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56317A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56317A
CN114256317A CN202111580376.0A CN202111580376A CN114256317A CN 114256317 A CN114256317 A CN 114256317A CN 202111580376 A CN202111580376 A CN 202111580376A CN 114256317 A CN114256317 A CN 1142563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metal
display panel
base plate
substrat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803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宏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8037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563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56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63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6Shielding, e.g. light-blocking means over the TF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发光元件;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像素功能层位于衬底基板上;像素功能层至少包括有机绝缘层、以及位于有机绝缘层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的第一金属层和发光元件的发光层;有机绝缘层包括与发光元件的发光层互不交叠的第一开口;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金属结构;第一金属结构与第一开口交叠,且在第一开口处形成第一凹槽;遮光结构位于第一金属层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在垂直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部分遮光结构与第一凹槽交叠,且与第一凹槽交叠的遮光结构的厚度大于其它位置处的遮光结构的厚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具有显示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电视机等)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电子设备。
目前,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中通常包括有机绝缘层,以使互不连接的导电功能层相互绝缘,便于器件的设置。然而,有机绝缘层采用有机材料制备形成,其会形成水氧传输路径,从而影响显示面板中器件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通常会通过在有机绝缘层设置开口结构,以阻断水氧传输路径。但是,在有机绝缘层设置开口结构后,若沿着该开口结构形成相应的金属膜层,该金属膜层在开口结构的位置会后形成凹槽,凹槽位置处的金属结构类似于凹面镜,对外界自然光具有汇聚作用,从而在凹槽位置处形成强烈的反射光,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同时,在显示面板黑屏状态下出现亮带,会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发光元件;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衬底基板;
像素功能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所述像素功能层至少包括有机绝缘层、以及位于所述有机绝缘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的第一金属层和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层;所述有机绝缘层包括第一开口;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层互不交叠;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金属结构;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金属结构与所述第一开口交叠,且在所述第一开口处形成第一凹槽;
遮光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部分所述遮光结构与所述第一凹槽交叠,且与所述第一凹槽交叠的所述遮光结构的厚度大于其它位置处的遮光结构的厚度。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第一金属层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设置遮光结构,使得该遮光结构与第一凹槽相交叠,从而减少进入至第一凹槽内的外界自然光的同时,能够减少第一凹槽处的第一金属结构的反射光,削弱第一凹槽处与其它位置处的明暗对比度;同时,将遮光结构设置为在第一凹槽处的厚度大于其他位置处的厚度,使得遮光结构可以对第一凹槽进行填充的同时,还能够使遮光结构背离第一金属层的表面为一相对平整的表面,以防第一凹槽处的遮光结构的对外界光的反射能力与其它位置处的结构对外界光的反射能力相差较大,以及防止位于遮光结构上方的其它金属结构在第一凹槽处形成凹槽,而使得位于遮光结构上方的其它金属结构对外界光具有较强的反射能力,从而能够确保遮光结构的各个位置反射能力的一致性的同时,还能够确保位于遮光结构上方的金属结构的反射能力的一致性,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尤其是,在显示面板显示黑画面时,能够提高显示面板所显示的黑画面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B-B’截面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C-C’截面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C-C’截面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6中C-C’截面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6中C-C’截面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6中C-C’截面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再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是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B-B’截面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参考图1和图2,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NA’;显示区AA’中设置有多个像素,非显示区NA’中包括相应的驱动电路和/或信号线(图中未示出)等;显示区AA’的像素通常会包括像素电路和发光元件,像素电路中的器件结构可以与非显示区NA’的驱动电路和中的器件结构和/或信号线均设置于电路功能层20’中,通常电路功能层20’设置于衬底基板10’的一侧,而发光元件30’会设置于电路功能层20’背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同时,由于在电路功能层20’中形成相应的器件结构时,会对电路功能层20’中相应的膜层进行刻蚀,使得各器件结构形成后,电路功能层20’的表面为一凹凸不平的表面,为便于发光元件30’的设置,通常会在电路功能层20’与发光元件30’之间设置相应的平坦化层40’,以覆盖位于显示区AA’的像素电路和位于非显示区NA’的驱动电路和/或信号线,并填平电路功能层20’的表面。