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5513A - 驱动控制模组、驱动控制方法、双层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驱动控制模组、驱动控制方法、双层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5513A
CN114265513A CN202010974951.4A CN202010974951A CN114265513A CN 114265513 A CN114265513 A CN 114265513A CN 202010974951 A CN202010974951 A CN 202010974951A CN 114265513 A CN114265513 A CN 1142655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control
touch
fram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749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65513B (zh
Inventor
李鹏涛
韩锐
于洁
马青
尹大根
崔栋
田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7495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65513B/zh
Priority to US17/904,181 priority patent/US20230067469A1/en
Priority to GB2218204.2A priority patent/GB2610964A/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12229 priority patent/WO202205753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265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55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655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55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06F3/04184Synchronisation with the driving of the display or the backlighting unit to avoid interferences generated internall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49Details of the mechan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ousing parts or relating to the method of assemb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控制模组、驱动控制方法、双层面板和显示装置。所述驱动控制模组应用于双层面板,所述双层面板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为触控显示面板,所述第二面板为显示面板,所述驱动控制模组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面板的触控阶段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的间隔阶段内;所述第一面板用于在所述触控阶段内进行触控检测;所述间隔阶段包括扫描空白阶段、一帧画面显示时间的帧开始时间、一帧画面显示时间的帧结束时间中的至少一个。本发明能够减少第二面板对第一面板触控精度的影响。

Description

驱动控制模组、驱动控制方法、双层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控制模组、驱动控制方法、双层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双层面板中,第一面板为触控显示面板,第二面板为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面板71和所述第二面板72通过贴合胶相互贴合,由于所述第一面板71和所述第二面板72相离较近,第一面板71和第二面板72之间存在电容,当第二面板72发生电压变化时,第一面板会被所述电容耦合而发生电压变化,若第二面板72不同区域变化不同,则第一面板71不同区域被电容耦合的情况也会不同。而第一面板71的触控检测原理是通过检测电压变化而得出触控坐标,若是在触控检测过程中一直受到第二面板72的影响,则第一面板71的触控准确性和精度将受到很大影响,严重时会发生功能失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控制模组、驱动控制方法、双层面板和显示装置,解决现有的双层面板中,第二面板对于第一面板触控精度的影响大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驱动控制模组,应用于双层面板,所述双层面板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为触控显示面板,所述第二面板为显示面板,所述驱动控制模组包括控制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面板的触控阶段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的间隔阶段内;
所述第一面板用于在所述触控阶段内进行触控检测;
所述间隔阶段包括扫描空白阶段、一帧画面显示时间的帧开始时间、一帧画面显示时间的帧结束时间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所述间隔阶段包括扫描空白阶段,所述扫描空白阶段包括帧间空白时间段,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面板在其帧间空白时间段中的触控阶段进行触控检测,并控制所述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至少部分交叠。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第一面板的刷新率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刷新率相同,并控制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帧同步。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具体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重合,以使得所述第一面板的触控阶段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中。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具体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面板的扫描开始时间和所述第二面板的扫描开始时间之间间隔的时间小于或等于第一误差时间,所述间隔阶段包括一帧画面显示时间的帧开始时间或一帧画面显示时间的帧结束时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误差时间与一帧画面显示时间之间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05。
可选的,所述触控阶段持续的时间与所述帧间空白时间段持续的时间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2而小于或等于0.6;
所述触控阶段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内,所述触控阶段的开始时间与该帧间空白时间段的开始时间之间的时间差,与所述帧间空白时间段持续的时间之间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4。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面板进行触控检测时,控制第二面板停止进行显示驱动。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当所述第一面板进行触控检测时,控制第二面板继续显示当前画面,并在所述第一面板进入显示阶段时,控制从所述第二面板中的待扫描栅线开始继续进行扫描;
所述待扫描栅线为在所述第一面板进行触控检测前,所述第二面板中的最后被扫描的栅线的下一行栅线。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驱动控制子电路、控制子电路和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
所述第一驱动控制子电路与所述第一面板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面板的触控状态输出触控指示信号;
所述控制子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控制子电路和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触控指示信号,并当所述触控指示信号指示所述第一面板进入触控阶段时,向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提供驱动停止控制信号,并当所述触控指示信号指示所述第一面板进入显示阶段时,向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提供驱动控制信号;
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与所述第二面板电连接,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驱动停止控制信号,控制停止扫描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的所有行栅线,并记录在接收到所述驱动停止控制信号前,所述第二面板中的最后被扫描的栅线位于的行数N,并响应于所述驱动控制信号,控制从所述第二面板中的第N+1行栅线继续进行扫描;
