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74636A - 一种高耐热高低温韧性塑料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耐热高低温韧性塑料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74636A
CN114274636A CN202111667769.5A CN202111667769A CN114274636A CN 114274636 A CN114274636 A CN 114274636A CN 202111667769 A CN202111667769 A CN 202111667769A CN 114274636 A CN114274636 A CN 1142746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density
10min
plastic film
melt i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6776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74636B (zh
Inventor
吴伟
张贵金
王茂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Donghai Packagi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Donghai Packag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Donghai Packagi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Donghai Packag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6776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746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746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46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746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46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Wrapp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塑料薄膜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耐热高低温韧性塑料膜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高耐温高低温韧性塑料膜,包括内层、中层以及外层;以重量份数计,所述内层包括如下原料:70‑90份MDPE、10‑30份HDPE以及6‑10份开口剂;所述中层包括如下原料:30‑50份ULDPE、20‑40份m‑PE、20‑40份MDPE;所述外层包括如下原料:10‑25份LDPE、15‑35份ULDPE、50‑70份MDPE。本申请的塑料膜为PE材质,满足市场对复合膜袋用于121℃蒸汽杀菌60分钟、冷冻‑40℃以上温度、用于带尖带刺等产品的包装,并且可以应用自动包装线,以满足企业高速制袋机的生产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高耐热高低温韧性塑料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塑料薄膜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耐热高低温韧性塑料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薄膜是指厚度小于0.25mm的柔性片材,可单独使用,也可通过几层不同材质的塑料薄膜制成复合膜使用,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工等领域。常见的塑料薄膜有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尼龙薄膜、聚酯薄膜等。其中,聚乙烯薄膜因具有较好的透明性以及加工性能,因此多用于食品包装,但是常规的聚乙烯薄膜的耐高温性较差,难以满足高温蒸煮杀菌(121℃/30min)的要求,因此,目前多以耐热温度高以及水氧阻隔性能更好的CPP薄膜(流延聚丙烯薄膜)作为蒸煮膜材料。但是相较于PE薄膜,CPP薄膜的韧性低,材质较硬,在其作为内层材料与其他薄膜配合制成复合膜时,会存在如下诸多问题:①在用于蒸煮后的冷冻储藏时,因材质低温脆性大,导致其破袋率极高;②在应用于带尖带刺的内容物(龙虾、带壳贝类、骨头、带钳子肉串等)时,因材质韧性不够而出现穿破、刺破的问题;③在用于自动包装产品时,因内层材质耐温太高,热封需要更高的热量,严重影响热封制袋的速度和生产效率,不能满足企业对于高效高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高耐热高低温韧性塑料膜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的塑料膜具有耐温性高以及低温韧性高的优点,除了可以单独作为蒸煮膜使用外,可以作为热封膜与其他薄膜配合制得复合包装袋,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以及较高的产业价值。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高耐热高低温韧性塑料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耐热高低温韧性塑料膜,包括内层、中层以及外层;
