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6332B - 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区块链存证溯源的平台、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区块链存证溯源的平台、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6332B
CN114266332B CN202111594500.9A CN202111594500A CN114266332B CN 114266332 B CN114266332 B CN 114266332B CN 202111594500 A CN202111594500 A CN 202111594500A CN 114266332 B CN114266332 B CN 1142663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ification
point
information
image
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9450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66332A (zh
Inventor
马燕黎
李晖
周立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rui Network Researc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rui Network Resear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rui Network Researc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rui Network Resear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9450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663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66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63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663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63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品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在区块链中存证溯源的平台、装置及方法,其中平台包括:存证系统;存证系统包括:第一图像获取模块,用于与设置于企业的生产线的打标设备旁且用于拍摄打标设备的打标动作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通讯连接;图像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打标图像或视频,基于物品编码信息、物品表面纹理信息、形态信息以及用户输入的材质信息构建物品对应的验证库;上链存储模块,用于将验证库上传至区块链。本发明的物品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在区块链中存证溯源的平台,实现编码与物品附着的严格捆绑(喷涂或刻蚀),且过程被记录,并将记录结果数据存证于区块链平台上,确保相应存证信息不会被篡改,保证了溯源过程的真实性。

Description

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区块链存证溯源的平台、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在区块链中存证溯源的平台、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假冒伪劣产品损害的不仅仅是企业的形象及利益,同时也侵害消费者的利益,给厂家和消费者均造成了许多的困扰。为了应对假冒伪劣产品,通过在物品上打印防伪标签、验证码、二维码等,实现物品的防伪。
现有的存证就是验证防伪码的真实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单单验证防伪码的真实性并不能切实做到防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在区块链中存证溯源的平台、装置及方法,实现编码与物品附着的严格捆绑(喷涂或刻蚀),且过程被记录,并将记录结果数据存证于区块链平台上,确保相应存证信息不会被篡改,保证了溯源过程的真实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在区块链中存证溯源的平台,包括:存证系统;存证系统包括:
第一图像获取模块,用于与设置于企业的生产线的打标设备旁且用于拍摄打标设备的打标动作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通讯连接,用于获取物品的打标视频;
图像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打标图像或视频,获取物品的物品编码信息、物品表面纹理信息以及形态信息并基于物品编码信息、物品表面纹理信息、形态信息以及用户输入的材质信息构建物品对应的验证库;
上链存储模块,用于将验证库上传至区块链。
优选的,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在区块链中存证溯源的平台,还包括:
标识加密授权系统,用于通过注册授权从工业互联网标识系统中获取标识码;
标识解密授权与加密传输系统,用于通过网络加密装置获取标识加密授权系统获取的标识码并解密,获取编码;
标识打印驱动系统,用于基于编码驱动打标设备在物品的预设的第一位置进行打标操作。