然而,由于平坦化层40’通常包括有机材料层,该有机材料层会作为水氧通路,使得水氧从显示面板的边界进入非显示区NA’,并由非显示区NA’传输至显示区AA’,侵蚀电路功能层中器件和发光元件,最终影响显示面板中的显示性能。
现有技术中,通过在非显示区NA’的有机材料层中设置开口41’,以阻断水氧的传输路径。但是,由于平坦化层40’位于电路功能层20’与发光元件30’之间,虽然在平坦化层40’的有机材料层设置开口41’后能阻挡水氧,但是平坦化层40’的有机材料层不再具有平整的表面,使得在开口41’位置处形成其它无机膜层,例如金属层50’时,该金属层50’沿着开口41’形成凹槽。由于金属层50’具有一定的反射作用,使得外界自然光入射至金属层50’时,该金属层50’会对外界自然光进行反射,且金属层50’的凹槽处会成为一个聚光反射区(类似于凹面镜),使得其将外界自然光汇聚后再进行反射,相较于平面直接反射的情况,该金属层50’的凹槽处的反射光更强,如此,将会在凹槽处形成明显的亮区,尤其是在平坦化层40’的开口41’为围绕显示区AA’的开口时,金属层50’的凹槽也会围绕显示区AA’,使得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NA’形成一条明显的亮带,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尤其是在显示面板显示黑画面时,该亮带的存在,会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发光元件;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像素功能层,位于衬底基板上;像素功能层至少包括有机绝缘层、以及位于有机绝缘层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的第一金属层和发光元件的发光层;有机绝缘层包括第一开口;在垂直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开口与发光元件的发光层互不交叠;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金属结构;在垂直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金属结构与第一开口交叠,且在第一开口处形成第一凹槽;遮光结构,位于第一金属层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在垂直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部分遮光结构与第一凹槽交叠,且与第一凹槽交叠的遮光结构的厚度大于其它位置处的遮光结构的厚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金属层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设置遮光结构,使得该遮光结构与第一凹槽相交叠,从而减少进入至第一凹槽内的外界自然光的同时,能够减少第一凹槽处的第一金属结构的反射光,削弱第一凹槽处与其它位置处的明暗对比度;同时,将遮光结构设置为在第一凹槽处的厚度大于其他位置处的厚度,使得遮光结构可以对第一凹槽进行填充的同时,还能够使遮光结构背离第一金属层的表面为一相对平整的表面,以防第一凹槽处的遮光结构的对外界光的反射能力与其它位置处的结构对外界光的反射能力相差较大,以及防止位于遮光结构上方的其它金属结构在第一凹槽处形成凹槽,而使得位于遮光结构上方的其它金属结构对外界光具有较强的反射能力,从而能够确保遮光结构的各个位置反射能力的一致性的同时,还能够确保位于遮光结构上方的金属结构的反射能力的一致性,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尤其是,在显示面板显示黑画面时,能够提高显示面板所显示的黑画面的显示效果。
以上是本申请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C-C’截面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3和图4所示,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发光元件30,发光元件30位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AA,发光元件30能够进行显示发光,以使显示面板的显示区显示相应画面。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10和像素功能层20,该像素功能层20位于衬底基板10上;像素功能层20至少包括有机绝缘层21、以及位于有机绝缘层21背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的第一金属层22和发光元件30的发光层32;有机绝缘层21包括第一开口211;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第一开口211与发光元件30的发光层32互不交叠;第一金属层22包括第一金属结构221;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第一金属结构221与第一开口211交叠,且在第一开口211处形成第一凹槽222;遮光结构40,位于第一金属层22背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部分遮光结构与第一凹槽222交叠,且与第一凹槽222交叠的遮光结构的厚度d1大于其它位置处的遮光结构的厚度d2。
可以理解的,衬底基板10用于支撑和保护位于其上的膜层,衬底基板11可以为刚性基板,例如衬底基板10的材料为玻璃,衬底基板10还可以为柔性基板,例如,衬底基板10的材料可以包括聚醚砜、聚丙烯酸酯、聚醚酰亚胺、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硫醚、聚芳酯、聚酰亚胺、聚碳酸酯和乙酸丙酸纤维素的聚合物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本发明实施例对衬底基板10的材料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示出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并非为显示面板的全部膜层结构,仅为显示面板的部分膜层结构,除图4中所示出的主要膜层结构外,显示面板中还可以包括其它膜层,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同时,图4中所示出的各膜层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性的位置关系,在能够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核心发明点的前提下,本领域人员可基于此膜层关系进行随意变换,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像素功能层20还可以包括位于发光层32靠近衬底基板10一侧的阳极31,位于发光层32背离衬底基板10一侧的阴极33,以及位于有机绝缘层21靠近衬底基板10一侧的电路结构层23,该电路结构层23包括用于驱动发光元件30进行发光的像素电路50。