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95110A - 一种基于bim机器人的放线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bim机器人的放线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95110A
CN114295110A CN202111563222.0A CN202111563222A CN114295110A CN 114295110 A CN114295110 A CN 114295110A CN 202111563222 A CN202111563222 A CN 202111563222A CN 114295110 A CN114295110 A CN 1142951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ruction
data
bim
robot
la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632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静
袁高松
臧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Guohao Decoration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Guohao Decoration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Guohao Decoration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Guohao Decoration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6322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951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951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51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机器人的放线施工方法,提高测量放线的精准度。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0)将施工数据输入BIM机器人中保存,作为初始数据;步骤20)从初始数据中获取施工地点的经度和纬度,作为目标数据;步骤30)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激光射至施工现场,形成激光点;步骤40)根据所述初始数据,将激光点相连,形成面形式的目标施工路径。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BIM机器人的放线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施工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BIM机器人的放线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施工现场中,在进行放线施工作业时,通常采用经纬仪、线坠子、线绳等传统测量器具进行放线测量。经纬仪由仪器、脚架部两部分组成。经纬仪是测量任务中用于测量角度的精密测量仪器,可以用于测量角度、工程放样以及粗略的距离测取。在测量位置后,施工人员通常在地面抛洒石灰作为施工地点标记。传统测量器具具有携带方便,易于测量的优点。但是对于大型场地而言,传统测量器具测量精度有限。当测量不准,误差较大时,建筑物会有较大的被破坏风险。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BIM机器人的放线施工方法,提高测量放线的精准度。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BIM机器人的放线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10)将施工数据输入BIM机器人中保存,作为初始数据;
步骤20)从初始数据中获取施工地点的经度和纬度,作为目标数据;
步骤30)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激光射至施工现场,形成激光点;
步骤40)根据所述初始数据,将激光点相连,形成面形式的目标施工路径。
作为优选例,所述的基于BIM机器人的放线施工方法,还包括:
步骤50)待施工路径完成挖掘后,采集现场施工路径数据,将现场施工路径数据和目标施工路径数据进行比较,如果误差小于等于a,则施工合格,如果误差大于a,则施工不合格,修整挖掘的沟槽,直至误差小于等于a。
作为优选例,所述步骤10)包括:
将设计图纸中的数据输入BIM机器人中;
从施工现场拍摄图片,从图片中提取现场数据,将现场数据和设计图纸中的数据比较,判断影响系数,当影响系数大于预设值,则将设计图纸中的数据作为初始数据;当影响系数小于等于预设值,则修改设计图纸,直至影响系数大于预设值。
作为优选例,所述影响系数根据式(1)计算:
Figure BDA0003421086760000021
其中,H表示影响系数,H1表示距离施工地东面最近的建筑与施工地的最小距离,H2表示距离施工地南面最近的建筑与施工地的最小距离,H3表示距离施工地西面最近的建筑与施工地的最小距离,H4表示距离施工地北面最近的建筑与施工地的最小距离。
作为优选例,所述步骤20)包括:
从初始数据中获取每条施工放线的端点位置,所述端点位置包括端点的经度和纬度;两条施工放线组成待挖掘的一条沟槽的顶面轮廓;
从初始数据中获取每条施工放线的中点位置,所述中点位置包括中点的经度和纬度;
判断每条施工放线的端点位置和中点位置是否符合要求,若否,则调整初始数据,使得端点位置和中点位置符合要求;若是,则将每条施工放线的端点位置和中点位置作为目标数据。
作为优选例,所述步骤30)包括:
同时将每条施工放线的端点位置和中点位置通过激光射至施工现场,形成激光点。