优选的,图像解析模块解析打标图像或视频,获取物品的物品编码信息、物品表面纹理信息以及形态信息并基于物品编码信息、物品表面纹理信息、形态信息以及用户输入的材质信息构建物品对应的验证库,执行如下操作:
解析打标图像或视频,确定多张物品的第二照片;
基于多张第二照片,构建物品的全景模型;
基于预设的第一提取框对全景模型中对应第一位置的区域进行拍照,获取第三照片;
从第三照片中识别出物品编码信息;
获取预设的第二位置的提取列表;
基于预设的第二提取框对全景模型中对应第二位置的区域进行拍照,获取第四照片;
对第三照片和/或第四照片进行物品表面纹理特征提取,获取物品表面纹理信息;
基于预设的形态识别库对全景模型进行识别,获取形态信息;
获取用户输入的材质信息;
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规则;
将第一位置在全景模型中的位置信息与第三照片、物品编码信息关联,将第二位置在全景模型中的位置信息与第四照片、物品表面纹理信息关联,将第二位置都作为图像存证点构建图像存证点集,将材质信息与全景模型关联,将验证点集、第三照片、物品编码信息、第四照片、物品表面纹理信息、材质信息和全景模型作为验证信息,实现构建验证库。
优选的,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在区块链中存证溯源的平台,还包括:区块链系统,区块链系统包括:
编码获取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编码,或用于接收用户拍摄的第一照片并基于第一照片,确定编码;
验证库获取模块,用于基于编码从区块链上获取验证库;
验证模块,用于解析验证库确定验证规则和验证信息,并基于验证规则和验证信息指导用户进行验证;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用户的验证情况并形成验证记录。
优选的,验证模块解析验证库确定验证规则和验证信息,并基于验证规则和验证信息指导用户进行验证,执行如下操作:
输出是否进入验证拍摄模式;
当接收到用户确定进入验证拍摄模式的指令后,进入验证拍摄模式;
输出提示用户拍摄物体整体的第二图像的提示并获取用户拍摄的第二图像;
解析验证规则,确定验证点的提取规则;
基于验证点提取规则从验证信息中的图像存证点集中提取图像存证点作为验证点;
当提取的验证点的数目大于一时,基于验证点的提取顺序确定各个验证点的验证顺序;
基于全景模型中各个验证点的第二位置,构建各个验证点的拍摄目标模板;拍摄目标模板包括:标示第二位置的轮廓在即将拍摄的各个验证点的第三图像中位置及区域的第一标示;其中,第一标示的中心位于移动终端的拍摄区域的中心;
将全景模型与第二图像中的物体进行映射,基于全景模型中的各个验证点的第二位置,确定第二图像中的各个验证点在物体上的第三位置;
基于第一个验证点的拍摄模板中的第一标示和第一个验证点的第二位置,确定移动终端的拍摄区域的中心点的第一移动轨迹;
在验证拍摄模式下,将对应第一个验证点的第一标示和第一移动轨迹显示在移动终端的拍摄区域内,并在拍摄区域内采用第二标示对第一个验证点的第三位置进行标示;
当对应第一个验证点的第一标示和对应第一个验证点的第二标示重合时,采用第三标示显示重合区域并输出拍摄倒计时;
当倒计时结束时获取第一个验证点的第三图像;
将第三图像与第一个验证点对应的第四照片进行匹配,当匹配不符合时,退出验证拍摄模式;
当匹配符合时,依次确定验证顺序相邻两个验证点的位置关系,基于位置关系依次确定验证顺序中第一个验证点之后的验证点的从上一个验证点的第三图像拍摄完成后移动至下一个验证点的拍摄位置所对应的移动终端的拍摄区域的中心点的第二移动轨迹;
当结束一个验证点的第三图像获取后,将下一个验证点对应的第二移动轨迹标示在移动终端的拍摄区域内,
在移动终端的拍摄区域随着第二移动轨迹移动时,将第二移动轨迹对应验证点的第一标识标示在拍摄区域内;并且当第二移动轨迹对应验证点在物体上的第三位置进入拍摄区域,采用第二标示进行标示;
当第二移动轨迹对应的验证点对应的第一标示和第二标示重合时,采用第三标示显示重合区域并输出拍摄倒计时;
当倒计时结束时获取第一个验证点之后的验证点的第三图像;
将第三图像与第一个验证点之后的验证点对应的第四照片进行匹配,当匹配不符合时,退出验证拍摄模式;
当匹配符合时,继续对下一个验证点进行拍摄;
当所有的第三图像与对应的第四照片都匹配符合时,输出验证通过提示信息并输出预设的验证合格信息。
优选的,在用户拍摄验证点的第三图像时,实时获取移动终端的中心点的移动的第三移动轨迹;
确定第三移动轨迹是否偏离当前拍摄区域内标示的第二移动轨迹;
当第三移动轨迹偏离第二移动轨迹时,退出第二图像拍摄模式;
其中,确定第三移动轨迹是否偏离当前拍摄区域内标示的第二移动轨迹,包括:
在第一个验证点的第二图像的拍摄位置为原点,构建坐标系;
将第三移动轨迹映射至坐标系中并基于预设的采样时间间隔对第三移动轨迹进行采样,获取多个采样点;
将第二移动轨迹映射至坐标系中并确定第二移动轨迹上与各个采样点距离最小的点为采样点对应的关联点;
获取各个采样点的第一坐标和各个关联点的第二坐标;
基于各个采样点的第一坐标及其对应的关联点的第二坐标,确定各个采样点的偏移距离;
基于第三移动轨迹上各个采样点的第一坐标及其下一个采样点的第一坐标,确定各个采样点的第一方向向量;
基于第二移动轨迹上各个关联点的第二坐标及其下一个关联点的第一坐标,确定各个采样点的第二方向向量;
基于各个采样点的第一方向向量及其对应的关联点的第二方向向量,确定各个采样点的偏移角度;
当各个采样点的偏移距离都小于等于预设的距离阈值且各个采样点的偏移角度都小于等于预设的角度阈值时,第三移动轨迹未偏离当前拍摄区域内标示的第二移动轨迹;否则,第三移动轨迹偏离当前拍摄区域内标示的第二移动轨迹。
优选的,区块链系统还包括:锁定模块;
锁定模块执行如下操作:
从编码获取模块获取编码;
基于编码查询记录模块记录的验证记录;
获取编码对应的物体的验证记录;
解析验证记录,确定上一次验证通过距当前的第一时间差值;
当第一时间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将物体对应的编码置入待核销库;
当本次验证通过时,未来的第一时间内再次接收到验证并通过后将编码核销;第一时间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
优选的,锁定模块还执行如下操作:
解析验证记录,确定前N次用户请求验证的时间;
