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96537B - 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的计算机温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的计算机温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96537B
CN114296537B CN202111677965.0A CN202111677965A CN114296537B CN 114296537 B CN114296537 B CN 114296537B CN 202111677965 A CN202111677965 A CN 202111677965A CN 114296537 B CN114296537 B CN 1142965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omputer
cooling
sliding
pressur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7796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96537A (zh
Inventor
陈溶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s Electronics Fuji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s Electronics Fuji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s Electronics Fuji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s Electronics Fuji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7796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965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96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65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965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65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温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的计算机温控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将水冷和风冷很好的结合达到最佳散热效果的基于温度传感器的计算机温控装置。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的计算机温控装置,包括有底座、框体、过滤网、温度传感器、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动块等,框体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底座,框体上中部设有用于阻挡灰尘的过滤网,框体上中部后侧设有用于检测电脑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框体上中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之间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动块。本发明通过风扇对电脑进行均匀散热,通过水循环使得冷水对冷却块进行冷却,进而对电脑进行降温,达到了将水冷和风冷很好结合,散热迅速,散热性能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的计算机温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温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的计算机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笔记本电脑由于体积小,内部的电子元件较为紧密,为了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对于其散热要求更高,但为了节省空间,笔记本内部的散热风扇一般体积都较小,散热效果有限,在夏季通常需要借助一些散热装置进行辅助散热。
专利公开号为CN206946412U公开了一种计算机温控装置,包括垫板和垫板顶部一体成型的滑槽,所述滑槽内部的两侧均滑动安装有边部托块,两块边部托块之间从左到右等距离设有三根中间托块,三根所述中间托块的底部均滑动安装在滑槽内,所述边部托块与中间托块之间,以及相邻的中间托块之间均通过连接件相连接,所述边部托块和中间托块的内腔均等距离设有五根导风管,五根导风管之间相互平行,所述边部托块与中间托块内部的导风管之间,以及相邻中间托块内部的导风管之间均通过连接管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均插接在导风管的内部且为滑动连接结构,所述边部托块内部的导风管一端安装有微型散热风扇,所述边部托块和中间托块内的导风管顶部开设有出风口,该出风口的底端与导风管的内部相通,所述边部托块和中间托块的顶部对应出风口的位置处均通过伸缩支柱安装有金属顶板,所述伸缩支柱的外部套设有弹簧,所述金属顶板的底部从左到右等距离设有散热片。该设备的金属顶板配合弹簧以及散热片,使得该装置具有减震效果,以及辅助微型散热风扇起到散热效果。但仅仅利用微型散热风扇以及散热片达不到最佳的散热效果。
