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5609A - 一种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以及半开放穿刺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以及半开放穿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05609A
CN114305609A CN202111615670.0A CN202111615670A CN114305609A CN 114305609 A CN114305609 A CN 114305609A CN 202111615670 A CN202111615670 A CN 202111615670A CN 114305609 A CN114305609 A CN 1143056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mi
puncture
positioning
open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156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05609B (zh
Inventor
黄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ted Imaging Zhi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ted Imaging Zhi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ted Imaging Zhi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ted Imaging Zhi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1567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056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05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56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056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56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包括: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上开设有贯穿于所述引导部两端的引导槽,所述引导槽用于引导穿刺针的定位和导向;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引导部连接,用于固定所述引导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半开放穿刺系统。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实际操作中,对穿刺的约束通过半开放的引导槽和人手施加的压力共同实现,当手指一侧的压力解除时穿刺针可立即与半开放引导结构分离,两者之间不再有相互作用力,当半开放引导结构向后移动时穿刺针不会跟随移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另外,半开放的引导槽便于清洁,工作中不需要从导航设备分离因此不直接接触患者,使该工具易于通过清洗与灭菌达到再次使用标准。

Description

一种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以及半开放穿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介入手术中,操作者直接用手控制穿刺针进行穿刺,将穿刺针插入人体内。由于操作者根据平面的影像信息来决定空间中的穿刺针道,并人为操作穿刺针进行穿刺,穿刺的针道难以准确规划和控制,并且精度水平随着操作者的个人操作能力而波动。
对此,一种改进方案是使用自动化导航设备,例如机械臂,在指定的空间坐标放置一个指定朝向的引导工具,使得使用者沿着引导工具执行穿刺,就可以确保针道大致与规划出的针道一致,提升了穿刺手术的信息化程度和精度。
但是,现有的引导穿刺系统中,引导工具的引导方式通常是圆孔式,这使它们在使用上存在以下弊端:
在穿刺针插入人体后,不拔出就无法将之与引导工具分离,只能先将引导工具与导航设备分离,使引导工具留在手术区域占用空间,对多针消融等需要连续进行多针穿刺的术式阻碍较大;而且由于穿刺针与引导工具不便分离,当穿刺进行到一半而导航设备发生故障时,不便于将穿刺针与导航设备分离,产生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穿刺引导工具使用时穿刺针与引导工具分离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以及半开放穿刺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包括:
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上开设有贯穿于所述引导部两端的引导槽,所述引导槽用于引导穿刺针的定位和导向;
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引导部连接,用于固定所述引导部。
进一步的,所述引导槽的截面为V形,所述引导槽的两个侧壁成夹角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引导部上设有握持凹陷部,所述握持凹陷部与所述引导槽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引导部、所述固定部连接,以使使所述引导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形成间隔。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部呈杆状,使所述引导部相对所述固定部错位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半开放穿刺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定位固定机构以及穿刺针,所述定位固定机构与所述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连接,所述穿刺针能够沿所述引导槽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以及夹持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间隔设置,所述夹持部夹持固定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用于定位所述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在所述夹持部上的安装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以及所述第二定位部相配合的夹持配合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部本体以及一对定位夹持片,所述第一定位部本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夹持配合部相匹配的第一卡接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第二定位部本体以及一对辅助定位片,所述第二定位部本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夹持配合部相匹配的第二卡接槽。