计算最早时间和最晚时间的第二时间差值,当第二时间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拒绝此次用户的验证请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在区块链中存证溯源的装置,包括:
计算机,在计算机上架构有上述任一项的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在区块链中存证溯源的平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在区块链中存证溯源的方法,包括:
接入上述任一项的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在区块链中存证溯源的平台,对物品进行打标存证和打标溯源查询。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在区块链中存证溯源的平台的存证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在区块链中存证溯源的平台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在区块链中存证溯源的平台的数据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在区块链中存证溯源的平台,如图1所示,包括:存证系统5;存证系统5包括:
第一图像获取模块51,用于与设置于企业的生产线的打标设备旁且用于拍摄打标设备的打标动作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通讯连接,用于获取物品的打标视频;
图像解析模块52,用于解析打标图像或视频,获取物品的物品编码信息、物品表面纹理信息以及形态信息并基于物品编码信息、物品表面纹理信息、形态信息以及用户输入的材质信息构建物品对应的验证库;
上链存储模块53,用于将验证库上传至区块链。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企业用户登录平台,接入存证系统5,实现产品的打标的过程及表面蚀刻或喷涂的编码、图像物品表面纹理特征集形态特征对应关联并存证,以便于用户接入本发明的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在区块链中存证溯源的平台进行物品的真伪的验证;存证具体操作为:在生产线的对产品进行打标的打标设备旁设置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通过互联网将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打标设备对产品打标的打标视频发送到第一图像获取模块51;图像解析模块52对打标视频进行解析以此获取物品的物品编码信息、物品表面纹理信息以及形态信息并基于物品编码信息、物品表面纹理信息、形态信息以及用户输入的材质信息构建物品对应的验证库;验证库为提供消费者用户查询验证物品的关键,因此其安全尤为重要,将其上传至区块链上进行存储,利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以保证验证库的准确性,基于材质、物品表面纹理、形态和编码进行综合分析验证相较于只是采用验证码对物体的真伪的校验,提高了物品的防伪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在区块链中存证溯源的平台,还包括:
标识加密授权系统2,用于通过注册授权从工业互联网标识系统1中获取标识码;工业互联网标识系统1用于标识码的发放,企业用户通过标识加密授权系统2实现登录到工业互联网标识,以获得加密发送的标识码;
标识解密授权与加密传输系统3,用于通过网络加密装置获取标识加密授权系统2获取的标识码并解密,获取编码;通过标识码加解密发送,保证标识码在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安全;
标识打印驱动系统4,用于基于编码驱动打标设备在物品的预设的第一位置进行打标操作。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通过标识加密授权系统2、标识解密授权与加密传输系统3和标识打印驱动系统4实现发码过程的控制,与存证系统5配合实现发码与打码全过程的记录,并将记录结果数据存证于区块链平台上,确保相应存证信息不会被篡改。保证了溯源过程的真实性。存证系统5的存证也需要经过标识解密授权与加密传输系统3的加密以及标识加密授权系统2授予权限;此外,图3为平台的数据架构示意图。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像解析模块52解析打标图像或视频,获取物品的物品编码信息、物品表面纹理信息以及形态信息并基于物品编码信息、物品表面纹理信息、形态信息以及用户输入的材质信息构建物品对应的验证库,执行如下操作:
解析打标图像或视频,确定多张物品的第二照片;打标视频是通过设置在打标设备周围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第一图像采集设备包括多个摄像头,从多个角度对打标过程进行拍摄;
基于多张第二照片,构建物品的全景模型;通过对第二照片中的物品的图像进行翻转平移的操作,拼接出物品的全景模型,实现物品的外观的全纪录;
基于预设的第一提取框对全景模型中对应第一位置的区域进行拍照,获取第三照片;第一位置即打标设备的对物体打标的位置,第一提取框确定了第三照片的提取的区域范围;可以为M*N个像素区域;
从第三照片中识别出物品编码信息;基于图像识别技术从第三照片中提取蚀刻或喷涂的标识码,以此为物品编码信息;
获取预设的第二位置的提取列表;提取列表中存储有多个提取的第二位置在全景模型中的位置;
基于预设的第二提取框对全景模型中对应第二位置的区域进行拍照,获取第四照片;第二提取框确定了第四照片的提取的区域范围;可以为K*L个像素区域;
对第三照片和/或第四照片进行物品表面纹理特征提取,获取物品表面纹理信息;
基于预设的形态识别库对全景模型进行识别,获取形态信息;形态信息包括:主体的颜色比例、是否为圆柱形、是否为正方形等;具体识别可以对全景模型进行特征提取,获取多个特征值;基于多个特征值构建标示向量,计算标示向量与形态识别库中的识别向量的相似度,提取相似度最大且大于阈值的识别向量对应关联的形态信息;