以重量份数计,所述内层包括如下原料:70-90份密度为0.935-0.945g/cm3、熔融指数为0.6-1.0g/10min的MDPE、10-30份密度为0.950-0.960g/cm3、熔融指数为0.2-0.3g/10min的HDPE、6-10份开口剂以及0-4份助剂;
所述中层包括如下原料:30-50份密度为0.890-0.900g/cm3、熔融指数为3.0-4.0g/10min的ULDPE、25-35份密度为0.910-0.920g/cm3、熔融指数为0.4-1.0g/10min的m-PE、25-35份密度为0.935-0.945g/cm3、熔融指数为0.6-1.0g/10min的MDPE以及0-4份助剂;
所述外层包括如下原料:10-20份密度为0.920-0.930g/cm3、熔融指数为0.5-1.0g/10min的LDPE、20-30份密度为0.890-0.900g/cm3、熔融指数为3.0-4.0g/10min的ULDPE、50-70份密度为0.935-0.945g/cm3、熔融指数为0.6-1.0g/10min的MDPE以及0-4份助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层原料采用中密度聚乙烯(M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在一定比例下混合,在保证透明性的情况下,兼顾材料的耐高温、热封性、穿刺力和冲击强度。中间层为增韧层,通过一定比例的ULDPE、茂金属聚乙烯(m-PE)、MDPE的配合,以达到121℃蒸煮不变形、不起皱,兼具优异的冲击强度、抗穿刺力、断裂拉伸强度,以及在冷冻后的性能衰减最小化。外层原料通过一定比例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超低密度聚乙烯(ULDPE)、MDPE的配合,并限定LDPE的熔融指数(190℃/2.16kg)为0.5-1.0g/10min时,可以得到更高的复合牢度,同时兼具优异的韧性、抗冲击强度以及耐穿刺力。
本申请通过调整验证每一层的比例以及各层间的相互配合,利用三层共挤的特点,可以改善塑料膜的层间剥离现象,提高材料的可加工性。由此得到能够同时满足吹膜加工性能好、耐温性高、低温韧性好、力学强度高、热封温度低以及热封强度高的蒸煮膜,并且所得塑料膜具有透明性高、表面质量好的优点。
本申请的塑料膜制成复合包装袋后,可以满足在121℃的温度下蒸汽杀菌60分钟的耐温条件。蒸煮后,复合包装袋不易变形、韧性保持率高、破袋率低且热封面不易粘连,涨袋后也能保持很好的层间粘结强度;蒸煮冷却后,复合包装袋肉眼观察不泛白,透明度变化较低。
本申请的塑料膜的低温韧性高且力学强度下降幅度小。本申请的塑料膜经过蒸煮杀菌且-40℃以及以上的温度冷冻后,其力学性能变化幅度小,较CPP或PP/PE共混材质复合膜,耐穿刺力和抗冲击强度较高,断裂拉伸强度、穿刺力、抗冲击强度等性能指标仍然具有较高的保持率,衰减幅度约10%以内,相较于其他材质在蒸煮冷冻后的力学强度衰减20-30%,本申请的塑料膜的力学强度的下降幅度仅为传统的一半,并且本申请的绝对强度高出传统材质的绝对强度的30-50%。
此外,本申请的塑料膜除了可以单独作为蒸煮膜使用外,还可以作为热封膜与其他薄膜配合使用,当其用作复合袋的热封层使用时,复合袋的外层可以选择耐温性更高的尼龙薄膜、聚丙烯薄膜等,又可以选择印刷性更好的聚酯薄膜,也可以选择耐寒性更好的聚苯乙烯薄膜;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可以获得不同性能的复合材料,极大的拓宽了传统塑料膜的使用的范围,具有更高的产业价值。
而传统的PP/PE薄膜或者CPP薄膜,其具有耐温高、挺度高的特点,但是其很难作为热封膜与其他薄膜配合使用,难以适应市场用于复合袋热封层的要求。当复合袋的外层选用尼龙薄膜或者聚丙烯薄膜时,而内层选择高PP含量的薄膜,因内层和外层的耐温温差太小,在制袋的过程中,当制袋设定的热封刀温度较低时,内层热封材料熔化不够、热封不牢;而当热封刀的温度较高时,外层材料不耐温,造成外层材料过热、整体复合膜褶皱,既不美观、又存在漏液的风险,导致复合袋存在热封制袋的困难。因此,传统高PP含量的薄膜大多数情况只能单独使用,或者与耐热性更高的薄膜配合使用;若需要制得兼具其他性能的复合袋,例如要获得更好的印刷性能,则需要使用能同时满足印刷性能和耐热性能的薄膜,以保证其与高PP含量薄膜复合后的制袋性能,这不仅限制了其使用的范围,而且也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同时,由于内外材质均为刚性薄膜,在包装内容物为液体、带尖带刺的物品时,极容易因薄膜韧性不够,造成跌落破损、穿刺破损、针孔问题等。
本申请的塑料膜为纯PE材质,满足市场对复合膜袋用于121℃蒸汽杀菌60分钟、冷冻-40℃以上温度、用于带尖带刺等产品的包装,以及可以应用自动包装线,可以满足企业高速制袋机的生产要求(120-200个/分)。
优选的,以重量份数计,所述内层包括如下原料:80份密度为0.935-0.945g/cm3、熔融指数为0.6-1.0g/10min的MDPE、20份密度为0.950-0.960g/cm3、熔融指数为0.2-0.3g/10min的HDPE、8份开口剂以及2份助剂;