N为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驱动停止控制信号,控制向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的所有栅线提供第一电压信号,以控制停止扫描所述所有行栅线,并控制停止向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的数据线提供数据电压。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为直流电压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驱动停止控制信号,控制向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的所有栅线提供预定栅极驱动信号,控制向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的所有数据线提供预定电压信号;
所述预定栅极驱动信号为第二电压信号与触控驱动信号叠加后生成的信号,所述预定电压信号为第三电压信号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叠加后生成的信号;
所述触控驱动信号为第一面板处于触控状态时,所述第一面板中的触控驱动线上的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三电压信号为直流电压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控制子电路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面板启动后,持续检测所述第一面板的触控状态。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所述双层面板启动时,控制先启动所述第一面板,并控制在启动所述第一面板后启动所述第二面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驱动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驱动控制模组,所述驱动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电路控制第一面板的触控阶段设置于第二面板的间隔阶段内;
所述间隔阶段包括扫描空白阶段、一帧画面显示时间的帧开始时间、一帧画面显示时间的帧结束时间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所述间隔阶段包括扫描空白阶段,所述扫描空白阶段包括帧间空白时间段,所述驱动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面板在其帧间空白时间段中的触控阶段进行触控检测,并控制所述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与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至少部分交叠。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驱动控制方法具体包括:所述控制电路控制第一面板的刷新率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刷新率相同,并控制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帧同步。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驱动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当所述第一面板进行触控检测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第二面板停止进行显示驱动。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当所述第一面板进行触控检测时,控制第二面板继续显示当前画面,并在所述第一面板进入显示阶段时,控制从所述第二面板中的待扫描栅线开始继续进行扫描;
所述待扫描栅线为在所述第一面板进行触控检测前,所述第二面板中的最后被扫描的栅线的下一行栅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层面板,包括上述的驱动控制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驱动控制模组、驱动控制方法、双层面板和显示装置能够减少第二面板对第一面板触控精度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双层面板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驱动控制模组的结构图;
图3是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B2、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B1和第一面板的触控阶段T0的时序关系示意图;
图4是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B2、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B1和第一面板的触控阶段T0的时序关系示意图;
图5是在又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B2、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B1和第一面板的触控阶段T0的时序关系示意图;
图6是在再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B2、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B1和第一面板的触控阶段T0的时序关系示意图;
图7是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B2、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B1和第一面板的触控阶段T0的时序关系示意图;
图8是在一种实施例中,在触控阶段T0、在触控阶段T0之前,以及,在触控阶段T0之后,各栅线上的栅极驱动信号和数据线上的电压信号的波形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驱动控制模组中的控制电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10是在触控阶段T0,第一面板中的触控驱动线上的触控驱动信号TP、第二面板中的栅线上的栅极驱动信号和第二面板中的数据线上的电压信号同步变化的示意图;
图11是触控阶段T0设置于两帧画面显示时间之间时,各栅线上的栅极驱动信号的波形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驱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双层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所有实施例中采用的晶体管均可以为三极管、薄膜晶体管或场效应管或其他特性相同的器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区分晶体管除控制极之外的两极,将其中一极称为第一极,另一极称为第二极。
在实际操作时,当所述晶体管为三极管时,所述控制极可以为基极,所述第一极可以为集电极,所述第二极可以发射极;或者,所述控制极可以为基极,所述第一极可以为发射极,所述第二极可以集电极。
在实际操作时,当所述晶体管为薄膜晶体管或场效应管时,所述控制极可以为栅极,所述第一极可以为漏极,所述第二极可以为源极;或者,所述控制极可以为栅极,所述第一极可以为源极,所述第二极可以为漏极。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驱动控制模组,应用于双层面板,所述双层面板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为触控显示面板,所述第二面板为显示面板,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控制模组包括控制电路20;
所述控制电路20分别与所述第一面板71和所述第二面板72电连接,用于所述第一面板的触控阶段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的间隔阶段内;
所述第一面板用于在所述触控阶段内进行触控检测;
所述间隔阶段包括扫描空白阶段、一帧画面显示时间的帧开始时间、一帧画面显示时间的帧结束时间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扫描空白阶段包括帧间空白时间段和帧内空白时间段;
所述帧间空白时间段指的是:两帧画面显示时间之间的空白时间段;
所述帧内空白时间段指的是:当在一帧画面显示时间之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显示阶段时,所述帧内空白时间段为两个相邻的显示阶段之间的空白时间段;
在所述帧间空白时间段和所述帧内空白时间段内,所述第二面板不进行显示驱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帧画面显示时间的帧开始时间指的是:一帧画面显示时间中的最开始M行栅线打开时间,M为正整数;
一帧画面显示时间的帧结束时间指的是:一帧画面显示时间中的最后M行栅线打开时间。
