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75103A - 一种救援登乘装置及船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救援登乘装置及船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75103A
CN114275103A CN202210042355.1A CN202210042355A CN114275103A CN 114275103 A CN114275103 A CN 114275103A CN 202210042355 A CN202210042355 A CN 202210042355A CN 114275103 A CN114275103 A CN 1142751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cue
platform
base
rescue platform
s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4235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干方律
马忠俊
陈樟
吴有力
李子龙
史辉
姜瀚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ngyao Ship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Ship Development and Design Centre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ngyao Ship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Ship Development and Design Cent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ngyao Ship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Ship Development and Design Centre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ngyao Ship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4235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751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751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51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援登乘装置及船舶,所述救援登乘装置包括:救援平台;升降机构,与所述船舶枢转连接,伸缩端与所述救援平台连接;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船舶上,且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救援平台在打开状态和收起状态之间来回切换;当所述救援平台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救援平台能够在第一高度位置和第二高度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当所述救援平台处于所述收起状态时,所述救援平台位于所述第一高度位置处,且所述救援平台的底壁与所述船舶的侧壁齐平。本发明中,通过升降机构能够将救援平台移至距离水面较近的位置,便于将落水人员转移至船舶上,救援过程中不易晃动,且救援平台能够折叠收起,保证了船舶外观的完整性。

Description

一种救援登乘装置及船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救援装置技术领域,进一步地涉及一种救援登乘装置及船舶。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落水救助方式可基本分为救助艇、救生艇、救生筏、救生圈等,在被救助者转移到船体上时,现有的方式一般通过人工牵引、攀爬网或吊篮等。
然而,现有的方式不能安全、便捷地实现被救助者的登乘。人工牵引和攀爬网的方式耗时较长,且安全性不足;而使用吊篮时,由于波浪的冲击,船身摇晃,在吊篮内晃动较为厉害,容易造成落水人员二次伤害。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安全、便捷地救助落水者的救援登乘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救援登乘装置及船舶,通过升降机构能够将救援平台移至距离水面较近的位置,便于将落水人员转移至船舶上,救援过程中不易晃动,且救援平台能够折叠收起,保证了船舶外观的完整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救援登乘装置,用于装设于船舶上,包括:
救援平台,用于承载登乘人员;
升降机构,与所述船舶枢转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的伸缩端与所述救援平台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救援平台在第一高度位置和第二高度位置之间往复移动;
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船舶上,且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救援平台在打开状态和收起状态之间来回切换;
其中,当所述救援平台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救援平台能够在所述第一高度位置和所述第二高度位置之间往复移动;
当所述救援平台处于所述收起状态时,所述救援平台位于所述第一高度位置处,且所述救援平台的底壁与所述船舶的侧壁齐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基座,用于装设于所述船舶上,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基座枢转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救援平台包括基台以及围设于所述基台四周的栏杆;
靠近所述船舶一侧的所述栏杆可开合设置,和/或,远离所述船舶一侧的所述栏杆可开合设置;
和/或,所述基台上设置有系泊件,所述系泊件用于固定救援设备的缆绳;
和/或,所述基台的侧壁上设置有防撞条,所述防撞条用于防止救援设备对所述基台撞击产生变形;
和/或,所述基台的侧壁上设置有补板,所述补板位于所述基台靠近所述船舶的一侧,用于补充船舶侧壁的完整性。
