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8270A - 固定夹具 - Google Patents

固定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8270A
CN114268270A CN202111486356.7A CN202111486356A CN114268270A CN 114268270 A CN114268270 A CN 114268270A CN 202111486356 A CN202111486356 A CN 202111486356A CN 114268270 A CN114268270 A CN 1142682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iece
arm
clamping piece
bul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8635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68270B (zh
Inventor
李波
王娟
郭志球
朱磊
陶春华
郑丽花
周雨豪
王俊博
高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Jinko Sol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Jinko Sol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Jinko Sol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9764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53644A/zh
Priority to CN202111486356.7A priority patent/CN1142682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68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82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682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82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30/00Structural details of PV modules other than those related to light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30/00Structural details of PV modules other than those related to light conversion
    • H02S30/10Frame struct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固定夹具,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固定夹具包括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空间,第一夹持空间的下表面为承载面;夹持机构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用于调整第一夹持空间的高度;固定连接机构,固定连接机构包括第二夹持空间;固定连接机构还包括紧固件,紧固件用于调整第二夹持空间的宽度;沿第二夹持空间的宽度方向,固定连接机构的至少一侧连接夹持机构,承载面的高度小于等于固定连接机构的顶端高度且大于等于固定连接机构的底端高度。将夹持机构设置于固定夹具两侧,有利于降低夹持的光伏组件与彩钢瓦上表面之间的间距,当光伏组件朝向彩钢瓦一侧发生形变时,彩钢瓦上表面的部分结构可支撑光伏组件,避免光伏组件断裂的问题出现。

Description

固定夹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固定夹具。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能,采用诸如晶硅板、逆变器等特殊材料电子元件组成的发电体系,与电网相连并向电网输送电力的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方阵、蓄电池组、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交流配电柜和太阳跟踪控制系统。世界性能源危机促进了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而太阳能是各种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近些年来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许多产业中都有应用。
彩钢瓦建筑主要适用于生产型企业厂房、仓库等,因其结构简单稳定、施工方便、建设周期短、建筑成本低,得到了大多数生产型企业的青睐。但是彩钢瓦建筑的屋面不平整,安装光伏组件较为不便,且安装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定夹具,用以将光伏组件稳定安装于彩钢瓦的屋面上。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固定夹具,包括:
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持空间的下表面为承载面;
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调整所述第一夹持空间沿竖直方向的尺寸;
固定连接机构,所述固定连接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夹持空间;
所述固定连接机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于调整所述第二夹持空间沿水平方向的尺寸;
沿水平方向上,所述固定连接机构的至少一侧连接所述夹持机构,且所述承载面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固定连接机构的顶端高度且大于等于所述固定连接机构的底端高度。
可选地,其中:
沿竖直方向上,所述夹持机构的顶端高度小于所述紧固件的高度。
可选地,其中:
所述固定连接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通过所述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夹持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之间;
所述夹持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夹臂远离所述第二夹臂一侧,和/或所述夹持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二夹臂远离所述第一夹臂一侧;所述第一夹臂从上至下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子夹臂、第二子夹臂和第三子夹臂,所述第三子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子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之间的距离,所述夹持机构与所述第一夹臂相连接部位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子夹臂与所述第三子夹臂相连接部位的高度。
可选地,其中:
所述第一夹臂朝向所述第二夹臂的一侧表面设有防滑锯齿,和/或所述第二夹臂朝向所述第一夹臂的一侧表面设有防滑锯齿。
可选地,其中:
沿竖直方向上,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和所述第二夹片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夹持空间,且所述承载面形成于所述第一夹片朝向所述第二夹片的一侧表面,所述连接件包括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穿过并连接所述第一夹片和所述第二夹片。
可选地,其中:
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之间的距离为2-7mm。
可选地,其中:
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固定连接机构一体式连接。
所述第一夹片背对所述第二夹片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固定连接机构的底端平齐。
所述第二夹片通过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一夹片、所述固定连接机构卡接。
可选地,其中:
所述卡合结构包括第一卡合结构和第二卡合结构,
所述第一夹片朝向所述第二夹片一侧设有第一凸起,且所述固定连接机构朝向所述第一夹片侧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形成所述第一卡合结构;
所述第二夹片朝向所述第一夹片一侧设有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所述第三凸起和所述第四凸起形成所述第二卡合结构;
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和所述第二卡合结构卡接。
可选地,其中:
所述第一夹片背离所述第二夹片一侧设置有第五凸起和第六凸起,所述调节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夹片并限位于所述第五凸起和所述第六凸起之间。
可选地,其中:
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嵌入式固定于所述第一夹片朝向所述第二夹片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弹性件嵌入式固定于所述第二夹片朝向所述第一夹片一侧的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固定夹具,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固定夹具,该固定夹具包括固定连接机构和设置于固定连接机构左右方向上至少一侧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的中的第一夹持空间用于夹紧光伏组件,且将夹持机构设置于固定夹具两侧,有利于降低第一夹持空间与彩钢瓦上表面之间的间距,从而降低所需夹持的光伏组件与彩钢瓦上表面之间的间距,如此设置,当光伏组件由于重力等原因朝向彩钢瓦一侧发生位移时,彩钢瓦上表面的部分结构可以支撑到光伏组件,避免光伏组件发生形变、甚至断裂的问题出现。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夹具的一种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夹具与彩钢板、光伏组件配合的一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现有技术中,彩钢瓦建筑主要适用于生产型企业厂房、仓库等,因其结构简单稳定、施工方便、建设周期短、建筑成本低,得到了大多数生产型企业的青睐。但是彩钢瓦建筑的屋面不平整,安装光伏组件较为不便,且安装稳定性较差。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定夹具,用以将光伏组件稳定安装于彩钢瓦的屋面上。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夹具的一种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夹具与彩钢板、光伏组件配合的一种示意图,请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固定夹具200,包括:
夹持机构35,夹持机构35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夹持空间37,第一夹持空间37的下表面为承载面99;
夹持机构35还包括连接件351,连接件351用于调整第一夹持空间37沿竖直方向的尺寸;
固定连接机构36,固定连接机构36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夹持空间38;
固定连接机构36还包括紧固件361,紧固件361用于调整第二夹持空间38沿水平方向的尺寸;
沿水平方向上,固定连接机构36的至少一侧连接夹持机构35,且承载面99的高度小于等于固定连接机构的顶端高度且大于等于固定连接机构的底端高度。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固定夹具200,其中固定连接机构36的第二夹持空间38用于夹持相邻两个彩钢瓦100套接的公肋52和母肋51,如此使得相邻设置的两个彩钢瓦100的固定效果更加良好,提高彩钢瓦100之间的拼接稳定性。
