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8631B - 低延迟网络系统及其通信连接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低延迟网络系统及其通信连接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8631B
CN114268631B CN202111520262.7A CN202111520262A CN114268631B CN 114268631 B CN114268631 B CN 114268631B CN 202111520262 A CN202111520262 A CN 202111520262A CN 114268631 B CN114268631 B CN 1142686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arget distribution
distribution server
node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2026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68631A (zh
Inventor
齐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Yunwuto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Yunwuto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Yunwuto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Yunwuto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2026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686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68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86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686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86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延迟网络系统及其通信连接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该系统包括多个分发服务器、用户终端和域名解析设备,每一分发服务器均通信连接多个分发节点,用户终端通过多个分发节点连接到分发服务器;方法应用于该系统,包括:当接收到用户终端的网络通信请求时,基于域名解析设备进行域名解析,并基于域名解析结果,确定与用户终端在同一区域的目标分发服务器;基于目标分发服务器通信连接的多个分发节点的状态信息,确定目标分发节点,并基于目标分发服务器的访问地址,将各目标分发节点作为用户终端和目标分发服务器通信链路上的通信节点,建立通信连接。本发明从传输距离、空闲状态和多节点传输等方面,实现网络延迟的多维度降低。

Description

低延迟网络系统及其通信连接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延迟网络系统及其通信连接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人们在依赖网络的程度越来越高的同时,对网络低延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视频观看、网上支付、即时通讯、游戏、新闻阅读、直播等依赖网络的应用,随着网络延迟的降低,网速也就越快,服务器响应该类应用的时间,也就是网络延迟越小。
服务器放在某个确定的位置供人们访问使用,不同区域的人们访问同一服务器会因为传输介质的传输距离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传输时间,传输距离越长则传输时间越长,即网络延迟越大;反之传输距离越短则传输时间越短,网络延迟也就越小。即便对于同一地区的人们访问同一服务器,也会因为访问量的大小而影响网络延迟。因此,如何设置尽可能低延迟的网络,并通过连接该网络快速访问服务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延迟网络系统及其通信连接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连接低延迟网络以快速访问服务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应用于低延迟网络系统,所述低延迟网络系统包括多个分发服务器、用户终端和域名解析设备,每一所述分发服务器均通信连接多个分发节点,所述用户终端支持通过多个所述分发节点连接到所述分发服务器;
所述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接收到用户终端的网络通信请求时,基于域名解析设备对所述网络通信请求进行域名解析,并基于域名解析结果,确定多个分发服务器中与所述用户终端在同一区域的目标分发服务器;
基于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通信连接的多个分发节点的状态信息,确定多个所述分发节点中的目标分发节点,并基于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的访问地址,将各所述目标分发节点作为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通信链路上的通信节点,建立所述通信链路的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通信连接的多个分发节点的状态信息,确定多个所述分发节点中的目标分发节点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监控通信连接的各所述分发节点的并发信息、带宽信息和异常信息,并根据所述并发信息、带宽信息和异常信息,确定各所述分发节点的状态信息;
由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基于各项所述状态信息,确定各所述分发节点中空闲率大于预设值的空闲分发节点,并将所述空闲分发节点确定为所述目标分发节点。
可选地,所述域名解析设备包括本地解析设备,以及与所述本地解析设备通信连接的负载均衡设备;
所述基于域名解析设备对所述网络通信请求进行域名解析,并基于域名解析结果,确定多个分发服务器中与所述用户终端在同一区域的目标分发服务器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本地解析设备判断是否缓存有与所述网络通信请求对应的目标访问地址,若缓存有所述目标访问地址,则将所述目标访问地址对应的分发服务器作为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
若未缓存有所述目标访问地址,则基于所述本地解析设备将所述网络通信请求发送到所述负载均衡设备,并基于所述负载均衡设备对所述网络通信请求的识别,确定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负载均衡设备对所述网络通信请求的识别,确定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网络通信请求,建立所述负载均衡设备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并将所述负载均衡设备中全局负载均衡设备的全局地址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
基于所述全局地址建立所述用户终端与全局负载均衡设备的通信连接,并基于所述全局负载均衡设备将所述网络通信请求对应的请求参数与所述负载均衡设备中各区域负载均衡设备的服务参数对比,确定各区域负载均衡设备中与所述网络通信请求对应的目标区域负载均衡设备;
基于所述目标区域负载均衡设备将与所述目标区域负载均衡设备所在区域内各分发服务器的性能参数对比,确定各所述分发服务器中的目标分发服务器。
可选地,所述建立所述通信链路的通信连接的步骤之后包括:
基于所述网络通信请求,确定待传输数据,并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在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进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