获取用户输入的材质信息;材质信息包括:塑料、金属、木材、纸质等;
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规则;验证规则包括:提取的验证点的数目等;
将第一位置在全景模型中的位置信息与第三照片、物品编码信息关联,将第二位置在全景模型中的位置信息与第四照片、物品表面纹理信息关联,将第二位置都作为图像存证点构建图像存证点集,将材质信息与全景模型关联,将验证点集、第三照片、物品编码信息、第四照片、物品表面纹理信息、材质信息和全景模型作为验证信息,实现构建验证库。
经过上述过程构建的验证库,可以满足用户基于打码区域的物品表面纹理信息以及编码实现综合验证,可以满足基于多个第二位置的第四照片进行多点验证,可以满足基于材质信息、物品编码信息、物品表面纹理信息综合验证;实现提供多种验证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在区块链中存证溯源的平台,还包括:区块链系统6,区块链系统6是用于链接至区块链上用于获取区块链存储的验证库,接收消费者用户采用消费者客户端的接入,用于消费者用户对物体的真伪验证等;
其中,区块链系统6包括:
编码获取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编码,或用于接收用户拍摄的第一照片并基于第一照片,确定编码;提供两种编码获取模式,一种方式为编码获取模块通过输出输入框接收用户在输入框内输入的编码,另一种方式为接收用户拍摄的第一照片,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对照片中的编码进行识别,确定编码;
验证库获取模块,用于基于编码从区块链上获取验证库;将编码与验证库内的编码进行匹配,当相同时,获取验证库;
验证模块,用于解析验证库确定验证规则和验证信息,并基于验证规则和验证信息指导用户进行验证;验证模块可以指导及辅助用户的验证,即辅助用户在验证过程中的操作及拍摄位置等,实现消费者能够简单快速的完成验证;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用户的验证情况并形成验证记录。验证情况包括请求验证、验证通过以及验证不通过等,验证记录主要记录请求验证的时间、此次验证是否通过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验证模块解析验证库确定验证规则和验证信息,并基于验证规则和验证信息指导用户进行验证,执行如下操作:
输出是否进入验证拍摄模式;例如:以输出选择框的形式输出;
当接收到用户确定进入验证拍摄模式的指令后,进入验证拍摄模式;对于输出的选择框,当消费者用户点击确定按钮时,验证模块进入验证拍摄模式,点击取消按钮时,不进入验证拍摄模式并退出且断开与区块链系统6的连接;
输出提示用户拍摄物体整体的第二图像的提示并获取用户拍摄的第二图像;
解析验证规则,确定验证点的提取规则;提取规则包括随机提取,从总量为Y的图像存证点中提取X个图像存证点作为验证点;
基于验证点提取规则从验证信息中的图像存证点集中提取图像存证点作为验证点;即图像存证点集中包括Y个图像存证点,提取其中X个作为验证点;
当提取的验证点的数目为一时,直接基于全景模型中验证点的第二位置,构建各个验证点的拍摄目标模板;拍摄目标模板包括:标示第二位置的轮廓在即将拍摄的验证点的第三图像中位置及区域的第一标示;其中,第一标示的中心位于移动终端的拍摄区域的中心;
将全景模型与第二图像中的物体进行映射,基于全景模型中的各个验证点的第二位置,确定第二图像中的各个验证点在物体上的第三位置;
基于验证点的拍摄模板中的第一标示和验证点的第二位置,确定移动终端的拍摄区域的中心点的第一移动轨迹;
在验证拍摄模式下,将对应验证点的第一标示和第一移动轨迹显示在移动终端的拍摄区域内,并在拍摄区域内采用第二标示对验证点的第三位置进行标示;
当对应验证点的第一标示和对应验证点的第二标示重合时,采用第三标示显示重合区域并输出拍摄倒计时;
当倒计时结束时获取验证点的第三图像;
将第三图像与验证点对应的第四照片进行匹配,当匹配符合时,退出验证拍摄模式;
输出验证通过提示信息并输出预设的验证合格信息;
当提取的验证点的数目大于一时,基于验证点的提取顺序确定各个验证点的验证顺序;
基于全景模型中各个验证点的第二位置,构建各个验证点的拍摄目标模板;拍摄目标模板包括:标示第二位置的轮廓在即将拍摄的各个验证点的第三图像中位置及区域的第一标示;其中,第一标示的中心位于移动终端的拍摄区域的中心;拍摄目标模板用于显示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中部的第一标示标示出验证点的轮廓,更进一步地还可以在移动终端运动过程中在第一标示外标示出物体的轮廓;以辅助用户进行拍摄;拍摄目标模板为透明,不影响正常拍摄;
将全景模型与第二图像中的物体进行映射,基于全景模型中的各个验证点的第二位置,确定第二图像中的各个验证点在物体上的第三位置;通过全景模型与第二图像中的物体的映射实现确定当前待拍摄的验证点在第二图像中的第三位置;
基于第一个验证点的拍摄模板中的第一标示和第一个验证点的第二位置,确定移动终端的拍摄区域的中心点的第一移动轨迹;第一移动轨迹表现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为从屏幕的中心点指向第二图像中物体上验证点的第三位置;其为移动终端所在平面内的平面轨迹;
在验证拍摄模式下,将对应第一个验证点的第一标示和第一移动轨迹显示在移动终端的拍摄区域内,并在拍摄区域内采用第二标示对第一个验证点的第三位置进行标示;通过第一标示、第二标示和第一移动轨迹指示消费者用户怎样移动移动终端,以实现第一标示和第二标示的重合,重合是两个标示在屏幕上完全一致,这样便于下一个验证点的路径的移动以及通过路径是否偏差来判定拍摄是否正常;
当对应第一个验证点的第一标示和对应第一个验证点的第二标示重合时,采用第三标示显示重合区域并输出拍摄倒计时;通过倒计时提醒用户保持移动终端的位置,以保证拍摄的第三图像的准确;第一标示可以采用红色边框,第二标示可以采用绿色边框;第三标示可以采用彩色闪烁边框;第一移动轨迹可以采用带箭头的虚线进行标示;
当倒计时结束时获取第一个验证点的第三图像;
将第三图像与第一个验证点对应的第四照片进行匹配,当匹配不符合时,退出验证拍摄模式;其中,第三图像与第四照片的匹配,可以采用分别提取多个特征值(例如:物品表面纹理特征对应的特征值),计算提取的特征值的相似度实现,基于相似度进行是否匹配的判断;当相似度大于对应的阈值(0.98)时,确定两者匹配,否则为不匹配;
