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94737B - 制冷系统、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制冷系统、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94737B
CN114294737B CN202111588836.4A CN202111588836A CN114294737B CN 114294737 B CN114294737 B CN 114294737B CN 202111588836 A CN202111588836 A CN 202111588836A CN 114294737 B CN114294737 B CN 1142947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refrigeration
branch
air conditioner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888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94737A (zh
Inventor
王娟
王升
郑世豪
雷伟锋
吕久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158883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947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94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47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947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47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制冷系统、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制冷系统包括:冷冻循环回路,其连接制冷主机的冷冻侧、末端空调器以及冷冻泵;蓄冷设备,其通过转接管路接入冷冻循环回路中,蓄冷设备与制冷主机的冷冻侧串联连接。制冷系统具有正向充冷模式、反向充冷模式和放冷模式;在正向充冷模式下,制冷主机冷冻侧流出的供冷介质经过蓄冷设备再进入末端空调器;在反向充冷模式下,制冷主机冷冻侧流出的供冷介质分别进入蓄冷设备和末端空调器;在放冷模式下,制冷主机停止供冷,蓄冷设备流出的供冷介质进入末端空调器。本发明采用蓄冷设备与制冷主机串联方式,实现蓄冷设备在线充冷、放冷,无需进行设备切换,制冷系统运行更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制冷系统、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实现在线充放冷的制冷系统、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5G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中心新基建飞速发展,数据服务器运行的庞大发热量以及数据中心全年不间断运行要求,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必须实现高可靠性低能耗并且全年无宕机。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水蓄冷制冷系统及其运转方法,使用制冷主机3和蓄冷罐8,可实现制冷主机3供冷、蓄冷罐8蓄冷、以及蓄冷罐8供冷三种运行模式。该水蓄冷制冷系统的冷冻侧使用了冷冻泵2、放冷泵9,蓄冷泵7,不同运行模式下需投入不同的水泵,系统投资大且运行过程中设备切换频繁,不利于系统长期高可靠性运行。
因此,如何设计实现在线充放冷的制冷系统、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蓄冷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制冷系统、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该制冷系统采用蓄冷设备与制冷主机串联方式,实现蓄冷设备在线充冷、放冷,无需进行设备切换,制冷系统运行更稳定可靠。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制冷系统,包括:
冷冻循环回路,其连接制冷主机的冷冻侧、末端空调器以及冷冻泵;
蓄冷设备,其通过转接管路接入冷冻循环回路中,蓄冷设备与制冷主机的冷冻侧串联连接。
进一步的,冷冻循环回路包括:连接在制冷主机的冷冻侧出口和末端空调器的进口之间的冷冻出液管路,冷冻出液管路设有与蓄冷设备并联的调节管段,通过控制转接管路和调节管段的通断状态可调整制冷系统的工作模式。
进一步的,制冷系统的工作模式包含正向充冷模式、反向充冷模式和放冷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当制冷系统处于正向充冷模式时,制冷主机冷冻侧流出的供冷介质经过蓄冷设备再进入末端空调器;
和/或当制冷系统处于反向充冷模式时,制冷主机冷冻侧流出的供冷介质分别进入蓄冷设备和末端空调器;
和/或当制冷系统处于放冷模式时,制冷主机停止供冷,蓄冷设备流出的供冷介质进入末端空调器。
在一实施例中,转接管路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蓄冷设备的一端通过第一支路接在制冷主机的冷冻侧出口、通过第二支路接在末端空调器的出口;蓄冷设备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支路接在末端空调器的进口,冷冻出液管路上位于第一支路和第三支路之间的管段为调节管段。
