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2387B - 一种信号强度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号强度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02387B
CN114302387B CN202111638179.XA CN202111638179A CN114302387B CN 114302387 B CN114302387 B CN 114302387B CN 202111638179 A CN202111638179 A CN 202111638179A CN 114302387 B CN114302387 B CN 1143023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trength
beacon frame
receiving
beacon
n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3817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02387A (zh
Inventor
程文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Chengd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3817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023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02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23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023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23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号强度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第N信标帧,所述第N信标帧为接收到的第N‑1信标帧的下一个信标帧,N为正整数,N大于或者等于2;根据第一信号强度和第二信号强度确定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为所述第N信标帧中包含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为收到所述第N‑1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采用本申请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提升确定信号强度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信号强度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强度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终端设备是通过定期接收接入点(access point,AP)广播出来的信标(Beacon)帧来获取当前连接的系统的信号强度,并实时更新显示。该信号强度可以由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来表示。
但随着终端设备与AP之间的距离增大,终端设备不一定每次都能接收到AP周期性发送的Beacon帧。在另一些情况中,即使无线路由器与终端设备的距离固定不变,终端接收到的RSSI也会概率性存在跳变的情况,进而影响终端设备对信号强度的判定。由于判定结果不准确,终端设备再基于该信号强度做的一些策略性的交互就会存在误判,从而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会基于RSSI进行是否漫游的判断,如果误判,那么终端设备本身需要发生漫游而没有漫游,或者不需要漫游时发生漫游又没有合适的漫游AP,都会影响数据交互。在另一示例中,终端设备会基于RSSI对应用数据的发送是走Wi-Fi通路还是移动蜂窝通路进行判断,例如,此时实际的Wi-Fi信号质量已经很弱了,但是终端设备确定出的RSSI却处于正常情况,那么应用数据就会走Wi-Fi通道,但实际的Wi-Fi通道的信号质量很差,数据交互大概率会失败,这样会影响应用的使用。如何提升确定信号强度的准确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强度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可以提升确定信号强度的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号强度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第N信标帧,所述第N信标帧为接收到的第N-1信标帧的下一个信标帧,N为正整数,N大于或者等于2;根据第一信号强度和第二信号强度确定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为所述第N信标帧中包含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为收到所述第N-1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通过该方法,可以提升确定信号强度的准确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第一信号强度和第二信号强度确定所述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包括:若信标帧数量小于预设值,则根据所述信标帧数量、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确定所述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所述信标帧数量为,从连接上接入点后到接收所述第N信标帧之前接收到的信标帧的总数量。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为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加权平均值;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权重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权重基于所述信号帧数量确定。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权重为1/(K+1),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权重为K/(K+1),K为所述信号帧数量。