所述中层包括如下原料:40份密度为0.890-0.900g/cm3、熔融指数为3.0-4.0g/10min的ULDPE、30份密度为0.910-0.920g/cm3、熔融指数为0.4-1.0g/10min的m-PE、30份密度为0.935-0.945g/cm3、熔融指数为0.6-1.0g/10min的MDPE以及2份助剂;
所述外层包括如下原料:15份密度为0.920-0.930g/cm3、熔融指数为0.5-1.0g/10min的LDPE、25份密度为0.890-0.900g/cm3、熔融指数为3.0-4.0g/10min的ULDPE、60份密度为0.935-0.945g/cm3、熔融指数为0.6-1.0g/10min的MDPE以及2份助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配比下,塑料膜具有加工性能好、耐温性高、低温韧性好、力学强度高以及热封强度高的蒸煮膜,并且所得塑料膜具有透明性高、表面质量好的优点。
优选的,所述内层、中层、外层的厚度比为1:1-3: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外层作为耐温层,中层和内层作为韧性层,通过调配各层的比例分配,降低耐温层的厚度、提高韧性层的厚度,可以降低薄膜的刚性以及硬度,提高薄膜的韧性以及强度;使得塑料膜在能够满足高温蒸煮消毒的要求的前提下,还能保持较高的韧性以及强度,满足高温蒸煮后的低温储运的要求,降低包装袋的破袋率。
优选的,所述开口剂为硅类开口剂。
优选的,所述开口剂由重量比为2:1:1的开口剂一、开口剂二、开口剂三组成;
所述开口剂一的粒径为3-4μm,所述开口剂二的粒径为5-6μm,所述开口剂三的粒径为7-8μm。
在塑料加工过程中,由于树脂和设备之间存在摩擦,既降低了树脂的流动性,又增加了能耗,并且因摩擦生热导致树脂的稳定性下降,导致薄膜表面的粗糙度增加而光泽度下降,影响其表面外观质量。因此可以通过添加爽滑剂或者开口剂改善加工性能以及制品外观性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采用粒径分别为3-4μm、5-6μm、7-8μm三种尺寸的球星硅类开口剂复配,一方面可以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气味并降低析出,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树脂熔融阶段的流动性,改善加工性能,降低加工温度;改善吹膜的稳定性,提高薄膜的透明度以及表面光泽度,有利于改善薄膜制品的外观质量,保证薄膜复合制袋过程及制袋后产品的开口性以及表面摩擦系数稳定均匀。
优选的,所述内层原料还包括0.5-2重量份的抗氧剂,和/或0.5-2重量份的PPA助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PA助剂和抗氧剂的加入可以改善树脂的加工性能、提高塑料膜的表面质量以及抗氧化性能。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高耐热高低温韧性塑料膜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耐热高低温韧性塑料膜的制备方法,采用三层共挤吹塑机吹塑制得;
所述三层共挤吹塑机的内层与外层的主机温度设置为180-190℃;
中层主机温度设置为170-180℃;
模头温度设置为180-195℃。
流延法和吹塑法作为常用的两种聚烯烃薄膜的加工方式,二者具有较大的区别。由于吹塑法在制膜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吹胀,使其纵向和横向的分子受到不同程度的拉伸,因此对产品的耐热性能和热封性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产品需要蒸煮消毒时,成型中被拉伸的分子链会在受热后出现回缩的现象,导致薄膜出现变形的问题,从而导致包装袋出现漏袋、破袋的现象。而流延法是熔体流涎骤冷生产的一种无拉伸、非定向的平挤薄膜,相较于吹塑膜,流延膜具有透明性高、光泽度高、耐热性好以及柔韧性好的优点。
由于PP的熔体强度比较低,薄膜的脆性大、挺性高,在吹塑时,膜泡不稳定,向上牵引旋转时,存在褶皱问题,打折严重,导致加工困难,成品的合格率比较低,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并且对于CPP薄膜而言,对塑化温度要求较高,其塑化温度通常需要210℃以上,这就导致其在挤出时,因模口冷却不均匀或模口大小稍有偏差时,则会出现薄膜厚度偏差大的问题,使得薄膜的厚度偏差会达到10-20%,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合格率。并且,对于CPP薄膜或者PP/PE共混薄膜,在吹胀的过程中,采用上吹风冷法进行冷却,但因膜泡稳定性较低,在冷却的时候,薄膜极容易出现白线条、透明度不均匀等问题,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目前的耐热蒸煮膜多为PP流延膜。
然而相较于流延设备,吹塑设备价格便宜、厂房占地面积小、设备加工周期短,因此人们一直致力于研发吹塑蒸煮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调整产品配方,相较于传统的PP吹塑膜,在加工温度降低15-30℃的情况下,熔体仍然具有很好的流动性,采用上吹的吹塑工艺加工时,膜泡稳定,不易出现褶皱、打折现象,成品的合格率高,更适应实际的工业化生产,吹塑的薄膜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从而可以使薄膜同时具有吹膜加工性好、高韧性、高强度的优点,可以适应高温蒸煮后的低温储运性能,有效降低产品的破袋率。并且,本申请的配方可以更好的适应吹膜工艺,可以保持膜泡的稳定性,降低薄膜的厚薄偏差(薄膜的厚薄偏差在5%以内),提高薄膜的透明度均匀性,从而改善薄膜的产品质量。