当制冷系统处于正向充冷模式时,调节管段断开、第一支路接通、第二支路断开、第三支路接通;
和/或当制冷系统处于反向充冷模式时,调节管段接通、第一支路断开、第二支路接通、第三支路接通;
和/或当制冷系统处于放冷模式时,调节管段断开、第一支路接通、第二支路断开、第三支路接通;
冷冻泵在正向充冷模式、反向充冷模式和放冷模式时均开启。
在另一实施例中,冷冻泵安装在制冷主机的冷冻侧进口,转接管路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以及第四支路;蓄冷设备的一端通过第一支路接在制冷主机的冷冻侧出口、通过第二支路接在末端空调器的出口、通过第四支路接在冷冻泵的进口,第四支路装有放冷泵,冷冻泵和放冷泵并联接在末端空调器的出口;蓄冷设备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支路接在末端空调器的进口,冷冻出液管路上位于第一支路和第三支路之间的管段为调节管段。
当制冷系统处于正向充冷模式时,调节管段断开、第一支路接通、第二支路断开、第三支路接通、第四支路断开;
和/或当制冷系统处于反向充冷模式时,调节管段接通、第一支路断开、第二支路接通、第三支路接通、第四支路断开;
和/或当制冷系统处于放冷模式时,调节管段断开、第一支路断开、第二支路断开、第三支路接通、第四支路接通;
冷冻泵仅在放冷模式时关闭,放冷泵仅在放冷模式时开启。
进一步的,制冷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组件和与温度传感器组件连接的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组件具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组件检测蓄冷设备内部储能介质的温度值T1,控制器根据温度值T1调整制冷系统的工作模式。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组件具有多个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蓄冷设备内部不同位置的储能介质的即时温度,取各个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即时温度的平均值作为温度值T1。
在制冷主机运行状态下,若温度值T1>供冷温度设定值T0+第一设定偏差值,则制冷系统进入反向充冷模式,若温度值T1<供冷温度设定值T0-第一设定偏差值,则制冷系统进入正向充冷模式。在制冷主机停机状态下,制冷系统进入放冷模式。
进一步的,制冷系统进入反向充冷模式后,若温度值T1>设定调节温度值T0+第二设定偏差值,则加大进入蓄冷设备的供冷介质流量;其中,第二设定偏差值>第一设定偏差值。
进一步的,制冷系统可以是水蓄冷制冷系统。
本发明还提出了上述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开启制冷系统;
判断制冷主机是否运行;
若是,则检测蓄冷设备内部储能介质的温度值T1,根据温度值T1控制制冷系统进入正向充冷模式或反向充冷模式;
若否,则控制制冷系统进入放冷模式。
进一步的,根据温度值T1调整制冷系统的工作模式包括:
若温度值T1>供冷温度设定值T0+第一设定偏差值,则制冷系统进入反向充冷模式;
若温度值T1<供冷温度设定值T0-第一设定偏差值,则制冷系统进入正向充冷模式。
进一步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制冷系统进入反向充冷模式之后;
若温度值T1>设定调节温度值T0+第二设定偏差值,则加大进入蓄冷设备的供冷介质流量;
其中,第二设定偏差值>第一设定偏差值。
本发明还提出了具有上述制冷系统的空调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蓄冷设备与制冷主机串联连接,实现蓄冷设备在线充冷、放冷,制冷主机、蓄冷设备等设备均无需切换,系统运行更稳定可靠;
2、转接管路中设计有放冷泵,在放冷模式下可关闭冷冻泵、启动放冷泵,供冷介质循环路径缩短,管路阻力减小,系统节能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制冷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制冷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制冷系统的正向充冷模式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制冷系统的反向充冷模式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制冷系统的放冷模式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制冷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制冷系统的正向充冷模式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制冷系统的反向充冷模式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制冷系统的放冷模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出制冷系统适用范围很广,例如数据中心等需要全年供冷的场所,制冷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水蓄冷制冷系统,当制冷系统为水蓄冷制冷系统时,下文中冷冻循环回路的供冷介质为冷冻水。具体来说,制冷系统包括:冷却循环回路2、冷冻循环回路7和蓄冷设备10,冷却循环回路2连接制冷主机4的冷却侧、冷却塔1和冷却泵3,将热量散至外界大气中,冷冻循环回路7连接制冷主机4的冷冻侧、末端空调器12以及冷冻泵5,通过制冷主机4的冷冻侧向末端空调器12供冷。应当理解的是,制冷主机4包含冷凝器和蒸发器,制冷主机4的冷却侧为冷凝器所在侧,制冷主机4的冷冻侧为蒸发器所在侧。
