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77185B - 一种腺病毒的mnp标记组合、引物对组合、试剂盒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腺病毒的mnp标记组合、引物对组合、试剂盒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77185B
CN114277185B CN202111309333.9A CN202111309333A CN114277185B CN 114277185 B CN114277185 B CN 114277185B CN 202111309333 A CN202111309333 A CN 202111309333A CN 114277185 B CN114277185 B CN 1142771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enovirus
mnp
combination
artificial sequence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093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77185A (zh
Inventor
陈利红
彭海
高利芬
周俊飞
李论
肖华峰
李甜甜
方治伟
万人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h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h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h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h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30933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771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77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71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771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71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腺病毒的MNP标记组合、引物对组合、试剂盒及其应用,所述MNP标记组合是指包括15个标记,具体的核苷酸序列以SEQ ID NO.1‑SEQ ID NO.15所示;所述引物对组合包括15对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6‑SEQ ID NO.45所示。所述MNP标记组合能特异的鉴定腺病毒并精细分型;所述引物互不干扰,综合多重扩增和测序技术,可一次性对多样本的所有标记组合进行序列分析,具有高通量、多靶点、高特异、高灵敏和免培养的检测优势,可应用于大规模样本的腺病毒的鉴定和遗传变异检测,对腺病毒的科学研究和防疫监测均具有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腺病毒的MNP标记组合、引物对组合、试剂盒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腺病毒的MNP标记组合、 引物对组合、试剂盒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腺病毒(adenovirus)是一种双链DNA病毒。人体腺病毒已知有52种血清型, 分别命名为adl~ad52,分为A、B、C、D、E和F六个亚群(subgroup)。腺病毒对 呼吸道、胃肠道、尿道和膀胱、眼、肝脏等均可感染,人腺病毒约1/3的已知 血清型通常与人类疾病相关,但一种血清型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疾患;相反,不同 血清型也可引起同一种疾患。腺病毒可感染一系列哺乳动物细胞,宿主范围广 对人致病性低但对人的致病力低,腺病毒载体系统广泛用于人类及非人类蛋白 的表达,是实验室常用的研究载体之一。
已有的腺病毒分型系统主要是基于血清型,存在交叉反应,准确性低的缺 陷;经典的腺病毒检测方法,包括基于分离培养的形态学检查、血清学检测和 抗原检测,在检测耗时、操作复杂度、检测通量、检测变异等方面存在一个或 多个局限。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得通过检测腺病毒的DNA进行鉴定和分型成 为可能。因此,开发快速、准确的、可监测变异的腺病毒检测分析方法对于腺 病毒的科学研究和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PCR技术、全基因组、靶向分子标记检测技术和宏基因组测序等DNA检测 技术相继发展,其中融合超多重PCR扩增和高通量测序的靶向分子标记检测技 术,可以在低微生物含量的样本中靶向的富集目标微生物,避免了宏基因组测 序带来的大量数据浪费和背景噪音,具有样本需要量少、诊断结果精确,节约 数据量、检测低频变异的优势。
现有的靶向检测技术检测的分子标记主要包括SNP和SSR标记。SSR标记 是公认的多态性最高的标记,但在微生物中数量少;SNP标记数量巨大,分布 密集,是二态性标记,单个SNP标记的多态性不足以捕获微生物种群中潜在的 等位基因多样性。因此,开发高多态性的新型分子标记及其检测技术,成为亟 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开发物种特异的新型分子标记-MNP标记。MNP标记是指在基因组 上一段区域内由多个核苷酸引起的多态性标记。与SSR标记和SNP标记相比, MNP标记具有以下优势:(1)等位基因型丰富,单个MNP标记上有2n种等位 基因型,高于SSR和SNP;(2)物种区分能力强,只需要少量的MNP标记就能 实现物种鉴定,减少了检测错误率。基于超多重PCR结合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 检测MNP标记的MNP标记法具有以下优势:(1)输出的是碱基序列,无需平 行实验,可构建标准化的数据库进行共享共用;(2)高效率,利用样品DNA条 形码,突破测序样品数量的局限,可一次性对成百上千份样本的数万个MNP 标记分型;(3)高灵敏度,利用多重PCR一次检测多个靶标,避免单个靶标扩 增失败导致高的假阴性和低的灵敏度;(4)高准确性,利用二代高通量测序仪 对扩增产物测序数百次。
