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机箱外壳,在外界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可快速对机箱内部进行散热降温,避免高温造成内部电子元件的损坏。
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散热的机箱外壳,包括机箱内腔;机箱内腔的两侧由内至外分别设有第一空腔、与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二空腔以及第三空腔,第一空腔内位于机箱内腔的侧壁上连接有散热翅片,第一空腔的下方设有用于将气体输入第一空腔内的充气单元;
第二空腔内连接有工作面朝向散热翅片的散热风扇,散热风扇的一端与第二空腔的侧壁转动连接并往外延伸至第三空腔内,散热风扇延伸至第三空腔内部的一端设有用于驱动散热风扇转动的驱动件。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机箱内腔的两侧面为导热片。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充气单元的下方连通有制冷装置。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充气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接块,连接块的左端水平设有充气筒,充气筒内设有移动活塞,移动活塞的左端铰接有摆动杆,摆动杆的左端与凸轮机构的偏心部铰接,充气筒的顶端分别连通有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进气管道的外端与第一空腔连通,出气管道的外端与制冷装置连通;
连接块的右端开设有控制腔,控制腔内上下对称设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的空腔内设有倒T形移动杆,移动杆的里端通过弹簧与控制腔的侧壁弹性连接,移动杆的外端往左延伸至充气筒内,其中,上部移动杆用于封堵出气管道的里端,下部移动杆用于封堵进气管道的里端。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的连通处布置有通气网。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散热翅片由上往下呈倾斜状间隔设置。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轮机构包括电机,电机设置在内腔的下方后侧,其输出轴朝前设置,输出轴上连接有偏心轮,偏心轮的偏心部与摆动杆铰接。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驱动件包括发条以及拉绳,发条的固定端通过弹簧缠绕式连接在散热风扇的末端,发条的自由端与拉绳连接,拉绳的末端穿过第三空腔以及第二空腔延伸至偏心轮与摆动杆的铰接处与偏心轮连接。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绳由第三空腔拐至第二空腔的拐角处设置有定滑轮。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绳通过活动环与偏心轮与摆动杆的铰接处铰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机箱内腔的两侧壁连接散热翅片可将机箱内部的温度导出来,然后在充气单元和散热风扇的作用下从底部和侧面对散热翅片进行集中散热,双重作用对散热翅片进行不同角度的吹动可加快散热翅片的散热速度,由此提高散热翅片的导热速度,快速对机箱内部进行降温散热,使得机箱的散热性能大大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便于散热的机箱外壳,包括机箱内腔1;机箱内腔1用来放置和支撑固定各种配件,机箱内腔1的两侧由内至外分别设有第一空腔2、第二空腔3以及第三空腔4,机箱内腔1的两侧为能够导热的导热片,可将机箱内腔1各个电子元件所产生的热量吸过来,导热片紧贴电子元件设置,可更好的将热量吸过来,在机箱的后侧开设有散热窗,第一空腔2内位于机箱内腔1的侧壁上连接有散热翅片21,散热翅片21用来将机箱两侧导热片上的热量导出来,加快机箱两侧热量的散热,由此加快对内部热量的传导,使得机箱内部的热量散发的更快,散热翅片21采用铜材料制成,散热翅片21由上往下呈倾斜状间隔设置,加大散热翅片21暴露的面积,便于对散热翅片21进行散热。