和/或,所述基台为镂空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油缸和两个依次套设的伸缩臂,所述升降油缸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伸缩臂连接,外侧的所述伸缩臂与所述基座枢转连接,内侧的所述伸缩臂与所述救援平台连接,且两个相连接的所述伸缩臂在展开至最大长度并有继续展开趋势时保持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若干个升降油缸和若干个依次套设的伸缩臂,每相邻的两个所述伸缩臂分别与一所述升降油缸的两端连接,最外侧的所述伸缩臂与所述基座枢转连接,最内侧的所述伸缩臂与所述救援平台连接,且任两个相连接的所述伸缩臂在展开至最大长度并有继续展开趋势时保持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机构至少设置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升降机构并排间隔设置;
和/或,所述升降机构靠近所述救援平台的一侧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用于保护所述升降机构以避免被撞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机构通过翻转支架与所述基座枢转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基座枢转连接,且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翻转支架枢转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翻转支架包括底板和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板,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构上,两个所述侧板分别与所述底板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板上分别设有同轴设置的通孔;
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翻转台,所述翻转台上设置有通孔,一销轴依次穿过所述侧板和所述翻转台上的通孔,使得所述翻转支架与所述基座枢转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油缸和活塞,所述油缸与所述活塞适配连接,所述油缸与所述基座枢转连接,所述活塞远离所述油缸的一端与所述底板枢转连接,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所述升降机构上的所述救援平台能够绕所述销轴进行翻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限定所述救援平台的翻转角度,使得所述救援平台在打开状态时,所述救援平台的上端面与所述基座的上端面平行,所述救援平台在收起状态时,所述救援平台的上端面与所述基座的上端面垂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船舶,包括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救援登乘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救援登乘装置及船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提供的救援登乘装置,其通过升降机构将救援平台连在基座上,结构稳固,且能够将救援平台移至距离水面较近的位置,便于将落水人员转移至船舶上,救援过程中不易晃动,方便快捷,安全性高;
2、本发明所提供的救援登乘装置,升降机构通过升降油缸的配合实现救援平台的上下升降,实现救援平台在任一点位的停靠救援,驱动机构通过翻转支架与升降机构连接实现救援平台在打开状态和收起状态之间来回切换,对船体外形影响小,保证船体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救援登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救援登乘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救援登乘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救援登乘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救援平台收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救援平台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救援平台1,基台11,后栏杆12,前栏杆13,第一侧栏杆14,第二侧栏杆15,系泊件16,防撞条17,补板18,保护罩19,升降机构2,第一升降油缸21,第二升降油缸22,第一伸缩臂23,第二伸缩臂24,第三伸缩臂25,驱动机构3,油缸31,活塞32,翻转支架33,底板331,侧板332,基座4,翻转台41,销轴411,限位组件42,控制箱5,船舶6,侧壁61,甲板6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说明书附图1至图4,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救援登乘装置,包括:基座4、救援平台1、升降机构2和驱动机构3。基座4用于装设于船舶上,救援平台1用于承载登乘人员。升降机构2与基座4枢转连接,升降机构2的伸缩端与救援平台1连接,用于驱动救援平台1在第一高度位置和第二高度位置之间往复移动。驱动机构3设置于基座4上,且与升降机构2连接,驱动机构3用于驱动救援平台1在打开状态和收起状态之间来回切换。当救援平台1处于打开状态时,救援平台1能够在第一高度位置和第二高度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当救援平台1处于收起状态时,救援平台1位于第一高度位置处,且救援平台1的底壁与船舶的侧壁齐平。
其中,第一高度位置是指升降机构2处于收缩状态时,救援平台1所处于的高度位置,救援平台1位于第一高度位置时,驱动机构2能够驱动升降机构2在基座4上翻转,进而带动救援平台1进行翻转。
第二高度位置是指升降机构2处于伸展状态时,救援平台1所处于的高度位置,救援平台1位于第二高度位置时,能够方便登乘人员登上救援平台1,第二高度位置的具体高度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确定,通过升降机构2的伸展长度来实现。
打开状态是指救援平台1处于展开状态,此时救援平台1的上端面与基座4的上端面平行,救援平台1能够在第一高度位置和第二高度位置之间往复移动,能够使登乘人员登上救援平台1,以对待救援人员进行救援转移。
收起状态是指救援平台1处于折叠状态,一般救援完成后将救援平台1收起存放,此时救援平台1位于第一高度位置处,且救援平台1的底壁与船舶的侧壁齐平,保证了船体外管的完整性。
本实施例中的救援登乘装置,其通过升降机构将救援平台连在基座上,结构稳固,且能够将救援平台移至距离水面较近的位置,便于将落水人员转移至船舶上,救援过程中不易晃动,方便快捷,安全性高;驱动机构驱动与升降机构翻转实现救援平台在打开状态和收起状态之间来回切换,对船体外形影响小,保证船体的完整性。