鉴于以上优点和特性,MNP标记及其检测技术MNP标记法可实现群体生 物多等位基因型的分类与溯源,在腺病毒的鉴定、指纹数据库构建、遗传变异 检测等方面都具有应用潜力。目前在腺病毒的研究中,尚未有关于MNP标记的 报道,也缺乏相应的技术和国家标准。
因此,本发明开发了病原微生物腺病毒的MNP标记和检测引物,所开发的 标记和引物组合将用于制定病原体检测的国家标准(计划编号 20201830-T-469),该国家标准将于2021年底发布。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目的是提供一种腺病毒的MNP标记组合、引物对组合、试剂 盒及其应用,可以对腺病毒进行鉴定和变异检测,具有多靶标、高通量、高灵 敏和精细分型的效果。为了达到上述效果,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腺病毒的MNP标记组合,所述MNP标 记组合是指在腺病毒基因组上筛选的区分于其他物种且在物种内部具有多个核 苷酸多态性的基因组区域,包括腺病毒参考序列上MNP-1~MNP-15的15个标 记。
上述技术方案中,MNP-1~MNP-15的标记组合具体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SEQID NO.15所示,其中ID NO.16-SEQ ID NO.30为上引物ID NO.31-SEQ ID NO.45为下引物。
说明书表1对其进一步作出说明,表1中标注的所述MNP标记的起始和终 止位置是基于表1中MNP同一行对应的参考序列确定的。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所述MNP标记组合的多重PCR 引物对组合,所述多重PCR引物对组合包括15对引物,具体的引物核苷酸序 列如SEQ ID NO.16-SEQ ID NO.45所示。
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MNP标记的引物包括上引物和下引物,具体如说 明书表1所示。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所述腺病毒MNP标记的检测试 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所述的引物对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试剂盒还包括多重PCR预混液。
以及所述的腺病毒的MNP标记组合或所述的引物对组合或所述的检测试 剂盒在非诊断目的腺病毒定性检测中的应用,在制备腺病毒定性检测产品中的 应用。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所述的腺病毒的MNP标记或者所述的多重 PCR引物对组合或者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在腺病毒的鉴定、DNA指纹数据库的构 建、遗传变异检测中的应用。
以上所述的应用中,首先是获取待测样本的细菌总DNA;利用本发明的试 剂盒对所述总DNA和空白对照进行第一轮多重PCR扩增,循环数不高于25个; 对扩增产物进行纯化后,进行基于第二轮PCR扩增的样本标签和二代测序接头 添加;对第二轮扩增产物纯化后定量;检测多个毒株时通过将第二轮扩增产物 等量混合后进行高通量测序;测序结果比对到所述的腺病毒的参考序列上,获 取在所述总DNA的检测序列数目和基因型数据。根据在所述总DNA和所述空 白对照获得的腺病毒测序序列数量和检出MNP标记的数目,对所述总DNA的 测序数据进行数据质量控制和数据分析,获得检出MNP标记数目、覆盖每个所 述MNP标记的测序序列数目和所述MNP标记基因型数据。
当用于腺病毒鉴定时,根据在待测样品和空白对照中检出的腺病毒的测序 序列数量和检出MNP位点的数目,进行质控后判定待测样品中是否含有腺病毒 的核酸。其中,所述的质控方案和判定方法是以拷贝数已知的腺病毒的DNA为 检测样本,评估所述试剂盒检测腺病毒的灵敏度、准确性和特异性,制定所述 试剂盒检测腺病毒时的质控方案和判定方法。
当用于腺病毒遗传变异检测时,包括毒株间和毒株内部的遗传变异检测。 毒株间的遗传变异检测包括利用所述的试剂盒和方法,获得待比较毒株各自在 15个MNP标记的基因型数据。通过基因型比对,分析待比较毒株在所述15个 MNP标记上的主基因型是否存在差异。若待比较毒株在至少一个MNP标记的 主基因型存在变异,则判定两者存在遗传变异。作为一种备选方案,也可以通 过单重PCR对待比较毒株的15个标记分别进行扩增,然后对扩增产物进行 Sanger测序,获得序列后,对待比较毒株每个MNP标记的基因型进行比对。如果存在主基因型不一致的MNP标记,则待比较毒株之间存在变异。当检测毒株 内部的遗传变异时,则通过统计模型判定在待测毒株所述的MNP标记是否检出 主基因型以外的次基因型。若待测毒株在至少一个MNP标记存在次基因型,则 判定待测毒株内部存在遗传变异。
当用于构建腺病毒DNA指纹数据库时,将从样本中鉴定的腺病毒的所述 MNP标记的基因型数据,录入数据库文件,构成腺病毒的DNA指纹数据库;每 次鉴定不同的样本时,通过和所述腺病毒的DNA指纹数据库比对,鉴定样本中 的腺病毒是否和数据库中的毒株在所述MNP标记存在主基因型(在一个MNP 标记具有超过50%测序片段支持的基因型)的差异,在至少1个MNP标记存在 主基因型差异的腺病毒即为新的变异类型,收录进DNA指纹数据库。
当用于腺病毒分型时,是对待测样本中的腺病毒进行鉴定,获得每个所述 MNP位点的基因型;收集网上公开的腺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和已构建的腺病毒 DNA指纹数据库组成腺病毒参考序列库;将待测样本中腺病毒的基因型和所述 腺病毒的参考序列库进行比对,筛选遗传上一致或最接近的菌株,获得待测样 本中腺病毒的分型。根据同所述参考序列库的比对结果,鉴定样品中的腺病毒 是已有的型还是新的变型,实现对腺病毒的精细分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腺病毒的MNP标记、引物对组合、试剂盒及其应用。所 提供的腺病毒的15个MNP标记和其引物组合,可进行多重PCR扩增,融合二 代测序平台进行扩增产物的测序,满足对腺病毒进行高通量、高效率、高准确 性和高灵敏度检测的需求,满足腺病毒标准的、可共享的指纹数据构建的要求; 准确检测腺病毒毒株间遗传变异的需求;鉴定腺病毒纯合和杂合的需求,为腺 病毒的科学研究、监测和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本发明在腺病毒领域属于首创, 并未见相关文献报道。
附图说明
图1为MNP标记多态性原理图;
图2为腺病毒MNP标记的筛选和引物设计流程图;