优选的,所述三层共挤吹塑机的内层和外层的主机各区温度分别为:一区180℃、二区185℃、三区185℃、四区190℃、五区190℃、六区185℃;
中层主机的各区温度分别为:一区170℃、二区170℃、三区175℃、四区175℃、五区180℃、六区180℃;
模头的各区温度分别为一区180℃、二区185℃、三区190℃、四区195℃、五区19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温度下,可以提高树脂的塑化程度、降低挤出压力,有利于改善薄膜粘度大、加工困难的缺陷。
优选的,所述内层主机转速为60-70r/min,所述中层主机转速为90-100r/min,所述外层主机转速为60-70r/min。
优选的,所述吹膜时的牵引速度为15-20m/min。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的塑料膜制成复合包装袋后,可以满足在121℃的温度下蒸汽杀菌60分钟的耐温条件。蒸煮后,复合包装袋不易变形、韧性保持率高、破袋率低且热封面不易粘连,涨袋后也能保持很好的层间粘结强度;蒸煮冷却后,复合包装袋肉眼观察不泛白,透明度变化较低。
2.本申请的塑料膜的低温韧性高且力学强度下降幅度小。蒸煮杀菌后,本申请的塑料膜在-40℃以及以上的温度冷冻后,其韧性变化幅度小,较CPP或PP/PE共混材质复合膜,耐穿刺力和抗冲击强度较高,断裂拉伸强度、穿刺力、抗冲击强度等性能指标仍然具有较高的保持率,衰减幅度约10%以内,相较于其他材质在蒸煮冷冻后的力学强度衰减20-30%,本申请的塑料膜的力学强度的下降幅度仅为传统的一半,并且本申请的绝对强度高出传统材质的绝对强度的30-50%。
3.本申请的塑料膜具有很高的穿刺力以及抗冲击强度。在满足蒸煮、冷冻的前提下,仍然保持了很高的韧性,穿刺力、冲击强度均具有较高的水平,能够适应其他企业用于包装带尖带刺的内容物(龙虾、带壳贝类、骨头、带钳子肉串等)的要求。
4.本申请的塑料膜的气味低、无析出。本申请的塑料膜的原料不含爽滑剂,低分子物质少,气味低、不易析出,对内容物气味、味道等的污染最低,对复合牢度的影响小,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复合牢度,保证整体复合膜袋的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实施例中的原料均可通过市售获得。其中,内层原料:MDPE购自埃克森美孚,型号为4009MC,密度为0.940g/cm3,熔融指数(190℃/2.16kg)为0.90g/10min;HDPE购自美国陶氏杜邦,型号为DMDB-6620NT,密度为0.958g/cm3,熔融指数为0.28g/10min;开口剂为硅类开口剂,由开口剂一、开口剂二、开口剂三组成,购自濮阳市科美塑料有限公司,开口剂一的型号为JSZ-10,粒径为3-4μm;开口剂二的型号为101K,粒径为5-6μm;开口剂三的型号为102K,粒径为7-8μm。中层原料:ULDPE购自日本三菱,型号为KF360T,密度为0.898g/cm3、熔融指数为3.5g/10min;m-PE购自埃克森美孚,型号为埃奇得XP8656ML,密度为0.916g/cm3,熔融指数为0.5g/10min;MDPE购自埃克森美孚,型号为4009MC,密度为0.940g/cm3,熔融指数为0.90g/10min。外层原料:LDPE购自埃克森美孚,型号为LD150BW,密度为0.923g/cm3,熔融指数为0.75g/10min;ULDPE购自日本三菱,型号为KF360T,密度为0.898g/cm3、熔融指数为3.5g/10min;MDPE购自埃克森美孚,型号为4009MC,密度为0.940g/cm3,熔融指数为0.90g/10min。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PPA助剂购自安配色色母粒制造(上海)有限公司,型号为100991-K。
实施例1-7
如表1所示,实施例1-7的主要区别在于各原料的配比不同。
以下以实施例1为例进行说明,实施例1提供的高耐热高韧性塑料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S1、配料:将内层原料、中层原料以及外层原料按照比例配制待用;
S2、升温:将内层原料、中层原料以及外层原料置于三层共挤吹膜机组中,对三层共挤吹膜机组进行分区连续升温;内层和外层的主机各区温度分别为:一区180℃、二区185℃、三区185℃、四区190℃、五区190℃、六区185℃;
中层主机的各区温度分别为:一区170℃、二区170℃、三区175℃、四区175℃、五区180℃、六区180℃;
模头的各区温度分别为一区180℃、二区185℃、三区190℃、四区195℃、五区190℃;内层主机转速为65r/min,中层主机转速为95r/min,外层主机转速为65r/min;
S3、吹塑:旋转气轴冷风机的内冷进风频率为20Hz,内冷排风频率为25Hz,向上牵引并迅速捏合熔胶,牵引速度为19.3m/min,并向模头充气口冲入压缩空气,控制吹胀比为1.5,并以牵引绳将膜泡均速拉起;
S4、收卷分切:将膜泡经导辊进入电晕机,电晕机放电功率为6A,之后经过纠偏夹片进入收卷辊机,得到厚度为60μm的高耐热高低温韧性塑料膜,该塑料膜的内层、中层、外层厚度比为1:2:1。
表1实施例1-7的原料用量表(单位:kg)
Figure BDA0003448685600000071
Figure BDA0003448685600000081
对比例
如表2所示,对比例1-6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各原料的配比不同。
表2对比例1-6的原料用量表(单位:kg)
Figure BDA0003448685600000082
性能检测试验