需要指出的是,救援登乘装置也可以不设置基座,而直接将升降机构2和驱动机构3安装在船舶上,或者设置其他的结构对升降机构2和驱动机构3进行安装固定,只要能实现上述功能的结构和装置均可,本实施例是对应于说明书附图进行阐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改变,这里仅是为了更好地阐述本发明,不应当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说明书附图1至图4,救援平台1包括基台11以及围设于基台11四周的栏杆,栏杆的下端与基台11固定连接,且栏杆相对于基台11直立设置,栏杆不仅能够增强救援平台1的强度,还有利于防止船上人员坠落,以及满足船舶设计的安全规范要求。栏杆一般为镂空结构,可以使用支撑柱配合网板的结构,也可以使用若干个纵横交错的支杆连接而成。
栏杆包括后栏杆12、前栏杆13、第一侧栏杆14、第二侧栏杆15。后栏杆12是指靠近船舶一侧的栏杆,后栏杆12可开合设置,以便于登乘人员从基台11登上船舶,例如:后栏杆12可以通过合页与两侧的栏杆连接。第一侧栏杆14和第二侧栏杆15也可以可开合设置。前栏杆13是指远离船舶一侧的栏杆,前栏杆13可开合设置,以便于登乘人员从救援设备登上基台11。前栏杆13可以通过合页与两侧的栏杆或基台11连接。优选地,前栏杆13与基台11转动连接,使得前栏杆13打开后体可作为救援平台1的延伸,使前栏杆13远离基台11的一端搭接到救援设备上,前栏杆13作为救援平台1与救援设备之间的间隙处的连接通道,登乘人员可通过前栏杆13向救援平台1转移。
栏杆作可以作为支撑及连接件,以增强救援平台1的强度,同时防止船上人员坠落,满足船舶设计的安全规范要求;在实施救援时,栏杆可以作为从救援设备向救援平台1的通道,减小救援设备与救援平台1之间的间隙对转移工作的影响。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说明书附图1至图4,基台11上设置有系泊件16,系泊件16用于固定救援设备的缆绳。例如,系泊件16可以是羊角栓,羊角栓的下端固定在基台11上,能够用来固定停靠的救援设备,保证救援设备与船舶之间的相对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说明书附图1至图4,基台11的侧壁上设置有防撞条17,防撞条17用于防止救援设备对基台11撞击产生变形。例如,基台11的前侧壁上设置有防撞条17,防撞条17可以为橡胶材质,防止救援设备撞击救援平台1而产生变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说明书附图1至图4,基台11的侧壁上设置有补板18,补板18位于基台11靠近船舶的一侧,并通过合页与基台11转动连接。当救援平台1处于收起状态时,救援平台1位于第一高度位置处,救援平台1的底壁与船舶的侧壁齐平,此时补板18位于基台11与船舶侧壁之间,保持船舶侧壁的完整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说明书附图1至图4,基台11为镂空结构。例如,基台11采用格栅结构,能够起到减重的作用,同时在低点登乘时可以减小破浪抨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升降机构2包括升降油缸和两个依次套设的伸缩臂,升降油缸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伸缩臂连接,外侧的伸缩臂与基座4枢转连接,内侧的伸缩臂与救援平台1连接,且两个相连接的伸缩臂在展开至最大长度并有继续展开趋势时保持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升降机构2包括若干个升降油缸和若干个依次套设的伸缩臂,每相邻的两个伸缩臂分别与一升降油缸的两端连接,最外侧的伸缩臂与基座4枢转连接,最内侧的伸缩臂与救援平台1连接,且任两个相连接的伸缩臂在展开至最大长度并有继续展开趋势时保持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说明书附图1至图4,升降机构2设置有两个,两个升降机构2并排间隔设置。升降机构2包括:第一升降油缸21、第二升降油缸22、第一伸缩臂23、第二伸缩臂24、第三伸缩臂25。第一伸缩臂23与基座4枢转连接,第二伸缩臂24嵌套在第一伸缩臂23内,第三伸缩臂25嵌套在第二伸缩臂24内,第二伸缩臂24分别与第一伸缩臂23、第三伸缩臂25在展开至最大长度并有继续展开趋势时保持连接。第一升降油缸21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一伸缩臂23与第二伸缩臂24上,第二升降油缸22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二伸缩臂24与第三伸缩臂25上。进而通过第一升降油缸21驱动第二伸缩臂24的伸缩,通过第二升降油缸22驱动第三伸缩臂25的伸缩。
升降机构2靠近救援平台1的一侧设置有保护罩19,保护罩19用于保护升降机构2以避免被撞击。保护罩19可以固定在基台11上或连接在第三伸缩臂24上,用来保护第一升降油缸21、第二升降油缸22不受外力损坏。
升降机构2的伸缩形式有以下几种:顺序伸缩--伸缩臂的各节臂以一定的先后次序逐节伸缩;同步伸缩--伸缩臂的各节臂以相同的相对速度进行伸缩;独立伸缩--各节臂能独立进行伸缩;组合伸缩--当伸缩臂超过三节时,可以同时采用上列的任意两种伸缩方式进行伸缩。
需要指出的是,升降机构2也可称为伸缩机构,例如:轨道式伸缩机构、气动式伸缩机构、电动式伸缩机构等,升降机构2的主要作用是将升降机构2的本体与基座4枢转连接,在驱动机构3的驱动下实现翻转,升降机构2的伸缩端与救援平台1连接,实现救援平台1在高度方向的升降。只要能实现上述功能的结构和装置均可,本实施例是对应于说明书附图进行阐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改变,这里仅是为了更好地阐述本发明,不应当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说明书附图1至图4,升降机构2通过翻转支架33与基座4枢转连接,驱动机构3与基座4枢转连接,且驱动机构3的驱动端与翻转支架33枢转连接。
翻转支架33包括底板331和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板332,底板331固定在升降机构2上,两个侧板332分别与底板331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侧板332上分别设有同轴设置的通孔。基座4上设置有翻转台41,翻转台41上设置有通孔,一销轴411穿过两个侧板332和翻转台41上的通孔,使得翻转支架33与基座4枢转连接。
驱动机构3包括油缸31和活塞32,油缸31与活塞32适配连接,油缸31与基座4枢转连接,活塞32远离油缸31的一端与底板331枢转连接,在驱动机构3的驱动下,升降机构2上的救援平台1能够绕销轴411进行翻转。
