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99845A - 像素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像素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99845A
CN114299845A CN202210095717.3A CN202210095717A CN114299845A CN 114299845 A CN114299845 A CN 114299845A CN 202210095717 A CN202210095717 A CN 202210095717A CN 114299845 A CN114299845 A CN 1142998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display
sub
pixels
pix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9571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99845B (zh
Inventor
吴伟
袁海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Chuzhou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Chuzhou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Chuzhou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9571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998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998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98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998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98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像素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方法包括:在时序控制器向电平转换电路发出第一模式选择信号的情况下,按照第一显示模式驱动目标像素,其中,目标像素为阵列基板中按照预设排列方式排列的像素,第一模式选择信号为时序控制器接收到目标对象发出的第一显示信号所触发的;在时序控制器向电平转换电路发出第二模式选择信号的情况下,从多个显示模式中确定与第二模式选择信号匹配的第二显示模式,其中,第二模式选择信号为时序控制器接收到目标对象发出的第二显示信号所触发的;按照第二显示模式驱动目标像素显示图像数据。本申请解决切换显示模式的实现成本较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像素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像素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屏幕的普及,用户对液晶显示屏幕的分辨率、刷新率都有了更多的需求。
目前,相关技术中对分辨率、刷新率的切换都落脚在软件控制方法,如专利为文献CN102841447A公开了一种全分辨率的裸眼立体显示器,其是通过使用高刷新率的显示器和高刷新率的液晶光栅,各个视角的图像的像素点作高速的切换,切换后使得原本分辨率为原图像分辨率的1/N的影像通过各个低分辨率的像素互补,变为一副全分辨率的影像。然而,从研发对应的显示算法到真正投入使用需要付出较大的成本,进而也造成了产品的价格过高,厂商和用户都难以接受。
针对切换显示模式的实现成本较大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切换显示模式的实现成本较大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方法,包括:
在时序控制器向电平转换电路发出第一模式选择信号的情况下,按照第一显示模式驱动目标像素,其中,目标像素为阵列基板中按照预设排列方式排列的像素,第一模式选择信号为时序控制器接收到目标对象发出的第一显示信号所触发的;
在时序控制器向电平转换电路发出第二模式选择信号的情况下,从多个显示模式中确定与第二模式选择信号匹配的第二显示模式,其中,第二模式选择信号为时序控制器接收到目标对象发出的第二显示信号所触发的;
按照第二显示模式驱动目标像素显示图像数据。
可选地,第一显示模式包括第一分辨率模式和第一刷新率模式。
可选地,第二显示模式包括第二分辨率模式和第二刷新率模式,按照第二显示模式驱动目标像素包括:
确定第二分辨率模式对应的目标分辨率和第二刷新率模式对应的目标刷新率;
确定与目标分辨率和目标刷新率均匹配的预设控制行数;
按照预设控制行数向阵列基板中的多条栅线发送时钟信号,以驱动每预设控制行数的像素显示相同的图像数据。
可选地,阵列基板的像素架构包括:
多个像素单元,沿第一方向平行间隔排布,每个像素单元中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成多行的多个子像素,多个子像素中,每预设行数发生一次子像素的极性翻转,多个子像素在接收到时钟信号时根据时序控制器所提供的数据信号刷新显示数据,时钟信号用于控制子像素的刷新时间,数据信号用于控制子像素的刷新内容;
多条栅线,沿第一方向设置并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于多个子像素之间,多条栅线中,同一条栅线与同一行子像素连接,多条栅线用于向多个子像素传递时钟信号;
多条数据线,沿第二方向设置并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于多个像素单元之间,多条数据线中,同一条数据线与相邻两个像素单元中极性相同的子像素连接,多条数据线用于向多个子像素传递所述数据信号。
可选地,在按照第一显示模式驱动目标像素的情况下,多条栅线中,相邻栅线所传递的时钟信号不同,同一个像素单元中相邻子像素所刷新的显示数据不同;
在按照第二显示模式驱动目标像素的情况下,多条栅线中,每预设行数的栅线所传递的所述时钟信号相同,同一个像素单元中每预设行数的子像素所刷新的显示数据相同;