将实施例1-7以及对比例1-6制得的塑料膜作为样品,按照如下方法,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示于表3、表4以及表5。
1.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按照GB/T13022-1991《塑料薄膜拉伸性能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2.撕裂强度:按照GB/T16578.1-2008《塑料薄膜和薄片耐撕裂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裤形撕裂法》进行测试。
3.摩擦系数:按照GB/T10006-2021《塑料薄膜和薄片摩擦系数》进行测试。
4.穿刺力:按照GB/T 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进行测试。
5.冲击强度:按照GB/T9639.1-2008《塑料薄膜和薄片抗冲击性能试验方法自由落镖法第1部分:梯级法》进行测试。
6.透光率与雾度:按照GB/T2410-2008《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进行测试;透光率越大则表示材料的透明性越好;雾度越小,则表示材料的透明度和光泽度越高。
7.热封强度:按照QB/T2358-1998《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合强度试验方法》进行测试。
8.外观质量:产品外观根据塑料薄膜表面的晶点鱼眼数量表征;随机选择10卷薄膜,避开薄膜起始端和终端的20米的区域后,随机选取一个长度为1米区域,观察并统计该区域晶点和鱼眼的数量之和;取10卷薄膜的晶点鱼眼数量的平均值。晶点鱼眼数量越多,表示塑料薄膜产品质量越差。
9.耐高温性能:取10cm×10cm×60μm的薄膜作为样品,以硅油为介质,采用油浴锅对样品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避免包装袋长时间接触油浴锅的底部和侧壁。观察样品分别在油温为120±1℃的条件下加热30min/60min是否出现黏连、泛白的现象,以及在油温为125±℃的条件下加热30min/60min是否出现黏连、泛白的现象。每个测试条件测试20个试样,记录出现黏连或者泛白现象的样品数量。
10.蒸煮冷冻力学性能变化率:将样品先经过力学性能的测试,然后分别经过高温蒸煮和低温冷冻处理后,再进行力学性能的测试,计算高温蒸煮且低温冷冻处理后样品的力学性能变化率。
力学性能变化率=高温蒸煮且低温冷冻后的力学性能-高温蒸煮且低温冷冻前的力学性能/高温蒸煮且低温冷冻前的力学性能×100。
高温蒸煮且冷冻处理方法如下:以硅油为介质,采用油浴锅对样品120±1℃的条件下加热30min,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避免包装袋长时间接触油浴锅的底部和侧壁。冷却后,将样品取出,再冷却至-40℃,保持48h。然后将样品在23℃的温度下放置24h后,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
表3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2的塑料膜的性能测试表
Figure BDA0003448685600000101
结合表3和实施例1可以看出,采用本申请的方法制得的塑料膜的纵向(MD)拉伸强度≥35MPa,横向(TD)拉伸强度≥30MPa,纵向(MD)撕裂强度≥240N/mm,横向(TD)拉伸强度≥220N/mm,冲击强度≥650g,透光率≥90%,雾度≤20%,热封强度(170℃)≥14N/15mm,鱼眼晶点数量≤5个/m2,在120-125℃的温度下蒸煮60min不会出现黏连、泛白的现象,蒸煮冷冻后力学强度损失率<10%,说明采用本申请的方法制得的塑料膜同时具有较好的力学强度、韧性、透明性以及外观质量。
根据表3数据,结合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2可以看出,内层原料中MDPE与HDPE之间的比例对塑料膜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穿刺力、冲击强度、透明度、热封强度、耐热性、耐寒性以及外观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当内层的原料中的MDPE与HDPE的比例为80:20时为最佳配比,可以最大程度的兼顾耐高低温、热封性、穿刺力、冲击强度以及透明度。
表4实施例1、实施例4-5以及对比例3-4的塑料膜的性能测试表
Figure BDA0003448685600000111
Figure BDA0003448685600000121
根据表4数据,结合实施例1、实施例4-5以及对比例3-4可以看出,中层原料中ULDPE、m-PE、MDPE之间的比例对塑料膜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穿刺力、冲击强度、透明度、热封强度、耐热性、耐寒性以及外观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当中层的原料中的ULDPE、m-PE、MDPE比例为40:30:30时为最佳配比,可以最大程度的兼顾耐高低温、热封性、穿刺力、冲击强度以及透明度。
表5实施例1、实施例6-7以及对比例5-6的塑料膜的性能测试表
Figure BDA0003448685600000122
Figure BDA0003448685600000131