在第一空腔2的下方设有与第一空腔2连通的充气单元,充气单元用来对散热翅片21进行散热,具体的,在机箱内腔1的下方还设有存放腔,存放腔的长度延伸至两侧的第一空腔2边缘,充气单元设置在该存放腔内,充气单元的下方连通有制冷装置7,制冷装置7为空调制冷器,制冷装置7将产生的冷气输给充气单元,充气单元再将冷气输到第一空腔2内,冷气可加快散热翅片21的散热速度,为了使得散热翅片21散热效果较好,散热翅片21由上往下呈倾斜状间隔设置,其将散热翅片21往下倾斜四十五度设置,由此散热翅片21的两个面将可被从充气单元吹出来的气体吹到,从而加快散热翅片21的散热速度。
请参阅图2,第二空腔3内连接有工作面朝向散热翅片21的散热风扇31,第二空腔3与第一空腔2的交接处竖向插设有通气网32,通过通气网32将第一空腔2与第二空腔3连通,散热风扇31转动时可对散热翅片21进行散热,从侧面加快散热翅片21的散热速度,散热风扇31的一端与第二空腔3的侧壁转动连接并往外延伸至第三空腔4内,散热风扇31延伸至第三空腔4内部的一端设有用于驱动散热风扇31转动的驱动件。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3,充气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接块5,连接块5的左端水平设有充气筒51,充气筒51内设有移动活塞57,移动活塞57的左端铰接有摆动杆61,摆动杆61的左端与凸轮机构的偏心部铰接,在凸轮机构的作用下可带动摆动杆61的末端做圆周转动,由此可带动摆动杆61来回左右摆动,拉动移动活塞57在充气筒51内左右移动,具体的,凸轮机构包括电机,电机设置在存放腔的后侧,其输出轴朝前设置,输出轴上连接有偏心轮6,在电机的作用下偏心轮6可围绕其输出轴做圆周转动,从而带动摆动杆61来回左右转动,拉动移动活塞57在充气筒51内来回移动,充气筒51的顶端分别连通有进气管道52和出气管道55,进气管道52的外端与第一空腔2连通,出气管道55的外端与制冷装置7连通,移动活塞57的来回移动可将制冷装置7产生的冷气从进气管道52吸进来或者将吸进来后的冷气往上挤压从出气管道55流通到第一空腔2内给散热翅片21进行散热。
连接块5的右端开设有控制腔,控制腔与充气筒51相互隔开,控制腔内上下对称设有电磁线圈54,电磁线圈54的空腔内设有倒T形移动杆56,移动杆56的里端通过弹簧与控制腔的侧壁弹性连接,移动杆56的外端往左延伸至充气筒51内,其中,位于上部电磁线圈54内的移动杆56用于封堵出气管道55的里端,下部移动杆56用于封堵进气管道52的里端,具体的,电磁线圈54倾斜设置,其两个电磁线圈54对称倾斜设置,移动杆56也呈倾斜状设置在电磁线圈54内,其中,移动杆56的右端与控制腔的侧壁弹性连接,左端分别各自延伸至充气筒51与进气管道52和出气管道55的连通处,更具体的,下部的电磁线圈54控制下部的移动杆56对冷气入口进行控制,而上部的电磁线圈54控制上部的移动杆56对充气筒51内流通到第一空腔2内的冷气出口进行控制。
当电磁线圈54通电时,在磁场的作用下移动杆56将被往上吸,弹簧被压缩,充气筒51内与进气管道52或出气管道55的连通处将被堵住,当电磁线圈54断电后移动杆56将在弹簧的作用下往下移动,将充气筒51内与进气管道52或出气管道55的连通处打开,具体的操作由控制单元进行控制。
请参阅图3和图4,具体的,电机带动偏心轮6转动时,当偏心轮6由右侧往左侧顺时针转动时(图示是由上至下),将拉动摆动杆61和移动活塞57往外移动,而当控制单元的感应器感应到移动活塞57被往外拉动时,控制器将控制上部的电磁线圈54通电,上部的电磁线圈54通电后在磁场的作用下上部的移动杆56将往上移动,对出气管道55与充气筒51的连通处进行封堵,而同时下部的电磁线圈54将断电,在弹簧的作用下下部的移动杆56将进气管道52与充气筒51的连通处打开,在移动活塞57移动的过程中将制冷装置7释放的冷气吸到充气筒51内。
