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83509U - 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83509U
CN219283509U CN202320239897.8U CN202320239897U CN219283509U CN 219283509 U CN219283509 U CN 219283509U CN 202320239897 U CN202320239897 U CN 202320239897U CN 219283509 U CN219283509 U CN 219283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valve
valve
inlet
outlet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398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春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untai Digital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untai Digital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untai Digital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untai Digital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3989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835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83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835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提供一种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包括:冷水机组、换热器、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串联连接在冷水机组和换热器之间,第三控制阀连接在换热器与冷水机组之间,换热器的冷冻水出口还与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之间的流道连接;冷冻水泵,其出口与第二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之间的流道连接;蓄冷水罐和末端空调的入口均与冷水机组的冷冻水出口连接,蓄冷水罐的出口和末端空调的出口均与冷冻水泵的入口连接,蓄冷水罐的入口还与冷冻水泵的入口连接;冷却塔,为冷水机组和换热器提供冷量。利用用电低谷期蓄积冷量并在用电高峰期间利用蓄积冷量制冷,从而减少在用电量。

Description

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属于高耗能设备,数据中心设备消耗的电能最终生成热能。为保证数据中心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大量的冷量供给,数据中心对制冷系统的要求是全年每天24小时不间断供冷。目前数据中心机房的制冷系统主要采用电制冷模式与自然冷源制冷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实施电制冷模式的设备包括冷水机组+冷却塔,实施自然冷源制冷模式的主要设备为冷却塔+换热器(简称板换)。在完全自然冷源降温时,冷却塔+换热器直接冷却冷冻水,冷水机组不参与工作;在部分自然冷源时,板换与冷水机组同时运行对冷冻水进行冷却。没有自然冷源时,完全采用电制冷,即通过冷水机组+冷却塔进行制冷。
发明人在实施现有技术中制冷系统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制冷系统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在夏季白天,整个电网处于用电高峰期,电价较高,并且由于气候温度较高,制冷系统的自然冷源无法使用,制冷系统只能通过电制冷的方式为数据中心供冷,用电量较大,导致制冷系统的使用成本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制冷系统在温度较高的白天,用电量较大,使用成本较高的缺陷,实现降低空调系统在温度较高的白天的用电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包括:
冷水机组、换热器、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串联连接在所述冷水机组的冷冻水出口和所述换热器的冷冻水入口之间,所述第三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冷水机组的通断,所述第四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换热器的通断,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之间的流道及所述冷水机组的冷冻水入口均与所述换热器的冷冻水出口连接;