其中,所述待传输数据包括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对于所述下行数据,所述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在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进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中是否缓存有所述下行数据,若缓存有所述下行数据,则执行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在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进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的步骤;
若未缓存所述下行数据,则请求建立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与所述待传输数据所在源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并从所述源服务器上获取所述下行数据后,执行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在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进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在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进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待传输数据为上行数据,则控制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基于所述目标分发节点的数量,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拆分数量,并基于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将所述拆分数量下发到所述用户终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拆分数量将所述待传输数据拆分为多份上行子数据,并将多份上行子数据基于所述通信链路传输到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
若所述待传输数据为下行数据,则控制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基于所述目标分发节点的数量,将所述待传输数据拆分为多份下行子数据,并将多份所述下行子数据传输到所述用户终端;
其中,所述上行子数据的数量和所述下行子数据的数量均小于所述目标分发节点的数量。
可选地,所述将多份上行子数据基于所述通信链路传输到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的步骤之后包括:
将未对所述上行子数据进行传输的目标分发节点作为第一备用节点,并监测对所述上行子数据进行传输的各所述目标分发节点中是否存在传输异常的第一节点;
若存在所述第一节点,则将所述第一节点替换为所述第一备用节点,以基于所述第一备用节点对所述上行子数据进行传输。
可选地,所述将多份所述下行子数据传输到所述用户终端的步骤之后包括:
将未对所述下行子数据进行传输的目标分发节点作为第二备用节点,并监测对所述下行子数据进行传输的各所述目标分发节点中是否存在传输异常的第二节点;
若存在所述第二节点,则将所述第二节点替换为所述第二备用节点,以基于所述第二备用节点对所述下行子数据进行传输。
进一步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低延迟网络系统,所述低延迟网络系统包括多个分发服务器、用户终端和域名解析设备,每一所述分发服务器均通信连接多个分发节点,所述用户终端支持通过多个所述分发节点连接到所述分发服务器;
所述低延迟网络系统还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的步骤。
进一步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低延迟网络系统及其通信连接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其中低延迟网络系统包括多个分发服务器、用户终端和域名解析设备,每一分发服务器均通信连接多个分发节点,用户终端则支持通过多个分发节点连接到分发服务器。当接收到用户终端的网络通信请求时,先基于域名解析设备对该网络通信请求进行域名解析,并基于域名解析结果,确定多个分发服务器中与用户终端在同一区域的目标分发服务器;再由目标分发服务器中多个分发节点的状态信息,从该多个所述分发节点中确定出目标分发节点,进而基于目标分发服务器的访问地址,将各目标分发节点作为用户终端和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通信链路上的通信节点,建立该通信链路的通信连接,以通过通信链路访问目标分发服务器,实现用户终端和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将分发服务器设置为连接多个分发节点,每次传输数据时,依据各个分发节点的当前分发状态,确定处于相对空闲状态的多个目标分发节点同时进行数据传输,以此提高数据传输速度,降低网络延迟;同时,因目标分发服务器与用户终端位于同一区域,从而确保了传输距离的尽可能短,也有利于网络延迟的降低。以此,从传输距离、空闲状态和多节点传输等方面,实现网络延迟的多维度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低延迟网络系统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延迟网络系统。
该低延迟网络系统包括多个分发服务器、用户终端和域名解析设备,每一分发服务器均通信连接多个分发节点,用户终端则支持通过多个分发节点连接到分发服务器。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低延迟网络系统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低延迟网络系统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 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 (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设备。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低延迟网络系统硬件结构并不构成对低延迟网络系统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控制程序。其中,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低延迟网络系统与软件资源的程序,支持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控制程序以及其他程序或软件的运行;网络通信模块用于管理和控制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模块用于管理和控制用户接口1003。
在图1所示的低延迟网络系统硬件结构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控制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当接收到用户终端的网络通信请求时,基于域名解析设备对所述网络通信请求进行域名解析,并基于域名解析结果,确定多个分发服务器中与所述用户终端在同一区域的目标分发服务器;
基于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通信连接的多个分发节点的状态信息,确定多个所述分发节点中的目标分发节点,并基于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的访问地址,将各所述目标分发节点作为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通信链路上的通信节点,建立所述通信链路的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通信连接的多个分发节点的状态信息,确定多个所述分发节点中的目标分发节点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监控通信连接的各所述分发节点的并发信息、带宽信息和异常信息,并根据所述并发信息、带宽信息和异常信息,确定各所述分发节点的状态信息;
