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1194A - 定子、定子的制作方法、电机和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定子、定子的制作方法、电机和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01194A
CN114301194A CN202110217741.5A CN202110217741A CN114301194A CN 114301194 A CN114301194 A CN 114301194A CN 202110217741 A CN202110217741 A CN 202110217741A CN 114301194 A CN114301194 A CN 1143011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silicon steel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riented silicon
yo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1774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01194B (zh
Inventor
庞基
李迪
吕浪
曹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1774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01194B/zh
Priority to EP22158538.3A priority patent/EP4050761A1/en
Priority to US17/680,616 priority patent/US11888350B2/en
Publication of CN1143011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11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011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11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02K15/024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with slots
    • H02K15/026Wound co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6Stator cores with slots for windings
    • H02K1/165Shape, form or location of the slo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02K15/024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with slo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21/2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around the armatures, e.g. flywheel magneto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定子、定子的制作方法、电机和电动汽车,该定子包括:定子齿部,多个所述定子齿部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列;定子轭部,所述定子轭部环绕所述定子齿部的周向设置,其中,所述周向为环绕定子的中心轴线的圆周方向;其中,所述定子齿部和所述定子轭部由取向硅钢片一体成型,且成型后的所述取向硅钢片的晶粒方向沿径向指向所述定子的中心轴,其中,所述径向为所述定子沿半径或直径的直线方向。由此,该定子齿部和定子轭部采用一种材料成型,无需将两种材料进行拼接,降低了工艺成本。

Description

定子、定子的制作方法、电机和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子、定子的制作方法、电机和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驱动部件,通常占汽车总质量的30%-40%。为了降低新能源汽车的能量损耗、提高行驶里程,需要实现新能源汽车整车轻量化,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功率密度更高、性能更好的电机。
取向硅钢可以作为新材料用于电机中,沿着取向硅钢磁畴方向性能较好,铁损小于无取向硅钢且磁场强度可以更高,可用于提升电机性能、提高电机功率密度。
然而,受到磁畴方向的影响,取向硅钢片目前仅用于电机定子的齿部中,定子轭部则采用无取向硅钢,加工时,需要将定子齿部和轭部分别成型,并将两者拼接在一起,加工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定子、定子的制作方法、电机和电动汽车,解决了定子加工工艺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定子,包括:定子齿部,多个所述定子齿部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列;定子轭部,所述定子轭部环绕所述定子齿部的周向设置,其中,所述周向为环绕定子的中心轴线的圆周方向;其中,所述定子齿部和所述定子轭部由取向硅钢片一体成型,且成型后的所述取向硅钢片的晶粒方向沿径向指向所述定子的中心轴,其中,所述径向为所述定子沿半径或直径的直线方向。由此,该定子齿部和定子轭部采用一种材料成型,无需将两种材料进行拼接,降低了工艺成本。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定子还包括:绕组,该绕组绕制在相邻定子齿部之间的凹槽内;其中,该定子采用分数槽绕组,且绕组节距为1。由此,该定子采用分数槽绕组,且该绕组节距为1,使得每极每相槽数小于1,则定子磁路闭合路径较短,为短磁路结构,磁力线在定子轭部位置形成一个拐角,使得定子轭部的磁力线与定子轭部取向硅钢的晶粒方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45°,提高了定子轭部取向硅钢的性能。