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信标帧数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值,则根据接收时间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确定所述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所述接收时间差用于指示接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的时间和接收到所述第N-1信标帧的时间的差值。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为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加权平均值;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权重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权重基于所述接收时间差确定。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权重基于所述接收时间差和预设时间差确定;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权重基于所述预设时间差与所述接收时间差的差值,以及所述预设时间差确定。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时间差为连接的接入点发送信标帧的发送周期的倍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倍数的取值范围为[8,20]。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或发送信号;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用于接收第N信标帧,所述第N信标帧为接收到的第N-1信标帧的下一个信标帧,N为正整数,N大于或者等于2;所述芯片,还用于根据第一信号强度和第二信号强度确定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为所述第N信标帧中包含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为收到所述第N-1信标帧后系统的信号强度。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模组设备,所述模组设备包括通信模组、电源模组、存储模组以及芯片模组,其中:所述电源模组用于为所述模组设备提供电能;所述存储模组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所述通信模组用于进行模组设备内部通信,或者用于所述模组设备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所述芯片模组用于:接收第N信标帧,所述第N信标帧为接收到的第N-1信标帧的下一个信标帧,N为正整数,N大于或者等于2;根据第一信号强度和第二信号强度确定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为所述第N信标帧中包含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为收到所述第N-1信标帧后系统的信号强度。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代码或指令,当代码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系统的信号强度由当前接收到的信标帧中包含的信号强度,以及之前接收到的信标帧确定出的系统的信号强度共同确定。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由于某次信标帧的错误而导致的系统的信号强度发生忽大忽小的跳变,偏离真实值的问题,可以提升确定信号强度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强度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号强度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表达形式“一个”、“一种”、“所述”、“上述”、“该”和“这一”旨在也包括复数表达形式,除非其上下文中明确地有相反指示。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所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服务器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为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该网络架构通常包括站点(station,STA)和接入点(access point,AP),各个设备数量以及形态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图1中示意出了一个SAT和一个AP。该AP为该STA提供通信服务,换言之,该AP为该STA提供Wi-Fi网络,该AP与该STA进行了Wi-Fi连接。另外,该AP可以为更多的STA提供通信服务,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AP,还可以称之为无线接入点、访问接入点、无线访问接入点,等等。它是为Wi-Fi设备提供网络接入的设备,可以提供STA对有线局域网和从有线局域网对STA的互相访问。在AP覆盖范围内的STA可以通过AP进行相互通信。图1中示例出的AP为无线路由器。在一些实施例中,AP还可以为具有为STA提供Wi-Fi通信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示例的,芯片系统可以包括芯片,还可以包括其它分立器件。