冷冻循环回路7由冷冻出液管路和冷冻回液管路构成,冷冻出液管路的一端连接制冷主机的冷冻侧出口,冷冻出液管路的另一端连接末端空调器12的进口,冷冻回液管路的一端连接制冷主机4的冷冻侧进口,冷冻回液管路的另一端连接末端空调器12的出口,制冷主机4冷冻侧流出的供冷介质依次流经冷冻出液管路、末端空调器12、冷冻回液管路之后返回制冷主机4的冷冻侧,冷冻泵5驱动供冷介质在冷冻循环回路7中流动,冷冻泵5安装在制冷主机的冷冻侧进口,实际应用时冷冻泵5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蓄冷设备10通过转接管路接入冷冻循环回路7中,而且蓄冷设备10与制冷主机4的冷冻侧串联连接,制冷主机4冷冻侧流出的介质能够经过蓄冷设备10,蓄冷设备10实现在线充冷,制冷主机4停止供冷时供冷介质流经蓄冷设备10,通过蓄冷设备10供冷,蓄冷设备10实现在线放冷。
如图2所示,蓄冷设备10接在冷冻出液管路上,冷冻出液管路设有与蓄冷设备10并联的调节管段,通过控制转接管路和调节管段的通断状态可调整制冷系统的工作模式。制冷系统的工作模式包含正向充冷模式、反向充冷模式和放冷模式中的至少一种。在优选实施例中,制冷系统的工作模式包含上述三种工作模式。
如图3、4、5所示,当制冷系统处于正向充冷模式时,制冷主机4冷冻侧流出的供冷介质经过蓄冷设备10再进入末端空调器12,实现在线充冷,保证蓄冷设备10随时满足制冷系统应急供冷需求;当制冷系统处于反向充冷模式时,制冷主机4流出的供冷介质分别进入蓄冷设备10和末端空调器12,针对应急供冷后或首次运行设备时蓄冷设备10内温度高于供冷温度设定值,制冷系统运行在反向充冷模式,蓄冷设备10与末端空调器12为并联关系,一部分供冷介质进入蓄冷设备10进行紧急蓄冷,另一部分供冷介质直接进入末端空调器12进行供冷,可以避免供冷介质直接进入蓄冷设备10而被加热,导致输送给末端空调器12的供冷介质温度不满足要求;当制冷系统处于放冷模式时,制冷主机4停止供冷,蓄冷设备10流出的供冷介质进入末端空调器12,制冷主机4故障宕机或者系统掉电等情况下,制冷主机4供冷中断,蓄冷设备10可无需切换直接进入放冷模式,减少因设备切换导致供冷延迟而影响末端空调器12的正常供冷。
转接管路的结构设计可以有多种实施例,下面仅以两种实施例进行举例说明,蓄冷设备10设有用于供冷介质流动的换热管,换热管具有两个端口,一个端口为进口、另一个为出口,下文中出现的蓄冷设备10的一端是指该换热器管的一个端口,蓄冷设备10的另一端是指该换热器管的另一个端口。
如图2至5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转接管路包括:第一支路15、第二支路16和第三支路17,蓄冷设备10的一端通过第一支路15接在制冷主机4的冷冻侧出口、该端又通过第二支路16接在末端空调器12的出口,即第一支路15和第二支路16并联接在蓄冷设备10的同一端,蓄冷设备10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支路17接在末端空调器12的进口,冷冻出液管路上位于第一支路15和第三支路17之间的管段为调节管段,第一支路15装有第一开关阀8,第二支路16装有第二开关阀6,调节管段装有调节开关阀9。
如图3所示,当制冷系统处于正向充冷模式时,调节开关阀9断开、第一开关阀8接通、第二开关阀6断开、第三支路17接通,冷冻泵5开启,制冷主机4给蓄冷设备10和末端空调器12供冷,制冷主机4冷冻侧流出的供冷介质经过蓄冷设备10再进入末端空调器12,末端空调器12流出的供冷介质经过冷冻泵5流入制冷主机4。
如图4所示,当制冷系统处于反向充冷模式时,调节开关阀9接通、第一开关阀8断开、第二开关阀6接通、第三支路17接通,冷冻泵5开启,制冷主机4给蓄冷设备10和末端空调器12供冷,制冷主机4冷冻侧流出的供冷介质分别进入蓄冷设备10和末端空调器12,蓄冷设备10和末端空调器12流出的供冷介质混合之后,再经过冷冻泵5流入制冷主机4。
如图5所示,当制冷系统处于放冷模式时,调节开关阀9断开、第一开关阀8接通、第二开关阀6断开、第三支路17接通,冷冻泵5开启,制冷主机4停止供冷,蓄冷设备10给末端空调器12供冷,蓄冷设备10流出的供冷介质进入末端空调器12,末端空调器12流出的供冷介质经过冷冻泵5流入蓄冷设备10,在流向蓄冷设备10的途中经过制冷主机4。
如图6至9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转接管路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设计有第四支路18,第四支路18与第一支路15和第二支路16并联接在蓄冷设备10的同一端,第四支路18接在制冷主机4的冷冻侧进口,且第四支路18安装有放冷泵14,冷冻泵5安装在第四支路18和制冷主机4的冷冻侧进口之间,冷冻泵5和放冷泵14并联接在末端空调器12的出口。第一支路15装有第一开关阀8,第二支路16装有第二开关阀6,第四支路18装有第四开关阀13,调节管段装有调节开关阀9。
如图7所示,当制冷系统处于正向充冷模式时,调节开关阀9断开、第一开关阀8接通、第二开关阀6断开、第三支路17接通、第四开关阀13断开,冷冻泵5开启、放冷泵14关闭,制冷主机4给蓄冷设备10和末端空调器12供冷,制冷主机4流出的供冷介质经过蓄冷设备10再进入末端空调器12,末端空调器12流出的供冷介质经过冷冻泵5流入制冷主机4。
如图8所示,当制冷系统处于反向充冷模式时,调节开关阀9接通、第一开关阀8断开、第二开关阀6接通、第三支路17接通、第四开关阀13断开,冷冻泵5开启、放冷泵14关闭,制冷主机4给蓄冷设备10和末端空调器12供冷,制冷主机4冷冻侧流出的供冷介质分别进入蓄冷设备10和末端空调器12,蓄冷设备10和末端空调器12流出的供冷介质混合之后,再经过冷冻泵5流入制冷主机4。