作为优选例,所述步骤40)包括:
根据所述初始数据,通过激光将每条施工放线的端点位置连成激光线;
检验激光线是否覆盖施工放线的中点位置;若是,则将激光线相连,形成面,作为目标施工路径;若否,则返回步骤10),调整施工数据。
作为优选例,所述步骤40)中,目标施工路径是具有宽度的路径,目标施工路径为待挖沟槽的顶面。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BIM机器人的放线施工方法,提高测量放线的精准度。该放线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0)将施工数据输入BIM机器人中保存,作为初始数据;步骤20)从初始数据中获取施工地点的经度和纬度,作为目标数据;步骤30)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激光射至施工现场,形成激光点;步骤40)根据所述初始数据,将激光点相连,形成面形式的目标施工路径。本实施例采用BIM机器人自动实现放线,极大的提高了放线的准确性。本实施例中,目标施工路径是一个面。在目标施工路径进行挖掘沟槽。该实施例精准的确定了开挖区域,使得开挖区域符合施工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BIM机器人的放线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10)将施工数据输入BIM机器人中保存,作为初始数据;
步骤20)从初始数据中获取施工地点的经度和纬度,作为目标数据;
步骤30)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激光射至施工现场,形成激光点;
步骤40)根据所述初始数据,将激光点相连,形成面形式的目标施工路径。
上述实施例中,利用BIM机器人自动实现放线工作。现有技术通常采用人为划线。本实施例采用BIM机器人自动实现放线,极大的提高了放线的准确性。本实施例中,先将施工数据输入BIM机器人中保存,作为初始数据;然后从初始数据中获取施工地点的经度和纬度,作为目标数据;接着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激光射至施工现场,形成激光点;最后根据所述初始数据,将激光点相连,形成面形式的目标施工路径。施工数据可以源于设计图纸中的数据。BIM机器人对数据进行计算获得施工地点的经度和纬度,通过激光射至施工现场,激光连成线,线组成面,形成目标施工路径。该目标施工路径并非一条线,而是一个面。在目标施工路径进行挖掘沟槽。通过激光投射,形成目标施工路径,即开挖区域。该实施例精准的确定了开挖区域,使得开挖区域符合施工要求。
尽管激光投射,形成了开挖区域,但是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越线或者没有到达预设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基于BIM机器人的放线施工方法,还包括:步骤50)待施工路径完成挖掘后,采集现场施工路径数据,将现场施工路径数据和目标施工路径数据进行比较,如果误差小于等于a,则施工合格,如果误差大于a,则施工不合格,修整挖掘的沟槽,直至误差小于等于a。该优选例,将挖掘后形成的沟槽与目标施工路径数据进行比较,计算两者之间的误差。当误差小于等于a,则施工合格,可以进行后续施工。如果误差大于a,则施工不合格,需要对沟槽进行修整。该实施例对挖掘后的沟槽进行检测,确保放线施工精准。a为误差预设值。
优选的,所述步骤10)包括:
步骤101)将设计图纸中的数据输入BIM机器人中;
步骤102)从施工现场拍摄图片,从图片中提取现场数据,将现场数据和设计图纸中的数据比较,判断影响系数,当影响系数大于预设值,则将设计图纸中的数据作为初始数据;当影响系数小于等于预设值,则修改设计图纸,直至影响系数大于预设值。
设计图纸在设计之初和设计完成之后,施工地周边的环境可能发生了变化。为了实现建筑之间合理布局,本优选例中,通过影响系数判断设计图纸中的数据是否合理。当当影响系数大于预设值,则将设计图纸中的数据作为初始数据;当影响系数小于等于预设值,则修改设计图纸,直至影响系数大于预设值。优选的,所述影响系数为与楼距相关的参数。影响系数根据式(1)计算:
Figure BDA0003421086760000061
其中,H表示影响系数,H1表示距离施工地东面最近的建筑与施工地的最小距离,H2表示距离施工地南面最近的建筑与施工地的最小距离,H3表示距离施工地西面最近的建筑与施工地的最小距离,H4表示距离施工地北面最近的建筑与施工地的最小距离。
将施工地周边的楼宇与其最近的距离相乘,获得影响系数。影响系数越大,说明楼距越大,布局更加合理。
优选的,所述步骤20)包括:
步骤201)从初始数据中获取每条施工放线的端点位置,所述端点位置包括端点的经度和纬度;两条施工放线组成待挖掘的一条沟槽的顶面轮廓。每条施工放线的端点有两个。一条沟槽的顶面轮廓通常为长方形,即两条施工放线相对布设,共计四个端点。四个端点连成长方形,形成沟槽的顶面轮廓。
步骤202)从初始数据中获取每条施工放线的中点位置,所述中点位置包括中点的经度和纬度。设置中点位置,是为了校对施工放线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步骤203)判断每条施工放线的端点位置和中点位置是否符合要求,若否,则调整初始数据,使得端点位置和中点位置符合要求;若是,则将每条施工放线的端点位置和中点位置作为目标数据。
该实施例中获取的目标数据,包括每条施工放线的端点位置数据和中点位置数据。通过这些位置数据,形成后续的激光线,以判断施工放线是否为直线。这利于提高精准放线施工。
优选的,所述步骤30)包括:同时将每条施工放线的端点位置和中点位置通过激光射至施工现场,形成激光点。同时工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将所有的端点位置和中点位置通过激光射至施工现场,形成激光点,便于初始判断布局是否合理。如果发现激光点投射在施工现场的异物上,阻碍施工,那么可以先行清理异物,或者重新设计施工放线位置。该优选例通过同时将每条施工放线的端点位置和中点位置通过激光射至施工现场,先行判断施工的可行性。
优选的,所述步骤40)包括:
步骤401)根据所述初始数据,通过激光将每条施工放线的端点位置连成激光线;
