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3188A - 一种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3188A
CN114263188A CN202111659351.XA CN202111659351A CN114263188A CN 114263188 A CN114263188 A CN 114263188A CN 202111659351 A CN202111659351 A CN 202111659351A CN 114263188 A CN114263188 A CN 1142631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teel pipe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593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63188B (zh
Inventor
金毅
胡锦
郑祥杰
李操
蒋伟林
龚亮
杨怡雯
周蓉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echanized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echanized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echanized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echanized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5935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631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63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31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631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31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及施工方法。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设置于基坑内的多排格构柱上,用于临时支撑基坑内不同位置处现浇的混凝土支撑结构,包括斜支撑组件、钢管支撑组件和支模平台,斜支撑组件可拆卸设置于格构柱上;钢管支撑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钢管支撑,两个钢管支撑分别位于格构柱的两侧且设置于斜支撑组件上,用于连接基坑内的钢围檩;支模平台设置于两个钢管支撑上,用于支撑混凝土支撑结构。本发明的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能保证施工安全且增大开挖空间,充分利用支模平台上混凝土支撑结构的养护时间进行开挖作业,节省开挖时间,提升作业进度。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基坑工程施工中,随着基坑开挖的深度越来越深,基坑内用于支撑的结构也相应增多,目前基坑内用于支撑的结构有混凝土支撑、钢管支撑,型钢支撑等。基坑内大面积采用混凝土支撑有利于地墙的变形控制,但混凝土养护条件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开挖进度,因此现有的技术中为尽量减小对开挖进度的影响会在混凝土支撑之间增设钢支撑施工以抵抗地墙变形,但是这样的结构设置会降低开挖空间,不好平衡基坑内施工结构的稳定性和开挖进度,仍对开挖施工进度存在影响,进而影响施工工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增大开挖空间,进一步节省开挖时间,提升作业进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设置于基坑内的多排格构柱上,用于临时支撑基坑内不同位置处现浇的混凝土支撑结构,包括:
斜支撑组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格构柱上;
钢管支撑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钢管支撑,两个所述钢管支撑分别位于所述格构柱的两侧且设置于所述斜支撑组件上,用于连接所述基坑内的钢围檩;
支模平台,设置于两个所述钢管支撑上,用于支撑所述混凝土支撑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支模平台包括沿所述钢管支撑的轴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横梁,所述横梁连接于两个所述钢管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钢管支撑组件还包括分配梁,所述分配梁设置于所述钢管支撑的底部内壁上,并连接于所述斜支撑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斜支撑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格构柱两侧壁上的两排支撑腿,每排所述支撑