由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基于各项所述状态信息,确定各所述分发节点中空闲率大于预设值的空闲分发节点,并将所述空闲分发节点确定为所述目标分发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域名解析设备包括本地解析设备,以及与所述本地解析设备通信连接的负载均衡设备;
所述基于域名解析设备对所述网络通信请求进行域名解析,并基于域名解析结果,确定多个分发服务器中与所述用户终端在同一区域的目标分发服务器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本地解析设备判断是否缓存有与所述网络通信请求对应的目标访问地址,若缓存有所述目标访问地址,则将所述目标访问地址对应的分发服务器作为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
若未缓存有所述目标访问地址,则基于所述本地解析设备将所述网络通信请求发送到所述负载均衡设备,并基于所述负载均衡设备对所述网络通信请求的识别,确定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负载均衡设备对所述网络通信请求的识别,确定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网络通信请求,建立所述负载均衡设备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并将所述负载均衡设备中全局负载均衡设备的全局地址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
基于所述全局地址建立所述用户终端与全局负载均衡设备的通信连接,并基于所述全局负载均衡设备将所述网络通信请求对应的请求参数与所述负载均衡设备中各区域负载均衡设备的服务参数对比,确定各区域负载均衡设备中与所述网络通信请求对应的目标区域负载均衡设备;
基于所述目标区域负载均衡设备将与所述目标区域负载均衡设备所在区域内各分发服务器的性能参数对比,确定各所述分发服务器中的目标分发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建立所述通信链路的通信连接的步骤之后包括:
基于所述网络通信请求,确定待传输数据,并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在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进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
其中,所述待传输数据包括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对于所述下行数据,所述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在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进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中是否缓存有所述下行数据,若缓存有所述下行数据,则执行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在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进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的步骤;
若未缓存所述下行数据,则请求建立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与所述待传输数据所在源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并从所述源服务器上获取所述下行数据后,执行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在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进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在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进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待传输数据为上行数据,则控制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基于所述目标分发节点的数量,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拆分数量,并基于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将所述拆分数量下发到所述用户终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拆分数量将所述待传输数据拆分为多份上行子数据,并将多份上行子数据基于所述通信链路传输到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
若所述待传输数据为下行数据,则控制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基于所述目标分发节点的数量,将所述待传输数据拆分为多份下行子数据,并将多份所述下行子数据传输到所述用户终端;
其中,所述上行子数据的数量和所述下行子数据的数量均小于所述目标分发节点的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将多份上行子数据基于所述通信链路传输到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的步骤之后包括:
将未对所述上行子数据进行传输的目标分发节点作为第一备用节点,并监测对所述上行子数据进行传输的各所述目标分发节点中是否存在传输异常的第一节点;
若存在所述第一节点,则将所述第一节点替换为所述第一备用节点,以基于所述第一备用节点对所述上行子数据进行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将多份所述下行子数据传输到所述用户终端的步骤之后包括:
将未对所述下行子数据进行传输的目标分发节点作为第二备用节点,并监测对所述下行子数据进行传输的各所述目标分发节点中是否存在传输异常的第二节点;
若存在所述第二节点,则将所述第二节点替换为所述第二备用节点,以基于所述第二备用节点对所述下行子数据进行传输。
本发明低延迟网络系统的实施方式与下述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具体地,本实施例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应用于低延迟网络系统,该低延迟网络系统包括多个分发服务器、用户终端和域名解析设备,每一分发服务器均通信连接多个分发节点,而用户终端则支持通过多个分发节点连接到分发服务器;所述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包括:
步骤S10,当接收到用户终端的网络通信请求时,基于域名解析设备对所述网络通信请求进行域名解析,并基于域名解析结果,确定多个分发服务器中与所述用户终端在同一区域的目标分发服务器;
本实施例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应用于低延迟网络系统,该低延迟网络系统包括多个位于不同地区的分发服务器,每一分发服务器又通信连接多个分发节点,同时还包括用于对分发服务器进行访问的用户终端,以及用于对用户终端所发起的访问进行域名解析以确定用户终端所在地区和访问地址的域名解析设备。多个分发节点形成用户终端和分发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节点,将用户终端和分发服务器之间的需要传输的数据划分为多份子数据,通过多个分发节点并行传输,从而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