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定子齿部包括:与该定子轭部相连接的第一部分、远离该定子轭部的第二部分;其中,该第一部分沿该定子周向的宽度小于该第二部分沿该定子周向的宽度。由此,通过调整该第二部分的尺寸,可以减小磁力线方向与第二部分的晶粒方向的夹角,使得所述第二部分的取向硅钢的晶粒方向与磁力线方向夹角小于等于45°,提高了第二部分取向硅钢的性能。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部分沿该定子周向凸出于该第一部分的宽度与该第二部分沿该定子径向的高度的比值小于等于tan45°,且该第二部分该定子周向凸出于该第一部分的宽度与该定子齿部的厚度比值小于等于tan45°。由此,通过调整该第二部分的尺寸,使得该第二部分沿该定子周向凸出于该第一部分的宽度、第二部分沿该定子径向的高度、该定子齿部的厚度之间满足关系:该第二部分沿该定子周向凸出于该第一部分的宽度与该第二部分沿该定子径向的高度的比值小于等于tan45°,且该第二部分该定子周向凸出于该第一部分的宽度与该定子齿部的厚度比值小于等于tan45°。可以减小磁力线方向与第二部分的晶粒方向的夹角,使得所述第二部分的取向硅钢的晶粒方向与磁力线方向夹角小于等于45°,提高了第二部分取向硅钢的性能。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定子齿部的第一部分沿该定子周向的宽度的二分之一与该相邻定子齿部之间的凹槽沿该定子周向的宽度的二分之一之和小于或等于该定子轭部沿该定子径向的高度。由此,定子轭部可以提供足够的空间供磁力线弯折,可以进一步使得定子轭部的磁力线与定子轭部取向硅钢的晶粒方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45°,提高了定子轭部取向硅钢的性能。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定子齿部还包括:位于该第一部分和该第二部分之间的第三部分,该第三部分一端与该第一部分连接,另一端与该第二部分连接;其中,该第三部分沿该定子径向从该第一部分至该第二部分均匀延伸。由此,通过设置该第三部分,可以减小磁力线的变化幅度,进一步减小磁力线与第二部分的晶粒方向的夹角,使得所述第二部分的取向硅钢的晶粒方向与磁力线方向夹角更小,进一步提高了第二部分取向硅钢的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定子的制作方法,包括:将长条形的取向硅钢片沿中心轴环绕并依次层叠压制成圆环形状,形成该定子;其中,该定子包括:定子轭部以及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定子齿部,该定子轭部环绕该定子齿部的周向设置,成型后的该取向硅钢片的晶粒方向朝向该圆环的圆心。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将长条形的取向硅钢片沿轴向螺旋环绕并依次层叠压制形成定子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在长条形的取向硅钢片上开设多个凹槽,形成该定子齿部;其中,压制形成定子后,该凹槽的开口均朝向或背向该定子的中心轴,使得该取向硅钢片的晶粒方向,分别沿径向指向中心轴。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将长条形的取向硅钢片沿轴向螺旋环绕并依次层叠压制形成定子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在该圆环形状的定子上开设多个凹槽,形成该定子齿部;其中,该凹槽开口朝向或背向该定子的中心轴,使得该取向硅钢片的晶粒方向,分别沿径向指向中心轴。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机,包括:转子,以及如上所述的定子;其中,该定子轭部环绕该定子齿部的周向设置在该定子齿部的外周或设置在该定子齿部的内周;在该定子轭部环绕该定子齿部的外周设置的情况下,该定子套设在该转子的外周;在该定子轭部环绕该定子齿部的内周设置的情况下,该转子套设在该定子的外周。由此,该电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定子,具有与上述定子相同的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机。由此,该电动汽车采用上述电机,具有与上述电机相同的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定子的磁场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子齿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机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定子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执行图6中的步骤后得到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机定子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9、图10为执行图8中各步骤后得到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机定子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12、图13为执行图11中各步骤后得到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本申请中,“上”、“下”等方位术语是相对于附图中的部件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附图中部件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可能出现的术语进行解释。
取向硅钢是指硅钢片内部晶粒排列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即各项异性。
无取向硅钢是指硅钢片内部晶粒排列没有明确的方向性,即各项同性。