腿沿所述钢管支撑的轴向间隔布置,所述钢管支撑组件的两个所述钢管支撑分别设置于所述格构柱两侧的两排所述支撑腿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腿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垂直于所述格构柱设置且连接于所述格构柱和所述钢管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于所述格构柱和所述钢管支撑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斜支撑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格构柱两侧的两个加固杆,每排所述支撑腿连接于一个所述加固杆。
进一步地,所述钢管支撑组件、所述斜支撑组件和所述支模平台分别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格构柱上设置有一个所述斜支撑组件,多个所述钢管支撑组件和多个所述支模平台分别与多排所述格构柱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开挖基坑至第一道待浇筑的混凝土支撑结构底标高以下设定距离的安装工作面处;
步骤2、在所述安装工作面处,所述格构柱上分别依次安装斜支撑组件、钢管支撑和支模平台;
步骤3、继续开挖至下一道待浇筑的混凝土支撑结构底标高位置,并在上一道的所述支模平台上支模板浇筑混凝土支撑结构;
步骤4、当上一道的混凝土支撑结构的强度达到要求,继续开挖至下一道待浇筑的混凝土支撑结构底标高以下设定距离的安装工作面,并拆除之前搭建的所述斜支撑组件;
步骤5、将所述斜支撑组件及其上的所述钢管支撑和所述支模平台一并下吊至下一道待浇筑的混凝土支撑结构底标高以下的安装工作面处,并将所述斜支撑组件重新安装于所述格构柱上;
步骤6、重复步骤3至步骤5,待最后一道已浇筑的混凝土支撑结构固化后,将所述斜支撑组件及其上的所述钢管支撑和所述支模平台一并拆除回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之前还包括:
步骤M、在所述格构柱的周围进行局部超挖。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在所述安装作业面处,所述格构柱上分别依次安装斜支撑组件、钢管支撑和支模平台的步骤如下:
步骤2.1、将所述斜支撑组件焊接在所述格构柱上;
步骤2.2、将两个所述钢管支撑分别吊装至所述格构柱的两侧并分别焊接在所述斜支撑组件上;
步骤2.3、将所述支模平台焊接在两个所述钢管支撑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中的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钢管支撑组件和支模平台通过斜支撑组件安装在格构柱上,以对现浇于基坑内的混凝土支撑结构提供临时支撑,且随着基坑开挖的深度的增大,斜支撑组件能够从格构柱上拆卸后下移安装至更深位置处的格构柱上以支撑浇筑于基坑更深位置的混凝土支撑结构,通过钢管支撑组件的两个钢管支撑连接基坑内的钢围檩能够提升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整体刚度,从而在施工作业时,增大施工开挖空间,也能利用钢管支撑上布置的支模平台来支撑现浇的混凝土支撑结构,支撑牢固且稳定。本发明中的斜支撑组件、钢管支撑和支模平台配合设置不仅能保证施工安全,且能增大开挖空间,从而充分利用支模平台上混凝土支撑结构的养护时间进行开挖作业,实现了进一步节省开挖时间,提升作业进度。
本发明中的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的施工方法,不仅能保证基坑内的结构稳定,且有效保障施工安全,提升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的立面剖视图一;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的立面剖视图二。
图中:
100-基坑;101-格构柱;102-钢围檩;
201-第一混凝土支撑结构;202-第二混凝土支撑结构;
1-斜支撑组件;11-支撑腿;111-第一支撑杆;112-第二支撑杆;12-加固杆;
2-钢管支撑;21-分配梁;
3-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是本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或者用于区分不同结构或部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于基坑100内的多排格构柱101上,用于临时支撑基坑100内不同位置处现浇的混凝土支撑结构。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包括斜支撑组件1、钢管支撑组件和支模平台,斜支撑组件1可拆卸设置于格构柱101上;钢管支撑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钢管支撑2,两个钢管支撑2分别位于格构柱101的两侧且设置于斜支撑组件1上,用于连接基坑100内的钢围檩102;支模平台设置于两个钢管支撑2上,用于支撑混凝土支撑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钢管支撑组件和支模平台通过斜支撑组件1安装在格构柱101上,以对现浇于基坑100内的不同位置处的混凝土支撑结构提供临时支撑,且随着基坑100开挖的深度的增大,斜支撑组件1能够从格构柱101上拆卸后下移安装至更深位置处的格构柱101上以支撑浇筑于基坑100更深位置的混凝土支撑结构,通过钢管支撑组件的两个钢管支撑2连接基坑100内的钢围檩102能够提升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整体刚度,从而在施工作业时,增大施工开挖空间,也能利用钢管支撑2上布置的支模平台来支撑现浇的混凝土支撑结构,支撑牢固且稳定。