将夹持机构35至少设置于固定连接机构36的左右方向中的一侧,或是将两个夹持机构35分别设置于固定连接机构36的左右方向上两侧,同时设置承载面99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固定连接机构36的顶端高度且大于等于固定连接机构36的底端高度,其中承载面99为第一夹持空间37的下表面;如此有利于降低夹持机构35的设置位置与其所要夹持的彩钢瓦100上表面的中间角驰凸起部30之间在竖直方向的间距;当将光伏组件391夹持固定在夹持机构35的第一夹持空间37后,达到了降低光伏组件391与彩钢瓦100上表面之间间距(可降至0-30mm的小间距)的效果。
上述的连接件351的长度方向与紧固件361的长度方向相交,具体可为垂直。
当本申请中固定夹具200的固定连接机构36夹持的彩钢瓦100包括中间角驰凸起部30,且将凸起部30的上表面设置为平面时,若光伏组件391由于重力等原因朝向彩钢瓦100一侧发生形变或是位移时,由于光伏组件391与彩钢瓦100上表面之间的间距比较小,此时彩钢瓦100凸起部30的上表面对光伏组件391可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光伏组件391发生断裂的问题,提高光伏组件391的使用寿命。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可选地,固定连接机构36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臂362和第二夹臂363,第一夹臂362和第二夹臂363通过紧固件361连接;第二夹持空间38形成于第一夹臂362和第二夹臂363之间;
夹持机构35连接于第一夹臂362远离第二夹臂363一侧,和/或夹持机构35连接于第二夹臂363远离第一夹臂362一侧;第一夹臂从上至下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子夹臂、第二子夹臂和第三子夹臂,第三子夹臂与第二夹臂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子夹臂与第二夹臂之间的距离,夹持机构35与第一夹臂相连接部位的高度小于等于第二子夹臂与第三子夹臂相连接部位的高度。
具体地,紧固件361包括第一螺钉3611和与其匹配的第一螺母3612,第一螺钉3611贯穿第一夹臂362和第二夹臂363,通过旋转第一螺母3612,调节第一夹臂362和第二夹臂363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对于第二夹持空间38宽度的调整,也即能够实现对于相邻两个彩钢瓦100套接的公肋52和母肋51加持力度的调整,从而保障固定连接机构36对于彩钢瓦100的固定稳定性。
本申请将夹持机构35具体设置于第一夹臂362远离第二夹臂363一侧,或是将夹持机构35具体设置于第二夹臂363远离第一夹臂362一侧,或是在第一夹臂362和第二夹臂363相对的两侧均设置夹持机构35,用于实现对光伏组件391边缘(比如光伏组件的边框,对于无边框光伏组件来说是光伏组件层压件的边缘)的夹持固定。且如此有利于降低光伏组件391与彩钢瓦100上表面之间的间距,从而在光伏组件391由于重力等原因朝向彩钢瓦100一侧发生形变或是位移时,由于光伏组件391与彩钢瓦100上表面之间的间距比较小,此时可通过彩钢瓦100上表面的至少部分实现对光伏组件391的支撑,防止光伏组件391形变严重发生断裂的问题,提高光伏组件391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提供的固定连接机构36中的第一夹臂362包括第一子夹臂、第二子夹臂、第三子夹臂,第一子夹臂、第二子夹臂和第三子夹臂从上至下依次相连接,其中,第二夹臂363沿竖直方向延伸,沿第一夹臂362朝向第二夹臂363的方向上,第三子夹臂与第二夹臂363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子夹臂与第二夹臂363之间的距离;第二子夹臂与第二夹臂363之间的距离,为沿第一子夹臂朝向第三子夹臂的方向上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夹持机构35与第一夹臂362相连接部位的高度小于等于第二子夹臂与第三子夹臂相连接部位的高度,也就是说,可设置夹持机构35中上夹片与第一夹臂362相连部位的高度不大于第一夹臂362弯折处的高度。由于锁缝的需要,第一夹臂262和第二夹臂263之间设置其下部间距宽,而上部窄间距设置可以增加紧固件361的紧固力,因此第一夹臂362在这个部位弯曲。如图1,在弯曲的第一夹臂362上,上夹片只适合安装在第三子夹臂,高过第三子夹臂后不方便安装上夹片。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可选地,沿竖直方向上,夹持机构35的顶端高度小于紧固件361的高度。
具体地,由于需要通过调节紧固件361中第一螺母3612在第一螺钉3611上的具体位置,以实现对于第二夹持空间38内部宽度的调节,为了不影响对于紧固件361的操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实施例为设置第一夹片352和第二夹片353的高度小于紧固件361的高度,以使得第一夹片352、第二夹片353的设置不会阻碍对于第一螺母3612在第一螺钉3611各个位置上的调节。
且同时,也能够进一步降低光伏组件391与彩钢瓦100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在光伏组件391由于重力等原因朝向彩钢瓦100一侧发生形变或是位移时,可通过彩钢瓦100上表面的至少部分(比如中间角驰凸起部30)实现对光伏组件391的支撑,防止光伏组件391形变严重发生断裂的问题,提高光伏组件391的使用寿命。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可选地,第一夹臂362朝向第二夹臂363的一侧表面设有防滑锯齿364,和/或第二夹臂363朝向第一夹臂362的一侧表面设有防滑锯齿364。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一种可选择的实施例为,在第一夹臂362和第二夹臂363的相对方向上的内侧表面中,在一侧或是两侧设置防滑锯齿364,或其余可选择的防滑纹路,且该防滑锯齿364具体位于第二夹持空间38所在的区域,以使得固定连接机构36对于相邻两个彩钢瓦100的夹持固定效果更加良好。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可选地,沿竖直方向上,夹持机构35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片352和第二夹片353;第一夹片352和第二夹片353之间形成第一夹持空间37,且承载面99形成于第一夹片352朝向第二夹片353的一侧表面,连接件351包括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穿过并连接第一夹片352和第二夹片353。