在具体实施时,M行栅线打开时间与一帧画面显示时间之间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05,但不以此为限。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驱动控制模组能够控制所述第一面板的触控阶段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的间隔阶段内,使得当所述第一面板71进行触控检测时,所述第二面板72停止显示驱动,可以防止第二面板72通过电容影响第一面板71的触控检测精度;或者,所述控制电路可以控制当所述第一面板71开始进行触控检测时,所述第二面板72即将结束显示驱动,或者,所述控制电路可以控制当所述第一面板71结束触控检测时,所述第二面板72刚开始进行显示驱动,也即,所述触控阶段仅与第二面板72的帧开始时间或第二面板72的帧结束时间至少部分重合,能够改善第二面板72通过电容影响第一面板71的触控检测精度的情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板71和第二面板72通过贴合实现BD Cell(双层面板),由于两者玻璃距离较近,第一面板71和第二面板72之间存在电容,当第二面板72发生电压变化时,第一面板71会由于电容耦合而发生电压变化;而所述第一面板71的触控检测原理是检测电压变化得出电容值变化,进而得出触控坐标,若是检测过程中一直受到第二面板72干扰,则触控检测的准确性和精度将受到很大影响,情况严重时会发生触控功能失常。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驱动控制模组在工作时,当所述第一面板71进行触控检测时,所述控制电路20控制第二面板72停止进行显示驱动,或控制所述第二面板72刚开始进行显示驱动或即将结束显示驱动,以实现在第一面板71进行触控检测过程中,第二面板72无栅极扫描和源极扫描动作,或者第二面板72处于帧开始时间或帧结束时间,这样可以防止或改善第二面板72通过电容影响第一面板71的触控检测精度的情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板可以为TDDI(Touch and Display DriverIntegration,触控与显示驱动器集成)面板,TDDI面板为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可以复用公共电极为触控电极,但不以此为限。
可选的,所述间隔阶段包括扫描空白阶段,所述扫描空白阶段包括帧间空白时间段,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面板在其帧间空白时间段中的触控阶段进行触控检测,并控制所述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至少部分交叠。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面板在其帧间空白时间段中的触控阶段进行触控检测,并所述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至少部分交叠,也即使得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重合或间隔时间较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板的刷新率、所述第一面板的触控频率和所述第二面板的刷新率可以相等,例如可以都为60Hz,但不以为限。
可选的,所述第一面板的刷新率和所述第二面板的刷新率也可以不相等,第一面板的触控频率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刷新率相等。例如,所述第一面板的刷新率可以为120Hz,所述第二面板的刷新率可以为60Hz,所述第一面板的触控频率也可以为60Hz,从而使得能够在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控制所述第一面板进行触控检测。
在优选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第一面板的刷新率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刷新率相同,并控制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帧同步,以使得所述第一面板的触控阶段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至少部分交叠,或者,所述触控阶段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之间相隔时间短。
例如,第一面板的刷新率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刷新率可以都为60Hz,所述第一面板的触控频率可以为60Hz,但不以此为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帧同步指的可以是:
所述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和所述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重合;或者,
所述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和所述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之间的间隔时间小于预定时间;
但不以此为限。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预定时间与一帧画面显示时间之间的比值可以小于或等于0.05,但不以此为限。
根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电路具体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重合,以使得所述第一面板的触控阶段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中,以实现在第一面板进行触控检测过程中,第二面板停止显示驱动动作,这样可以防止第二面板通过电容影响第一面板的触控检测精度。
根据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间隔阶段包括一帧画面显示时间的帧开始时间或一帧画面显示时间的帧结束时间;
所述控制电路可以具体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面板的扫描开始时间和所述第二面板的扫描开始时间之间间隔的时间小于或等于第一误差时间。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误差时间与一帧画面显示时间之间的比值可以小于或等于0.05,但不以此为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扫描开始时间即为一帧画面显示时间的开始时间,但不以此为限。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触控阶段持续的时间与所述帧间空白时间段持续的时间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2而小于或等于0.6;
所述触控阶段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内,所述触控阶段的开始时间与该帧间空白时间段的开始时间之间的时间差,与所述帧间空白时间段持续的时间之间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4。
如图3所示,当第一面板的刷新率与第二面板的刷新率相同,并所述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B2和所述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B1重合时,第一面板的触控阶段T0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B2中,并第一面板的触控阶段T0设置于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B1中。
如图4所示,第一面板的刷新率与第二面板的刷新率相同(例如所述刷新率可以都为60Hz),所述第一面板的触控阶段T0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B2内,所述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B2和所述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B1之间可以间隔592微秒(B1比B2延迟592微秒),T0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的帧结束时间F21。
在具体实施时,B2和B1的间隔时间指的可以是:B2的开始时间与B1的开始时间之间间隔的时间。
如图5所示,第一面板的刷新率与第二面板的刷新率相同(例如所述刷新率可以都为60Hz),所述第一面板的触控阶段T0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B2内,所述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B2和所述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B1之间可以间隔一定时间(B1比B2延迟一定时间),T0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的帧结束时间F21,T0的另一部分设置于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B1。
如图6所示,第一面板的刷新率与第二面板的刷新率相同(例如所述刷新率可以都为60Hz),所述第一面板的触控阶段T0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B2内,所述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B2和所述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B1之间可以间隔一定时间(B2比B1延迟一定时间),T0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的帧开始时间F22。
如图7所示,第一面板的刷新率与第二面板的刷新率相同(例如所述刷新率可以都为60Hz),所述第一面板的触控阶段T0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B2内,所述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B2和所述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B1之间可以间隔一定时间(B2比B1延迟一定时间),T0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的帧开始时间F22,T0的另一部分设置于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B1。