第一显示模式与第二显示模式的时钟信号的高电平时间相同,第一显示模式下的时钟信号的组数与第二显示模式下时钟信号的组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与预设行数相同。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阵列基板的像素架构包括:
多个像素单元,沿第一方向平行间隔排布,每个像素单元中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成多行的多个子像素,多个子像素中,每预设行数发生一次子像素的极性翻转,多个子像素在接收到时钟信号时根据时序控制器所提供的数据信号刷新显示数据,时钟信号用于控制子像素的刷新时间,数据信号用于控制子像素的刷新内容;
多条栅线,沿第一方向设置并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于多个子像素之间,多条栅线中,同一条栅线与同一行子像素连接,多条栅线用于向多个子像素传递时钟信号;
多条数据线,沿第二方向设置并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于多个像素单元之间,多条数据线中,同一条数据线与相邻两个像素单元中极性相同的子像素连接,多条数据线用于向多个子像素传递所述数据信号。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电平转换电路,用于传递模式选择信号;
时序控制器,与电平转换电路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模式选择信号的情况下,切换对应的显示模式。
可选地,所述时序控制器具体用于:
在所述模式选择信号指示所要切换的显示模式为第一分辨率模式的情况下,向多条栅线发送时钟信号,其中,每预设行数的栅线所发送的所述时钟信号相同;
在所述模式选择信号指示所要切换的显示模式为第二分辨率模式的情况下,向多条栅线发送时钟信号,其中,相邻栅线所发送的所述时钟信号不同。
可选地,所述时序控制器还用于:
在所述模式选择信号指示所要切换的显示模式为第一刷新率模式的情况下,向多条栅线发送时钟信号,其中,所述时钟信号的高电平时间为第一时长,所述时钟信号的组数为第一组数;
在所述模式选择信号指示所要切换的显示模式为第二刷新率模式的情况下,向多条栅线发送时钟信号,其中,所述时钟信号的所述高电平时间为第二时长,所述时钟信号的组数为第二组数;
其中,所述第一时长与所述第二时长相等,所述第一组数与所述第二组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与所述预设行数相同。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以及上述的显示面板,背光模组设于阵列基板的背光侧,用于向显示面板提供光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相关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技术方案为在时序控制器向电平转换电路发出第一模式选择信号的情况下,按照第一显示模式驱动目标像素,其中,目标像素为阵列基板中按照预设排列方式排列的像素,第一模式选择信号为时序控制器接收到目标对象发出的第一显示信号所触发的;在时序控制器向电平转换电路发出第二模式选择信号的情况下,从多个显示模式中确定与第二模式选择信号匹配的第二显示模式,其中,第二模式选择信号为时序控制器接收到目标对象发出的第二显示信号所触发的;按照第二显示模式驱动目标像素显示图像数据。本申请通过用户发出不同显示信号后,时序控制器触发不同的模式选择信号,从而驱动目标像素按照不同的显示模式显示图像数据,立足于目标像素的像素架构设计,解决了切换显示模式的实现成本较大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立足于特定的像素架构设计,无需花费大成本研发算法即可实现限时模式的切换,而且本申请充分结合液晶面板自身的硬件特性,相比算法实现的显示模式切换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像素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像素驱动方法的分辨率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像素驱动方法的刷新率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像素驱动方法的第一种像素架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像素驱动方法的第二种像素架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像素单元;11、子像素;D1-D11520、数据线;G1-G2160、栅线;100、阵列基板;200、背光模组;300、彩膜基板;400、液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申请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相关技术中对分辨率、刷新率的切换都落脚在软件控制方法,从研发对应的显示算法到真正投入使用需要付出较大的成本,进而也造成了产品的价格过高,厂商和用户都难以接受。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2,在时序控制器向电平转换电路发出第一模式选择信号的情况下,按照第一显示模式驱动目标像素,其中,目标像素为阵列基板中按照预设排列方式排列的像素,第一模式选择信号为时序控制器接收到目标对象发出的第一显示信号所触发的;
步骤S104,在时序控制器向电平转换电路发出第二模式选择信号的情况下,从多个显示模式中确定与第二模式选择信号匹配的第二显示模式,其中,第二模式选择信号为时序控制器接收到目标对象发出的第二显示信号所触发的;
步骤S106,按照第二显示模式驱动目标像素显示图像数据。
通过步骤S102至S106,本申请通过用户发出不同显示信号后,时序控制器触发不同的模式选择信号,从而驱动目标像素按照不同的显示模式显示图像数据,立足于目标像素的像素架构设计,解决了切换显示模式的实现成本较大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立足于特定的像素架构设计,无需花费大成本研发算法即可实现限时模式的切换,而且本申请充分结合液晶面板自身的硬件特性,相比算法实现的显示模式切换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模式选择信号可以为常规显示模式的模式选择信号,即默认模式选择信号,其对应的第一显示模式可以为常规显示模式,即默认显示模式,可以是在开机时,默认触发的。第二模式选择信号则可以为多个备选模式选择信号中的其中一个,该多个备选模式选择信号各自对应一个备选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即为该多个备选显示模式中的其中一个。