本发明提出一种半开放引导结构以及穿刺工具,设置有半开放的引导槽,其具有以下效果:
1、半开放的引导槽可适配不同直径的穿刺针。引导槽内壁的两个面相互垂直,可根据穿刺针的实际直径与引导工具的尺寸信息得到穿刺针相对于引导工具的空间位置,并在针道计算中进行合适的参数设置;
2、实际操作中,对穿刺的约束通过半开放的引导槽和人手施加的压力共同实现,当手指一侧的压力解除时穿刺针可立即与半开放引导结构分离,两者之间不再有相互作用力,当半开放引导结构向后移动时穿刺针不会跟随移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3、该穿刺工具在用于固定部与引导部之间有细长的延伸部,可增加导航设备与多针术式手术区域的距离,减小了干涉的风险,降低了针道规划和空间避障的难度;
4、半开放引导结构上设有握持凹陷部,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引导部分适合单手夹持并向穿刺针施加压力;
5、半开放的引导槽便于清洁,工作中不需要从导航设备分离因此不直接接触患者,使该工具易于通过清洗与灭菌达到再次使用标准。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引导部与延伸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3中引导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所示为使用时穿刺针与引导槽的装配示意图;
图5所示为使用时穿刺针与引导槽的截面示意图;
图6所示为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与定位固定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引导部,11-引导槽,12-操作件,121-握持凹陷部,2-固定部,21-夹持配合部,3-延伸部,4-穿刺针,5-定位固定机构,51-第一定位部,511-第一定位部本体,512-定位夹持片,513-第一卡接槽,52-第二定位部,521-第二定位部本体,522-辅助定位片,523-第二卡接槽,53-夹持部53,531-夹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发明提供的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
请参阅图1、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用于引导穿刺针4进行穿刺,其包括:引导部1以及固定部2,引导部1与固定部2连接,引导部1上开设有贯穿于引导部1两端的引导槽11,引导槽11引导穿刺针沿引导槽11的轴向进行穿刺,固定部2用于固定引导部。
使用时,将穿刺针沿引导槽11的轴向进行穿刺,引导槽11能够限制穿刺针,保障穿刺针进行穿刺的稳定性以及准确性;而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引导孔;引导槽11为槽体,是一个半开放的结构;使穿刺针能够在任意时刻与引导槽11脱离接触,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因穿刺针与引导机构脱离不便引起的引导工具占用空间以及安全风险。
具体的,引导槽11内壁能够与伸入引导槽11内的穿刺针4紧密贴合。
对于引导槽11来说,设置其的目的是利用其半开放的特性,使穿刺针4既能够得到引导槽11的引导,保证穿刺的稳定性与准确性,又可以随时与引导槽11分离。引导槽11只需满足上述目的即可;无需限制其具体结构。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引导槽11的内壁为能够与伸入引导槽11内的穿刺针4紧密贴合的圆弧面。由于一般穿刺针4的外表面为弧面,将引导槽11的内壁设置成圆弧面,能够与穿刺针4的外表面贴合,从而对伸入引导槽11内的穿刺针4实现稳定支撑,保证穿刺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而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4以及图5,引导槽11的截面为V形,引导槽11的内壁两个侧壁成夹角设置。当穿刺针4放在其中时,穿刺针4的外壁同时与引导槽11的内壁抵接,从而对伸入引导槽11内的穿刺针4实现稳定支撑,保证穿刺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具体的,引导部1上设置便于操作者将穿刺针4压紧在引导槽11内的操作件12。
对于操作件12来说,设置在操作件12的目的在于,便于操作者对穿刺针4施加压力,将穿刺针4压紧在引导槽11内,保证穿刺的稳定性与准确性。也就是说,操作件12只需要满足上述目的即可,无需限制其具体结构。
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操作件12为一固定夹,固定夹具有一与位于引导槽11内的穿刺针4接触的第一状态以及与位于引导槽11内的穿刺针4脱离接触的第二状态,第一状态时,固定夹具有驱动穿刺针4与引导槽11的内壁抵紧的趋势。操作者操作固定夹,使固定夹能够在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而在本实施例中,操作件12为引导部1上开设的握持凹陷部121,握持凹陷部121与引导槽11相对设置。在手术中,穿刺针4被放置在引导槽11中,操作者用一根手指压在穿刺针4外侧,同时把两根手指放在握持凹陷部121内,对向夹紧,从而把穿刺针4压紧在引导槽11内。此时,操作者用另一只手夹持住穿刺针4的端部并上下推拉,即可完成进针和退针的操作。而由于手指的力量,将穿刺针4能够稳定的与引导槽11内壁接触,保证穿刺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对引导槽11的长度不做限定,也就是说,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引导槽11的长度可以有多种;相对应的,握持凹陷部121也应对应的拥有多种尺寸,使操作者能以更便捷或更习惯的手势使用。