具体地,在斜支撑组件1、钢管支撑组件和支模平台的配合下,使得当钢管支撑组件和支模平台在基坑100内搭建完毕后即可继续向下开挖一定深度,无需等待支模平台上的混凝土支撑结构养护完成,待支模平台上的混凝土支撑结构养护完成,可再向下开挖至下一道作业面,然后将斜支撑组件1拆除并将其上的钢管支撑组件及支模平台一并下吊至下一道作业面,安装于基坑100更深处的格构柱101上。本发明中的斜支撑组件1、钢管支撑2和支模平台配合设置不仅能保证施工安全,且能在继续向下开挖一定深度的情况下不影响基坑100内地墙的稳定性,增大开挖空间,从而充分利用支模平台上混凝土支撑结构的养护时间进行开挖作业,实现了进一步节省开挖时间,提升作业进度。
可选地,参见图1,支模平台包括沿钢管支撑2的轴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横梁3,横梁3连接两个钢管支撑2,多个横梁3形成一支撑平台结构用于支撑混凝土支撑结构,不仅能保证支撑结构强度,且施工搭建简单,便于现场取材。
可选地,参见图2和图4,斜支撑组件1包括分别设置于格构柱101两侧壁上的两排支撑腿11,每排支撑腿11沿钢管支撑2的轴向间隔设置,钢管支撑组件的两个钢管支撑2分别设置于格构柱101两侧的两排支撑腿11上。通过在格构柱101的两侧分别设置两排支撑腿11以支撑钢管支撑2,保证两个钢管支撑2及设置于其上的多个横梁3对混凝土支撑结构支撑牢固可靠,有效抵抗基坑100内地墙变形,利于在安全施工的基础上增大开挖空间。
可选地,参见图3和图4,支撑腿11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支撑杆111和第二支撑杆112,第一支撑杆111垂直于格构柱101设置且连接于格构柱101和钢管支撑组件,第二支撑杆112连接于格构柱101和钢管支撑组件。第一支撑杆111和第二支撑杆112在格构柱101上形成一向外伸出的斜撑结构去支撑固定两个间隔的钢管支撑2,进而满足固定于两个钢管支撑2上的横梁3多种设置方式,例如悬挑设置,增大支模平台的支撑面。
可选地,参见图4,斜支撑组件1还包括位于格构柱101两侧的两个加固杆12,每排支撑腿11连接于一个加固杆12,可选地,加固杆12连接于支撑腿11的第一支撑杆111。通过设置加固杆12以将每排的多个支撑腿11连接形成一整体,提升斜支撑组件1的整体结构强度。
可选地,参见图4,钢管支撑组件还包括分配梁21,分配梁21设置于钢管支撑2的底部内壁上,并连接于斜支撑组件1。可选地,每个钢管支撑2内的分配梁21长度限于能够与每排的多个支撑腿11相连即可,分配梁21可选用工字钢,其下翼缘固定设置于钢管支撑2的底部内壁上,第一支撑腿111背离格构柱101的一端伸入钢管支撑2内连接于分配梁21的腹板,第二支撑腿112背离格构柱101的一端连接于钢管支撑2的外壁。
可选地,参见图1和图3,钢管支撑组件、斜支撑组件1和支模平台分别设置有多个,每个格构柱101上设置有一个斜支撑组件1,多个钢管支撑组件和多个支模平台分别与多排格构柱101一一对应设置。通过多个钢管支撑组件、斜支撑组件1和支模平台对基坑100内进行全方位临时支撑,避免几局部结构变形或存在安全开挖安全隐患,有效保证施工开挖空间。
本实施例中的钢管支撑2可选用外径为800毫米,厚度为20毫米,长度为45米的钢管。横梁3可选用长度为2.5米的工字钢,相邻的两个横梁3之间间距可设置为0.3米。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先施工格构柱101、支护桩及钢围檩102;然后第一次开挖基坑100,并开挖至第一道待浇筑的混凝土支撑结构底标高以下设定距离的安装工作面处。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安装工作面可为混凝土支撑结构底标高以下一米位置处。
步骤2、在第一道待浇筑的混凝土支撑结构底标高以下设定距离的安装工作面处,多排格构柱101上分别依次安装斜支撑组件1、钢管支撑2和横梁3,可通过吊装设备将结构件吊装到位,施工人员进行焊接安装,保证连接牢固。
步骤3、继续开挖至下一道待浇筑的混凝土支撑结构底标高位置,并在上一道的支模平台上支模板浇筑混凝土支撑结构,本实施例中的混凝土支撑结构采用C40混凝土。
可选地,此步骤中,开挖至下一道待浇筑的混凝土支撑结构底标高位置的开挖作业和在上一道的支模平台上支模板浇筑混凝土支撑结构的浇筑作业可同时施工,以减少施工时间;或者:先继续向下开挖至下一道待浇筑的混凝土支撑结构底标高位置,然后再在上一道的支模平台上支模板浇筑混凝土支撑结构;再或者:先在上一道的支模平台上支模板浇筑混凝土支撑结构,然后继续向下开挖至下一道待浇筑的混凝土支撑结构底标高位置。
步骤4、当上一道的混凝土支撑结构的强度达到要求,此时可继续开挖至下一道待浇筑的混凝土支撑结构底标高以下设定距离的安装工作面,并拆除之前搭建的斜支撑组件1,只需将斜支撑组件1与格构柱101之间拆卸,斜支撑组件1上的两个钢管支撑2和多个横梁3无需相互拆分,以便后续通过斜支撑组件1整体将两个钢管支撑2和多个横梁3一并转移,节省施工时间。
步骤5、将斜支撑组件1及其上的钢管支撑2和支模平台一并下吊至下一道待浇筑的混凝土支撑结构底标高以下的安装工作面处,在格构柱101的周围进行局部超挖,并将斜支撑组件1重新安装于格构柱101上,利用斜支撑组件1上的钢管支撑2和支模平台对基坑100更深处的混凝土支撑结构进行临时支撑。
步骤6、重复步骤3至步骤5,依次向下继续开挖,待最后一道已浇筑的混凝土支撑结构固化后,将下吊至基坑100最底层的斜支撑组件1及其上的钢管支撑2和支模平台一并拆除回收。