像素电路50可以包括晶体管T等结构(图中仅示例性地示出了像素电路50包括一个晶体管T),此时电路结构层23至少应包括半导体层231、栅极金属层232、源漏金属层233以及位于相邻的导电膜层之间的绝缘层;其中,半导体层231包括晶体管T的有源层54,栅极金属层232包括晶体管T的栅极51,源漏金属层233包括晶体管T的源极53和漏极52。如此,因形成像素电路50的晶体管T等结构对半导体层231、栅极金属层232和源漏金属层233等进行图案化,造成电路结构层23背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表面为凹凸起伏结构,此时可将有机绝缘层21作为平坦化层的一部分,以填平电路结构层23的凹凸起伏结构。其中,有机绝缘层21的材料可以包括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乙烯或聚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机材料,此处不进行限定。由于采用有机材料制备的有机绝缘层21能够传输水氧,因此为了防止外界的水氧进入显示面板的显示区AA侵蚀发光元件30和像素电路50,可在有机绝缘层21中设置第一开口211,第一开口211两侧的有机绝缘层21互不连接,从而断开水氧在有机绝缘层21中的传输路径,使得水氧无法进一步传输。
其中,电路结构层23的可通过沉积、蒸镀、涂覆或喷墨打印等方法制备,各结构的形成方式可根据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实际需求设置,此处不作限定。晶体管T的栅极51、源极52、漏极53和有源层54的具体材料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此处不作限定。示例性的,栅极51的材料可以采用钼、钛铝钛等,源极52和漏极53的材料可以采用钼铝钼、钛铝钛等,有源层54的材料可以采用低温多晶硅或氧化物半导体等。
除此外,像素功能层20还可以包括像素定义层24,以限定各发光元件30中发光层32的设置位置。此时,像素定义层24中也设置有多个开口结构,该开口结构能够露出发光元件30的阳极31,使得发光元件30的发光层32设置于像素定义层24的开口结构中时,能够与其阳极31和阴极33形成叠层结构。除上述示出的功能膜层外,发光元件30还可以包括辅助发光层,辅助发光层用于促进载流子在发光层32复合,例如,辅助发光层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阻阻挡层、空穴阻挡层、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中的一层或多层,此处不作限定。同时,发光元件30可以包括红色发光元件、绿色发光元件、蓝色发光元件、白色发光元件、黄色发光元件、青色发光元件、品红发光元件中的一种或多种,此处也不作限定。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有机绝缘层21的第一开口211与发光元件30的发光层32是互不交叠的,因此第一开口211与像素定义层24中限定发光元件30的发光层32的开口结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开口。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及的有机绝缘层21的第一开口211可以位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AA,也可以位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NA,在能够使第一开口211两侧的有机绝缘层形成互不相连的结构的前提下,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开口211的位置不做具体限定。为便于描述,在没有特殊说明的前提下,本发明实施例均以第一开口211位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NA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式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继续参考图4,由于第一开口211的存在,使得通过沉积或蒸镀等方式在有机绝缘层21背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形成第一金属层时,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与第一开口211具有交叠的第一金属层22的第一金属结构221会在第一开口211所在位置处形成第一凹槽222。由于采用金属材料制备的第一金属层22具有反射功能,因此外界光到达第一金属层22时,第一金属层22会对外界光进行反射。当第一金属层22具有平整的表面时,该第一金属层22的各个位置对外界光的反射能力相当,从而不会在视觉呈现明显的亮光;但是,因第一金属结构222在第一开口211所在位置处形成了第一凹槽222,使得该第一凹槽222位置处的第一金属结构221会对外界光进行汇聚后,再进行反射,从而造成该第一凹槽222处的第一金属结构221具有较强的反射功能,使得在视觉上可以观看到第一凹槽222处具有明显的亮光,这将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如此,通过在第一金属层22背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设置遮光结构40,使得该遮光结构40与第一凹槽222相交叠,从而减少进入至第一凹槽222内的外界光的同时,能够减少第一凹槽222处的第一金属结构221的反射光,削弱第一凹槽222处与其它位置处的明暗对比度;同时,将遮光结构40设置为在第一凹槽222处的厚度d1大于其他位置处的厚度d2,使得遮光结构40可以对第一凹槽222进行填充的同时,还能够使遮光结构40背离第一金属层22的表面为一相对平整的表面,以防第一凹槽222处的遮光结构40的对外界光的反射能力与其它位置处的结构对外界光的反射能力相差较大,以及防止位于遮光结构40上方的其它金属结构在第一凹槽222处形成凹槽,而使得位于遮光结构40上方的其它金属结构对外界光具有较强的反射能力,从而能够确保遮光结构40的各个位置反射能力的一致性的同时,还能够确保位于遮光结构上方的金属结构所反射能够的一致性,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尤其是,在显示面板显示黑画面时,能够提高显示面板所显示的黑画面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继续结合参考图3和图4所示,当显示面板的发光元件30位于显示区AA,第一开口211和第一金属结构221均位于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NA时,像素功能层20还可以包括发光元件30的阴极层33;阴极层33位于第一金属层22背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阴极层33与第一金属结构221电连接;其中,阴极层33的边缘位于第一开口211靠近显示区的一侧。