当匹配符合时,依次确定验证顺序相邻两个验证点的位置关系,基于位置关系依次确定验证顺序中第一个验证点之后的验证点的从上一个验证点的第三图像拍摄完成后移动至下一个验证点的拍摄位置所对应的移动终端的拍摄区域的中心点的第二移动轨迹;当第一个验证点找到后,通过验证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实现对其他验证点的位置导航,在移动时,用户需要在拍摄第一个验证点的位置所在的与物体表面平面平行的平面上平移,以实现准确地找到下一个验证点;
当结束一个验证点的第三图像获取后,将下一个验证点对应的第二移动轨迹标示在移动终端的拍摄区域内,
在移动终端的拍摄区域随着第二移动轨迹移动时,将第二移动轨迹对应验证点的第一标识标示在拍摄区域内;并且当第二移动轨迹对应验证点在物体上的第三位置进入拍摄区域,采用第二标示进行标示;
当第二移动轨迹对应的验证点对应的第一标示和第二标示重合时,采用第三标示显示重合区域并输出拍摄倒计时;
当倒计时结束时获取第一个验证点之后的验证点的第三图像;
将第三图像与第一个验证点之后的验证点对应的第四照片进行匹配,当匹配不符合时,退出验证拍摄模式;
当匹配符合时,继续对下一个验证点进行拍摄;
当所有的第三图像与对应的第四照片都匹配符合时,输出验证通过提示信息并输出预设的验证合格信息。
本实施例限定了消费者用户在验证过程中的拍摄动作并指导,提高了验证效率;此外,采用随机挑选图像存证点作为验证点;使每次验证的时候的拍摄都不一致,提高了验证步骤破解的难道,提高了防伪效果。当验证合格后可以根据消费者用户的需求输出对应的打标图像或视频、编码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用户拍摄验证点的第三图像时,实时获取移动终端的中心点的移动的第三移动轨迹;
确定第三移动轨迹是否偏离当前拍摄区域内标示的第二移动轨迹;
当第三移动轨迹偏离第二移动轨迹时,退出第二图像拍摄模式;
基于第三移动轨迹对用户的拍摄动作进行限定,以实现验证过程的真实有效;其中第三移动轨迹为第一个验证点以及之后验证点之间移动终端的移动轨迹在以第一验证点拍摄位置所在的与物体表面平行的平面的投影轨迹,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中的陀螺仪进行轨迹记录然后经过投影获得;
其中,确定第三移动轨迹是否偏离当前拍摄区域内标示的第二移动轨迹,包括:
在第一个验证点的第二图像的拍摄位置为原点,构建坐标系;坐标系为以第一验证点拍摄位置所在的与物体表面平行的平面内的平面坐标系;
将第三移动轨迹映射至坐标系中并基于预设的采样时间间隔对第三移动轨迹进行采样,获取多个采样点;
将第二移动轨迹映射至坐标系中并确定第二移动轨迹上与各个采样点距离最小的点为采样点对应的关联点;
获取各个采样点的第一坐标和各个关联点的第二坐标;
基于各个采样点的第一坐标及其对应的关联点的第二坐标,确定各个采样点的偏移距离;
基于第三移动轨迹上各个采样点的第一坐标及其下一个采样点的第一坐标,确定各个采样点的第一方向向量;
基于第二移动轨迹上各个关联点的第二坐标及其下一个关联点的第一坐标,确定各个采样点的第二方向向量;
基于各个采样点的第一方向向量及其对应的关联点的第二方向向量,确定各个采样点的偏移角度;偏移角度计算可以采用余弦角度计算公式;
当各个采样点的偏移距离都小于等于预设的距离阈值且各个采样点的偏移角度都小于等于预设的角度阈值时,第三移动轨迹未偏离当前拍摄区域内标示的第二移动轨迹;否则,第三移动轨迹偏离当前拍摄区域内标示的第二移动轨迹。
综合角度与距离偏差对第三移动轨迹是否相对于第二移动轨迹发生偏移,提高了偏移确定的准确性及全面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区块链系统6还包括:锁定模块;
锁定模块执行如下操作:
从编码获取模块获取编码;
基于编码查询记录模块记录的验证记录;
获取编码对应的物体的验证记录;
解析验证记录,确定上一次验证通过距当前的第一时间差值;
当第一时间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例如:2小时)时,将物体对应的编码置入待核销库;
当本次验证通过时,未来的第一时间内再次接收到验证并通过后将编码核销;第一时间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
通过在短时间内的两次验证请求通过,实现智能判定消费者用户进行了核销;防止消费者用户采用多次验证,获取到所有的图像存证点;锁定模块的核销规则结合随机提取图像存证点作为验证点的方式降低了验证方法被破解的风险。
在一个实施例中,锁定模块还执行如下操作:
解析验证记录,确定前N次用户请求验证的时间;例如N为4;
计算最早时间和最晚时间的第二时间差值,当第二时间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阈值(例如:一天)时,拒绝此次用户的验证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物体表面存证刮痕等,在验证时,可以先将验证库基于预设的刮痕图库进行第四照片与标准刮痕照片进行复合,在用于对第三图像的匹配;此外,允许刮痕等瑕疵验证的验证点不能超过一个阈值(例如:提取的验证点的总数的10%),以限制刮痕验证的占比,防止对验证结果的不利影响。
通过限制请求验证的时间间隔,实现进一步降低了验证方法被破解的风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在区块链中存证溯源的装置,包括:
计算机,在计算机上架构有上述任一项的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在区块链中存证溯源的平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在区块链中存证溯源的方法,包括:
接入上述任一项的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在区块链中存证溯源的平台,对物品进行打标存证和打标溯源查询。消费者用户可以采用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接入本平台,进行打标溯源查询,不仅可以查询编码、物品表面纹理等;更进一步还可以查询到打码图像或视频;提高了物体验证的真实可靠。企业用户通过将对打标设备拍摄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接入平台,实现自动的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及打标图像或视频的获取及存证至区块链,提高了存证的真实可靠。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在区块链中存证溯源的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存证系统和区块链系统;所述存证系统包括:
第一图像获取模块,用于与设置于企业的生产线的打标设备旁且用于拍摄所述打标设备的打标动作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通讯连接,用于获取物品的打标图像或视频;
图像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打标图像或视频,获取物品的物品编码信息、物品表面纹理信息以及形态信息并基于所述物品编码信息、物品表面纹理信息、形态信息以及用户输入的材质信息构建所述物品对应的验证库;
上链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验证库上传至区块链;
所述区块链系统包括:
编码获取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编码,或用于接收用户拍摄的第一照片并基于所述第一照片,确定所述编码;
验证库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编码从所述区块链上获取所述验证库;
验证模块,用于解析所述验证库确定验证规则和验证信息,并基于所述验证规则和所述验证信息指导用户进行验证;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用户的验证情况并形成验证记录;
所述验证模块解析所述验证库确定验证规则和验证信息,并基于所述验证规则和所述验证信息指导用户进行验证,执行如下操作:
输出是否进入验证拍摄模式;
当接收到用户确定进入所述验证拍摄模式的指令后,进入验证拍摄模式;
输出提示用户拍摄物体整体的第二图像的提示并获取用户拍摄的第二图像;
解析所述验证规则,确定验证点的提取规则;
基于验证点提取规则从所述验证信息中的图像存证点集中提取图像存证点作为验证点;
当提取的验证点的数目大于一时,基于验证点的提取顺序确定各个验证点的验证顺序;
基于物品的全景模型中各个验证点的第二位置,构建各个所述验证点的拍摄目标模板;所述拍摄目标模板包括:标示所述第二位置的轮廓在即将拍摄的各个所述验证点的第三图像中位置及区域的第一标示;其中,所述第一标示的中心位于移动终端的拍摄区域的中心;
将所述全景模型与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物体进行映射,基于所述全景模型中的各个所述验证点的所述第二位置,确定所述第二图像中的各个所述验证点在所述物体上的第三位置;
基于第一个所述验证点的所述拍摄模板中的第一标示和第一个所述验证点的所述第二位置,确定移动终端的所述拍摄区域的中心点的第一移动轨迹;
在验证拍摄模式下,将对应第一个所述验证点的所述第一标示和所述第一移动轨迹显示在移动终端的拍摄区域内,并在所述拍摄区域内采用第二标示对第一个所述验证点的所述第三位置进行标示;
当对应第一个所述验证点的所述第一标示和对应第一个所述验证点的所述第二标示重合时,采用第三标示显示重合区域并输出拍摄倒计时;
当倒计时结束时获取第一个所述验证点的第三图像;
将所述第三图像与第一个所述验证点对应的第四照片进行匹配,当匹配不符合时,退出所述验证拍摄模式;
当匹配符合时,依次确定所述验证顺序相邻两个所述验证点的位置关系,基于所述位置关系依次确定所述验证顺序中第一个所述验证点之后的所述验证点的从上一个所述验证点的第三图像拍摄完成后移动至下一个所述验证点的拍摄位置所对应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拍摄区域的中心点的第二移动轨迹;
当结束一个所述验证点的所述第三图像获取后,将下一个所述验证点对应的所述第二移动轨迹标示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拍摄区域内,
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拍摄区域随着第二移动轨迹移动时,将所述第二移动轨迹对应所述验证点的第一标识标示在所述拍摄区域内;并且当所述第二移动轨迹对应所述验证点在所述物体上的第三位置进入所述拍摄区域,采用第二标示进行标示;
当所述第二移动轨迹对应的所述验证点对应的所述第一标示和所述第二标示重合时,采用第三标示显示重合区域并输出拍摄倒计时;
当倒计时结束时获取第一个所述验证点之后的所述验证点的第三图像;
将所述第三图像与第一个所述验证点之后的所述验证点对应的第四照片进行匹配,当匹配不符合时,退出所述验证拍摄模式;
当匹配符合时,继续对下一个验证点进行拍摄;
当所有的所述第三图像与对应的所述第四照片都匹配符合时,输出验证通过提示信息并输出预设的验证合格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在区块链中存证溯源的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标识加密授权系统,用于通过注册授权从工业互联网标识系统中获取标识码;
标识解密授权与加密传输系统,用于通过网络加密装置获取所述标识加密授权系统获取的所述标识码并解密,获取所述编码;
标识打印驱动系统,用于基于所述编码驱动所述打标设备在物品的预设的第一位置进行打标操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在区块链中存证溯源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解析模块解析所述打标图像或视频,获取物品的物品编码信息、物品表面纹理信息以及形态信息并基于所述物品编码信息、物品表面纹理信息、形态信息以及用户输入的材质信息构建所述物品对应的验证库,执行如下操作:
解析所述打标图像或视频,确定多张所述物品的第二照片;
基于多张所述第二照片,构建所述物品的全景模型;
基于预设的第一提取框对所述全景模型中对应第一位置的区域进行拍照,获取第三照片;