图3为MNP标记的检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 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 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 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 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 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
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 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MNP标记主要基于参考序列开发,根据已报道的腺病毒代表株的重测序数 据可以挖掘大规模的区分于其他物种、在腺病毒物种内部多态、两侧序列保守 的MNP标记;通过MNP标记两侧的保守序列可以设计适用于于多重PCR扩增 的MNP标记检测引物;再根据标准品的测试结果,筛选出一套多态性最大、特 异性高的一套MNP标记、兼容性最好的引物组合以及检测试剂盒。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实验数据对本申请的一种腺病毒的MNP标记组合、引 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腺病毒MNP标记组合的筛选和多重PCR扩增引物的设计
S1、腺病毒MNP标记组合的筛选
基于网上公开的9901个腺病毒不同分离株的基因组完整或部分序列,通过 序列比对,获得15个MNP标记。对于网上不存在基因组数据的物种,也可以 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待检测微生物物种代表小种的基因组序列信息,其中高通 量测序可以是全基因组或简化基因组测序。为了保证所筛选标记的多态性,一 般使用至少10个遗传上具有代表性的分离株的基因组序列作为参考。
筛选的15个MNP标记如表1所示:
表1所述MNP标记以及检测引物在参考序列上的起始位置
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选择所述腺病毒的一个代表株的基因组序列作为参考基因组,将所述基因 组序列和所述参考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获得所述腺病毒各毒株的单核苷酸多 态性标记;
在所述参考基因组上,以100-300bp为窗口,以1bp为步长进行窗口平移, 筛选获得多个候选MNP标记区域,其中,所述候选MNP标记区域含有≥2个所 述单核苷酸变异标记,且两端各30bp的序列上均不存在所述单核苷酸多态性标 记;
在所述候选多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区域中筛选区分度DP≥0.2的区域作为 MNP标记;其中,DP=d/t,t是在所述候选多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区域中所有小 种两两比较时的比较对数,d是在所述候选多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区域中至少两 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差异的样品对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参考基因组上,以100-300bp为窗口进 行筛选时,也可选用其他步长,本实施方式采用步长为1bp,有利于全面的筛 选。
S2、多重PCR扩增引物的设计
通过引物设计软件设计所述MNP标记的多重PCR扩增引物,引物设计遵循 引物间互不干扰,所有引物可以组合成引物池进行多重PCR扩增,即所有设计 的引物可以在一个扩增反应中均正常扩增。
S3、引物组合的检测效率评估
使用拷贝数已知的腺病毒DNA,加入到人基因组DNA中,制备成1000拷贝/反应的模板, 通过所述的MNP标记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构建4个重复的测序文库,根据在4个文库中MNP 标记的检出情况筛选扩增均匀、兼容性最优的引物组合,最终筛选获得本发明所述的15个 MNP标记的检测引物组合,具体如表1所示。
实施例2所述MNP标记和引物鉴定腺病毒的性能评估和阈值设置
本实施例中,使用湖北省疾控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拷贝数已知的腺病毒DNA加入到人基 因组DNA中,制备1拷贝/反应、10拷贝/反应和100拷贝/反应的腺病毒模拟样本。同时设置 的等体积的无菌水作为空白对照。共计4个样本,每个样本每天构建3个重复文库,连续检测 4天,即每个样本获得12组测序数据,具体如表2所示。根据在12次重复实验中,在空白对 照和腺病毒核苷酸标准品中检出的腺病毒MNP标记的测序片段数和标记数,评估检测方法的 重现性、准确性、灵敏度,制定质控体系污染和目标病原体检出的阈值。
MNP标记的检测流程如图3所示。
1、MNP标记检测试剂盒检测腺病毒的稳定性和灵敏度评估
如表2所示,所述试剂盒能在10拷贝/反应的样本中稳定的检出7个以上 MNP位点,而在0拷贝/反应的少数样本中最多检出1个MNP位点,所述试剂 盒能够明显区分10拷贝/反应和0拷贝/反应的样品,具有技术稳定性和低至10 拷贝/反应的检测灵敏度。
表2腺病毒的MNP标记法的检测灵敏度、稳定性分析
2、MNP标记检测试剂盒检测腺病毒的重现性和准确性评估
基于两次重复中,共同检出标记的基因型是否可重现,评估MNP标记检测 方法检测腺病毒的重现性和准确性。具体地,对100拷贝样品的12组数据分别 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如表3所示,主基因型存在差异的MNP标记数目都为0; 依据2次重复实验间可重现的基因型认为是准确的原则,准确率a=1-(1-r)/2= 0.5+0.5r,r代表重现率,即主基因型可重现的标记数目占共有标记数目的比率。 本项目重现性试验中每个样品不同文库间、不同建库批次间MNP标记主基因型 的差异对数为0,重现率r=100%,准确率a=100%。可见,所述试剂盒能够准 确地检测低至10拷贝/反应的腺病毒。
表3腺病毒MNP标记检出方法的重现性和准确率评估
3、MNP标记组合检测试剂盒检出腺病毒的阈值判定
如表3所示,在1个拷贝/反应的样本中能检出比对到腺病毒的序列,至
质控方案具体如下:
1)测序数据量大于4.5兆碱基。测算依据是每个样品检测MNP标记的数 目是15个,一条测序片段的长度是300个碱基,所以当数据量大于4.5兆碱基 时,大部分样品一次实验可以保证覆盖每个标记的测序片段数量达到1000倍, 保证对每个MNP标记碱基序列的精准分析。
2)根据测试样品中的腺病毒的信号指数S和空白对照中腺病毒的噪音指数 P判定污染是否可接受,其中:
空白对照噪音指数P=nc/Nc,其中nc和Nc分别代表空白对照中,腺病毒的测 序片段的数量和总测序片段数量。
测试样品的信号指数S=nt/Nt,其中nt和Nt分别代表测试样品中,腺病毒的测 序片段的数量和总测序片段数量。