可选地,可以按照不同的周期、频率、幅值等区分不同的模式选择信号,因此,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多个显示模式的切换。
可选地,第一显示模式包括第一分辨率模式和第一刷新率模式,如分辨率为4K2K,刷新率为60hz。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显示模式(常规显示模式)下,可以包括第一分辨率模式(常规分辨率模式)和第一刷新率模式(常规刷新率模式),可以在开机时,默认触发,并按照该第一分辨率模式、第一刷新率模式驱动目标像素显示图像数据。
可选地,第二显示模式包括第二分辨率模式和第二刷新率模式,如4K1K、120hz,按照第二显示模式驱动目标像素包括:
确定第二分辨率模式对应的目标分辨率和第二刷新率模式对应的目标刷新率;
确定与目标分辨率和目标刷新率均匹配的预设控制行数;
按照预设控制行数向阵列基板中的多条栅线发送时钟信号,以驱动每预设控制行数的像素显示相同的图像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进行分辨率的切换和/或刷新率的切换。首先,先对本申请提供的像素驱动方法所立足的像素架构进行说明。
可选地,上述阵列基板的像素架构包括:
多个像素单元,沿第一方向平行间隔排布,每个像素单元中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成多行的多个子像素,多个子像素中,每预设行数发生一次子像素的极性翻转,多个子像素在接收到时钟信号时根据时序控制器所提供的数据信号刷新显示数据,时钟信号用于控制子像素的刷新时间,数据信号用于控制子像素的刷新内容;
多条栅线,沿第一方向设置并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于多个子像素之间,多条栅线中,同一条栅线与同一行子像素连接,多条栅线用于向多个子像素传递时钟信号;
多条数据线,沿第二方向设置并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于多个像素单元之间,多条数据线中,同一条数据线与相邻两个像素单元中极性相同的子像素连接,多条数据线用于向多个子像素传递所述数据信号。
基于上述像素架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分辨率切换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S202,在所述模式选择信号指示所要切换的显示模式为第一分辨率模式的情况下,向多条栅线发送时钟信号,其中,每预设行数的栅线所发送的所述时钟信号相同;
步骤S204,在所述模式选择信号指示所要切换的显示模式为第二分辨率模式的情况下,向多条栅线发送时钟信号,其中,相邻栅线所发送的所述时钟信号不同。
本申请在要切换至目标显示模式时,仅需要向每预设控制行数的栅线发送同一个时钟信号,即保持预设行数的栅线得到的时钟信号相同,即可实现显示模式的切换,解决切换显示模式的实现成本较大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像素架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刷新率切换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S302,在所述模式选择信号指示所要切换的显示模式为第一刷新率模式的情况下,向多条栅线发送时钟信号,其中,所述时钟信号的高电平时间为第一时长,所述时钟信号的组数为第一组数;
步骤S304,在所述模式选择信号指示所要切换的显示模式为第二刷新率模式的情况下,向多条栅线发送时钟信号,其中,所述时钟信号的所述高电平时间为第二时长,所述时钟信号的组数为第二组数;
其中,所述第一时长与所述第二时长相等,所述第一组数与所述第二组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与所述预设行数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按照第一显示模式(第一分辨率模式、第一刷新率模式)驱动目标像素的情况下,多条栅线中,相邻栅线所传递的时钟信号不同,同一个像素单元中相邻子像素所刷新的显示数据不同;
在按照第二显示模式(第二分辨率模式、第二刷新率模式)驱动目标像素的情况下,多条栅线中,每预设行数的栅线所传递的所述时钟信号相同,同一个像素单元中每预设行数的子像素所刷新的显示数据相同;
第一显示模式与第二显示模式的时钟信号的高电平时间相同,第一显示模式下的时钟信号的组数与第二显示模式下时钟信号的组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与预设行数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分辨率切换方法和刷新率切换方法可以配合使用,从而实现不同分辨率、不同刷新率的切换。下面进行分辨率切换和刷新率切换的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显示面板通常以4K2K的分辨率、60hz的刷新率显示,则当用户进行分辨率、刷新率切换操作时,栅线G1、G2得到得时钟信号完全一样,G3、G4得到的时钟信号完全一样……(G2n-1与G2n得到的时钟信号一样)。这样同一根数据线每两组子像素显示完全一样,每两个子像素可以当成一个子像素,这样垂直方向上子像素就减少了一半。时钟信号的组数减少一半,周期减少一半(为保证充电时间不变,时钟信号的高电平时间不变),这样每帧内的时钟信号总时间减少一半,这样就可以实现4K1K、120hz的显示画面。
本申请立足于特定的显示面板的设计,无需花费大成本研发算法即可实现限时模式的切换,而且本申请充分结合液晶面板自身的硬件特性,相比算法实现的显示模式切换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实施例,如图4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100、彩膜基板300以及设置于阵列基板100和彩膜基板300之间的液晶层400。
可选地,该阵列基板100被设置为具有以下像素架构:
如图5为例,该像素架构可以包括多个像素单元10、多条栅线(图中示例为G1至G2160)以及多条数据线(图中示例为D1至D11521)。
多个像素单元,沿第一方向平行间隔排布,每个像素单元中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成多行的多个子像素11,多个子像素11中,每预设行数发生一次子像素的极性翻转,多个子像素11在接收到时钟信号时根据时序控制器所提供的数据信号刷新显示数据,时钟信号用于控制子像素的刷新时间,数据信号用于控制子像素的刷新内容;
多条栅线,沿第一方向设置并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于多个子像素之间,多条栅线中,同一条栅线与同一行子像素连接,多条栅线用于向多个子像素传递时钟信号;
多条数据线,沿第二方向设置并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于多个像素单元之间,多条数据线中,同一条数据线与相邻两个像素单元中极性相同的子像素连接,多条数据线用于向多个子像素传递所述数据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一列子像素为一个像素单元,栅线和数据线纵横排布于多个像素单元的多个子像素之间,其中一行栅线对应一行子像素,如G1连接第一行子像素,G2连接第二行子像素。上述预设行数可以根基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如在图2所示示例中,每个像素单元内每两行子像素发生一次翻转,如G1G2之间、G2G3之间的子像素极性为正,G3G4之间、G4G5之间的子像素极性为负。则时序控制器向G1G2发送同一个时钟信号,向G3G4发送同一个时钟信号……向G2n-1与G2n发送同一个时钟信号时,每两行的子像素被同时驱动,即每两行的子像素同时显示相同的图像数据,如D1数据线上,与栅线G1、G2相连的两个子像素被同时驱动,同时显示相同的图像数据。又如在图6所示示例中,每个像素单元内每三行子像素发生一次翻转,如G1至G4之间子像素极性为正,G4至G7之间子像素极性为负。则时序控制器向G1G2G3发送同一个时钟信号,向G4G5G6发送同一个时钟信号……向G2n-2、G2n-1以及G2n发送同一个时钟信号时,每三行的子像素被同时驱动,即每三行的子像素同时显示相同的图像数据,如D1数据线上,与栅线G1、G2、G3相连的三个子像素被同时驱动,同时显示相同的图像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液晶分子的偏转电压大于参考电压(VCOM),则称极性为正,小于参考电压,则称极性为负。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一条数据线只能输出一种极性的信号,因此一条数据线对应左右两列像素单元中同一种极性的子像素,如D2输出负极性的信号,则连接至数据线D2的子像素为D2左右两侧的负极性的子像素。
本申请实施例中,栅线用于传递时序控制器输出的时钟信号,子像素在时钟信号的高电平期间进行刷新。数据线用于传递处理器输出的图像的数据信号,子像素在刷新时,像素内的液晶分子根据数据信号偏转一定角度,从而显示数据,所有子像素刷新一次即得到一帧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一个像素单元内每两行发生一次子像素的极性翻转,而通过时序控制器将一个时钟信号输送至两行栅线,使得G1、G2得到的时钟信号完全一样,G3、G4得到的时钟信号完全一样……(G2n-1与G2n得到的时钟信号一样)。这样同一根数据线每两组子像素显示完全一样,每两个子像素可以当成一个子像素,这样垂直方向上子像素的数量就减少了一半,分辨率即降低为了原来的二分之一。
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像素单元内的子像素的像素颜色相同,所述像素颜色为红色、绿色或蓝色。相邻的三个所述像素单元中的子像素的像素颜色相异。
可选地,不同所述像素单元在同一行的多个子像素中,相邻子像素的极性相反。
本申请实施例中,相邻像素单元之间,同一行的子像素极性相反。
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可以包括第一分辨率模式和第二分辨率模式,其中,第一分辨率模式为常规分辨率模式,即开机时默认使用的分辨率模式,第二分辨率模式为多个备选分辨率模式中的其中之一,可在时序控制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显示信号的情况下触发对应的模式选择信号,从而按照对应的第二分辨率模式显示。
以第一分辨率模式为4K2K模式,第二分辨率模式为4K1K为例,第一分辨率模式为4K2K下,各条栅线得到的时钟信号各不相同,以数据线D1连接的第一行、第二行子像素为例,若栅线G1得到时钟信号S1,栅线G2得到时钟信号S2,S2的高电平滞后于S1,则第一行的子像素在根据时钟信号S1进行刷新,并根据D1的数据信号显示第二数据时,第二行的子像素未刷新,而第二行的子像素在根据时钟信号S2进行刷新,并根据D1的数据信号显示第三数据时,第二行的子像素未刷新,图像变化使得数据信号一致在变化,因此两个子像素不在同一时刻刷新时二者显示的数据完全不同。而在第二分辨率模式为4K1K下,每两条栅线得到的时钟信号相同,以数据线D1连接的第一行、第二行子像素为例,若栅线G1和G2均得到时钟信号S,则第一行的子像素在根据时钟信号S进行刷新,并根据D1的数据信号显示第一数据时,第二行的子像素同样根据时钟信号S进行刷新,并根据D1的数据信号显示第一数据,因此两个子像素显示的数据完全相同。
因此第二分辨率模式下显示面板的分辨率可降低为第一分辨率模式下的一半。需要说明的是,当上述预设行数设置为其他数值,第二分辨率模式对应该预设行数相应的分辨率,如图4所示的三行以及其他数量时,第二分辨率模式下显示面板的分辨率降低为第一分辨率模式下的对应的倍数,如预设行数为三行时,第一分辨率为第二分辨率的三分之一。
本申请通过像素单元中的每预设行数的子像素发生一次极性翻转,多条栅线中,同一条栅线与同一行子像素连接、多条数据线中,同一条数据线与相邻两个像素单元中极性相同的子像素连接的像素架构设计,使得要切换至目标显示模式时,仅需要向每预设行数的栅线发送同一个时钟信号,即保持预设行数的栅线得到的时钟信号相同,即可实现显示模式的切换,解决切换显示模式的实现成本较大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立足于特定的像素架构设计,无需花费大成本研发算法即可实现限时模式的切换,而且本申请充分结合液晶面板自身的硬件特性,相比算法实现的显示模式切换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