可选地,参见图3和图5,以基坑100中不同位置处的第一混凝土支撑结构201和第二混凝土支撑结构202为例详细说明上述本实施例中的施工顺序。其中第一混凝土支撑结构201位于第二混凝土支撑结构202上方,在施工中,首先需要先开挖至第一混凝土支撑结构201底标高以下设定距离的安装工作面处,并在第一混凝土支撑结构201底标高以下设定距离的安装工作面处,格构柱101在此高度位置处的周围进行局部开挖,然后利用局部开挖出的空间将斜支撑组件1安装在格构柱101上,并依次安装两个钢管支撑2和多个横梁3;接下来,继续开挖至待浇筑的第二混凝土支撑结构202底标高位置,并同时浇筑位于上方的第一混凝土支撑结构201,当第一混凝土支撑结构201的强度达到要求,此时继续开挖至第二混凝土支撑结构202底标高以下设定距离的安装工作面处,并拆除用于临时支撑第一混凝土支撑结构201而搭建的斜支撑组件1,只需将斜支撑组件1与格构柱101之间拆卸,斜支撑组件1上的两个钢管支撑2和多个横梁3无需相互拆分;将斜支撑组件1及其上的钢管支撑2和支模平台一并下吊至待浇筑的第二混凝土支撑结构202底标高以下的安装工作面处,并在此高度位置处的格构柱101的周围进行局部超挖,并将斜支撑组件1重新安装于格构柱101上,从而利用斜支撑组件1上的钢管支撑2和支模平台对第二混凝土支撑结构202进行临时支撑,后续基坑100更深位置处的混凝土支撑结构的支撑与浇筑按上述施工顺序重复作业即可。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步骤2之前还包括:
步骤M、在格构柱101的周围进行局部超挖,以便将支撑腿11安装在格构柱101上。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在钢管支撑2安装在支撑腿11之前,将钢管支撑2侧壁开矩形孔,以便钢管支撑2内的分配梁21与斜支撑组件1焊接连接。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步骤2、在第一道待浇筑的混凝土支撑结构底标高以下设定距离的安装工作面处,多排格构柱101上分别依次安装斜支撑组件1、钢管支撑2和横梁3的步骤如下:
步骤2.1、将斜支撑组件1焊接在格构柱101上,即分别将支撑腿11的第一支撑腿111和第二支撑腿112间隔焊接在格构柱101上,依次格构柱101两侧的多个支撑腿11,然后将加固杆12焊接连接于每排的多个支撑腿11。
步骤2.2、将钢管支撑组件的两个钢管支撑2分别吊装至格构柱101的两侧,并分别焊接在两排支撑腿11上,钢管支撑2的两端焊接于钢围檩102上,后续拆卸时可直接切割以将钢管支撑2拆卸下移。可选地,钢围檩102可根据基坑100开挖深度逐段施工,保证在钢管支撑2下吊之前对应位置的钢围檩102施工完毕即可。
可选地,第一支撑腿111背离格构柱101的一端经钢管支撑2上的矩形孔伸入钢管支撑2内与分配梁21焊接,第二支撑腿112背离格构柱101的一端焊接在钢管支撑2的外壁上。后续也可通过弧形钢片将钢管支撑2上的矩形孔焊接封堵。
步骤2.3、将支模平台的多个横梁3依次焊接在钢管支撑组件的两个钢管支撑2上。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说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设置于基坑(100)内的多排格构柱(101)上,用于临时支撑基坑(100)内不同位置处现浇的混凝土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斜支撑组件(1),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格构柱(101)上;
钢管支撑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钢管支撑(2),两个所述钢管支撑(2)分别位于所述格构柱(101)的两侧且设置于所述斜支撑组件(1)上,用于连接所述基坑(100)内的钢围檩(102);
支模平台,设置于两个所述钢管支撑(2)上,用于支撑所述混凝土支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模平台包括沿所述钢管支撑(2)的轴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横梁(3),所述横梁(3)连接于两个所述钢管支撑(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支撑组件还包括分配梁(21),所述分配梁(21)设置于所述钢管支撑(2)的底部内壁上,并连接于所述斜支撑组件(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组件(1)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格构柱(101)两侧壁上的两排支撑腿(11),每排所述支撑腿(11)沿所述钢管支撑(2)的轴向间隔布置,所述钢管支撑组件的两个所述钢管支撑(2)分别设置于所述格构柱(101)两侧的两排所述支撑腿(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11)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支撑杆(111)和第二支撑杆(112),所述第一支撑杆(111)垂直于所述格构柱(101)设置且连接于所述格构柱(101)和所述钢管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杆(112)连接于所述格构柱(101)和所述钢管支撑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组件(1)还包括位于所述格构柱(101)两侧的两个加固杆(12),每排所述支撑腿(11)连接于一个所述加固杆(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支撑组件、所述斜支撑组件(1)和所述支模平台分别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格构柱(101)上设置有一个所述斜支撑组件(1),多个所述钢管支撑组件和多个所述支模平台分别与多排所述格构柱(101)一一对应设置。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开挖基坑(100)至第一道待浇筑的混凝土支撑结构底标高以下设定距离的安装工作面处;