如图3-图7所示,标号为F1的为所述第二面板的第一帧画面显示时间,标号为F2的为第二面板的第二帧画面显示时间,标号为B1的为F1和F2之间的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在帧间空白时间段B1内,第二面板中的所有栅线可以都关闭;当所述第一面板的触控阶段T0包含于所述帧间空白时间段B1时,在触控阶段T0结束后,并在F2开始后,所述第二驱动控制电路控制向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的多行栅线依次提供相应的栅极驱动信号。
如图3-图7所示,标号为F11的为第一面板的第一帧画面显示时间,标号为F12的为第一面板的第二帧画面显示时间,标号为B2的为F11和F12之间的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
在图3-图7中,标号为G1的为第二面板包括的第一行栅线,标号为G2的为第二面板包括的第二行栅线,标号为GN的为第二面板包括的第N行栅线,标号为GN+1的为第二面板包括的第N+1行栅线,标号为GP的为第二面板包括的第P行栅线,P大于N+1,P为正整数,第二面板包括P行栅线;
在图3-图7中,标号为G11的为第一面板包括的第一行栅线,标号为G12的为第一面板包括的第二行栅线,标号为G1N的为第一面板包括的第N行栅线,标号为G1N+1的为第一面板包括的第N+1行栅线,标号为G1R的为第一面板包括的第R行栅线,R大于N+1,R为正整数,第一面板包括R行栅线。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当所述第一面板71进行触控检测时,控制第二面板72停止进行显示驱动。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驱动控制模组能够控制当所述第一面板71进行触控检测时,控制第二面板72停止进行显示驱动,以实现在第一面板71进行触控检测过程中,第二面板停止显示驱动动作,这样可以防止第二面板72通过电容影响第一面板71的触控检测精度。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驱动控制模组在工作时,当所述第一面板71进行触控检测时,所述控制电路20控制第二面板72停止进行显示驱动,以使得第二面板72暂停栅极扫描和源极扫描,实现在第一面板71进行触控检测过程中,第二面板72无栅极扫描和源极扫描动作,这样可以防止第二面板72通过电容影响第一面板71的触控检测精度。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控制电路20还用于当所述第一面板71进行触控检测时,控制第二面板72继续显示当前画面,并在所述第一面板71进入显示阶段时,控制从所述第二面板72中的待扫描栅线开始继续进行扫描;
所述待扫描栅线为在所述第一面板71进行触控检测前,所述第二面板72中的最后被扫描的栅线的下一行栅线。
当所述第一面板71进行触控检测时,所述第二面板72继续显示当前画面,在所述第一面板71从触控检测状态进入显示阶段时,所述控制电路20控制所述第二面板72继续进行显示驱动,并能够控制从所述第二面板72中的待扫描栅线开始继续进行栅极驱动扫描,提升第二面板72的显示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最后被扫描的栅线为所述第二面板72中的最后一行栅线时,所述待扫描栅线为所述第二面板72中的第一行栅线;
当所述最后被扫描的栅线为所述第二面板72中的第N行栅线时,所述待扫描栅线为所述第二面板72中的第N+1行栅线;N为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20用于在两帧画面显示时间之间的帧间空白时间段,控制所述第一面板71进行触控检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帧间空白时间段,所述控制电路20控制所述第一面板71进行触控检测,并控制第二面板72停止进行显示驱动,以使得所述第一面板71的触控检测精度不受第二面板72影响。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控制电路20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面板71和所述第二面板72同时处于所述帧间空白时间段,则在所述帧间空白时间段,所述第二面板72无显示驱动动作,则可以通过所述控制电路20控制所述第一面板71在所述帧间空白时间段进行触控检测,则即使驱动集成电路无显示保持功能,也可以在不影响第二面板72的显示效果的同时,提升第一面板71的触控检测精度。
如图8所示,标号为F1的为所述第二面板的第一帧画面显示时间,标号为F2的为第二面板的第二帧画面显示时间,标号为B1的为F1和F2之间的帧间空白时间段,在帧间空白时间段B1内,第二面板中的所有栅线可以都关闭;当所述第一面板的触控阶段T0包含于所述帧间空白时间段B1时,在触控阶段T0结束后,并在F2开始后,所述第二驱动控制电路控制向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的多行栅线依次提供相应的栅极驱动信号。
在图8中,标号为G1的为第二面板包括的第一行栅线,标号为G2的为第二面板包括的第二行栅线,标号为GN的为第二面板包括的第N行栅线,标号为GN+1的为第二面板包括的第N行栅线,标号为GP的为第二面板包括的第P行栅线,P大于N+1,P为正整数,第二面板包括P行栅线。
如图9所示,所述控制电路可以包括第一驱动控制子电路11、控制子电路12和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13,其中,
所述第一驱动控制子电路11与所述第一面板71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面板71的触控状态输出触控指示信号;
所述控制子电路12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控制子电路11和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13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触控指示信号,并当所述触控指示信号指示所述第一面板71进入触控阶段时,向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13提供驱动停止控制信号,并当所述触控指示信号指示所述第一面板71进入显示阶段时,向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13提供驱动控制信号;
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13与所述第二面板72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驱动停止控制信号和所述驱动控制信号,并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驱动停止控制信号,控制停止扫描所述第二面板72包括的所有行栅线,并记录在接收到所述驱动停止控制信号前,所述第二面板72中的最后被扫描的栅线位于的行数N;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13还用于响应于所述驱动控制信号,控制从所述第二面板72中的第N+1行栅线继续进行扫描;
N为正整数。
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间隔阶段可以包括扫描空白阶段,所述扫描空白阶段可以为帧内空白时间段,但不以此为限。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驱动控制模组在工作时,第一驱动控制子电路11根据触控状态输出触控指示信号,通过控制子电路12根据触控指示信号向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13提供驱动停止控制信号或驱动控制信号,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13接收所述驱动停止控制信号或驱动控制信号,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13响应于所述驱动停止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面板72包括的所有行栅线关闭,并记录N,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13响应于所述驱动控制信号,控制从所述第二面板72中的第N+1行栅线继续进行扫描。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驱动控制模组能够减少第二面板对第一面板触控精度的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驱动控制模组在工作时,当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13接收到所述驱动停止控制信号时,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控制所述第二面板72包括的所有行栅线关闭,以使得第二面板72暂停栅极扫描和源极扫描,实现在第一面板71进行触控检测过程中,第二面板72无栅极扫描和源极扫描动作,这样可以防止第二面板72通过电容影响第一面板71的触控检测精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面板的驱动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中加入显示保持功能,使得第二面板可以在第一面板进行触控检测时暂停栅极扫描和源极扫描,而在第一面板进行停止触控检测时,能够控制所述第二面板继续进行显示驱动,从第二面板中的待扫描栅线开始进行栅极扫描和源极扫描。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驱动控制子电路可以用于在所述第一面板71启动后,持续检测所述第一面板71的触控状态。
在实际操作时,在第一面板71启动后,第一驱动控制子电路11可以持续检测第一面板的触控状态,以能够根据所述触控状态实时控制第二面板72的栅线扫描动作,提升第一面板的触控检测精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可以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驱动停止控制信号,向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的所有栅线提供第一电压信号,以控制所述所有栅线关闭,并控制停止向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的数据线提供数据电压。