具体地,由于光伏组件391的上下表面一般设置为平行的两个平面且周围设有边框,因此本申请设置第一夹片352和第二夹片353相对方向上的内表面为平行关系,以使得光伏组件391的边缘嵌入第一夹持空间37中的部分均能与第一夹片352和第二夹片353的内表面完全贴合,有利于保障夹持机构35对于光伏组件391的夹持稳定性。
其中,上述的承载面99具体为形成于第一夹片352中朝向第二夹片353的一侧表面;连接件351具体为第二螺钉3511和第二螺母3512,通过第二螺钉3511贯穿第一夹片352和第二夹片353,并通过调节第二螺母3512在第二螺钉3511上的具体位置,实现第一夹持空间37上、下表面间距的调节。
可选地,第一夹片352与第二夹片353之间的距离为2-7mm;以适配其所加持的光伏组件391的厚度,使得对于光伏组件391的夹持效果更加良好。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可选地,第一夹片352与固定连接机构36一体式连接;且第二夹片353通过卡合结构与第一夹片352、固定连接机构卡接。
具体地,第一夹片352靠近第一夹臂362/第二夹臂363的一侧是一体式固定在第一夹臂362/第二夹臂363的侧表面的,此处的第一夹片352与第一夹臂362/第二夹臂363可通过一体成型进行制作,或是通过焊接等方实现式固定连接。一体式成型制作方便,不需要单独开模、节约了成本;只需取用第一夹臂362和第二夹臂363两个零件即可快速装配固定BIPV组件,所需零部件数量少、安装更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片352背对第二夹片353的一侧表面与固定连接机构36的底端平齐。第一夹片352与固定连接机构36的底端平齐,二者一体式制作时底端处于同一平面,节约了模具设计、制造成本,也方便开模成型;当固定连接机构36中竖直的第一夹臂362和第二夹臂363在水平方向上夹住彩钢瓦的锁缝时,固定连接机构36的底端面会保持水平状态,此时第一夹片352背对第二夹片353的一侧表面也会保持水平,与第一夹片352的底端相背的承载面自然也保持水平,方便直接操作水平定位夹持光伏组件391,安装高效且使光伏组件保持水平稳定状态。
第二夹片353可设置为一个单独的结构,通过卡合结构实现与第一夹片352的卡接,从而保障第一夹片352和第二夹片353之间的间距可被调节,以便于调节第一夹片352、第二夹片353对光伏组件391的夹持力度,保障光伏组件391的夹持稳定性。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可选地,卡合结构包括第一卡合结构354和第二卡合结构355,
第一夹片352朝向第二夹片353一侧设有第一凸起3541,且固定连接机构36朝向第一夹片352侧设有第二凸起3542,第一凸起3541和第二凸起3542形成第一卡合结构354;
第二夹片353朝向第一夹片352一侧设有第三凸起3551和第四凸起3552,第三凸起3551和第四凸起3552形成第二卡合结构355;
第一卡合结构354和第二卡合结构355卡接。
具体地,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实现第二夹片353与第一夹片352的卡接,同时由于卡接位置可实现上下位置的移动,从而保障第一夹片352和第二夹片353之间的间距可被调节,以便于调节第一夹片352、第二夹片353对光伏组件391的夹持力度,保障光伏组件391的夹持稳定性。
请继续参照图1,可选地,第一夹片352背离第二夹片353一侧设置有第五凸起3561和第六凸起3562,调节螺栓穿过第一夹片352并限位于第五凸起3561和第六凸起3562之间。
具体地,夹持机构35的连接件351具体为第二螺钉3511和第二螺母3512,通过第二螺钉3511贯穿第一夹片352和第二夹片353,并通过调节第二螺母3512在第二螺钉3511上的具体位置,实现第一夹持空间37高度上的调节。本申请通过在第一夹片352的下端设置第五凸起3561和第六凸起3562这两个限位柱,用于在将夹持机构35和紧固件361的位置固定后,可将第二螺母3512限位于两个定位柱之间,用于限定连接件351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该宽度方向可以为紧固件361的延伸方向,便于夹持机构35的安装。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可选地,夹持机构35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弹性件354和第二弹性件355,第一弹性件354嵌入式固定于第一夹片352朝向第二夹片353一侧的表面,第二弹性件355嵌入式固定于第二夹片353朝向第一夹片352一侧的表面。
具体地,通过在夹持机构35第一夹持空间37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第一弹性件354和第二弹性件355,可以防止光伏组件391边缘的边框被夹持于夹持机构35的第一夹持空间37时形成硬接触,避免光伏组件391发生爆板、碎裂、损伤等情况,保障光伏组件391的良好使用,提高光伏组件391的使用寿命。
其中,第一弹性件354和第二弹性件355可为通过EPDM(Ethylene PropyleneDiene Monomer,三元乙丙橡胶)构成。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固定夹具,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固定夹具,该固定夹具包括固定连接机构和设置于固定连接机构左右方向上至少一侧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的中的第一夹持空间用于夹紧光伏组件,且将夹持机构设置于固定夹具两侧,有利于降低第一夹持空间与彩钢瓦上表面之间的间距,从而降低所需夹持的光伏组件与彩钢瓦上表面之间的间距,如此设置,当光伏组件由于重力等原因朝向彩钢瓦一侧发生位移时,彩钢瓦上表面的部分结构可以支撑到光伏组件,避免光伏组件发生形变、甚至断裂的问题出现。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2)

1.一种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持空间的下表面为承载面;