因此,鉴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将水冷和风冷很好的结合达到最佳散热效果的基于温度传感器的计算机温控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仅仅利用微型散热风扇以及散热片达不到最佳的散热效果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将水冷和风冷很好的结合达到最佳散热效果的基于温度传感器的计算机温控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的计算机温控装置,包括有底座、框体、过滤网、温度传感器、第一滑轨、第一滑动块、风扇、拉动机构和接触机构,框体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底座,框体上中部设有用于阻挡灰尘的过滤网,框体上中部后侧设有用于检测电脑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框体上中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之间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动块,第一滑动块上左右两侧均设有用对电脑进行散热的风扇,框体与第一滑动块之间设有用于对电脑均匀散热的拉动机构,框体上中部设有用于对电脑进行降温的接触机构。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拉动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架、第一双轴电机、第一绕线轮、第一拉绳、第一弹簧和第二支架,框体内后壁上部中间设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双轴电机,第一双轴电机两侧的输出轴上均设有第一绕线轮,第一滑动块前侧的左右两侧均与同侧的第一滑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滑动块中部设有两个第二支架,第一绕线轮均与同侧的第二支架之间连接有第一拉绳。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接触机构包括有第二滑轨、第二滑动块、冷却块、第三支架、冷却箱、第二弹簧、堵塞块、水泵、第一软管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框体上中部前后两侧均设有两个第二滑轨,第二滑轨均位于过滤网上方,前后两侧的两个第二滑轨之间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动块,第二滑动块之间设有用于放置电脑且对电脑进行降温的冷却块,框体上中部设有第三支架,第三支架中间设有用于对水进行制冷的冷却箱,第二滑动块均与同侧的第二滑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冷却箱右侧设有堵塞块,冷却箱后侧设有用于实现水循环的水泵,水泵后侧和冷却箱前侧均与冷却块之间连接有第一软管,框体内前壁上中部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用于制冷空气对电脑底部进行降温的降温机构,降温机构包括有进气框、冷却器、出气框、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气泵,框体下部前侧设有进气框,进气框中部设有用于制冷空气的冷却器,框体内部下侧设有出气框,水泵上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进气框与出气框之间连接有第一气泵。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对空气进行除湿的除湿机构,除湿机构包括有第二双轴电机、第二绕线轮、第二拉绳、滤湿板、滑套、第三弹簧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框体前侧中下部设有第二双轴电机,第二双轴电机两侧的输出轴上均设有第二绕线轮,进气框前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滑套,滑套之间滑动式设有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湿气的滤湿板,滤湿板左右两侧均与同侧的滑套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滤湿板底部的中部左右两侧均与同侧的第二绕线轮之间绕有第二拉绳,第一气泵上设有第三压力传感器。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用于提高降温效果的循环机构,循环机构包括有第四压力传感器、第五支架、电动推杆、排气框、第三滑轨、第二气泵和第二软管,框体前侧中间设有第四压力传感器,框体右侧中间设有第五支架,第五支架中部设有电动推杆,框体右侧中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三滑轨,第三滑轨之间滑动式设有排气框,排气框右侧与电动推杆伸缩杆通过螺栓固接,框体内上部右侧设有第二气泵,第二气泵右侧与排气框之间连接有第二软管。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对电脑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有夹块、第六支架、螺杆和螺纹套,框体顶部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设有用于固定电脑的夹块,框体后侧上部中间设有第六支架,第六支架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用于调节两个夹块之间的间距的螺杆,夹块后侧均设有螺纹套,螺纹套均与同侧的螺杆螺纹式连接。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控制箱,框体上部后侧设有控制箱,控制箱内安装有开关电源、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开关电源为整个基于温度传感器的计算机温控装置供电,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与电源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电源模块上通过线路连接有电源总开关,电源模块与控制模块通过电性连接;控制模块上连接有DS1302时钟电路和24C02电路;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第四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都与控制模块通过电性连接;风扇、第一气泵、第二气泵、冷却箱、冷却器、电动推杆和水泵与控制模块通过继电器控制模块连接;第一双轴电机和第二双轴电机都与控制模块通过直流电机正反转模块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通过风扇对电脑进行均匀散热,通过水循环使得冷水对冷却块进行冷却,进而对电脑进行降温,达到了将水冷和风冷很好结合,散热迅速,散热性能高;
2、第一气泵将制冷的控制输送至出气框内,从出气框流出,由风扇将冷空气吹在电脑底部,对电脑底部进行降温;
3、第二双轴电机两侧的输出轴正转带动第二绕线轮正转收起第二拉绳,通过第二拉绳带动滤湿板向下移动,使得滤湿板对进入进气框的空气进行除湿,避免湿气损坏电脑;
4、第二气泵将框体内的部分冷空气抽进第二软管内,再进入排气框内,由排出框出来对电脑进行降温,降温效果更佳;