在实际操作时,在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接收到驱动停止控制信号后,可以控制向第二面板中的栅线提供第一电压信号,并控制停止向第二面板包括的数据线提供数据电压,以减少对第一面板的触控检测操作的影响。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可以为直流电压信号,这样提供至第二面板中的栅线的第一电压信号为直流电压信号,从而不会产生电压波动而影响第一面板的触控检测操作。
如图10所示,标号为T0的为触控阶段(所述触控阶段为第一面板进行触控检测的时间段),在T0开始之前,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的第N行栅线GN打开(GN输出高电压,此时第二面板包括的像素电路中的栅极与栅线电连接的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在触控阶段T0,第二面板包括的所有行栅线都关闭(也即所有行栅线都输出低电压),第二面板包括的数据线D0不提供数据电压;在所述触控阶段T0结束后,从第二面板包括的第N+1行栅线GN+1开始扫描。
在图10中,标号为GN+1的为第二面板包括的第N+1行栅线,标号为GM的为第二面板包括的第M行栅线,M为正整数,M大于N+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可以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驱动停止控制信号,控制向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的所有栅线提供预定栅极驱动信号,控制向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的所有数据线提供预定电压信号;
所述预定栅极驱动信号为第二电压信号与触控驱动信号叠加后生成的信号,所述预定电压信号为第三电压信号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叠加后生成的信号;
所述触控驱动信号为第一面板处于触控状态时,所述第一面板中的触控驱动线上的信号。
在优选情况下,在接收到所述驱动停止控制信号时(也即第一面板处于触控阶段时),可以控制第二面板中的栅线上的栅极驱动信号,以及,所述第二面板中的数据线上的电压信号与第一面板中的触控驱动线上的触控驱动信号同步变化,以减少第二面板上的电压变化对第一面板的触控操作的影响。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二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三电压信号可以为直流电压信号,但不以此为限。
如图11所示,在触控阶段T0,第一面板中的触控驱动线上的触控驱动信号TP为方波信号,此时,第二面板中的栅线上的栅极驱动信号和第二面板中的数据线上的电压信号与TP同步变化。在图11中,仅示出了第N行栅线GN上的栅极驱动信号和一数据线D0上的电压信号,在实际操作时,在触控阶段T0,第二面板上的其他栅线上的栅极驱动信号可以与GN上的栅极驱动信号相同,第二面板上的其他数据线上的电压信号可以与D0上的电压信号相同,但不以此为限。
例如,在触控阶段T0,TP的电位可以在4V和0V之间切换,GN的电位可以在6V和2V之间切换,D0的电位可以在-4V至-8V之间切换,但不以此为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还可以用于在所述双层面板启动时,控制先启动所述第一面板,并控制在启动所述第一面板后启动所述第二面板。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在双层面板开机时采用分时启动,先启动第一面板,后启动第二面板;由于在双层面板开机时,第一面板会进行基值校准,如果第二面板开启会对第一面板进行干扰,导致第一面板基值校准不准确,因此控制电路可以在所述双层面板启动时,控制先启动所述第一面板,并控制在启动所述第一面板后启动所述第二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驱动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驱动控制模组,所述驱动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电路控制第一面板的触控阶段设置于第二面板的间隔阶段内;
所述间隔阶段包括扫描空白阶段、一帧画面显示时间的帧开始时间、一帧画面显示时间的帧结束时间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扫描空白阶段包括帧间空白时间段和帧内空白时间段;
所述帧间空白时间段指的是:两帧画面显示时间之间的空白时间段;
所述帧内空白时间段指的是:当在一帧画面显示时间之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显示阶段时,所述帧内空白时间段为两个相邻的显示阶段之间的空白时间段;
在所述帧间空白时间段和所述帧内空白时间段内,所述第二面板不进行显示驱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帧画面显示时间的帧开始时间指的是:一帧画面显示时间中的最开始M行栅线打开时间,M为正整数;
一帧画面显示时间的帧结束时间指的是:一帧画面显示时间中的最后M行栅线打开时间。
在具体实施时,M行栅线打开时间与一帧画面显示时间之间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05,但不以此为限。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驱动控制方法中,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面板的触控阶段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的间隔阶段内,使得当所述第一面板进行触控检测时,所述第二面板停止显示驱动,可以防止第二面板通过电容影响第一面板的触控检测精度;或者,所述控制电路可以控制当所述第一面板开始进行触控检测时,所述第二面板即将结束显示驱动,或者,所述控制电路可以控制当所述第一面板结束触控检测时,所述第二面板刚开始进行显示驱动,也即,所述触控阶段仅与第二面板的帧开始时间或第二面板的帧结束时间至少部分重合,能够改善第二面板通过电容影响第一面板的触控检测精度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间隔阶段可以包括扫描空白阶段,所述扫描空白阶段包括帧间空白时间段,所述驱动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面板在其帧间空白时间段中的触控阶段进行触控检测,并控制所述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与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至少部分交叠。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面板在其帧间空白时间段中的触控阶段进行触控检测,并所述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至少部分交叠,也即使得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重合或间隔时间较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控制方法可以具体包括:所述控制电路控制第一面板的刷新率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刷新率相同,并控制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帧同步,以使得所述第一面板的触控阶段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至少部分交叠,或者,所述触控阶段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之间相隔时间短。
例如,第一面板的刷新率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刷新率可以都为60Hz,所述第一面板的触控频率可以为60Hz,但不以此为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帧同步指的可以是:
所述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和所述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重合;或者,
所述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和所述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之间的间隔时间小于预定时间;
但不以此为限。
可选的,所述驱动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当第一面板进行触控检测时,控制电路控制第二面板停止进行显示驱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驱动控制方法中,当所述第一面板进行触控检测时,控制电路控制第二面板停止进行显示驱动,以实现在第一面板进行触控检测过程中,第二面板停止显示驱动动作,这样可以防止第二面板通过电容影响第一面板的触控检测精度。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驱动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当所述第一面板进行触控检测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二面板继续显示当前画面;
当所述第一面板进入显示阶段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从所述第二面板中的待扫描栅线开始继续进行扫描;
所述待扫描栅线为在所述第一面板进行触控检测前,所述第二面板中的最后被扫描的栅线的下一行栅线。