需要指出的是,还可以使用其他的方式实现升降机构2在基座4上翻转,只要能实现上述功能的结构和装置均可,本实施例是对应于说明书附图进行阐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改变,这里仅是为了更好地阐述本发明,不应当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说明书附图1至图4,基座4上还设置有限位组件42,限位组件42用于限定救援平台1的翻转角度,使得救援平台1在打开状态时,救援平台1的上端面与基座4的上端面平行,救援平台1在收起状态时,救援平台1的上端面与基座4的上端面垂直。也即限定升降机构2在0°-90°范围内进行翻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说明书附图1至图4,基座4上还设置有控制箱5,控制箱5分别与升降机构2和驱动机构3连接,用于控制升降机构2和驱动机构3的工作状态。控制箱5可以是PLC、电路板等具有控制功能的器件,通过控制箱5可以实现救援平台1的自动收放,自动化程度高,可形成任一点位停靠的多点救援登乘方式。
在上述实施例中,救援登乘装置工作时,补板18收起,驱动机构3的活塞32伸长,将救援平台1打开到适当角度后,后栏杆12打开使救助人员进入基台11上。随后关闭后栏杆12,第一升降油缸21伸长,第二伸缩臂24从第一伸缩臂23内伸出,带动救援平台1下降。例如,当下降高度为1m内时,仅第一升降油缸21工作,当下降高度在1-2m时第一升降油缸21伸长至最大长度后停止,此时第二升降油缸22伸长,带动第三伸缩臂25从第二伸缩臂24中伸出,到达工作高度后第二升降油缸22停止工作,此处仅为示例,升降机构2的伸缩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订制。当救援平台1下降到预设高度时,将救援设备的缆绳系在系泊件16上,打开前栏杆13,使被救助人员登上救援平台1,或者打开前栏杆13,并将搭设在救援设备上,以方便被救助人员登上救援平台1。被救助人员登上救援平台1后,解开系泊件16上的缆绳,关闭前栏杆13,控制箱5控制第一升降油缸21和第二升降油缸22收缩,到达一定高度后,打开后栏杆12,使登乘人员登上船舶。随后,驱动机构3的活塞32收缩,通过翻转支架33带动升降机构2上的救援平台1翻转,限位组件42限制救援平台1的翻转角度,使救援平台1平稳的收进船舶6的侧壁61内。最后,补板18放出,补充船舶侧壁的完整性。
上述实施例中的救援登乘装置可以拓展至码头登乘、靠帮转移、小艇靠泊、引航员登乘等场景,能够在恶劣海况下保持平稳运行,同时保障了工作人员和落水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说明书附图5、图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船舶6,救援登乘装置安装于船舶6上。船舶6上设有侧壁61和甲板62,救援登乘装置包括基座4、救援平台1、升降机构2和驱动机构3。基座4固定甲板62上,升降机构2与基座4枢转连接,升降机构2的伸缩端与救援平台1连接,并驱动救援平台1在第一高度位置和第二高度位置之间往复移动。驱动机构3设置于基座4上,且与升降机构2连接,驱动机构3能够驱动救援平台1在打开状态和收起状态之间来回切换。当救援平台1处于打开状态时,救援平台1能够在第一高度位置和第二高度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当救援平台1处于收起状态时,救援平台1位于第一高度位置处,且救援平台1的底壁与侧壁61齐平。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救援登乘装置,用于装设于船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救援平台,用于承载登乘人员;
升降机构,与所述船舶枢转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的伸缩端与所述救援平台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救援平台在第一高度位置和第二高度位置之间往复移动;
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船舶上,且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救援平台在打开状态和收起状态之间来回切换;
其中,当所述救援平台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救援平台能够在所述第一高度位置和所述第二高度位置之间往复移动;
当所述救援平台处于所述收起状态时,所述救援平台位于所述第一高度位置处,且所述救援平台的底壁与所述船舶的侧壁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援登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座,用于装设于所述船舶上,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基座枢转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救援登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救援平台包括基台以及围设于所述基台四周的栏杆;
靠近所述船舶一侧的所述栏杆可开合设置,和/或,远离所述船舶一侧的所述栏杆可开合设置;
和/或,所述基台上设置有系泊件,所述系泊件用于固定救援设备的缆绳;
和/或,所述基台的侧壁上设置有防撞条,所述防撞条用于防止救援设备对所述基台撞击产生变形;
和/或,所述基台的侧壁上设置有补板,所述补板位于所述基台靠近所述船舶的一侧,用于补充船舶侧壁的完整性。
和/或,所述基台为镂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救援登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油缸和两个依次套设的伸缩臂,所述升降油缸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伸缩臂连接,外侧的所述伸缩臂与所述基座枢转连接,内侧的所述伸缩臂与所述救援平台连接,且两个相连接的所述伸缩臂在展开至最大长度并有继续展开趋势时保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救援登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若干个升降油缸和若干个依次套设的伸缩臂,每相邻的两个所述伸缩臂分别与一所述升降油缸的两端连接,最外侧的所述伸缩臂与所述基座枢转连接,最内侧的所述伸缩臂与所述救援平台连接,且任两个相连接的所述伸缩臂在展开至最大长度并有继续展开趋势时保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救援登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机构至少设置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升降机构并排间隔设置;