5、电脑放好后,手动转动左右两侧的螺杆,螺杆转动带动螺纹套和夹块向内移动,当夹块与电脑接触时,使得夹块对电脑进行限位,避免电脑滑落下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拉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拉动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接触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接触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降温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降温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降温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除湿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除湿机构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除湿机构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循环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循环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限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电路框图。
图18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底座,2、框体,3、过滤网,31、温度传感器,4、控制箱,5、第一滑轨,6、第一滑动块,7、风扇,8、拉动机构,81、第一支架,82、第一双轴电机,83、第一绕线轮,84、第一拉绳,85、第一弹簧,86、第二支架,9、接触机构,91、第二滑轨,92、第二滑动块,93、冷却块,94、第三支架,95、冷却箱,96、第二弹簧,97、堵塞块,98、水泵,99、第一软管,910、第一压力传感器,10、降温机构,101、进气框,102、冷却器,103、出气框,104、第二压力传感器,105、第一气泵,11、除湿机构,111、第二双轴电机,112、第二绕线轮,113、第二拉绳,114、滤湿板,115、滑套,116、第三弹簧,117、第三压力传感器,12、循环机构,121、第四压力传感器,122、第五支架,123、电动推杆,124、排气框,125、第三滑轨,126、第二气泵,127、第二软管,13、限位机构,131、夹块,132、第六支架,133、螺杆,134、螺纹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实施例1
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的计算机温控装置,参照图1-7,包括有底座1、框体2、过滤网3、温度传感器31、第一滑轨5、第一滑动块6、风扇7、拉动机构8和接触机构9,框体2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底座1,框体2上中部设有过滤网3,过滤网3用于阻挡灰尘,框体2上中部后侧设有温度传感器31,温度传感器31用于检测电脑温度,框体2上中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滑轨5,第一滑轨5之间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动块6,第一滑动块6上左右两侧均设有风扇7,风扇7用对电脑进行散热,框体2与第一滑动块6之间设有拉动机构8,拉动机构8用于对电脑均匀散热,框体2上中部设有接触机构9,接触机构9用于对电脑进行降温。
参照图4-5,拉动机构8包括有第一支架81、第一双轴电机82、第一绕线轮83、第一拉绳84、第一弹簧85和第二支架86,框体2内后壁上部中间设有第一支架81,第一支架81上设有第一双轴电机82,第一双轴电机82两侧的输出轴上均设有第一绕线轮83,第一滑动块6前侧的左右两侧均与同侧的第一滑轨5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85,第一滑动块6中部设有两个第二支架86,第一绕线轮83均与同侧的第二支架86之间连接有第一拉绳84。
参照图6-7,接触机构9包括有第二滑轨91、第二滑动块92、冷却块93、第三支架94、冷却箱95、第二弹簧96、堵塞块97、水泵98、第一软管99和第一压力传感器910,框体2上中部前后两侧均设有两个第二滑轨91,第二滑轨91均位于过滤网3上方,前后两侧的两个第二滑轨91之间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动块92,第二滑动块92之间设有冷却块93,冷却块93用于放置电脑且对电脑进行降温,框体2上中部设有第三支架94,第三支架94中间设有冷却箱95,冷却箱95用于对水进行制冷,第二滑动块92均与同侧的第二滑轨91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96,冷却箱95右侧设有堵塞块97,冷却箱95后侧设有水泵98,水泵98用于实现水循环,水泵98后侧和冷却箱95前侧均与冷却块93之间连接有第一软管99,框体2内前壁上中部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910。
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取下堵塞块97,在冷却箱95内加入适量的水,复位堵塞块97,按下电源总开关将本装置上电,将电脑放在冷却块93上进行使用,由于重力,电脑会向下压冷却块93,冷却块93带动第二滑动块92向下移动,第二弹簧96被压缩起缓冲作用,当人们取下电脑时,电脑与冷却块93分离,进而在第二弹簧96复位的作用下带动冷却块93和第二滑动块92复位,当电脑释放的温度较高时,温度传感器31检测到温度达到预设值,控制模块控制风扇7和冷却箱95启动,风扇7对电脑进行散热,冷却箱95对水进行冷却,同时控制模块控制第一双轴电机82两侧的输出轴均重复循坏正反转各十圈,当第一双轴电机82两侧的输出轴正转时,进而带动第一绕线轮83正转收起第一拉绳84,通过第一拉绳84带动第二支架86向后移动,第二支架86带动第一滑动块6向后移动,第一弹簧85被拉伸,第一滑动块6带动风扇7向后移动,正转十圈后,第一双轴电机82两侧的输出轴反转带动第一绕线轮83反转放松第一拉绳84,进而在第一弹簧85复位的作用下带动第一滑动块6、风扇7和第二支架86向前移动复位,如此,风扇7重复前后移动对电脑进行均匀散热,同时第一滑动块6向后移动与第一压力传感器910分离时,第一压力传感器910检测到压力消失达到预设值,延时六秒后,控制模块控制水泵98启动,水泵98将冷却箱95内的冷水抽进后侧的第一软管99内,再流进冷却块93内,随后通过前侧的第一软管99回到冷却箱95内进行冷却,如此重复实现水循环使得冷水对冷却块93进行冷却,进而对电脑进行降温,当温度传感器31检测到温度回到初设值,控制模块控制风扇7、冷却箱95、第一双轴电机82和水泵98关闭,过滤网3用于阻挡灰尘,避免风扇7将灰尘吹进电脑内,不需要使用本装置时,按下电源总开关将本装置断电即可。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参照图3、图8、图9和图10,还包括有降温机构10,降温机构10包括有进气框101、冷却器102、出气框103、第二压力传感器104和第一气泵105,框体2下部前侧通过螺栓固接有进气框101,进气框101中部设有冷却器102,冷却器102用于制冷空气,框体2内部下侧设有出气框103,水泵98上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04,进气框101与出气框103之间连接有第一气泵105。