3)计算测试样品中MNP标记的检出率,指的是检出标记数和总设计标记 数的比值。
如表4所示,腺病毒在空白对照中的噪音指数平均值是0.06%,而在1个 拷贝的样品中的信号指数平均值是0.41%,1个拷贝的样品和空白对照的信噪比 的平均值是5.19,因此,本发明规定当信噪比大于10倍时,可判定检测体系中 的污染是可接受的。
如表4所示,在10个拷贝的样品和空白对照的信噪比的平均值是46.5,在 10拷贝/反应的15组数据中,能稳定的检出至少7个MNP标记,占总标记的 46.7%。因此,在保证准确性的情况下,本标准规定腺病毒的信噪比判定阈值是 20,即当样品中腺病毒的信噪比大于20,且标记检出率大于等于30%时,判定 样本中检出了腺病毒的核酸。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试剂盒能准确、灵敏的检测 到10copy/反应的腺病毒。
表4待测样品中腺病毒的信噪比
4、MNP标记组合检测方法检测腺病毒的特异性评估
人为的将腺病毒和结核分枝杆菌、不动杆菌属毒株、百日咳鲍特菌、霍氏 鲍特菌、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EB病毒、流感嗜血杆菌、水痘带状疱疹病 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金黄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军团菌属、 卡他莫拉菌、铜绿假单胞菌、立克次氏体属、肺炎链球菌、酿脓链球菌的DNA 按照等摩尔量的混在一起,制备混合模板,以空白模板作为对照,采用本发明 所提供的方法对混合模板中的腺病毒进行检测,进行3个重复实验。结果在3 个重复中获得的测序序列都仅能比对到腺病毒的15个MNP位点。按照所述的质控方案和判定阈值进行分析后,在3个重复实验中都特异的检出腺病毒的核 酸,表明所述MNP标记和所述试剂盒在复杂模板中检测腺病毒的高特异性。 实施例3、腺病毒毒株间的遗传变异检测
利用所述的试剂盒和MNP标记组合检测方法对湖北省疾控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1个腺病 毒毒株的4份子代毒株进行检测,样本依次命名为S1-S4,每个MNP标记的测序平均覆盖倍数 达3103倍,每个毒株均可以检出全部15个MNP标记(表5)。将4个毒株的指纹图谱进行两 两比对,结果如表5所示,有1份(S-2)和同批次一起检测的3份腺病毒均存在部分标记的 主基因型差异(表5),存在毒株间变异。
所述的试剂盒通过检测MNP标记鉴定毒株间遗传变异的应用可以用于保 证不同实验室相同命名腺病毒毒株的遗传一致性,从而保证研究结果的可比较 性,这对于腺病毒的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在临床上,可针对差异标记是 否影响抗药性斟酌诊断方案。
表5 4个腺病毒的检测分析
实施例4、腺病毒毒株内部的遗传变异检测
作为群体生物,腺病毒群体内部部分个体发生变异,使群体不再纯合,形 成异质的杂合群体,影响尤其是试验用微生物表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这种变 异体在对群体进行分子标记检测时,表现为标记的主基因型外的等位基因型。 当变异个体还未累积时,只占群体的极少部分,表现为低频率的等位基因型。 低频率的等位基因型往往和技术错误混在一起,导致现有技术难以区分。本发 明检测的是高多态性的MNP标记。基于多个错误同时发生的几率低于一个错误 发生的几率,MNP标记的技术错误率显著低于SNP标记。
本实施例次等位基因型的真实性评估按如下进行:首先按照以下规则排除 具有链偏好性(在DNA双链上覆盖的测序序列数的比值)的等位基因型:链偏 好性大于10倍,或者与主等位基因型的链偏好性之差大于5倍。
不存在链偏好性的基因型基于表6测序序列数目和比例判定其真实性。表 6列出了基于BINOM.INV函数计算在α=99.9999%的概率保障下,emax(n=1)和 emax(n≥2)分别为1.03%和0.0994%时,在各个标记中次等位基因型测序序列数目 的临界值,只有次等位基因型的测序序列数目超过临界值时判定为真实的次等 位基因型。当存在多个候选次等位基因时,对各候选等位基因型的P值进行多 重校正,FDR<0.5%的候选等位基因判定是真实的次等位基因型。
表6涉及到的参数emax(n=1)和emax(n≥2)指的是携带n个SNP的错误等位基 因的测序序列数占该标记总测序序列数的最高比例。emax(n=1)和emax(n≥2)分别 为1.03%和0.0994%是根据在930个纯合MNP标记检测到的所有次等位基因型 的频率获得。
表6部分测序深度下进行判定次等位基因型的临界值
/>
按照上述参数,将表5展示的基因型存在差异的两个毒株的核苷酸按照以 下8个比例1/1000,3/1000,5/1000,7/1000,1/100,3/100,5/100,7/100混合, 制备人工杂合样本,每个样本检测3次重复,获得共计24个测序数据。通过和 所述两个毒株的MNP标记的基因型进行精准比对,在24个人工杂合样本中均 检测到了存在杂合基因型的标记,说明了所开发的腺病毒的MNP标记组合检测 方法在检测毒株群体内部遗传变异的适用性。
实施例5腺病毒DNA指纹数据库的构建
利用常规CTAB法、商业化试剂盒等方法提取用于构建腺病毒DNA指纹数 据库的所有毒株或是样本的DNA,采用琼脂糖凝胶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DNA 的质量。若所提取的DNA在260nm与230nm处的吸光度值的比值大于2.0, 260nm与280nm吸光度值比值介于1.6与1.8之间,DNA电泳主带明显,无明 显降解和RNA残留,则说明基因组DNA达到相关的质量要求,可进行后续实验。
将上述4个毒株的测序数据进行序列比对后获得每个毒株每个标记的主基 因型,形成每个毒株的MNP指纹图谱,录入数据库文件,形成腺病毒DNA指 纹数据库。所构建的MNP指纹数据库基于检测的毒株的基因序列,因此和所有 的高通量测序数据兼容。通过将每次检测获得的毒株的MNP指纹图谱同已构建 的MNP指纹数据库进行比对,将主基因型存在差异的毒株的MNP指纹图谱所 构建的MNP指纹数据库,实现数据库的共建共享和随时更新。
实施例6、在腺病毒精细分型中的应用