具体地,当用户终端与分发服务器之间具有数据通信需求时,由用户终端发起网络通信请求,低延迟网络系统在接收到该网络通信请求后,通过域名解析设备对该网络通信请求进行域名解析,获得域名解析结果。该域名解析结果包括了表征用户终端所在地区的区域信息,进而将该区域信息和各个分发服务器所具有的地区标签对比,确定与区域信息对应的目标区域标签。该目标区域标签表征了具有其的分发服务器与用户终端所在的区域相同,故将具有该目标区域标签的分发服务器作为与用户终端在同一区域的目标分发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分发服务器均可向用户终端提供同一应用的服务,差别在于不同的分发服务器与用户终端之间的距离远近不同,与用户终端在同一区域的目标分发服务器和用户终端之间的距离较近,使得用户终端访问其的速度较快。并且,同一区域的分发服务器可以有多个,可依据各个分发服务器提供服务的性能,选择其中性能最好的作为目标分发服务器。
步骤S20,基于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通信连接的多个分发节点的状态信息,确定多个所述分发节点中的目标分发节点,并基于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的访问地址,将各所述目标分发节点作为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通信链路上的通信节点,建立所述通信链路的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目标分发服务器通信连接多个分发节点,用以实现数据拆分后的并行发送,并且,不同分发节点所分发的数据不同,使得不同分发节点具有不同的分发性能。例如,目标分发服务器包括1到30共30个分发节点,且对两项数据A和B进行分发,其中数据A划分为A1、A2·A20份子数据,由节点1到 20共20个节点进行分发,数据B划分为B1、B2·B10份子数据,由节点21到 30共30个节点进行分发。因数据A和数据B划分的子数据的数据量不一样,以及节点之间本身性能之间的差异性,使得节点1到30之间的传输性能具有差异,出现某些节点已经传输完成其所需要传输的数据,而另一些节点尚未传输完成其所需要传输数据的情形。因此,在通过目标分发服务器的分发节点进行用户终端与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数据传输之前,需从目标分发服务器中查找出传输性能好的分发节点用作数据传输。
具体地,通过目标分发服务器获取其中各个分发节点的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为用于体现各个分发节点是否处于空闲状态的信息,通过该状态信息,从多个分发节点中确定出处于空闲状态的分发节点,作为用于数据传输的目标分发节点。具体地,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通信连接的多个分发节点的状态信息,确定多个所述分发节点中的目标分发节点的步骤包括:
步骤S21,基于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监控通信连接的各所述分发节点的并发信息、带宽信息和异常信息,并根据所述并发信息、带宽信息和异常信息,确定各所述分发节点的状态信息;
步骤S22,由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基于各项所述状态信息,确定各所述分发节点中空闲率大于预设值的空闲分发节点,并将所述空闲分发节点确定为所述目标分发节点。
进一步地,分发节点的空闲和忙碌状态可通过分发节点的并发信息、带宽信息和异常信息来体现,若分发节点的并发量较大,带宽较小,且已存在网速缓慢异常或传输中断异常,则判定分发节点处于忙碌状态,反之则处于空闲状态。故通过目标分发服务器监测其中各个分发节点的并发信息、带宽信息和异常信息,即可确定各个分发节点的状态信息,进而将状态信息转换为空闲率。预先设置不同并发信息的数值区间、不同宽带信息的数据区间和不同异常信息的各项组合所对应的空闲率参考值,例如针对并发信息的数值区间在a1到a2,宽带信息的数值区间在b1到b2,异常信息为c的状态信息,设置空闲率参考值为d。
更进一步地,在确定各个分发节点的状态信息后,将该状态信息对应的并发信息、带宽信息和异常信息与预先设置的组合对比,确定其所在的组合,进而将所在组合对应的空闲率参考值作为该分发节点的空闲率。并且预先设置表征空闲高低的预设值,将各个分发节点的空闲率和该预设值对比,确定其中大于预设值的目标空闲率,具有该目标空闲率的分发节点处于相对空闲的状态,属于空闲分发节点,故将其确定为目标分发节点,以用于用户终端和目标分发服务之间的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域名解析设备在确定目标分发服务器之后,还读取该目标分发服务器的访问地址(IP(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互联网协议地址)地址)发送到用户终端。用户终端依据该访问地址对目标分发服务器发起访问,建立用户终端与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通信链路的通信连接,并且将确定的目标分发节点作为该通信链路上的通信节点。无论是目标分发服务器向用户终端下发数据,还是用户终端向目标分发服务器上传数据,均拆分为多项数据后通过该多个目标分发节点同时并行传输,以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降低传输延迟。
本发明的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当接收到用户终端的网络通信请求时,先基于域名解析设备对该网络通信请求进行域名解析,并基于域名解析结果,确定多个分发服务器中与用户终端在同一区域的目标分发服务器;再由目标分发服务器中多个分发节点的状态信息,从该多个所述分发节点中确定出目标分发节点,进而基于目标分发服务器的访问地址,将各目标分发节点作为用户终端和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通信链路上的通信节点,建立该通信链路的通信连接,以通过通信链路访问目标分发服务器,实现用户终端和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将分发服务器设置为连接多个分发节点,每次传输数据时,依据各个分发节点的当前分发状态,确定处于相对空闲状态的多个目标分发节点同时进行数据传输,以此提高数据传输速度,降低网络延迟;同时,因目标分发服务器与用户终端位于同一区域,从而确保了传输距离的尽可能短,也有利于网络延迟的降低。以此,从传输距离、空闲状态和多节点传输等方面,实现网络延迟的多维度降低。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3,基于本发明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第二实施例。
所述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第二实施例与所述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域名解析设备包括本地解析设备,以及与所述本地解析设备通信连接的负载均衡设备;
所述基于域名解析设备对所述网络通信请求进行域名解析,并基于域名解析结果,确定多个分发服务器中与所述用户终端在同一区域的目标分发服务器的步骤包括:
步骤S11,基于所述本地解析设备判断是否缓存有与所述网络通信请求对应的目标访问地址,若缓存有所述目标访问地址,则将所述目标访问地址对应的分发服务器作为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
步骤S12,若未缓存有所述目标访问地址,则基于所述本地解析设备将所述网络通信请求发送到所述负载均衡设备,并基于所述负载均衡设备对所述网络通信请求的识别,确定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
本实施例通过域名解析设备确定与用户终端在同一区域内且当前可提供较好服务性能的目标分发服务器。具体地,域名解析设备包括用于判断本地是否存在与网络通信请求域名对应地址的本地解析设备,以及与本地解析设备通信连接用于从全局负载的均衡性考量来查找目标分发服务器的负载均衡设备。对于网络通信请求,先依据本地解析设备查找是否缓存有与网络通信请求的域名所对应的访问地址,若缓存有该类访问地址,则将其作为目标访问地址,进而将具有该目标访问地址的分发服务器确定为目标分发服务器。
进一步地,若经确定未缓存有该类目标访问地址,则通过本地解析设备项负载均衡设备发送网络通信请求,以请求通过负载均衡设备对网络通信请求进行解析,确定与用户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目标分发服务器。具体地,所述基于所述负载均衡设备对所述网络通信请求的识别,确定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的步骤包括:
步骤S121,基于所述网络通信请求,建立所述负载均衡设备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并将所述负载均衡设备中全局负载均衡设备的全局地址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