铁损:铁损指每单位质量的铁磁材料在交变和脉动磁场中的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之和(剩余损耗可忽略不计),单位为W/kg(瓦/千克)。变压器、发电机和电动机都存在铁损。铁损是其能量损失之一,其原因是由于运行时铁芯内部产生涡流,涡流经过铁芯时,会使铁芯内部产生热能,这种热能是消耗能量的,故称为铁损。铁损包括磁性材料的磁滞损耗、涡流损耗以及剩余损耗。
磁导率(magnetic permeability),表征磁介质磁性的物理量。表示在空间或在磁芯空间中的线圈流过电流后,产生磁通的阻力或是其在磁场中导通磁力线的能力。
介质的磁导率μ满足公式:
μ=B/H
其中H=磁场强度、B=磁感应强度,常用符号表示,μ为磁导率,或称绝对磁导率。
分数槽:是指定子每极每相槽数q为分数不可约的真分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该电机可以是发电机,也可以是电动机。该电机可以用于电动汽车。
需要说明的是,该电机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电机,该电机也可以应用于其他设备,这些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电机01例如包括:定子100和转子300。
定子100例如为圆柱体状,可定义其轴向为:定子100的中心轴线所在的方向,可定义其周向为:环绕定子100的中心轴线的圆周方向,且该周向与该轴向垂直,可以定义其径向为:定子100沿半径或直径的直线方向,或垂直于中心轴的直线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01还包括:壳体(图中未示出),该壳体例如套设在所述转子300外,并沿该周向环绕转子300设置。
壳体例如围成封闭腔,电机定子100、转子300均安装在该封闭腔内。在定子轴向上,定子100和转子300的长度可小于电机壳体的长度,且定子100和转子300的相对两端均内缩于电机壳体之内。
其中,该壳体例如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转子300的相对两端可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子套设在转子的外周,该结构可以称作外定子结构。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转子套设在定子的外周,该结构可以称作内定子结构。
其中,在定子齿部节距相同的情况下,内定子结构的相邻定子齿部之间的定子轭部沿周向的宽度较小,其宽度小于外定子结构的相邻定子齿部之间的定子轭部沿周向的宽度。
本申请实施例对定子100的结构不做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定子100可以包括定子齿部101和定子轭部103。
其中,定子齿部101由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齿形成,定子轭部103则环绕定子齿部101的外周或内周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定子轭部103环绕定子齿部101的内周设置。其中,定子齿部101形成在定子100的外侧,可以通过在定子100的外壁设置多个开口远离定子100的中心轴的凹槽102形成。
其中,定子轭部103形成在定子100的内侧,在该情况下,如图1所示,转子200套设在所述定子100的外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定子轭部103环绕定子齿部101的内周设置。定子齿部101形成在定子100的内侧,可以通过在定子100的内壁设置多个开口朝向定子100的中心轴O的凹槽102形成。
定子轭部103形成在定子100的外侧,在该情况下,定子100套设在所述转子的外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电机01还包括:绕组104。
本申请实施例对该定子绕组104的结构不做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定子绕组104可绕制在定子齿部101中相邻齿之间的凹槽102内。
定子绕组104例如由三个在空间互隔120°电角度、对称排列的结构完全相同的绕组连接而成,这些绕组的各个线圈按一定规律分别嵌放在定子各槽内。
定子绕组104是电动机的电路部分,向定子绕组104通入三相交流电,可以产生旋转磁场,转子300可以在定子绕组104产生的旋转磁场的驱动下产生高速回转运动。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定子齿部101可以采用取向硅钢成型,定子轭部103可以采用无取向硅钢成型,加工时,需要将定子齿部101和定子轭部103分别成型,并将两者拼接在一起,加工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且拼接时容易产生气隙,影响电机性能。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改进的定子。
该定子的齿部101和所述定子轭部103均由取向硅钢制成。其中,该取向硅钢片的磁化方向,也即晶粒方向例如朝向定子圆环的圆心。
加工时,可以将长条形的取向硅钢片沿轴向环绕并依次层叠压制成环形,接着在该压制成型的取向硅钢片上开设多个开口朝向定子的中心轴的凹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先在长条形的取向硅钢片上开设多个开口,接着将长条形的取向硅钢片沿轴向环绕并依次层叠压制成环形,使得凹槽的开口朝向定子的中心轴。
由此,该定子齿部101和定子轭部103采用一种材料成型,无需将两种材料进行拼接,降低了工艺成本。
如图1所示,该定子100和该转子300之间还设有:磁极200。
本申请实施例对该磁极200的材质不做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磁极200采用永磁体(永久磁钢),材质可以采用铁氧体、铝镍钴、钕铁硼等。
其中,图3所示为本申请磁极200的磁力线分布示意图。其中,如图3所示,磁力线从第一磁极201出发,经过定子齿部101、定子轭部103,回到第二磁极202和第三磁极203。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磁极201为N极,第二磁极202和第三磁极203均为S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定子100的定子齿部101和定子轭部103均采用取向硅钢制成,取向硅钢的磁化方向,也即晶粒方向均朝向定子圆环的圆心。