STA,为通过AP接入到Wi-Fi网络中的设备。可选的,STA在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中还可以称为客户端。该STA可以为终端设备,终端设备还可以称为终端(terminal)、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接入终端设备、车载终端设备、工业控制终端设备、UE单元、UE站、移动站、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移动设备、UE终端设备、无线通信设备、UE代理或UE装置等。该STA至少可以支持Wi-Fi通信技术,还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台式机、笔记本电脑、一体机、车载终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用户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移动陆地网络(public land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用户设备等。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STA还可以是具有Wi-Fi通信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其中,芯片系统可以包括芯片,还可以包括其它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举例来说,本申请的应用场景可以是基于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11b/g/n/ax协议标准的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网络,或者是基于IEEE802.11b/g/n/b/g/n/ax协议标准的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网络,或者是基于IEEE802.11b/g/n/ax协议标准的车联网(Vehicle-to-X,V2X)网络,或者是基于IEEE802.11b/g/n/ax协议标准的其它网络,还可以是基于802.11ax的下一代WLAN网络,或者是基于IEEE802.11ax下一代协议标准的IoT网络,或者是基于IEEE802.11ax的下一代协议标准的车联网网络,或者是基于IEEE802.11ax的下一代协议标准的其它网络,还可以是未来协议标准的其他WLAN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接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一些概念进行介绍。
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是衡量STA所连接的无线网络(或称为Wi-Fi网络)质量好坏的依据。现阶段,终端设备是通过定期接收接入点广播出来的信标(Beacon)帧来获取当前连接的系统的信号强度,并实时更新显示。该信号强度可以由RSSI来表示。
但随着终端设备与AP之间的距离增大,终端设备不一定每次都能接收到AP周期性发送的Beacon帧。在另一些情况中,即使无线路由器与终端设备的距离固定不变,终端接收到的RSSI也会概率性存在跳变的情况,进而影响终端设备对信号强度的判定。由于判定结果不准确,终端设备再基于该信号强度做的一些策略性的交互就会存在误判,从而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示例性的,终端设备会基于RSSI进行是否漫游的判断,如果误判,那么终端设备本身需要发生漫游而没有漫游,或者不需要漫游时发生漫游又没有合适的漫游AP,都会影响数据交互。在另一示例中,终端设备会基于RSSI对应用数据的发送是走Wi-Fi通路还是移动蜂窝通路进行判断,例如,此时实际的Wi-Fi信号质量已经很弱了,但是终端设备确定出的RSSI却处于正常情况,那么应用数据就会走Wi-Fi通道,但实际的Wi-Fi通道的信号质量很差,数据交互大概率会失败,这样会影响应用的使用。基于此,提出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
参见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强度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AP向STA发送信标帧,该信标帧包括第N-1信标帧和第N信标帧。
可选的,AP周期性地向STA发送信标帧。示例性的,AP发送信标帧的发送周期可以为100毫秒(ms),还可以存在其他取值的发送周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其中,该第N信标帧为STA接收到的第N-1信标帧的下一个信标帧,N为正整数,N大于或者等于2。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第N”和“第N-1”指示了信标帧的接收顺序,“第N”为“第N-1”紧接着的下一个。示例性的,第三信标帧为STA接收到的第二信标帧的下一个信标帧,第二信标帧为STA接收到的第一信标帧的下一个信标帧。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该第N信标帧为STA成功接收到的信标帧,并且该第N信标帧为STA成功接收到第N-1信标帧的下一个信标帧,也即是说,接收该第N信标帧与接收该第N-1信标帧之间,STA未成功接收其他信标帧。而对于信标帧的发送端(即AP)而言,该第N信标帧和该第N-1信标帧可能不是相邻发送的两个信标帧,这是因为STA不一定每次都能成功接收到AP周期性发送的信标帧。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N”和“第N-1”的顺序是针对信标帧的接收端(即STA)而言的。
S102、在STA接收来自AP的第N-1信标帧、第N信标帧之后,STA根据第一信号强度和第二信号强度确定收到该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
其中,该第一信号强度为该第N信标帧中包含的信号强度,该第二信号强度为收到该第N-1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具体的,该收到该第N-1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由该第N-1信标帧中包含的信号强度以及收到第N-2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确定。若不存在第N-2信标帧,那么收到该第N-1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为该第N-1信标帧中包含的信号强度。示例性的,该信号强度可以由RSSI来表示,另外,还可以存在其他可以指示信号强度的参数或者指标,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可选的,该收到该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可以为,该STA接收到第N信标帧后该STA显示或者后续策略性的交互的依据。该收到该第N-1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可以为,该STA接收到第N-1信标帧后该STA显示或者后续策略性的交互的依据。示例性的,该STA可以根据该收到该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对是否漫游进行判断。或者,该STA可以根据该收到该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对应用数据的发送是通过Wi-Fi通路还是移动蜂窝通路进行判断。另外,还可以存在其他基于系统的信号强度做的策略性交互,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STA可以根据每一次接收到的信标帧对系统的信号强度进行更新。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更新”不表示要求系统的信号强度一定要改变,因为前后两次确定出的系统的信号强度有可能相同。