步骤402)检验激光线是否覆盖施工放线的中点位置;若是,则将激光线相连,形成面,作为目标施工路径;若否,则返回步骤10),调整施工数据。
该优选例中,将同一条施工放线的两个端点相连,形成激光线。如果激光线覆盖中点位置,则说明施工场地符合施工要求。将相对的两条激光线相连,形成长方形,即形成面。该面时施工作业时挖掘的沟槽的顶面。优选的,目标施工路径是具有宽度的路径,目标施工路径为待挖沟槽的顶面。通过面形式的目标施工路径,而不是线形式的目标施工路径,可以提高施工作业精准度。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多个检测环节,并通过设置面形式的目标施工路径,大大提高了施工作业精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基于BIM机器人的放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0)将施工数据输入BIM机器人中保存,作为初始数据;
步骤20)从初始数据中获取施工地点的经度和纬度,作为目标数据;
步骤30)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激光射至施工现场,形成激光点;
步骤40)根据所述初始数据,将激光点相连,形成面形式的目标施工路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机器人的放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50)待施工路径完成挖掘后,采集现场施工路径数据,将现场施工路径数据和目标施工路径数据进行比较,如果误差小于等于a,则施工合格,如果误差大于a,则施工不合格,修整挖掘的沟槽,直至误差小于等于a。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机器人的放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包括:
将设计图纸中的数据输入BIM机器人中;
从施工现场拍摄图片,从图片中提取现场数据,将现场数据和设计图纸中的数据比较,判断影响系数,当影响系数大于预设值,则将设计图纸中的数据作为初始数据;当影响系数小于等于预设值,则修改设计图纸,直至影响系数大于预设值。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机器人的放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响系数根据式(1)计算:
Figure FDA0003421086750000021
其中,H表示影响系数,H1表示距离施工地东面最近的建筑与施工地的最小距离,H2表示距离施工地南面最近的建筑与施工地的最小距离,H3表示距离施工地西面最近的建筑与施工地的最小距离,H4表示距离施工地北面最近的建筑与施工地的最小距离。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机器人的放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0)包括:
从初始数据中获取每条施工放线的端点位置,所述端点位置包括端点的经度和纬度;两条施工放线组成待挖掘的一条沟槽的顶面轮廓;
从初始数据中获取每条施工放线的中点位置,所述中点位置包括中点的经度和纬度;
判断每条施工放线的端点位置和中点位置是否符合要求,若否,则调整初始数据,使得端点位置和中点位置符合要求;若是,则将每条施工放线的端点位置和中点位置作为目标数据。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BIM机器人的放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0)包括:
同时将每条施工放线的端点位置和中点位置通过激光射至施工现场,形成激光点。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BIM机器人的放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0)包括:
根据所述初始数据,通过激光将每条施工放线的端点位置连成激光线;
检验激光线是否覆盖施工放线的中点位置;若是,则将激光线相连,形成面,作为目标施工路径;若否,则返回步骤10),调整施工数据。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机器人的放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0)中,目标施工路径是具有宽度的路径,目标施工路径为待挖沟槽的顶面。
CN202111563222.0A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基于bim机器人的放线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42951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63222.0A CN114295110A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基于bim机器人的放线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63222.0A CN114295110A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基于bim机器人的放线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5110A true CN114295110A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68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63222.0A Pending CN114295110A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基于bim机器人的放线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9511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23892A1 (en) * 2008-11-20 2010-05-20 Trimble Navigation Limited Layout method