根据表5数据,结合实施例1、实施例6-7以及对比例5-6可以看出,外层原料中LDPE、ULDPE、MDPE之间的比例对塑料膜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穿刺力、冲击强度、透明度、热封强度、耐热性、耐寒性以及外观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当中层的原料中的LDPE、ULDPE、MDPE比例为15:25:60时为最佳配比,可以最大程度的兼顾耐高低温、热封性、穿刺力、冲击强度以及透明度。
应用例
为了验证由塑料膜制得的包装袋的性能,分别取实施例1和对比例1-6的塑料膜,将塑料膜采用相同方法热封制成50×50cm的包装袋作为样品,每个实施例以及对比例取10个试样,向包装袋内灌装500g的水,再将包装袋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封口,进行跌落实验。将测试结果示于表6。
常温抗跌落性能试验测试方法:将上述装有水的包装袋在1.2m的高度,水平、垂直方向各一次使包装袋做自由落体运动,对包装袋内的水称重,若水量变少则证明包装袋存出现破裂的现象。
高温冷冻抗跌落性能试验测试方法:将上述装有水的包装袋试在121℃的温度下煮制30min,待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在-40℃的温度下冷冻48h,然后在室温下自然解冻24h。重复上述常温抗跌落试验,记录发生破袋的包装袋的个数。
表6实施例1以及对比例1-6的包装袋性能测试表
Figure BDA0003448685600000132
根据表6数据,结合实施例1、对比例1-6可以看出,由本申请的塑料膜制作的包装袋具有很好的常温抗跌落性能以及高温冷冻抗跌落性能,说明本申请的塑料膜可以满足高温蒸煮包装材料的要求。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高耐热高低温韧性塑料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中层以及外层;
以重量份数计,所述内层包括如下原料:70-90份密度为0.935-0.945g/cm3、熔融指数为0.6-1.0g/10min的MDPE、10-30份密度为0.950-0.960g/cm3、熔融指数为0.2-0.3g/10min的HDPE以及6-10份开口剂以及0-4份助剂;
所述中层包括如下原料:30-50份密度为0.890-0.900g/cm3、熔融指数为3.0-4.0g/10min的ULDPE、25-35份密度为0.910-0.920g/cm3、熔融指数为0.4-1.0g/10min的m-PE、25-35份密度为0.935-0.945g/cm3、熔融指数为0.6-1.0g/10min的MDPE以及0-4份助剂;
所述外层包括如下原料:10-20份密度为0.920-0.930g/cm3、熔融指数为0.5-1.0g/10min的LDPE、20-30份密度为0.890-0.900g/cm3、熔融指数为3.0-4.0g/10min的ULDPE、50-70份密度为0.935-0.945g/cm3、熔融指数为0.6-1.0g/10min的MDPE以及0-4份助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热高低温韧性塑料膜,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所述内层包括如下原料:80份密度为0.935-0.945g/cm3、熔融指数为0.6-1.0g/10min的MDPE、20份密度为0.950-0.960g/cm3、熔融指数为0.2-0.3g/10min的HDPE、8份开口剂以及2份助剂;
所述中层包括如下原料:40份密度为0.890-0.900g/cm3、熔融指数为3.0-4.0g/10min的ULDPE、30份密度为0.910-0.920g/cm3、熔融指数为0.4-1.0g/10min的m-PE、30份密度为0.935-0.945g/cm3、熔融指数为0.6-1.0g/10min的MDPE以及2份助剂;
所述外层包括如下原料:15份密度为0.920-0.930g/cm3、熔融指数为0.5-1.0g/10min的LDPE、25份密度为0.890-0.900g/cm3、熔融指数为3.0-4.0g/10min的ULDPE、60份密度为0.935-0.945g/cm3、熔融指数为0.6-1.0g/10min的MDPE以及2份助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热高低温韧性塑料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中层、外层的厚度比为1:1-3: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热高低温韧性塑料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剂为硅类开口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耐热高低温韧性塑料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剂由重量比为2:1:1的开口剂一、开口剂二、开口剂三组成;
所述开口剂一的粒径为3-4μm,所述开口剂二的粒径为5-6μm,所述开口剂三的粒径为7-8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热高低温韧性塑料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由重量比为1:1抗氧剂和PPA助剂组成。
7.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高耐热高低温韧性塑料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三层共挤吹塑机吹塑制得;