需要注意的是,当磁场方向与取向硅钢晶粒方向一致时,取向硅钢磁导率最高,铁损最小。当磁场方向与取向硅钢晶粒方向在45°左右时,取向硅钢性能较差,其磁导率与铁损与无取向硅钢接近。当磁场方向与取向硅钢晶粒方向呈90°时,取向硅钢性能极差,磁导率与铁损大于无取向硅钢。
根据图2,磁力线在定子齿部101的方向与定子齿部101的晶粒方向基本相同,此时,定子齿部101的取向硅钢磁导率较高,且铁损较小,取向硅钢性能较好。
磁力线在定子轭部103的磁场方向与定子轭部103的晶粒方向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定子齿部之间的定子轭部103磁路较长,磁力线在定子轭部103位置几乎与定子轭部103的取向硅钢晶粒方向垂直,此时定子轭部103的取向硅钢磁导率较低,且铁损较大,取向硅钢性能较差。
为了提高定子轭部103取向硅钢的性能,可以对定子的结构进行调整,使得定子轭部103的晶粒方向与磁力线的夹角角度小于或等于45°。
本申请实施例对该定子的结构不做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定子可以采用分数槽绕组结构。其中,假设q为每极每相槽数,当q为整数时,电机每个极距内的槽数也是整数。
其中,每相总的感应电动势是每对磁极下每相感应电动势的标量代数相加之和,也可以描述为,每相总的感应电动势是每对磁极下的每相感应电动势与磁极对数p的乘积。
在电机中,当每极每相槽数q不是整数,而是分数时的绕组称为分数槽绕组。采用分数槽绕组时,每极每相槽数q可以表示为:
q=Z/2pm=b+c/d 式(1)
其中,式(1)中m为电机的相数,Z为定子的槽数,p为极对数,b为整数,c/d为不可约的真分数。
在三相电机中,当q=Z/2pm为分数时,则每个极距内和每个相带内的槽数就不是整数。一般情况下,分数槽电机的Z和p有一个最大的公约数,即
Z/p=Z0/p0 式(2)
式(2)中,Z=Z0t,p=p0t,t为最大的公约数,因此q可写成式(3)
q=Z0/2mp0 式(3)
公式(3)意味着:把由p0个磁极对所对应的部分看作具有一对磁极的电机,电机的槽数为Z0,磁极对数为1。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定子例如采用分数槽绕组,且该绕组节距为1,使得每极每相槽数小于1,定子轭部103磁路较短。如图2所示,以一组磁极的磁力线走向,也即磁场方向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如图3所示,第一磁极201与第一定子齿部101a相对,第二磁极202与第二定子齿部101b相对,第三磁极203与第三定子齿部101c相对。
参考图3,磁力线从第一磁极201出发,经过第一定子齿部101a、定子轭部103,然后一部分磁力线经过与定子齿部101相邻的第二定子齿部101b,回到第二磁极202,另一部分磁力线经过定子齿部101相邻的第三定子齿部101c,回到第三磁极203。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分数槽集中绕组结构,磁力线经过第一定子齿部101a到与之相邻的第二定子齿部101b和第三定子齿部101c,由于相邻定子齿部之间的定子轭部103磁路较短,磁力线在定子轭部103位置形成一个拐角,同时由于定子轭部103切向磁阻较大,径向磁阻较小,在定子轭部103,磁力线偏向于从较小磁阻的方向通过,使得定子轭部103的磁力线与定子轭部103晶粒的夹角小于或等于45°,此时,定子轭部103的取向硅钢磁导率较高,且铁损较小,取向硅钢性能较好。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分数槽集中绕组结构,使得定子轭部103的磁力线与定子轭部103取向硅钢的晶粒方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45°,提高了定子轭部103取向硅钢的性能。
此外,为使得定子轭部103有足够的空间使得磁力线与晶粒方向方向夹角小于等于45°,如图3所示,可以使得所述定子齿部101沿所述定子周向的宽度的二分之(也即图3中的L1)与相邻定子齿部102之间的凹槽102沿所述定子周向的宽度的二分之一(也即图3中的L2)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定子轭部103沿所述定子径向的高度(也即图3中的L)。
由此,定子轭部103可以提供足够的空间供磁力线弯折,可以进一步使得定子轭部103的磁力线与定子轭部103取向硅钢的晶粒方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45°,提高了定子轭部103取向硅钢的性能。
本申请对定子齿部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定子齿部101包括:与所述定子轭部103相连接的第一部分1011(齿本体)、远离所述定子轭部103的第二部分1012(齿冠)。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1011沿所述定子周向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部分1012沿所述定子周向的宽度。
由此,第二部分1012沿所述定子周向凸出于所述第一部分1011,可以将定子绕组104卡在定子齿部101之间的凹槽102中,避免定子绕组104从凹槽102中脱出。
如图4所示,在定子齿部101的第一部分1011,晶粒方向与磁力线方向一致,取向硅钢磁导率最高,铁损最小,取向硅钢性能最佳。
在定子齿部101的第二部分1012凸出于第一部分1011的位置,磁力线方向沿定子周向偏转,使得磁力线方向与晶粒方向(沿径向指向中心轴)呈一定夹角。
为了提高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取向硅钢性能,有必要对该定子齿部101的结构进行调整。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部分1012沿所述定子周向凸出于所述第一部分1011的宽度表示为a,所述第二部分1012沿所述定子径向的高度表示为h,所述定子齿部101的厚度表示为d。
可使得所述第二部分1012沿所述定子周向凸出于所述第一部分1011的宽度a与所述第二部分1012沿所述定子径向的高度h的比值小于等于tan45°,且所述第二部分1012所述定子周向凸出于所述第一部分1011的宽度a与所述定子齿部101的厚度d比值小于等于tan45°。