利用所述的引物组合和MNP标记组合检测方法对上述4份腺病毒毒株进行检测,获得了 每个毒株MNP指纹图谱。构建腺病毒的参考序列库,由已经公开的腺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和已 构建的腺病毒的MNP指纹数据库组成;将每个菌株的MNP指纹图谱同构建的参考序列库进行 比对,筛选获得和序列库中遗传距离最接近的菌株;和已有菌株的基因型100%相同的,为已 有的型,在至少一个MNP位点存在主基因型差异的,为新的变型,实现对腺病毒的精细分型。 对4份腺病毒样本的检测如表5所示,所检测的4份腺病毒有1份和其他3份在2个MNP标 记的主基因型存在差异,且和参考序列库中的腺病毒也均存在主基因型差异的位点,判为2 种新的变型。可见,所述的方法对腺病毒的分辨率达到了单碱基的水平,可以实现对样本中腺 病毒的精细分型。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 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 的要素。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 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 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 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 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 于本发明实施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实施例也意图包 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
/>
/>
/>
/>
/>
/>
/>
/>
/>
/>
/>
/>
/>
/>
/>
/>
序列表
<110> 江汉大学
<120> 一种腺病毒的MNP标记组合、引物对组合、试剂盒及应用
<130> 20210925
<160> 45
<170> SIPOSequenceListing 1.0
<210> 1
<211> 14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1
tcctaaaggg tatatcggtg ttcacctttt taccctgacc cacgatcttc atcttgcaga 60
tgaaaagaac cagaattgaa gacgacttca accccgtcta cccctatgac accttctcaa 120
ctcccagcat cccctatgta g 141
<210> 2
<211> 146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2
ccaagcagct tgtccgatct aggcgctgcg gccccgcggt cagatgctag tagcccattt 60
ccaagcttga tagggtctct taccagcact cgcaccaccc gcccgcgcct gctgggcgag 120
gaggagtacc taaacaactc gctgct 146
<210> 3
<211> 15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3
cgggtggtct tcagtcatag aagctcgggt ttcattttcc tcacaacgtg gtaactgggc 60
tctggtgtaa gggtgatgtc tggcgcatga tgtcgagcgt gcgcgcaacc ttgtcataat 120
ggagttgctt cctgacattc tcgtattttg 150
<210> 4
<211> 14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4
gaactaagaa aacgcatctt tcccacgctg tatgctattt tccagcagag tcgcggccag 60
cagttggaac tgaaagtaaa aaaccgctcc ctgcgttcgc tcacccgcag ctgcttgtat 120
cacagaaggg aagaccaact gcagc 145
<210> 5
<211> 14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5
catgcaaatc agaagccagc agcaaagaaa gttcacctcc aggtgcaagt tccggagtcc 60
ccacagagca tacaacttgc acaaatgggc ccatattagt aagcgtggcg ccaacgtaga 120
catcgcgcat aggaggagtt aaataatgc 149
<210> 6
<211> 14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6
gctggagctg cccaagacta ctcgacccga ataaactaca tgagcgcggg accccacatg 60
atatcccggg tcaacggaat ccgcgcccac cgaaaccgaa ttctcctcga acaggcggct 120
attaccacca cacctcgtaa taaccttaa 149
<210> 7
<211> 15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7
gtgcgcagtc ttgaatgctc tagatgtaaa gaaaatgaaa gtcggtaagc gactcccctc 60
tgtggcctgg cggaaaagtc acaagggtac cacagcgagg aaccccggtt cgaaaccggc 120
aggatccgct gtgagcgtat atagggcgtc 150
<210> 8
<211> 14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8
gcgaatgtgg cagtagtcat ctagaacttc gccccgtcat gctgaatgta actgaggagc 60
taagaagtga ccatcttacc ctgtcttgtc tgcgaaccga ctatgagtct agcgatgaag 120
acaactaagg taagtgggcg gagttatg 148
<210> 9
<211> 15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9
ctgtgcacac gtggtttcgc actccactaa ccaggttagt tcgggatttt ttggatcaaa 60
aaccagactg cccccgtgtt ttttgatgcg tttcttacct cgggtttcca tgaggcgatg 120
accggcttcg gtgacaaaga ggctgtcggt 150
<210> 10
<211> 147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10
tcaggttctt gtagtagtca tgcatgagcc tctcaatgtc atcactggcg gaggcggagt 60
cttccatgcg ggtgaccccg acgcccctga gcggttgcac aagcgccagg tcggcgacga 120