如图9所示,当制冷系统处于放冷模式时,调节开关阀9断开、第一开关阀8断开、第二开关阀6断开、第三支路17接通、第四开关阀13接通,冷冻泵5关闭、放冷泵14开启,制冷主机4停止供冷,蓄冷设备10给末端空调器12供冷,蓄冷设备10流出的供冷介质进入末端空调器12,末端空调器12流出的供冷介质经过第四支路18上的放冷泵14流入蓄冷设备10,在流向蓄冷设备10的途中避开冷冻泵5和制冷主机4。
如图5、9所示,第二实施例采用放冷泵14驱动供冷介质流动,相比第一实施例中采用冷冻泵5驱动供冷介质流动,供冷介质循环路径缩短,管路阻力减小,放冷泵14运行功耗较低,实现系统节能运行。由于第二实施例能够有效降低系统能耗,尤其是掉电情况下采用备用电源时,低能耗的系统能延长系统运行时间,因此第二实施例的放冷模式能为设备检修系统恢复提供更长时间。
如图2、6所示,制冷系统的工作模式由控制器调整,蓄冷设备10安装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组件,温度传感器组件具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组件11检测蓄冷设备10内部储能介质的温度值T1,控制器根据温度值T1调整制冷系统的工作模式。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为提高温度检测准确性,温度传感器组件具有多个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蓄冷设备内部不同位置的储能介质的即时温度,取各个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即时温度的平均值作为温度值T1。
在制冷主机运行状态下,若温度值T1>供冷温度设定值T0+第一设定偏差值,则代表蓄冷设备10的温度较高,为防止供冷介质直接进入蓄冷设备10而被加热,导致输送给末端空调器12的温度不满足要求,制冷系统进入反向充冷模式,供冷介质一部分进入蓄冷设备10进行紧急蓄冷,另一部分直接进入末端空调器12进行供冷,若温度值T1>设定调节温度值T0+第二设定偏差值,则加大进入蓄冷设备的供冷介质流量,若温度值T1<供冷温度设定值T0-第一设定偏差值,则代表蓄冷设备10的温度较低,制冷系统进入正向充冷模式,供冷介质全部经过蓄冷设备10再输往末端空调器12,实现在线充冷,能保证蓄冷设备10随时满足系统应急供冷需求。在制冷主机4停机状态下,蓄冷设备10无需切换直接进入放冷模式,减少因设备切换导致供冷延迟而影响末端空调器12正常供冷。
需要说明的是,制冷系统进入反向充冷模式后,第二开关阀6根据温度值T1进行开度调节控制,若温度值T1>设定调节温度值T0+第二设定偏差值,则加大第二开关阀6的开度,进入蓄冷设备的供冷介质流量增多,加快蓄冷设备10的蓄冷速度,使蓄冷设备的温度值T1不断降低,直至满足温度值T1<供冷温度设定值T0-第一设定偏差值,制冷系统进入正向充冷模式。需要指出的是,第二设定偏差值大于第一设定偏差值。
具体来说,控制器执行的控制方法如下:
开启制冷系统;
判断制冷主机4是否运行;
若是,则检测蓄冷设备10内部储能介质的温度值T1,当温度值T1>供冷温度设定值T0+第一设定偏差值时,制冷系统进入反向充冷模式,当温度值T1<供冷温度设定值T0-第一设定偏差值,则制冷系统进入正向充冷模式;
若否,则控制制冷系统进入放冷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制冷系统进入放冷模式后,储能介质的温度值有可能无法满足末端空调器12的供冷需求,造成末端空调器12所在室内温度上升,因此在制冷系统进入放冷模式的同时,向外发出报警信号,提示工作人员制冷主机出现异常,以便于及时维修制冷主机4,尽快恢复供冷。
本发明提出的制冷系统可应用在空调器中,制冷系统采用蓄冷设备与制冷主机串联方式,实现蓄冷设备在线充冷、放冷,无需进行蓄冷设备切换,控制回路简单,无复杂设备耦合关系,避免耦合设备故障造成的控制异常,影响整个系统正常运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冻循环回路,其连接制冷主机的冷冻侧、末端空调器以及冷冻泵,所述冷冻循环回路包括:连接在所述制冷主机的冷冻侧出口和所述末端空调器的进口之间的冷冻出液管路;
蓄冷设备,其通过转接管路接入所述冷冻循环回路中,所述蓄冷设备与所述制冷主机的冷冻侧串联连接,所述冷冻出液管路设有与所述蓄冷设备并联的调节管段,通过控制所述转接管路和所述调节管段的通断状态可调整所述制冷系统的工作模式;
温度传感器组件,其检测所述蓄冷设备内部储能介质的温度值T1;
控制器,其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组件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值T1调整所述制冷系统的工作模式;
所述制冷系统的工作模式包含正向充冷模式、反向充冷模式和放冷模式;
在所述制冷主机运行状态下,若所述温度值T1>供冷温度设定值T0+第一设定偏差值,则所述制冷系统进入反向充冷模式,所述制冷主机冷冻侧流出的供冷介质分别进入所述蓄冷设备和所述末端空调器;若所述温度值T1<供冷温度设定值T0-第一设定偏差值,则所述制冷系统进入正向充冷模式,所述制冷主机冷冻侧流出的供冷介质经过所述蓄冷设备再进入所述末端空调器;
在所述制冷主机停机状态下,所述制冷系统进入放冷模式,所述蓄冷设备流出的供冷介质进入所述末端空调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管路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
所述蓄冷设备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支路接在所述制冷主机的冷冻侧出口、该端又通过所述第二支路接在所述末端空调器的出口;
所述蓄冷设备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支路接在所述末端空调器的进口;