请参阅图5和图6,当移动杆56被偏心轮6从右顺时针转动至左后,接着将由左转动回原始的位置,在这过程中,移动杆56和移动活塞57将被往回推动,当感应器感应到移动活塞57被往上推时,下部的电磁线圈54将通电,在磁力的作用下移动杆56将被往上吸,移动杆56将进气管道52与充气筒51的连通处封堵住,而同时,上部的电磁线圈54将断电,上部的弹簧将移动杆56往外顶出,移动杆56位于充气筒51内部的一端将往下移动,由此出气管道55将被打开,在移动活塞57往上移动的过程中原先被吸进来的冷气将被从出气管道55流通到第一空腔2内,对散热翅片21进行散热,由此,在偏心轮6的转动下往复的对移动活塞57进行往上推和或者往下拉,以此来对第一空腔2内的散热翅片21进行散热作用。
第三实施例
请继续参阅图1,驱动件包括发条以及拉绳41,发条的固定端通过弹簧缠绕式连接在散热风扇31的末端,其散热风扇31的末端为转轴,转轴穿过第二空腔3和第三空腔4,前端与散热风扇31连接,后端与发条连接,发条的一端缠绕式卷设在散热风扇31的后端后往外延伸,发条往外延伸的自由端与拉绳41连接,拉绳41的末端穿过第三空腔4以及第二空腔3延伸至偏心轮6与摆动杆61的铰接处与偏心轮6连接,拉绳41通过活动环套设在偏心轮6与摆动杆61的铰接处,当偏心轮6发生转动时,活动环将在偏心轮6上相对铰接处发生转动。
具体的,当偏心轮6的偏心部从右端顺时针往左端转动时,偏心轮6将拉动拉绳41,拉绳41被拉动后发条的末端也将被往下拉动,发条往下拉动的过程中,里面的弹簧将被压紧,转轴的后端将发生转动,使得散热风扇31发生转动,当偏心轮6从左至右转动回原始位置时,拉绳41将被放松,而发条在没有拉力的作用下,弹簧将被松开将发条往回卷在转轴的后端上,在弹簧松开的过程中转轴将往反方向转动,使得散热风扇31也跟着发生反方向的转动,转轴、弹簧以及发条的原理类似与卷尺的工作原理,卷尺的内部结构只有一个轮轴,该轮轴相当于本发明的转轴,在该轮轴上先缠绕有弹簧,接着再缠绕尺片,当拉动尺片时,轮轴将发生转动,弹簧也将一次次被压悬,当松开尺片时,弹簧将会带动轮轴往反方向转动回位,由此可实现轮轴的正转和反转,在拉绳41的拐角处设置有定滑轮42,可以起到一定固定引导作用,避免拉绳41被拉动的过程中出现偏移,不稳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机箱内腔的两侧壁连接散热翅片可将机箱内部的温度导出来,然后在充气单元和散热风扇的作用下从底部和侧面对散热翅片进行集中散热,双重作用对散热翅片进行不同角度的吹动可加快散热翅片的散热速度,由此提高散热翅片的导热速度,快速对机箱内部进行降温散热,使得机箱的散热性能大大提升。
2、通过电磁线圈和偏心轮的作用,可对移动杆进行控制,从而控制移动杆对气筒与出气管道或进气管道的连通处为封堵或打开状态,从而控制气筒内为出气或者进气状态,在气筒在吸入冷气时,出气管道被封堵住,避免气筒在吸入冷气的过程中将第一空腔内的热气一同吸进来,影响冷气的降温效果,而气筒在出气的过程中冷气的入口将被封堵住,避免原先吸进来的冷气在移动活塞往上移动的过程中重新被挤压返回到制冷装置内,造成进入第一空腔内的冷气量减少,影响降温效果,结构较为简单,操作较为方便,降温散热效果较好。
3、通过弹簧、发条以及拉绳的作用,在偏心轮转动的同时也将拉动拉绳,避免额外设置动力装置拉动拉绳,节约能源和成本,而拉绳的拉动和收缩可使得发条释放或者缩回,由此使得转轴带动散热风扇发生正转或者反转,对第一空腔内的散热翅片进行散热,散热效率较高。
虽然本发明已利用上述较佳实施例进行说明,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相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动与修改仍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