当所述第一面板进行触控检测时,所述第二面板继续显示当前画面,在所述第一面板从触控检测状态进入显示阶段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二面板继续进行显示驱动,并能够控制从所述第二面板中的待扫描栅线开始继续进行栅极驱动扫描,提升第二面板的显示效果。可选的,所述驱动控制方法还包括:在两帧画面显示时间之间的帧间空白时间段,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面板进行触控检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帧间空白时间段,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面板进行触控检测,并控制第二面板停止进行显示驱动,以使得所述第一面板的触控检测精度不受第二面板影响。
可选的,所述驱动控制方法还包括: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同时处于所述帧间空白时间段。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控制电路可以控制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同时处于所述帧间空白时间段,则在所述帧间空白时间段,所述第二面板无显示驱动动作,则可以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面板在所述帧间空白时间段进行触控检测,则即使驱动集成电路无显示保持功能,也可以在不影响第二面板的显示效果的同时,提升第一面板的触控检测精度。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可以包括第一驱动控制子电路、控制子电路和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如图12所示,所述驱动控制方法包括:
S1:第一驱动控制子电路根据所述第一面板的触控状态输出触控指示信号;
S2:控制子电路接收所述触控指示信号;当所述触控指示信号指示所述第一面板进入触控阶段时,所述控制子电路向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提供驱动停止控制信号,当所述触控指示信号指示所述第一面板进入显示阶段时,所述控制子电路向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提供驱动控制信号;
S3: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驱动停止控制信号,控制停止扫描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的所有行栅线,并记录在接收到所述驱动停止控制信号前,所述第二面板中的最后被扫描的栅线位于的行数N;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响应于所述驱动控制信号,控制从所述第二面板中的第N+1行栅线继续进行扫描;
N为正整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驱动控制方法中,第一驱动控制子电路根据触控状态输出触控指示信号,通过控制子电路根据触控指示信号向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提供驱动停止控制信号或驱动控制信号,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接收所述驱动停止控制信号或驱动控制信号,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响应于所述驱动停止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的所有行栅线关闭,并记录N,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响应于所述驱动控制信号,控制从所述第二面板中的第N+1行栅线继续进行扫描。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驱动控制方法能够减少第二面板对第一面板触控精度的影响。
可选的,所述驱动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面板启动后,所述第一驱动控制子电路持续检测所述第一面板的触控状态。
在实际操作时,在第一面板启动后,第一驱动控制子电路可以持续检测第一面板的触控状态,以能够根据所述触控状态实时控制第二面板的对栅线的扫描动作,提升第一面板的触控检测精度。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驱动停止控制信号,控制停止扫描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的所有行栅线步骤可以包括:
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响应于所述驱动停止控制信号,控制向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的所有栅线提供第一电压信号,以控制停止扫描所述所有行栅线,并控制停止向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的数据线提供数据电压。
在实际操作时,在接收到驱动停止控制信号后,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可以控制向第二面板中的栅线提供第一电压信号,并控制停止向第二面板包括的数据线提供数据电压,以减少对第一面板的触控检测操作的影响。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可以为直流电压信号,这样提供至第二面板中的栅线的第一电压信号为直流电压信号,从而不会产生电压波动而影响第一面板的触控检测操作。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驱动停止控制信号,控制停止扫描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的所有行栅线步骤可以包括:
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响应于所述驱动停止控制信号,控制向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的所有栅线提供预定栅极驱动信号,控制向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的所有数据线提供预定电压信号;
所述预定栅极驱动信号为第二电压信号与触控驱动信号叠加后生成的信号,所述预定电压信号为第三电压信号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叠加后生成的信号;
所述触控驱动信号为第一面板处于触控状态时,所述第一面板中的触控驱动线上的信号。
在优选情况下,在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接收到所述驱动停止控制信号时(也即第一面板处于触控阶段时),可以控制第二面板中的栅线上的栅极驱动信号,以及,所述第二面板中的数据线上的电压信号与第一面板中的触控驱动线上的触控驱动信号同步变化,以减少第二面板上的电压变化对第一面板的触控操作的影响。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二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三电压信号可以为直流电压信号,但不以此为限。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三电压信号为直流电压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所述双层面板启动时,控制电路控制先启动所述第一面板,并控制在启动所述第一面板后启动所述第二面板。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在双层面板开机时采用分时启动,先启动第一面板,后启动第二面板;由于在双层面板开机时,第一面板会进行基值校准,如果第二面板开启会对第一面板进行干扰,导致第一面板基值校准不准确,因此控制电路可以在所述双层面板启动时,控制先启动所述第一面板,并控制在启动所述第一面板后启动所述第二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双层面板包括上述的驱动控制模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双层面板可以应用于车载显示设备。
可选的,所述第一面板可以为LTPS(低温多晶硅)TDDI面板,所述第二面板可以为a-Si(非晶硅)mono显示面板(所述mono显示面板为不包括彩膜基板的显示面板),但不以此为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都为采用液晶显示的面板,但不以此为限。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驱动控制模组可以集成于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芯片中。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双层面板可以包括集成于FPGA芯片70中的驱动控制模组、第一面板71和第二面板72;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双层面板在工作时,FPGA芯片70接收图像信息,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提供至第一面板71和第二面板72;
FPGA芯片70中的驱动控制模组检测第一面板的触控状态,并根据所述触控状态,向所述第二面板72提供驱动控制信号或驱动停止控制信号,以控制第二面板72进行显示驱动或停止显示驱动。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双层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为车载显示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2)

1.一种驱动控制模组,应用于双层面板,所述双层面板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为触控显示面板,所述第二面板为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模组包括控制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面板的触控阶段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的间隔阶段内;
所述第一面板用于在所述触控阶段内进行触控检测;