所述冷冻出液管路上位于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三支路之间的管段为所述调节管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制冷系统处于正向充冷模式时,所述调节管段断开、所述第一支路接通、所述第二支路断开、所述第三支路接通;
当所述制冷系统处于反向充冷模式时,所述调节管段接通、所述第一支路断开、所述第二支路接通、所述第三支路接通;
当所述制冷系统处于放冷模式时,所述调节管段断开、所述第一支路接通、所述第二支路断开、所述第三支路接通;
所述冷冻泵在所述正向充冷模式、所述反向充冷模式和所述放冷模式时均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泵安装在所述制冷主机的冷冻侧进口,所述转接管路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以及第四支路;
所述蓄冷设备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支路接在所述制冷主机的冷冻侧出口、该端又通过所述第二支路接在所述末端空调器的出口、该端又通过所述第四支路接在所述冷冻泵的进口,所述第四支路装有放冷泵,所述冷冻泵和所述放冷泵并联接在所述末端空调器的出口;
所述蓄冷设备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支路接在所述末端空调器的进口;
所述冷冻出液管路上位于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三支路之间的管段为所述调节管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制冷系统处于正向充冷模式时,所述调节管段断开、所述第一支路接通、所述第二支路断开、所述第三支路接通、所述第四支路断开;
当所述制冷系统处于反向充冷模式时,所述调节管段接通、所述第一支路断开、所述第二支路接通、所述第三支路接通、所述第四支路断开;
当所述制冷系统处于放冷模式时,所述调节管段断开、所述第一支路断开、所述第二支路断开、所述第三支路接通、所述第四支路接通;
所述冷冻泵仅在所述放冷模式时关闭,所述放冷泵仅在所述放冷模式时开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进入反向充冷模式后,若所述温度值T1>设定调节温度值T0+第二设定偏差值,则加大进入所述蓄冷设备的供冷介质流量;其中,所述第二设定偏差值>所述第一设定偏差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为水蓄冷制冷系统。
8.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冷冻循环回路,其连接制冷主机的冷冻侧、末端空调器以及冷冻泵;蓄冷设备,其通过转接管路接入所述冷冻循环回路中,所述蓄冷设备与所述制冷主机的冷冻侧串联连接;
所述制冷系统的工作模式包含正向充冷模式、反向充冷模式和放冷模式;
当所述制冷系统处于正向充冷模式时,所述制冷主机冷冻侧流出的供冷介质经过所述蓄冷设备再进入所述末端空调器;
当所述制冷系统处于反向充冷模式时,所述制冷主机冷冻侧流出的供冷介质分别进入所述蓄冷设备和所述末端空调器;
当所述制冷系统处于放冷模式时,所述制冷主机停止供冷,所述蓄冷设备流出的供冷介质进入所述末端空调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开启所述制冷系统;
判断所述制冷主机是否运行;
若是,则实时检测所述蓄冷设备内部储能介质的温度值T1,根据所述温度值T1控制所述制冷系统进入正向充冷模式或反向充冷模式;
若否,则控制所述制冷系统进入放冷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温度值T1调整所述制冷系统的工作模式包括:
若所述温度值T1>供冷温度设定值T0+第一设定偏差值,则所述制冷系统进入反向充冷模式;
若所述温度值T1<供冷温度设定值T0-第一设定偏差值,则所述制冷系统进入正向充冷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制冷系统进入反向充冷模式之后;
若所述温度值T1>设定调节温度值T0+第二设定偏差值,则加大进入所述蓄冷设备的供冷介质流量;
其中,所述第二设定偏差值>所述第一设定偏差值。
11.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采用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
CN202111588836.4A 2021-12-23 2021-12-23 制冷系统、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Active CN1142947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8836.4A CN114294737B (zh) 2021-12-23 2021-12-23 制冷系统、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8836.4A CN114294737B (zh) 2021-12-23 2021-12-23 制冷系统、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4737A CN114294737A (zh) 2022-04-08
CN114294737B true CN114294737B (zh) 2022-11-25

Family