CN104499714A (zh) * 2014-11-13 2015-04-08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bim平台及测量机器人的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法
CN106595612A (zh) * 2016-12-21 2017-04-26 中建三局第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bim的智能施工测量放样方法
CN108151717A (zh) * 2017-11-15 2018-06-12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bim系统的全自动放样方法
CN111396717A (zh) * 2020-03-17 2020-07-10 长沙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放线装置和施工放线方法
CN111578916A (zh) * 2020-05-06 2020-08-25 深圳广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bim技术在装饰工程中智能放线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23892A1 (en) * 2008-11-20 2010-05-20 Trimble Navigation Limited Layout method
CN104499714A (zh) * 2014-11-13 2015-04-08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bim平台及测量机器人的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法
CN106595612A (zh) * 2016-12-21 2017-04-26 中建三局第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bim的智能施工测量放样方法
CN108151717A (zh) * 2017-11-15 2018-06-12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bim系统的全自动放样方法
CN111396717A (zh) * 2020-03-17 2020-07-10 长沙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放线装置和施工放线方法
CN111578916A (zh) * 2020-05-06 2020-08-25 深圳广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bim技术在装饰工程中智能放线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7688B (zh) 一种基于不规则三角网机载激光雷达点云平差计算方法
CN109358353B (zh) 一种集电线路基础快速分坑放样方法
CN111366961B (zh) 一种rtk轴线放样测量方法
CN113267156B (zh) 一种利用惯导测量水泥地坪平整度的方法及测量系统
CN107436138A (zh) 一种隧道变形自动化监测方法
CN108731598B (zh) 基于距离控制的匹配梁节段定位方法
CN114295110A (zh) 一种基于bim机器人的放线施工方法
CN110440769B (zh) 一种定位线路纵横偏量的测量方法
CN112964237A (zh) 针对施工工程的测量控制系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US6850331B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measuring positions and method for planning measuring tracks for measuring an object or a part thereof and device for measuring an object or a part thereof
CN104713534A (zh) 子模块拼装三维定位安装方法
CN111323051A (zh) 一种基于测量塔法的管节标定方法
CN115162409B (zh) 一种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对接测量方法
CN113914880A (zh) 基于激光测距的倾角可修正隧道打孔方法及打孔机器人
CN113503856A (zh) 一种隧道用台车定位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08195402B (zh) 全站仪大倾角测量误差分析及改正方法
CN111197486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顶管机导向方法
JP4871622B2 (ja) 構造物の測量方法及び測量システム
CN112921767B (zh) 一种公路中线坐标放样方法
JP4308106B2 (ja) 建て入れ精度管理方法及び建て入れ方法
CN113137949B (zh) 基于功能差异性公路中桩和横断面简便测量方法
CN114353765B (zh) 一种倾斜巷道腰线施放方法
CN115951379B (zh) 基于gnss系统的厘米级定位纠偏方法
CN108327849A (zh) 用于船体结构安装的手工角度放样方法
EP4361558A1 (en) A point cloud aided calibration of a combined geodetic survey instru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