cgcgctcggc gaggatggcc tgttgca 147
<210> 11
<211> 146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11
gcgttggcca ggtagcattt gaccatggtg tcatagtcca gcccctccgc ggcgtggccc 60
ttggcgcgca gcttgccctt ggaggaggcg ccgcacgagg ggcagtgcag acttttgagg 120
gcgtagagct tgggcgcgag aaatac 146
<210> 12
<211> 146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12
gatcggcgcg ctccttggcc gcgatgttta gctgcacgta ttcgcgcgca acgcaccgcc 60
attcgggaaa gacggtggtg cgctcgtcgg gcaccaggtg cacgcgccaa ccgcggttgt 120
gcagggtgac aaggtcaacg ctggtg 146
<210> 13
<211> 15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13
gcttacctga tatagcttcc ttggaagagg ttccaaagat cttcgagggt ctgggcaata 60
atgagactcg ggccgcaaat gctctgcaaa agggagaaaa tggcatggat gagcatcaca 120
gcgttctggt ggaattggaa ggcgataatg 150
<210> 14
<211> 15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14
atcttctgtt tcgatggtgg tcatgctgac gagcccccgc gggaggcaag tccagacctc 60
ggcgcgggag gggcggagct gaaggacgag agcgcgcagg ctggagctgt ccagagtcct 120
gagacgctgc ggactcaggt tagtaggtag 150
<210> 15
<211> 15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15
ttgtgcagga ccaccagcac ggtgtagccg gtgcatttgg ggaatttgtc atgcaacttg 60
gaagggaagg cgtggaaaaa ctttgaaacc cctttgtgac cccccagatt ttccatgcac 120
tcatccataa ttatggcgat gggacctttg 150
<210> 16
<211> 2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16
tcctaaaggg tatatcggtg ttcac 25
<210> 17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17
ccaagcagct tgtccgatct 20
<210> 18
<211> 2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18
cgggtggtct tcagtcatag aag 23
<210> 19
<211> 2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19
gaactaagaa aacgcatctt tccca 25
<210> 20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20
catgcaaatc agaagccagc ag 22
<210> 21
<211> 1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21
gctggagctg cccaagac 18
<210> 22
<211> 1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22
gtgcgcagtc ttgaatgct 19
<210> 23
<211> 2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23
gcgaatgtgg cagtagtcat ctag 24
<210> 24
<211> 1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24
ctgtgcacac gtggtttcg 19
<210> 25
<211> 2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25
tcaggttctt gtagtagtca tgcat 25
<210> 26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26
gcgttggcca ggtagcattt 20
<210> 27
<211> 1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27
gatcggcgcg ctccttgg 18
<210> 28
<211> 2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28
gcttacctga tatagcttcc ttgga 25
<210> 29
<211> 2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29
atcttctgtt tcgatggtgg tcat 24
<210> 30
<211> 1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30
ttgtgcagga ccaccagc 18
<210> 31
<211> 2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31
ctacataggg gatgctggga gtt 23
<210> 32
<211> 2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32
agcagcgagt tgtttaggta ctc 23
<210> 33
<211> 2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33
caaaatacga gaatgtcagg aagca 25
<210> 34
<211> 1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34
gctgcagttg gtcttccct 19
<210> 35