与现有技术中,系统的信号强度由当前接收到的信标帧中包含的RSSI来确定不同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系统的信号强度由当前接收到的信标帧中包含的信号强度,以及之前接收到的信标帧确定出的系统的信号强度共同确定。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由于某次信标帧的错误而导致的系统的信号强度发生忽大忽小的跳变,偏离真实值的问题,可以提升确定信号强度的准确性。
参见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号强度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该方法中的步骤S202-步骤S204是图3介绍的步骤102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AP向STA发送信标帧,该信标帧包括第N-1信标帧和第N信标帧。
其中,该第N信标帧为接收到的第N-1信标帧的下一个信标帧,N为正整数,N大于或者等于2。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01的执行方式可以参照上述图2对应实施例中步骤S101的执行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S202、在STA接收来自AP的第N-1信标帧、第N信标帧之后,STA判断信标帧数量是否小于预设值。
其中,该信标帧数量为,从连接上接入点后到接收该第N信标帧之前接收到的信标帧的总数量。也即是说,该信标帧数量为连接上AP后从接收到第一信标帧(首次收到的信标帧)开始,到第N-1信标帧为止的信标帧的总数量。示例性的,若该第N信标帧为第十五信标帧,则该信标帧数量为14。
该预设值为STA预先设定的信标帧的数量值,示例性的,该预设值的取值范围可以为[8,20]。另外,该预设值还可以存在其他的取值。
S203、若信标帧数量小于预设值,则STA根据该信标帧数量、第一信号强度和第二信号强度确定该收到该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
其中,该第一信号强度为该第N信标帧中包含的信号强度,该第二信号强度为收到该第N-1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具体的,该收到该第N-1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由该第N-1信标帧中包含的信号强度以及收到第N-2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确定。若不存在第N-2信标帧,那么收到该第N-1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由该第N-1信标帧中包含的信号强度。示例性的,该信号强度可以由RSSI来表示,另外,还可以存在其他可以指示信号强度的参数或者指标,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收到该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为该第一信号强度和该第二信号强度的加权平均值。其中,该第一信号强度的权重和该第二信号强度的权重基于该信号帧数量确定。可选的,该第一信号强度的权重为1/(K+1),该第二信号强度的权重为K/(K+1),K为该信号帧数量。可以理解为,收到该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为,从连接上AP后接收到的第一信标帧至第N信号帧中包含的信号强度的平均值。
示例性的,该预设值可以记为rssi_smooth_factor,信标帧数量可以记为rcvd_bcn_num,收到该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记为RSSIN,收到该第N-1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即第二信号强度)记为RSSIN-1,第N信标帧中包含的信号强度(即第一信号强度)可以记为rssi_cur,那么当rcvd_bcn_num<rssi_smooth_factor时,存在如下关系:
RSSIN=RSSIN-1*rcvd_bcn_num/(rcvd_bcn_num+1)+rssi_cur*1/(rcvd_bcn_num+1)
或者,该关系还可以表示为:
RSSIN=(RSSIN-1*rcvd_bcn_num+rssi_cur)/(rcvd_bcn_num+1)
在信标帧数量较少的情况下,某次接收到的信标帧包含的信号强度对最终的系统的信号强度带来的影响会较大,那么出现误差的可能性也较大。因此在本方案中,收到该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为,从连接上AP后接收到的第一信标帧至第N信号帧中包含的信号强度的平均值,该第一信号强度的权重较小,可以减少某一次信标帧对系统的信号强度的影响,可以避免由于某次信标帧的错误而导致的系统的信号强度发生忽大忽小的跳变,偏离真实值的问题,可以提升确定信号强度的准确性。
S204、若该信标帧数量大于或者等于该预设值,则STA根据接收时间差、该第一信号强度和该第二信号强度确定该收到该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
其中,该接收时间差用于指示接收到该第N信标帧的时间和接收到该第N-1信标帧的时间的差值。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到信标帧后即对系统的信号强度进行更新,该接收时间差还可以理解为,用于指示根据该第N信标帧更新系统的信号强度的时间与根据该第N-1信标帧更新系统的信号强度的时间的差值。
可选的,若计算出的差值(即接收到该第N信标帧的时间和接收到该第N-1信标帧的时间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间差,那么将该接收时间差确定为该计算出的差值本身。若计算出的差值大于预设时间差,那么将该接收时间差确定为该预设时间差。也即是说,该接收时间差的最大值为该预设时间差,换言之,该预设时间差可以理解为该接收时间差的最大统计时间值。
示例性的,该接收时间差可以记为update_duration,该预设时间差可以记为max_update_duration,接收到该第N信标帧的时间可以记为cur_tick,接收到该第N-1信标帧的时间可以记为last_update_rssi_tick,存在如下关系:
update_duration=((cur_tick–last_update_rssi_tick)>max_update_duration)?