采用本申请技术方案,不仅无需投入大量成本研发分辨率切换算法,甚至连刷新率的切换也可轻松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还可以包括第一刷新率模式和第二刷新率模式,其中,第一刷新率模式为常规刷新率模式,即开机时默认使用的刷新率模式,第二刷新率模式为多个备选刷新率模式中的其中之一,可在时序控制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显示信号的情况下触发对应的模式选择信号,从而按照对应的第二刷新率模式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中,只需维持刷新一帧图像的过程中给所有子像素的总充电时间不变,即第一刷新率模式与第二刷新率模式下时钟信号的高电平时间不变,这样由于每预设行数的栅线得到的时钟信号完全相同,以图5为例,若第一刷新率模式为60hz,第二刷新率模式为120hz,第二刷新率模式下给所有栅线的时钟信号的组数为第一刷新率模式下时钟信号的组数的二分之一,使得第二刷新率模式的刷新周期减少了一半,这样相同的高电平时间内第二刷新率模式下每个子像素即可刷新两次,从而实现刷新率翻倍。以图6为例,第二刷新率模式下给所有栅线的时钟信号的组数为第一刷新率模式下时钟信号的组数的三分之一,使得第二分辨率模式的刷新周期减少了三分之二,这样相同的高电平时间内第二分辨率模式下每个子像素即可刷新三次,从而实现刷新率翻倍。
上述分辨率切换和刷新率切换可以配合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该显示面板通常以4K2K的分辨率、60hz的刷新率显示,则当用户进行分辨率、刷新率切换操作时,G1、G2得到得时钟信号完全一样,G3、G4得到的时钟信号完全一样……(G2n-1与G2n得到的时钟信号一样)。这样同一根数据线每两组子像素显示完全一样,每两个子像素可以当成一个子像素,这样垂直方向上子像素就减少了一半。时钟信号的组数减少一半,周期减少一半(为保证充电时间不变,时钟信号的高电平时间不变),这样每帧内的时钟信号总时间减少一半,这样就可以实现4K1K、120hz的显示画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启动模式选择信号时同时前端也给出倍频信号,如当前刷新率为60hz,选择显示模式为120hz,则前端对应给出二倍频率信号。
可选地,所述液晶面板还包括:
电平转换电路,用于传递模式选择信号;
时序控制器,与电平转换电路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模式选择信号的情况下,切换对应的显示模式。
可选地,所述时序控制器具体用于:
在所述模式选择信号指示所要切换的显示模式为第一分辨率模式的情况下,向多条栅线发送时钟信号,其中,每预设行数的栅线所发送的所述时钟信号相同;
在所述模式选择信号指示所要切换的显示模式为第二分辨率模式的情况下,向多条栅线发送时钟信号,其中,相邻栅线所发送的所述时钟信号不同。
可选地,所述时序控制器还用于:
在所述模式选择信号指示所要切换的显示模式为第一刷新率模式的情况下,向多条栅线发送时钟信号,其中,所述时钟信号的高电平时间为第一时长,所述时钟信号的组数为第一组数;
在所述模式选择信号指示所要切换的显示模式为第二刷新率模式的情况下,向多条栅线发送时钟信号,其中,所述时钟信号的所述高电平时间为第二时长,所述时钟信号的组数为第二组数;
其中,所述第一时长与所述第二时长相等,所述第一组数与所述第二组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与所述预设行数相同。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7所示,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包括背光模组200以及上述的液晶面板,背光模组200设于阵列基板100的背光侧,用于向液晶面板提供光源。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像素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时序控制器向电平转换电路发出第一模式选择信号的情况下,按照第一显示模式驱动目标像素,其中,所述目标像素为阵列基板中按照预设排列方式排列的像素,所述第一模式选择信号为所述时序控制器接收到目标对象发出的第一显示信号所触发的;
在所述时序控制器向所述电平转换电路发出第二模式选择信号的情况下,从多个显示模式中确定与所述第二模式选择信号匹配的第二显示模式,其中,所述第二模式选择信号为所述时序控制器接收到所述目标对象发出的第二显示信号所触发的;
按照所述第二显示模式驱动所述目标像素显示图像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模式包括第一分辨率模式和第一刷新率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模式包括第二分辨率模式和第二刷新率模式,所述按照所述第二显示模式驱动所述目标像素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分辨率模式对应的目标分辨率和所述第二刷新率模式对应的目标刷新率;
确定与所述目标分辨率和所述目标刷新率均匹配的预设控制行数;
按照所述预设控制行数向所述阵列基板中的多条栅线发送时钟信号,以驱动每所述预设控制行数的像素显示相同的图像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的像素架构包括:
多个像素单元,沿第一方向平行间隔排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中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成多行的多个子像素,所述多个子像素中,每预设行数发生一次子像素的极性翻转,所述多个子像素在接收到时钟信号时根据时序控制器所提供的数据信号刷新显示数据,所述时钟信号用于控制子像素的刷新时间,所述数据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子像素的刷新内容;
多条栅线,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并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排布于所述多个子像素之间,所述多条栅线中,同一条栅线与同一行子像素连接,所述多条栅线用于向所述多个子像素传递所述时钟信号;