<211> 2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35
gcattattta actcctccta tgcgc 25
<210> 36
<211> 2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36
ttaaggttat tacgaggtgt ggtgg 25
<210> 37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37
gacgccctat atacgctcac ag 22
<210> 38
<211> 2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38
cataactccg cccacttacc ttag 24
<210> 39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39
accgacagcc tctttgtcac 20
<210> 40
<211> 1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40
tgcaacaggc catcctcg 18
<210> 41
<211> 2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41
gtatttctcg cgcccaagct ctac 24
<210> 42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42
caccagcgtt gaccttgtca c 21
<210> 43
<211> 2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43
cattatcgcc ttccaattcc acc 23
<210> 44
<211> 2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44
ctacctacta acctgagtcc gcag 24
<210> 45
<211> 2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45
caaaggtccc atcgccataa ttatg 25

Claims (9)

1.一种腺病毒的MNP标记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MNP标记组合包括15个标记,具体的核苷酸序列以SEQ ID NO.1-SEQ ID NO.15所示。
2.一种用于检测权利要求1所述腺病毒MNP标记组合的多重PCR引物对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重PCR引物对组合包括15对引物,具体的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6-SEQID NO.45所示。
3.一种用于检测权利要求1所述腺病毒MNP标记组合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包括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物对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还包括多重PCR预混液。
5.权利要求1所述的腺病毒的MNP标记组合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物对组合或权利要求3-4任一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在非诊断目的腺病毒定性检测中的应用。
6.权利要求1所述的腺病毒的MNP标记组合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物对组合或权利要求3-4任一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在制备腺病毒定性检测产品中的应用。
7.权利要求1所述的腺病毒的MNP标记组合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物对组合或权利要求3-4任一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在检测腺病毒毒株内部和毒株间遗传变异中的应用。
8.权利要求1所述的腺病毒的MNP标记组合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物对组合或权利要求3-4任一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在构建腺病毒数据库中的应用。
9.权利要求1所述的腺病毒的MNP标记组合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物对组合或权利要求3-4任一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在腺病毒精细分型检测中的应用。
CN202111309333.9A 2021-11-06 2021-11-06 一种腺病毒的mnp标记组合、引物对组合、试剂盒及其应用 Active CN1142771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9333.9A CN114277185B (zh) 2021-11-06 2021-11-06 一种腺病毒的mnp标记组合、引物对组合、试剂盒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9333.9A CN114277185B (zh) 2021-11-06 2021-11-06 一种腺病毒的mnp标记组合、引物对组合、试剂盒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7185A CN114277185A (zh) 2022-04-05
CN114277185B true CN114277185B (zh) 2023-09-08

Family

ID=80868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09333.9A Active CN114277185B (zh) 2021-11-06 2021-11-06 一种腺病毒的mnp标记组合、引物对组合、试剂盒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7718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61371A (ja) * 1999-12-09 2001-06-19 Otsuka Pharmaceut Co Ltd アデノウイルス血清型別検出用プライマー