所述间隔阶段包括扫描空白阶段、一帧画面显示时间的帧开始时间、一帧画面显示时间的帧结束时间中的至少一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控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阶段包括扫描空白阶段,所述扫描空白阶段包括帧间空白时间段,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面板在其帧间空白时间段中的触控阶段进行触控检测,并控制所述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至少部分交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控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第一面板的刷新率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刷新率相同,并控制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帧同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控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具体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重合,以使得所述第一面板的触控阶段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控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具体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面板的扫描开始时间和所述第二面板的扫描开始时间之间间隔的时间小于或等于第一误差时间,所述间隔阶段包括一帧画面显示时间的帧开始时间或一帧画面显示时间的帧结束时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控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误差时间与一帧画面显示时间之间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05。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控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阶段持续的时间与所述帧间空白时间段持续的时间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2而小于或等于0.6;
所述触控阶段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内,所述触控阶段的开始时间与该帧间空白时间段的开始时间之间的时间差,与所述帧间空白时间段持续的时间之间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控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面板进行触控检测时,控制第二面板停止进行显示驱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控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当所述第一面板进行触控检测时,控制第二面板继续显示当前画面,并在所述第一面板进入显示阶段时,控制从所述第二面板中的待扫描栅线开始继续进行扫描;
所述待扫描栅线为在所述第一面板进行触控检测前,所述第二面板中的最后被扫描的栅线的下一行栅线。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驱动控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驱动控制子电路、控制子电路和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
所述第一驱动控制子电路与所述第一面板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面板的触控状态输出触控指示信号;
所述控制子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控制子电路和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触控指示信号,并当所述触控指示信号指示所述第一面板进入触控阶段时,向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提供驱动停止控制信号,并当所述触控指示信号指示所述第一面板进入显示阶段时,向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提供驱动控制信号;
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与所述第二面板电连接,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驱动停止控制信号,控制停止扫描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的所有行栅线,并记录在接收到所述驱动停止控制信号前,所述第二面板中的最后被扫描的栅线位于的行数N,并响应于所述驱动控制信号,控制从所述第二面板中的第N+1行栅线继续进行扫描;
N为正整数。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控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驱动停止控制信号,控制向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的所有栅线提供第一电压信号,以控制停止扫描所述所有行栅线,并控制停止向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的数据线提供数据电压。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驱动控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为直流电压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控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子电路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驱动停止控制信号,控制向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的所有栅线提供预定栅极驱动信号,控制向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的所有数据线提供预定电压信号;
所述预定栅极驱动信号为第二电压信号与触控驱动信号叠加后生成的信号,所述预定电压信号为第三电压信号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叠加后生成的信号;
所述触控驱动信号为第一面板处于触控状态时,所述第一面板中的触控驱动线上的信号。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驱动控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三电压信号为直流电压信号。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控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控制子电路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面板启动后,持续检测所述第一面板的触控状态。
16.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驱动控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所述双层面板启动时,控制先启动所述第一面板,并控制在启动所述第一面板后启动所述第二面板。
17.一种驱动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驱动控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电路控制第一面板的触控阶段设置于第二面板的间隔阶段内;
所述间隔阶段包括扫描空白阶段、一帧画面显示时间的帧开始时间、一帧画面显示时间的帧结束时间中的至少一个。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阶段包括扫描空白阶段,所述扫描空白阶段包括帧间空白时间段,所述驱动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面板在其帧间空白时间段中的触控阶段进行触控检测,并控制所述第一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与第二面板的帧间空白时间段至少部分交叠。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所述控制电路控制第一面板的刷新率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刷新率相同,并控制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帧同步。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当所述第一面板进行触控检测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第二面板停止进行显示驱动。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当所述第一面板进行触控检测时,控制第二面板继续显示当前画面,并在所述第一面板进入显示阶段时,控制从所述第二面板中的待扫描栅线开始继续进行扫描;
所述待扫描栅线为在所述第一面板进行触控检测前,所述第二面板中的最后被扫描的栅线的下一行栅线。
22.一种双层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驱动控制模组。