多条数据线,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之间,所述多条数据线中,同一条数据线与相邻两个像素单元中极性相同的子像素连接,所述多条数据线用于向所述多个子像素传递所述数据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按照所述第一显示模式驱动所述目标像素的情况下,所述多条栅线中,相邻栅线所传递的所述时钟信号不同,同一个所述像素单元中相邻子像素所刷新的所述显示数据不同;
在按照所述第二显示模式驱动所述目标像素的情况下,所述多条栅线中,每所述预设行数的栅线所传递的所述时钟信号相同,同一个所述像素单元中每所述预设行数的子像素所刷新的所述显示数据相同;
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与所述第二显示模式的所述时钟信号的高电平时间相同,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下的所述时钟信号的组数与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下所述时钟信号的组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与所述预设行数相同。
6.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的像素架构包括:
多个像素单元,沿第一方向平行间隔排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中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成多行的多个子像素,所述多个子像素中,每预设行数发生一次子像素的极性翻转,所述多个子像素在接收到时钟信号时根据时序控制器所提供的数据信号刷新显示数据,所述时钟信号用于控制子像素的刷新时间,所述数据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子像素的刷新内容;
多条栅线,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并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排布于所述多个子像素之间,所述多条栅线中,同一条栅线与同一行子像素连接,所述多条栅线用于向所述多个子像素传递所述时钟信号;
多条数据线,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之间,所述多条数据线中,同一条数据线与相邻两个像素单元中极性相同的子像素连接,所述多条数据线用于向所述多个子像素传递所述数据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电平转换电路,用于传递模式选择信号;
时序控制器,与所述电平转换电路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模式选择信号的情况下,切换对应的显示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序控制器具体用于:
在所述模式选择信号指示所要切换的显示模式为第一分辨率模式的情况下,向多条栅线发送时钟信号,其中,每预设行数的栅线所发送的所述时钟信号相同;
在所述模式选择信号指示所要切换的显示模式为第二分辨率模式的情况下,向多条栅线发送时钟信号,其中,相邻栅线所发送的所述时钟信号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序控制器还用于:
在所述模式选择信号指示所要切换的显示模式为第一刷新率模式的情况下,向多条栅线发送时钟信号,其中,所述时钟信号的高电平时间为第一时长,所述时钟信号的组数为第一组数;
在所述模式选择信号指示所要切换的显示模式为第二刷新率模式的情况下,向多条栅线发送时钟信号,其中,所述时钟信号的所述高电平时间为第二时长,所述时钟信号的组数为第二组数;
其中,所述第一时长与所述第二时长相等,所述第一组数与所述第二组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与所述预设行数相同。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模组以及如权利要求6至9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设于所述阵列基板的背光侧,用于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光源。
CN202210095717.3A 2022-01-26 2022-01-26 像素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2998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95717.3A CN114299845B (zh) 2022-01-26 2022-01-26 像素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95717.3A CN114299845B (zh) 2022-01-26 2022-01-26 像素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9845A true CN114299845A (zh) 2022-04-08
CN114299845B CN114299845B (zh) 2023-09-29

Family

ID=80978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95717.3A Active CN114299845B (zh) 2022-01-26 2022-01-26 像素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9984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27931A (zh) * 2023-03-28 2023-04-2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触控显示面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0508A (zh) * 2017-02-17 