具体的,发光元件30的阳极可通过贯穿有机绝缘层21等的过孔与像素电路50电连接,以使的像素电路50能够为发光元件30的阳极31提供阳极电信号;相应的,发光元件30的阴极33也会接收相应的阴极信号,使得发光元件30在接收到阳极信号和阴极信号时,将载流子传输至发光元件30的发光层32,并在发光层32复合发光。通常发光元件30的发光亮度与像素电路50所提供的驱动电流相关,像素电路50与发光元件30的阳极31电连接,从而能够通过像素电路50向发光元件30的阳极31提供相应的阳极电信号(即驱动电流),实现对发光元件30的发光亮度的控制,而发光元件30的阴极33可以接收的阴极信号可以为固定电压信号PVEE,即显示面板中各发光元件30的阴极33均为固定电压信号PVEE,使得显示面板中各发光元件30的阴极33可以为一体结构,且各发光元件30的阴极33可通过位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NA的过孔与传输固定电压信号PVEE的电源线60电连接,而电源线60通常与像素电路50中相应的器件结构同层设置,以使显示面板轻薄化,例如电源线60可与晶体管T的源极53和漏极52同层设置,此时用于电连接阴极33和电源线60的过孔需要贯穿多个膜层,从而会增加打孔的难度。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金属层的第一金属结构221可作为阴极33与电源线60的搭接结构,以使得阴极33通过过孔与第一金属结构221电连接,第一金属结构221再通过过孔与电源线60电连接,这相较于仅设置一个电连接阴极33与电源线60的过孔的情况,能够减小过孔的深度,从而降低过孔的设置难度,进而简化显示面板的制备难度。其中,第一金属结构221可以与发光元件30的阳极31同层设置,即第一金属层22可以包括发光元件30的阳极31和第一金属结构221,从而无需分别设置发光元件30和第一金属结构221的膜层,有利于简化显示面板工艺制程,以及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轻薄化。
此外,当第一开口211位于非显示区NA时,能够将位于第一开口211靠近显示区AA一侧的有机绝缘层21与第一开口211远离显示区AA一侧的有机绝缘层21分割开,使得从显示面板的边缘进入第一开口211远离显示区AA一侧的有机绝缘层21后,无法跨越第一开口211进入位于第一开口211靠近显示区AA一侧的有机绝缘层21,从而阻断水氧的传输路径。同时,通过将阴极层33(即发光元件的阴极所在膜层)的边缘设置于第一开口211靠近显示区的一侧,使得阴极层33不会被显示面板的边缘处有机绝缘层21所传输的水氧侵蚀,进而能够提高发光元件30的寿命。
可选的,图5是图3中C-C’截面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遮光结构40包括绝缘填充结构41和金属遮光结构42;金属遮光结构42位于绝缘填充结构41背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其中,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与第一凹槽222交叠的绝缘填充结构41的厚度d3大于其它位置处的绝缘填充结构41的厚度d4。
具体的,遮光结构40可由多层结构构成,例如遮光结构40可以包括绝缘填充结构41和金属遮光结构42,绝缘填充结构41能够使第一金属结构221与金属遮光结构42相互绝缘,且因绝缘填充结构41无法实现对自然光线进行遮挡,而金属遮光结构42能够阻挡外界光进入第一金属层22。同时,通过将与第一凹槽222交叠的绝缘填充结构41的厚度d3设置为大于其它位置处的绝缘填充结构41的厚度d4,以使绝缘填充结构41能够对第一凹槽222进行填充,确保绝缘填充结构41背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表面的平整性,从而在绝缘填充结构41背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形成金属遮光结构42时,能够确保金属遮光结构42具有平整的表面,使得在外界光到达金属遮光结构42的表面时,各个位置处的金属遮光结构42的反射能力趋于一致,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5,绝缘填充结构41可通过喷墨打印的方式形成。由于喷墨打印是一种无接触、无压力以及无印版的打印技术,可以将定量材料沉积到指定位置的技术,因此在采用喷墨打印的方式形成绝缘填充结构41时,可以灵活控制各个位置处的绝缘填充结构41的厚度,以使得绝缘填充结构41能够填满第一凹槽222,使各个位置处的绝缘填充结构41具有平整的表面。同时,采用喷墨打印的方式形成绝缘填充结构41具有成本低、过程简单、材料浪费少以及对环境危害小等优点。
示例性的,继续参考图5,与第一凹槽222交叠的绝缘填充结构41背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表面和其它位置处的绝缘填充结构41背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表面齐平。如此,可以使绝缘填充结构41背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表面平整,进而在设置金属遮光结构42的时候,避免金属遮光结构42再次出现凹槽,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一致性,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6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金属层80,位于像素功能层20背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第二金属层80包括第一信号线81;其中,金属遮光结构42包括第一金属遮光结构421;至少部分第一信号线81复用为第一金属遮光结构421。
具体的,为实现信号传输,信号线通常采用金属材料,使得其具有导电性的同时,还能够具有一定的遮光作用,因此可以将用于传输信号的第一信号线81复用为第一金属遮光结构421。如此,无需在显示面板中额外设置第一金属遮光结构421,有利于简化显示面板的结构,降低显示面板的成本。其中,第一信号线81可以为显示面板中已有的任意信号线,例如第一信号线81可以为用于传输电源信号的电源信号线、用于传输显示信号的显示信号线、或者其他具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信号线,此处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图6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性的附图,图6中仅示例性地示出了,当将第一信号线81复用为第一金属遮光结构421时,第一信号线81在X方向上的宽度w1可以小于第一凹槽222在X方向上的宽度w2,此时多条第一信号线81可沿X方向依次排列,使得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凹槽222可与多条第一信号线81具有交叠,使得该多条第一信号线81能够遮挡由外界传输至第一凹槽222的光束,从而起到遮光的效果。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各第一信号线81的设置方式不限于图6所示出的情况。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7所示,第一信号线81在X方向上的宽度w1大于第一凹槽222在X方向的宽度w2,此时将第一信号线81复用为第一金属遮光结构421,该第一信号线81同样能够阻挡至少部分外界光进入第一凹槽222。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信号线81的宽度与第一凹槽222的宽度之间的大小关系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图6和图7中所示出的情况中,因各条第一信号线81相互绝缘,使得各条第一信号线81之间具有间隙,此时可在第一信号线81的间隙位置处设置其它金属遮光结构。为便于描述,以图6中所示出的情况为例,对额外设置其它金属遮光结构的情况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可选的,图8是图6中C-C’截面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金属遮光结构42还包括第二金属遮光结构422;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第二金属遮光结构422与第一信号线81互不交叠。如此,第二金属遮光结构422可以遮挡第一信号线81的间隙处外界光,且不会影响第一信号线81上信号的传输。此时,其中,因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第二金属遮光结构422与第一信号线81互不交叠,使得第二金属遮光结构422可以与第一信号线81同层设置,如此可以简化工艺,减少膜层的数量。