从所述第三照片中识别出所述物品编码信息;
获取预设的第二位置的提取列表;
基于预设的第二提取框对所述全景模型中对应所述第二位置的区域进行拍照,获取第四照片;
对所述第三照片和/或所述第四照片进行物品表面纹理特征提取,获取所述物品表面纹理信息;
基于预设的形态识别库对所述全景模型进行识别,获取形态信息;
获取用户输入的材质信息;
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规则;
将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全景模型中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三照片、所述物品编码信息关联,将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全景模型中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第四照片、所述物品表面纹理信息关联,将所述第二位置都作为图像存证点构建图像存证点集,将所述材质信息与所述全景模型关联,将所述验证点集、所述第三照片、所述物品编码信息、所述第四照片、所述物品表面纹理信息、所述材质信息和所述全景模型作为验证信息,实现构建所述验证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在区块链中存证溯源的平台,其特征在于,在用户拍摄所述验证点的所述第三图像时,实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中心点的移动的第三移动轨迹;
确定所述第三移动轨迹是否偏离当前所述拍摄区域内标示的所述第二移动轨迹;
当所述第三移动轨迹偏离所述第二移动轨迹时,退出所述第二图像拍摄模式;
其中,确定所述第三移动轨迹是否偏离当前所述拍摄区域内标示的所述第二移动轨迹,包括:
在第一个所述验证点的所述第二图像的拍摄位置为原点,构建坐标系;
将所述第三移动轨迹映射至所述坐标系中并基于预设的采样时间间隔对所述第三移动轨迹进行采样,获取多个采样点;
将所述第二移动轨迹映射至所述坐标系中并确定所述第二移动轨迹上与各个所述采样点距离最小的点为所述采样点对应的关联点;
获取各个所述采样点的第一坐标和各个所述关联点的第二坐标;
基于各个所述采样点的第一坐标及其对应的所述关联点的所述第二坐标,确定各个所述采样点的偏移距离;
基于所述第三移动轨迹上各个所述采样点的第一坐标及其下一个所述采样点的所述第一坐标,确定各个所述采样点的第一方向向量;
基于所述第二移动轨迹上各个所述关联点的第二坐标及其下一个所述关联点的所述第一坐标,确定各个所述采样点的第二方向向量;
基于各个所述采样点的所述第一方向向量及其对应的所述关联点的所述第二方向向量,确定各个所述采样点的偏移角度;
当各个所述采样点的所述偏移距离都小于等于预设的距离阈值且各个所述采样点的所述偏移角度都小于等于预设的角度阈值时,所述第三移动轨迹未偏离当前所述拍摄区域内标示的所述第二移动轨迹;否则,所述第三移动轨迹偏离当前所述拍摄区域内标示的所述第二移动轨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在区块链中存证溯源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系统还包括:锁定模块;
所述锁定模块执行如下操作:
从所述编码获取模块获取所述编码;
基于所述编码查询所述记录模块记录的验证记录;
获取所述编码对应的所述物体的验证记录;
解析所述验证记录,确定上一次验证通过距当前的第一时间差值;
当所述第一时间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将所述物体对应的所述编码置入待核销库;
当本次验证通过时,未来的第一时间内再次接收到验证并通过后将所述编码核销;所述第一时间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在区块链中存证溯源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模块还执行如下操作:
解析所述验证记录,确定前N次用户请求验证的时间;
计算最早时间和最晚时间的第二时间差值,当所述第二时间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拒绝此次用户的验证请求。
7.一种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在区块链中存证溯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机,在所述计算机上架构有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在区块链中存证溯源的平台。
8.一种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在区块链中存证溯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在区块链中存证溯源的平台,对物品进行打标存证和打标溯源查询。
CN202111594500.9A 2021-12-24 2021-12-24 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区块链存证溯源的平台、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42663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94500.9A CN114266332B (zh) 2021-12-24 2021-12-24 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区块链存证溯源的平台、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94500.9A CN114266332B (zh) 2021-12-24 2021-12-24 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区块链存证溯源的平台、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6332A CN114266332A (zh) 2022-04-01