CN202010974951.4A 2020-09-16 2020-09-16 驱动控制模组、驱动控制方法、双层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2655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4951.4A CN114265513B (zh) 2020-09-16 2020-09-16 驱动控制模组、驱动控制方法、双层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7/904,181 US20230067469A1 (en) 2020-09-16 2021-08-12 Driving control module, driving control method, double-layer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GB2218204.2A GB2610964A (en) 2020-09-16 2021-08-12 Drive control module, drive control method, dual-layer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PCT/CN2021/112229 WO2022057530A1 (zh) 2020-09-16 2021-08-12 驱动控制模组、驱动控制方法、双层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4951.4A CN114265513B (zh) 2020-09-16 2020-09-16 驱动控制模组、驱动控制方法、双层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5513A true CN114265513A (zh) 2022-04-01
CN114265513B CN114265513B (zh) 2024-04-09

Family

ID=80777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74951.4A Active CN114265513B (zh) 2020-09-16 2020-09-16 驱动控制模组、驱动控制方法、双层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67469A1 (zh)
CN (1) CN114265513B (zh)
GB (1) GB2610964A (zh)
WO (1) WO202205753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1057A1 (zh) * 2022-05-30 2023-12-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主动笔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0325A (zh) * 2011-07-12 2013-01-16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
CN103176655A (zh) * 2013-03-13 2013-06-26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和装置
US20140320446A1 (en) * 2013-04-30 2014-10-30 Lg Display Co., Ltd. Touch screen display device
CN110174969A (zh) * 2019-05-28 2019-08-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1078051A (zh) * 2019-12-19 2020-04-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触控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03659A (zh) * 2011-07-07 2013-01-16 Wintek Corp 觸控顯示面板
JP5754782B2 (ja) * 2013-05-23 2015-07-29 シナプティクス・ディスプレイ・デバイス合同会社 半導体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N106094312B (zh) * 2016-08-24 2019-01-0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液晶显示面板、cf基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0325A (zh) * 2011-07-12 2013-01-16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
CN103176655A (zh) * 2013-03-13 2013-06-26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和装置
US20140320446A1 (en) * 2013-04-30 2014-10-30 Lg Display Co., Ltd. Touch screen display device
CN110174969A (zh) * 2019-05-28 2019-08-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1078051A (zh) * 2019-12-19 2020-04-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触控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1057A1 (zh) * 2022-05-30 2023-12-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主动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5513B (zh) 2024-04-09
WO2022057530A1 (zh) 2022-03-24
US20230067469A1 (en) 2023-03-02
GB2610964A (en) 2023-03-22
GB202218204D0 (en) 2023-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89228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counter electrodes used as both common electrodes and scan electrodes
CN107967888B (zh) 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US11302276B2 (en) Gate drive circuit,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US9588612B2 (en) Display drive circuit
US11024245B2 (en) Gate driver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3747768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80090094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apparatus
US20060119755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5619787B2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液晶パネル、液晶表示装置、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US10685615B2 (en) Shift register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920913A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20160284309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WO2015196648A1 (zh) 一种内置触摸显示屏及其驱动显示方法、显示装置
JP2911089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列電極駆動回路
CN114265513B (zh) 驱动控制模组、驱动控制方法、双层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110063260A1 (en) Driving circuit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9887469B (zh) 移位寄存器及具备该移位寄存器的显示装置
JPH0990411A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表示装置
US10714511B2 (en) Pull-down circuit of gate driving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US8947338B2 (en)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multiple phase clock signals
CN109584767B (zh) 显示装置
US1192827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US20240134481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CN113160762B (zh) 晶体管的偏压补偿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基板
WO2011099218A1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液晶パネル、液晶表示装置、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