max_update_duration:(cur_tick-last_update_rssi_tick)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收到该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为该第一信号强度和该第二信号强度的加权平均值。其中,该第一信号强度的权重和该第二信号强度的权重基于该接收时间差确定。可选的,该第一信号强度的权重基于该接收时间差和预设时间差确定。该第二信号强度的权重基于该预设时间差与该接收时间差的差值,以及该预设时间差确定。可选的,该第一信号强度的权重基于该接收时间差与预设时间差的比值确定,该第二信号强度的权重基于该预设时间差与该接收时间差的差值,与该预设时间差的比值。
示例性的,该预设值可以记为rssi_smooth_factor,信标帧数量可以记为rcvd_bcn_num,该接收时间差可以记为update_duration,该预设时间差可以记为max_update_duration,收到该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记为RSSIN,收到该第N-1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即第二信号强度)记为RSSIN-1,第N信标帧中包含的信号强度(即第一信号强度)可以记为rssi_cur,那么当rcvd_bcn_num>=rssi_smooth_factor时,存在如下关系:
RSSIN=((RSSIN-1*(max_update_duration–update_duration))+rssi_cur*update_duration)/max_update_duration
在这种方式中,如果出现多次收不到信标帧的情况,那么接收时间差(update_duration)的值就比较大,则收到该第N-1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即第二信号强度,RSSIN-1)的权重就会很小,而第N信标帧中包含的信号强度(即第一信号强度,rssi_cur)的权重就会比较大,这样确定出的系统的信号强度更趋近于当前rssi_cur的值,即更趋近于新获取到的值。如果能连续收到信标帧,则即使新获取到的rssi_cur出现跳变,通过以上加权平均,新获取到的rssi_cur占比就很小,则确定出的系统的信号强度不会因为本次的跳变而出现较大差异,可以起到平滑的作用,提升确定信号强度的准确性。通过接收时间差与预设时间差的设置,能够平衡各种异常场景,使结果更趋于真实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预设时间差为连接的接入点发送信标帧的发送周期的倍数。可选的,该倍数的取值范围为[8,20]。需要说明的是,[8,20]为示例出的一个较为合适的取值范围,由于这个倍数的取值过大可能不能及时反映无线网络状况,过小可能导致信号强度的结果太灵敏,波动较大。在实际应用中,该倍数的取值也可以存在其他的可能方式,此处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该预设时间差还可以为连接的接入点发送信标帧的发送周期与该预设值的乘积,即该倍数为该预设值。
该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还可以理解为:该收到该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为该第一信号强度和该第二信号强度的加权平均值。该第一信号强度的权重和该第二信号强度的权重基于该信号帧数量确定;或者,该第一信号强度的权重和该第二信号强度的权重基于该接收时间差确定。具体的,在该信标帧数量小于该预设值的情况下,该第一信号强度的权重和该第二信号强度的权重基于该信号帧数量确定;在该信标帧数量大于或者等于该预设值的情况下,该第一信号强度的权重和该第二信号强度的权重基于该接收时间差确定。也即是说,在信标帧数量不同的情况下,有着不同的第一信号强度的权重和该第二信号强度的权重的确定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对临界情况也可以存在不同的判定方式,也即是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可以是:在该信标帧数量小于或者等于该预设值的情况下,该第一信号强度的权重和该第二信号强度的权重基于该信号帧数量确定;在该信标帧数量大于该预设值的情况下,该第一信号强度的权重和该第二信号强度的权重基于该接收时间差确定。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功能,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设计约束条件。
参见图4,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以是STA,也可以是STA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STA匹配使用的装置。图4所示的通信装置40可以包括接收单元401和确定单元402。其中:
接收单元401,用于接收第N信标帧,所述第N信标帧为接收到的第N-1信标帧的下一个信标帧,N为正整数,N大于或者等于2。
确定单元402,用于根据第一信号强度和第二信号强度确定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为所述第N信标帧中包含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为收到所述第N-1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确定单元402所执行的操作可以参照上述图2所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102的介绍,或者可以参照上述图3所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202-步骤S204的介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402具体用于:若信标帧数量小于预设值,则根据所述信标帧数量、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确定所述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所述信标帧数量为,从连接上接入点后到接收所述第N信标帧之前接收到的信标帧的总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为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加权平均值;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权重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权重基于所述信号帧数量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权重为1/(K+1),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权重为K/(K+1),K为所述信号帧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402还用于:若所述信标帧数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值,则根据接收时间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确定所述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所述接收时间差用于指示接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的时间和接收到所述第N-1信标帧的时间的差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为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加权平均值;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权重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权重基于所述接收时间差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权重基于所述接收时间差和预设时间差确定;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权重基于所述预设时间差与所述接收时间差的差值,以及所述预设时间差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时间差为连接的接入点发送信标帧的发送周期的倍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倍数的取值范围为[8,20]。
上述通信装置例如可以是:芯片、或者芯片模组。关于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各个装置、产品包含的各个模块或者各个单元,其可以是软件模块,也可以是硬件模块,或者也可以部分是软件模块,部分是硬件模块。例如,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芯片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芯片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芯片模组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不同的模块可以位于芯片模组的同一组件(例如芯片、电路模块等)或者不同组件中,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芯片模组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STA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不同的模块可以位于STA内同一组件(例如,芯片、电路模块等)或者不同组件中,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STA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50,用于实现上述图2-图3中STA的功能。该装置可以是STA或用于STA的装置。用于STA的装置可以为STA内的芯片系统或芯片。其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通信装置5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20,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STA的数据处理功能。通信装置5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510,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STA的收发操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用于通过传输介质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例如,通信接口510用于通信装置50中的装置可以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处理器520利用通信接口510收发数据,并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图3所述的方法。