冷冻水泵,其出口与所述换热器的冷冻水入口连接;
蓄冷水罐和末端空调,二者的入口均与所述冷水机组的冷冻水出口连接,所述蓄冷水罐的出口和所述末端空调的出口均与所述冷冻水泵的入口连接,所述蓄冷水罐的入口还与所述冷冻水泵的入口连接;
冷却塔,用于为所述冷水机组和所述换热器提供冷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还包括三通阀、第五控制阀和第六控制阀,所述三通阀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三阀口中的任一者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阀口导通,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冷冻水泵的入口连接,所述蓄冷水罐的入口通过所述第五控制阀与所述第二阀口连接,所述蓄冷水罐的出口通过所述第六控制阀与所述第三阀口连接,所述末端空调的出口与所述第三阀口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七控制阀和第八控制阀,所述蓄冷水罐的入口通过所述第七控制阀与所述冷水机组的冷冻水出口连接,所述末端空调的入口通过所述第八控制阀与所述冷水机组的冷冻水出口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九控制阀,所述第九控制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五控制阀和所述三通阀之间的流道连接,所述第九控制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控制阀和所述蓄冷水罐的出口之间的流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还包括压差检测装置,所述压差检测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冷水机组的冷冻水出口和所述末端空调的入口之间的流道连接,所述压差检测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换热器的冷冻水入口和所述末端空调的出口之间的流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开关阀,所述压差检测装置的两端分别串联有所述第一开关阀,且三者串联后并与一个所述第一开关阀并联。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还包括冷却水泵、第十控制阀、第十一控制阀、第十二控制阀和第十三控制阀,所述冷水机组的冷却水出口与所述冷却塔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却塔的出口与所述冷却水泵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却水泵的出口与所述换热器的冷却水入口连接,所述冷水机组的冷却水出口通过所述第十控制阀和第十一控制阀与所述换热器的冷却水入口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冷却水出口通过所述第十二控制阀和所述第十三控制阀与所述冷水机组的冷却水入口连接,所述第十控制阀和所述第十一控制阀之间的流道与所述第十二控制阀和所述第十三控制阀之间的流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还包括旁通阀,所述旁通阀的一端与所述冷水机组的冷却水出口连接,所述旁通阀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水泵和所述冷却塔之间的流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开关阀,所述旁通阀的两端分别串联有所述第二开关阀,且三者串联后并与一个所述第二开关阀并联。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所述三通阀为电动三通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通过冷却塔能够为冷水机组和换热器提供冷量。在夜间温度较低并且处于用电低谷期间,可以通过调节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的开关状态,使冷水机组和换热器中的至少一者为蓄冷水罐和末端空调提供冷量。在白天温度升高并且处于用电高峰期间,可以利用蓄冷水罐为末端空调提供冷量。
如此设置,能够利用用电低谷期间的电量为蓄冷水罐提供冷量,并在用电高峰期间利用蓄冷水罐为末端空调提供冷量,达到削峰填谷的效果,从而减少在用电高峰期间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的用电量,降低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
附图标记:
1、冷水机组;2、换热器;3、第一控制阀;4、第二控制阀;5、第三控制阀;6、冷冻水泵;7、蓄冷水罐;8、末端空调;9、冷却塔;10、三通阀;11、第四控制阀;12、第五控制阀;13、第六控制阀;14、第七控制阀;15、第八控制阀;16、压差检测装置;17、第一开关阀;18、冷却水泵;19、第九控制阀;20、第十控制阀;21、第十一控制阀;22、第十二控制阀;23、第十三控制阀;24、旁通阀;25、第二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
具体而言,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包括冷水机组1、换热器2、冷冻水泵6、蓄冷水罐7、末端空调8、冷却塔9、第一控制阀3、第二控制阀4、第三控制阀5和第四控制阀11。
其中,第一控制阀3和第二控制阀4串联连接在冷水机组1的冷冻水出口和换热器2的冷冻水入口之间,或者说冷水机组1的冷冻水出口通过第一控制阀3和第二控制阀4与换热器2的冷冻水入口连接。第三控制阀5用于控制冷水机组1通断,例如图1所示,第三控制阀5设置在冷水机组1的冷冻水入口,第三控制阀5关闭时,冷冻水无法经过冷水机组1,因此冷水机组1在回路中断开。当然,第三控制阀5也可以设置在冷水机组1的冷冻水出口,原理与第三控制阀5设置在冷水机组1的冷冻水入口相同。第四控制阀11用于控制换热器2的通断。例如图1所示的是第四控制阀11设置在换热器2的冷冻水入口,第四控制阀11关闭时,冷冻水无法经过换热器2,因此换热器2在回路中断开。当然,第四控制阀11也可以设置在换热器2的冷冻水出口处。第一控制阀3和第二控制阀4之间的流道及冷水机组1的冷冻水入口均与换热器2的冷冻水出口连接。可选地,换热器2为板式换热器。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述的连接均可以通过管路连接。
冷冻水泵6的出口与换热器2的冷冻水入口连接连接。
蓄冷水罐7的入口和末端空调8的入口均与冷水机组1的冷冻水出口连接,蓄冷水罐7的出口和末端空调8的出口均与冷冻水泵6的入口连接。蓄冷水罐7的入口还与冷冻水泵6的入口连接。
冷却塔9用于为冷水机组1和换热器2提供冷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通过冷却塔9能够为冷水机组1和换热器2提供冷量。在夜间温度较低并且处于用电低谷期间,可以通过调节第一控制阀3、第二控制阀4、第三控制阀5和第四控制阀11的开关状态,使冷水机组1和换热器2中的至少一者为蓄冷水罐7和末端空调8提供冷量。在白天温度升高并且处于用电高峰期间,可以利用蓄冷水罐7为末端空调8提供冷量。如此设置,能够利用用电低谷期间的电量为蓄冷水罐7提供冷量,并在用电高峰期间利用蓄冷水罐7为末端空调8提供冷量,达到削峰填谷的效果,从而减少在用电高峰期间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的用电量,降低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的使用成本。
具体地,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向蓄冷水罐7和末端空调提供冷量的过程可以包括:
在用电低谷时段且室外湿球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区间的最大值时(例如,夏季的夜间时段),控制冷水机组1运行,并使冷却塔9为冷水机组1提供冷量。蓄冷水罐7的入口和末端空调8的入口均与冷水机组1的冷冻水出口导通,蓄冷水罐7的出口和末端空调8的出口均与冷冻水泵6的入口导通。冷水机组1为蓄冷水罐7和末端空调8提供冷量。参考图1所示,此时由于室外湿球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区间的最大值,板式换热器从冷却塔9获得的冷量无法达到制冷需求,因此关闭第一控制阀3和第四控制阀11,打开第二控制阀4和第三控制阀5,使循环的冷冻水只经过冷水机组1而不经过板式换热器。
在用电低谷时段且室外湿球温度处于预设温度区间时(例如,过渡季节的夜间时段),控制冷水机组1和板式换热器同时运行,并使冷却塔9为冷水机组1和板式换热器提供冷量。蓄冷水罐7的入口和末端空调8的入口均与冷水机组1的冷冻水出口导通,蓄冷水罐7的出口和末端空调8的出口均与冷冻水泵6的入口导通。由冷水机组1和板式换热器共同为蓄冷水罐7和末端空调8提供冷量。此时室外湿球温度处在预设温度区间内,板式换热器从冷却塔9获得的冷量能够达到一定的制冷需求,因此可以打开第四控制阀11和第三控制阀5,关闭第二控制阀4和第一控制阀3,此时末端空调8的回水经过冷冻水泵6后排出,先进入到板式换热器获取部分冷量,再进入到冷水机组1,由冷水机组1补充冷量以使冷冻水温度下降至需求温度。如此设置,能够使板式换热器分担冷水机组1的负荷,起到节能的效果。
在用电低谷时段且室外湿球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区间的最小值时(例如,冬季的夜间时段),通过冷却塔9为板式换热器提供冷量,关闭冷水机组1。此时室外温度较低,板式换热器单独提供的冷量即可满足末端空调8的降温需求。蓄冷水罐7的入口和末端空调8的入口均与冷水机组1的冷冻水出口导通,蓄冷水罐7的出口和末端空调8的出口均与冷冻水泵6的入口导通。控制第四控制阀11和第一控制阀3开启,控制第二控制阀4和第三控制阀5关闭。从冷冻水泵6排出的回水,经过板式换热器降温后,经过第一控制阀3排出。由于第一控制阀3、蓄冷水罐7的入口和末端空调8的入口均与冷水机组1的冷冻水出口连接,换言之所述四者连接于同一点,因此第一控制阀3、蓄冷水罐7的入口和末端空调8的入口三者也能够相互导通,所以从第一控制阀3排出的冷冻水能够分别进入到蓄冷水罐7和末端空调8,从而分别为蓄冷水罐7和末端空调8提供冷量。