ID=80968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88836.4A Active CN114294737B (zh) 2021-12-23 2021-12-23 制冷系统、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9473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99171B2 (ja) * 1999-10-26 2004-02-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蓄熱式冷却装置
CN101498494B (zh) * 2008-01-31 2010-06-09 上海南区节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集中空调系统的经济运行方法
CN202008203U (zh) * 2011-02-16 2011-10-12 深圳市美兆机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单泵切换水蓄冷系统
CN102620364A (zh) * 2012-04-01 2012-08-01 广州贝龙环保热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间接供冷式水蓄冷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2748822B (zh) * 2012-07-16 2015-11-11 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蓄冷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3234250B (zh) * 2013-05-15 2015-09-16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水蓄冷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7560034B (zh) * 2017-08-24 2020-01-21 万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优化调度方法
CN111023356A (zh) * 2019-11-19 2020-04-17 深圳市欧博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一种蓄冷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324298B (zh) * 2021-06-23 2021-11-26 广州科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蓄冷的控制装置和冰蓄冷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4737A (zh) 2022-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14016B (zh) 一种氟泵自然冷却蒸发式冷凝冷水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14014B (zh) 一种热管自然冷却蒸发式冷凝冷水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0557930B (zh) 一种数据中心供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0197600U (zh) 带储能装置的二次泵变流量冷冻水系统
CN108224631B (zh) 一种数据中心应急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279012B (zh) 带互联备用装置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263562B (zh) 数据中心多元化综合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8050719A (zh) 一种基于温差计算制冷剂泵能力的自然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5286479B2 (ja) 冷水循環システム
CN117847813A (zh) 冷媒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制冷设备
CN208519907U (zh) 双工况空调系统及其板式换热器防冻装置
CN207350607U (zh) 一种冰蓄冷空调结构
CN114294737B (zh) 制冷系统、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CN202757232U (zh) 满液式中央空调机组
CN110411066B (zh) 冷水机组油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9437437U (zh) 基于蓄冷罐运行的数据中心空调系统
CN206648225U (zh) 一种独立模块化的冷水机
CN113883626B (zh) 空调系统及其蓄冷罐充放冷控制方法
CN206094719U (zh) 低温供液变温自控节能制冷系统
CN213237801U (zh) 冷水机组蓄冷系统
CN219776097U (zh) 一种节能水冷制冷机组
CN219019347U (zh) 数据中心模块多联热管空调蓄冷系统
CN214250234U (zh) 水冷式冷库机组热氟除霜系统及制冷设备
CN204268788U (zh) 一种模块化智能冷风机系统
CN219283509U (zh) 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