水泵98启动时,第二压力传感器104检测到压力达到预设值,控制模块控制冷却器102启动,冷却器102对空气进行制冷,同时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气泵105启动,第一气泵105将制冷的控制输送至出气框103内,从出气框103流出,由风扇7将冷空气吹在电脑底部,对电脑底部进行降温,当水泵98关闭时,第二压力传感器104检测到压力回到初设值,控制模块控制冷却器102和第一气泵105关闭。
参照图1、图11、图12和图13,还包括有除湿机构11,除湿机构11包括有第二双轴电机111、第二绕线轮112、第二拉绳113、滤湿板114、滑套115、第三弹簧116和第三压力传感器117,框体2前侧中下部设有第二双轴电机111,第二双轴电机111两侧的输出轴上均设有第二绕线轮112,进气框101前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滑套115,滑套115之间滑动式设有滤湿板114,滤湿板114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湿气,滤湿板114左右两侧均与同侧的滑套115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16,滤湿板114底部的中部左右两侧均与同侧的第二绕线轮112之间绕有第二拉绳113,第一气泵105上设有第三压力传感器117。
第一气泵105启动时,第三压力传感器117检测到压力达到预设值,控制模块控制第二双轴电机111两侧的输出轴正转两圈后停止,第二双轴电机111两侧的输出轴正转带动第二绕线轮112正转收起第二拉绳113,通过第二拉绳113带动滤湿板114向下移动,第三弹簧116被压缩,使得滤湿板114对进入进气框101的空气进行除湿,避免湿气损坏电脑,当第一气泵105关闭时,第三压力传感器117检测到压力回到初设值,控制模块控制第二双轴电机111两侧的输出轴反转两圈后关闭,第二双轴电机111两侧的输出轴反转带动第二绕线轮112反转放松第二拉绳113,进而在第三弹簧116复位的作用下带动滤湿板114向上移动复位。
参照图1、图14和图15,还包括有循环机构12,循环机构12包括有第四压力传感器121、第五支架122、电动推杆123、排气框124、第三滑轨125、第二气泵126和第二软管127,框体2前侧中间设有第四压力传感器121,框体2右侧中间通过螺栓固接有第五支架122,第五支架122中部设有电动推杆123,框体2右侧中部的前后两侧均通过螺栓固接有第三滑轨125,第三滑轨125之间滑动式设有排气框124,排气框124右侧与电动推杆123伸缩杆通过螺栓固接,框体2内上部右侧通过螺栓固接有第二气泵126,第二气泵126右侧与排气框124之间连接有第二软管127。
当滤湿板114向下移动与第四压力传感器121分离时,第四压力传感器121检测到压力消失达到预设值,控制模块控制电动推杆123伸缩杆伸长一秒后停止,电动推杆123伸缩杆伸长带动排气框124向上移动对着电脑,第二软管127被拉长,同时控制模块控制第二气泵126启动,第二气泵126将框体2内的部分冷空气抽进第二软管127内,再进入排气框124内,由排出框出来对电脑进行降温,降温效果更佳,当滤湿板114向上移动复位与第四压力传感器121接触时,第四压力传感器121检测到压力回到初设值,控制模块控制电动推杆123伸缩杆收缩一秒后关闭,电动推杆123伸缩杆收缩带动排气框124向下移动复位,第二软管127随之复位。
参照图3和图16,还包括有限位机构13,限位机构13包括有夹块131、第六支架132、螺杆133和螺纹套134,框体2顶部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设有夹块131,夹块131用于固定电脑,框体2后侧上部中间设有第六支架132,第六支架132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螺杆133,螺杆133用于调节两个夹块131之间的间距,夹块131后侧均设有螺纹套134,螺纹套134均与同侧的螺杆133螺纹式连接。
电脑放好后,手动转动左右两侧的螺杆133,螺杆133转动带动螺纹套134向内移动,进而带动夹块131向内移动,当夹块131与电脑接触时,停止转动螺杆133,使得夹块131对电脑进行限位,避免电脑滑落下来,复位夹块131时,反转左右两侧的螺杆133,螺杆133转动带动螺纹套134向外移动,进而带动夹块131向外移动复位。
参照图1、图17和图18,还包括有控制箱4,框体2上部后侧设有控制箱4,控制箱4内安装有开关电源、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开关电源为整个设备供电,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与电源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电源模块上通过线路连接有电源总开关,电源模块与控制模块通过电性连接;控制模块上连接有DS1302时钟电路和24C02电路;第一压力传感器910、第二压力传感器104、第三压力传感器117、第四压力传感器121和温度传感器31都与控制模块通过电性连接;风扇7、第一气泵105、第二气泵126、冷却箱95、冷却器102、电动推杆123和水泵98与控制模块通过继电器控制模块连接;第一双轴电机82和第二双轴电机111都与控制模块通过直流电机正反转模块连接。