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调整所述第一夹持空间沿竖直方向的尺寸;
固定连接机构,所述固定连接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夹持空间;
所述固定连接机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于调整所述第二夹持空间沿水平方向的尺寸;
沿水平方向上,所述固定连接机构的至少一侧连接所述夹持机构,且所述承载面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固定连接机构的顶端高度且大于等于所述固定连接机构的底端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沿竖直方向上,所述夹持机构的顶端高度小于所述紧固件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连接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通过所述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夹持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之间;
所述夹持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夹臂远离所述第二夹臂一侧,和/或所述夹持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二夹臂远离所述第一夹臂一侧;所述第一夹臂从上至下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子夹臂、第二子夹臂和第三子夹臂,所述第三子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子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之间的距离,所述夹持机构与所述第一夹臂相连接部位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子夹臂与所述第三子夹臂相连接部位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臂朝向所述第二夹臂的一侧表面设有防滑锯齿,和/或所述第二夹臂朝向所述第一夹臂的一侧表面设有防滑锯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
沿竖直方向上,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和所述第二夹片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夹持空间,且所述承载面形成于所述第一夹片朝向所述第二夹片的一侧表面,所述连接件包括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穿过并连接所述第一夹片和所述第二夹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之间的距离为2-7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固定连接机构一体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片背对所述第二夹片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固定连接机构的底端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片通过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一夹片、所述固定连接机构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结构包括第一卡合结构和第二卡合结构,
所述第一夹片朝向所述第二夹片一侧设有第一凸起,且所述固定连接机构朝向所述第一夹片侧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形成所述第一卡合结构;
所述第二夹片朝向所述第一夹片一侧设有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所述第三凸起和所述第四凸起形成所述第二卡合结构;
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和所述第二卡合结构卡接。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片背离所述第二夹片一侧设置有第五凸起和第六凸起,所述调节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夹片并限位于所述第五凸起和所述第六凸起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嵌入式固定于所述第一夹片朝向所述第二夹片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弹性件嵌入式固定于所述第二夹片朝向所述第一夹片一侧的表面。
CN202111486356.7A 2021-12-07 2021-12-07 固定夹具 Active CN1142682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97642.0A CN117353644A (zh) 2021-12-07 2021-12-07 固定夹具
CN202111486356.7A CN114268270B (zh) 2021-12-07 2021-12-07 固定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86356.7A CN114268270B (zh) 2021-12-07 2021-12-07 固定夹具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97642.0A Division CN117353644A (zh) 2021-12-07 2021-12-07 固定夹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8270A true CN114268270A (zh) 2022-04-01
CN114268270B CN114268270B (zh) 2023-11-03

Family