由此,通过调整该第二部分1012的尺寸,可以减小磁力线方向与第二部分1012的晶粒方向的夹角,使得所述第二部分1012的取向硅钢的晶粒方向与磁力线方向夹角小于等于45°,提高了第二部分1012取向硅钢的性能。
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定子齿部101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部分1011和所述第二部分1012的第三部分1013(齿肩)。所述第三部分1013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10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部分1012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部分1013沿所述定子径向从所述第一部分1011至所述第二部分1012均匀延伸。如图4所示,所述第三部分1013从所述第一部分1011至所述第二部分1012均匀变宽,使得磁力线从第三部分1013开始发生偏转,并沿第三部分103均匀变化。
由此,通过设置该第三部分1012,可以减小磁力线的变化幅度,进一步减小磁力线与第二部分1012的晶粒方向的夹角,使得所述第二部分1012的取向硅钢的晶粒方向与磁力线方向夹角更小,进一步提高了第二部分1012取向硅钢的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定子的制作方法,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子的制作方法。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将长条形的取向硅钢片沿中心轴环绕并依次层叠压制成圆环形状,形成如图7所示的定子。
其中,所述定子100包括:定子轭部103以及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定子齿部101,所述定子轭部103环绕所述定子齿部101的周向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成型后的所述取向硅钢片的磁化方向朝向所述圆环的圆心。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子轭部103环绕定子齿部101的内周设置。其中,定子齿部101形成在定子100的外侧,可以通过在定子100的外壁设置多个开口远离定子100的中心轴的凹槽102形成。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定子轭部103环绕定子齿部101的内周设置。定子齿部101形成在定子100的内侧,可以通过在定子100的内壁设置多个开口朝向定子100的中心轴的凹槽102形成。
本实施例中,该定子齿部101和定子轭部103采用一种材料成型,无需将两种材料进行拼接,降低了工艺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对该定子的制作方法不做限制。其中,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先在长条形的取向硅钢片上设置凹槽,形成定子齿部,并将设有凹槽的取向硅钢片压制成圆环形状的定子。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定子的制作方法,如图8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201、如图9所示,在长条形的取向硅钢片上开设多个凹槽102,形成所述定子齿部101。
其中,所述凹槽102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定子齿部101与所述定子轭部103相连接的第一部分1011(齿本体)、远离所述定子轭部103的第二部分1012(齿冠),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部分1011和所述第二部分1012的第三部分1013(齿肩)。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1011沿所述定子周向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部分1012沿所述定子周向的宽度。由此,使得第二部分1012沿所述定子周向凸出于所述第一部分1011,可以将定子绕组104卡在定子齿部101之间的凹槽102中,避免定子绕组104从凹槽102中脱出。
参见上述实施例,第二部分1012的尺寸满足预设值的情况下,可以减小磁力线方向与第二部分1012的晶粒方向的夹角,使得所述第二部分1012的取向硅钢的晶粒方向与磁力线方向夹角小于等于45°,提高了第二部分1012取向硅钢的性能。
该第三部分1012,可以减小磁力线的变化幅度,进一步减小磁力线与第二部分1012的晶粒方向的夹角,使得所述第二部分1012的取向硅钢的晶粒方向与磁力线方向夹角更小,进一步提高了第二部分1012取向硅钢的性能。
S202、如图10所示,将长条形的取向硅钢片沿轴向螺旋环绕并依次层叠压制,形成如图7所示的定子。
其中,压制形成定子后,所述凹槽102的开口均朝向所述定子的中心轴。
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调整上述步骤S201和步骤S202的顺序,可以先执行步骤S202,再执行步骤S201,也即先将取向硅钢压制成圆环形状,并在该圆环上开设凹槽,形成定子齿部。得到的定子结构相同,这些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其中,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定子的制作方法,如图1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301、如图12所示,将长条形的取向硅钢片沿中心轴O螺旋环绕并依次层叠压制成如图13所示的圆环形状。
S302、在该圆环上开设多个凹槽102,形成如图7所示的定子齿部。