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的计算机温控装置,包括有底座(1)、框体(2)和过滤网(3),框体(2)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底座(1),框体(2)上中部设有用于阻挡灰尘的过滤网(3),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温度传感器(31)、第一滑轨(5)、第一滑动块(6)、风扇(7)、拉动机构(8)和接触机构(9),框体(2)上中部后侧设有用于检测电脑温度的温度传感器(31),框体(2)上中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滑轨(5),第一滑轨(5)之间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动块(6),第一滑动块(6)上左右两侧均设有用对电脑进行散热的风扇(7),框体(2)与第一滑动块(6)之间设有用于对电脑均匀散热的拉动机构(8),框体(2)上中部设有用于对电脑进行降温的接触机构(9);拉动机构(8)包括有第一支架(81)、第一双轴电机(82)、第一绕线轮(83)、第一拉绳(84)、第一弹簧(85)和第二支架(86),框体(2)内后壁上部中间设有第一支架(81),第一支架(81)上设有第一双轴电机(82),第一双轴电机(82)两侧的输出轴上均设有第一绕线轮(83),第一滑动块(6)前侧的左右两侧均与同侧的第一滑轨(5)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85),第一滑动块(6)中部设有两个第二支架(86),第一绕线轮(83)均与同侧的第二支架(86)之间连接有第一拉绳(84);接触机构(9)包括有第二滑轨(91)、第二滑动块(92)、冷却块(93)、第三支架(94)、冷却箱(95)、第二弹簧(96)、堵塞块(97)、水泵(98)、第一软管(99)和第一压力传感器(910),框体(2)上中部前后两侧均设有两个第二滑轨(91),第二滑轨(91)均位于过滤网(3)上方,前后两侧的两个第二滑轨(91)之间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动块(92),第二滑动块(92)之间设有用于放置电脑且对电脑进行降温的冷却块(93),框体(2)上中部设有第三支架(94),第三支架(94)中间设有用于对水进行制冷的冷却箱(95),第二滑动块(92)均与同侧的第二滑轨(91)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96),冷却箱(95)右侧设有堵塞块(97),冷却箱(95)后侧设有用于实现水循环的水泵(98),水泵(98)后侧和冷却箱(95)前侧均与冷却块(93)之间连接有第一软管(99),框体(2)内前壁上中部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91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的计算机温控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用于制冷空气对电脑底部进行降温的降温机构(10),降温机构(10)包括有进气框(101)、冷却器(102)、出气框(103)、第二压力传感器(104)和第一气泵(105),框体(2)下部前侧设有进气框(101),进气框(101)中部设有用于制冷空气的冷却器(102),框体(2)内部下侧设有出气框(103),水泵(98)上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04),进气框(101)与出气框(103)之间连接有第一气泵(105)。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的计算机温控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对空气进行除湿的除湿机构(11),除湿机构(11)包括有第二双轴电机(111)、第二绕线轮(112)、第二拉绳(113)、滤湿板(114)、滑套(115)、第三弹簧(116)和第三压力传感器(117),框体(2)前侧中下部设有第二双轴电机(111),第二双轴电机(111)两侧的输出轴上均设有第二绕线轮(112),进气框(101)前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滑套(115),滑套(115)之间滑动式设有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湿气的滤湿板(114),滤湿板(114)左右两侧均与同侧的滑套(115)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16),滤湿板(114)底部的中部左右两侧均与同侧的第二绕线轮(112)之间绕有第二拉绳(113),第一气泵(105)上设有第三压力传感器(117)。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的计算机温控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用于提高降温效果的循环机构(12),循环机构(12)包括有第四压力传感器(121)、第五支架(122)、电动推杆(123)、排气框(124)、第三滑轨(125)、第二气泵(126)和第二软管(127),框体(2)前侧中间设有第四压力传感器(121),框体(2)右侧中间设有第五支架(122),第五支架(122)中部设有电动推杆(123),框体(2)右侧中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三滑轨(125),第三滑轨(125)之间滑动式设有排气框(124),排气框(124)右侧与电动推杆(123)伸缩杆通过螺栓固接,框体(2)内上部右侧设有第二气泵(126),第二气泵(126)右侧与排气框(124)之间连接有第二软管(127)。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的计算机温控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对电脑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13),限位机构(13)包括有夹块(131)、第六支架(132)、螺杆(133)和螺纹套(134),框体(2)顶部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设有用于固定电脑的夹块(131),框体(2)后侧上部中间设有第六支架(132),第六支架(132)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用于调节两个夹块(131)之间的间距的螺杆(133),夹块(131)后侧均设有螺纹套(134),螺纹套(134)均与同侧的螺杆(133)螺纹式连接。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的计算机温控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控制箱(4),框体(2)上部后侧设有控制箱(4),控制箱(4)内安装有开关电源、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开关电源为整个基于温度传感器的计算机温控装置供电,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与电源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电源模块上通过线路连接有电源总开关,电源模块与控制模块通过电性连接;控制模块上连接有DS1302时钟电路和24C02电路;第一压力传感器(910)、第二压力传感器(104)、第三压力传感器(117)、第四压力传感器(121)和温度传感器(31)都与控制模块通过电性连接;风扇(7)、第一气泵(105)、第二气泵(126)、冷却箱(95)、冷却器(102)、电动推杆(123)和水泵(98)与控制模块通过继电器控制模块连接;第一双轴电机(82)和第二双轴电机(111)都与控制模块通过直流电机正反转模块连接。