JP2003235581A (ja) * 2002-02-20 2003-08-26 Inst Of Physical & Chemical Res ヒトアデノウイルス5型e1aおよびe1b遺伝子検出用オリゴヌクレオチド
WO2006063376A1 (en) * 2004-12-17 2006-06-22 Austria Wirtschaftsservice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adenovirus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40412A1 (en) * 2003-09-11 2006-10-26 Hall Thomas A Compositions for use in identification of adenovirus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61371A (ja) * 1999-12-09 2001-06-19 Otsuka Pharmaceut Co Ltd アデノウイルス血清型別検出用プライマー
JP2003235581A (ja) * 2002-02-20 2003-08-26 Inst Of Physical & Chemical Res ヒトアデノウイルス5型e1aおよびe1b遺伝子検出用オリゴヌクレオチド
WO2006063376A1 (en) * 2004-12-17 2006-06-22 Austria Wirtschaftsservice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adenovirus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7185A (zh) 202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18057B (zh) 一种eb病毒的mnp标记位点、引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应用
CN113862384B (zh) 一种土拉弗朗西斯菌的mnp标记位点、引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应用
CN114277185B (zh) 一种腺病毒的mnp标记组合、引物对组合、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14214435B (zh) 一种肺炎支原体的mnp标记组合、引物对组合、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14107525B (zh) 一种铜绿假单胞菌的mnp标记位点、引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14277163B (zh) 一种肺炎衣原体的mnp标记组合、引物对组合、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14790488B (zh) 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np标记位点、引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15029479B (zh) 一种寨卡病毒的mnp标记位点、引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13862383B (zh) 一种枯草芽孢杆菌的mnp标记位点、引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5029452B (zh) 一种军团菌属的mnp标记位点、引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14790486B (zh) 一种炭疽杆菌的mnp标记位点、引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14277162B (zh) 一种结核分枝杆菌的mnp标记组合、引物对组合、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14836550B (zh) 一种肺炎克雷伯菌的mnp标记位点、引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14790487B (zh) 一种霍氏鲍特菌的mnp标记位点、引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15029453B (zh) 一种酿脓链球菌的mnp标记位点、引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15029478B (zh) 一种人巨细胞病毒的mnp标记位点、引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15029477B (zh) 一种人鼻病毒的mnp标记位点、引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15029454B (zh) 一种卡他莫拉菌的mnp标记位点、引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14836572B (zh) 一种副肠孤病毒的mnp标记位点、引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14107562B (zh) 一种人类副流感病毒的mnp标记位点、引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14836574B (zh) 一种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mnp标记位点、引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14703319B (zh) 一种鉴定人博卡病毒的引物组、试剂盒及应用
CN114015793B (zh) 一种立克次氏体的mnp标记位点、引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14277164B (zh) 一种肺炎链球菌的mnp标记组合、引物对组合、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14107563B (zh) 一种人偏肺病毒的mnp标记位点、引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