其中,所述凹槽102的开口朝向所述定子的中心轴O。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子还包括:定子绕组,该定子绕组可绕制在定子齿部中相邻齿之间的凹槽102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定子可以采用分数槽绕组结构,且该绕组节距为1,使得每极每相槽数小于1,定子轭部磁路较短,磁力线可以在定子轭部位置形成一个拐角,使得定子轭部的磁力线与定子轭部取向硅钢的晶粒方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45°,提高了定子轭部取向硅钢的性能。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包括但不限于电动小汽车、电动巴士、电动摩托等车辆。该电动汽车可以包如上所述的电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定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子齿部,多个所述定子齿部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列;
定子轭部,所述定子轭部环绕所述定子齿部的周向设置,其中,所述周向为环绕定子的中心轴线的圆周方向;
其中,所述定子齿部和所述定子轭部由取向硅钢片一体成型,且成型后的所述取向硅钢片的晶粒方向沿径向指向所述定子的中心轴,其中,所述径向为所述定子沿半径或直径的直线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绕组,所述绕组绕制在相邻定子齿部之间的凹槽内;
其中,所述定子采用分数槽绕组,且绕组节距为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齿部包括:与所述定子轭部相连接的第一部分、远离所述定子轭部的第二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定子周向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定子周向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定子周向凸出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宽度与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定子径向的高度的比值小于等于tan45°,且所述第二部分所述定子周向凸出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宽度与所述定子齿部的厚度比值小于等于tan45°。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齿部的第一部分沿所述定子周向的宽度的二分之一与相邻定子齿部之间的凹槽沿所述定子周向的宽度的二分之一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定子轭部沿所述定子径向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齿部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部分沿所述定子径向从所述第一部分至所述第二部分均匀延伸。
7.一种定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长条形的取向硅钢片沿中心轴环绕并依次层叠压制成圆环形状,形成所述定子;其中,所述定子包括:定子轭部以及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定子齿部,所述定子轭部环绕所述定子齿部的周向设置,成型后的所述取向硅钢片的晶粒方向沿径向指向所述定子的中心轴;其中,所述径向为所述定子沿半径或直径的直线方向,所述周向为环绕定子的中心轴线的圆周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长条形的取向硅钢片沿轴向螺旋环绕并依次层叠压制形成定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长条形的取向硅钢片上开设多个凹槽,形成所述定子齿部;其中,压制形成定子后,所述凹槽的开口均朝向或背向所述定子的中心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长条形的取向硅钢片沿轴向螺旋环绕并依次层叠压制形成定子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圆环形状的定子上开设多个凹槽,形成所述定子齿部;其中,所述凹槽开口朝向或背向所述定子的中心轴。
10.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以及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其中,所述定子轭部环绕所述定子齿部的周向设置在所述定子齿部的外周或设置在所述定子齿部的内周;
在所述定子轭部环绕所述定子齿部的外周设置的情况下,所述定子套设在所述转子的外周;
在所述定子轭部环绕所述定子齿部的内周设置的情况下,所述转子套设在所述定子的外周。
11.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机。
CN202110217741.5A 2021-02-26 2021-02-26 定子、定子的制作方法、电机和电动汽车 Active CN1143011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17741.5A CN114301194B (zh) 2021-02-26 2021-02-26 定子、定子的制作方法、电机和电动汽车
EP22158538.3A EP4050761A1 (en) 2021-02-26 2022-02-24 Wound stator core, stator comprising such a cor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US17/680,616 US11888350B2 (en) 2021-02-26 2022-02-25 Stator, sta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motor, and electric vehic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17741.5A CN114301194B (zh) 2021-02-26 2021-02-26 定子、定子的制作方法、电机和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1194A true CN114301194A (zh) 2022-04-08