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通过蓄冷水罐7放冷的过程可以包括:
使蓄冷水罐7的入口与冷冻水泵6的入口导通,控制冷冻水泵6运行。此时,可以控制第一控制阀3和第二控制阀4打开,控制第三控制阀5和第四控制阀11关闭。在冷冻水泵6的抽吸作用下,蓄冷水罐7内的冷冻水从蓄冷水罐7的入口排出,依次经过冷冻水泵6、第二控制阀4和第一控制阀3进入到末端空调8的入口。由末端空调8的出口排出的水进入到蓄冷水罐7的入口,完成一个放热循环。此过程为蓄冷水罐7的单独放冷模式,当然通过改变第一控制阀3、第二控制阀4、第三控制阀5和第四控制阀11的开关状态,也可以使蓄冷水罐7排出的冷冻水再经过板式换热器和/或冷水机组1降温后,再进入到末端空调8内,如此同样能够减少冷水机组1的功耗,从而减少电量消耗。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还包括三通阀10、第五控制阀12和第六控制阀13。三通阀10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中的任一者可选择地与第一阀口导通。例如,三通阀10可以设置为电动三通阀。第一阀口与冷冻水泵6的入口连接,蓄冷水罐7的入口通过第五控制阀12与第二阀口连接,蓄冷水罐7的出口通过第六控制阀13与第三阀口连接。末端空调8的出口与第三阀口连接。
在向蓄冷水罐7充冷时,三通阀10的第三阀口和第一阀口导通,第五控制阀12关闭,第六控制阀13开启。冷水机组1和/或板式换热器提供的冷冻水从蓄冷水罐7的入口进入到蓄冷水罐7。从蓄冷水罐7排出的水经过第六控制阀13、三通阀10和冷冻水泵6返回冷水机组1和/或板式换热器。
在通过蓄冷水罐7放冷时,三通阀10的第二阀口和第一阀口导通,第五控制阀12和第六控制阀13开启。在冷冻水泵6的抽吸作用下,蓄冷水罐7内的冷冻水从蓄冷水罐7的入口排出,并依次经过第五控制阀12、三通阀10进入到冷冻水泵6。从冷冻水泵6排出的水直接或者经过降温后(经过冷水机组1和/或板式换热器降温)进入到末端空调8的入口。由于第六控制阀13和末端空调8的出口均与第三阀口连接,因此第六控制阀13和末端空调8的出口也相互连接,所以从末端空调8的出口排出的水能够经过第六控制阀13进入到蓄冷水罐7的出口,完成放冷循环。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数据中心还包括第七控制阀14和第八控制阀15。蓄冷水罐7的入口通过第七控制阀14与冷水机组1的冷冻水出口连接,末端空调8的入口通过第八控制阀15与冷水机组1的冷冻水出口连接。在需要向蓄冷水罐7提供冷量时,控制第七控制阀14打开,在需要从蓄冷水罐7放出冷量时,控制第七控制阀14关闭。在需要向末端空调8提供冷量时,控制第八控制阀15打开。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九控制阀19。第九控制阀19的一端与第五控制阀12和三通阀10之间的流道连接,第九控制阀19的另一端与第六控制阀13和蓄冷水罐7的出口之间的流道连接。如此设置,在向蓄冷水罐7充入冷量时,可以使三通阀10的第二阀口与第一阀口连通,控制第五控制阀12关闭,控制第九控制阀19打开。经过降温后的冷冻水从蓄冷水罐7的入口进入到蓄冷水罐7内,从蓄冷水罐7排出的水经过第九控制阀19、三通阀10和冷冻水泵6返回。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还包括压差检测装置16,例如压差传感器。压差检测装置16的一端与冷水机组1的冷冻水出口和末端空调8的入口之间的流道连接。例如,压差检测装置16与冷水机组1和末端空调8之间流道的连接点,位于第八控制阀15和末端空调8之间。压差检测装置16的另一端与换热器2的冷冻水入口和末端空调8的出口之间的流道连接。例如,压差检测接装置与换热器2和末端空调8之间流道的连接点,位于蓄冷水罐7与三通阀10和末端空调8之间流道的连接点和三通阀10之间。如此设置,压差检测装置16实际检测的是供水主管道和回水主管道之间的压差值。例如,冷冻水泵6和压差检测装置16均与空调系统的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基于所述压差值控制冷冻水泵6的流量,以调整所述压差值处于正常范围区间。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开关阀17。压差检测装置16的两端分别串联有第一开关阀17,且三者串联后与一个第一开关阀17并联。如此设置,在对压差检测装置16进行维修或者更换时,可以关闭压差检测装置16两端的第一开关阀17。第一开关阀17可以是闸阀、蝶阀或者截止阀。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还包括冷却水泵18、第十控制阀20、第十一控制阀21、第十二控制阀22和第十三控制阀23。冷水机组1的冷却水出口与冷却塔9的入口连接,冷却塔9的出口与冷却水泵18的入口连接,冷却水泵18的出口与换热器2的冷却水入口连接。冷水机组1的冷却水出口通过第十控制阀20和第十一控制阀21与换热器2的冷却水入口连接。换热器2的冷却水出口通过第十二控制阀22和第十三控制阀23与冷水机组1的冷却水入口连接。第十控制阀20和第十一控制阀21之间的流道与第十二控制阀22和第十三控制阀23之间的流道连接。