步骤2、在所述安装工作面处,所述格构柱(101)上分别依次安装斜支撑组件(1)、钢管支撑(2)和支模平台;
步骤3、继续开挖至下一道待浇筑的混凝土支撑结构底标高位置,并在上一道的所述支模平台上支模板浇筑混凝土支撑结构;
步骤4、当上一道的混凝土支撑结构的强度达到要求,继续开挖至下一道待浇筑的混凝土支撑结构底标高以下设定距离的安装工作面,并拆除之前搭建的所述斜支撑组件(1);
步骤5、将所述斜支撑组件(1)及其上的所述钢管支撑(2)和所述支模平台一并下吊至下一道待浇筑的混凝土支撑结构底标高以下的安装工作面处,并将所述斜支撑组件(1)重新安装于所述格构柱(101)上;
步骤6、重复步骤3至步骤5,待最后一道已浇筑的混凝土支撑结构固化后,将所述斜支撑组件(1)及其上的所述钢管支撑(2)和所述支模平台一并拆除回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之前还包括:
步骤M、在所述格构柱(101)的周围进行局部超挖。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在所述安装工作面处,所述格构柱(101)上分别依次安装斜支撑组件(1)、钢管支撑(2)和支模平台的步骤如下:
步骤2.1、将所述斜支撑组件(1)焊接在所述格构柱(101)上;
步骤2.2、将两个所述钢管支撑(2)分别吊装至所述格构柱(101)的两侧并分别焊接在所述斜支撑组件(1)上;
步骤2.3、将所述支模平台焊接在两个所述钢管支撑(2)上。
CN202111659351.XA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及施工方法 Active CN1142631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9351.XA CN114263188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及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9351.XA CN114263188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及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3188A true CN114263188A (zh) 2022-04-01
CN114263188B CN114263188B (zh) 2023-05-30

Family

ID=80832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59351.XA Active CN114263188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及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63188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9838A (zh) * 2007-10-15 2008-03-12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高承压水地区超深基坑的施工方法
KR101044977B1 (ko) * 2010-12-16 2011-06-29 삼정건설 주식회사 시공용 버팀보의 로크기구
CN104631466A (zh) * 2015-02-06 2015-05-20 天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结构楼层作为水平支撑的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
CN108755706A (zh) * 2018-08-23 2018-11-06 东莞市建筑科学研究所 可移动基坑内支撑系统及基坑施工方法
CN209179020U (zh) * 2018-11-30 2019-07-30 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CN110485428A (zh) * 2019-08-31 2019-11-22 杭州悦为科技有限公司 深基坑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斜向栈桥施工方法
CN112031026A (zh) * 2020-09-29 2020-12-04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车站永临结合明挖顺筑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2835416U (zh) * 2020-06-30 2021-03-30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用装配式围护结构