或者,图9是图6中C-C’截面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第二金属遮光结构422也可以与第一信号线81分别位于不同的膜层,此时第一信号线81可设置在第二金属遮光结构422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以对第一信号线81以外的部分实现遮光,且不会影响第一信号线81上信号的传输,提高面板的良率。其中,第二金属遮光结构422可以接收接地信号或者不接收任何信号,本实施例对此不做特殊限定。
可选的,图10是图6中C-C’截面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第三金属层90,位于像素功能层20背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且与第二金属层80相互绝缘;第三金属层90包括第二金属遮光结构422;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第二金属遮光结构422与第一信号线81具有交叠。
具体的,由于采用金属材料制备的第三金属层90具有反射功能,因此外界光到达第三金属层90时,第三金属层90会对外界光进行反射。当第三金属层90具有平整的表面时,该第三金属层90的各个位置对外界光的反射能力相当,从而不会在视觉呈现明显的亮光。
具体的,由于第一信号线81与第二金属遮光结构422不同层设置,因此无论第一信号线81与第二金属遮光结构422是否交叠,两者都相互绝缘,防止两者相互影响。此时,第一信号线81可以与第二金属遮光结构422形成严格的互补关系,或者与第二金属遮光结构422存在部分交叠,如此可以保证第二金属遮光结构422可以遮挡第一信号线81的间隙处外界光,提高面板的均一性。
可选的,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结合参考图11和图12,显示面板包括驱动芯片设置区;驱动芯片设置区用于设置驱动芯片100;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层110,位于像素功能层20背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触控层110包括触控电极111;触控电极111通过第一信号线81与驱动芯片100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触控层110可以包括多个触控电极111,该触控电极111可以是自容式的触控电极,也可以为互容式的触控电极。当触控层110中的触控电极111为自容式触控电极时,各触控电极111接收驱动芯片100提供的触控扫描信号,并向驱动芯片100反馈触控检测信号。而当触控层中的触控电极111为互容式触控电极时,该触控电极111可以包括触控驱动电极和/或触控感应电极,触控驱动电极接收驱动芯片100提供的触控扫描信号,并由触控感应电极向驱动芯片100反馈触控检测信号;触控驱动电极与触控感应电极可以同层设置,也可以异层设置,当触控驱动电极与触控感应电极异层设置时,该触控层110中可以仅包括触控感应电极,而触控驱动电极可复用发光元件30的阴极;而当触控驱动电极与触控感应电极同层设置时,触控层110同时包括相互绝缘的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均以触控层110同时包括相互绝缘的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具体的,结合参考图11和图12,触控层110可以是透明导电层,以避免触控层110的触控电极111遮挡发光元件30发出的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特殊限定。触控层110的触控电极111包括第一触控电极1111和第二触控电极1112,位于同一行的各第一触控电极1111通过设置于非显示区NA的同一条第一信号线81与驱动芯片100电连接;而位于同一列的各第二触控电极1112通过第二信号线82与驱动芯片100电连接。此时,第一信号线81和第二信号线82均为传输与触控相关的触控信号的触控走线。如此,当复用为第一金属遮光结构421的第一信号线为触控走线时,能够简化制作工艺以及减少膜层设置,同时对第一凹槽222进行遮光,以避免显示面板出现亮带,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其中,当第一触控电极1111为触控驱动电极时,第二触控电极1112为触控感应电极;或者,当第一触控电极1111为触控感应电极时,第二触控电极1112为触控驱动电极;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结合参考图11和图12,触控电极111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111和第二触控电极1112;位于同一行的各第一触控电极1111通过第一跨桥112连接线电连接;位于同一列的第二触控电极1112通过第二跨桥连接线113电连接;其中,第一跨桥连接线112和第二跨桥连接线113分别位于不同的膜层且相互绝缘,以避免相互影响。例如第一跨桥连接线112与触控电极111同层设置,而第二跨桥连接线与第一信号线81层设置,如此,可以简化制备工艺和成本,并减少膜层设置数量,利于显示面板的轻薄化。
此外,如图13所示,第一跨桥连接线112和/或第二跨桥连接线113、触控电极111、以及第一信号线81均位于不同的膜层,此时,至少部分第二金属遮光结构422与第一跨桥连接线112同层设置,和/或,至少部分第二金属遮光结构422与第二跨桥连接线113同层设置。如此,同样能够减少膜层设置,简化显示面板结构,降低成本。
可选的,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再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NA;第一信号线81均位于非显示区NA,且第一信号线81环绕显示区AA;第一信号线81接收接地信号。
具体的,结合图6~图7与图14所示,第一信号线81为接地信号线,即第一金属结构421可以复用为接地信号线,以实现对第一凹槽222进行遮光,避免出现亮带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同时可以减少膜层设置,有利于降低成本以及显示面板的轻薄化。
可选的,结合图7和图14所示,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信号线81覆盖第一凹槽222,以使得第一信号线81能够完全覆盖第一凹槽222并进行遮光,以保证自然光线无法在第一凹槽222处产生反射聚光效应,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基于同上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因此该显示装置具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相同之处可参照上文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显示装置2示例性的可以为触摸显示屏、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2)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发光元件;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衬底基板;