通过调节第十控制阀20、第十一控制阀21、第十二控制阀22和第十三控制阀23的开关状态,使得冷却塔9能够单独为冷水机组1提供冷量、单独为板式换热器提供冷量或者同时为冷水机组1和板式换热器提供冷量。
具体地,在单独为冷水机组1提供冷量时,第十一控制阀21和第十三控制阀23开启,第十控制阀20和第十二控制阀22关闭。在单独为板式换热器提供冷量时,第十控制阀20和第十二控制阀22开启,第十一控制阀21和第十三控制阀23关闭。在同时为冷水机组1和板式换热器提供冷量时,第十控制阀20和第十一控制阀21关闭,第十二控制阀22和第十三控制阀23开启。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还包括旁通阀24。旁通阀24的一端与冷水机组1的冷却水出口连接,旁通阀24的另一端与冷却水泵18和冷却塔9之间的流道连接。如此设置,在进入到冷水机组1的冷却水入口的冷却水温度过低时,例如低于冷水机组1的冷却水预设阈值时,可以开启旁通阀24,使得从冷水机组1的冷却水出口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能够直接经过冷却水泵18进入到冷水机组1的冷却水入口,从而防止进入到冷水机组1的冷却水温度过低。旁通阀24可以电磁阀,例如电磁比例阀。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开关阀25,旁通阀24的两端分别串联有第二开关阀25,且三者串联后并与一个第二开关阀25并联。如此,在需要对旁通阀24进行检修或者更换时,可以关闭旁通阀24两端的第二开关阀25。在维修过程中,需要调节冷水机组1的冷却水入口温度时,可以打开并联的第二开关阀25。可选地,第二开关阀25可以是闸阀、蝶阀或者截止阀。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控制阀3至第十三控制阀23均可以是电磁阀。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水机组(1)、换热器(2)、第一控制阀(3)、第二控制阀(4)、第三控制阀(5)和第四控制阀(11),所述第一控制阀(3)和所述第二控制阀(4)串联连接在所述冷水机组(1)的冷冻水出口和所述换热器(2)的冷冻水入口之间,所述第三控制阀(5)用于控制所述冷水机组(1)通断,所述第四控制阀(11)用于控制所述换热器(2)通断,所述第一控制阀(3)和所述第二控制阀(4)之间的流道及所述冷水机组(1)的冷冻水入口均与所述换热器的冷冻水出口连接;
冷冻水泵(6),其出口与所述换热器(2)的冷冻水入口连接;
蓄冷水罐(7)和末端空调(8),二者的入口均与所述冷水机组(1)的冷冻水出口连接,所述蓄冷水罐(7)的出口和所述末端空调(8)的出口均与所述冷冻水泵(6)的入口连接,所述蓄冷水罐(7)的入口还与所述冷冻水泵(6)的入口连接;
冷却塔(9),用于为所述冷水机组(1)和所述换热器(2)提供冷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通阀(10)、第五控制阀(12)和第六控制阀(13),所述三通阀(10)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三阀口中的任一者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阀口导通,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冷冻水泵(6)的入口连接,所述蓄冷水罐(7)的入口通过所述第五控制阀(12)与所述第二阀口连接,所述蓄冷水罐(7)的出口通过所述第六控制阀(13)与所述第三阀口连接,所述末端空调(8)的出口与所述第三阀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七控制阀(14)和第八控制阀(15),所述蓄冷水罐(7)的入口通过所述第七控制阀(14)与所述冷水机组(1)的冷冻水出口连接,所述末端空调(8)的入口通过所述第八控制阀(15)与所述冷水机组(1)的冷冻水出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九控制阀(19),所述第九控制阀(19)的一端与所述第五控制阀(12)和所述三通阀(10)之间的流道连接,所述第九控制阀(1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控制阀(13)和所述蓄冷水罐(7)的出口之间的流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差检测装置(16),所述压差检测装置(16)的一端与所述冷水机组(1)的冷冻水出口和所述末端空调(8)的入口之间的流道连接,所述压差检测装置(16)的另一端与所述换热器(2)的冷冻水入口和所述末端空调(8)的出口之间的流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开关阀(17),所述压差检测装置(16)的两端分别串联有所述第一开关阀(17),且三者串联后并与一个所述第一开关阀(17)并联。