通信装置5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530,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存储器530和处理器520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器520可能和存储器530协同操作。处理器520可能执行存储器53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于处理器中。
当通信装置50开机后,处理器520可以读取存储器530中的软件程序,解释并执行软件程序的指令,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当需要通过无线发送数据时,处理器520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图未示意),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通信装置50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520,处理器520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在另一种实现中,所述的射频电路和天线可以独立于进行基带处理的处理器520而设置,例如在分布式场景中,射频电路和天线可以与独立于通信装置,呈拉远式的布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通信接口510、处理器520以及存储器530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5中以存储器530、处理器520以及通信接口510之间通过总线540连接,总线在图5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5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装置50具体是用于STA时,例如通信装置50具体是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时,通信接口510所输出或接收的可以是基带信号。通信装置50具体是STA时,通信接口510所输出或接收的可以是射频信号。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操作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操作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需要说明的是,该通信装置可以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STA或接入网设备的相关步骤,具体可参见上述各个步骤所提供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通信装置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不同的模块可以位于终端内同一组件(例如,芯片、电路模块等)或者不同组件中,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终端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
对于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芯片系统的情况,可参见图6所示的芯片的结构示意图。该芯片60包括处理器601和通信接口602。其中,处理器60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通信接口602的数量可以是多个。
该处理器601被配置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接收第N信标帧,所述第N信标帧为接收到的第N-1信标帧的下一个信标帧,N为正整数,N大于或者等于2。根据第一信号强度和第二信号强度确定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为所述第N信标帧中包含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为收到所述第N-1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器601被配置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操作:若信标帧数量小于预设值,则根据所述信标帧数量、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确定所述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所述信标帧数量为,从连接上接入点后到接收所述第N信标帧之前接收到的信标帧的总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为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加权平均值;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权重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权重基于所述信号帧数量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权重为1/(K+1),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权重为K/(K+1),K为所述信号帧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器601被配置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若所述信标帧数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值,则根据接收时间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确定所述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所述接收时间差用于指示接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的时间和接收到所述第N-1信标帧的时间的差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为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加权平均值;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权重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权重基于所述接收时间差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权重基于所述接收时间差和预设时间差确定;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权重基于所述预设时间差与所述接收时间差的差值,以及所述预设时间差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时间差为连接的接入点发送信标帧的发送周期的倍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倍数的取值范围为[8,20]。
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芯片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芯片内部集成的处理器601,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
如图7所示,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模组设备70可以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相关步骤,该模组设备70包括:通信模组701、电源模组702、存储模组703以及芯片模组704。
其中,所述电源模组702用于为所述模组设备提供电能;所述存储模组703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所述通信模组701用于进行模组设备内部通信,或者用于所述模组设备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所述芯片模组704用于:
接收第N信标帧,所述第N信标帧为接收到的第N-1信标帧的下一个信标帧,N为正整数,N大于或者等于2。根据第一信号强度和第二信号强度确定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为所述第N信标帧中包含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为收到所述第N-1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芯片模组704具体用于:若信标帧数量小于预设值,则根据所述信标帧数量、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确定所述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所述信标帧数量为,从连接上接入点后到接收所述第N信标帧之前接收到的信标帧的总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为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加权平均值;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权重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权重基于所述信号帧数量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权重为1/(K+1),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权重为K/(K+1),K为所述信号帧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芯片模组704还用于:若所述信标帧数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值,则根据接收时间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确定所述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所述接收时间差用于指示接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的时间和接收到所述第N-1信标帧的时间的差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为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加权平均值;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权重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权重基于所述接收时间差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权重基于所述接收时间差和预设时间差确定;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权重基于所述预设时间差与所述接收时间差的差值,以及所述预设时间差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时间差为连接的接入点发送信标帧的发送周期的倍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倍数的取值范围为[8,20]。
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芯片模组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不同的模块可以位于芯片模组的同一组件(例如芯片、电路模块等)或者不同组件中,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芯片模组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处理器上运行时,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得以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操作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本申请提供的各实施例的描述可以相互参照,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例如关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各装置、设备的功能以及执行的操作可以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各方法实施例之间、各装置实施例之间也可以互相参考、结合或引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信号强度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收第N信标帧,所述第N信标帧为接收到的第N-1信标帧的下一个信标帧,N为正整数,N大于或者等于2;
根据第一信号强度和第二信号强度确定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为所述第N信标帧中包含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为收到所述第N-1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
所述根据第一信号强度和第二信号强度确定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包括:
若信标帧数量小于预设值,则根据所述信标帧数量、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确定所述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
所述信标帧数量为,从连接上接入点后到接收所述第N信标帧之前接收到的信标帧的总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为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加权平均值;
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权重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权重基于所述信号帧数量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权重为1/(K+1),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权重为K/(K+1),K为所述信号帧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信标帧数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值,则根据接收时间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确定所述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
所述接收时间差用于指示接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的时间和接收到所述第N-1信标帧的时间的差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为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加权平均值;
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权重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权重基于所述接收时间差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权重基于所述接收时间差和预设时间差确定;
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权重基于所述预设时间差与所述接收时间差的差值,以及所述预设时间差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间差为连接的接入点发送信标帧的发送周期的倍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倍数的取值范围为[8,20]。
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单元。
1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或发送信号;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片,用于接收第N信标帧,所述第N信标帧为接收到的第N-1信标帧的下一个信标帧,N为正整数,N大于或者等于2;
所述芯片,还用于根据第一信号强度和第二信号强度确定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为所述第N信标帧中包含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为收到所述第N-1信标帧后系统的信号强度;
所述芯片,具体用于若信标帧数量小于预设值,则根据所述信标帧数量、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确定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所述信标帧数量为,从连接上接入点后到接收所述第N信标帧之前接收到的信标帧的总数量。
13.一种模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设备包括通信模组、电源模组、存储模组以及芯片模组,其中:
所述电源模组用于为所述模组设备提供电能;
所述存储模组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
所述通信模组用于进行模组设备内部通信,或者用于所述模组设备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所述芯片模组用于:
接收第N信标帧,所述第N信标帧为接收到的第N-1信标帧的下一个信标帧,N为正整数,N大于或者等于2;
根据第一信号强度和第二信号强度确定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为所述第N信标帧中包含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为收到所述第N-1信标帧后系统的信号强度;
所述芯片模组具体用于:
若信标帧数量小于预设值,则根据所述信标帧数量、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确定收到所述第N信标帧后的系统的信号强度;所述信标帧数量为,从连接上接入点后到接收所述第N信标帧之前接收到的信标帧的总数量。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638179.XA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信号强度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Active CN1143023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38179.XA CN114302387B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信号强度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38179.XA CN114302387B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信号强度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2387A CN114302387A (zh) 2022-04-08