CN114266332B true CN114266332B (zh) 2022-08-26

Family

ID=80829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94500.9A Active CN114266332B (zh) 2021-12-24 2021-12-24 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区块链存证溯源的平台、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66332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4732A (zh) * 2021-04-21 2021-07-09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存证数据校验方法、校验装置、存证方法和存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04786A1 (en) * 2012-02-03 2013-08-08 Daniel Mattes Verification of Online Transactions
CN105975823A (zh) * 2016-05-05 2016-09-28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区分人机的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11369261A (zh) * 2018-12-24 2020-07-0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产品溯源方法和系统、产品溯源信息处理方法
CN109657760A (zh) * 2019-01-11 2019-04-19 成都铀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与区块链的信息采集认证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4732A (zh) * 2021-04-21 2021-07-09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存证数据校验方法、校验装置、存证方法和存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6332A (zh) 202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17130B2 (en) Forensic video recording with presence detection
US10950099B1 (en) Tracking user posture in a mechanized store
US11669607B2 (en) ID verification with a mobile device
CN108291876B (zh) 用于检测产品的真实性的系统及方法
CN104616132B (zh) 一种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和方法
JP6409082B2 (ja) ノンストップ顔認証システム
CN107025397B (zh) 身份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US977931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erifying vehicle ownership from an image
WO2007063970A1 (ja) 監視カメラシステム及び顔画像追跡記録方法
CN207267409U (zh) 物联网智能印章系统
KR102120051B1 (ko) 수치화된 표면지문을 포함한 제품의 물리적 특징정보 및 블록체인을 활용한 원본 인증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20521260A (ja) 天然生物情報に基づく商品偽造防止検証システム
CN108959884B (zh) 人证核验装置和方法
US20210398109A1 (en) Generating obfuscated identification templates for 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US20230084897A1 (en) Registration and payment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ing face information
US11410460B2 (en) Dynamic lighting for image-based verification processing
KR20070080066A (ko) 영상인식을 이용한 개인인증 및 전자서명 시스템 및 그방법
CN114266332B (zh) 编码、物品表面纹理区块链存证溯源的平台、装置及方法
CN109325333A (zh) 一种双识别登录、支付的方法、装置
CN102914544B (zh) 用于租赁业务的视觉检查装置
TWI609355B (zh) 擴增實境之認證保全系統與方法
CN113112659A (zh) 一种物品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862387B (zh) 一种基于可信条码的支付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9214224A (zh) 信息编码的风险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4266331A (zh) 一种对物品编码信息进行查询并验证的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