步骤S122,基于所述全局地址建立所述用户终端与全局负载均衡设备的通信连接,并基于所述全局负载均衡设备将所述网络通信请求对应的请求参数与所述负载均衡设备中各区域负载均衡设备的服务参数对比,确定各区域负载均衡设备中与所述网络通信请求对应的目标区域负载均衡设备;
步骤S123,基于所述目标区域负载均衡设备将与所述目标区域负载均衡设备所在区域内各分发服务器的性能参数对比,确定各所述分发服务器中的目标分发服务器。
更进一步地,负载均衡设备在接收到网络通信请求后,依据其中携带的用户终端信息,查找到该用户终端并建立与该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并且,将负载均衡设备中全局负载均衡设备的IP地址作为全局地址发送到用户终端。其中,全局负载均衡设备为从全局角度管理各个区域的分发服务器的访问情况,实现负载均衡性的设备。用户终端依据该全局地址向全局负载均衡设备发起连接请求,建立用户终端与全局负载均衡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用以实现用户终端与全局负载均衡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同时,全局负载均衡设备对网络通信请求进行识别,获得其中的IP地址、 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系统)等请求参数,由该类请求参数确定用户终端所在的区域,以及体现所需要通信的数据类型。进而将该类请求参数与负载均衡设备中各区域负载均衡设备的服务参数对比,区域负载均衡设备为管理各个区域内分发服务器访问均衡性的设备,其服务参数体现了各区域负载均衡设备管理的具体区域和数据类型。当经对比请求参数与服务参数匹配,则说明具有该服务参数的区域负载均衡设备为与用户终端在同一区域,且对用户终端所需要通信的数据类型的访问进行均衡管理的设备,故将该区域负载均衡设备确定为与网络通信请求对应的目标区域负载均衡设备。
进一步地,目标区域负载均衡设备可用于对区域内具有的所有分发服务器的访问负载进行管理,故目标区域均衡负载对其所在区域内的各分发服务器的性能参数进行对比,由对比结果确定各分发服务器中的目标分发服务器。其中,对比的性能参数至少包括各个分发服务器距离用户终端的传输距离,以及各个分发服务器当前的待处理数据量。所确定的目标分发服务器则具有相对短的传输距离和相对少的待处理数据量,将该所确定的目标分发服务器的IP地址返回到全局负载均衡设备,并由全局负载均衡设备与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传输到用户终端。进而依据该IP地址建立用户终端与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实现两者之间的数据传输,以便于提高用户终端与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降低延迟。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本地解析设备,全局负载均衡设备和区域负载均衡设备逐级确定目标分发服务器,在有利于快速确定目标分发服务器的同时,确保了所确定目标分发服务器的性能,使得用户终端与分发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更快快速,降低了两者之间数据传输的延时。
进一步地,基于本发明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的第一或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第三实施例。
所述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第三实施例与所述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第一或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建立所述通信链路的通信连接的步骤之后包括:
步骤S30,基于所述网络通信请求,确定待传输数据,并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在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进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
其中,所述待传输数据包括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对于所述下行数据,所述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在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进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步骤S31,判断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中是否缓存有所述下行数据,若缓存有所述下行数据,则执行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在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进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的步骤;
步骤S32,若未缓存所述下行数据,则请求建立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与所述待传输数据所在源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并从所述源服务器上获取所述下行数据后,执行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在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进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的步骤。
本实施通过多个目标分发节点实现用户终端和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的高效传输。具体地,先通过网络通信请求,确定需要传输的待传输数据。网络通信请求可以是资源获取请求也可以是资源上传请求,对于资源获取请求,则需要传输的待传输数据为由目标分发服务器向用户终端下发的下行数据,对于资源上传请求,则待传输数据为由用户终端向目标分发服务器上传的上行数据。但无论待传输数据是上行数据还是下行数据,均通过用户终端与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链路进行该类待传输数据的传输。
可理解地,对于下行数据,可能目标分发服务器尚未缓存该类数据,则需要向该类数据所在的源服务器请求获取。故在通过通信链路进行下行数据的传输之前,需要先查询目标分发服务器中是否存在该类下行数据。即,先判断目标分发服务器中是否缓存有该类下行数据,若缓存有该类下行数据,则可直接通过通信链路在用户终端和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进行待传输数据,即下行数据的传输,由目标分发服务器将该下行数据下发到用户终端。
反之,若经查询确定目标分发服务器中未缓存有该类下行数据,则目标分发服务器请求与待传输数据所在的源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并向源服务器发送缓存请求,以请求获取该下行数据缓存到目标分发服务器,并在缓存后通过通信链路在用户终端和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进行待传输数据,即下行数据的传输,由目标分发服务器将缓存的下行数据下发到用户终端。
进一步地,用户终端和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待传输数据的传输,依赖于两者通信链路中目标分发节点的实现。具体地,所述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在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进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的步骤包括:
步骤S33,若所述待传输数据为上行数据,则控制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基于所述目标分发节点的数量,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拆分数量,并基于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将所述拆分数量下发到所述用户终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拆分数量将所述待传输数据拆分为多份上行子数据,并将多份上行子数据基于所述通信链路传输到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
步骤S34,若所述待传输数据为下行数据,则控制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基于所述目标分发节点的数量,将所述待传输数据拆分为多份下行子数据,并将多份所述下行子数据传输到所述用户终端;
其中,所述上行子数据的数量和所述下行子数据的数量均小于所述目标分发节点的数量。
更进一步地,若待传输数据为上行数据,则需要将上行数据拆分为多份上行子数据进行上传,并且,因拆分的多份上行子数据由目标分发节点同时上传,故拆分的具体数量由目标分发节点的数量确定。即由目标分发服务器依据目标分发节点的数量,确定待传输数据的拆分数量,并且,拆分数量应小于目标分发节点的数量,以便于将多出的目标分发节点作为上传备用节点。
进一步地,目标分发服务器将确定的拆分数量下发到用户终端,用户终端依据该拆分数量对待传输数据进行拆分,得到多份上行子数据。该上行子数据的数量与拆分数量相同,小于目标分发节点的数量,多出来的目标分发节点的作为上传备用节点,且上传备用节点的数量可预先设定。此后,将拆分的多份上行子数据通过用户终端与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链路上传到目标分发服务器。
举例来说,若确定的目标分发节点的数量为20个,预先设定的上传备用节点为2个,则可确定拆分数量为18,故将待传输数据拆分为18份上行子数据,通过18个目标分发节点同时上传到目标分发服务器。目标分发服务器在接收到 18份上行子数据后,依据各份上行子数据携带的顺序标识,对各份上行子数据进行拼合,得到原始的上行数据进行缓存。并且,目标分发服务器可依据上传用户的设置仅将该上行数据缓存,或者将该上行数据传输到源数据库,由源数据库同步到其他区域的分发服务器,以便于其他区域用户获取该类上行数据。
更进一步地,若待传输数据为下行数据,则需要将下行数据拆分为多份下行子数据进行下发,同样地因拆分的多份下行子数据由目标分发节点同时下发,故拆分的具体数量由目标分发节点的数量确定。并且,拆分的数量应小于目标分发节点的数量,以便于将多出的目标分发节点作为下发备用节点。
进一步地,目标分发服务器依据目标分发节点的数量,对待传输数据进行拆分,得到多份下行子数据。该下行子数据的数量小于目标分发节点的数量,多出来的目标分发节点的作为备用节点,且备用节点的数量可预先设定。此后,将拆分的多份下行子数据通过用户终端与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链路下发到用户终端。
举例来说,若确定的目标分发节点的数量为20个,预先设定的下发备用节点为4个,则可确定拆分数量为16,故将待传输数据拆分为16份下行子数据,通过16个目标分发节点同时下发到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在接收到18份上行子数据后,依据各份下行子数据携带的顺序标识,对各份下行子数据进行拼合,得到原始的下行数据供用户查看使用。
可理解地,目标分发节点在对上行子数据上传过程中,可能存在异常的目标分发节点而导致某一份上行子数据上传失败,此时可通过目标分发节点中的上传备用节点继续该份上行子数据的上传。具体地,所述将多份上行子数据基于所述通信链路传输到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的步骤之后包括:
步骤a1,将未对所述上行子数据进行传输的目标分发节点作为第一备用节点,并监测对所述上行子数据进行传输的各所述目标分发节点中是否存在传输异常的第一节点;
步骤a2,若存在所述第一节点,则将所述第一节点替换为所述第一备用节点,以基于所述第一备用节点对所述上行子数据进行传输。
进一步地,将目标分发节点中未进行上行子数据传输的目标分发节点作为第一备用节点,该第一备用节点的数量即为预先设置的上传备用节点的数量。同时,通过目标分发服务器监测对各份上行子数据进行传输的目标分发节点中是否存在传输异常的第一节点。若存在该类第一节点,则用第一备用节点替换该第一节点,由第一备用节点对原本由第一节点所传输的上行子数据进行上传,确保上行数据的准确传输,避免遗漏其中某一项上行子数据。
同样地,目标分发节点在对下行子数据下发过程中,也可能存在异常的目标分发节点而导致某一份下行子数据下发失败,故亦可通过目标分发节点中的下发备用节点继续该份下行子数据的下发。具体地,所述将多份所述下行子数据传输到所述用户终端的步骤之后包括:
步骤b1,将未对所述下行子数据进行传输的目标分发节点作为第二备用节点,并监测对所述下行子数据进行传输的各所述目标分发节点中是否存在传输异常的第二节点;
步骤b1,若存在所述第二节点,则将所述第二节点替换为所述第二备用节点,以基于所述第二备用节点对所述下行子数据进行传输。
更进一步地,将目标分发节点中未进行下行子数据传输的目标分发节点作为第二备用节点,该第二备用节点的数量即为预先设置的下发备用节点的数量。同时,通过目标分发服务器监测对各份下行子数据进行传输的目标分发节点中是否存在传输异常的第二节点。若存在该类第二节点,则用第二备用节点替换该第二节点,由第二备用节点对原本由第二节点所传输的下行子数据进行上传,确保上行数据的准确传输,避免遗漏其中某一项上行子数据。
本实施例通过将待传输数据拆分为多份子数据,由多个目标分发节点实现传输,提高了目标分发服务器与用户终端之间数据传输的速度。同时,通过设置传输异常的备用机制,从目标分发节点中留出备用节点,用于替换传输异常的目标分发节点,避免了中所拆分子数据的传输遗漏,确保了待传输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9)

1.一种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低延迟网络系统,所述低延迟网络系统包括多个分发服务器、用户终端和域名解析设备,每一所述分发服务器均通信连接多个分发节点,所述用户终端支持通过多个所述分发节点连接到所述分发服务器;
所述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接收到用户终端的网络通信请求时,基于域名解析设备对所述网络通信请求进行域名解析,并基于域名解析结果,确定多个分发服务器中与所述用户终端在同一区域的目标分发服务器;
基于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通信连接的多个分发节点的状态信息,确定多个所述分发节点中的目标分发节点,并基于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的访问地址,将各所述目标分发节点作为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通信链路上的通信节点,建立所述通信链路的通信连接;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通信连接的多个分发节点的状态信息,确定多个所述分发节点中的目标分发节点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监控通信连接的各所述分发节点的并发信息、带宽信息和异常信息,并根据所述并发信息、带宽信息和异常信息,确定各所述分发节点的状态信息;
由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基于各项所述状态信息,确定各所述分发节点中空闲率大于预设值的空闲分发节点,并将所述空闲分发节点确定为所述目标分发节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域名解析设备包括本地解析设备,以及与所述本地解析设备通信连接的负载均衡设备;
所述基于域名解析设备对所述网络通信请求进行域名解析,并基于域名解析结果,确定多个分发服务器中与所述用户终端在同一区域的目标分发服务器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本地解析设备判断是否缓存有与所述网络通信请求对应的目标访问地址,若缓存有所述目标访问地址,则将所述目标访问地址对应的分发服务器作为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