像素功能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所述像素功能层至少包括有机绝缘层、以及位于所述有机绝缘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的第一金属层和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层;所述有机绝缘层包括第一开口;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层互不交叠;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金属结构;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金属结构与所述第一开口交叠,且在所述第一开口处形成第一凹槽;
遮光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部分所述遮光结构与所述第一凹槽交叠,且与所述第一凹槽交叠的所述遮光结构的厚度大于其它位置处的遮光结构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结构包括绝缘填充结构和金属遮光结构;
所述金属遮光结构位于所述绝缘填充结构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其中,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凹槽交叠的所述绝缘填充结构的厚度大于其它位置处的所述绝缘填充结构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凹槽交叠的所述绝缘填充结构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表面和其它位置处的所述绝缘填充结构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表面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填充结构通过喷墨打印的方式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像素功能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第一信号线;
其中,所述金属遮光结构包括第一金属遮光结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信号线复用为所述第一金属遮光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遮光结构还包括第二金属遮光结构;
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金属遮光结构与所述第一信号线互不交叠;
或者,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金属层,位于所述像素功能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金属层相互绝缘;所述第三金属层包括所述第二金属遮光结构;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金属遮光结构与所述第一信号线具有交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驱动芯片设置区;所述驱动芯片设置区用于设置驱动芯片;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触控层,位于所述像素功能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触控层包括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通过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
位于同一行的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过第一跨桥连接线电连接;位于同一列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通过第二跨桥连接线电连接;
其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金属遮光结构与所述第一跨桥连接线同层设置,和/或,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金属遮光结构与所述第二跨桥连接线同层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第一信号线均位于所述非显示区,且所述第一信号线环绕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一信号线接收接地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信号线覆盖所述第一凹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一金属结构均位于所述非显示区;
所述像素功能层还包括所述发光元件的阴极层;所述阴极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阴极层与所述第一金属结构电连接;
其中,所述阴极层的边缘位于所述第一开口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1580376.0A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42563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0376.0A CN114256317A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0376.0A CN114256317A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6317A true CN114256317A (zh) 2022-03-29

Family

ID=80796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80376.0A Pending CN114256317A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56317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95489A (ja) * 2014-11-10 2016-05-2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反射型表示装置