和/或,所述升降机构靠近所述救援平台的一侧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用于保护所述升降机构以避免被撞击。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救援登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机构通过翻转支架与所述基座枢转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基座枢转连接,且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翻转支架枢转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救援登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转支架包括底板和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板,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构上,两个所述侧板分别与所述底板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板上分别设有同轴设置的通孔;
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翻转台,所述翻转台上设置有通孔,一销轴依次穿过所述侧板和所述翻转台上的通孔,使得所述翻转支架与所述基座枢转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油缸和活塞,所述油缸与所述活塞适配连接,所述油缸与所述基座枢转连接,所述活塞远离所述油缸的一端与所述底板枢转连接,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所述升降机构上的所述救援平台能够绕所述销轴进行翻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救援登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限定所述救援平台的翻转角度,使得所述救援平台在打开状态时,所述救援平台的上端面与所述基座的上端面平行,所述救援平台在收起状态时,所述救援平台的上端面与所述基座的上端面垂直。
10.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救援登乘装置。
CN202210042355.1A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救援登乘装置及船舶 Pending CN1142751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42355.1A CN114275103A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救援登乘装置及船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42355.1A CN114275103A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救援登乘装置及船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5103A true CN114275103A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80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42355.1A Pending CN114275103A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救援登乘装置及船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7510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6972A (zh) * 2022-10-19 2022-12-16 杭州国辰正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上救援用登靠步桥运动补偿平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6972A (zh) * 2022-10-19 2022-12-16 杭州国辰正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上救援用登靠步桥运动补偿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03463A (en) Dual position personal watercraft lift
TWI519450B (zh) 船隻及其舷梯
EP3753840B1 (en) A transport system and method
CN213921406U (zh) 一种车辆上下船舶专用跳板的工作位置角度调节装置
CN209719857U (zh) 一种船用电动跳板组件
WO2013070070A1 (en) A vessel with a rigid wingsail installation
WO2015143490A1 (en) A loading platform assembly
WO2016116771A1 (en) Multifunctional aft door
US5586516A (en) Relating to boarding ramps
CN114275103A (zh) 一种救援登乘装置及船舶
WO2011019289A1 (en) A transport device and a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device
WO2014182173A1 (en) Device for a transport ramp, and a method to operate same
CN216834173U (zh) 一种救援登乘装置及船舶
WO2024120592A1 (en) Rescue system for a vessel and a vessel comprising the rescue system
BE1018570A4 (nl) Inrichting voor het overbrengen van voorwerpen op zee.
CA2235985C (en) Dual position personal watercraft lift
CN110962997A (zh) 一种引航员登离船组合装置及船舶
CN114408761A (zh) 一种航标回收吊运装置及方法
EP3554939B1 (en) Boat transfer system
CN218085939U (zh) 一种大距离登离船系统
CN114228916B (zh) 一种船用艉跳板牵引系统及其展开方法
CN210175085U (zh) 一种自动收放航标船登乘梯
CN110626468A (zh) 带隐身门的铝质舷梯设备
CN211810100U (zh) 带隐身门的铝质舷梯设备
CN221316587U (zh) 一种干散货码头移动式登船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