所述三层共挤吹塑机的内层与外层的主机温度设置为180-190℃;
中层主机温度设置为170-180℃;
模头温度设置为180-19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耐热高低温韧性塑料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层共挤吹塑机的内层和外层的主机各区温度分别为:一区180℃、二区185℃、三区185℃、四区190℃、五区190℃、六区185℃;
中层主机的各区温度分别为:一区170℃、二区170℃、三区175℃、四区175℃、五区180℃、六区180℃;
模头的各区温度分别为一区180℃、二区185℃、三区190℃、四区195℃、五区19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耐热高低温韧性塑料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主机转速为60-70r/min,所述中层主机转速为90-100r/min,所述外层主机转速为60-70r/min。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耐热高低温韧性塑料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吹膜时的牵引速度为15-20m/min。
CN202111667769.5A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高耐热高低温韧性塑料膜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2746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7769.5A CN114274636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高耐热高低温韧性塑料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7769.5A CN114274636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高耐热高低温韧性塑料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4636A true CN114274636A (zh) 2022-04-05
CN114274636B CN114274636B (zh) 2023-09-19

Family

ID=80879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67769.5A Active CN114274636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高耐热高低温韧性塑料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7463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1064A (zh) * 2022-04-07 2022-07-22 上海妙可蓝多生物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新型耐高低温不变形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36451A (ja) * 1997-02-24 1998-09-08 Toyo Seikan Kaisha Ltd ブロー成形容器
US20060135698A1 (en) * 2004-12-21 2006-06-22 Fina Technology, Inc. Blends of medium density polyethylene with other polyolefins
CN101787155A (zh) * 2010-03-16 2010-07-28 南阳金牛彩印集团有限公司 饮料包装用蒸煮膜制备方法
US20140072787A1 (en) * 2012-09-13 2014-03-13 Dow Brasil S.A. Polyolefin based films suitable for thermoforming
CN104387653A (zh) * 2014-11-20 2015-03-04 深圳市华中彩印有限公司 一种抗高温蒸煮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29736A (zh) * 2018-01-16 2018-06-08 青岛东海包装产业有限公司 耐高温pe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包含耐高温pe膜的包装袋
CN109808143A (zh) * 2019-01-28 2019-05-28 福建富一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pe复合基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33218A (zh) * 2019-11-16 2020-01-31 青岛东海包装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抗穿刺强度聚乙烯膜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36451A (ja) * 1997-02-24 1998-09-08 Toyo Seikan Kaisha Ltd ブロー成形容器