US20170125740A1 (en) * 2015-10-30 2017-05-04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US20190006557A1 (en) * 2017-06-30 2019-01-03 Lg Display Co., Ltd.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US20190027543A1 (en) * 2017-07-20 2019-01-24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09994522A (zh) * 2017-12-20 2019-07-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20200058717A1 (en) * 2018-08-17 2020-02-20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1129104A (zh) * 2020-01-16 2020-05-08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制程方法
WO2020258906A1 (zh) * 2019-06-26 2020-12-30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366225A (zh) * 2020-11-25 2021-02-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599705A (zh) * 2020-12-14 2021-04-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99720A (zh) * 2021-05-25 2021-08-24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571662A (zh) * 2021-07-14 2021-10-29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95489A (ja) * 2014-11-10 2016-05-2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反射型表示装置
US20170125740A1 (en) * 2015-10-30 2017-05-04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US20190006557A1 (en) * 2017-06-30 2019-01-03 Lg Display Co., Ltd.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US20190027543A1 (en) * 2017-07-20 2019-01-24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09994522A (zh) * 2017-12-20 2019-07-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20200058717A1 (en) * 2018-08-17 2020-02-20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20258906A1 (zh) * 2019-06-26 2020-12-30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129104A (zh) * 2020-01-16 2020-05-08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制程方法
CN112366225A (zh) * 2020-11-25 2021-02-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599705A (zh) * 2020-12-14 2021-04-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99720A (zh) * 2021-05-25 2021-08-24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571662A (zh) * 2021-07-14 2021-10-29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16435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U2021215098B2 (en) Display panel
CN111129078B (zh) 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US10636997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1307693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shaped sealing member
US11462660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KR20160149385A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와,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236622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950461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2569341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US20210225994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3138504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3053309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5101560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78681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230026979A (ko) 디스플레이 기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23245899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10325985A1 (en) Touch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ouch substrate, display substrate
CN11425631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185190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EP4163980A1 (en) Oled display panel
KR20210083709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멀티 스크린 표시 장치
KR102538361B1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CN113193031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3023098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