CN112813991A (zh) * 2021-01-06 2021-05-18 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地铁换乘车站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9838A (zh) * 2007-10-15 2008-03-12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高承压水地区超深基坑的施工方法
KR101044977B1 (ko) * 2010-12-16 2011-06-29 삼정건설 주식회사 시공용 버팀보의 로크기구
CN104631466A (zh) * 2015-02-06 2015-05-20 天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结构楼层作为水平支撑的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
CN108755706A (zh) * 2018-08-23 2018-11-06 东莞市建筑科学研究所 可移动基坑内支撑系统及基坑施工方法
CN209179020U (zh) * 2018-11-30 2019-07-30 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CN110485428A (zh) * 2019-08-31 2019-11-22 杭州悦为科技有限公司 深基坑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斜向栈桥施工方法
CN212835416U (zh) * 2020-06-30 2021-03-30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用装配式围护结构
CN112031026A (zh) * 2020-09-29 2020-12-04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车站永临结合明挖顺筑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813991A (zh) * 2021-01-06 2021-05-18 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地铁换乘车站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惠猛;: "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3188B (zh) 202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46016B (zh) 一种适用于基坑工程的吊挂式内支撑系统及基坑施工方法
CN111005387A (zh) 一种深基坑预应力换撑支护施工方法
CN113463650A (zh) 一种基坑斜向支撑体系及基坑内支撑施工方法
CN112177012A (zh) 基坑工程带格构柱预制混凝土非首道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0952534A (zh) 岩溶地质灌注桩施工方法
CN214883687U (zh) 基坑支护结构
CN210288419U (zh) 一种用于大跨距逆作基坑的反立柱斜撑加固系统
CN211340800U (zh) 一种超深基坑土方开挖平台结构
CN110847188A (zh) 一种超深基坑土方开挖平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6289979A (zh) 地下顺逆同步施工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CN114263188A (zh) 一种用于基坑工程的双支撑平台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6043712U (zh) 一种用于先盾后井施工工艺的工艺井支护
CN111827343B (zh) 既有建筑电梯基础加深四壁支撑施工方法
CN212336038U (zh) 适用于横跨基坑管线群的支撑结构
CN114775622A (zh) 紧邻建构筑物施工空间受限异形深基坑施工方法
CN113174962A (zh) 一种基坑底板传力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266038A (zh) 基坑开挖地下建筑施工方法
JP3160485U (ja) 深礎基礎杭体鉄筋籠の坑内建込工法
CN111441365A (zh) 一种装配式高支座反拉型钢斜撑机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1270681A (zh) 适用于横跨基坑管线群的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及其结构
CN211897858U (zh) 条形基础现浇连续箱梁支架体系
CN215630115U (zh) 一种移动使用作业平台
CN220813940U (zh) 用于支撑现浇箱梁钢管架的预制混凝土独立基础
CN214061661U (zh) 一种双壁钢围堰悬吊装置
CN216973379U (zh) 一种地下硐室拱脚梁下地基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