CN114301194B CN114301194B (zh) 2024-05-17

Family

ID=80448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17741.5A Active CN114301194B (zh) 2021-02-26 2021-02-26 定子、定子的制作方法、电机和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888350B2 (zh)
EP (1) EP4050761A1 (zh)
CN (1) CN1143011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54859A1 (en) 2022-09-06 2024-03-14 Harbinger Motors Inc. Fractional-slot-winding motors and electrical vehicles comprising thereof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72252A (en) * 1980-02-15 1987-06-0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lectrical machine with a stator lamination of grain-oriented sheets
JPH10271716A (ja) * 1997-03-21 1998-10-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動機の固定子鉄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340114A1 (de) * 2002-09-06 2004-03-18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Elektrische Maschine mit einem geblechten weichmagnetischen Körper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S20040119365A1 (en) * 2002-12-19 2004-06-24 Breznak Jeffrey M. Silicon steel punching orientation modifications to lower eddy current losses at the stator core end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O2013026966A1 (fr) * 2011-08-23 2013-02-28 Renault S.A.S. Procede d'assemblage de culasse de stator et culasse correspondante
CN103887901A (zh) * 2014-04-17 2014-06-25 林子进 一种利用取向硅钢片制作的高效率电机定子
CN106410994A (zh) * 2016-05-17 2017-02-15 上海英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取向硅钢制作的车用永磁电机
CN110048527A (zh) * 2018-01-15 2019-07-23 博泽沃尔兹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电动马达和冷却器风扇
CN111183571A (zh) * 2017-10-05 2020-05-19 株式会社电装 芯板及其制造方法
CA3131500A1 (en) * 2018-12-17 2020-06-25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Laminated core and electric mo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89811A (en) * 1992-06-11 1996-02-06 Generac Corporation Permanent magnet alternator
JP2782044B2 (ja) * 1994-12-21 1998-07-30 セイコー精機株式会社 スピンドルモータ
US5861696A (en) * 1996-09-04 1999-01-19 Quantum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DC motors and magnetic clutches
TWI439010B (zh) * 2011-11-11 2014-05-21 Ind Tech Res Inst 運用於旋轉電機裝置之分段式導磁結構
EP3200319B1 (en) * 2016-01-29 2018-12-19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Stator assembly, and, motor and electric pump having the same
CN205986369U (zh) 2016-06-12 2017-02-22 上海英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漏磁低损耗驱动电机结构
CN206135562U (zh) 2016-10-19 2017-04-26 深圳市正宇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非晶材料与有取向硅钢片单齿合成的组合磁路电机
CN108199505A (zh) 2017-12-29 2018-06-22 上海英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取向硅钢定子铁芯及其制作方法
CN209389790U (zh) 2018-12-29 2019-09-13 苏州英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铁芯