US20060135698A1 (en) * 2004-12-21 2006-06-22 Fina Technology, Inc. Blends of medium density polyethylene with other polyolefins
CN101787155A (zh) * 2010-03-16 2010-07-28 南阳金牛彩印集团有限公司 饮料包装用蒸煮膜制备方法
US20140072787A1 (en) * 2012-09-13 2014-03-13 Dow Brasil S.A. Polyolefin based films suitable for thermoforming
CN104387653A (zh) * 2014-11-20 2015-03-04 深圳市华中彩印有限公司 一种抗高温蒸煮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29736A (zh) * 2018-01-16 2018-06-08 青岛东海包装产业有限公司 耐高温pe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包含耐高温pe膜的包装袋
CN109808143A (zh) * 2019-01-28 2019-05-28 福建富一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pe复合基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33218A (zh) * 2019-11-16 2020-01-31 青岛东海包装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抗穿刺强度聚乙烯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1064A (zh) * 2022-04-07 2022-07-22 上海妙可蓝多生物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新型耐高低温不变形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4636B (zh) 202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06593B (zh) 多层共挤热收缩膜
CN102248735B (zh) 包装用聚烯烃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JP5956115B2 (ja) 二軸延伸ポリブ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系フィルムを含むレトルト用包材
CN104943309A (zh) 多层收缩膜,由其制备的标签和它们的用途
CN103879112B (zh) 塑料复合软包装用聚乙烯薄膜及其吹塑方法
US20140147646A1 (en) Polymeric Films and Methods to Manufacture The Same
CN109605890B (zh) 三层共挤超低温热封性包装薄膜
CN108129736B (zh) 耐高温pe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包含耐高温pe膜的包装袋
CN102615836B (zh) 多层共挤双向拉伸高阻隔塑料肠衣的制备方法
CN110733218A (zh) 一种高抗穿刺强度聚乙烯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42133B (zh) 热封强度均匀的聚乙烯薄膜和复合薄膜
CN108081720A (zh) 一种具有高阻隔高抗穿刺性的多层收缩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4167A (zh) 一种超低温热封流延聚丙烯薄膜及其应用
CN103085415A (zh) 包装用聚烯烃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27590A (zh) 利用下吹水冷环膜法加工的多层共挤聚乙烯薄膜
CN114274636A (zh) 一种高耐热高低温韧性塑料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48585A (zh) 一种pe拉伸缠绕膜及其制备工艺
WO2019123944A1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フィルム
CN110303748B (zh) 一种较薄聚烯烃收缩膜及其生产工艺
CN105172291A (zh) 一种易直线撕裂的聚乙烯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35750A (zh) 一种耐低温的三层共挤重包装膜
CN111775526A (zh) 一种高温水煮pe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3272554B2 (ja) 多層ポリエチレン系ストレッチシュリンク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651673A (zh) 一种透明聚烯烃热收缩膜及其生产方法
CN110843306A (zh) 一种防雾高阻隔微收缩熟食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