对于引导槽11的角度本申请也不做限定,引导槽11可以沿竖直方向设置,也可以倾斜设置;具体选择何种角度需要根据实施本申请时的实际需求来确定。
具体的,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还包括延伸部3,所述延伸部3的两端分别与引导部1、固定部2连接,以使引导部1与固定部2之间形成间隔。
具体的,延伸部3呈杆状,使引导部1相对固定部2错位设置,能够避免固定部2对穿刺实施空间的占用,减少固定部2对穿刺针4的干涉,保障穿刺的顺利进行。并且在多针连续穿刺、且已经穿刺了一定数量的穿刺针的情况下,形状纤细的连接件13可以通过穿刺针4之间的空隙,把下一根穿刺针4送到预定位置。
在本申请中,延伸部3的设置方向不做限定。延伸部3可以沿水平方向延伸也可以沿竖直方向设置;延伸部3的两端可以位于同一平面内,也可以位于不同平面内。但在更优的实施例中,考虑到实际穿刺的操作习惯以及便捷程度;延伸部3的设置方向优选为相对固定部2向前且向下。能够使引导部1在水平方向以及竖直方向与固定部2形成错位,避免对穿刺针4产生干涉。
另外,现有的引导工具多用塑料制成,刚度较低,在穿刺过程中如果遇到穿刺阻力或操作者用力较大,就可能发生变形,降低引导精度。所以,在本申请中,引导部1以及固定部2采用不锈钢制成;其在受到较大作用力时仍能保持不变形,保证引导精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半开放穿刺系统,其包括:上述的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定位固定机构5以及穿刺针4,定位固定机构5与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连接,穿刺针4能够沿引导槽11移动。
具体的,穿刺针4可以根据需求有不同的尺寸型号,每种尺寸型号的穿刺针4截面直径已知。
具体的,请参阅图6,定位固定机构5包括第一定位部51、第二定位部52以及夹持部53,第一定位部51与第二定位部52间隔设置,所述夹持部53夹持固定所述固定部2,第一定位部51、第二定位部52用于定位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在夹持部53上的安装位置。
具体的,固定部2上形成有与夹持部53相配合的夹持配合部21。
具体的,第一定位部51包括第一定位部本体511以及一对定位夹持片512,所述第一定位部本体511上开设有与所述夹持配合部21相匹配的第一卡接槽513,所述定位夹持片512与所述第一定位部本体511铰接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定位部本体511转动,处于工作状态时,固定部2的端部与第一卡接槽513形成卡合、定位夹持片512夹紧固定部2的端部。
定位夹持片512使固定部2始终维持与第一卡接槽513的卡合状态,使第一定位部51始终与固定部2保持固定。
具体的,第二定位部52包括第二定位部本体521以及一对辅助定位片522,第二定位部本体521上开设有与夹持配合部21相匹配的第二卡接槽523,辅助定位片522与第二定位部本体521铰接并能够相对第二定位部本体521转动,处于工作状态时,夹持配合部21与第二卡接槽523形成卡合、辅助定位片522夹紧固定部2。
辅助定位片522使固定部2始终维持与第二卡接槽523的卡合状态,使第二定位部52始终与固定部2保持固定。
所述夹持部53上开设有与夹持配合部21相匹配的夹持槽531,夹持配合部21伸入夹持槽531内形成卡合。
固定部2与第一定位部51以及第二定位部52定位,夹持配合部21伸入夹持槽531内形成卡合,固定部2与夹持部53相对固定,由于第一定位部51与第二定位部5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已知,所以固定部2与定位固定机构5的位置关系可以确认。
另外,延伸部3的长度以及延伸方向都是已知的,从而可以根据延伸部3的长度以及延伸方向确定延伸部3与引导部1连接处与定位固定机构5之间的位置关系。
进一步的,引导部1的厚度以及引导槽11的开设位置是已知的,所以,引导槽11与定位固定机构5的位置关系可以确认。
由于穿刺针4截面半径已知,引导槽11形成的夹角已知,由于穿刺针4放置在引导槽11内,是与引导槽11内壁相切,根据引导槽11的夹角以及穿刺针4截面半径可以计算得出,穿刺针4截面圆心与引导槽11的位置关系。
最后,结合固定部2与定位固定机构5的位置关系、引导槽11与定位固定机构5的位置关系以及穿刺针4截面圆心与引导槽11的位置关系可以确定穿刺针4截面圆心(穿刺点)与定位固定机构5的位置关系。
由于,定位固定机构5与穿刺点位置关系已知,可以驱动定位固定机构5移动,使穿刺点移动至预设的穿刺位置处,进行穿刺。
具体实施过程:使用时先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引导角度以及具有合适引导槽11长度的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将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与定位固定机构5固定,第一定位部51、第二定位部52定位固定部2,夹持部53与固定部2形成固定,确定穿刺点与定位固定机构5的位置关系,驱动定位固定机构5移动,使穿刺点移动至预设的穿刺位置处,将穿刺针4放置在引导槽11中,操作者用一根手指压在穿刺针4外侧,同时把两根手指放在握持凹陷部121内,对向夹紧,从而把穿刺针4压紧在引导槽11内。此时,操作者用另一只手夹持住穿刺针4的端部并上下推拉,即可完成进针和退针的操作。而由于手指的力量,将穿刺针4能够稳定的与引导槽11内壁接触,保证穿刺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当完成穿刺或出现意外情况,可以松开手指松开,即可从穿刺针4的一侧将引导结构取出,实现引导结构与穿刺针4分离。
本发明提出一种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设置有半开放的引导槽,其具有以下效果:
1、半开放的引导槽可适配不同直径的穿刺针。引导槽内壁的两个面相互垂直,可根据穿刺针的实际直径与引导工具的尺寸信息得到穿刺针相对于引导工具的空间位置,并在针道计算中进行合适的参数设置;
2、实际操作中,对穿刺的约束通过半开放的引导槽和人手施加的压力共同实现,当手指一侧的压力解除时穿刺针可立即与半开放引导结构分离,两者之间不再有相互作用力,当半开放引导结构向后移动时穿刺针不会跟随移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3、该穿刺工具在用于固定部与引导部之间有细长的延伸部,可增加导航设备与多针术式手术区域的距离,减小了干涉的风险,降低了针道规划和空间避障的难度;
4、半开放引导结构上设有握持凹陷部,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引导部分适合单手夹持并向穿刺针施加压力;
5、半开放的引导槽便于清洁,工作中不需要从导航设备分离因此不直接接触患者,使该工具易于通过清洗与灭菌达到再次使用标准。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而顺畅地实施本发明;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用于引导穿刺针进行穿刺,其特征在于,包括:
引导部(1),所述引导部(1)上开设有贯穿于所述引导部(1)两端的引导槽(11),所述引导槽(11)用于引导穿刺针的定位和导向;
固定部(2),所述固定部(2)与所述引导部(1)连接,用于固定所述引导部(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槽(11)的截面为V形,所述引导槽(11)的两个侧壁成夹角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1)上设有握持凹陷部(121),所述握持凹陷部(121)与所述引导槽(11)相对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延伸部(3),所述延伸部(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引导部(1)、所述固定部(2)连接,以使所述引导部(1)与所述固定部(2)之间形成间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部(3)呈杆状,所述延伸部(3)使所述引导部(1)相对所述固定部(2)错位设置。
6.一种半开放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定位固定机构(5)以及穿刺针(4),所述定位固定机构(5)与所述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连接,所述穿刺针(4)能够沿所述引导槽(11)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开放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固定机构(5)包括第一定位部(51)、第二定位部(52)以及夹持部(53),所述第一定位部(51)与所述第二定位部(52)间隔设置,所述夹持部(53)夹持固定所述固定部(2),所述第一定位部(51)、所述第二定位部(52)用于定位所述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在所述夹持部(53)上的安装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开放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上形成有与所述夹持部(53)相配合的夹持配合部(2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开放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51)包括第一定位部本体(511)以及一对定位夹持片(512),所述第一定位部本体(511)上开设有与所述夹持配合部(21)相匹配的第一卡接槽(513)。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开放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定位部(52)包括第二定位部本体(521)以及一对辅助定位片(522),所述第二定位部本体(521)上开设有与所述夹持配合部(21)相匹配的第二卡接槽(523)。
CN202111615670.0A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以及半开放穿刺系统 Active CN1143056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15670.0A CN114305609B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以及半开放穿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15670.0A CN114305609B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以及半开放穿刺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5609A true CN114305609A (zh) 2022-04-12
CN114305609B CN114305609B (zh) 2023-07-25

Family

ID=81013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15670.0A Active CN114305609B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以及半开放穿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05609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73542A (ja) * 1989-11-30 1991-07-26 Shimadzu Corp 超音波探触子における穿刺用アダプタ
US20060009787A1 (en) * 2002-09-06 2006-01-12 Hiroyuki Tai Simplified stereotaxtic brain surgery device, and band used for determining position at which such device is mounted on patient head
JP2006051302A (ja) * 2004-08-10 2006-02-23 Shunpei Sakurai 血管穿刺用棒状リニア型超音波探触子
JP2006075386A (ja) * 2004-09-10 2006-03-23 Toshiba Corp 穿刺アダプタ
CN106562816A (zh) * 2016-11-10 2017-04-19 李利 通用型超声引导支架及将其装配到超声探头的方法
CN206700207U (zh) * 2016-12-31 2017-12-05 石余先 手持式ct定位穿刺角度引导器
WO2018026878A1 (en) * 2016-08-02 2018-02-08 Avent, Inc. Motor-assisted needle guide assembly for ultrasound needle placement
CN109498069A (zh) * 2018-12-29 2019-03-22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乳腺穿刺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680471A (zh) * 2019-10-10 2020-01-14 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 一种穿刺辅助导引支架
WO2020081725A1 (en) * 2018-10-16 2020-04-23 El Galley Rizk Biopsy navig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13040880A (zh) * 2021-04-29 2021-06-29 苏州市立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穿刺架和穿刺设备