CN109861411A (zh) 2018-12-29 2019-06-07 苏州英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铁芯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72252A (en) * 1980-02-15 1987-06-0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lectrical machine with a stator lamination of grain-oriented sheets
JPH10271716A (ja) * 1997-03-21 1998-10-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動機の固定子鉄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340114A1 (de) * 2002-09-06 2004-03-18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Elektrische Maschine mit einem geblechten weichmagnetischen Körper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S20040119365A1 (en) * 2002-12-19 2004-06-24 Breznak Jeffrey M. Silicon steel punching orientation modifications to lower eddy current losses at the stator core end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O2013026966A1 (fr) * 2011-08-23 2013-02-28 Renault S.A.S. Procede d'assemblage de culasse de stator et culasse correspondante
CN103887901A (zh) * 2014-04-17 2014-06-25 林子进 一种利用取向硅钢片制作的高效率电机定子
CN106410994A (zh) * 2016-05-17 2017-02-15 上海英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取向硅钢制作的车用永磁电机
CN111183571A (zh) * 2017-10-05 2020-05-19 株式会社电装 芯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0048527A (zh) * 2018-01-15 2019-07-23 博泽沃尔兹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电动马达和冷却器风扇
CA3131500A1 (en) * 2018-12-17 2020-06-25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Laminated core and electric mo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888350B2 (en) 2024-01-30
CN114301194B (zh) 2024-05-17
US20220209591A1 (en) 2022-06-30
EP4050761A1 (en) 2022-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61511B2 (en) Electric machine with permanently excited armature and associated permanently excited armature
US11239715B2 (en) Electromagnetic device
US8598762B2 (en) Permanent magnet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AU2011303910B2 (en) Rotor for modulated pole machine
CN105245073B (zh) 定子永磁型双凸极盘式电机
US10693331B2 (en) Synchronous machine with magnetic rotating field reduction and flux concentration
CN105680652A (zh) 混合磁路双定子弱磁扩速实心转子永磁同步电机及其方法
CN109412370A (zh) 磁通切换式直线旋转永磁作动器
CN106374707B (zh) 电机
CN101860158A (zh) 开关磁通永磁同步电机
CN105763009A (zh) 混合磁路低谐波多定子弱磁扩速永磁同步电机及其方法
CN114301194B (zh) 定子、定子的制作方法、电机和电动汽车
CN106981937B (zh) 一种转子错位结构电机
CN210518073U (zh) 一种新型高功率密度爪极永磁电机
CN205725388U (zh) 一种多定子混合磁路永磁同步电机
CN117081280A (zh) 定子组件及电机
CN106655553A (zh) 一种复合结构电机
JP4556379B2 (ja) 電動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204961A (ja) 回転電機
JP2004215495A (ja) 励磁機、界磁機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同期機
US10056792B2 (en)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electric machine
CN110651417A (zh) 旋转电机
CN115411857A (zh) 轴向电机转子、轴向电机、动力总成及车辆
JP2004304995A (ja) 励磁機、界磁機、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動機
CN209982197U (zh) 一种同性极励磁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