CN202111677965.0A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的计算机温控装置 Active CN1142965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7965.0A CN114296537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的计算机温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7965.0A CN114296537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的计算机温控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6537A CN114296537A (zh) 2022-04-08
CN114296537B true CN114296537B (zh) 2023-06-02

Family

ID=80976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77965.0A Active CN114296537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的计算机温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96537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987419U (zh) * 2021-01-25 2021-08-17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智能调节风扇位置的电脑散热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21257B2 (en) * 2009-03-11 2013-04-16 Dimitri Chernyshov Tethered glider system for power generation
CN205385687U (zh) * 2016-02-25 2016-07-13 湘潭大学 一种散热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987419U (zh) * 2021-01-25 2021-08-17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智能调节风扇位置的电脑散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6537A (zh) 2022-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68000U (zh) 一种阀门生产用钻孔设备
CN211267328U (zh) 一种节能型户外通讯风冷柜
CN114296537B (zh) 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的计算机温控装置
CN116526755A (zh) 一种具有内循环风冷的永磁电机
CN113745722B (zh) 一种具有断电保护功能且无尘散热的户外电源模组结构
CN114060983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机房监控用的降温系统及其降温方法
CN213659349U (zh) 一种高效散热式新型电脑主机箱
CN113381326B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高效散热电器柜
CN113410773A (zh) 一种信息工程低压柜装置
CN108897397A (zh) 一种易清洁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机箱
CN218816841U (zh) 一种节能型空压机组
CN220750504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制冷设备
CN218163363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物联网机柜
CN209845588U (zh) 一种快装式风冷电机控制器
CN219437398U (zh) 一种新型数据系统控制柜
CN117279343B (zh) 一种微模块数据中心
CN113572236B (zh) 一种快速制冷并散热的车载手机无线充电装置
CN215228147U (zh) 一种方便散热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机
CN114661120B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机箱外壳
CN219656371U (zh) 一种移动式除湿型热泵机组
CN219609548U (zh) 一种计算机散热机箱
CN216693967U (zh) 一种空调制冷设备防尘装置
CN211719985U (zh) 一种机电一体化配电柜
CN215379629U (zh) 一种高效led驱动模块的散热装置
CN220552126U (zh) 一种具有双螺旋换热器结构的风冷热泵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7

Address after: Room 009, Area A1, Building 1, National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No. 6 Qiuyang East Road, Shangjie Town, Minhou County,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350100

Applicant after: FAS ELECTRONICS (FUJIAN)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70 floor 7, Huacheng building, No. 119 Luoshi Road, Hongsh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uhan Lig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