若未缓存有所述目标访问地址,则基于所述本地解析设备将所述网络通信请求发送到所述负载均衡设备,并基于所述负载均衡设备对所述网络通信请求的识别,确定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负载均衡设备对所述网络通信请求的识别,确定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网络通信请求,建立所述负载均衡设备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并将所述负载均衡设备中全局负载均衡设备的全局地址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
基于所述全局地址建立所述用户终端与全局负载均衡设备的通信连接,并基于所述全局负载均衡设备将所述网络通信请求对应的请求参数与所述负载均衡设备中各区域负载均衡设备的服务参数对比,确定各区域负载均衡设备中与所述网络通信请求对应的目标区域负载均衡设备;
基于所述目标区域负载均衡设备将与所述目标区域负载均衡设备所在区域内各分发服务器的性能参数对比,确定各所述分发服务器中的目标分发服务器。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通信链路的通信连接的步骤之后包括:
基于所述网络通信请求,确定待传输数据,并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在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进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
其中,所述待传输数据包括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对于所述下行数据,所述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在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进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中是否缓存有所述下行数据,若缓存有所述下行数据,则执行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在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进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的步骤;
若未缓存所述下行数据,则请求建立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与所述待传输数据所在源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并从所述源服务器上获取所述下行数据后,执行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在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进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在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之间进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待传输数据为上行数据,则控制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基于所述目标分发节点的数量,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拆分数量,并基于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将所述拆分数量下发到所述用户终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拆分数量将所述待传输数据拆分为多份上行子数据,并将多份上行子数据基于所述通信链路传输到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
若所述待传输数据为下行数据,则控制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基于所述目标分发节点的数量,将所述待传输数据拆分为多份下行子数据,并将多份所述下行子数据传输到所述用户终端;
其中,所述上行子数据的数量和所述下行子数据的数量均小于所述目标分发节点的数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多份上行子数据基于所述通信链路传输到所述目标分发服务器的步骤之后包括:
将未对所述上行子数据进行传输的目标分发节点作为第一备用节点,并监测对所述上行子数据进行传输的各所述目标分发节点中是否存在传输异常的第一节点;
若存在所述第一节点,则将所述第一节点替换为所述第一备用节点,以基于所述第一备用节点对所述上行子数据进行传输。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多份所述下行子数据传输到所述用户终端的步骤之后包括:
将未对所述下行子数据进行传输的目标分发节点作为第二备用节点,并监测对所述下行子数据进行传输的各所述目标分发节点中是否存在传输异常的第二节点;
若存在所述第二节点,则将所述第二节点替换为所述第二备用节点,以基于所述第二备用节点对所述下行子数据进行传输。
8.一种低延迟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延迟网络系统包括多个分发服务器、用户终端和域名解析设备,每一所述分发服务器均通信连接多个分发节点,所述用户终端支持通过多个所述分发节点连接到所述分发服务器;
所述低延迟网络系统还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的步骤。
9.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低延迟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的步骤。
CN202111520262.7A 2021-12-13 2021-12-13 低延迟网络系统及其通信连接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2686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0262.7A CN114268631B (zh) 2021-12-13 2021-12-13 低延迟网络系统及其通信连接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0262.7A CN114268631B (zh) 2021-12-13 2021-12-13 低延迟网络系统及其通信连接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8631A CN114268631A (zh) 2022-04-01
CN114268631B true CN114268631B (zh) 2024-05-10

Family

ID=80827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20262.7A Active CN114268631B (zh) 2021-12-13 2021-12-13 低延迟网络系统及其通信连接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686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5373A (zh) * 2022-05-26 2022-08-09 杭州矩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点数据上传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894649B (zh) * 2023-09-11 2023-11-17 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物联网主服务平台数据分发系统、方法和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8405A (zh) * 2009-12-31 2011-07-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实时视频数据传输的p2p网络系统
JP2016134845A (ja) * 2015-01-21 2016-07-2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映像配信システム、及び映像配信方法
CN105917656A (zh) * 2013-11-01 2016-08-31 爱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内容递送网络中预先供应自适应位速率(abr)资产的系统和方法
