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散热空调服,其设计更加合理,更加有利于在衣服内部形成一个流畅通风,有利于解决之前风扇服的吹风产生的臃肿问题,大大提高了散热的效果,更加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二)需要采取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散热空调服,包括空调服主体,所述空调服主体为外面料层和内面料层的双层结构,中间形成夹层,所述内面料层为降温散热立体网设计,所述夹层上设置有降温空调装置,所述降温空调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空调服主体背面所述夹层中的后空调扇以及设置在所述外面料层上的供电组件和控制器,所述供电组件与所述后空调扇通过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插头,所述供电组件位于所述空调服主体的正面位置。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空调服主体衣领口以及衣袖口上的闭风边接布结构,所述闭风边接布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外面料层和所述内面料层的衣领口以及衣袖口处位置上的闭风边接布,所述闭风边接布与所述外面料层和所述内面料层的衣领口以及衣袖口缝制为一体。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空调服主体下边缘的下摆松紧装置,所述下摆松紧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空调服主体下边缘的通道,所述通道中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空调服主体下边缘松紧的下摆收缩松紧调节拉绳。
优选地,所述下摆收缩松紧调节拉绳露出所述通道外侧设置有下摆弹簧卡扣。
优选地,所述后空调扇为离心式薄型风扇。
优选地,所述供电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外面料层上的口袋,所述口袋中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采用的是移动电源。
优选地,所述插头采用的是DC插头。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设置所述空调服主体正面所述夹层中的前空调扇,所述前空调扇连接有所述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后空调扇和所述前空调扇均为两个。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空调服主体背面的拆装口结构,所述拆装口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空调服主体背面的所述外面料层上的拆装维护口,所述拆装维护口之间通过粘合黏贴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外面料层包括耐刮层,所述耐刮层的底部设置有抗紫外线层,所述抗紫外线层的底部设置有隔热层。
优选地,所述降温散热立体网设计包括上表层和下底层,所述上表层和所述下底层的中间部为斜丝力结构设计,所述上表层和所述下底层之间的四周均为弹力弯条设计,且所述上表层和所述下底层上均有通风孔。
(三)需要达到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其一,本发明内面料层为降温散热立体网设计,此种设置更加有利于在内部整片通风循环(内部进行通风流畅),不仅仅有利于解决之前风扇服的吹风产生的臃肿问题,而且大大提高了散热的效果,更加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其二,本发明夹层上设置有降温空调装置,降温空调装置包括设置在空调服主体背面夹层中的后空调扇以及设置在外面料层上的供电组件和控制器,供电组件与后空调扇通过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上设置有插头,供电组件位于空调服主体的正面位置,此种更加结合降温空调装置,更加有利于在衣服内部形成一个流畅通风,有利于解决之前风扇服的吹风产生的臃肿问题,大大提高了散热的效果,更加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实施例一:参阅图1和图2,一种散热空调服,包括空调服主体1,空调服主体1为外面料层和内面料层的双层结构,中间形成夹层,内面料层为降温散热立体网设计,夹层上设置有降温空调装置2,降温空调装置2包括设置在空调服主体1背面夹层中的后空调扇21以及设置在外面料层上的供电组件22和控制器23,供电组件22与后空调扇21通过控制器23相连接,此种控制器23上设置有插头24,供电组件22位于空调服主体1的正面位置,此种更加有利于方便穿着时进行更换供电组件22,以及通过控制器23进行调节控制。此种在降温空调装置2进行降温散热同时,从而使得通过降温散热立体网设计更加有利于在内部整片通风循环(内部进行通风流畅),不仅仅有利于解决之前风扇服的吹风产生的臃肿问题,而且大大提高了散热的效果,更加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进一步说,还包括设置在空调服主体1衣领口以及衣袖口上的闭风边接布结构3,闭风边接布结构3包括设置在外面料层和内面料层的衣领口以及衣袖口处位置上的闭风边接布31,闭风边接布31与外面料层和内面料层的衣领口以及衣袖口缝制为一体,此种更加有利于提高整体性。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更加进一步说,还包括设置在空调服主体1下边缘的下摆松紧装置4,通过下摆收紧装置4调节松紧,这样更加有利于空调服主体1的下摆紧贴腰围,让气流由下而上引流准备,想说明的是,下摆松紧装置4包括设置在空调服主体1下边缘的通道41,通道41中安装有用于调节空调服主体1下边缘松紧的下摆收缩松紧调节拉绳42,下摆收缩松紧调节拉绳42露出通道41外侧设置有下摆弹簧卡扣43,使用时,只需拉动下摆收缩松紧调节拉绳42就可以调节空调服主体1下边缘的松紧,然后可通过下摆弹簧卡扣43即可固定紧,使衣身下摆紧贴腰围,让气流由下而上引流准备,操作方便简单,实用性强。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如图1和图3所示,更想强调的是,还包括设置在空调服主体1正面的前门襟拉链5,通过此种设置更加方便使用者穿着以及脱下。