CN114302387B true CN114302387B (zh) 2023-12-01

Family

ID=80971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38179.XA Active CN114302387B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信号强度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02387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6653A (zh) * 2009-08-28 2011-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控制方法和接入点
CN105517136A (zh) * 2016-01-28 2016-04-20 武汉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动态调整无线终端发射功率的方法
KR20170018716A (ko) * 2015-08-10 2017-02-20 한국과학기술원 iBeacon 기반의 단말 간 3차원 상대위치 인식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8135006A (zh) * 2017-12-22 2018-06-08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Minstrel算法的速率和载波侦听阈值联合调整方法
CN108235386A (zh) * 2016-12-21 2018-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08696324A (zh) * 2018-05-29 2018-10-2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质量检测方法、装置及无线接入设备
CN109348431A (zh) * 2018-11-14 2019-02-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蓝牙扫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04606A (zh) * 2016-10-28 2019-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接收帧的基本服务集bss归属的方法和设备
CN110876176A (zh) * 2018-08-31 2020-03-1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终端与基站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98534A1 (en) * 2015-12-10 2017-06-15 Datalogic IP Tech S.r.I. Multi-beacon-based lo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6653A (zh) * 2009-08-28 2011-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控制方法和接入点
KR20170018716A (ko) * 2015-08-10 2017-02-20 한국과학기술원 iBeacon 기반의 단말 간 3차원 상대위치 인식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5517136A (zh) * 2016-01-28 2016-04-20 武汉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动态调整无线终端发射功率的方法
CN109804606A (zh) * 2016-10-28 2019-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接收帧的基本服务集bss归属的方法和设备
CN108235386A (zh) * 2016-12-21 2018-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08135006A (zh) * 2017-12-22 2018-06-08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Minstrel算法的速率和载波侦听阈值联合调整方法
CN108696324A (zh) * 2018-05-29 2018-10-2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质量检测方法、装置及无线接入设备
CN110876176A (zh) * 2018-08-31 2020-03-1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终端与基站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348431A (zh) * 2018-11-14 2019-02-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蓝牙扫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sense:practical ceoss-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utilizing beacon frames of commodity wifi APs;Seungku Kim;《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全文 *
ZigBee-wifi协同无线传感网络的节能技术;董哲;《计算机工程与设计》;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2387A (zh) 2022-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06434B (zh) 用于无线网络的联合波束报告的方法、装置和介质
US20230299467A1 (en) Facilitating user equipment beamforming control
CN111542093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EP3158692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ng an optimum communication route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1147098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9560597B2 (en) Battery status indication within a Wi-Fi Beacon
EP408452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60957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haring scanning information
WO2016130217A1 (en) Battery status indication within a wi-fi beacon
WO2019023151A1 (en)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FOR COMMUNICATION
KR20230008831A (ko) Str 능력 지시 방법 및 관련된 장치
CN116368939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2090315A1 (en) Dual asset tracking based on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US20200177264A1 (en) Indicating beam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4302387B (zh) 一种信号强度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0911599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network status information of a basic service set for selective access point association
WO2022253150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180035315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an access network and a terminal in range of a plurality of base stations of half-duplex type of said access network
CN112425241B (zh) 信息的接收、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239781A1 (en) Cell Sel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4058443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of protocol data units
CN114097187A (zh) 信道质量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RU2801165C1 (ru) Способ зондирования многоканальных устройств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вязи
US20230379886A1 (en) Transmitting electronic device and receiving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230262628A1 (en) RSS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