2017-05-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栅线驱动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7742504A (zh) * 2017-10-24 2018-02-27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CN107817635A (zh) * 2017-10-27 2018-03-20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1199713A (zh) * 2020-03-05 2020-05-26 苹果公司 具有多个刷新率模式的显示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0508A (zh) * 2017-02-17 2017-05-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栅线驱动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7742504A (zh) * 2017-10-24 2018-02-27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CN107817635A (zh) * 2017-10-27 2018-03-20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1199713A (zh) * 2020-03-05 2020-05-26 苹果公司 具有多个刷新率模式的显示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27931A (zh) * 2023-03-28 2023-04-2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触控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9845B (zh) 2023-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83524B2 (ja) 液晶表示装置、該液晶表示装置に用いられる駆動制御回路及び駆動方法
US703084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multi-frame inverting function and an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CN107993629B (zh) 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US9083965B2 (en)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CN109872702B (zh) 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驱动方法和液晶显示面板
CN210155492U (zh) 阵列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US10192510B2 (en) Source driving module generating two groups of gamma voltage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same
CN110956921B (zh)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像素驱动装置、显示装置
JP2006527399A (ja) 分割された青いサブ画素を有する新規な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の画像劣化修正
JPH1062748A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の調整方法
CN11340971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150156482A1 (en) Three-dimensional (3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 device, 3d lcd display system and 3d image display driving method
CN111223463A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20107585A1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WO2017134967A1 (ja) 表示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CN111142298A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1025791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080150869A1 (en) Display panel and plane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14299845B (zh) 像素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956409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hereby shadowing can be prevented
JP2004271719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8803763B2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070279370A1 (en) Field-sequentia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CN114333726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2767238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