实施例五:在实施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说,其中后空调扇21为离心式薄型风扇,来源广泛,降低生产制作的难度。
实施例六:在实施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或实施例五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进一步说,供电组件22包括设置在外面料层上的口袋221,口袋221中设置有电源222,电源222采用的是移动电源,此种不仅便于拆卸与安装,更加有利于后期更换。
实施例七:在实施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或实施例五或实施例六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更加进一步说,插头24采用的是DC插头,此种便于插拔,更加有利于更换移动电源。
实施例八:在实施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或实施例五或实施例六或实施例七的基础上,如图3和图4所示,更想强调的是,还包括设置在设置空调服主体1正面夹层中的前空调扇25,前空调扇25连接有控制器23,通过控制器23控制前空调扇25,其中控制器23采用多档级,这样可根据使用者需要调节所需要的风力,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是三档级(A、B和C)。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后空调扇21和前空调扇25均采用的是两个,这样使得降温的效果更好,更加有利于降温散热。
在使用时把DC头插入移动电源,长按控制器23,移动电源开关开启,控制器23上设计多档控制电压大小给吸风风扇供电,然后使风扇产生大小不同的气流量,使用者可以在大小不同档控制天中小凉快度;长按控制器23,断开移动电源,停止供电后拔开电源即可,移动电源可以更换,充电后反复使用。
实施例九:在实施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或实施例五或实施例六或实施例七或实施例八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还包括设置在空调服主体1背面的拆装口结构6,拆装口结构6包括设置在空调服主体1背面的外面料层上的拆装维护口61,拆装维护口61之间通过粘合62黏贴在一起,从而实现拆装维护口61的封口,此种可对粘合并(毛勾粘黏贴设计),便于拆装,通过此种更加有利于清洗本发明的空调服主体1,当从拆装维护口61取出吸风风扇即可手洗,晾干后便可使用,可重复使用。
实施例十:在实施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或实施例五或实施例六或实施例七或实施例八或实施例九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进一步说,外面料层包括耐刮层71,耐刮层71的底部设置有抗紫外线层72,抗紫外线层72的底部设置有隔热层73,其中耐刮层71的材料为耐刮伤哑膜,具有防刮性能,抗紫外线层72的材料为透明抗紫外线膜,隔热层73使纺织服装面料具有隔绝外部热量的效果。
实施例十一:在实施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或实施例五或实施例六或实施例七或实施例八或实施例九或实施例十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进一步说,降温散热立体网设计包括上表层81和下底层82,上表层81和下底层82的中间部为斜丝力结构设计83,上表层81和下底层82之间的四周均为弹力弯条设计84,且上表层81和下底层82上均有通风孔85。如图7所示,此种降温散热立体网设计是根据力结构设计,有利于保证立体空隙不易压扁变形及柔软度,特别是中间部为斜丝力结构设计83(中间的斜丝),在通风的同时还能把气流碎片化使其产生降温冰感的效果,还能快速的吸取人体的温度,然后随着气流迅速的排出体外,降温的同时又让身体保持干爽的效果,此种降温散热立体网设计中上表层81和下底层82上均有通风孔85,此种有利于通风和吸热大孔,让气流顺畅的上下循环,上表层81和下底层82之间的四周均为弹力弯条设计84(不同的丝状链接低面层设计),一边是交义力设计,另外一边是弧度竖条设计,弧度能是上下更有弹力,使材料更柔软,双边细细的的聚酯纤维丝能让通过的气流来回穿插,气流在细细的纤维作用下不断分流使其急速降温和分流,然后随着气流不吸入,前段的气流就会带着体温向外排出。
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拉链和粘合等常规手段,控制器内部部件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且其内部构造属于现有技术结构,工人根据现有技术手册就可完成对其进行正常操作,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发明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