブ
US11039820B2 (en) Sterile interface for articulated surgical instruments
US8945098B2 (en) Surgical manipulation instrument
EP3915520B1 (en) Implant loading tool, compression device and loading system
CN215651293U (zh) 一种手柄、输送器及医用装置
CN215937493U (zh) 一种手柄、输送器及医用装置
US20180168760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upling a surgical tool to a tool driver of a robotic surgical system
WO2022095268A1 (zh) 一种左心耳封堵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4305818A (zh) 一种植入器械及其装卸工具组件
CN210931284U (zh) 内窥镜
CN115998485A (zh) 调弯鞘和钳夹器输送装置
US20030176765A1 (en) Devices for holding a body organ
JP6907340B2 (ja) 手術器具、被取付装置、医療用処置具、手術ロボットおよび遠隔手術システム
CN114680983A (zh) 一种可选配组装的植入器械
CN208388661U (zh) 关节镜下辅助牵引器
CN116849804B (zh) 机械臂及腹腔镜手术器械
EP4368122A1 (en) Handle, conveyor, and medical device
CN219516696U (zh) 可通过颈动脉置入的人工瓣膜输送装置
CN215937814U (zh) 植入物的装载工具与医疗装置
EP4368121A1 (en) Handle, conveyor, and medical device
CN216777143U (zh) 一种可组装的植入器械
CN220404203U (zh) 人工植入物的输送系统
CN219782492U (zh) 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及内窥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