ID=8082646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97642.0A Pending CN117353644A (zh) 2021-12-07 2021-12-07 固定夹具
CN202111486356.7A Active CN114268270B (zh) 2021-12-07 2021-12-07 固定夹具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97642.0A Pending CN117353644A (zh) 2021-12-07 2021-12-07 固定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735364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2902A (zh) * 2022-06-27 2022-08-12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彩钢瓦固定装置、光伏瓦及光伏发电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88320A1 (en) * 2014-04-07 2015-10-08 Vermont Slate & Copper Services, Inc. Height adjustment bracket for roof applications
CN107035080A (zh) * 2017-06-05 2017-08-11 江西省火电建设公司 一种光伏车棚阵列防水结构
JP3228326U (ja) * 2020-07-09 2020-10-22 アクセルエナジー パワー ピーティーイー エルティーディーAccelenergy Power Pte. Ltd. 安全な発電が可能な太陽光発電建材
CN214205407U (zh) * 2020-12-04 2021-09-14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Bipv光伏部件
CN214205406U (zh) * 2020-12-04 2021-09-14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Bipv光伏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88320A1 (en) * 2014-04-07 2015-10-08 Vermont Slate & Copper Services, Inc. Height adjustment bracket for roof applications
CN107035080A (zh) * 2017-06-05 2017-08-11 江西省火电建设公司 一种光伏车棚阵列防水结构
JP3228326U (ja) * 2020-07-09 2020-10-22 アクセルエナジー パワー ピーティーイー エルティーディーAccelenergy Power Pte. Ltd. 安全な発電が可能な太陽光発電建材
CN214205407U (zh) * 2020-12-04 2021-09-14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Bipv光伏部件
CN214205406U (zh) * 2020-12-04 2021-09-14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Bipv光伏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2902A (zh) * 2022-06-27 2022-08-12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彩钢瓦固定装置、光伏瓦及光伏发电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53644A (zh) 2024-01-05
CN114268270B (zh) 2023-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78688B2 (en) Attachment member and solar cell array using same
US9093584B2 (en) Solar cell array
US2014018266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nd Mounting a Photovoltaic Array
CN114232900B (zh) 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光伏瓦装置
WO2014105429A1 (en) Photovoltaic module frame with improved bondability
WO2020162746A1 (en) Solar panel support bracket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a solar panel
CN202111112U (zh) 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夹具
CN102900732B (zh) 双钩型平板紧固系统
CN114268270A (zh) 固定夹具
CN210177838U (zh) 彩钢瓦屋面光伏支架系统
WO2021185252A1 (zh) 一种檩条及一种太阳能跟踪支架
EP2513574A2 (en) Mounting interface for a photovoltaic module
CN217461231U (zh) 一种固定夹具及光伏瓦装置
CN116054700A (zh) 线缆夹具及光伏发电装置
CN114892902A (zh) 一种彩钢瓦固定装置、光伏瓦及光伏发电系统
CN108133980B (zh) 一种用于涂布复合机的自锁式光伏电池板移调装置
CN202150466U (zh) 太阳能装置及其夹持组件
CN218633774U (zh) 一种光伏组件夹扣
CN219718129U (zh) 一种光伏组件的夹持装置及其光伏屋面系统
AU2021106014A4 (en) Purlin and solar tracking bracket
CN220798172U (zh) 一种安装装置、光伏安装系统、光伏系统
CN218771916U (zh) 一种光伏支架安装用底座
CN220291952U (zh) 一种安装装置、光伏安装系统、光伏系统
CN217975106U (zh) 一种夹具以及光伏系统
CN215871272U (zh) 一种光伏支架安装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