CN113229903A (zh) * 2021-06-28 2021-08-10 真实维度科技控股(珠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激光引导的穿刺辅助装置
CN113243978A (zh) * 2021-05-14 2021-08-13 磅客策(上海)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穿刺装置及手术机器人
CN113509244A (zh) * 2021-05-24 2021-10-19 武汉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穿刺装置和穿刺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73542A (ja) * 1989-11-30 1991-07-26 Shimadzu Corp 超音波探触子における穿刺用アダプタ
US20060009787A1 (en) * 2002-09-06 2006-01-12 Hiroyuki Tai Simplified stereotaxtic brain surgery device, and band used for determining position at which such device is mounted on patient head
JP2006051302A (ja) * 2004-08-10 2006-02-23 Shunpei Sakurai 血管穿刺用棒状リニア型超音波探触子
JP2006075386A (ja) * 2004-09-10 2006-03-23 Toshiba Corp 穿刺アダプタ
WO2018026878A1 (en) * 2016-08-02 2018-02-08 Avent, Inc. Motor-assisted needle guide assembly for ultrasound needle placement
CN106562816A (zh) * 2016-11-10 2017-04-19 李利 通用型超声引导支架及将其装配到超声探头的方法
CN206700207U (zh) * 2016-12-31 2017-12-05 石余先 手持式ct定位穿刺角度引导器
WO2020081725A1 (en) * 2018-10-16 2020-04-23 El Galley Rizk Biopsy navig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9498069A (zh) * 2018-12-29 2019-03-22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乳腺穿刺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680471A (zh) * 2019-10-10 2020-01-14 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 一种穿刺辅助导引支架
CN113040880A (zh) * 2021-04-29 2021-06-29 苏州市立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穿刺架和穿刺设备
CN113243978A (zh) * 2021-05-14 2021-08-13 磅客策(上海)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穿刺装置及手术机器人
CN113509244A (zh) * 2021-05-24 2021-10-19 武汉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穿刺装置和穿刺系统
CN113229903A (zh) * 2021-06-28 2021-08-10 真实维度科技控股(珠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激光引导的穿刺辅助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任贺等: "计算机辅助多角度穿刺系统的研究", 医疗卫生装备, vol. 28, no. 12, pages 26 - 2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5609B (zh) 2023-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06292B1 (en) Catheter assembly
US8403387B2 (en) Gripping apparatus, robot system and gripping method
JP5790972B2 (ja) 留置針装置
US8870815B2 (en) Steering system and a catcher system
US7186224B2 (en) Side attaching guidewire torque device
JP6794606B2 (ja) トルク装置及び固定機構
JPH03173542A (ja) 超音波探触子における穿刺用アダプタ
US6217587B1 (en) Treatment tool for an endoscope
US20200323418A1 (en) Grips for medical devices
EP1913879B1 (en) Medical intervention instrument
US11167110B2 (en) Steerable catheter
US5810864A (en) Surgical instrument system
WO2013122149A1 (ja) 留置針装置
CN114305609A (zh) 一种半开放引导穿刺工具以及半开放穿刺系统
US4640274A (en) Surgical needle extractor having a disposable chuck, a chuck and a handle
JP3893713B2 (ja) クランプ用ハンド
CN114176737B (zh) 末端套筒夹具和穿刺机器人
JP5192898B2 (ja) マニピュレータシステム
CN212729923U (zh) 一种穿刺手术机器人穿刺针支架装置
NL2032588B1 (en) Handheld control device for manipulating a steerable guide wire
JP3487901B2 (ja) 医療用装置の保持板装置
US7264626B2 (en) Blood vessel knife
WO2020203188A1 (ja) カッターナイフのホルダおよびカッターナイフ
CN211796738U (zh) 一种自带可伸缩型神经剥离子的显微吸引器
CN218220274U (zh) 输液针及其手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