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水泵(18)、第十控制阀(20)、第十一控制阀(21)、第十二控制阀(22)和第十三控制阀(23),所述冷水机组(1)的冷却水出口与所述冷却塔(9)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却塔(9)的出口与所述冷却水泵(18)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却水泵(18)的出口与所述换热器(2)的冷却水入口连接,所述冷水机组(1)的冷却水出口通过所述第十控制阀(20)和第十一控制阀(21)与所述换热器(2)的冷却水入口连接,所述换热器(2)的冷却水出口通过所述第十二控制阀(22)和所述第十三控制阀(23)与所述冷水机组(1)的冷却水入口连接,所述第十控制阀(20)和所述第十一控制阀(21)之间的流道与所述第十二控制阀(22)和所述第十三控制阀(23)之间的流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旁通阀(24),所述旁通阀(24)的一端与所述冷水机组(1)的冷却水出口连接,所述旁通阀(24)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水泵(18)和所述冷却塔(9)之间的流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开关阀(25),所述旁通阀(24)的两端分别串联有所述第二开关阀(25),且三者串联后并与一个所述第二开关阀(25)并联。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10)为电动三通阀(10)。
CN202320239897.8U 2023-02-07 2023-02-07 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 Active CN2192835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9897.8U CN219283509U (zh) 2023-02-07 2023-02-07 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9897.8U CN219283509U (zh) 2023-02-07 2023-02-07 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83509U true CN219283509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31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39897.8U Active CN219283509U (zh) 2023-02-07 2023-02-07 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835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14016B (zh) 一种氟泵自然冷却蒸发式冷凝冷水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14014B (zh) 一种热管自然冷却蒸发式冷凝冷水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0197600U (zh) 带储能装置的二次泵变流量冷冻水系统
CN201652653U (zh) 液泵循环空调系统
CN204923448U (zh) 空调热水系统
CN201652646U (zh) 动态冰蓄冷系统
CN102777981A (zh) 用于通讯基站的面向对象送风节能型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06449767U (zh) 一种具有冷冻水低温保护装置的中央空调节能系统
CN103388922B (zh) 一种双压缩机多功能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
CN104406337A (zh) 一种防气蚀供液装置以及基于该装置的制冷系统
CN106288546B (zh) 一种模块化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CN216123342U (zh) 一种数据中心混合冷源节能系统
CN111271893A (zh) 一种空调热泵热水系统及其操控方法
CN102620365A (zh) 直接供冷式水蓄冷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03464414U (zh) 两种预热模式的动态冰蓄冷系统
CN219283509U (zh) 具有削峰填谷功能的空调系统
CN217900220U (zh) 一种带水力模块的蒸发冷凝热泵机组
CN115289714A (zh) 一种带水力模块的蒸发冷凝热泵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201463408U (zh) 热水空调器
CN110411066B (zh) 冷水机组油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1782077U (zh) 一种空调热泵热水系统
CN219437437U (zh) 基于蓄冷罐运行的数据中心空调系统
CN203163134U (zh) 一种节能水冷式热泵空调装置
CN202092250U (zh) 复叠式冰蓄冷空调系统
CN102305495B (zh) 一种改进的冷暖式空调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