CN108574883A (zh) * 2018-02-11 2018-09-25 广东南方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多个cdn并行下载视频切片的方法
CN110401731A (zh) * 2019-07-25 2019-11-01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分配内容分发节点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09810A (zh) * 2018-05-29 2019-12-24 深圳市云帆加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存储方法及系统
KR20210007231A (ko) * 2019-07-10 2021-01-20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서버 부하 분산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로컬 도메인 네임 서버의 동작 방법 및 콘텐츠 전송 서비스 시스템
CN112383592A (zh) * 2020-10-28 2021-02-19 安擎(天津)计算机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流媒体数据传输的分发服务器
CN113037878A (zh) * 2021-05-26 2021-06-25 北京拓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cdn数据访问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9746B (zh) * 2018-06-15 2023-04-04 伊姆西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网络系统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8405A (zh) * 2009-12-31 2011-07-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实时视频数据传输的p2p网络系统
CN105917656A (zh) * 2013-11-01 2016-08-31 爱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内容递送网络中预先供应自适应位速率(abr)资产的系统和方法
JP2016134845A (ja) * 2015-01-21 2016-07-2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映像配信システム、及び映像配信方法
CN108574883A (zh) * 2018-02-11 2018-09-25 广东南方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多个cdn并行下载视频切片的方法
CN110609810A (zh) * 2018-05-29 2019-12-24 深圳市云帆加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存储方法及系统
KR20210007231A (ko) * 2019-07-10 2021-01-20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서버 부하 분산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로컬 도메인 네임 서버의 동작 방법 및 콘텐츠 전송 서비스 시스템
CN110401731A (zh) * 2019-07-25 2019-11-01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分配内容分发节点的方法和装置
CN112383592A (zh) * 2020-10-28 2021-02-19 安擎(天津)计算机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流媒体数据传输的分发服务器
CN113037878A (zh) * 2021-05-26 2021-06-25 北京拓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cdn数据访问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可重构路由器上缓存的流媒体协作分发策略刍议";太耀佳;《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0131;第131、13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8631A (zh) 202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08957B2 (en) Request routing using network computing components
US10771552B2 (en) Content management
US10601767B2 (en) DNS query processing based on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CN102281190B (zh) 负载均衡装置组网方法以及服务器、客户端接入方法
CN114268631B (zh) 低延迟网络系统及其通信连接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30565B (zh) 资源下载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067094A (zh) 高速缓存优化
US784470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ad sharing and data distribution in servers
US20100332532A1 (en) Distributed directory environment using clustered ldap servers
CN112003945A (zh) 服务请求响应方法及装置
US773936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reconfiguring a server system
CN113177179B (zh) 数据请求连接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98495B (zh) 用于在集群架构模式下端到端的消息推送的方法和服务器
CN109788075B (zh) 专网网络系统、数据的获取方法及边缘服务器
CN115883657A (zh) 一种云盘服务加速调度的方法及系统
CN109600452B (zh) 服务器集群、消息推送方法及相关服务器
KR100450605B1 (ko) 웹-어플리케이션 서버 및 그의 동적 컨텐츠 제공 방법
KR20190119497A (ko) 분산 파일 시스템 기반의 대용량 다중 vod 스트리밍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그 제공 방법
CN114338720A (zh) 一种分布式文件存储及传输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769960A (zh) 一种基于Nginx服务器的主动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463124A (zh) 系统服务处理方法、装置、系统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020178269A1 (en) Method for a distributed system for the provision of at least one service, and client, client-service management module and database for the same
CN118018613A (zh) 通信方法、系统、客户端、网关设备及全局负载均衡设备
JP2018133024A (ja) サービス提供サーバ、サービス提供方法およびサービス提供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